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温柔眷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华佗。

  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示意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技,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教学难点】地动仪涉及到物理学原理,对于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汉代造纸示意图》,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并通过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优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动态的地动仪震动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动仪有什么价值。

  探索实践:由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旧布(旧绸子)和一块木板(或竹板),用毛笔在上面每人写一句唐诗,然后再用纸写同一句唐诗,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掌握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背景。调动学生收集民华佗、张仲景有关的故事。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或出一期简报,在班级交流、展示。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一天,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和数学家陈九章同机去参加一次学术性会议。途中,钱老为了活跃气氛,提出和陈老对对子,要求以各自的名字为题。

  钱老出的上联是:韩赵魏三强。

  陈老想了一会,对出下联:勾股弦九章。

  同学们,你们知道对联中的“九章”指的什么?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出示: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二、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东方朔上奏图》

  教师:这幅图描绘的是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同学们,你看到这一情景,有什么认识?

  学生:汉武帝时,奏本是写在竹简上的。

  学生:用竹简写奏本太费事。

  学生:竹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学生:成本太高。没有节约观念。

  学生:读起来吃力。

  教师:为什么不用帛等制品,这样更轻便?

  学生:帛的价钱太昂贵,不能大量推广使用。

  教师:为什么不用纸?

  学生:当时我国还没有普及纸。

  教师出示:《甘肃天水出土的纸》图。

  教师: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请问,它出现在什么朝代?

  学生:西汉早期。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汉代的纸是怎样做的?

  学生:想。

  教师:多媒体演示汉代造纸工序。

  (学生观摩)

  教师:我国纸张的普及在什么时候?为什么?

  学生: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这种纸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制作简单方便,造出的纸又耐用,所以很快普及。

  教师:据我所知,先于蔡伦30XX年,生活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就地取材,用当地丰茂的纸莎草造出纸莎草纸,成为宫廷专用纸,俗称“法老纸”。为什么这种纸没有普及呢?

  教师:演示纸莎草纸的制作工序。

  学生:老师说的这种纸莎草纸产于尼罗河三角洲,它是利用该地独有的植物作原料,制作工艺复杂,所以这种纸很难普及,当时作为宫廷专用纸。

  教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和传播,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中国的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也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教师:除了造纸术外,两汉时期,还有哪些突出成就?

  学生:东汉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学生:还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的仪器。

  教师:下面让我们看看地动仪是如何测定地震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地动仪震动示意图。(学生观摩)

  教师:地动仪之所以能够预测地震,是因为它利用了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如果不够清楚,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再请教物理老师。

  教师:在医学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学生:东汉华佗制成的“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学生: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称他为医圣。

  三、实践创新

  【跟我学】

  教师:《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套运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疾病的防治,而且对人体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大家愿不愿意跟我学?

  学生:愿意。

  教师出示:五禽戏的相关图片。

  教师:演示“五禽戏”体操,学生跟着学。

  【史海揭谜】

  教师:史书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可2XX年,华佗还是被曹操杀害了。想一想,华佗说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

  学生: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张仲景在2XX年才开始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较长时间,而华佗2XX年就被曹操杀害了。

  学生:加之当时纸张使用并不普遍,更没有印刷术,所以,华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此书。

  【鉴宝】

  教师:两位同学非常聪明,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而且帮助大家解开了历史之谜。老师这里有两幅收藏的绘画作品,也想同学们辨辨真伪。大家有没有兴趣?

  学生:有。

  教师:多媒体出示两幅《孔子圣迹图》。

  教师:各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选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

  教师:请各组代表发言,首先第一组。

  学生(第一组代表):我们认为第一幅是假的。孔子和他的弟子读的书不对,因为那时还没有纸。

  学生(第二组代表):我们赞成第一组的观点。孔子也不应该坐在椅子上,这种家具是明代的,不是孔子时代的。

  学生(第三组代表):我们认为第二幅也是假的。孔子的发髻不对。

  学生(第四组代表):我们赞同他们的观点。要补充的是,第二幅图中的树是南方的,而孔子是北方鲁国人,所以是假的。

  教师:同学们,由于你们充分准备,细致观察,具备丰富知识,合情合理地分析,你们鉴定的结论正确。这两幅《孔子圣迹图》都是假的。

  【小结内容】教师出示:

  人物

  成就

  影响

  科技

  数学

  天文

  医学

  【临摹作品】

  要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旧布(旧绸子)和一块木板(或竹板),用毛笔在上面每人写一句唐诗,然后再用纸写同一句唐诗。

  【交流感受】学生活动。

  【评定】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走进历史,感知现实,倾听交流,互动合作,认知构建,张扬个性,紧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或探究,或辩论,或鉴别,或临摹,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整个课堂做到了喻理寓论于史,孕德激情于史,奋进萌志于史,从而赋予了历史教学全新的含义。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1)掌握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及外传。

  (2)认识《九章算术》的重要成就。

  (3)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

  (4)了解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2、能力:(1)课前让学生回去尝试着制造一张纸,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张衡,如何用地动仪测定出汶川大地震的方向?”让学生运用地动仪的测定地震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震灾害,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算一算写XX个字,所需要纸张和竹简的重量,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纸的优越性。

  (2)课前让学生回去尝试着制造一张纸,课上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展示成果,并讲述造纸过程及其感受,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造纸工艺。

  (3)通过显示材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作出的贡献。

  (4)通过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张衡,如何用地动仪测定出汶川大地震的方向?”让学生运用地动仪的测定地震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震灾害,从而理解了地动仪的测定地震方向的原理。

  (5)通过显示材料,了解华佗、张仲景在医学上的贡献,同时感受到秦汉时期我国医学承上启下,获得巨大发展,并对后世我国中医和世界医学影响深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认识这种昌盛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历史使命感。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产生的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是智慧的源泉。并且我们的发明创造也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是智慧的源泉。并且我们的发明创造也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教师拿着一张纸,问:这是什么?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如果家里没纸了,你的生活会怎样?

  2、纸对于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我们需要它!问:纸是不是现在发明的?那么在我国,人们什么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纸了?(西汉早期)那个时期的文化有怎样的发展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到那个时期去看看。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板书)

  (二)学习新课:

  1、那时的纸是用什么原料做的呢?(麻纤维)

  显示《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教师介绍: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一、纸的发明--------西汉早期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

  1、问:为什么说西汉早期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

  2、问:(1)西汉以前的战国、秦朝时期,人们是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的?(竹简、木简、丝帛)

  (2)接着问:联系生活以及前面所学的内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不继续使用竹简、木简、丝帛作为书写材料,而要发明新的书写材料-----纸呢?

  (学生可能会谈到“竹简、木简笨重,丝帛昂贵”,教师再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是智慧的源泉。并且我们的发明创造也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引导:

  (1)算一算:(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的缺陷,从而理解发明纸张的必要性。)

  ①一片竹简最多能写20来字,一卷竹简由十几片竹片串成,最多能写多少个字?(一卷竹简有一斤多重)

  ②一张纸可以写多少个字?如果用竹简书写XX个,需要多重的竹简?

  我们书包里有20多本书,如果用竹简书写,就有十几吨重了。我们不是背书包,而是背卡车啦。

  (2)举出一些例子:

  ①显示:《西汉文学家东方塑向汉武帝上奏本》图片。(图上两个抬着一捆捆竹简,就是东方塑的奏本。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

  ②秦始皇每天还批阅120多斤重的公文。

  师总结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竹简、木简笨重,使用不方便,也不容易保存;而丝帛虽然轻盈,但是太昂贵,平民老百姓用不起。再加上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于是就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纸。

  过渡: 西汉早期,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 但这时候的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人们不断地摸索、改进,最终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问:谁改进了造纸术?

  二、造纸术的改进-----蔡伦

  【历史相册】

  展示蔡伦画像,通过让学生给蔡伦制作一张个性名片来介绍蔡伦其人其事。

  制作个性名片

  【姓名】:

  【朝代

  【职业】:

  【人物事迹】:

  【人物影响】:

  【人生格言】:

  可以引导:问: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哪些突破?

  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造纸原料容易找到、便宜,纸张质量也提高了,于是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纸成为竹简、木牍、丝帛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

  三、造纸流程

  1、让学生结合《汉代造纸示意图》,想一想:纸到底是怎样造出来的呢?(课前让学生回去尝试着制造一张纸,课上展示,谈感受,这样就能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造纸工艺。)

  水浸     切碎     洗涤    蒸煮    漂洗    舂捣     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   捞取纸浆     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师补充讲解:“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过渡:三、四世纪(魏晋南北朝)时,纸不仅在我国国内大红大紫,深受欢迎,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广泛的书写材料,而且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耀眼明星。

  四、我国的造纸术走向了世界

  1、师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唐玄宗时,造纸术飘洋过海来到阿拉伯。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400多年后,传到美洲。19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

  2、请大家以“自从有了纸。。。。”为题写一句话,表现纸的发明给全世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让学生能谈到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显示下列材料进行引导。)

  显示材料:

  材料一:在纸传入以前,朝鲜、日本也用竹木简或帛写字;印度人用白树皮和棕榈叶写字;埃及人用纸草的内皮写字;而欧洲人用羊皮写字。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很脆;有的则很昂贵。据说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

  材料二:纸张的横空出世如一道霹雳将禁锢人类文明的枷锁打碎,文明与知识的雪花在一夜之间飘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材料三:“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德克·十德《中国物品西传考》

  学生发言后,教师补充总结:(1)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使得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别的文明。

  (2)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知识在平民中得到普及,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纸张的横空出世如一道霹雳将禁锢人类文明的枷锁打碎,文明与知识的雪花在一夜之间飘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过渡:由于生活的需要,纸张横空出世,而还有许多发明创造也是在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产生的?其中就有数学知识。

  问: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学生可能会谈到买菜、量房子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这需要哪些数学知识?

  大家知道吗,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了。问:什么时候,在哪本书中有记载呢?

  【数学天地】:九章算术

  1、主要内容:

  通过把《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设计成表格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秦汉时期的人们创造了许多数学知识来解决在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创造能力,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创造。

  章节

  内容:

  "方田"

  田亩面积的计算。

  "粟米"

  谷物粮食之间按比例的折算。

  "衰分"

  比例分配的问题。

  "少广"

  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的宽广等,专讲开平方、开立方。

  "商功"

  一些工程(筑城、修堤、开渠、堆粮)的计算,包括求体积。

  "均输"

  合理摊派赋税。

  "盈不足"

  盈亏、比例问题的解答。

  "方程"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用消元法解答了三元一次方程组,出现了负数。

  "勾股"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师讲解:书中有各类实际应用的数学题246个,这些题按解题的方法和应用的范围分为9大类,所以称为 九章算数 。九章算术 的命题,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包括田亩和土方计算 土地和距离测量 粟米交换 仓库体积 赋税摊派等.这些问题的解答,应用了分数计算方法 开平方 开立方 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 九章算数 中提出的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在世界数学史上是最早的。唐宋时《九章算术》是国家明令规定的教科书,北宋时由政府刊刻,又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隋唐时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九章算术》是先秦数学成就集大成的总结,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过渡:XX年5月12日14时28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时刻,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山崩地裂,生命临危,顷刻间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成为许多人心中永远的回忆,也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痛和感动。

  1、提出问题:面对地震灾害这个恶魔,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听天由命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2、东汉时,地震也频繁发生,那时有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他是谁?这个仪器叫什么名字?

  3、接着显示地动仪模型,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张衡,如何用地动仪测定出汶川大地震的方向?(注:汶川位于我国西部,纬度:31.0°n ,经度:103.4°e)

  师在学生介绍之后进行总结: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铜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动的作用。而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问:张衡除了在科研方面有巨大的成就之外,他又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过渡:我们的生活中不免会遭遇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要想生存下去,除了普通老百姓的勤劳和智慧外,也离不开勤于钻研、造福百姓的科学家。而疾病也会带给人们伤痛,除了我们要乐观面对,平时积极锻炼身体之外,还需要谁。。。。(医生)

  【医学诗篇】

  华佗(擅长外科、“麻沸散”、五禽戏)

  1、问:如果生病了,你是喜欢去看西医,还是中医?为什么?

  引导:(1)西医做手术打麻醉针,而东汉以后,中医做手术用什么办法进行麻醉呢?(麻沸散)是谁发明的?(华佗)

  (2)课间操时间我们做什么运动来锻炼身体?(体操)大家知道吗,在东汉时华佗就发明了强身健体的体操,是什么呢?(“五禽戏”)  为什么叫“五禽戏”?勤练“五禽戏”的人身体会怎样?大家想不想自己也身强体壮,健健康康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安徽华佗国药厂。问: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华佗?

  师总结:华佗擅长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对外科尤其精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是东汉民间的“神医”。他一生专职医学,不追求名利富贵,曾多次拒绝朝廷和地方的征召、举荐。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他乐于接近群众,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深得群众的信仰和爱戴。

  过渡:华佗擅长外科,东汉时期还有一位医学家,他擅长内科,问:他是谁呢?(张仲景)     

  张仲景(擅长内科、《伤寒杂病论》)

  1、显示图片医圣祠。医圣祠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它是"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

  两侧是一幅对联:上联是“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问:为什么给张仲景墓祠写这样的对联呢?

  引导:(1)张仲景的这种“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八纲”、“八法”等治疗方法都在哪部书中阐述呢?(《伤寒杂病论》)

  (2)介绍张仲景走上从医道路的缘由。他从医之后又是怎么做的?

  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后来,为了纪念张仲景,百姓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所以医生也就成了"坐堂医生"。

  问:了解了华佗、张仲景的人生经历,大家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巩固:

  把本课书的内容制成表格,让学生完成表格

  项目

  人物

  成就

  造纸术

  蔡伦

  西汉发明了纸/改进造纸术(东汉)

  数学

  /

  《九章算术》

  天文学

  张衡

  制成“地动仪”

  医学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科技方面的内容。了解了许多重要科技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接着问:为什么秦汉时期的文化如此昌盛?

  点拨: 原因:(1)政治统一     (2)经济发展  

  (3)社会安定     (4)民族交流

  2、学习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感悟?

  (四)课外延伸:

  在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应对,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篇3

  18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二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地动仪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3、解决办法(1)   这一课的重点问题学生比较熟悉,可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形成完整的概念。(2)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幻灯、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3)   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和一些专门的科技名词,以教师讲述为主,但必须做到概念准确。(4)   用归纳法,让学生多做、多读、多讲,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概括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纸、竹简五、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教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18、19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2讲授新课(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板书)(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从竹简到纸的发明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板书)2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XX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接着又让学生思考第2个思考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请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 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板书)(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板书)(三)、地动仪请同学们思考: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板书)(四)、华佗和张仲景首先向学生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五、课堂小结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六、课堂练习见课件制作。附:板书设计一、造纸术: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二、《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三、医学成就:1、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2、“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篇4

  海留中学人教版

  【课标要求】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能力目标:了解造纸的工序;分析地动仪的原理

  情感目标: 认识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 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学习难点】  张衡的地动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

  科技 人物 朝代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数学 

  天文 

  医学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分组讨论(阅读87页导入框和正文3段),思考:

  1.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

  2.以上这些书写材料各有什么缺点?这些缺点纸都能克服吗?

  3.早期生产的纸有什么缺点?

  4.蔡伦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二)看图学史(看本88页汉代造纸示意图)

  5.简要描述造纸的过程。 说说纸的广泛使用有什么意义?

  (三)发现探索

  6.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 博物馆,测量新疆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导向哪个方位?

  7.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试分析地动仪的发明有何意义?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得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

  2.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用“再生纸”又有 何重要意义?

  3.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 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对纸张用途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以下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前期就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d.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下列历史人物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 张仲景   d.司马迁

  3.下列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的是(  )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伤寒杂病论》 d.《缀术》

  4.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哪里发生地震,人们很快就会知道,而东汉人也能很快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他们靠的是(  )

  a.烽火传报    b.飞马传报   c.地球仪显示    d.地动仪显示

  5. 在汉代如果有人要做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你认 为选择下列哪位医生更让人放心(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6.河南省南阳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这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而修建的。这位医学家的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唐本草》

  7.东汉名医华佗对医学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开创了“四诊法”    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

  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8.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  ②生产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阅读材料:

  勤求古训,博采 众方

  ---------张仲景

  (1)这句话什么意思?

  (2)这段话时张仲景写哪本书的宗旨?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有何地位?

  (3)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六、中考链接

  1.(XX年,聊城)下列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华佗制成“麻沸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李春发明地动仪             d.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

  2.(XX年,佛山)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出使西域归来

  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d.东渡日本成功

  3.(XX年,宜宾)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司马迁     b.蔡伦      c.张衡       d.张仲景

  4.(XX年,海南)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他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5.(XX年,日照)《三国演义》中有个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华佗的行为? (   )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 用了外科手术

  c.运用“五禽戏”帮助康复          d.参考了《本草纲目》

  6.(XX年,南阳)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自动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这位医学家是(   )

  a.黄帝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7.(XX年,重庆)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汉朝文化辉煌灿烂,领先世界,造福后世。

  (1)列举汉朝文化方面的五项成就。

  (2)指出汉朝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参考答案

  一、 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答案见课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龟甲 兽骨 竹简 丝帛等

  2.价格昂贵 不便于大规模使用   能

  3.又薄又软 不便于 书写

  4.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用 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作原料造纸

  5.过程略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发展 促进了社会进步

  6.发生地震的一侧

  7.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开创了地震科学的新纪元,他是世界人类从事地震科学研究的先驱和世界公认的地震学的鼻祖。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比欧洲早1700多年。张衡以发明震惊世界的地动仪,又一次登上了科学的顶峰。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书写 绘画 包装 可以制作纸质生活用品如纸杯 纸巾 等

  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有利于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 。

  五、巩固练习

  1. b    2. b   3 .a   4. d   5. b   6. c   7. b   8 .a

  9.(1)经常总结前人的经验,广泛采纳民间的药方

  (2)《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医圣

  六、中考链接

  1.c  2. a  3.b  4.c  5.d  6.b

  7.(1)成就:①发明了造纸术;②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③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④华佗采用全身麻醉方法;⑤司马迁写成史学著作《史记》;⑥出现草书、楷书和行书字体;⑦道教兴起;⑧张衡发明地动仪。

  (2)主要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外交流频繁;继承、发扬前代传统等。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新课标-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5894115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