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严也是一种爱

严也是一种爱

说的甜蜜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严也是一种爱

微信扫码分享

严也是一种爱(精选6篇)

严也是一种爱 篇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能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以及辨证分析逆反心理。

  知识目标: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教学重点〗

  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教学难点〗

  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

  教学预设

  〖引导语〗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尽情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是个乐园:但是,家中也难免会有摩擦、产生矛盾,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如果我们能走近父母,学会沟通,化解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就可以迎来一个和睦、温暖的家。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板书)

  〖动画赏析〗

  成长的故事

  〖思想驿站〗

  1、你同动画中的主人公有同感吗?

  2、为什么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3、我们该如何面对?

  〖教师引导〗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也会有泪水;有幸福时光,也会出现一些烦恼。

  1、成长也会有烦恼(板书)

  小时候,父母是你生命的重心,你爱缠着爸爸做游戏,爱赖在妈妈怀里撒娇,爱与父母一起上街,爱把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去问爸妈。而现在,你却有些不想在父母跟前呆着,怕他们说你这不好那不好,你也开始反感父母在你面前动不动就吩咐这个,吩咐那个,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尤其讨厌他们偷看你的日记,讨厌他们逼你学这学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说明你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空间,因此常常引发两代人的冲突,这就是代沟。

  〖活动平台〗

  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哪?

  活动1:列举一些你与长辈在认识和习惯上的不同,并谈谈你的看法。

  活动2:学生和教师一起填写教材p20表格──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

  思考提示:年龄差距有多大?生活的时代背景有什么差别?……

  父母

  我们

  生理上

  心理上

  阅历上

  知识上

  思想方法上

  行为方式上

  社会角色上

  〖归纳、提升〗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是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种代际差异。

  代沟是年龄、经历、成长背景、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差异的表现,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我们与父母成长的背景和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阅历、所处的地位和所负的责任也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不同,我们又有一种强烈追求成熟和长大的欲望,有强烈期待与成人拥有同样地位的愿望。因此与父母的代沟愈来愈深,有代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填充代沟,产生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的危害(板书)

  对于代沟的种种具体表现,我们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父母保守,代表传统,不理解我们,不尊重我们的个性发展;也不能笼统地认为自己就是传统的叛逆者,就是真正的发展个性,代表社会进步。“站在巨人肩膀上”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如果过于偏激,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我们个人的发展和家庭关系。其实,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活动平台〗

  以小组形式表演与父母起冲突后产生的逆反心理

  〖思想驿站〗

  逆反心理具体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哪个不可。

  ──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质疑〗

  所有的逆反心理都不对吗?

  〖案例分析〗

  小红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听爸妈的话,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近来小红变了,凡事总爱与父母顶嘴,自作主张,有时还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小学毕业后,爸妈为她选择了就近的一所重点中学作为报考志愿,而她偏挑选了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她不是喜欢路远,而是有意同爸妈抬杠;小红有鼻炎,父母为她买了滴鼻药水,她却有意把它扔了;父母问她考试成绩,她明明及格了,却偏说不及格;有一天气候突然变冷,小红的母亲特意给她送去衣服,她竟当同学们的面把衣服扔在寝室的地上;她爸爸平时工作忙,一有机会就想跟她聊聊,她却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这令小红的父母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案例中小红的行为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给青少年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人生道路中的一种挫折,所以应理性分析、学会正确面对与父母之间的分歧,及时沟通。

  〖心理学家谈逆反〗

  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①主观原因。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既不愿意盲目追随成人,对同龄人往往也是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不受别人制约。

  ②客观原因。说教者的可信任度及教育的方法、手段、地点的不适宜,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③家长乱猜疑孩子也可能诱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管教过严,使孩子喘不过气来,所以越不信任父母,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向父母讲,用逆反行为来反抗家长,最后导致不理智行为的发生。

  〖专家建议〗

  用交流、沟通,理解、尊重、信任来“填充代沟”

  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会犯错误,这时我们最好不要有对立情绪,那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把问题弄得更糟。为了填充代沟,你必须常常与父母沟通,这样双方才会知道对方想的东西,理解与尊重就形成了;还有一点,你必须感激父母、体谅父母,学会检讨自己,因为亲情是世上最伟大的感情。

  〖思想驿站〗

  跨越──并非难事

  说一说: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与家长的冲突和当时的感受,说说逆反心理给你和父母之间造成了什么伤害?

  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危害性:

  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为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表现为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如离家出走,残害父母。

  〖归纳、提升〗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在惩罚和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我们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冷静,要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冷静下来,我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结束语〗

  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勾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

  记住一个公式:温暖的家庭=沟通+表达+聆听+理解+尊重+信任

  〖拓展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严也是一种爱 篇2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能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以及辨证分析逆反心理。知识目标: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教学重点: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教学难点: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导入新课: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我们要走进家人,学会沟通,化解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就可以迎来一个和睦、温暖的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颗: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板书)1、成长也会有烦恼(板书)找学生朗读教材p19 “我的烦恼”,其他同学生思考书中的问题:为什么我和妈妈的关系会变成现在这个格格不入的情形?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解决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要相互沟通,具体方法我们下一节课来研究。设问: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哪?学生和教师一起填写教材p20表格。教师小结: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是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种代际差异。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的不同,对社会规范熟悉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就会产生较大差别。成长也会有烦恼,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2、逆反心理的危害(板书)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哪个不可。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哪?我们一起看一下“相关连接”的内容。(教师根据书中内容讲解)提问:所有的逆反心理都不对吗?小文正在读初二,在父母和旁人的眼里,他不爱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中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不爱与人交流,基本上没有朋友。为帮小文提高学习成绩,其父母曾多次送他到各种培训班,并为他请家教,却毫无成效。在家时,小文从不和父母沟通,很少说话。母亲经人指点,才怀疑孩子心理有问题,便带他四处找心理医生。专家认为,这是由于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错误,导致了孩子毫无生活热情,没有目标感,因而学习无兴趣,人生观极端消极。对此,专家建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后,应及时向孩子郑重道歉,并尝试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同时,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心理拓展训练,将孩子与父母隔离一段时间,利用第三方力量弥合亲子关系,并鼓励孩子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解决了以上问题,孩子才有可能产生兴趣。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会犯错误,这时我们最好不要有对立情绪,那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把问题弄得更糟。理智的方法是和父母沟通,陈述自己的理由,改变父母的做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活动:说一说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与家长的冲突和当时的感受,说说逆反心理给你和父母之间造成了什么伤害?教师小结: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危害性。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为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表现为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如离家出走,残害父母。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在惩罚和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冷静,要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冷静下来,我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课堂小结: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勾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课堂练习:见练习册。实践作业:创作一首赞美父母的诗送给他们;或和父母做一次触膝长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或者挑选一句幽默的话段勉励自己。

严也是一种爱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与父母沟通的程序;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进行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能力;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行为能力;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代沟及造成两代人的隔阂有其深刻的原因。(难点)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逆反心理。(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严也是一种爱(原创)

  活动导入

  (教师提前准备一个信封,里面放三张条。第一张条上是情景题目《我的电话来了》,第二张条上是小品题目《妈妈带我买衣服》,第三张条是小品题目《我的周末》。)

  教师“同学们,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富有个性的群体,对待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我这信封里有三张条子,可以尽情张扬你们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有没有人愿意试试?要求抽条的同学按照要求完成,可以找同组的同学帮忙。同组的同学如果表演的不好,其他同学可以上场,小组积分。(按三组抽题)

  新授课 

  一、活动

  1.学生按条编排小品和情景剧。老师要巡视,给困难的学生或小组给予点拨。

  2.小组代表上场表演,每一个内容的展示,老师都要把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抓住。并书写在黑板上。

  《我的电话来了》──矛盾──父母偷听或刨根问底是谁的电话

  《妈妈带我买衣服》──矛盾──她眼光“老土”,我“新潮”;

  《我的周末》──矛盾──父母要我去各种补习班,我想看电视、休息或和同学玩。

  二、带着活动引出的问题,自看教材第19-22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时候我们和父母有了差异,才造成我今天这么多烦恼?产生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2.父母是大人,为什么还与我对着干?透过现象寻求本质──产生代沟的实质是爱。

  3.我和父母对着干的结果是什么?如何消除这种结果?

  学生在活动之后,积压在心中已久的问题浮在了课堂上,人人都想揭开这个密,书本上的知识就成了他们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物。

  反馈一:先让学生说自己产生烦恼的年纪段,然后再带着学生浏览教材第20页的相关链接《我眼中的爸爸》。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成长过程。

  反馈二:在学生解决问题前,老师可以先从教材第20页的表格开始分析。让学生在分析中剖析出──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一种爱)

  反馈三  生活中,学生和父母顶撞的事多,引导学生自己说,大家分析。并归纳顶撞的结果是伤害自己,伤害父母。消除的方法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消极地逆反心理。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让学生总结即可。

  作业:

  教师播放歌曲《爸爸妈妈 出题:以《肚脐》为名,可以用诗歌、散文、歌曲、漫画等形式完成(教师提供一些有关肚脐的图片和资料)。

严也是一种爱 篇4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能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以及辨证分析逆反心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点: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教学难点: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成长的烦恼—来自同龄人的心声

  1、出示材料,引导思考

  材料一: 当我要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时,他们一定要弄清他(她)的姓名、性别、学习情况…… ;当我接到班上异性同学的电话时,父母一脸紧张,但又若无其事地说:“刚才是个男生(女生)吧,好象跟你关系不错嘛。”如果我想解释,他们又会说:“我就随便说说,看你紧张的样子。”当我解释清楚以后,他们又会告诫一句:“你有什么事可不能瞒着大人。” “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

  材料二:烦恼的不只是我们—《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觉得自己家的空间变小了。难道是我的个子长高了,才会觉得家里的天花板给了我一种压抑感?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不自由!

  父母与我朝夕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而且,他们总是苛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们之间的代沟了!我现在和父母之间,只要一谈学习,就犹如电闪雷鸣!之后便会换来狂风暴雨!可是从不见有彩虹出现!!

  一位苦恼的女儿

  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逐渐长大的。可她初中后,与我的交谈逐渐减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你不知道”就打发了我。平日里,你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你认为美的,她嗤之以鼻;你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年仅14岁的女儿就有了隐私权?有一次,我趁她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里面只有一本记着学校生活的日记,几张明星照片,一本琼瑶写的小说和一些小玩意儿,并没有什么“出格”的秘密。可为此,女儿却与我大吵了一场。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飘然离我远去。我的心隐隐作痛……

  一筹莫展的母亲

  阅读上面的材料,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你有和父母赌气或吵架的经历吗?请举几例。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成长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

  2、活动小结:

  成长也会有烦恼。成长烦恼产生的原因——: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就有了的成长得烦恼。

  注意两点:⑴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分歧。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解决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要相互沟通,具体方法我们下一节课来研究。⑵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3、印证说明,导入活动二: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真是无所不能!

  14岁:好象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16岁:爸爸有点落伍了,和时代格格不入。

  20岁:我爸一无所知,陈腐不堪,无可救药。

  25岁:我爸对我是了解的。

  30岁:也许应该问问我爸,他经验丰富。

  40岁:老爸如此有智慧,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老爸他简直是个无所不知的智者!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

  活动二: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

  1、小组合作填表(表格见教材)。想一想:表格说明了什么?

  2、活动小结:

  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是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种代际差异。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的不同,对社会规范熟悉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就会产生较大差别。

  活动三:分析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成因

  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哪个不可。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哪?我们一起看一下“相关连接”的内容。(教师根据书中内容讲解)

  活动四:讨论:所有的逆反心理都不对吗?

  (1)观念落后;(2)家庭教育方面有误区:棍棒出孝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自家好;书大了自然直;冷热无常;滥施奖励;

  辨证的看待逆反心理,肯定对的,否定错的。

  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会犯错误,这时我们最好不要有对立情绪,那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把问题弄得更糟。理智的方法是和父母沟通,陈述自己的理由,改变父母的做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活动五:学习逆反心理的危害

  1、感知冲突。讨论分析

  材料:爱的冲突

  丽丽离家出走了,爸爸和妈妈急得到处寻找也不见人,最后找到了丽丽的好朋友小娜,小娜给了丽丽妈一个日记本,其中一篇这样写到:“ 昨晚又和爸妈吵了一架,上网是导火索,结果炸弹就这样引爆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理解我,为什么总干涉我的思维,总让我按他们的意志去干。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会思考……

  他们总这样教训我,像你这么大,我早一个人到田地里干活去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也许我现在的逆反在他们的眼中叫“混”,现在的标新立异叫“胡来”……年龄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好像东非大裂谷,我决定离家出走 ”。

  讨论分析:

  ⑴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

  ⑵“丽丽离家出走”这种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有何危害?

  ⑶假如你是丽丽最好的朋友,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⑷你和父母赌气或吵架后结果怎样、你事后的感受怎样?在你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

  小结: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危害性。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为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表现为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如离家出走,残害父母。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在惩罚和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冷静,要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冷静下来,我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危害一:惩罚了自己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危害二:伤害了父母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 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危害三:影响家庭幸福、造成经济损失……

  2、认真聆听,用心体会:

  来自父母的心声——《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

  ……在所有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你我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提示:

  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勾通,多与父母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

  活动六:身体力行,为你支招

  1、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知道了孩子的活动地址,是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适当的时候,早睡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2、《与父母交往小方法》

  第一招:“读心术”。大家要了解父母 ,孝敬父母。如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点小礼物表达心意,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如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上好”,外出时要向父母说声“再见”,并交代预计回家的时间等。

  第二招:“出击”术。每周主动跟父母一起做几件事,边做边交流;每天可在饭前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让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第三招:“责任”术。除读书学习外,还要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分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

  第四招:“道歉”术。如果有些事情是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动道歉,这样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第五招:“写信”术。如果直接和父母对话,可能会惹他们生气,或者没有和父母对话的机会,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在信中写出事情的真相、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父母的希望等。

  第六招:“协议”术。与父母协商签订沟通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除了对自己提出要孝敬、尊重父母的要求外,也对父母正确养育教导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并随时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监督。

  全课小结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让我们走进家人,走近父母,学会沟通,化解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迎来一个和睦、温暖的家。

  附: 板书设计

  严也是一种爱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  烦恼产生的原因

  ⑴孩子长大了,有主见,渴望独立

  ⑵父母要求更严格。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对我们的爱

  2、  代沟的直接原因与实质

  二、逆反心理的危害

  1、  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成因

  2、  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

  3、  逆反心理的危害

  4、 要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保持理智,克制自己

严也是一种爱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题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的第一框题,标题为“严也是一种爱”。本课主要以各种活动为手段,通过讲解子女父母间矛盾、代沟产生的原因和实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代沟和逆反心理,知道逆反心理的危害,体晾和体会家长对自己深厚感情和深切期待。

  二.学生情况分析:

  当今社会,升学、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这些竞争的压力,往往由于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而转移到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初中学生随着依附心理的减弱,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了自己处理事件的方式,他们渴望独立,对父母不再惟命是从。加上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青少年学生与父母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构成了学生家庭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若能够理性客观地处理这种矛盾,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若家长不能理性处理,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加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给学生在精神上造成苦恼和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酿成悲剧。

  所以,从教育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家庭矛盾,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正确对待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平等、正确地交往,从而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来看,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的种种矛盾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学习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有相当的兴趣;但是,青春期心理的不成熟性,又使他们易于偏激,习惯于先入为主,对教材的教育有一种先天的抵触情绪,在学习、接受、内化上有一定的障碍。

  三.总体设计思想:

  坚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以内化知识为重点,贯彻知行统一、重在实践的原则,整体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法,辅以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课后应注重践行,要把课堂所学,运用在生活中与父母的交往上。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案例分析与课堂活动,使学生知道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逆反心理造成的危害。

  2、能力目标:

  培养和锻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经过努力,代沟是可以跨越的,增强学生在自我成长中的责任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并增强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教学难点:代沟的实质及逆反心理的危害

  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发生与家长的冲突,学生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上,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班级中是否有特殊家庭学生等。 收集相关材料,包括自己与父母交往的故事,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加强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主动性。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引言,着重品味对联的含义。 分析对联的意义,体会一家人据此来做和不这样做各会怎样,得出“乐园”与“樊笼”的不同结果。 由此引出本课内容。

  同龄人的心事 开展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由课本上的材料过渡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由于事先已布置学生收集,这样就易于引发学生共鸣,再趁热打铁,由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父母的角度,体会父母的爱,最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开展此项项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一活动主要是起导入的功能,不是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注意控制目标。只要学生能与父母换位思考,体会父母严格要求后面的爱心和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的热情就可以了。 阅读“初中女生自述”,讨论并思考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烦恼?为什么和谐的亲子关系变得格格不入?我们怎样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 青少年的喜好、对家长忧虑和感受的忽视、对服装的偏爱及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戒备等,都是初中生现实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从这些入手,有利于学生明白,与父母发生矛盾,是正常的,也是有原因的,是青少年学生的共性。其次,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要求、期望、叮嘱,以至唠叨,都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的爱。第三,化解矛盾,不仅仅是父母的事,学生自己也有责任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提出了本框乃至本课的主旨,有利于了学生延伸思路。

  长大后产生烦恼的原因 布置学生完成课本表格,由于比较两代人涉及到太多方面,学生在完成时教师可适当提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所填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介入,点出“爱与期待中的矛盾”这一主题,防止学生夸大矛盾。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一是注意控制好范围,不要太多太泛,以至喧宾夺主。二是要避免学生在比较中走极端,完全肯定或否定自己与父母的差别,把比较当作“好与不好”、“对与不对”的比较,也就是要注意渗透辩证观点。三是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这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四是基于农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讲解“代沟的实质”时,应对“代际”一词作专门的解释,以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一,完成课本20页的内容;二,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障碍;三,评价矛盾的性质;四,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 通过比较,学生一方面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设想父母的处境,理解与父母的差别,更容易理解父母的想法与做法。其次,活动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即“自知”的过程,是一个心理上、思考方法上的进步和成熟。

  阅读与思考:爱的冲突(见附录) 让学生阅读材料,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回味材料的含义。   阅读和体会材料。思考: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代沟,究竟谁不理解谁?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爸爸妈妈? 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和回忆自身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故事,让学生再次深度体会父母深沉无私的爱,为后面分析逆反心理危害作铺垫。

  冲突过后的代价 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为冲突的解决有正面和反面两种体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既可以讲反面的教训,也可以讲正面的经验。

  这也是从正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需要的。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保护活动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如“揭伤疤”和过多涉及学生的隐私。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升华思想上,可以使用“相关链接”和“附录:不等价交换”,引发学生对家长的感情。这样,既可内化情感,又可避免减少学生心理上可能的障碍。 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与家长的冲突和当时的感受,说说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等危害。 这一活动,不是为了勾起学生对生活中过去了的不快甚至是阴影的回忆,而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所存在的不利的一面,从而更加珍惜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理智地对待与家长的矛盾。

  阅读与思考:关于成长的谈判(见附录)   向学生提供材料后,教师就不必过多地介入,因为这个活动主要是起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阅读材料后谈谈各自的感想。 一是再次强化本课一直强调的换位思考方法,让学生分别站在自己和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言行。二是在引发思考的基础上,为下一框题“两代人的对话”作好铺垫。

  七.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主观生活经历和感悟十分重要。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引发情感共鸣,在丰富的情感体验基础上运用生动的事例来加深理解,调整认知,促进行为转化。

  2、由于学生家庭情况的复杂性,有可能出现特殊情况,如家庭矛盾尖锐、学生家长关系紧张等,过多的“经历回放”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后个别谈心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

  3、在收集事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收集正面的事例,发挥正面体验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和谐家庭关系的温暖,既要吸取教训,更要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4、本课最难处理的内容,对教师而言,也许就是由于家长观念的滞后、教育方式的不当,甚至是自身在“身教”方面的不足所引发的学生逆反心理。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学生逆反的解决,更大的责任在家长乃至社会方面。但从实际教学安排上来看,这部分难以在课堂上展开。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同龄人的心事

  2、长大后产生烦恼的原因

  (1)、代沟产生的直接原因

  (2)、代沟的实质

  3、逆反心理有危害

  (1)、阅读思考:爱的冲突

  (2)、冲突过后的代价

  (3)、阅读:关于成长的谈判

  九.附录:

  1、爱的冲突

  “我真是越来越感到厌烦了,我一出门口,爸爸妈妈就问我上哪儿去?跟谁一块儿去?几时回来?甚至是不准去。

  他们会一连两个小时在旁监视我收拾好卧室,其实他们只消15分钟就可收拾停当。     

  当我行为乖张的时候,他们绝不替我找托辞。

  那天明明是李阿姨错怪我了,爸爸妈妈硬是要我向她道歉。

  那天他们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们别放手,他们却说该是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他们只是在一旁看;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们看,他们只是咧着嘴笑。

  我要和同学出去郊游,他们一直在叮嘱我要注意安全,别单独行动,别丢东西,不许到高处去……”

  2.关于成长的谈判

  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⑴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⑵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

  ⑶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⑷请自觉地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⑸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

  ⑹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⑺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

  ⑻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⑼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⑽请不要一百零一次告诉我某事该怎么做。

  ⑾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习惯。

  ⑿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⒀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

  ⒁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希望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回儿子的十四条回答:

  ⑴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

  ⑵打碎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

  ⑶你要参考我的“模式”。

  ⑷若谈“自尊心”,父母儿、女都有;若谈“隐私”,你在18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⑸你要把父母当朋友。

  ⑹若有意拿自己儿女做出气筒的人,则是天下最无知的人。

  ⑺能认识到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

  ⑻犯过的错误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犯。

  ⑼同样一句话,是命令,是建议,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

  ⑽以后最多说三次。

  ⑾我已经给你将清楚的、我同时也正在改的坏习惯,你决不能再有。

  ⑿父母也需要爱。

  ⒀我累时,的确需要有人递杯茶。

  ⒁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原谅的,该摈弃的,需要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父母不是万能的,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3、不等价交换

  时间        父母的付出                        我的回报

  当我1岁时    喂我并给我洗澡               整晚哭着

  当我3岁时    爱怜地为我做菜               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我4岁时    给我买彩色笔                 涂满了墙和饭桌

  当我5岁时    给我买既漂亮又昂贵的衣服     穿上后到附近的泥坑去玩

  当我7岁时    给我买了球                   把球掷到邻居的窗上

  当我9岁时    花钱给我请钢琴老师           常常旷课而且从不练习

  当我11岁时   送我和朋友去看电影           要他们坐到另一排去

  当我13岁时   建议我去剪头发               说他们不懂得时髦

  当我14岁时   付了我一个月的野餐费         没有给他们打一个电话

  当我15岁时   回家想拥抱我一下             把门反锁起来

  当我17岁时   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           捧着电话打了整个晚上

  当我18岁时   为我高中毕业激动地流泪       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当我19岁时  付了学费并亲自送我上大学   让他们在很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笑话

严也是一种爱 篇6

  (一)教学背景、依据

  1、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为人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上)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的第一框题。

  2、学生面临的问题

  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这不可避免地表现于家庭生活的亲子交往之中。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这既有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常发育所带来的共性问题,也有每个学生的个性问题。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练习交往的第一课堂。所以,思想品德课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安排了这一教育内容。

  3、课标的具体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善于合理宣泄情绪,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行为后果、对自己负责,分辨是非善恶等内容,尽管不是本课的重点,但都与本课内容有关。课程标准中“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则是本课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利弊的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代沟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逆反心理及其危害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代沟产生的原因及实质;如何辩证看待逆反心理。

  (四)教法、学法

  采用情境设置法、合作讨论与探究、案例分析、阅读法等,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课后主要要求是践行。

  (五)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活动设计1——情景、探究(多媒体显示)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

  回家后,要带来欢乐

  探究题目:

  ①分析这幅对联所表达含义。

  ②谈一谈,你和父母关系是否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严要求!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主旨;让学生对与父母关系状况反思,为新课作过渡)

  【教学活动过程】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板书)

  1、产生烦恼的原因(板书)

  活动设计2——情景设置(根据教材p19文字材料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丽丽、母亲进行表演)

  探究题目:

  为什么原来如此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请说说看法。

  (设计意图:①这一活动素材是一个初中女生的日记,也是她的自我感受。关于学生的喜好,与同学交往的兴奋,不注意考虑家长的忧虑和感受,对于服装的偏爱,以及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戒备等,都是初中学生普遍遇到的现实的问题,这些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让学生就此原因展开分析,有助于学生直面现实,发挥主体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②以小品表演形式设置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跃气氛;③为探析烦恼原因过渡)

  师:(点评过渡)

  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啰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2、产生代沟的原因(板书)

  活动设计3——探究活动(多媒体显示)

  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年龄差异

  父母 我们

  生理上 父母是成人,正值中年、壮年 

  心理上 父母心理成熟,有主见,老于世故,经受过多种考验 

  阅历上 父母饱经风霜,经受过多种挫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同各种人打过交道 

  知识上 有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有的父母未必受过良好教育,即有的父母比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有的父母还不一定有我们知道得多,他们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但由知识更新快,许多知识已经显得陈旧 我们正接受义务教育,对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我们是“有学问”的人,可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我们不如他们;我们与家长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在生活知识方面、实践经验方面,比家长要少得多

  思想方法上 父母思想上求稳,容易倾向于保守 

  行为方式上  我们喜欢冒险,行为变化快,讲效率,不拘传统

  社会角色上 父母承担家长、监护人、职业人员等复杂的多种角色,能把自己融入社会 

  探究题目:

  ①完成表格

  ②请同学们想一想,谈一下,我们同父母产生隔阂具体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①在于让学生会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即如何理解父母的特点,理解自己与父母的差别,那么他们对父母的正确做法更容易接受,不当之处更容易理解和宽容。②通过这一比较,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再认识。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走极端,看问题容易片面。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处事方法的掌握。③比较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搞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有益的、终身受益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

  师:(点评过渡)我们知道代沟是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的直接和重要原因。那么代沟究竟会不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危害、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板书)

  1、逆反心理的表现及成因(板书)

  活动设计4——情景、探究(多媒体显示)

  [情景故事]:丽丽长大了

  丽丽离家出走了,妈妈最后找到了丽丽的好朋友小娜,小娜给了丽丽妈一个日记本。其中一篇是这样写的,“今天又是阴天,心情也是阴天,灰蒙蒙的天空,看不见云彩和太阳,冷风瑟瑟,鸟儿站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上上下下,也只有它们无所谓晴天阴天……昨晚又和爸妈大吵了一架,上网是导火线,结果炸弹就这样引爆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要我按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我会思考……他们总会这样教训我:‘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就一个人带着褥子到农村上山下乡去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也许我现在的逆反,在他们的眼中叫混;我现在的标新立异,在他们眼中叫胡来……年龄的差距所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好似东非裂谷带,成为了奇观。我决定离家出走……”。

  探究题目:

  ①、丽丽的逆反心理在自己身上有具体表现吗?请例举出来。

  ②、想一想,丽丽真的离家出走有没有危害呢?(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呢?)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置并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多媒体显示)

  在多数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大都与父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逆反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为:

  要我这样,我非那样;

  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

  让我信这,我非信那。

  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几种具体情景:

  ——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我们要独立,家长不让我们独立。

  ——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我们要做主,家长不让我们做主。

  ——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我们要出点儿圈,家长制止我们。

  ——强迫我们接受某种观点。我们要赶新潮,家长非要我们接受老观念。

  从学生的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学生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即自制能力弱;学生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有了不同家长的兴趣和追求。

  师:(点评过渡)

  2、辩证看待逆反心理(板书)

  活动设计5——小辩论

  辩题:a、逆反心理有益     b、逆反心理有害

  (设计意图:通过小规模辩论,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增强辩证看待逆反心理、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明是非及自省能力)

  (多媒体显示)

  几种家教误区:

  棍棒之下出孝子——粗暴型

  可怜天下父母心——溺爱型

  孩子总是自家好——袒护型

  树长大了自然直——放纵型

  冷热无常——情绪型

  滥施奖励——物欲型

  众星捧月——至尊型

  教师小结:

  辩证看待逆反心理,就是要肯定反得对的,否定反得错的。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要作出正确的与父母交往的行为选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完善自我。

  3、逆反心理有害及对策(板书)

  活动设计6——探究活动(多媒体显示)

  探究题目:

  ①(续前面情景故事)丽丽真的离家出走有哪些危害呢?

  ②结合自己亲历经历,讨论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隔阂、导致各种不快的危害。

  ③你有何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的妙招呢?请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从情景与自身实际感受逆反心理的危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

  教师:(点评)

  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于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有的表现于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由对某事的分歧迁怒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离家出走甚至非法越轨,伤害父母。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有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怎样克制自己呢?

  相关链接:(见教材p22页)

  自制力源于修养的境界,理智,是自制的前提。只要我们能理智地处理问题,就能减少或消除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添温暖。

  课堂小结:(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沟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严也是一种爱。

  【作业】:创作一首赞美父母的诗送给他们;或和父母做一次触膝长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基本上遵循教材的逻辑关系展开,侧重以“是什么”、“为什么”层面展开教学活动,对消极逆反心理的对策也就是“怎么做”部分应做到点到为止(由其它课时来解决)。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共设置了6个活动,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联系自身实际,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各个活动环节不应平均对待,应注意课堂活动节奏、张驰有度。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严也是一种爱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1133115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