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狂想曲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通用4篇)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篇1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并运用原子的观点讲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本节教学目的:    

  1、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重点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正确观察分析有关的实验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定律中的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的"、"生成的"、"质量总和"、一方面要注意到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算在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中,未参加反应的或反应剩余的物质质量不能算在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驳斥伪科学的错误论点、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及化学式.

  核心知识   

  1.质量守恒定律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例如:参加反应P和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P2O5的质量.   

  2.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质量守恒.   

  3.实质: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过程.

  典型例题   

  例1  若有a克KClO3与 b克 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c克,则反应生成O2的质量是        克,同时会生成氯化钾        克.    

  分析  KClO3在 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KCl和O2,而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剩余固体是KCl和MnO2的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O2=MKClO3-MKCl    

  解答  (a+b-c)克  (c一b)克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后,生成MgO的质量与镁条相比,是不变,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分析  Mg在空气中与O2化合生成M,遵循质量守恒定律.Mg+O2  MgO   

  解答  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MgO的质量,必定等于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之和,所以MgO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大了.   

  例3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各物质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答  选C.     

  例4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可能含有C、H、O元素   

  分析  从燃烧产物水和CO2的组成来看,共含有三种元素,即碳、氢、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可知反应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气中燃烧的,即氧气中肯定含有氧元素,而且也只含氧元素,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而是否含氧元素就不能确定了.

  解答  应选(C)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篇2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氢气+氧气→水

  氢气+氧化铜→铜+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2.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      B.32g      C.22g      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篇3

  教学目标 :

  识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法(设问——实验——归纳——总结——练习)

  教学用具:

  [实验4—1][实验4—2]中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及多功能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文字表达式;

  3.       表现氢气的还原性的文字表达式。

  实物投影:学生写出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思考:从三个文字表达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定性说明化学反应)

  引入:10g氯酸钾分解后可生成多少g氧气?若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学习了本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投影: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

  讲述:为了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投影:演示[实验4—1]  白磷的燃烧

  观察:实验现象          比较:反应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

  实验操作:称量反应前系统的质量;点燃白磷;称量反应后系统的总质量

  实物投影:天平指针在反应前后保持一致。

  投影:实验分析:磷(P)+氧气(O2)  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讲述:由于锥形瓶及仪器质量不变,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M(P)+M(O2)=M(P2O5)

  学生[实验4—2]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投影:实验步骤:1.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分别装入烧杯和小试管中;

  2.称量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

  3.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4.称量反应后系统的总质量,并比较质量的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投影:实验分析:

  硫酸铜(CuSO4)+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铜(Cu(OH)2)+硫酸钠(Na2SO4)

  蓝色溶液       无色透明溶液                  蓝色沉淀          无色透明溶液

  学生思考: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M(CuSO4)+M(NaOH)=M(Cu(OH)2)+(Na2SO4)

  二、讲授新课:

  思考: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投影: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ΣM(反应物)=ΣM(生成物)

  过度:仅仅以两个实验是否可以说明这个定律呢?

  思考: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1:2g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什么不等于2g?

  问题2:10g氯酸钾加热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什么小于10g?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1和问题2。

  投影:二、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三、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投影:思考并讨论:只守恒定律为什么可以成立?

  提示: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变化前后各种微粒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方面考虑。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综合讨论结果。

  讲述:以P+O2   点燃     P2O5为例。

  反应前后:改变——分子种类

  不变——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个数

  投影:                  改变          分子种类

  元素种类

  化学变化前后       不变          原子种类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原子个数

  三、课堂小结: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3.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学生练习:《整合集训》P41   1、2

  作业 :课本P70    1、2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篇4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状况的分析

  学生经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并且也具备了一些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也是由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     教材分析

  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

  质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从而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守恒定律,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

  A、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积极

  的探究活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

  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应用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策略

  教法:情景式教学、兴趣教学

  学法:实验探究法、体验式分析归纳法

  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兴奋点

  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增加、有减少、还有说不变的。

  猜想与假设

  究竟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呢?

  学生思考

  制定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确定四个实验方案一、白磷燃烧、

  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三、蜡烛燃烧

  四、镁带燃烧

  发扬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参与并完成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以三个人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准备汇报、互相合作,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

  收集证据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或用图表的形式表述等

  解释与结论

  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表达与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反思与评价

  教师参与

  学生四个小组互评、师生互评,通过交流和四组实验的比较得出结论

  思维拓展

  一则“点石成金”的虚假广告

  学生讨论

  挖掘质量守恒定律实质: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以解释

  多媒体展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新、求知的欲望

  总结

  教师指导

  学生谈体会

  板书设计 

  见课件             

  课后反思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5110115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