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通用9篇)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1

  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概要: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活动特征。

  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 :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

  1.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

  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向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 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2

  概要: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活动特征。

  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 :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

  1.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

  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向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 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3

  一、概要: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活动特征。

  二、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三、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五、教学难点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六、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七、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八、教学过程 :

  1.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板书设计 :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4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在材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通过教师送给学生的蜗牛食物,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三)对本课以及科学教学的一些探讨   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5

  今天上午的美术课是画蜗牛,蜗牛对小朋友来说不是经常见到,所以小朋友对它的经验不是很多。我看到xx老师在范画上画的蜗牛的背壳是螺旋形的,我想螺旋形对小朋友来说会不会太难,是不是画从小到大的几个圆对小朋友来说会更简单一些,但想想还是让xx老师先试一试吧!

  xx老师在教小朋友画蜗牛时,重点放在了蜗牛的背壳上,给小朋友示范的是螺旋形的背壳。在小朋友作画时,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会画螺旋形的背壳,但是在画蜗牛的身体和头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如王君睿在纸上画了五、六个背壳,画完背壳就向我求助,“王老师,蜗牛的身体怎么画啊?”看来xx老师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却没有把握活动的难点,即背壳、身体和头的连接。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小朋友出现的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案,让小朋友暂停手中的笔,教师重点讲解我蜗牛各身体部位的连接。

  我们在备课时,往往更多地是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或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对小朋友的了解来备课。但是通过的今天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教师备课不但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更要从幼儿本身的实际水平出发,想想对

  小朋友而言,画画可能出现的难点及突破策略。在活动中针对大多数小朋友出现的某些情况,及时调整教案。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6

  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概要: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活动特征。

  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

  1.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

  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向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 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7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在材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通过教师送给学生的蜗牛食物,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三)对本课以及科学教学的一些探讨

  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 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8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捉蜗牛、画蜗牛、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并在活动中改善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课后很多学生饲养的蜗牛都产下了卵,孵出了小蜗牛。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事。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环境思想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应保护好小动物,体会到小动物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成为了互相学习的合作伙伴。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篇9

  蜗牛是本单元学生接触的第一种小动物,孩子对动物似乎有天生的研究兴趣。由于平时生活中玩的很多,所以懂的也很多,但是大多浮于表面,认识过于笼统。所以,在这单元中,要合理的安排好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全面、细致得学习动物。

  在前一节课,我介绍了蜗牛的饲养方法,要求每个学生收集1只蜗牛,并饲养好。这样能够让学生先与蜗牛相处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它进行观察,多观察了,就会发现问题。这样,在上课时,就能节省时间,更多的放在解决问题上。在课前准备中,有这样几个问题:1、有些同学抓了很多蜗牛,这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容易在饲养的过程中出现丢失和死亡的现象。2、有些同学与蜗牛相处的时间久了,会对它产生感情而在课后不愿放生,这时,教师应该尽量劝其放生还是容许学生继续饲养蜗牛,应该斟酌一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外形结构、蜗牛的运动方式和蜗牛的食物与排泄。对于蜗牛的外形,头、眼镜、触角、壳是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的,能够自己辨认出来。呼吸孔、肛门和生殖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观察,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与帮助。腹部和尾部,学生知道,但是会遗漏,教师需要提醒一下。蜗牛的运动方式我主要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先将蜗牛放在玻璃上,从下方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再将蜗牛放于学生手臂上,让学生感受蜗牛的运动。在观察运动的时候,蜗牛留下的痕迹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的观察者应该留意到蛛丝马迹。对于食物和排泄,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比较与了解,老师只要提一下即可。

  这是我第一次上观察课,从中发现一个问题。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也许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说来容易做来难,还需要在实践中多锻炼。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美术教案-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蜗牛》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60829115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