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荷花开

荷花开

薄凉之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荷花开

微信扫码分享

荷花开(精选5篇)

荷花开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荷花开 篇2

  目  标 :

  1、尝试用遮挡的方法学画荷花。

  2、在活动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环  节: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美术活动《荷花开了》,这是新教材“火辣辣的夏天”主题下的一个点。

  (一)、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纲要》精神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去选择适合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的学习内容。我们中三班幼儿经过近六个学期的美术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这次选用炫彩笔和毛笔,看重的是炫彩笔良好的水溶性,非常符合开放中荷花的渐变色彩,又便于孩子操作。

  (二)活动目标

  设定教育目标要根据中班幼儿发展水平去设定与之相适应发展水平的目标,同时既要考虑知识的积累,又要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愉快情绪体验。

  1、 技能目标:尝试用遮挡的方法学画荷花。

  2、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三)、说重点、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学画荷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习遮挡的画法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欣赏荷塘美景。

  针对幼儿对荷花了解不多,我制作了一幅荷塘图,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幼儿欣赏,了解荷塘中除了有漂亮的荷花,还有小鱼、小鸭和青蛙……,为完整画完一幅画做了铺垫。接着我通过荷花动感的开放,让幼儿了解荷花开放时的姿态。

  第二部分:学画荷花。

  在这一部分,首先我通过ppt演示,教师的示范、个别幼儿的示范,一次次教给幼儿如何来画荷花。在这当中我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将一瓣瓣的荷花花瓣比作好朋友在一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难点部分,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画被遮挡的方法:碰到被遮挡地方要跳过去画。在涂色部分,我用给荷花喝喝水

  的方法,教给幼儿一种新的涂色方法。因为炫彩笔有非常好的溶解性,只要用毛笔蘸点水,来回涂一涂,它就会晕染开来,又快又方便,颜色也漂亮。

  其次,在幼儿画画过程中,我也给于幼儿一定的帮助与提醒,丰富画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作品展示

  在这个部分,我制作了漂亮的画框,让孩子自主选择,将完成的画摆放到喜欢的画框中,供大家欣赏,在他人关注的目光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整个活动中,我改变以往画画中只选用一种画画工具模式,将新颖多变的材料运用到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 过  程:

  一、欣赏荷塘美景图

  1、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参观一个美丽的荷塘,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些什么?(荷花、荷叶、青蛙、小鱼、小鸭子)

  2、师: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那么,荷花是怎样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荷花的花朵是由一瓣一瓣的花瓣组成的,颜色以粉色为主,下面连着荷叶。)

  教师小结:

  夏天到了,荷塘里开满了荷花,风一吹来,荷花轻轻摆动,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荷花有大,有小,有深粉色,有淡粉色。美丽的荷塘,吸引了青蛙、小鱼和小鸭们,它们在快乐地玩耍着,荷花张开了笑脸,唱起了欢乐的歌。

  3、师:荷花这么美,我们快把它画下来,让荷花也开满我们的教室。

  二、荷花开了

  1、ppt演示,教师讲解。

  ——荷花怎么画呢?

  (1)看,一朵荷花是由许多小花瓣组成的,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围在一起:先画中间的这一瓣,然后左面来了一个“好朋友”,手拉手靠在一起。

  ——咦,这里怎么少掉了一部分?(原来让中间的这瓣遮住了)

  (2)原来画被遮挡的部分,是要跳过去画的。

  难点:学画遮挡的方法。

  (3)左面的“朋友”画好了,右面也来了“朋友”,这样来了许多“朋友”,大家围在一起,重重叠叠,一朵荷花就完成了。

  2、教师示范讲解。

  ——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画荷花的?(示范纸上事先画有花茎和荷叶)

  (1)先用炫彩笔画出中间的这一瓣花瓣,然后左面、右面画上它的“朋友”,注意被前面花瓣遮住的部分要跳过去画。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示范。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3)在画好的荷花下面,用蜡笔画出花茎,花茎上长满了一根根的小刺。

  (3)在花茎处再画上一片荷叶或几片荷叶。

  (4)最后给荷花喝喝水:用毛笔蘸点水,在容器口上舔一舔,在画好的荷花上仔细地涂一涂,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荷花渐渐“开放”)

  ——喝过水的荷花,发生了什么变化?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个别幼儿学画遮挡的部分。

  (2)提醒幼儿多画几朵荷花,大大小小,深浅不一。

  (3)提醒幼儿毛笔蘸水要适量。

  (4)丰富画面的内容。

  三、 作品展示

  1、幼儿将完成的作品自由摆放在相框中陈列。

  2、师生共同欣赏,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荷花开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教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教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荷花开 篇4

  小班科学探究:荷花开放了日期 活动名称探究:荷花开放了执教者 活动目标1、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

  2、尝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记录环境创设若干不同质地的纸做成的荷花重点与

  难点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荷花

  1、你们见过荷花吗?它长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

  2、欣赏荷花图片

  3、荷花生活在哪里?

  二、实验:荷花开

  1、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纸做的荷花,看,它们还在睡觉呢。现在我们要叫醒它们,一起玩个荷花开的游戏,好不好?不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两朵荷花在水里开放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两朵用不同纸做的荷花同时放在透明的水盆里,让幼儿观察。

  3、你们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不同纸做的荷花开放的顺序不同)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做一做,看看哪种花最先开,并且把这花开放的顺序用数字卡标记出来,好不好?

  4、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套用不同纸制的荷花、一个盛有水的水盆和数字卡片。开始实验,让幼儿同时把荷花放进水里,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花开放的顺序依次在花朵上放上对应顺序的数字卡片。

  三、交流

  1、哪种荷花开得最早?哪种荷花最晚开放?开放数序是怎样的?

  2、为什么有些荷花开得早些,有的开得晚?

  3、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速度快,花开得快,有的吸水性弱,吸水速度慢,所以花开得慢。价值分析:

  通过这环节,让幼儿对荷花的已有经验得到重现,知道荷花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为后面的实验做铺垫。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是不同的,在这过程中,让孩子尝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记录。为目标服务。

  在交流中,让孩子知道不同的纸吸水速度的快慢。        

荷花开 篇5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和感受儿歌的美妙意境,激发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2、能够大胆的猜测、朗读、表现儿歌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儿歌,理解动词“吹”、“落”、“游”、“打“,初步感受形容词“暖暖的”、“细细的”、“红色的“。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中的动词“吹”、“落”、“游”、“打”等。

  难点:体验和感受儿歌所传达的优美意境和情感。

  三、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宝宝吧)

  自制儿歌挂图及相关图卡。

  四、活动过程:

  (一)初次欣赏录音,感知诗歌中出现的主要景物。

  ——你听到诗歌里出现了哪些景物?还需要再听一次吗?(幼儿回答的同时,出示池塘、风、雨、鱼虾以及荷花的图片并粘贴。)

  (二)运用猜空白、翻字卡的方法,学习、理解诗歌中的动词。

  1、再次欣赏儿歌,请幼儿听听挂图上绿色卡片的地方是什么字?

  2、幼儿翻看字卡并带读。

  3、接龙游戏。教师念前半句,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后半句。

  (三)初步感受形容词,体会儿歌的优美意境。

  ——请你们看看红色卡片表示的是什么字?

  ——红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点题)

  (四)配乐朗诵诗歌。

  1、第一次朗诵:我们能不能也用美美的声音把这首诗念出来呢?那我们试试看.

  2、第二次朗诵:你们觉得自己念得怎么样?还可以怎样念会更好?带着这些方法我们再试试看是不是更好听了,好吗?

  3、第三次朗诵:怎么样?刚才我们都是用声音朗读,这次我们要加大难度罗,用我们的身体、动作和声音一起来表现。愿意挑战吗?有没有信心?那我们试试!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荷花开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64558115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