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薄凉之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四单元

微信扫码分享

第四单元(通用13篇)

第四单元 篇1

  本单元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20—70年代遍及全球的各种文艺流派和思潮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要注意了解它的总体特征,吸收西方进步的文学精华,从而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四单元 篇2

  单元提示

  世界上不断涌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不同的领域开拓进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有自传、人物评传、文学传记、回忆文章等等。

  学习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传记文体取材精当、语言平实的特点;汲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华,以他们的奋斗精神砥励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四单元 篇3

  ove Animals(幻灯片1)

  新疆尉犁县第一小学 怡秀红

  文章内容不可完全显示,请单击此处打开或右键选择另存为下载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英语PEP第一册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Let’s learn, let’s do.

  根据这一主要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目标如下所示,重点为单词:monkey, duck, panda, cat, rabbit, dog 和句子:Act like a monkey….依据内容我采用了听、说、学和做的四步

  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电脑、录音机、投影仪)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愉快教学思路,将快乐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教案:

  I: Content内容: Let’s learn, let’s do. (幻灯片2)

  II: Purpose目标: (幻灯片3)

  1. Knowledge知识: can grasp the new words掌握新单词. “Monkey, duck, panda, cat, rabbit”

  2. Ability能力: can learn to act like some animals学会表演

  3. Feeling情感: can love the animals and protect the animals.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III: Focus:重点

  1. Words单词: monkey, duck, panda, cat, rabbit, dog

  2. Sentence句子: Act like a monkey….

  IV: Method and preparation.方法与准备

  1. picture of animals图片 2. Photo of animals头饰,

  3. Radio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4 listen, say ,learn and do听、.说、学、做

  V: Teaching:教学过程 

  1. Warm-up (热身)Organize teaching组织教学. Sing a song. (幻灯片4)

  T: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Today we’ll study the new lesson. At first, we’ll sing a song together, ok?

  Ss: Ok.

第四单元 篇4

  【课题】unit 4b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学习sorry, certainly等延伸词

  2 练习let's pratise

  【教材分析】

  本部分在a部分学习“do you like …?  yes , i like …/ no, i don’t like …”的基础上,继续学习sorry, certainly等延伸词,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这是本课的重点兼难点。通过letl's pratise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巩固let’s talk部分的内容。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充分设计生活情景,调动学生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利用所学短语.并充分利用let'spratise巩固、操练let's talk出现的单词,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会话。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图片、单词卡

  学生:课本、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unit 4 b

  sorry,   certainly

  have some fruits.

  do you like bananas?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日常口语练习

  学生上台表演a部分let’s talk 对话内容

  2.出示一些和为15之内的数,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算式。

  3. 教师播放a部分let’s chant, 学生分组吟唱歌谣。

  【设计意图】 :与学生进行日常会话,并利用不同形式的小游戏进行热身,并引入情景.

  二、presenation

  出示b部分let’s talk的图片,对全班说,look, these children have a party at miss white’s home, today . they’re having some fruits.

  教师拿起apple, banana等水果。apples and bananas are fruits.

  教师又拿出peach, pear等水果,peaches and pears are fruits too.教师出示furit的单词卡,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师生互动教学。

  教师让学生提问。教师先问,what do you like, can you guess?

  学生猜测,并用句型询问do you like…?如果是教师不喜欢的,教师就说

  sorry , i don’t like…

  播放录音,并让学生做到口到,手到,眼到,心到。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practice

  1.请学生分角色表演let’s talk部分的对话。

  2.小组活动,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是小组中某位学生的生日。

  他们要举行一个生日party.让他们在这个情境中组织对话。并唱歌谣,happy birthday.教师在黑板上提供学生可能用得到的句子。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即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在宽松的情景下巩固复习了所学知识。

  四、home work

  听录音仿读let’s talk的对话。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掌握了单词sorry, certainly,但这两个词难度较大,尤其是certainly一词应加强巩固联系。

第四单元 篇5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走近法律;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重要性)P;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3.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85;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有什么作用?P87-88;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重要性)P84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 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P85

  3.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P85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有什么作用? P87-88

  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5.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P87

  6.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P88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法不可违

  7.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不违法。P89

  8.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9.违法行为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P92-93

  (1)依据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依据违反情节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也

  10.什么是刑法?刑法有什么作用?P93

  (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利武器。

  11.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P93

  (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 然后果。

  12.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种类?P94

  (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我国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A: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B: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三.防患于未然

  13.如何认清犯罪的危害?P95

  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14.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P98

  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或长

  一.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未成年人的定义是什么?P100

  凡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保护?怎样才能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1)原因: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②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③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④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社会的公平正义等。

  (2)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①要加强未成年人内在的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②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外在的特殊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有 利的环境。只有把内在的自我保护与外在的特殊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2.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P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哪四道防线?P100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家庭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家庭保护有何作用?P101

  ①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具体要求见【P101相关链接】

  ②家庭保护的作用: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 和睦的家庭环境。

  (2)学校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学校保护涉及哪些内容?

  ①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 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具体要求见【P102相关链接】

  ②学校保护的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3)社会保护的要求是什么?社会保护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P103

  ①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保护的内容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劳动保护以及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等方面。

  (4)司法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司法保护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P103

  ①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②司法保护涉及的内容包括: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 刑满释放未成年人 的安置工作等。

  【注意:司法保护的对象是 违法犯罪 的未成年人】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5.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法律 .P105

  6.我们可以向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和有关主管机关、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居民委员会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求助有路】。

  7.我们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两种有效手段维护权益? P107-108

  诉讼就是打官司。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8.诉讼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P108

  (1)刑事诉讼; (2)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

  9.我们对违法犯罪行为应采取什么态度? P109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我们应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10.面对犯罪分子,我们该怎么办?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能与其硬拼,而要讲究 智斗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第四单元 篇6

  湖北通城关刀中学潘广

  任务:1.积累雅词2.读写训练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课文概述   本单元选取的主要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家们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板书     社戏                         鲁迅              小说                     江南水乡文化    天真烂漫,童趣盎然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散文诗                 黄土高原文化    豪放火烈,气势恢宏

  绝唱                         刘鹗              谴责小说             齐鲁鼓书文化    跌宕起伏,千回百折

  在声音的世界里     王蒙              散文                     音乐艺术            入耳牵心,移神动性

  摆渡                         梁晓声          现代寓言             作家的使命        不惑不屈,真情实意 

  二   雅词积累(37)

  板书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于我心有戚戚焉

  肆无忌惮   踱来踱去   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抑扬顿挫   鸦雀无声     屏气凝神  

  轰然雷动   五脏六腑   如泣如诉   时过境迁   左右逢源   俯拾即是     行云流水

  五体投地   戛然而止

  彼岸    作孽   娇憨   雍容   粗犷    谐谑    丰赡   亢奋  晦暗   羁绊    烧灼  冗杂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活动    读     特别注意加点字

  写      空手写

  用     造句训练,用的雅词越多越好

  三   诵读美段      《社戏》中11,12段   《安塞腰鼓》中7-10段,《绝唱》中5-7段

  《在声音的世界里》3段

  第二课时

  一   雅词写用    肆无忌惮     羁绊      三月不知肉味

  二   美段阅读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这段主要的描写手法是            描写,从视觉方面写           ;从听觉方面写          ;从嗅觉方面写                     。 

  2.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航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山是不动的,动的是船,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 是      ,其作用是              。 

  5.“但我还以为船慢”表现出我        的心情。 

  6.“似乎听到歌吹了”是比喻句吗?为什么?                                                                               

  7.“我”的心情从“沉静”到“自失”是因为“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此句的意思是                                                          。 

  8.文中加点的“他”指哪种声音:                          

  9.在这两段里,我心情是变化的,请在空格处简要地写出变化的过程:        →       →自失 

  10.第二段中的“那声音”指的是第一段的                            。 

  11.“朦胧”一词的原义是               ,词性是         ,在这里当        词用。 

  12.这段文字中的“我”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是      。 

  13.以上这段文字有不少带“的”字的短语,从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短语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 

  B.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C.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D.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三    仿写

  1,仿“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写一句话,用比喻描摹一辆奔驰的车子。

  2,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4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玫瑰可以是一次适时的探望,一句善意的批评,一个亲切的微笑,          ,               ……能为别人带来开心的人才是幸福的人,能为别人生活的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平常的人。

  3,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家乡的莲花落表演

第四单元 篇7

  教学内容:数学书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1、 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2、 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第四单元 篇8

  荣成市实验小学  二 年级  音乐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

  课题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课时

  1课时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换气记号,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歌声演唱和表现歌曲,并能够在歌曲中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叫声。  

  3、引导学生感受西班牙儿歌诙谐活泼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这首歌的特点以及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模仿、示范、合作、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教材分析】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四二拍,歌曲曲调新颖、节奏轻快、旋律流畅、容易上口,最后八小节衬词句的出现,使歌曲格外欢快紧凑,尤其是歌曲中既有间奏的呼应,又穿插着动物的模拟叫声,更增添了儿童们演唱的兴趣,使歌曲从头至尾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充分表现了西班牙儿童的热情与好客。 

  【教学重点]】这首歌曲主要是以动物为主题的,让学生正确、形象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是歌曲教学的关键,所以我把“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另外,因为全曲24个小节中,有8小节是歌词相同的衬词句,即是弱起乐句,中间又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二年级学生学唱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我把“结尾衬词句的演唱”作为教学难点。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此,我改变以往歌曲教学从头至尾完整教唱的模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展开教学。  

  这样,不仅把模仿动物的叫声这一难点直接解决了,而且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的非常活跃。  接着我让学生第二遍欣赏歌曲,要求他们跟着录音模仿动物的叫声,并提醒学生在衬词句时拍手,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同学们,你们知道西班牙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西班牙儿歌,名字叫《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课件出示课题)。

  2、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狗、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2)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3)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4)再播放歌曲前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

  (5)跟录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6)再听歌曲后两段并提问: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2、学唱结尾衬词句

  3、完整学唱歌曲

  三、歌表演                                      

  学唱歌曲的第二个环节是教唱结尾衬词句,因为是教学难点,所以我采用了示范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  

  我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示范),读完后再让学生跟琴学唱。  

  紧接着我让学生第三遍欣赏歌曲,让学生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叫声、接唱结尾句,既巩固了教学难点,又为学生学唱其余部分做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里,我非常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运用了示范、模仿的方法让学生跟琴逐句学唱,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学唱自然变得很轻松。  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段歌词,教唱时我主要强调的是第9、13小节中两处“听”的唱法,其中第九小节的“听”是四分音符,休止半拍后学生接唱(示范);第十三小节的“听”是八分音符,学生直接接唱(示范)。  

  在指导学生正确演唱第一段时,引导学生认识换气记号,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要求学生做到自然换气。最后让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为此我设计了歌表演这一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了歌曲,把整个课堂推向了最高潮。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对学生渗透了要关心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教育,最后师生在音乐声中告别。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7)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8)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9)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10)完整演唱歌曲:分(10)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

  (11) 认识唤气记号:

  3、歌表演: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3)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选出最佳小组。

  板书设计

  小狗叫: wang wang 大马叫:hui ----

  小鸭叫: ga ga 小猪叫:heng

  小鸡叫: ji ji 小牛叫: mou----

  小驴叫: a a 小羊叫: mie ----

  课后反思整节课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了换气记号,循序渐进、轻松愉悦的学会了歌曲,感受了西班牙儿歌诙谐活泼的特点,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四单元 篇9

  unit4  what can you do?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掌握四会词组:cook the meals,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

  2、 听懂、会说句型:i’m helpful.  i can….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二、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 师生对话。                                          

  2、  t: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

  ss: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 it’s sunny/cloudy….

  3、 播放unit 4 a let’s do (第三册)的录音。师生跟录音边做边chant.

  go to the living-room.      watch tv.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

  go to the bedroom.  have a snap.

  step 2: presentation

  1、 才艺表演。

  教师通过自己示范并请学生上台展示的各自的才能,引导学生用“i can….”句型。

  t:  i can dance.  i can sing.  what can you do?

  s:  i can run. / i can draw. / i can act like a monkey./i can fly like a bird, and so on.

  2、 利用cai引出一位能干的(helpful)小朋友——sarah.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sarah.如:this is sarah. she is helpful. (电脑里出现helpful特写,并闪烁)接着让学生猜一猜 why sarah is helpful?  what can sarah do? ss: she can ….

  3、 点击课件,让sarah自我介绍。

  sarah: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sarah.  i’m helpful.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cook the meals.… are you helpful?

  4、 考考记忆力:听完sarah的自我介绍后提问:what can sarah do?总结完学生的回答后,师生一起说:sarah, you’re helpful!如果学生对helpful还不理解,可加以解释。

  5、 利用卡片逐一新授词组,并配以身体动作。

  6、 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

  step 3: practice

  活动一:动作猜谜

  目的: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

  过程:教师准备各词组卡片,请一名学生上来,教师出示卡片,此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

  活动二:听听做做

  目的: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反应能力

  过程:①、教师说短语,全体学生做动作。

  ②、个别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做动作。

  活动三:模仿秀

  目的:激发学生表演兴趣,在模仿中运用语言。

  过程:①、让学生模仿不同的人干家务活时或做各种事情的动作。如奶奶、妈妈、爸爸、姐姐等。

  ②、评比“最佳模仿秀”。

  活动四:快速反应

  目的:在图与词的结合,并在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过程:利用cai或图片依次出现kitchen,  bedroom,  garden,  living-room .学生每看到一副图就要快速说出一个与此图有关的词组。如:看到kitchen 学生可说:cook the meals. 当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用上以前所学的各种短语或句子。如:看到kitchen还可说 have a snack; 看到 bedroom可以说have a sleep,  clean the bedroom,  sweep the floor等。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五:小小指挥官

  目的:满足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当一当指挥官,在游戏中运用语言。

  过程:利用cai展现一幢房子里各房间的狼籍状。如:丢满玩具的卧室、枯萎的鲜花、满地的垃圾等,旁边站着一位手足无措的小女孩,要求学生赶快对小女孩发指令,恢复干净、整洁的房子。如:学生说go to the bedroom. clean the bedroom.机器人则快速跑到bedroom并清理干净。

  活动六:自编chant

  目的:通过简单的吟唱,操练学过的词汇与句型,培养良好的语感。

  过程:结合小小指挥官中用的图,师生共编chant:

  go to the kitchen.        cook the meals.

  go to the living-room.     sweep the floor.

  go to the bedroom.  clean the bedroom.

  go to the garden.   water the flowers.

  go to the outside.   empty the trash.

  step 4: exercise and homework

  1、 完成本单元配套的课时特训

  2、 听、读课文。

  3、 运用所学知识向父母介绍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体验生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懂、会说“are you helpful at home?  what can you do? you’re helpful.”等句型,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 了解安全知识、环保知识,做“环保小卫士”

  。

  3、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revision

  1、 师生对话。

  t: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

  ss: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

  t: can you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ss: yes. /no.

  2、 let’s chant. (上节课自编的chant)

  go to the kitchen.          cook the meals.

  go to the living-room.      sweep the floor.

  go to the bedroom.      clean the bedroom.

  go to the garden.       water the flowers.

  go to the outside.   empty the trash.

  3、 慢动作。教师将上一节课的五张卡片藏在一个纸袋里,然后露出卡片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猜出相应的词组,慢慢将卡片往上抽,直至学生猜对为止。

  4、 看动作,猜词组。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出相应的词组,复习上一节课的五个词组。

  5、 做书上let’s try.部分,并让学生看书校对,自我检查一下上一堂课的掌握情况

  step 2:presentation

  1、 设置情景导入。

  “高薪聘请小管家”——用硬板纸制作一块招聘启示,教师是招聘人员,对全班学生进行招聘小管家。待遇优厚,但条件也很严的噢!最后,对符合条件的人说“great! you’re helpful!”

  s1: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t: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are you helpful at home?

  s1: sure.

  t: what can you do?

  s1: i  can  sweep  the  floor.…

  t :great! you’re helpful!

  2、 教师以同样的方式试聘多位 “应聘者” 后,板出“are  you  helpful  at  home? what can you do? great! you’re helpful!”并带读多次。

  3、 听读let’s talk.

  4、 分组操练并进行角色朗读。

  5、 讲解c部分good to know.部分知识:烧饭别忘关煤气,否则是很危险的;洗碗筷要将洗洁精冲净,否则对身体有害;洗衣服易褪色衣服要分开洗;电池污染环境等安全、环保知识,并培养学生做“环保小卫士”的意识。

  step 3: practice

  活动一:毛遂自荐——竞聘上岗

  目的:在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过程:以四人小组为单元,其中一位同学为招聘人员,其他三位为应聘人员。用上所学句型“are  you  helpful  at  home? what  can  you  do?”&“i’m  helpful.  i  can … .”

  活动二:“风采明星”大赛

  目的: 以学生喜爱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并运用语言的兴趣。

  过程:让学生展现自我风采,超越自我。

  活动三:心有灵犀(最佳搭档)

  目的:熟悉并巩固词汇,同时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的能力。

  过程:以两人为一小组。两位同学必须背对背,一位同学问“what  can  you  do?”另一位同学做一个动作,问的同学说出这个动作。如果说出的动作正好与另一位同学做的动作一致,则说明他们是心有灵犀一点,评选他们为“最佳搭档”。

  活动四:小小调查员

  目的: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所用句型: what can you do ? —i can….

  调    查   表

  housework

  name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bedroom empty the

  trash wash the

  windows    

  step 4: exercise and homework

  1、 做本单元配套a let’s talk部分练习。

  2、 听、读let’s talk。

  3、 向家长或长辈宣传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听懂、会说“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ok, just do it!”等句型。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 巩固四会句子“what can you do? i can ….”

  3、 学唱歌曲《 i  can  help 》

  二、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 revision

  1、 学生汇报上一节的调查结果。(调查表)

  2、 欣赏歌曲《 i  can  help 》

  3、 请几组同学表演part a let’s talk部分对话。

  step 2: presentation

  1、 在与学生相互问好时,教师故意打两个喷嚏,引出“i’m not fine. i’m ill. i’ve got a cold.”强调“ill” 两次,让学生跟读并了解含义。

  2、 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话。

  3、 看图提问:

  ①、 how about mother goat?  is she fine?

  ②、 what can monkey do?

  ③、what  can  rabbit  do?

  ④、what  can  zip  do?

  ⑤、what  can  zoom  do?

  4、 听录音,检查同学的回答是否与录音相符。

  5、 听录音,跟读。

  step 3:practice

  1、完成下列句子

  ①、what  can  the  monkey  do?  he can                      

  ②、what  can  the  rabbit  do?  she can                     

  ③、what  can  zip  do?          she can                      

  ④、what  can  zoom  do?         he can                       

  2、句子接龙

  教师准备一些单词,让学生联结成句子。

  3、歌曲《 i  can  help 》,并配以肢体语言。

  step 4: exercise and homework

  1、 完成配套的课时特训练习。

  2、 听读part a read and write.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四会词组:wash the clothes, 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do the dishes, put away the clothes.

  2、能够听懂并运用所学词组,也可结合以前的内容,如:go to the kitchen, set the table.

  3、掌握“can you …?”句型并能用“can you do housework?”来询问了解他人的日常生活自立能力及相应的回答“yes. i can.”。

  4、能听懂let’s chant的歌谣,并按节奏来念。

  5、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鼓励学生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设计与过程

  step1:  warm-up

  1、师生对话

  t: what can you do?

  a: i can sweep the floor.

  t: ok. go to the living-room, sweep the floor.

  (学生走到贴有living-room的地方作出sweep the floor的动作。)

  2、学生自由组合操练以上对话。

  step2:  presentation

  1、师生对话(找程度好的学生示范)

  t: can you wash the clothes? (动作示范)

  引导学生回答yes. i can.

  2、以多种形式呈现剩下的四个词组,如:直接出示图片;看动作,猜词组等。

  3、学习let’s chant的歌谣,要求学生跟着节奏念并且配上动作。

  4、师生对话

  t: can you do housework? (解释housework)

  b: yes. i can.

  t: what can you do?

  b: i can wash the clothes/ set the table…

  step3:  practice

  活动一:学生同桌两人以warm-up中的对话方式操练这五个词组, 要求用上句型“can you do housework?”

  活动二:拼单词

  每组派两名学生上台,拿上字母卡片,教师说一个词组,如set the table,选手就利用手中的字母卡片拼出这个词组,最快的可得4分,其他依次是3分,2分,1分。同时座位上的学生要独自拼出这个词组,有多少学生拼对就能相应的得几分,两种分数加起来最高的组为获胜。

  活动三:bingo

  学生准备3×3的方格,在每一格中写上一个四会词组,教师任意说三个词组,如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do the dishes, 这三个词组写在一条直线上的学生就大声说bingo!

  活动四:出示let’s check中零散的单词,先熟悉单词,再让学生把它组成一个合理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后面的标点及书写规则。

  step4:  exercise and homework

  1、让学生自编chant。

  2、完成let’s check中剩下三句的排序练习。

  3、让学生用英语向家长或朋友介绍自己能做的家务。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复习所学词组:wash the clothes, 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do the dishes, put away the clothes…

  2、练掌握句型can you…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与过程

  step1:  warm-up

  1、let’s sing. <i can help>

  2、看谁反应快

  教师请十名学生上台排成一排,每人手持一张动作词卡。一名学生走出一步,说自己词卡上的词组,然后报另外一名学生词卡上的词组,如“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持有“make the bed.”词卡的学生马上站出来,说“make the bed. cook the meals.” 谁反应慢或做错就会被淘汰。

  3、学生展示自编的chant.

  step2:  presentation

  1、let’s try:利用cai进行翻版游戏

  (1) 出示标有数字的卡片,告诉学生反面是一个人在做家务,请学生猜他(她)在做什么家务。

  (2)把所有的卡片翻出来以后,听录音,完成“listen and link”练习。

  (3)教师提问“can chen jie sweep the floor?”请学生根据连线的图回答,教师在提问时要有意让学生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2、听录音,学对话。

  step3:  practice

  活动一:情景表演

  下面学生分四小组朗读对话,四声上台分别表演对话中的四个人物并且配合对话内容进行无声表演。

  活动二:师生操练

  t: can you sweep the floor, a ?

  a: yes, i can. /no, i can’t.

  活动三:四人小组操练以上对话。

  活动四:story time

  先请预先准备好的两位学生表演该故事,然后请同桌两人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相互提问,如“what can the frog do? can the snake sing?”

  step4: exercise and homework

  1、参照task time中的表格用“what can you do? can you…?”句型调查身边的朋友能做哪些家务劳动。

  2、调查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能做些什么。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说读写can’t=can not 和use a computer这两个词组。

  2、掌握or/ pl/ all/ pr四个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结合以前所学的语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拼读、认读单词的能力。

  3、成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设计与过程

  step1:  warm-up

  1、生生对话,主要围绕“what can you do? can you…?”这两个句型进行,鼓励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

  2、学生利用上堂课中调查表格来介绍一位自己的朋友能做的家务,尽量介绍的具体、全面。如:xiaoming is my friend. he is tall and strong and he can water the flowers。

  3、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请学生用“what can he/she do ?  can he /she…”来询问并做出相应回答。

  step2: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robot的图片,听录音一遍,请学生说说robot能做什么。

  2、难道robot什么都能做吗?有学生可能会回答不是,引出can’t的教学,请学生再次听录音,回答robot不能做什么。

  3、学对话。

  4、师生对话,引出句型who can?的教学

  t: what can you do , b?

  b: i can cook the meals.

  t: can you wash the clothes?

  b: sorry, i can’t.

  t: who can?

  c: i can wash the clothes.

  5、学生三人自由组合进行如上对话。

  6、pronunciation的教学

  (1)教师呈现一个单词short,手持含有相同字母组合or的单词(如fork)的学生迅速站起来,拼读单词。

  (2)出示单词short,请学生找含有字母组合or且发音相同的单词,可翻书甚至可以去查字典。

  (3)让学生动脑筋看这些单词有什么特点。

  (4)教师准备一些新单词,这些单词具有以上的特点,让学生准确的读出。

  (5)读出后面的绕口令。

  step3:  practice

  活动一:学生独立完成read and write中的表格填写。

  活动二:i’m robot

  请学生戴上robot的面具,假设自己是robot来介绍自己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提醒学生注意模仿robot的声音及形态等。

  活动三:看谁反应快

  五人围成一个圈,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词组,第二个学生重复第一个词组并且再加一个词组,所加词组不能重复,以此类推。如第一位:empty the trash.第二位:empty the trash. clean the bedroom.…

  活动四:比一比谁写的多

  教师把六张四会词组卡片贴在黑板上,给学生十秒钟的时间记忆,然后拿掉词卡,请学生按照所排的顺序将这些词组写下来,写的既快又规范的获胜。(在做此活动之前应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

  step4:  exercise and homework

  1、完成配套的课时特训练习。

  2、让学生听本单元的对话录音,读给家长或同伴听。

第四单元 篇10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复习目标】:

  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情感目标】:

  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体会家长、学校、社会、国家给予九牛二虎之力深深、浓浓的爱。

  【复习方法】:学生自读教材,学生总结,老师点拨,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二、复习课:

  (一)出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通过复习应达到的程度:

  (二)学生读书解决如下问题:

  1.《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p103

  保护的对象是年龄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什么是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p104

  (1)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家庭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4.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有什么意义? p104 

  (1)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什么是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5

  (1)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6.什么是司法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6 

  (1)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

  7.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p108

  (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诉讼(“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就用诉讼的手段。

  8.我国诉讼的种类及其含义p111 

  我国诉讼分为三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

  (2)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3)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9.民事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民事制裁包括哪些内容?

  (1)民事违法的行为

  ①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②侵权责任,即侵权的民事责任。

  ③其他特殊侵权情况造成的民事责任。

  (2)民事制裁的主要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100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p113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进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四单元 篇11

  一、选择题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

  a.50个  b.54个  c.55个  d.56个

  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的

  c.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4.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国家每年向西藏提供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约为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5.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

  a.孔繁森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张秉贵

  6.“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 )。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7.在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为各方所接受

  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

  a.1996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8年7月1日  d.1999年7月1日

  9.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10.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

  a.中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成立

  c.“汪辜会谈”

  d.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11.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12.中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 )。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二、连接题

  我国五大牧场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西藏

  国家商品粮基地     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三、读图题

  观察下图,写写你的感受。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说:“关于(香港)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 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说:“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请回答:(1)香港由哪几部分组成?香港岛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中被割让的?

  (2)我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这一方式有什么意义?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问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材料二 近年来,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造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岛内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

  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中国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请具体解释一下。

  (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第四单元 篇12

  一、课前准备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识记“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基础知识。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长者。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难点:“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的原因。

  (五)教学方式

  分析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

  (六)教学用具

  采用powerpoint课件方式辅助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探究部分

  要求学生分组去采访一些长者,以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通过了解一些汕尾地区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行及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以形成最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导入新课部分

  播放摇滚歌手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

  (演示导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自从中国步入近代。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贫穷落后面貌,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人民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全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在20世纪末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完这课后,我们将会很明白,这世界为什么变化快。先看看不同时期中国人有代表性的穿着打扮吧。

  (三)师生互动部分

  1、课堂探究一:近代以来衣着的演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演示不同时期中国人有代表性的穿着打扮:清朝末年男子长袍马褂和旗女的旗服及汉女的上衣下裳制女服;清朝男子西装;民国时的中山装和女士的改良旗袍;建国初的列宁装和连衣裙;文革时的绿色军装和军棉大衣;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流行的喇叭裤、夹克;现在的时装。

  设问:(1)请说说这分别是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

  (2)请分别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从服装本身的特点、服装的功能、外来影响、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去思考)

  2、课堂探究二:近代以来饮食种类和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民以食为天”。先演示“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正在吃西餐”,再演示粮票和油票。然后演示现在一些有广东特色的菜肴。

  设问:(1)西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为何在改革开放前要这些票证来买吃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说说在改革开放前后你家饮食种类和结构的演变?谈谈其中的原因

  3、课堂探究三:近代以来住房状况的演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梦想。演示汕尾地区传统的民居以及现在的居民小区楼房和别墅。

  设问:(1)请分析一下汕尾传统民居和“洋房”的特点

  (2)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为何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4、课堂探究四:近代以来风俗习惯方面的演变及其原因

  情境创设(1):演示资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选自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选自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设问:请分别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要求断发剪辫的原因

  情境创设(2):介绍缠足的由来,演示三寸金莲穿的鞋子。

  设问:为何要放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情境创设(3):演示资料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许珂:《清稗类钞》第5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十七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设问:请结合汕尾实际谈谈中国近代以来婚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

  (四)知识结构探究

  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梳理课本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动荡中近代生活发生变化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衣

  (概括说)

  食

  住

  社会风俗

  原因

  (五)课堂总结部分

  总结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2.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六)课后作业部分

  1、巩固习题(略)

  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1道材料解析题,1道问答题。

  2、课后拓展探究

  (1)访问老一辈工人(农民),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生活的变化,然后写成一篇篇短文。

  (2)对自己的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物质生活(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电器等)进行调查,然后用表格展示出来。

  三、教学后记设计

  (一)评价出这节课的--的实施结果。

  (二)对这节课的--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三)写出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第四单元 篇13

  第四单元  我们的版画乐园

  11、水和蜡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蜡笔版画的学习,感受蜡笔版画产生的斑驳的特殊美感。

  2、了解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水和蜡的特性。 压印时的力度和速度。

  教学难点:

  转印时水和蜡笔分离效果的掌握。

  作业要求: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教学用具:

  水粉颜料、蜡笔(油画棒)、画纸、笔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观察*发现:

  1、在纸上涂上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料,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

  2、蜡有很强的排水性,涂上去的水粉颜料无法覆盖,反而产生了斑斑驳驳的特殊效果。

  三、步骤:

  1、用蜡笔画出画稿;

  2、用水粉颜料快速涂满画面;

  3、盖上印纸,用手掌均匀压印;

  4、还可以多次着色,反复印制至完成。

  四、练习?创作

  自由命题创作一幅有趣的蜡笔版画。

  五、评价。

  教学反思:

  学习兴趣浓厚,掌握水和蜡的特性,学会利用两者互相排斥的特性,掌握蜡笔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12、        蜡和笔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

  2、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巧于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4、表现多彩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点、线、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刮蜡效果的预想与实际效果的吻合。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教学用具:

  蜡笔(油画棒)、卡纸、牙签(或圆珠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课本p24-25页的刮蜡画作品,进入课题《蜡和笔的游戏》。

  二、研究探索:

  1、你知道这些色彩缤纷的版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用牙签(或圆珠笔)刮蜡或油画棒的颜色。

  2、制作时步骤是怎样呢?

  a在画纸上用油画棒(或蜡笔)分格涂上不同色颜色;

  b再用深色油画棒(或蜡笔)覆盖一次;

  c用牙签(或圆珠笔)刮出图形。

  三、尝试练习:

  1、练习刮出点、线、面,想怎样运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好看的刮蜡画?怎样能刮出你需要的线条?

  2、刮简单的几个图形,进行训练,掌握方法,总结经验。

  四、创作表现:

  用刮蜡画表现你多彩的生活。

  五、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对刮蜡版画的学习,感受刮蜡版画产生的多彩效果,掌握刮蜡版画的制作方法。

  13、        拓印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拓印,活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

  3、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拓印时把握纸板的固定。

  作业要求: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教学用具:

  卡纸、拓印包、颜料、笔、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二、欣赏画家作品、古代画像砖拓片,谈谈拓印版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1、将撕好的底稿固定在恰当位置上;

  2、将拓印包醮上颜色,然后在镂空部分反复拓印。

  四、学生练习简单图形拓印。

  五、观察?发现:

  同学们在拓印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反法,呈现了哪些不同的效果?

  小结:用线划也可以,

  六、学生创作。

  选择喜欢的生活题材,用纸板拓印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

  七、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学会纸板拓印的制作方法,体会拓印版画的艺术魅力,通过拓印的游戏,在游戏中得到美的感受和训练,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

  14、        弹涂的游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

  2、使学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3、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弹涂孔版画技法知识。

  教学难点:

  弹涂的颜料水份、力度; 整理效果的把握。

  教具准备:

  范画、弹涂孔版制作步骤范画、颜色、剪刀、裁纸刀、牙刷、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欣赏导入)

  导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潮汕农家》(课本p28)吗?”

  提问:“这是一幅丝网版画,是最有代表性的孔版画之一,通过漏印的原理制作而成。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宁静、祥和,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幅孔版画。

  三、讲授新课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问:“请同学们看看书自学一下,这种孔版画怎样做?”

  2、出示工具,讲解工具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漏印呢?(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

  漏印:就是在纸板上设计出你所要表现的形象,然后剪去这个形象,使纸版呈镂空状,再用颜色涂在镂空位置的底纸上,就印出与版上一模一样的纹样来,这种方法叫漏印。

  3、示范步骤方法。

  (1)在纸上画出图形,用刻刀阴刻;

  (2)在刻好的纸板后垫上色纸,用手指或木棍等轻刮醮上水粉颜料的牙刷,使颜料喷在画面上;

  (3)揭开底版,作品完成。

  四、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提出:“同学们,想一想,来做的时候,第一步干什么?”

  1、设计。  2、制版。  3、弹涂漏印。  

  在弹涂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掌握颜料的水分,弹涂的力度,让画纸与弹涂的颜色搭配得更好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审美能力)。

  五、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指导。

  六、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较好表现了弹涂孔版画的作业。

  七、师生总结:

  谈谈创作弹涂孔版画的心得与体会。

  本课同学们学会漏印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对弹涂孔版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这种版画产生的朦胧、丰富、特殊的美感,学习、掌握弹涂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四单元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5067115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