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微信扫码分享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精选4篇)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篇1

  3、  

  教学目标 :  

  认知  

  1、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2、懂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行为  

  1、能自觉尊重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民族习惯。  

  2、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图片等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乐器等,介绍过程中,学生可以表演、贴画,也可以讲小故事,激发他们情感的共鸣。  

  每个民族的人们在居住、饮食、衣着、利益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爱好、习俗和禁忌,这就是民族的风俗习惯。  

  板书: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    过渡明理,正反辨析  

  1、        过渡: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在众多民族中,汉族是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同学们大多是汉族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呢?看一看,下面的饿做法,如是你,你心里会怎么想?  

  2、        出示“辨一辨” ,讨论,要让学生在换位思考的是,理解到尊重别人的必要性,要让学生充分说和体会。  

  3、        我们一起看看毛主席是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看一看,想一想。  

  1)、毛主席是怎样热情招待塞福鼎的?  

  2)、如果你是塞福鼎,你有什么感受?  

  三、    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我们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的人,大家应该怎样和他们相处?  

  2)、如果没有,用下一环节。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接触少数民族同学、但随着大家年龄的增长,我们一定会和少数民人民相处,你回怎样做?  

  四、    总结全文。  

  五、    延伸拓展,陶冶情趣  

  做一份民族风俗小报  

  板书设计 :  

  3、  

  主动邀请    热情招待   相互尊重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

  [教学过程 ]

  一、激发感情,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周总理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当时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周总理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2、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民族同胞的照片,在班里搞一次“我们是一家”图片展。

  3、注意一下党的xx大,记录少数民族代表的名字。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周总理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当时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周总理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2、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民族同胞的照片,在班里搞一次“我们是一家”图片展。

  3、注意一下党的xx大,记录少数民族代表的名字。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

  一、激发感情,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周总理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当时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周总理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2、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民族同胞的照片,在班里搞一次“我们是一家”图片展。

  3、注意一下党的xx大,记录少数民族代表的名字。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49105115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