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圆柱的表面积

微信扫码分享

圆柱的表面积(精选14篇)

圆柱的表面积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2.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计算下面各.(单位:厘米)

  (三)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课后作业 

  (一)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面包的截面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题目

  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

  2、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

  3、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

  参考答案

  1、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圆形.(如图1)

  2、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如图2)

  3、沿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如图3)

  4、从顶面向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4)

  5、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圆柱的表面积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的例l一例3,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仿照教科书第39页的图制作)。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导入  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因拄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板书上面等式:)

  2.教学例1:

  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

  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4.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教学例2。

  出示例2的题目。

  教颊:这道题巳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求表面积。

  教师:要求,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后求表面积。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巳知条件画出这个圆柱。随后教师出示一圆柱模型,将数据标在图上。

  教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圆柱展开。出示展开图,如下:

  5

  15                                                                  

  (  )

  5                                                                    

  让学生观察展开图,“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圈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

  6.教学例3。

  出示例3。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己知圆柱形水桶的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求做这个水桶要用多少铁皮。

  教师: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使学生明白: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教师: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应该分哪几步?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舍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赂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7.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1.做第41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应该怎样求侧面积?

  使学生明白可以直接用底面周长乘以高就可以得到侧面积。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作业 

  1.完成第42页练习十的第2一;题。

  (1)第2、3题,是分别求圆柱的例面积和表面积,要求学生正确选用公式,认真仔细地计算。

  (2)第4题,圆柱形沼气池·的形状和特点要向学生说明(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学生),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要弄清求的是圆柱哪些部分的面积。

  (3)第5题,是先实际测量,再计算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每组要量的茶叶筒的大小可以是不一样的。

  2.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的第6‘、7‘题。

  第6·题.是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求圆柱的高。这样就要把求圆柱的 侧面积的运算顺序颠倒过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7‘题,是求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S=ΠR十2ΠH≈63.59十  339.12=402.71≈410(平方分米)

圆柱的表面积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3、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圆柱体的侧面积1或圆柱体的侧面积2 下载1 下载2)

  1、利用圆柱体模型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学生议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

  (2)引导学生概括: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2、教学例1.

  (1)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

  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3、教学.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4.教学例2.

  (1)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指名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方法.

  5、教学例3.

  (1)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示: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同步教师板书课题:)

  归纳:,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随堂练习

  1、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低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2、计算下面各.(单位:厘米)

  3、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布置作业 

  1、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篇4

  .

  教学内容

  教材40页、41页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第2-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能力训练点

  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3.教师出示圆柱体模型,指同学说出它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圆柱体模型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观察议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

  (2)引导学生概括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指同学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把计算步骤填在课本50页例1下面的空白处,然后订正。

  板书:3.14×0.5×1.8

  =1.75×1.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2)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41页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3.教学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模型展开图进行比较、区别,从而使学生清楚: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4.教学例2

  (1)投影片出示例题2、圆柱的几何图形和表面积的展图。

  (2)指同学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让学生观察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并小组议论:让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再按顺序说出求表面积的具体过程。具体计算由学生完成。

  (4)指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并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和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有关的计算公式。

  (5)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方法。

  5.教学例3

  (1)出示例3,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示: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如果发现计算结果是1800平方厘米的让该生上黑板上做。

  (4)订正,让板演的学生讲解题的思路和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5)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制作水桶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数多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够用。那么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时,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也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所以这题的计算结果应是1900平方厘米。

  (6)“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

圆柱的表面积 篇5

  【教学内容】p29-30例2,例3,“练一练”练习六3—8。【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掌握算法。【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分析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或侧面积。【教学过程】一、复习。1、⑴求下图的表面积:(单位:分米)

  ⑵如果这是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做这个水桶至少要多大的铁皮?2、学生练后评讲提问:①什么叫表面积?怎样求它的表面积?如下列式对吗?为什么?(3+2)×2×5+3×2×2②求做水桶要多大的铁皮,注意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有不同的方法吗?二、探究新知。1、教学圆柱体表面积含义。①讨论:圆柱除了侧面以外,还有几个面?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结合圆柱的展开的平面图)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2、教学例2。①出示例2,自由读题。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③评讲:先求什么?后求什么?怎样计算?指出:运用公式较多,思路要清,计算过程较繁,计算要准。3、教学例3。自学思考:①题目里告诉我们哪些条件?②要求什么?③  要求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什么?④课本上是分哪几步来计算的?⑤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数,怎么理解?教师讲解“进一位”意义及其用途。4、比较沟通复习题与例2,例3的联系。三、巩固。1、“练一练”p30。2、说说怎样求下列圆柱物体的表面积。①圆柱形油桶。①  圆柱形通风管道。③无盖的圆柱形水桶。②  圆柱形落水管。3、选择合适的底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单位:厘米)           12.56    18.84⑴以12.56厘米为高,卷成的圆柱体选(    )作底。⑵以18.84厘米为高,卷成的圆柱体选(    )作底。四、质疑总结。计算圆柱侧面积,表面积。⑴严格审题,弄清题意,把握已知条件。⑵明确步骤,正确列式,细心计算。⑶正确应用取近似值的方法。五、作业。练习六4、7。

圆柱的表面积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圆柱各部分名称,建立圆柱体空间概念;

  2.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几何图形。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师:面积如何求?

  生:长方形面积=长×宽。(师板书)

  师又拿出正方形,问相同的问题,然后把这个正方形贴在长方形旁边。再拿出圆形。

  师: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是什么?给什么条件能求出圆的面积和周长?

  然后把圆形贴在长方形上面。再出一些练习题进行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强调计量单位。

  师又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当拿出圆柱体时,同学们都能回答是圆柱体。接着让他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柱形物体。再让他们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圆柱体(如果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时,先不要进行讨论。)这时老师也拿出一些实物:手电筒里的反光罩、罐头盒、小鼓、印章、烟囱的半个拐脖,问这些实物叫不叫圆柱体?为什么不叫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形体——圆柱体。(板书课题——圆柱)

  (二)学习新课

  1.圆柱体的认识。

  师:现在找一个同学到前面摸一摸圆柱体有哪几个面。(指名上前摸。)

  生:上、下两个面和周围一个面。

  师: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它们的面积大小怎样?

  生:上、下两个面是圆形,面积相等。

  师:我们把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板书:底面)

  师:周围的这个面是个曲面。我们把周围的这个面叫做侧面。(板书:侧面)

  师:我们把一个圆在平面上滚动一周,痕迹是一条线段。如果把这个圆柱在平面上滚动一周,它的侧面留下的痕迹将是一个什么形状?同学们可以自己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滚一下,能体会出是一个什么形状?

  生:是一个长方形。

  师演示:将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与黑板贴的长方形一样大。)

  师接着拿出两个高矮不一样的圆柱体。

  师问:为什么有高有矮呢?由什么决定的?

  生:由高决定的。

  师:什么是圆柱的高呢?(板书:高。写在长方形宽处。)看看书上是怎么讲的。(看书第50页,找同学回答。)老师在圆柱侧面上画一条垂直于底面的线段,这条线段就是这个圆柱的高。

  师出示投影,让学生指出高。

  师: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高都相等吗?

  生:都相等。

  师:现在我们来回答刚才举的一些物体不是圆柱体的原因。(先让同学们说自己手中的,最好让本人说,然后再说老师手中的实物。)

  师:我们讲的圆柱体都是直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

  (1)推导公式。

  师:圆柱侧面图是一个长方形。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讨论。

  讨论题目是:

  a: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哪些关系?

  b:你能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吗?

  然后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从而得出;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公式表示为:S侧=Ch。

  老师板书公式。

  (2)利用公式计算。

  例1 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老师在黑板上板演。

  下面同学们进行练习。投影练习题:

  ①一圆柱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5厘米,求侧面积。

  ②一圆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直径的2倍,求它的侧面积。

  ③一圆柱底面周长是12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师:你能知道第③题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吗?

  3.圆柱的表面积。

  师在课题“圆柱”后面接着写“的表面积”。

  (1)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如果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你会求吗?(老师同时演示圆柱体平面展开图,让同学们进行讨论。)

  生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板书公式:

  S表=S侧+2S圆

  (2)利用公式计算。

  (投影出示)

  例2 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见下图)。(单位:厘米)

  同学说思路,老师板书,注意每一步结果写计量单位。

  解 ①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52=78.5(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例3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同学说思路,列式。老师把正确的解答用投影打出来。

  (1)水桶的侧面积

  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2)水桶的底面积

  3.14×(20÷2)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3)需要铁皮

  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1900平方厘米。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指名回答)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这节课谁学习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看书第54页第1题。

  (2)投影,指出下面圆柱体的高是几?

  (3)有一节直径10厘米的烟囱,长3米。这节烟囱用铁皮多少平方米?(只列式)

  (4)一种轧道机,后轮直径1.32米,长1.27米。如果后轮每分钟转动6周,每分钟可轧路面多少平方米?(只列式)

  (5)做一对无盖水桶,要求底面半径15厘米,高4分米。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一种圆柱形小油漆桶,底面周长50.24厘米,高20厘米。每个桶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四人讨论后口头回答。)

  学生做,老师巡视,找几个同学把题写在玻璃片上,然后全体订正。

  思考题:

  (1)你要做一个圆柱体,先确定什么条件?你是怎样做的?

  (2)我们在学习圆面积时,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你能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吗?并用此方法做第(6)题,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提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使学生认识圆柱体底面、侧面和高。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和教具,以及插图和自己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圆柱体的特征。

  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和表面积计算方法。

  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老师用圆柱体在黑板上贴有长方形处滚动一周,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第三层次是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的一些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安排有:只有侧面的圆柱形;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两个底面都有的圆柱形。同时计量单位有所不同。这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2.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计算下面各.(单位:厘米)

  (三)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课后作业 

  (一)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面包的截面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题目

  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

  2、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

  3、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

  参考答案

  1、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圆形.(如图1)

  2、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如图2)

  3、沿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如图3)

  4、从顶面向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4)

  5、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圆柱的表面积 篇8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下册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师赵燕

  执教         

  备课

  日期

  .2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求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能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   要  导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一、导入新课

  5分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长方形,正方形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布置课前预习

  二、探究新知:15分

  (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共同探究例3.

  1.圆柱的侧面积。

  (1)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2)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的面积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例题

  (1)学生汇报,集体讲解订正。

  (2)师板书: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答:需要用2080平方厘米的面料。

  4.课堂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小组交流,质疑,解惑,针对存在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三,当堂检测

  15分

  1.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    底面周长是1.6米,高0.7米。

  (2)    底面半径是3.2米,高5分米。

  2.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无盖),高12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3/4.做这个水桶大约要多少铁皮?巩固新知,强化知识四.小结与评价3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2分1、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课后及时温故知新。板书设 计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的面积                 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 篇9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形体——圆柱。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问: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

  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设疑: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

  板书:底面积×2+侧面积=表面积

  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根据条件,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同学们会求它的面积吗?

  (多媒体逐一出示圆柱及条件,求它的底面积,并记录结果。)

  条件:(厘米)      r=3           d=4            c=6.28

  底面积(平方厘米)   28.26         12.56            3.14

  (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小组合作探究。(剪圆柱形纸筒)

  (3)汇报交流研究结果,多媒体课件展示。

  (4)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2、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

  多媒体回到前面三个圆柱,逐一给出三个圆柱的高,求它的侧面积。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条件(厘米)             h=5       h=8      h=10

  侧面积(平方厘米)       94.2      100.48    62.8

  (四)教学求圆柱的表面积。

  1、设疑:学会了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2、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3、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媒体出示结果进行验证。

  表面积(平方厘米) 150.72   125.6   69.08

  (五)小结: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灵活运用

  (一)多媒体出示圆柱形的油漆桶,无盖水桶、烟筒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的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求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新授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    放手   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圆柱的表面积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2.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计算下面各.(单位:厘米)

  (三)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课后作业 

  (一)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面包的截面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题目

  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

  2、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

  3、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

  参考答案

  1、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圆形.(如图1)

  2、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如图2)

  3、沿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如图3)

  4、从顶面向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4)

  5、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圆柱的表面积 篇11

  一、动手做侧面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这节课我们动手做就来做个圆柱。

  老师这里有各种形状的纸张,(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纸。)

  1、选  要做圆柱,你需要选择哪些图形?

  为什么选择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用它做圆柱的什么?(上下两个底面)

  为什么选择长方形纸张?用它做圆柱的什么?

  思考:只能选择长方形来做圆柱体的侧面吗?

  生:除了长方形,还可以选择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用平行四边形怎么做圆柱的侧面

  2、做

  请你选一种平面图形,用它做圆柱的侧面。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3、说

  用平行四边形做圆柱的侧面和长方形正方形做侧面,在粘贴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板书:沿着高才能展开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师:轻轻的一握,一粘,一张平面就变成一个曲面,请你摸摸原来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在哪里?

  4、公式推导

  思考:长方形的长宽在圆柱中,分别是圆柱的什么?

  长 ----底面周长

  宽------高。

  侧面是正方形:边长=底面周长=高 

  把侧面沿着高展开的过程演示一下。

  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是正方形,又该如何计算?

  板书:底面周长×高 为什么这样求? (高×高=c×c=边长×边长)

  5、练习侧面积

  1.用一张长15厘米,宽8厘米长方形纸围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边长为6.3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3.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积周长是12.56厘米,高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习要善于联想,推理。计算侧面积,除了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还可以知道哪些条件能求出侧面积?

  板书公式:s=πdh=2πrh

  练习计算:

  1 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10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二、做底面。

  刚才我们做了圆柱的侧面,现在我遇到了难题,要请大家帮忙,行吗?

  我要用12.56厘米宽6.28厘米的长方形做了一个圆柱的纸筒,怎么给它配底面呢?

  看看你纸张的数据,动脑想一想。选择适合的圆形做底面做成圆柱。

  完整的一个圆柱做成了,你能计算出这个圆柱用了多少张纸吗?是计算它的什么?

  你觉得算圆柱的表面积,都包括哪些面的面积?怎么推导公式?板书:s表=s侧+2s底尝试一下计算表面积好吗?

  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尝试,一定要讲清过程,2号给1号讲解自己的思路。

  思考:一张长方形纸,怎么做表面积比较大?为什么?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有什么遗憾?还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教学目标:

  1、通过想像、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各一张,直径2厘米、3厘米、5厘米的圆形各两个,剪刀,双面胶。

圆柱的表面积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2.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计算下面各.(单位:厘米)

  (三)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课后作业 

  (一)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面包的截面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题目

  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

  2、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

  3、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

  参考答案

  1、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圆形.(如图1)

  2、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如图2)

  3、沿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如图3)

  4、从顶面向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4)

  5、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圆柱的表面积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2.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计算下面各.(单位:厘米)

  (三)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课后作业 

  (一)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面包的截面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题目

  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

  2、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

  3、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

  参考答案

  1、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圆形.(如图1)

  2、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如图2)

  3、沿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如图3)

  4、从顶面向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4)

  5、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圆柱的表面积 篇14

  一、任务分析

  预备班六年级学习内容简单,学生年龄小。所以只有教案设计适当,尝试坡度小些,变式花样精而少些,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设计说明

  1、必要的铺垫。 

  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对圆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圆柱形有哪些特征?增强学生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

  2、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老师设计以下四个层次:

  (1)老师给出问题:

  讨论:a、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b、长方形的长等于什么?

  c、长方形的宽等于什么?

  d、圆柱的表面积有哪些图形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

  自主发现结果:a、圆柱的侧面积=其侧面展开所得长方形的面积

  b、长方形的长=底面周长;宽=高

  c、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2底面面积

  (3)老师演示课件:直观看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2底面面积

  (4)师生较自然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层层设疑,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通过自身实践,获得新知,使学生

  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变式训练,促进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计算,按教学目的要求,循序渐进地采用变式训练。老师设计了3组练习。

  a、思考:侧面积的计算

  b、例1:表面积的计算

  c、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 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习,实现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 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充满生气。同时结合必要适当的板书,强调解题格式,使学生学得既灵活又扎实

  (板书:3个概念,2个公式,1次计算)

  三、 教学后记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加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圆柱的表面积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2304115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