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电功》

《电功》

酒醒梦一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电功》

微信扫码分享

《电功》(通用12篇)

《电功》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3.会用公式计算.

  能力目标

  1.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2.了解电能测量的仪表和方法.

  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1度电的功能,养成节约电能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使学生形成对电能概念的初步印象.然后指出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是通过实验完成的,但分析实验的过程要用到力学中功的概念,应做好铺垫.

  教法建议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应当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在回顾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能.由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缩小建立概念的困难.运用书上的图帮助学生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初中的概念是从能的转化角度讲的,要求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关于的计算应做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的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一.电流可以做功

  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而做功.

  实验:在下图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通过小电动机,能把砝码提升起来,砝码被提升的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

  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两次提升砝码的高度会不一样.

  电流通过小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炉发热 电灯发光 电扇转动 电车开动

  电流通过电炉时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电灯发热发亮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流通过电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用“W”表示.

  二.

  从实验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U越大电流I越大,砝码被提升得高,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的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的越高,也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1的计算公式

  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加在某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而U的单位是V,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I,而I的单位是A,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时间为t,而t的单位是s,那么,电流过这段电路所做的功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UIt

  这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 的单位:

  的单位是焦耳

  在生活中通过手电筒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焦耳;

  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耳;

  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而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耳.

  中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的单位,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 “度”在技术中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1度=3.6×106焦    1kW·h=3.6×106J

  在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下面图中表示了1度电的作用.

  电炉炼钢1.6kg 生产化肥0.7kg 采掘原煤105kg

  灌概麦田330m2 电车行驶0.85km 机织棉布11m

  三.电能表

  下图就是一个电能表

  通常是用电能表来测定的,把电能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1度电的作用;家庭浪费电情况的调查.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收集资料

  【活动流程】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度电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电功》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3.会用电功公式计算电功.

  能力目标

  1.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2.了解电能测量的仪表和方法.

  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1度电的功能,养成节约电能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使学生形成对电能概念的初步印象.然后指出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是通过实验完成的,但分析实验的过程要用到力学中功的概念,应做好铺垫.

  教法建议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应当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在回顾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能.由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缩小建立概念的困难.运用书上的图帮助学生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初中电功的概念是从能的转化角度讲的,要求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关于电功的计算应做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电功的公式.

  --方案

  一.电流可以做功       

  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而做功.

  实验:在下图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通过小电动机,能把砝码提升起来,砝码被提升的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

  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两次提升砝码的高度会不一样.

  电流通过小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炉发热    电灯发光   电扇转动   电车开动 

  电流通过电炉时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电灯发热发亮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流通过电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用“w”表示.

  二.电功

  从实验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u越大电流i越大,砝码被提升得高,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的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的越高,也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1电功的计算公式

  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加在某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而u的单位是v,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i,而i的单位是a,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时间为t,而t的单位是s,那么,电流过这段电路所做的功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uit

  这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 电功的单位: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

  在生活中通过手电筒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焦耳;

  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耳;

  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而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耳.

  电功中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电功的单位,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 “度”在技术中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1度=3.6×106焦    1kw·h=3.6×106j

  在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下面图中表示了1度电的作用.

  电炉炼钢1.6kg 生产化肥0.7kg 采掘原煤105kg

  灌概麦田330m2 电车行驶0.85km 机织棉布11m

  三.电能表

  下图就是一个电能表

  电功通常是用电能表来测定的,把电能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1度电的作用;家庭浪费电情况的调查.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收集资料

  【活动流程】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度电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电功》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3.会用公式计算.

  能力目标

  1.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2.了解电能测量的仪表和方法.

  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1度电的功能,养成节约电能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使学生形成对电能概念的初步印象.然后指出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是通过实验完成的,但分析实验的过程要用到力学中功的概念,应做好铺垫.

  教法建议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应当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在回顾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能.由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缩小建立概念的困难.运用书上的图帮助学生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初中的概念是从能的转化角度讲的,要求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关于的计算应做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的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一.电流可以做功

  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而做功.

  实验:在下图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通过小电动机,能把砝码提升起来,砝码被提升的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

  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两次提升砝码的高度会不一样.

  电流通过小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炉发热 电灯发光 电扇转动 电车开动

  电流通过电炉时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电灯发热发亮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流通过电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用“W”表示.

  二.

  从实验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U越大电流I越大,砝码被提升得高,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的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的越高,也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1的计算公式

  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加在某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而U的单位是V,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I,而I的单位是A,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时间为t,而t的单位是s,那么,电流过这段电路所做的功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UIt

  这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 的单位:

  的单位是焦耳

  在生活中通过手电筒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焦耳;

  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耳;

  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而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耳.

  中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的单位,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 “度”在技术中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1度=3.6×106焦    1kW·h=3.6×106J

  在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下面图中表示了1度电的作用.

  电炉炼钢1.6kg 生产化肥0.7kg 采掘原煤105kg

  灌概麦田330m2 电车行驶0.85km 机织棉布11m

  三.电能表

  下图就是一个电能表

  通常是用电能表来测定的,把电能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1度电的作用;家庭浪费电情况的调查.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收集资料

  【活动流程】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度电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电功》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3.会用公式计算.

  能力目标

  1.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2.了解电能测量的仪表和方法.

  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1度电的功能,养成节约电能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使学生形成对电能概念的初步印象.然后指出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是通过实验完成的,但分析实验的过程要用到力学中功的概念,应做好铺垫.

  教法建议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应当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在回顾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能.由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缩小建立概念的困难.运用书上的图帮助学生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初中的概念是从能的转化角度讲的,要求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关于的计算应做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的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一.电流可以做功

  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而做功.

  实验:在下图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通过小电动机,能把砝码提升起来,砝码被提升的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

  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两次提升砝码的高度会不一样.

  电流通过小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炉发热 电灯发光 电扇转动 电车开动

  电流通过电炉时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电灯发热发亮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流通过电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用“W”表示.

  二.

  从实验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U越大电流I越大,砝码被提升得高,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的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的越高,也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1的计算公式

  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加在某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而U的单位是V,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I,而I的单位是A,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时间为t,而t的单位是s,那么,电流过这段电路所做的功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UIt

  这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 的单位:

  的单位是焦耳

  在生活中通过手电筒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焦耳;

  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耳;

  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而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耳.

  中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的单位,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 “度”在技术中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1度=3.6×106焦    1kW·h=3.6×106J

  在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下面图中表示了1度电的作用.

  电炉炼钢1.6kg 生产化肥0.7kg 采掘原煤105kg

  灌概麦田330m2 电车行驶0.85km 机织棉布11m

  三.电能表

  下图就是一个电能表

  通常是用电能表来测定的,把电能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1度电的作用;家庭浪费电情况的调查.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收集资料

  【活动流程】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度电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电功》 篇5

  一、教学的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

  (2)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度。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标: 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 教具

  学生电源、开关、演示电压表、演示电流表、电动机模型、铁架台、投影仪“6V  6W”、“6V  3W”的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条、50克砝码一个、细线约1米

  五、教学过程 (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导入  新课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可以借助于水流来类比,提出电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通电后物体被提起,证明电流可以做功。并向学生提出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导入  新课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实质

  在刚才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指明电流做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伴随着一些现象或变化等电流的效应的发生,如通电后电灯发热发光、电风扇转动、电饭锅发热、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等,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流做功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大胆思考、踊跃发言,并及时表扬以肯定同学们的正确回答,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阶段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电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类比水流做功时与水压、水流、时间的关系来说明。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对电流做功进行定性研究,为了使实验操作简便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可采用“比较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课本中“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实验,利用电灯发光强弱的变化来表现电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配合投影仪模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电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注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具体的实验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先利用两灯串联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压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利用两灯并联时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对于电功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说明,不需要专门演示。最后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写出电功的计算公式:W=U I t,对于公式W=U I t要向学生强调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并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即U I t必须是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它们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的特点。

  第三阶段 介绍电功的单位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强调它与机械做功的单位焦耳相同,证明电功也是功),另外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具体的印象。如通过手电筒小灯泡的电流,一秒钟做功约一焦耳,100瓦的白炽电灯正常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调器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几千焦耳,通过这些实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感性的认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焦耳是个很小的单位,从而引出工农业生产和技术资料中使用的电功单位:度和千瓦时。提示学生知道电功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四阶段 电能表的读数

  出示电能表实物,说明电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让学生们练习电能表读数的方法。最后,结合课本图9-4,介绍一度电的作用,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

  第三环节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新课教学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检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1.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电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炉子通电后,电流做功,这时是将 电 能转化为 内 能。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时,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3.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电路两端的 电压 与电路中的 电流 以及 通电时间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W=U I t。

  4.小刚同学家的电能表月初的示数是21658,月末的示数是22136,这个月小刚家用电 47.8 度。

  5.一只灯泡接到6伏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0.5安,则通电5分钟电流做了900焦耳的功?

  6. 把5题中的小灯泡若接到3伏的电路中,通电5分钟,电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多少?  (分析电功时要提醒学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时性。)

  第四环节 .小结本节知识目标,布置作业 。

  六、 板书设计 

  第九章 电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 电功

  一 电流做功的实质:

  二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三 电功的计算公式 W=U I t

  四 电功的单位 焦耳    千瓦时    度

  1千瓦时=1度=3.6×106焦耳

  五 电能表的读数

《电功》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3.会用公式计算.

  能力目标

  1.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2.了解电能测量的仪表和方法.

  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1度电的功能,养成节约电能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使学生形成对电能概念的初步印象.然后指出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是通过实验完成的,但分析实验的过程要用到力学中功的概念,应做好铺垫.

  教法建议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应当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在回顾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能.由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缩小建立概念的困难.运用书上的图帮助学生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初中的概念是从能的转化角度讲的,要求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关于的计算应做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的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一.电流可以做功

  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而做功.

  实验:在下图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通过小电动机,能把砝码提升起来,砝码被提升的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

  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两次提升砝码的高度会不一样.

  电流通过小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炉发热 电灯发光 电扇转动 电车开动

  电流通过电炉时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电灯发热发亮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流通过电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用“W”表示.

  二.

  从实验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U越大电流I越大,砝码被提升得高,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的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的越高,也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1的计算公式

  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加在某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而U的单位是V,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I,而I的单位是A,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时间为t,而t的单位是s,那么,电流过这段电路所做的功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UIt

  这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 的单位:

  的单位是焦耳

  在生活中通过手电筒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焦耳;

  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耳;

  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而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耳.

  中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的单位,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 “度”在技术中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1度=3.6×106焦    1kW·h=3.6×106J

  在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下面图中表示了1度电的作用.

  电炉炼钢1.6kg 生产化肥0.7kg 采掘原煤105kg

  灌概麦田330m2 电车行驶0.85km 机织棉布11m

  三.电能表

  下图就是一个电能表

  通常是用电能表来测定的,把电能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1度电的作用;家庭浪费电情况的调查.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收集资料

  【活动流程】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度电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电功》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3.会用公式计算.

  能力目标

  1.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2.了解电能测量的仪表和方法.

  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1度电的功能,养成节约电能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使学生形成对电能概念的初步印象.然后指出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是通过实验完成的,但分析实验的过程要用到力学中功的概念,应做好铺垫.

  教法建议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应当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在回顾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能.由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缩小建立概念的困难.运用书上的图帮助学生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初中的概念是从能的转化角度讲的,要求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关于的计算应做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的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一.电流可以做功

  水流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而做功.

  实验:在下图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通过小电动机,能把砝码提升起来,砝码被提升的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

  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两次提升砝码的高度会不一样.

  电流通过小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

  电炉发热 电灯发光 电扇转动 电车开动

  电流通过电炉时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电灯发热发亮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流通过电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用“W”表示.

  二.

  从实验知道,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U越大电流I越大,砝码被提升得高,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如果保持电压和电流不变,通电的时间越长,砝码被提升的越高,也说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1的计算公式

  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加在某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而U的单位是V,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I,而I的单位是A,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时间为t,而t的单位是s,那么,电流过这段电路所做的功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UIt

  这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 的单位:

  的单位是焦耳

  在生活中通过手电筒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焦耳;

  通过普通电灯泡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一般是几十焦耳;

  通过洗衣机中电动机的电流每秒钟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而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耳.

  中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的单位,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 “度”在技术中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1度=3.6×106焦    1kW·h=3.6×106J

  在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下面图中表示了1度电的作用.

  电炉炼钢1.6kg 生产化肥0.7kg 采掘原煤105kg

  灌概麦田330m2 电车行驶0.85km 机织棉布11m

  三.电能表

  下图就是一个电能表

  通常是用电能表来测定的,把电能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1度电的作用;家庭浪费电情况的调查.

  【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收集资料

  【活动流程】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1度电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电功》 篇8

  一、教学的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

  (2)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度。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标: 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 教具

  学生电源、开关、演示电压表、演示电流表、电动机模型、铁架台、投影仪“6V  6W”、“6V  3W”的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条、50克砝码一个、细线约1米

  五、教学过程 (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导入  新课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可以借助于水流来类比,提出电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通电后物体被提起,证明电流可以做功。并向学生提出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导入  新课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实质

  在刚才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指明电流做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伴随着一些现象或变化等电流的效应的发生,如通电后电灯发热发光、电风扇转动、电饭锅发热、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等,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流做功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大胆思考、踊跃发言,并及时表扬以肯定同学们的正确回答,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阶段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电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类比水流做功时与水压、水流、时间的关系来说明。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对电流做功进行定性研究,为了使实验操作简便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可采用“比较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课本中“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实验,利用电灯发光强弱的变化来表现电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配合投影仪模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电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注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具体的实验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先利用两灯串联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压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利用两灯并联时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对于电功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说明,不需要专门演示。最后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写出电功的计算公式:W=U I t,对于公式W=U I t要向学生强调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并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即U I t必须是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它们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的特点。

  第三阶段 介绍电功的单位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强调它与机械做功的单位焦耳相同,证明电功也是功),另外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具体的印象。如通过手电筒小灯泡的电流,一秒钟做功约一焦耳,100瓦的白炽电灯正常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调器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几千焦耳,通过这些实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感性的认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焦耳是个很小的单位,从而引出工农业生产和技术资料中使用的电功单位:度和千瓦时。提示学生知道电功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四阶段 电能表的读数

  出示电能表实物,说明电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让学生们练习电能表读数的方法。最后,结合课本图9-4,介绍一度电的作用,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

  第三环节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新课教学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检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1.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电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炉子通电后,电流做功,这时是将 电 能转化为 内 能。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时,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3.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电路两端的 电压 与电路中的 电流 以及 通电时间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W=U I t。

  4.小刚同学家的电能表月初的示数是21658,月末的示数是22136,这个月小刚家用电 47.8 度。

  5.一只灯泡接到6伏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0.5安,则通电5分钟电流做了900焦耳的功?

  6. 把5题中的小灯泡若接到3伏的电路中,通电5分钟,电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多少?  (分析电功时要提醒学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时性。)

  第四环节 .小结本节知识目标,布置作业 。

  六、 板书设计 

  第九章 电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 电功

  一 电流做功的实质:

  二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三 电功的计算公式 W=U I t

  四 电功的单位 焦耳    千瓦时    度

  1千瓦时=1度=3.6×106焦耳

  五 电能表的读数

《电功》 篇9

  《电功》教案

  一、教学的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

  (2)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度。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标: 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 教具

  学生电源、开关、演示电压表、演示电流表、电动机模型、铁架台、投影仪“6v  6w”、“6v  3w”的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条、50克砝码一个、细线约1米

  五、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可以借助于水流来类比,提出电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通电后物体被提起,证明电流可以做功。并向学生提出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实质

  在刚才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指明电流做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伴随着一些现象或变化等电流的效应的发生,如通电后电灯发热发光、电风扇转动、电饭锅发热、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等,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流做功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大胆思考、踊跃发言,并及时表扬以肯定同学们的正确回答,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阶段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电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类比水流做功时与水压、水流、时间的关系来说明。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对电流做功进行定性研究,为了使实验操作简便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可采用“比较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课本中“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实验,利用电灯发光强弱的变化来表现电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配合投影仪模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电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注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具体的实验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先利用两灯串联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压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利用两灯并联时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对于电功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说明,不需要专门演示。最后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写出电功的计算公式:w=u i t,对于公式w=u i t要向学生强调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并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即u i t必须是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它们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的特点。

  第三阶段 介绍电功的单位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强调它与机械做功的单位焦耳相同,证明电功也是功),另外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具体的印象。如通过手电筒小灯泡的电流,一秒钟做功约一焦耳,100瓦的白炽电灯正常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调器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几千焦耳,通过这些实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感性的认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焦耳是个很小的单位,从而引出工农业生产和技术资料中使用的电功单位:度和千瓦时。提示学生知道电功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四阶段 电能表的读数

  出示电能表实物,说明电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让学生们练习电能表读数的方法。最后,结合课本图9-4,介绍一度电的作用,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

  第三环节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新课教学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检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1.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电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炉子通电后,电流做功,这时是将 电 能转化为 内 能。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时,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3.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电路两端的 电压 与电路中的 电流 以及 通电时间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w= u i t。

  4.小刚同学家的电能表月初的示数是21658,月末的示数是22136,这个月小刚家用电 47.8 度。

  5.一只灯泡接到6伏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0.5安,则通电5分钟电流做了900焦耳的功?

  6. 把5题中的小灯泡若接到3伏的电路中,通电5分钟,电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多少?  (分析电功时要提醒学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时性。)

  第四环节 .小结本节知识目标,布置作业。 

  六、 板书设计

  第九章 电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 电功

  一 电流做功的实质:

  二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三 电功的计算公式 w=u i t

  四 电功的单位 焦耳    千瓦时    度

  1千瓦时=1度=3.6×106焦耳

  五 电能表的读数

《电功》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意义。

  4、知道电功率、热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灯泡工作功率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电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的讲解进一步渗透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节约能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通过灯泡实际功率的演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教学建议

  1、在推导电功的公式时,应该注意讲清楚,在时间 内,只是相当于把电荷 由电路的一端移至另一端(两端的电压为 ),这与在真空中把某一电荷 由某处移至另一处有区别,但效果是一样的,即所做的功相同。

  2、可用类比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电场力对自由电行做功时,在真空中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电阻元件中电势能转化为内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3、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而不要求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4、对于 这两个导出式,要明确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即:纯电阻电路。

  教学设计方案

  电功、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2、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3、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4、了解公式 ( )和 ( )的适用条件。

  5、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6、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主要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电功

  (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上一章里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 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 ,则电场力做功 。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 ,把电荷 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 ,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 ,(在时间间隔 内搬运的电量为 ,则通过导体截面电流为 , ),所以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3)表达式:

  说明:

  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 、 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4)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5)电功率

  ①表达式:

  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②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功率单位为瓦特(W)。

  1W=1J/s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者,这里 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 ,又由欧姆定律, ,所以得出 ,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 ,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

  对于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 ,所以 ,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3)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同时,有电阻的电路中电流做功会引起内能的增加,且电热 。

  (4)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5)纯电阻电路中的

  ①电功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

  ②电功率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3、非纯电阻电路中的(以含电动机电路为例)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通过电动机电流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 ,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 =1s即可,可得总功率 ,电热功率 ,输出功率 ,三者关系是 。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为了使用电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对用电器工作电压和功率都有规定数值。

  (1)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说来,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2)实际功率 , 、 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三)复习巩固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 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 ,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 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 =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 ( )(4Ω)

  探究活动

  1、调查电路设计中采用了那些方法来减小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2、实验设计:验证

《电功》 篇11

  二、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 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2、 会用公式p=w/t  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能表

  教学课时:3时(1电功率,2电功率的计算,3电功率的测量)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电能……

  电能表……

  电功……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能表有时转的快?有时转的慢?为什么?

  各电器的“w”是什么意思?

  进行新课:

  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学生讨论:如何表示?)

  教师:规定一时间,看谁做的功多!!!

  (1)定义: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

  耗的电能。

  即  电功率=功/时间

  p=w/t     或    w=pt

  (2)单位:w――电流做的功――焦耳(j)

  t――时间――秒(s)

  p――功率――瓦特(w) 

  1w=1j/s       1kw=1000w

  (3)、功率的应用、常见电器的功率

  例:电视机的功率p=200w=      kw

  例:我们说洗衣机的功率是500w,其含义是     

  例:课本34页例题

  练习:课本36页练习。

  2、“千瓦时”的来历

  因为     w=pt            

  所以     若p――千瓦、t――小位

  则w――千瓦时            (1课时)

  3、怎样测量功率

  学生讨论: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电功率的大小与电流、

  电压大小有没有关系?

  试验表明:   p=iu

  单位:i――安(a)   u――伏特(v)

  p――瓦(w)

  例题:课本35页例题

  练习:1、一只标有“220v 4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

  若电路的电压为200v,求灯泡的实际功率?

  (利用本题解释额定――实际)

  2、某电能表标有“220v 3a”字样,这表最多可

  以在220v电压下给多少只60w的灯泡供电?

  (利用本题解释功率可以相加)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重点是电功率的含义,特别要注意单位,避免

  学生混淆。

  2、 对于公式的应用,应通过一定的练习量进行培养。

《电功》 篇12

  课题:电功率。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教具:

  “36V40W”电灯一只,标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炽灯两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或画上铭牌的小黑板一块,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复习提问: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棗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请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抄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1: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焦耳;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焦耳,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做功多)

  然而,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每秒做功。

  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

  讲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

  二、讲解新课

  板书:二、电功率

  什么是电功率呢?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板书: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力学里功率的单位瓦特。

  边讲边板书:

  (3)单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向学生指出,由电功率的单位千瓦,还可以导出一个常用的电功单位千瓦时,电功率是1千瓦,电流在1小时内所做的电功就是1千瓦时。那么1千瓦时合多少焦耳呢?板书:由公式W=Pt得

  W=Pt=1千瓦×1时=l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诉学生,1千瓦时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使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

  让学生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

  问: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小时,做多少电功?

  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

  转入额定功率的教学。(用课本上“通常我们说这个电灯的功率是40W……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同样大吗?”引入要讲的课题)

  指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做法、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的现象,然后做实验。

  实验后,让学生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指出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有关系。

  边讲边板书: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进一步向学生交待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边讲边板书: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传看或展示小黑板上电动机的铭牌,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第二节练习和习题第1、2题。

  看课本列出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算出47厘米彩色电视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5小时要用多少电。对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可布置做章末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电功》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3936115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