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一梦入混沌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通用4篇)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

  3.体验合作学习和共同竞争的愉悦。

  学习重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学习难点

  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学习策略

  基本策略:

  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合作与自主相结合进行科学探究实施知识的建构。

  基本流程: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具体实施:

  1.以活动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实验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养成严谨思维品质并推动探究进程。教学准备1.据全班人数分为八个实验组:各组备: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粗丝或条,有条件老师备银丝)2.老师预先制作好的铜树,银树,教师准备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3.写好mg、al、zn、fe、cu、ag、au的卡片,(每组一套,预先准备好粘贴,展示)。4.多媒体课件及探究记录,评价记录表。5.与学生协商,确定好评价标准,等级(评价后的统计,表扬具时间的多少可放课后)。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引 入导读:提出思考问题。读引言思考:铝为何具抗腐蚀性,其它金属如何?化学性质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性?规律怎样?明确课程目的,引导关注重点。情景创 设演示:外观相似的四片金属片(mg、al、zn、fe,编号)置于铁三角架上灼烧,由学生根据现象猜出金属名称。进行“猜金属”游戏,观察现象,猜测金属:

  据学生展示猜出的结果进行互动评价――学生很难完全猜准,多数根据“燃烧”仅猜出“mg”。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激情,并学习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现规律和问题。 以存在“问题”为后续探究留下悬念。规律建构1导思:1.同学们在猜金属的游戏中,发现了它们化学性质的共性和差异性吗?2.通过发现,我们能粗略确定这些金属的活动性吗?为了寻找差异性和规律性,我们是否还可以根据以前的学习、生活经验来寻找规律呢?讨论金属的共性与差异性 mg、al、zn、fe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剧烈程度不同,初步归纳活动性:mg>al、zn、fe 讨论与发现:学生从教材及生活中经验:“真金不怕火炼”,铜制品(如铜锁)裸露保持光泽,铁制品裸露易生锈等事例归纳规律并互动评价。活动性:mg、al>fe、cu>au或:mg>al、zn、fe>cu>au 发现:仅凭上述探究,还很难更广泛找出金属的活动性规律。这一过程,学生仅能 从最基本的认知层次初步归纳少量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存在的问题,继续为后续的探究留下悬念问题链 接引导联想:上述探究初步找出了一些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活动性规律,但要更广泛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须另辟蹊径进行探究。多媒体引导:(在第七单元探究酸雨的模拟实验时已经留下伏笔) 讨论:1、这一现象能否反映出镁、锌的活动性顺序?2、能否类似用这一方法探究镁、锌、铁、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将不同的探究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搭建联结的桥梁,同时发展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在事物间建立联系,进行组合、移植等创新思维策略。规律建构2引导学生对新的探究进行猜想、设计、结果预测讨论:探究目的;哪些金属可与酸反应?剧烈程度;原因如何?猜想并预测:镁、锌、铁、铜在酸(盐酸、稀硫酸)中的可能化学行为?设计:①用酸性的二氧化硫溶液探究不便,选择盐酸、稀硫酸;②控制的条件——酸足量,浓度同;③为观察较准确,金属质量大致等;④注意观察反应剧烈程度,可对反应时间作记录或估计。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为规律的建构向更深层次发展 示范:操作的规范以及如何检验产生的气体组内合作探究并填写探究记录表(打印)表一:金属与稀盐酸反应:金属现象及反应时间生成物方程式mg   zn   fe   cu   表二: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表略) 通过自己的实践,检验自己的猜想,发展合作精神,体验探究乐趣。 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结论。各组交流获取的信息:1.能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金属及不能反应的金属。2.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速率(差异大的,进行讨论)分组:活泼金属(可与盐酸、稀硫酸反应):mg  zn  fe不活泼金属(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cu活动性:  mg>zn>fe>cu展示结论并互动评价:使学生享受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更深层次对知识进行建构 导思:同学们,你们的观察真实可*吗?多媒体flash动画:“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观看动画,对照自己的探究反思:(惊呀,笑):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想象力,将真实事物以“图景“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协调。规律建构3问题延伸:一些金属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如铜和银,如何解决确定它们之间活动性顺序的困难?要求: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  设计探究方案2、  预测实验现象3、  作出合理判断讨论:回忆第五单元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猜想:可用这种方法解决铜、银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确定的困难。设计探究方案:既可以按教材的方案设计,也可以自己创新设计,但记录必须真实。(当学生提出用ag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可否认方案的合理性,若有条件,教师应事先作好准备)启迪学生客观真实的认识问题,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的创新留下空间 提示:铝表面必须打磨展示:铜与硝酸银反应样品——银树,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样品——铜树。(若有条件,演示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探究并将探究结果填写于自己设计的探究记录表中(其中之一):归纳活动性:al>cu>ag      展示结论,互动评价:实验现象方程式铜与硝酸银溶液  铝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硫酸铝溶液  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更深层次建构规律 导行:我们作出了这么多探究,但规律还是零碎的,请同学们用卡片将已经探究的规律归纳起来进行“玩卡片”游戏:学生互动,将卡片按自己分析、归纳的活动性顺序粘贴成序列展示、评价:mg>al>zn>fe>cu>ag>au交流、讨论排序的理由和依据以“玩“的形式用卡片排序创设一个思维的载体,发展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进行信息处理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并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规律建构4导思:更多的金属活动性怎样呢?背景介绍:科学家类似于我们的探究,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插入“na、ca”活动性纠正等故事)。 读教材(多媒体)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u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弱以背景介绍启迪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究精神。形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完整规律 启迪: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对判断金属活动性提供了什么依据? 讨论并确定简洁语言归纳: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氢;金属之间互置换,溶液里面可探寻。用简洁的语言转换和表述,解决记忆的困难并使认知深化。运用与深化问题:有x、y、z三种金属。1.x、y、z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z无变化;2.将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无变化;3.z放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有y析出:(1)则x、y、z的活动性顺序如何?(2).科学家将氢的活动性与金属活动性进行比较并排序,当氢也排在里边时,活动性顺序如何? 完成问题的解答,互动评价:答案:(1)x>z>y(2)x>h>z>y讨论:(1)氢的活动性排x之后,y、z之前的依据?(2)假如只告之“将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无变化”能否得出结论?你是如何思维的?发展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对认知的自省与反思。 课时

  小结1.知道金属主要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多共性,与氧与酸易反应。2.金属活动性顺序:以氢为界,五字断句。3.活动性判断与应用(见归纳)。 实践与创新1.实验室制氢气常选择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选用的依据是什么?(2)不选铜的理由?(3)猜想:为什么也不选钾、钙、钠?2.设计在溶液中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实验有哪些方法?3.要证明铁、铜、银的活动性(1)提供一种单质两种溶液,如何设计?(2)提供一种溶液,两种单质,如何设计?4.计算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并依据探究过程中粗略测得的反应速率,在坐标图中,粗略绘出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图(金属质量自己决定)。5.看一看学校、家庭、工厂铁器、铜制品等如何保存,想一想这些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否有关?(答案略)(1)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知识的价值,内涵等延伸,扩展学生认知领域。(3)持续发展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一.我们的探究

  1. 金属与氧气反应

  许多金属可反应,难易、剧烈程度不同               活动性:mg、al>zn、fe、cu> au   

  2. 金属在溶液里反应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活动性:mg >zn>fe>cu

  金属与其它金属化合物反应                        活动性:al>cu>ag

  3. 我们的归纳: 活动性:mg>al>zn>fe>cu>ag>au

  二.科学家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三.判断依据与应用

  越在前面越活泼 氢前金属置换氢  金属之间互置换  溶液里面可探寻

  课后反思

  本课以多层次科学探究为主线,渗透建构主义思想,以“猜金属”、“玩卡片”创设情景,互动评价激励探究热情,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体验深刻。主要的缺陷是时间较为紧张,课堂上学生极为兴奋,控制探究的进程较难。课堂各种活动亦应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多媒体应用尽可能贴切,实验探究安排亦应更合理(如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以节约时间),效果可能更好。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篇2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镁条、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为节省时间,在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一半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一半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 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问]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问]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问]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板书]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如果不是,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问]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讲解]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投影]比较刚才提到的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问]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讲解]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之故。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问]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补充]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投影展示活动与探究内容]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中,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安排]第一组和第三组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第二组和第四组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可由学生口述][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评价]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指导阅读]欣赏课本图8-13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小结] 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板书]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投影]比较刚才实验中用到的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过渡]大家观察这几个化学方程式[投影]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问]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师]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具有这一特点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板书]置换反应[讲解]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过渡]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问]大家还记得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吗?能不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解]铁比铜活泼,所以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投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过渡]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投影展示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问]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结]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化合物和新金属。[板书]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投影]比较刚才实验中用到的这3种金属的活动性[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投影并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投影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3)铜与硫酸锌溶 (4)铝与硝酸银溶液思考题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思考题2: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欺诈活动。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各不相同。根据金属与酸或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可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我们也了解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布置作业]习题3,4,6,8 [学生观察]镁条、铝片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铜片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实验]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加热。[观察]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板演]2mg+o2======2mgo4al+3o2===2al2o32cu+o2===2cuo[书写]3fe+2o2======fe3o4[思考回答]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思考回答]不一样,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铝、铜要在纯氧中才能燃烧;常温下,镁、铝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铁、铜要在高温下才能与氧气反应……[思考]人们戴的白金、黄金饰品时间再久也总是金光闪闪……[倾听思考] 不同金属活动性不同。[思考回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fe,cu>au[思考回答]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同保护作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填写表格]a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

  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镁 mg+2hcl==mgcl2+h2↑锌  zn+2hcl==zncl+h2↑铁  fe+2hcl==fecl2+h2↑铜不反应 

  b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镁  mg+h2so4==mgso4+h2↑锌  zn+h2so4==znso4+h2↑铁  fe+h2so4==feso4+h2↑铜不反应 

  [生]甲:镁、锌、铁可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铜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乙: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丙:镁、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丁:与酸反应时,能生成h2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思考回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fe>cu[观察思考]这几个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它们属于那种基本反应类型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些反应的特点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回忆并写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填写表格]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蓝色变浅,铝丝上附着一层红色固体2al+3cuo4=al(so4)3+3cu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上附有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cu(no3)2+2ag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答]实验1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铜。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铝。[思考回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cu>ag[答案](1)(3)不反应;(2)(4)反应,且均为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略。[思考答案]:1、因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要与铁反应:cuso4+fe==feso4+cu,从而腐蚀铁制容器;[思考回答]:1、“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2、能更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为黄铜,不反应的为黄金3、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4、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引入新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更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现象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巩固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结,使学生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认识系统化使学生认识到共性中存在个性,开始引导学生体会到金属间存在活动性的差异。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到金属活动性不同。在教师的分析之后,学生总结出这几种金属的活泼性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用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探究;通过实验,更直观地获取信息,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汇报的机会。提高学生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该图惟妙惟肖地表现了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通过小结,使学生系统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进一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到置换反应的特点,掌握置换反应这个基本的反应类型。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温故而知新,为金属与盐的反应做铺垫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先把这个结论给出,以便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个实验现象明显,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轻松地掌握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回答汇报。提高学生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小节,把金属与盐反应的知识系统化轻松得出结论经过探究和讨论,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自然而然,顺利突破难点,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喜悦系统地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把化学运用到生活中来,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小结本课内容,知道本课的内容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主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o22mgo       al+3o2=2al2o32cu+o22cuo        fe+2o2fe3o4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2、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    zn+2hcl==zncl+h2↑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置换反应:a+bc→ac+b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2al+3cuso4=al(so4)3+3cucu+2agno3=cu(no3)2+2ag金属的活动性:al>cu>ag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篇3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李秀波

  学校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

  【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能反应: 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

  回忆、记录、巩固相关知识。比较镁、铝、铁、铜、银、金的活泼程度差异。1、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

  2、为金属与酸、盐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我们可以从①能否反应②反应的激烈程度来探究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差异。听讲

  了解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初步方法。【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活动1】

  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提示】

  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巡视、指导实验】

  实验探究:

  a组: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b组: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探究结果: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设问】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

  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结论:可分为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和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这两类。

  为后面学习金属活动顺序时,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打下基础。【过渡】在第五单元我们曾做过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反应后在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铜产生,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应该比铜活泼。    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拓展学生思路。    【讲述】可以用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实验桌上除刚才的实验药品外还有几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同学们可以参考刚才的金属与酸反应的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来探究。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探究活动2】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巡视、指导实验】

  实验探究:镁、锌、铁、铜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反应。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设问】通过实验,结合上一个探究的结果,你能得出镁、锌、铁、铜、银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讨论、交流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银。    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展示】金属活动顺序

  【设问】

  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金属元素的位置与它的活动性有什么关系?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观察、记忆。

  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规律。加强学生记忆。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设问】刚才做了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有的反应已经学过,如锌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以前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类型相同吗?如果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置换反的应特点和规律。    理解、掌握置换反应的应特点和规律。【课堂练习】

  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2.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这枚银元的真假。

  练习、巩固。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题。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布置作业】

  1、 庭小实验:收集几种金属,取少量分别放入几个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个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试根据现象判断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2、课本14页第3题、5题。

  记录。    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银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镁>锌>铁>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

  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镁>锌>铁>铜>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   

  四、金属活动顺序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列)

  自我总结金属活动顺序应用规律

  五、置换反应(自我总结规律、特点)

  六、自我评价(我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教学建议:本课题内容较多,系统性强,建议用两节课(连堂课)完成,以保证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探究、思考和交流,同时要加强练习,使学生充分消化本课题知识。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篇4

  一、 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和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仪器药品

  教师用具: 投影仪、镁条、铜片、铝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锅钳、砂纸、火柴。

  学生用具:试管(若干)、烧杯,镊子、铁刀、氧气、镁条、铝丝、锌粒、铜丝、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砂纸、火柴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情景】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答: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投影】明确教学目标

  【展示】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并把其与砂纸打磨后的镁条与铝片相比较。

  【提问】是谁给纯净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

  【点拨】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阅读,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回答:空气

  学生知道学习目标后,学习方向明确,学习更加主动【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

  活动与探究:前面的学习告诉我们,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在实验中取不同的金属丝和箔片,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进行燃烧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探究指导:

  (1) 将镁带、铝丝、铁丝、铜丝用砂纸打亮,放在空气中。过一会儿观察并记录现象。

  (2) 用坩埚钳夹一段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团棉花伸进装有铝粉的试剂瓶内轻轻蘸一下,让棉花团外围沾上一些铝粉,将其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氧气瓶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可看到耀眼的白光和大量的白烟)

  (4) 将一根铁丝绕成螺旋状系在一根火柴上,用坩埚钳夹住另一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红热铁丝伸入盛有少量水的氧气瓶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酒精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培养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的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对比能力,证明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驴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也是铝的产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补充】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过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因其导电、质轻用于电线,导热用于炊具,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为60 mg,过量容易引起老年痴呆。因此,要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尽量少用含铝的膨松剂,尽量避免使用铝制的炊具及餐具。

  【学生板书】

  2mg + o22mgo

  4al + 3o22al2o3

  3fe + 2o2fe3o4

  2cu + o22cuo

  回答: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通过反应现象判断产物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并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投影】

  活动与探究:

  将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各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探究参考:填写表格(参见附一)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由学生口述】

  【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评价】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指导阅读】欣赏课本图8-13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学生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板书】

  a组:

  mg+2hcl==mgcl2+h2↑

  zn+2hcl == zncl2+h2↑

  fe+2hcl==fecl2+ h2↑

  b组:

  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feso4 + h2↑

  回答:(1)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

  (3)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

  (4)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的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应现象判断产物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我们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

  【投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

  活动与探究:

  (1) 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用砂纸打磨、擦亮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2) 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纸打磨、擦亮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3) 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纸打磨、擦亮的铝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4) 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纸打磨、擦亮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由学生口述】

  探究参考:填写表格(参见附二)

  【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铁>铜>银

  【介绍】“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

  学生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板书】

  fe+cuso4 == feso4+cu

  2al+3feso4==al2(so4)3+3fe

  cu+2agno3==cu(no)32+2ag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养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的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应现象判断产物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养自学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讨论】铁与氢相比较谁更活泼?

  【学生讨论并回答】

  【结论】铁可以把氢从化合物里置换出来,说明铁比氢活泼。

  思考并回答:铁可以把氢从它的化合物里置换出来,说明铁比氢活泼。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思考、理解、记忆、记录

  引导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产生飞跃。【过渡】下面,是我们本节课探究时所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

  【投影】

  mg+2hcl == mgcl2+ h2↑

  zn +h2so4== znso4+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cu+2agno3==cu(no3)2+2ag

  【讨论】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习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评价】回答的很好。化学上,我们把具有这一特点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板书】三、置换反应

  特点:a + bc = b + ac

  思考,回答:

  这些反应的特点是: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投影】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依据: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投影】

  课堂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思考、理解、记忆、记录

  思考,使知识再现后完成课堂练习。

  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

  获得学生反馈信息,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

  【投影】

  课后思考题:

  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2.学完本课题后,你能否想出另外的办法来鉴别黄铜与黄金?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各不相同,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可以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创新作业】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 zn > fe > cu

  课后习题3、6、8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性:mg、al>fe、cu>au

  三、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置换反应

  特点:a + bc = b + ac

  【教学后记】

  理科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地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意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l.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懂得研究科学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中,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学生都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设计实验方案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方案进行比较,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方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

  2.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促进学生思维,以加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本节课通过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纪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掌握实验能力,它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用它来验证假设,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具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包括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装置,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类的训练。在这堂课中,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的实验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化学的课堂教学中。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5572115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