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困爱之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微信扫码分享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精选10篇)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1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稀浓和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二.重、难、疑点和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浓”和“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2.难点: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难点:用什么办法判断一瓶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4.解决办法:(1)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三.教学过程[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出分类。[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至试管中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总结板书]: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3、7-4。[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问题,分析讨论并总结实验。[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总结板书]: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改变温度  加水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  蒸发水分  加入溶剂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讲解]:如果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稀溶液和浓溶液。[板书]: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副板书]: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钾: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正误:1.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的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总结板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4,并提问: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正误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五.布置作业   1.教材p134第2题   2.选择题    (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2)a克溶质溶于b克水中,取出一半溶液后,余下溶液中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a.a/b    b.<a/b    c.a/(a+b)    d.(a+b)/a    (3)将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4

  教学知识目标:

  ⑴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⑵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

  科学素养目标:

  ⑴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法,能初步体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从实验对比中得出结论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的“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对于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溶液?

  2、澄清石灰水、稀盐酸这两种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

  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糖、食盐易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糖或食盐呢?

  三、讲授新课

  分组实验7—3

  ⑴观察现象:两支试管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有剩余

  ⑵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氯化钠和硝酸钾并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⑶总结归纳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⑷提问:判断某温度下、某溶液是否饱的方法是

  ⑸在讲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实验7—4

  ⑴学生观察现象:温度升高后,原来没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

  ⑵学生小结:升高温度时,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实验7—5

  ⑴学生观察现象:加水后,原来没溶解的氯化钠又溶解了

  ⑵学生小结:加水后,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师总结:

  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的情况下,原来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因此在讲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一定要说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中才有意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讨论:你有几种办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小结: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三、“饱和”、“不饱和”和“浓”“稀”的关系

  饱和溶液一定很浓吗?不饱和溶液一定很稀吗?

  分组实验7—6

  观察:各10ml水,分别放入2克氯化钠和0.1克熟石灰,则溶液较浓的是:                  

  根据现象判断:已经饱和的是

  总结:溶液“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对不同溶质来说,一定温度下,浓溶液不一定饱和,稀溶液不一定不饱和

  思考: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比不饱和溶液                  浓(稀)

  小结: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巩固与练习

  1、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             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                    溶液。

  2、20℃时,100克水中溶解20克氯化钠恰好饱和,则20℃时,100克水中                          (填“最多”或“至少”)溶解20克NaCl,或 20℃时,完全溶解20克NaCl                      (填“最多”或“至少”)需要100克水。

  3、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填“浓”或“稀”)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1]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7

  教学知识目标:

  ⑴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⑵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

  科学素养目标:

  ⑴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法,能初步体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从实验对比中得出结论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的“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对于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溶液?

  2、澄清石灰水、稀盐酸这两种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

  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糖、食盐易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糖或食盐呢?

  三、讲授新课

  分组实验7—3

  ⑴观察现象:两支试管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有剩余

  ⑵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氯化钠和硝酸钾并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⑶总结归纳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⑷提问:判断某温度下、某溶液是否饱的方法是

  ⑸在讲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实验7—4

  ⑴学生观察现象:温度升高后,原来没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

  ⑵学生小结:升高温度时,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实验7—5

  ⑴学生观察现象:加水后,原来没溶解的氯化钠又溶解了

  ⑵学生小结:加水后,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师总结:

  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的情况下,原来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因此在讲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一定要说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中才有意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讨论:你有几种办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小结: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三、“饱和”、“不饱和”和“浓”“稀”的关系

  饱和溶液一定很浓吗?不饱和溶液一定很稀吗?

  分组实验7—6

  观察:各10ml水,分别放入2克氯化钠和0.1克熟石灰,则溶液较浓的是:                  

  根据现象判断:已经饱和的是

  总结:溶液“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对不同溶质来说,一定温度下,浓溶液不一定饱和,稀溶液不一定不饱和

  思考: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比不饱和溶液                  浓(稀)

  小结: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巩固与练习

  1、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             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                    溶液。

  2、20℃时,100克水中溶解20克氯化钠恰好饱和,则20℃时,100克水中                          (填“最多”或“至少”)溶解20克NaCl,或 20℃时,完全溶解20克NaCl                      (填“最多”或“至少”)需要100克水。

  3、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填“浓”或“稀”)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1]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5550115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