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愉快的劳动

愉快的劳动

狂想曲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愉快的劳动

微信扫码分享

愉快的劳动(精选4篇)

愉快的劳动 篇1

  学习目 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学习内 容

  1、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2、  编创与活动。

  3、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4、  表演《小渔篓》

  5、  编创与活动。

  6、  表演《采山》

  7、  编创与活动。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学生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编创与活动

  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进行对比,把自己心里的感受用颜色或线条涂画在课本上。

  小结: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要求改正。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表演《小渔篓》

  3、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1.完整地聆听歌曲,轻轻合着音乐拍手。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表演《小渔篓》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和教师范唱。提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2.再次聆听,尽快地记住旋律、老师用琴带着学生熟悉旋律。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曲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你应该怎样唱?提示学生:要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4.听琴试填唱歌词,发现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填唱名编唱旋律的练习。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用笔填写上唱名,唱出多条旋律。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好听、准确。

  2.划分小组进行,每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小结: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要求改正。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表演《采山》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或老师范唱,跟唱并学会歌唱。提示:小女孩在做什么?

  2.构思一个情景,清晨的大山静悄悄的,太阳出来了,鸟儿欢唱着,让学生分组表演早晨的景色。加在歌唱前。

  3.歌曲唱会后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如 。

  4.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编创与活动

  1.将歌谱中出现的节奏归纳整理为课本上一样,比较长短,拍一拍,读一读。在实践中弄清两个 与四个 都是一拍的时值。

  2.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然后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或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看哪一组连接得好,不空拍、不出错,即为优胜组。

  小结: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要求改正。

愉快的劳动 篇2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 学 内 容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学生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编创与活动

  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进行对比,把自己心里的感受用颜色或线条涂画在课本上。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1.完整地聆听歌曲,轻轻合着音乐拍手。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表演《小渔篓》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和教师范唱。提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2.再次聆听,尽快地记住旋律、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熟悉旋律。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曲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你应该怎样唱?提示学生:要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4.听琴试填唱歌词,发现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填唱名编唱旋律的练习。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本上用笔填写上唱名,唱出多条旋律。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好听、准确。

  2.还可以划分小组进行,每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表演《采山》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跟唱并学会歌唱。提示:小女孩在做什么?

  2.教师可构思一个情景,清晨的大山静悄悄的,太阳出来了,鸟儿欢唱着,让学生分组表演早晨的景色。加在歌唱前。

  3.歌曲唱会后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如。

  4.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编创与活动

  1.将歌谱中出现的节奏归纳整理为课本上一样,比较长短,拍一拍,读一读。在实践中弄清两个与四个都是一拍的时值。

  2.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然后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或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看哪一组连接得好,不空拍、不出错,即为优胜组。

愉快的劳动 篇3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劳动最光荣)

  我们学过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是《小鱼篓》,我们边表演边唱。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海边小朋友送来的优美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师:“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师:“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让学生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3、边听音乐边学挑担。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五、课堂小结

愉快的劳动 篇4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学习目 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学习内 容

  1、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2、  编创与活动。

  3、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4、  表演《小渔篓》

  5、  编创与活动。

  6、  表演《采山》

  7、  编创与活动。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学生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编创与活动

  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进行对比,把自己心里的感受用颜色或线条涂画在课本上。

  小结: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要求改正。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表演《小渔篓》

  3、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1.完整地聆听歌曲,轻轻合着音乐拍手。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表演《小渔篓》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和教师范唱。提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2.再次聆听,尽快地记住旋律、老师用琴带着学生熟悉旋律。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曲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你应该怎样唱?提示学生:要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4.听琴试填唱歌词,发现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填唱名编唱旋律的练习。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用笔填写上唱名,唱出多条旋律。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好听、准确。

  2.划分小组进行,每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小结: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要求改正。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表演《采山》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或老师范唱,跟唱并学会歌唱。提示:小女孩在做什么?

  2.构思一个情景,清晨的大山静悄悄的,太阳出来了,鸟儿欢唱着,让学生分组表演早晨的景色。加在歌唱前。

  3.歌曲唱会后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如 。

  4.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编创与活动

  1.将歌谱中出现的节奏归纳整理为课本上一样,比较长短,拍一拍,读一读。在实践中弄清两个 与四个 都是一拍的时值。

  2.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然后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或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看哪一组连接得好,不空拍、不出错,即为优胜组。

  小结: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要求改正。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愉快的劳动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9966115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