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微信扫码分享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精选4篇)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篇1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1947-1991;两极格局:1955-1991

  概念: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被称为冷战政策。

  冷战的目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冷战的特点:1、军事包围;2、经济封锁;3、政治颠覆

  美苏冷战的信号: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冷战的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冷战的表现

  1)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2)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3)军事方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4)“经互会”成立5)“华约”组织成立

  美苏争霸的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划分势力范围。

  美苏争霸的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阻碍经济发展。

  美苏争霸

  阶段 时间 特点 典型事件 美国领导 苏联领导

  第一阶段

  50~60年代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美国占优势  “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70年代

  达到高潮;美国处守势  美发动越南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汗  尼克松

  勃烈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有所缓和;美强硬,苏收缩  苏联从阿富汉撤军  里根  戈尔巴乔夫

  美苏争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启示?

  美苏争霸根本上来说是两国综合国力之间的综合较量,在前阶段军事实力是最主要的参考指标,而往后经济实力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两国为了争夺军事上的优势都把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军备竞赛,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长远的损害。美国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和70年的滞胀,而苏联的影响则更大,由于经济长期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是相当深刻的。(1) 各个国家,尤其大国应该放弃争夺世界霸权,相互携手合作,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2) 各个国家都应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制订外交政策,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给予坚决抵制。(3) 各国应该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将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和建设,提高以经济和教育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篇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深陷侵越泥潭,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争霸过程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这一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 “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制作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些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如美苏争霸的具体事例;搜集美国对越南的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汗等相关图片资料。

  --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明确“冷战”政策的概念。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开始。

  认识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

  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它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掌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小结。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了解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

  了解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例。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以及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冷战的结束。

  小结。

  学生阅读图片材料,思考并回答。①共同敌人消失;②不同社会制度决定;③美国称霸政策,企图把资本主义推广到世界各地,以维护其经济大国地位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而苏联成为其主要障碍。

  学生观察图表并思考。图中的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在经济上、军事上已成为世界霸主,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

  “自由国家”指倾向于资本主义的政权。“共产主义”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马歇尔计划。

  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自由发表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

  北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学生在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做标记。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抗衡。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并回答:赫鲁晓夫的战略意图是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回答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问题。

  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美国对越南的战争和苏联出兵阿富汗。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方法①:用多媒体展示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图片,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合影;1945年4月美苏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图等。思考: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方法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方法③:多媒体展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人员总数为33.5万人,国防预算仅为10多亿美元。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 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美国陆军规模小于苏联,但其海、空军力量天下第一。1946年,美国军队驻扎在56个国家,遍布各大洲。到1947年,美国在海外已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思考:图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

  马歇尔计划又称作援助欧洲复兴计划。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状况。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你知道美国为何担心吗?

  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对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由公约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再由学生绘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在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分成哪几个重要环节?多媒体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地图为背景,依次出现丘吉尔、杜鲁门、马歇尔的画像提示学生。

  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

  因此,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板书:二、美苏争霸多)

  媒体展示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教师采取图配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理清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图:卡斯特罗访苏。

  题:古巴导弹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图:苏联在古巴布署导弹示意图。

  题:苏联为什么要在古巴部署导弹?

  图:肯尼迪与他的幕僚们、u-2照片、史蒂文森在联合国、肯尼迪对古巴的“隔离”地图展示。

  题:美国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图:赫鲁晓夫。

  题:苏联主动撤出了导弹,说明了什么?

  教师向学生出示美苏关系的发展表,要求小组共同完成。表格见表一。

  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表一

  时间

  美苏主要领导人

  典型事件

  争霸态势

  变化原因

  50年代中~60年代初

  肯尼迪vs赫鲁晓夫

  古巴导弹危机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尼克松vs勃列日涅夫

  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

  苏攻美守

  美: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泥潭;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80年代中后期

  里根vs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

  美攻苏守

  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课堂练习

  完成下列有关美苏冷战的内容。

  冷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开始的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全面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的战略重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实施冷战的经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实施冷战的军事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在军事方面的对应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资料

  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

  ──赫鲁晓夫1959年在“厨房辩论”中对尼克松说

  我们除了在岛上设置导弹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帮助古巴对付美国的威胁。这样一来使得美国侵略者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如果你侵犯古巴,就会使你自己的城市遭到核导弹的攻击。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艾德莱·史蒂文森在联合国

  史蒂文森:“佐林大使,你否认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和发射场吗?承认?不承认?用不着等人翻译,承认还是不承认?”“你是在世界舆论的法庭上。你已经否认存在那些东西,我想知道我是否正确地理解你的话。我准备等待你的回答,直到地狱冰封地冻为止。而且,我要在这个屋子里拿出证据来。现在就拿出来。”

  “冷战不久便成为一种错综复杂、交互引起连锁反应的过程,既牵涉到真正的原则分歧,真实的和臆想的利害冲突,又包含着范围广泛的误会和误解。每个超级大国都偏执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都取决于它们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够实现。每个超级大国都竭力推行其明确表达和极其珍重的原则,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对方企图发动侵略。苏联在东欧、伊朗和柏林的所作所为及其他地方共产党的活动,似乎证实了西方认为苏联是扩张主义者的看法。美国的战后政策,特别是它表现出对东欧的关切,在俄国人看来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两个超级大国都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恐惧,于是双方的许多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

  ──《美国的历程》

  这场战争(指朝鲜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部分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

  敌人士兵的质量──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m. 泰勒上将, 《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

  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4~26日,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 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27日晚7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b.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3个师沿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以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 (1980.2~1985.12)。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过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

  参考书目

  1.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3.章百家、牛军主编《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xx年版

  推荐网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深陷侵越泥潭,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争霸过程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这一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 “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制作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些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如美苏争霸的具体事例;搜集美国对越南的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汗等相关图片资料。

  --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明确“冷战”政策的概念。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开始。

  认识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

  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它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掌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小结。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了解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

  了解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例。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以及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冷战的结束。

  小结。

  学生阅读图片材料,思考并回答。①共同敌人消失;②不同社会制度决定;③美国称霸政策,企图把资本主义推广到世界各地,以维护其经济大国地位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而苏联成为其主要障碍。

  学生观察图表并思考。图中的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在经济上、军事上已成为世界霸主,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

  “自由国家”指倾向于资本主义的政权。“共产主义”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马歇尔计划。

  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自由发表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

  北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学生在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做标记。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抗衡。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并回答:赫鲁晓夫的战略意图是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回答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问题。

  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美国对越南的战争和苏联出兵阿富汗。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方法①:用多媒体展示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图片,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合影;1945年4月美苏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图等。思考: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方法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方法③:多媒体展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人员总数为33.5万人,国防预算仅为10多亿美元。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 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美国陆军规模小于苏联,但其海、空军力量天下第一。1946年,美国军队驻扎在56个国家,遍布各大洲。到1947年,美国在海外已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思考:图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

  马歇尔计划又称作援助欧洲复兴计划。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状况。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你知道美国为何担心吗?

  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对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由公约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再由学生绘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在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分成哪几个重要环节?多媒体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地图为背景,依次出现丘吉尔、杜鲁门、马歇尔的画像提示学生。

  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

  因此,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板书:二、美苏争霸多)

  媒体展示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教师采取图配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理清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图:卡斯特罗访苏。

  题:古巴导弹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图:苏联在古巴布署导弹示意图。

  题:苏联为什么要在古巴部署导弹?

  图:肯尼迪与他的幕僚们、u-2照片、史蒂文森在联合国、肯尼迪对古巴的“隔离”地图展示。

  题:美国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图:赫鲁晓夫。

  题:苏联主动撤出了导弹,说明了什么?

  教师向学生出示美苏关系的发展表,要求小组共同完成。表格见表一。

  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表一

  时间

  美苏主要领导人

  典型事件

  争霸态势

  变化原因

  50年代中~60年代初

  肯尼迪vs赫鲁晓夫

  古巴导弹危机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尼克松vs勃列日涅夫

  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

  苏攻美守

  美: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泥潭;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80年代中后期

  里根vs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

  美攻苏守

  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课堂练习

  完成下列有关美苏冷战的内容。

  冷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开始的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全面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的战略重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实施冷战的经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实施冷战的军事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在军事方面的对应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资料

  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

  ──赫鲁晓夫1959年在“厨房辩论”中对尼克松说

  我们除了在岛上设置导弹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帮助古巴对付美国的威胁。这样一来使得美国侵略者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如果你侵犯古巴,就会使你自己的城市遭到核导弹的攻击。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艾德莱·史蒂文森在联合国

  史蒂文森:“佐林大使,你否认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和发射场吗?承认?不承认?用不着等人翻译,承认还是不承认?”“你是在世界舆论的法庭上。你已经否认存在那些东西,我想知道我是否正确地理解你的话。我准备等待你的回答,直到地狱冰封地冻为止。而且,我要在这个屋子里拿出证据来。现在就拿出来。”

  “冷战不久便成为一种错综复杂、交互引起连锁反应的过程,既牵涉到真正的原则分歧,真实的和臆想的利害冲突,又包含着范围广泛的误会和误解。每个超级大国都偏执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都取决于它们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够实现。每个超级大国都竭力推行其明确表达和极其珍重的原则,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对方企图发动侵略。苏联在东欧、伊朗和柏林的所作所为及其他地方共产党的活动,似乎证实了西方认为苏联是扩张主义者的看法。美国的战后政策,特别是它表现出对东欧的关切,在俄国人看来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两个超级大国都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恐惧,于是双方的许多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

  ──《美国的历程》

  这场战争(指朝鲜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部分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

  敌人士兵的质量──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m. 泰勒上将, 《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

  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4~26日,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 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27日晚7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b.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3个师沿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以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 (1980.2~1985.12)。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过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

  参考书目

  1.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3.章百家、牛军主编《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xx年版

  推荐网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空间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篇4

  第14 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二.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雅尔塔会议上的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中)、丘吉尔(左)、斯大林(右)

  二战时,美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正如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讲授新课:

  一、冷战政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

  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杜鲁门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又称作援助欧洲复兴计划。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状况。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你知道美国为何担心吗?

  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对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欧洲难民                                马歇尔在欧洲

  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请看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的。由公约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再由学生绘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在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分成哪几个重要环节?多媒体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地图为背景,依次出现丘吉尔、杜鲁门、马歇尔的画像提示学生。

  学生在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做标记。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

  教师带学生填表总结: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

  项目 重大事件 作用

  政治 出台“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经济 推行“马歇尔计划” 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形成,美国控制了西欧

  军事 成立“北约” 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抗衡。

  教师小结: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二、美苏争霸

  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美苏争霸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美苏争霸期间双方的实力与对外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这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的一面,又有紧张的一面。(1)在缓和方面,由于美苏力量对比的消长,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与美国平起平坐,开始以和解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其中突出的事例有:第一,签订对奥地利和约。二次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改变了斯大林时期坚持的对奥和约应在德国问题解决以后才能签订的立场,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于1955年签订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第二,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德国问题上的矛盾,长期以来是东西方冲突的症结,1955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应邀访苏,举行两国建交谈判。经过几天的艰苦谈判,双方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第三,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2)在紧张方面,突出的事例有:第一,“柏林墙”的修筑。1961年,苏联和民主德国为了制止从东柏林逃亡西柏林的人流,沿西柏林的边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的边界,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柏林墙”的修筑,引起美国以及西方盟国的恼怒,但它们除了发出警告外,不得不接受这一既成事实。第二,“古巴导弹危机”。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亲美政权,动摇了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1961年4月,美国入侵古巴失败。卡斯特罗为抗击美国,迅速向苏联靠拢。当时古巴主要依靠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1962年,赫鲁晓夫采取冒险政策,以保卫古巴为名,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8月29日,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发现苏联在古巴建立的导弹发射场。9月4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声明,表示美国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苏联一开始否认向古巴运送导弹之事,于是,美国决定对古巴实行封锁,美国海军部派遣大批军舰参与封锁行动,在古巴领海设置警戒线,并出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拦截和搜寻苏联船只。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队和北约各国的军队也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与此同时,苏联和华约组织各国也都作好相应的准备,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起初,苏联外交官否认苏联在古巴装备了导弹。不久,苏联又发表了强硬的声明,表示要继续对古巴提供军事援助,要对美国的威胁进行坚决回击。但是,苏联的实力毕竟不如美国,赫鲁晓夫政府开始寻求妥协的办法。24日,苏联驶往古巴的船只返航。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信,表示愿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以后也不再向古巴运送这种武器,但美国必须撤销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入侵古巴。次日,肯尼迪表示同意。于是,赫鲁晓夫下令从古巴撤走进攻性导弹。但是,古巴领导人宣布拒绝联合国派人前去核查。苏联对古巴施加压力,11月,从古巴运走了42枚导弹。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12月6日,苏联的“伊尔86”轰炸机撤出古巴。古巴导弹危机最终结束。古巴导弹危机以美国占上风结束。但却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与美国进行争霸。

  戴维营会谈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船只

  2)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苏联对外战略转入攻势。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此时的苏联实力得到迅猛发展。1951~195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占美国的27%~26%,而到1966~1970年,两数值分别增加到占美国的51%~54%。某些重要的工业品,如钢铁、石油、化肥等产品以跃居世界首位。虽然就总体经济而言,苏美差距尚大,但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使其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投资军事工业。1961~1975年苏联军费开支的年增长率为8%,几乎高于美国一倍。到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达1 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首位。苏联不仅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使洲际导弹的数量多于美国,勃列日涅夫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这一阶段,美苏争霸的重点是欧洲。由于美苏在欧洲都聚集了重兵,两军对垒,处于僵持状态,难于正面突破,苏联就一方面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作为与美国争霸的手段;另一方面,70年代在亚洲和非洲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但是,美国的对外战略却转入全面收缩。这一阶段的美国日趋衰弱,首先表现为在侵越战争的失败,越南战争使美国耗费上千亿美元。它使美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其次,美国经济地位严重下降。1970年与1948年相比,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了16.8%,1979年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比1950年下降了34.1%,加上美元危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再次,美国与其盟国关系日趋紧张、矛盾重重,西欧的独立自主倾向趋于瓦解,日美经济摩擦不断加重,帝国主义阵营趋于瓦解。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当时形势的变化,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7月,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讲话。在谈到美国同亚洲“友邦”关系时,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第一,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第二,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一新政策,后来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为此,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出,二是70年代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宣布从越南撤军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3)第三阶段

  80年代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苏联转攻为守,进入全面收缩阶段;而美国则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在整顿国内经济的同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于是美苏争霸出现了僵持局面。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美国打算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为此,里根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以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对外战略。苏联由于与美国的全球争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于停滞,加上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困难加剧。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苏联落后于美、日两国而位居世界第三。到了80年代初,苏联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面对严峻的现实,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为此,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如苏联主动提出裁军,甚至单方面裁军,并和美国签署消除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条约,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同时,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如苏军撤出阿富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了苏中关系,实现了苏中关系的正常化,并放弃了70年代对外扩张所得。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但是,这一时期美苏争霸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咄咄逼人,随着苏联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也由于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同时它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

  教师根据上述讲述,让学生填表回答: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20世纪)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80年代

  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美国领导人   肯尼迪   尼克松   里根

  重大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苏军侵入阿富汗 苏军撤出阿富汗、西欧和日本崛起、拆毁柏林墙(东欧剧变)

  争霸特点和实力对比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2.美苏争霸的结束

  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结束,也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课堂小结】: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而美苏争霸的形成,则主要是因为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但是,美苏争霸毕竟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发展,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而苏联则由于积重难返,最终解体。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苏冷战结束。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附:

  资料1:核武器方面

  项目 洲际导弹 潜艇发射导弹 战略轰炸机 核弹头

  年份 1968年 1978年 1968年 1978年 1968年 1978年 1968年 1978年

  美国 1054枚 1054枚 656枚 656枚 545架 432架 4300枚 11000枚

  苏联 858枚 1400枚 121枚 1015枚 155架 135架 1300枚 4500枚

  资料2:常规武装力量方面

  项目 现役武装部队 坦克 战术飞机 水面战舰

  年份 1968年 1978年 1968年 1978年 1968年 1978年 1968年 1978年

  美国 350万人 210万人 8500辆 10500辆 5100架 4500架 360艘 172艘

  苏联 340万人 440万人 32400辆 50000辆 4000架 4600架 320艘 240艘

  资料3:星球大战计划

  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均势,走入军备竞赛的死胡同时,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中将首先提出了“高边疆”战略。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不久,立即召集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研究小组,对“高边疆”战略进行研究,并于1982年3月正式确认了这一战略。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1983年,美国国防部向里根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一个新的战略防御技术研究计划,并编制出1984~1989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260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战略防御计划”。由于该计划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故亦称“星球大战计划”。这年夏天,“星球大战计划”开始进入全面研究阶段。“星球大战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它是一个由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各种雷达和传感器、微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高技术组成的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武器系统。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和陆、海、空三军的有关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有关公司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里根总统称“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但是,“星球大战计划”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战略防御计划。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几项国防战略计划,除了具有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促进经济的职能。40年代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这样,60年代制订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也是如此。同样,美国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也是企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从局部上说,“星球大战计划”是一项国防高技术和国防经济发展战略;而从整体上看,它又是一项综合而全面的国家总体战略。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两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其本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在决策时都应引以为戒。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6705115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