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甜到心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微信扫码分享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精选4篇)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篇1

  (教学案+试题试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概述赫、勃、戈改革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难点:重点——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活动法;讨论法;团队合作,综合分析。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三人先后执政时期,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但积重难返、举步维艰、收效甚微,这使苏联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专题七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3)改革的结果:①好的一面:经过初步改革,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1953年起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②不好的一面:来之不易的转机助长了赫鲁晓夫的冒进思想;他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的乱指挥,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的恶劣气候的影响,苏联农业在1963年再度出现了危机。(口诀:形势好转四年丰收;人祸天灾再现危机)

  3.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地方权力有所扩大,但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4.政治体制改革的突出表现之一——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

  (1)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最大的政治事件当属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2)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前夕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3)赫鲁晓夫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而仅仅将错误归结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4)赫鲁晓夫在大权在握之后,也搞起了“一言堂”,苏联重新陷入个人崇拜泥淖。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刊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5.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3)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混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他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2.改革的重点: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3.改革的成效

  勃列日涅夫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4.改革的局限

  (1)改革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2)由于过分追求稳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5.改革的停滞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停滞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了困境。(2)勃列日涅夫之后(1982年以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是暮年上台,在他们短暂的执政期内没能遏制住苏联的衰败趋势。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2)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过高估计了苏联实际发展水平,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3)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恶果

  (1)政局失控。→→(2)民族分裂。→→(3)松散的邦联。→→(4)“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大权落入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共组织彻底瓦解,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5)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为标志)。

  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评述:“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对苏俄及苏联经济建设的评述: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通通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坐在座位上自已摇动身体,做出火车还在前进的样子。”最后,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于是苏联解体了。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学案部分

  第2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基础导学

  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

  (1)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可能性: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赫鲁晓夫感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尝试改革。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农业方面:以农业作为改革突破口,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方面

  ①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进行了批判。

  ②会后,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并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成效

  改革虽然取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最终未能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4.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2.成效

  (1)前期: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2)后期:20世纪70年代后,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目的

  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大国地位。

  2.内容

  (1)经济方面:改革初期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但困难重重,遂将改革重心转到政治领域。

  (2)政治方面:提出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纵容自由化思想,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推出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3.结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分裂运动加剧。

  4.影响:导致苏联解体。

  (1)开始:1991年,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了松散的邦联。

  (2)加速:一些苏共干部为维护苏联发动“八一九”事件遭到失败,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3)解体: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订《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4)消失: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第二天,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

  问题研讨

  1.赫鲁晓夫改革的探索性和开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从改革的背景来看,在斯大林执政后期,苏联社会已经出现了停滞僵化的局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赫鲁晓夫的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它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

  (2)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反对个人崇拜和农业入手,选对了突破口,符合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

  (3)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把苏联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赫鲁晓夫的改革对于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启发性。

  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3.我们应该从苏联解体的史实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不断地坚持改革,而不能固定化、模式化。

  (2)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

  (3)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问题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来源:高考资源网]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点拨

  本题考查世界历史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以两种模式的典型国家为切入点展开探究,客观地评价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强调两种经济模式的相互借鉴。

  答案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来源:ks5u]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练案部分

  选择题

  1.下图中的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大会上,赫鲁晓夫提出xx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4.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6.右图是我们熟悉的1945年二战时苏联国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时的情景。苏联国旗不复存在已经近20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7.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模式僵化缺乏活力                        d.推行霸权主义外交

  8.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                 b.没有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非选择题

  9.下列五位历史人物对苏联的历史发展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列宁           图二 斯大林

  图三 赫鲁晓夫            图四 勃列日涅夫       图五 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在苏联(俄)历史上图一人物曾采取不同的措施领导苏(俄)联人民渡过了困难时期,主要措施有哪些?

  (2)图二人物对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有何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如何认识图二和图一人物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图三、四、五三位人物怎样试图改变图二人物的经济模式。

  (4)回顾苏联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教训和启示?

  参考答案

  1—5:b  c  b  b  c   6—8:a  c  c

  9.

  (1)主要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影响: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苏联影响深远。关系: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后,苏联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3)改革:①赫鲁晓夫统治时期: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篇2

  【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重难点突破】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问题堪忧)

  斯大林逝世。(1953年)

  2.改革措施:

  经济上:①农业方面(改革的突破口)②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共“二十大”)

  3.评价:

  (1)进步性: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刊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两个阶段)

  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混乱。

  2.过程:

  前期改革:

  (1)重点内容:改革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2)成就: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后期改革:走向停滞

  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3.改革失败的原因

  (1)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3)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2.过程

  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政治改革:

  (1)内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3.评价: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四、苏联解体

  1.时间:1991年12月25日

  2.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综合探究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2.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你认为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的改革有何借鉴?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篇3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建议:

  1、课前思考:到20世纪50年代时,斯大林模式是否仍然有其优越性呢?导入新课。讲清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使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导致苏联解体。

  3、苏联的解体只能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时期改革所导致的失败,而决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苏联解体的教训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性。

  4、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组织小组讨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去搜集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全班讨论会上对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些材料和得出结论的,与同学分享和接受同学的批评。教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做出总结)

  5、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走访一家国营企业,了解过去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现在企业的经济发展有了哪些新特点?情况如何?谈谈你的感想,写一个调查报告。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篇4

  7.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内容、实施的意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2.能力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经济政策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够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由此苏俄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3)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以斯大林为首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所谓苏联模式,致使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问题,注意横向对比。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是本节重点。新经济政策对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它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

  2.难点分析:对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受经验、阅历、理论水平的制约,对事物往往持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看法。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取得重大成就,又存在着严重问题。要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社会主义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并不容易。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苏联模式曾经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既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又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它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而只能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对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重要影响。在一节课时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领会清楚此问题是困难的,只能有一个简略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

  师:我们前面曾经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请同学们回忆,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后能不能一心进行经济建设呢?为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对,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反动势力是不会允许苏维埃建成的。这就使苏维埃俄国在建立后又经历了三年的国内战争,1921年苏维埃政权才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1921年苏俄的国内形势如何?

  生:(思考、回答)

  师:第一,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第二,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俄共(布)“十大”,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要点

  师: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内容,它是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制定,不断完善的。第一,农业方面: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又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21年5月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后因实物交接在实践中行不通,遂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为了促进市场贸易,1921年10月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第四,分配制度的改革: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为了更好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制、提成制、分红制等。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师:给同学们几分钟结合内容讨论、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生:(讨论)

  师: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意义是: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同学们再思考一下,由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你有什么认识?(给学生几分钟讨论)

  生:(回答)

  师:(在归纳、评价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简略谈几点看法)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不抓经济建设,政权就不可能巩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苏俄为什么建立之后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呢?客观条件不允许。当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战胜国内外敌人,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③我们还应认识到执政党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否则就要犯错误。

  3.苏联的成立

  师:苏联成立之前,约有20个苏维埃共和国和若干自治州。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济、文化建设和国防、外交斗争在客观上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起来结成正式的同盟。1922年12月,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苏联成立。最初加入苏联的有四个加盟共和国。统一的联盟国家的成立,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1.列宁的逝世

  师: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俄国的革命和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并归纳列宁的贡献。

  2.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师:列宁逝世后,苏联主要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而且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1927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布)“xx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师:从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地执行了10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到1921年苏维埃政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到1925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37年苏联的建设取得巨大成绩。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说明什么?注意与此同时的帝国主义国家正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

  生:(讨论)

  师: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当然苏联的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严重问题

  (学生看书归纳)

  师: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要注意:第一,苏联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破坏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它的建设受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而且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东西。因而出现严重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二,苏联的建设经验对此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苏联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是存在的。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1936年苏联宪法

  师: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它以资本主义在苏联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为出发点,规定,“苏联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宪法还对苏联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新宪法的规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

  师: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如何评价和认识这一体制呢?

  生:(回答)

  师:该体制曾发挥了巨大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体制是同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后来,它越发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师:斯大林在战胜一个个反对派后,他的最高领袖地位牢固确立起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也使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一切成绩、胜利都归功于斯大林。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他的讲话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判断事务对错的唯一标准。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做偶像顶礼膜拜。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师:30年代,在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斯大林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越大,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在此认识下,苏联在30年代进行了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和普通群众受到迫害,遭枪杀。大清洗运动的后果,使个人崇拜更加盛行,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愈发僵化,严重地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师:造成大清洗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国际环境的复杂险恶(包括外国间谍机构所施的阴谋诡计);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使用群众运动大造声势的方法和逼供信等违法手段,等等。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苏联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随着个人崇拜的日益发展。斯大林独揽大权,实行家长制领导,重大决策由一个人决定,国家的法律轻易被领导人所否定,而党纪国法又制约不了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内务部成了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只向斯大林个人负责的机关,致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

  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此后主要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此后严重制约苏联的发展,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汲取的教训。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6913115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