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量 的 计 算

量 的 计 算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量 的 计 算

微信扫码分享

量 的 计 算(精选9篇)

量 的 计 算 篇1

  量 的 计 算【教学内容】p102—106。【教学要求】对所这的计量单位系统加以整理,使学生巩固自己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回忆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分分类,这些计量单位分别属于哪些量?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钱币单位2、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这三个图形表示的各是哪种量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3、复习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用手势或语言表示这些单位有多长?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注意两个特殊的: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完成书上的填空。4、用同样的方法复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5、我们学习过哪些重量单位?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完成下面的关系图吗?          (  )           (  )          (  )6、复习时间单位。看书p103的表格,整理出。1世纪=1XX年1年=12月        大月=31日1日=24时        小月=30日1时=60分        平年二月是28日1分=60秒        闰年二月是29日拳头上数出大月、小月来判断1—12月分别是什么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怎样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7、完成p103页“练一练”。8、估计生活中的常用量的大小完成p105页1、2。

  第二课时1、复习名数。什么叫名数?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请举例说明。2、复习名数间的改写。⑴单名数改写为单名数。①看②想③算先看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想应该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最后列出算式计算。练习:0.5米=(  )厘米            82分米=(  )米0.4公顷=(  )平方米        3200毫升=(  )升7.2时=(  )分              420秒=(  )分⑵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2.4分=(  )分(  )秒

  2分①2.4分         0.4分→0.4×60=24                ②4米8厘米=(  )厘米               4米 → 4×100=4004米8厘米                           400+8=408              8厘米               ①       ②              ③3、练习。⑴完成书p104页“练一练”。⑵完成书p105页3,p106页6、7、8。4、名数的改写有时在应用题中要用得上,这也是同学们要注意的问题,当题目中给我们的相关的量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要先进行名数的改写,统一单位名称或者所问的问题与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要记得进行名数的改写!完成书p106页4、9。

量 的 计 算 篇2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量 的 计 算 篇3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量 的 计 算 篇4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量 的 计 算 篇5

  考点说明

  1. 在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的基础上,掌握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 能在理解化学式涵义的基础上,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 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逆运算,能运用化学式进行一些巧算。

  知识整理

  1. 根据化学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3)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常用的计算关系式有(以化合物ambn):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的相对原子质量×n

  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

  a元素质量分数=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计算时的注意点:

  (1)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2)正确计算有关量,如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3)计算格式应规范。

  2.有关纯度的计算

  物质(或元素)的纯度=纯物质(或元素)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计算时的注意点:

  (1)物质(或元素)的质量不能遗漏或增添;

  (2 ) 真正弄清纯与不纯的关系,正确求解物质(或元素)的纯度。

  经典例题

  例1. 明矾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盐,可作净水剂,其化学式为kal(so4)2•12h20。求:

  (1) 明矾的相对分子质量;

  (2) 明矾中所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3)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4) 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答案】(1)明矾的相对分子质量=39+27+(32+16+4)×2+12×(1×2+16)=39+27+192+216=474

  (2)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k:mal:ms:mo:mh=39:27:32×2:16×(8+12):1×2×12

  =39:27:64:320:24

  ar(o)×(4×2+12)            16×20

  (3)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          ×100%=67.5%

  mr[kal(so4)2•12h20]          474

  12×mr(h20)               12×18

  (4)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100% =          ×100%=45.57%

  mr[kal(so4)2•12h20]           474

  例2.某甲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甲醛的化学式为hcho)

  【分析】本题常规解法是:先根据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甲醛的质量分数,再利用甲醛化学式求出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这种解法运算太多,容易出错。

  分析甲醛化学式hcho,我们会发现其中h、o原子个数比为2 :1,即可将甲醛的化学式写作c(h2o)n 。则此题可以巧解。

  hcho可写作c(h2o) ,可虚拟由hcho和 h2o构成的溶液的化学式为 cm(h2o)n

  h%=10%     则 h2o%=h%×18/2=90%

  所以c%=1-h2o%=1-90%=10%

  【答案】碳的质量分数为10% 。

  例3.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

  【分析】 此题是求两种不同的物质中同一种元素的质量相等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解答此题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方法是关系式法。关系式法首先要确定两种物资的分子个数比。根据元素质量相等时(同种元素),其中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可知当nh4no3和co(nh2)2中氮元素质量相等时,nh4no3和co(nh2)2的分子个数比是1 :1,因为它们每一个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氮原子。

  设x kg nh4no3中含氮量与90kg co(nh2)2的含氮量相等。

  据关系式         nh4no3 ~  co(nh2)2

  80 60

  x kg       90kg

  80:60=x:90kg       x =120kg

  【答案】需用120kg的nh4no3。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铜的化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cuo    b.cuso4   c. cu(oh)2   d. cu2o

  2. 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两者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

  a.2 : 3   b. 5 : 6   c.2 : 5   d. 3 : 2

  3.下列含碳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干冰   b.甲烷   c. 生铁   d.二氧化碳

  4.某石灰石样品,经分析含caco3为90%。则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36%        b.40%       c.64%       d.80%

  5.含有杂质的某硝酸铵样品,经测定其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仍为35%,则其所含有的杂质一定有                                                                (    )

  a. co(nh2)2    b. nh4hco3   c.nh4cl    d.(nh4)2so4 

  6.要使so2与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与so3的分子个数比为    (     )

  a.1:1      b.3:2     c.1:4     d.6:5

  7.4.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为(     )

  a.只含碳、氢两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8.由氧化镁和另一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其中含有氧元素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是                                                                 (     )

  a.cuo     b.fe2o3       c.al2o3      d.cao                        

  9.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    )

  a. 2:1      b.1:2       c.11:4        d.11:7

  10.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

  ①so2  ② so2、co   ③so2、n2   ④co、n2   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11.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经测定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5,该气体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12.有一种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g,经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生成的ca(oh)2质量为                                                                 (     )

  a.3.7g        b.7.4g      c.14.8g       d.22.2g

  二、填空题

  13.康泰克等以前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因含ppa(苯丙醇胺)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而被禁用,的化学式为c9h13on,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pp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14.相同质量的nh4no3与混有(nh4)2so4的co(nh2)2样品中含氮量相同,则混合物中(nh4)2so4的co(nh2)2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

  三、计算题

  15.某元素r可形成化学式为ro的氧化物,且其中r的质量分数为46.7%。

  (1)求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r元素还可形成化学式为ro2的氧化物,若ro与ro2含有相同质量的r元素,求ro和ro2的质量比。

  16.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此混合气体10g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1.d  2.b  3.c  4.a  5.a  6.d  7.b  8.c  9.c  10.d  11.a  12.c  13.四  24  151  14.11:3  15.(1)14 (2)15:23  16. 10g

量 的 计 算 篇6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量 的 计 算 篇7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量 的 计 算 篇8

  “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热量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课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量 的 计 算 篇9

  1、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几件上衣?

  2、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生产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一倍,那么,现在10部手机可以换几部mp4。

  3、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几个瓷碗。

  4、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5、假设XX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XX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XX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6、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XX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XX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7、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8、假定去年生产一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9、假设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如果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10、XX年某商品价值为100元,XX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为?

  11、假定去年生产1台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台dvd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2倍。如果今年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1倍,而生产dvd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1台彩电=?台dvd      

  12、1盒水彩笔原来12元钱,假如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水彩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那么1盒水彩笔现在的价格应该是

  13、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

  14、假设某国XX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XX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15、某国XX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XX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答案:

  1、1双皮鞋可以换8件上衣    

  2、现在10部手机可以换5部mp4

  3、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30、15、10个瓷碗

  4、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120元     

  5、XX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5元      

  6、XX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7小时

  7、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4、160、40

  8、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16克       

  9、该厂生产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2小时

  10、该商品的价值为80元        

  11、1台彩电=8台dvd  

  12、1盒水彩笔现在的价格应该是6元           

  13、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10元 

  14、XX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110亿元和121亿元

  15、XX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10亿元 

  部分题目详解: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二者成正比。所以,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皮鞋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1双皮鞋可换4件上衣;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即上衣的价值量减少一半,此时1双皮鞋可以换8件上衣。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降低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1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1/2个mp4。所以,10部手机=5部mp4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

  5、【解析】本题是一道计算题,题目设计新颖,考虑因素较多。宜分解步骤解答,

  第一步: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则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元.

  (1+50%)x =15

  x=10元

  第二步:货币贬值20%后,要y元才能买到价值量为10元的商品.由于货币贬值20%,意味着花100元钱只能买到价值量为80元的商品,则

  100:80=y:10

  y=12.5元

  6、【解析】XX年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为6÷(1+20℅)=5小时,年产量为12万件。由题意(12×5+10×8)÷(12+8)=7小时。此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要根据商品数量、同行业生产该商品共需要的劳动时间来计算。

  14、通过社劳率引起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的变化,而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不考虑劳动者数量的变化,XX年价值总额仍然是100亿。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增加10%,又引起商品数量的增加(1+10%),这个数量增加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此XX年价值总额应为100亿×(1+ 10%)=110亿。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劳动者增加10%,导致w数量发生变化(1+10%),同时社劳率提高10%,商品数量随之发生变化(1+10%),因此XX年w总数量为10亿×(1+10%)×(1+10%)=12.1亿件。已知价格未发生变化。故XX年商品价格=12.1亿× 10元=121亿元。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量 的 计 算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2798115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