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温柔眷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欧姆定律

微信扫码分享

欧姆定律(通用12篇)

欧姆定律 篇1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2.3欧姆定律

  年   月    日

  课 题

  §2.3欧姆定律 课 型 新授课(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及电阻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探究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运用数学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欧姆的研究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坚强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及利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手 段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体a、b(参考教材图2.3-1)、晶体二极管、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欧姆定律的一些基础知识,今天我们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教师: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演示实验:投影教材图2.3-1(如图所示)

  教师:请一位同学简述如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研究导体a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学生:合上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上滑片p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2.0 v、4.0 v、6.0 v、8.0 v,记下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读数,然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师:选出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读取实验数据。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换用另一导体b,重复实验。[投影]实验数据如下

  u/v

  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导体a

  i/a

  导体b

  教师:同学们如何分析在这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学生:用图象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相应的点。根据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教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作u-i图线。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作。学生:作图,如图所示。

  教师:这种描点作图的方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分析图象,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对于同一导体,u-i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这个比值可以写成:

  r= 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不同,说明这个比值只与导体自身的性质有关。这个比值反映了导体的属性。师生互动,得出电阻的概念:电压和电流的比值r= ,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教师:将上式变形得

  i= 上式表明:i是u和r的函数,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欧姆定律。教师:介绍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讨论:根据欧姆定律i= 得r= ,有人说导体的电阻r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i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学生: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没有关系。教师:电阻的单位有哪些?学生: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ω。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1 kω=103 ω

  1 mω=106 ω 教师:1 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学生:如果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 ω。所以1 ω=1 v/a 教师:要注意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于含有电动机等的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投影]例题例: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在30 s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此电阻为多大?30 s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解析:由题意知u=16 v,t=30 s,q=48 c,电阻中的电流i= =1.6 a 据欧姆定律i= 得,r= =10 ω n= =3.0×1020个故此电阻为10ω,30 s内有3.0×1020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说明]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 2、导体的伏安特性 教师:用纵轴表示电流i,用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是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学生讨论:在i—u曲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总结:在i—u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即k= 。图线的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教师: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师生活动:用晶体二极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连成如左下图所示的电路,改变电压和电流,画出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右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图线不是直线。

  教师: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样的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1】两电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1)这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为_______ a.1∶3           b.3∶1           c.1∶        d. ∶1 (2)当这两个电阻上分别加上相同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 a.1∶3           b.3∶1           c.1∶        d. ∶1 解析:(1)由欧姆定律i= 可知,在i—u图线中,图线的斜率k= = ,即电阻的大小等于伏安特性曲线斜率的倒数。 r1∶r2=tan30°∶tan60°=1∶3 所以a选项正确。(2)由欧姆定律i= 可知,给r1、r2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i1∶i2=r2∶r1=3∶1,故b选项正确【例2】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解析:对欧姆定律理解的角度不同,求解的方法也不相同.本题可以有三种解法:解答一:依题意和欧姆定律得: ,所以i0=1.0 a 又因为 ,所以  a 解答二:由  得  a 又 ,所以  a 解答三:画出导体的i—u图像,如图所示,设原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i0. 当 时,i=i0-0.4 a 当u′=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   所以i0=1.0 a  i2=2i0=2.0 a  说明:(1)用i—u图像结合比例式解题,显得更直观、简捷。物理意义更鲜明。(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属性,与u、i无关,因而 ,用此式讨论问题更简单明了。  

  学 生 活 动

  作   业 书面完成p48“问题与练习”第2、34、题;思考并回答第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欧姆定律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484 .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  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

  一、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表达式   

  三、计算

  1.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欧姆定律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 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484 .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  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

  一、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表达式   

  三、计算

  1.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欧姆定律 篇4

  第二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

  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请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出正确数值,并说明道理。

  表1

  U(伏)

  I(安)

  R=5欧

  1.5

  0.3

  0.6

  4.5

  表2

  R(欧)

  I(安)

  U=1.5伏

  5

  0.3

  10

  0.1

  答:表1填3伏和0.9安。根据: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2填0.15安和15欧。根据: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进行新课

  (1)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

  板书:〈第二节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 =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的内容。

  板书:<2.公式:I=U/R

  I-电流(安) U-电压(伏) R-电阻(欧)>

  有关的几点说明:

  ①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2)应用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例题1:课本中的例题1。(使用投影片)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如课本中的图8-2)。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

  板书:〈例题1:

  已知:R =807欧,U =220伏。

  求:I。

  解:根据

  I =U/R =220伏/807欧 =0.27安。

  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题2:课本中例题2。(使用投影片)

  板书:〈例题2〉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本题答: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

  ③解释U=IR的意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

  例题3:课本中的例题3。(使用投影片)

  板书:〈例题3〉

  解题方法同例题2。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

  ①解释R=U/I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不能认为R=U/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②通过例题3的解答,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书写于例题3解后)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3.小结

  (1)简述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什么叫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是什么?

  (2)讨论:通过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使学生知道:

  ①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按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

  ②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

  4.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4。

  (四)说明:通过例题,要领会培养学生在审题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解题。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学生实验: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

  (2)问:什么叫串联电路?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

  (3)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1、I2和I。

  板书:〈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1=I2=I。〉

  (4)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1、U2)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1、U2和U。

  板书:〈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 =U1+U2。〉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进行新课

  (1)实验:测R1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

  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答:用伏安法测电阻。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放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逄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 =2欧、R2 =4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如课本图8-5所示。

  进行实验:

  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

  ②测出R1 (2欧)和R2(4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

  ③将R1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

  讨论实验数据,得出:R =R1 + R2, R′=R1 + R3。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

  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

  结合R1、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8-6)讲解。

  板书:〈设: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由于U =U1 + U2,

  因此IR =I1R1 + I2R2,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 =I1 =I2

  所以R =R1 + R2。〉

  请学生叙述R =R1 + R2的物理意义。

  解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

  指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板书:〈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R1 + R2。〉

  口头练习:

  ①把20欧的电阻R1和15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串联后的总电阻R是多大?(答:35欧)

  ②两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千欧,已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是700欧,另一只电阻是多少欧?(答:300欧。)

  (3)练习

  例题1:

  出示课本中的例题1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学生读题并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课本图8-7)。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

  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小结:注意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明确电路特点,利用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本题R1、R2串联,所以I =I1 =I2。因U1、U2不知,故不能求出I1或I2。但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知道,总电阻R可由R1+R2求出,根据I =U/R可求出电流I。

  板书:〈例题1:

  已知:U =6伏,R1 =5欧,R2 =15欧。

  求:I。

  解:R1和R2串联,

  R =R1+R2 =5欧+15欧 =20欧。

  电路中电流:I =U/R =6伏/20欧≈0.3安。

  答: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

  例题2:

  出示课本中例题2的投影片,学生读题,画电路图(要求同例题1)。

  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①问:此题中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串联一个适当电阻的意义是什么?

  答: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是2.5伏,如果将其直接连到6伏的电源上,小灯泡中电流过大,灯丝将被烧毁。给小灯泡串联一个适当电阻R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 =U1 + U2。串联的电阻R2可分去一部分电压。R2阻值只要选取合适,就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伏,正常发光。

  ②串联的电阻R2,其阻值如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分步板书(参见课本例题2的解)。

  本题另解:

  板书:〈R1和R2串联,由于:I1 =I2,

  所以根据得:U1/ R1 =U2/ R2,

  整理为U1/ U2 =R1/ R2。〉

  3.小结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4.布置作业 

  本节后的练习:1、2、3。

  (四)说明

  1.本节测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由于学生已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一般掌握较好,故实验前有关要求的叙述可从简。但在实验中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

  2.从实验测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运用推导出的结果一致。在此应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在推导串联电阻总电阻公式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解答简单的串联电路计算问题时要着重在解题思路及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

  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

  问: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

  答: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得U=IR,可得出镍铬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

  问: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2)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即:I =I1 + I2。〉

  (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实验:

  明确如何测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1、R2进行比较。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板书:〈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问: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设: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根据:I1 =U1/ R1, I2 =U2/ R2, I =U/ R,

  由于:I =I1 + I2,

  因此:U/R =U1/ R1+ U2 / R2。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1 =U2,

  可得:1/R =1/ R1 + 1 / R2。

  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练习: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 =5欧,R2 =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

  (3)练习

  例题1: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略)

  简介:当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式:R =R'/n。例题1中:R′=10千欧,n =2,所以:R =10千欧/2 =5千欧。

  例题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教师板书:

  认请此题中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

  (过程略)

  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1/ U2 =R1 / R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此题中,L1、L2中电流之比是多少?

  答:(略)

  板书:〈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即:I1/ I2 =R2 / R1。〉

  4.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5.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9、10。

  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四)说明

  1.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

  2.在课时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题。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

欧姆定律 篇5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板书设计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

  记录表格:

  结论:(欧姆定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习提问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

  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导入新课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

  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

  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进行猜想。同时可将所有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进行新课

  一、设计实验

  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

  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

  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巩固练习

  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与案例》新课标教案物理八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网址:

欧姆定律 篇6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的考点有:

  1.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其所揭示的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的变形和应用。

  3.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4.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5.欧姆定律实验的电路图的设计,实物图的连接,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

  【呈现形式】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可以在各种题型中出现,例如运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进行电学量的计算;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电路图的设计,以及实物连接和电路连接等等,同时还可以进行探究性试题的考查。如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方法等,总之,这方面仍会有较大的加强。

  【知识结构】

  一、欧姆定律的表述: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数学表达式及变形公式:i=u/r。u=ir,r=u/i

  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简称“伏安法”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某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后得出r=u/i,计算出这段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流(i ) 电压(v) 电阻(r)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

  并联电路 i=i1+i2 u=u1+u2 1/r=1/r1+1/r2

  【方法提示】

  1.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用实验来探究一个量随两个两(或多个)量变化的关系时,要保持一个(或几个)量不变,只改变一个量,研究这个量与该变量之间的关系。把一个两因素(或多因素)的问题变成两个(或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和“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是采用这一方法,从而总结出欧姆定律。

  探究“通过实验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下列一般程序:

  ①提出问题。电流跟电压、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猜想与假设.由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猜想: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猜想: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③设计实验.设计电路要有这样的功能:能使电阻不变,改变电压,从而测出电流;使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电路图如图1所示

  ④结论与理解:“当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理解结论时,前提条件不能丢,不然就会容易出现错误。

  【例题1】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后调节         ,使r两端电压          地变化,某同学记录如表一,请把漏掉项补上.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

  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               的变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的不同值和对应的电流见表二: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

  【解析】为了方便地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实验时电压和电阻都应成“整数倍数”地变化,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是随导体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电压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随电阻的改变而改变,而不能说成电阻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征,它是不会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

  2.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中的“成反比”和“成正比”两个关系,实在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代替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r=u/i,说明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但导体的电阻r与u和i无关。u=0时,r≠0,导体中的电阻取决于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例题2】对于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大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解析】对于i=u/r,当r不变时,i与u成正比;当u一定时,i与r成反比;i、u、r三者不能随意用正比、反比关系.对于r=u/i,它是电阻的计算式,r 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本身的因素。

  3.欧姆定律在解决实际电路中的灵活运用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有:(1)电路中的电流强度;(2)导体两端的电压;(3)可以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例题3】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r1=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通过分析计算:说明滑动变阻器r2允许的取值范围

  【解析】关于器材规格的计算问题,一般有根据器材规格进

  行计算或根据计算选择器材规格.一般采用断值法来分析,即从问题的两个极断来考虑进行分析计算。

  电路中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

  (1)当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r2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r2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即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为0.6a,那么此时r2接入电路中的值为最小值r2min     u1=i1r1=3v   u2=4.5v-3v=1.5v   所以r2min=u2/i2=2.5ω

  (2)当滑片向右端移动时,r2增大,r2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即r2两端的最大值为3v,此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最大值r2max=10ω

  综上所述r2的取值范围为2.5ω≤r2≤10ω

  4.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记录表格设计;(4)实验电路图;(5)实验步骤;(6)实验数据分析;(7)实验结果。

  【例题4】如图4甲是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已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0ω,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双量程学生用电表.灯的阻值大约为10∽15ω,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应分别选用说明量程?将图4乙的实物根据要求连成电

  路.

  若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要使灯两端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如何移动?为什么?

  【解析】由题意可知,被测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当滑片p移到左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约为1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为i=0.6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由于电源电压为6v,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v,故应选0∽15v的量程.

  实物连接如图5所示.

  若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要求灯两端的电压增大到4v,必须增大通过灯的电流,即减小电路中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

  【对应训练】

  1.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由欧姆定律导出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在测电阻实验,如图6中a、b电表分别表示 〔      〕

  a.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b.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c.a、b都是电压表

  d.a、b都是电流表

  4.图7所示为测定电阻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作中两电表的量程选择正确,但不

  慎将两电表的位置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合后          〔      〕

  a.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电流表损坏                

  c.电压表损坏            d.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损坏

  5.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和_____成反比;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_____和_____成正比。

  6.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5v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0.5a,若导体两端电压增加一倍,导体中的电流应为_____;当电压变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     。                                         

  7.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我们先保持___   不变,得出导体中的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然后保持___   不变,得出导体中的     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                

  8.要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____ 和导体中的____ ,即可用公式____ 计算出待测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做____ 法。                                           

  9.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4ω和6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 ,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 ω。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 ,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 ,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 ω。

  10.  图8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

  (1)在图中填上电表的符号。

  (2)在图中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3)如要使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向图中_______(左或右)端滑动。

  11. 如图9所示,r1=10ω,r2=20ω,r3=3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多大?(2)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多大?(3)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

  12.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只已知电阻r0和一只未知电阻rx以及导线若干,如:

  (1)只有一只电流表;(2)只有一只电压表。试分别设计测未知电阻rx的值的电路(写出方法、画出电路图),并列出rx的测量表达式。

  【参考答案】

  1.d  2.d  3. b  4.d  5. 电流    电阻   电流  电压   6. 1a  10ω  7. 电阻 电流 电压 电流  8.  电压    电流      r=u/i    伏安  9. 1:1   2:3   10   3:2    1:1   2.4    10. (1)略 (2)略 (3) 右 11.(1) 6v    (2) 0.2a   (3)  0.3 a

  12. 略

欧姆定律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及其表达式。

  2.掌握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电源,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40欧各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例题投影片。

  三、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为学生实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设问: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在电路中,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而导体的电阻又要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仪器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分别介绍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1.电阻R不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图接好电路,保持R=10欧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上的电压,请两位同学读出每次实验的电压值和包流值,记人表1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阻只保持不变时,随着电阻R上的电压的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是同倍数增加,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正比关系。

  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

  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上图连接电路,更换定值电阻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只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4伏,请两位同学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在表2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定值电阻及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反而减小,且电阻R增大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反而减小到几分之一,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反比关系。

  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3。及其表达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设问: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呢?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板书)

  说明:在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都是指同一导体而言,也就是说中所指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三个量。(要同学们在“这段导体”下面加“.”)

  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则其数学表达式为:I=U/R   [板书]

  根据数学规律,我们可以对公式I=U/R 进行变形,得到U=IR或R=U/I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导体中的两个量,来求出第三个量。    ·

  4。来计算有关问题  

  例:已知电烙铁的电阻是1210欧姆,如果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220伏,求通过电烙铁的电流?[投影)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烙铁而言的,可直接应用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结果:0.18安)

  (三)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突出的内容,强调中的“这段导体”四个字。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90页第1、3题。

  (五)作业 布置:作业 本第53页(一)1—4。

欧姆定律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 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484 .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  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

  一、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表达式   

  三、计算

  1.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欧姆定律 篇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及其表达式。

  2.掌握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电源,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40欧各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例题投影片。

  三、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为学生实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设问: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在电路中,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而导体的电阻又要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仪器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分别介绍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1.电阻R不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图接好电路,保持R=10欧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上的电压,请两位同学读出每次实验的电压值和包流值,记人表1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阻只保持不变时,随着电阻R上的电压的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是同倍数增加,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正比关系。

  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

  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上图连接电路,更换定值电阻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只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4伏,请两位同学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在表2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定值电阻及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反而减小,且电阻R增大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反而减小到几分之一,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反比关系。

  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3。及其表达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设问: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呢?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板书)

  说明:在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都是指同一导体而言,也就是说中所指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三个量。(要同学们在“这段导体”下面加“.”)

  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则其数学表达式为:I=U/R   [板书]

  根据数学规律,我们可以对公式I=U/R 进行变形,得到U=IR或R=U/I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导体中的两个量,来求出第三个量。    ·

  4。来计算有关问题  

  例:已知电烙铁的电阻是1210欧姆,如果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220伏,求通过电烙铁的电流?[投影)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烙铁而言的,可直接应用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结果:0.18安)

  (三)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突出的内容,强调中的“这段导体”四个字。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90页第1、3题。

  (五)作业 布置:作业 本第53页(一)1—4。

欧姆定律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 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484 .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  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

  一、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表达式   

  三、计算

  1.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欧姆定律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484 .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  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

  一、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表达式   

  三、计算

  1.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欧姆定律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欧姆定律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欧姆定律公式.

  --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484 .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  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表达式   

  三、欧姆定律计算

  1.已知  v,求  i

  解  根据 得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欧姆定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3931115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