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它们相等吗

它们相等吗

陌上烟雨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它们相等吗

微信扫码分享

它们相等吗(精选5篇)

它们相等吗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知道它们的意义。

  准备:

  1.贴绒图片6幅:1)4个圆,平均排成两行,上下对齐。2)4个圆,一行1个,另1行3个。3)3个圆,排成“品”字形,注意:以上3幅图中的圆一样大。4)金鱼3条。5)金鱼2条,排成一行。6)金鱼2条,排成一列。注意:以上3幅图中的金鱼一样大。

  2.数卡1—6,=、≠号每个幼儿2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图片1和2,让幼儿说出图上各有几个圆?(4个)它们一样多吗?(一样多)告诉幼儿,我们把一样多叫相等。让幼儿跟着说:它们相等。怎样表示相等呢?把等号放在两幅图之间。教幼儿认识等号: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宽。

  2.把图2和等号拿掉,换上图3。让幼儿说出两张图上的圆数,它们相等吗? (不相等)我们用不等号表示两边不一样,教师边说边放上不等号,教幼儿认识不等号:等号上画一条斜杠。

  3.用同样的方法演示讲解图4、5、6。

  4.发给幼儿数卡和符号。教师报数字,幼儿举符号。

  5.教师报一数字和符号(并出示)让幼儿举出另一数卡。

它们相等吗 篇2

  活动目标:1.学习用“=”与“≠”表示两个集体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积极的思考问题,能用恰当的语句表述操作活动的结果。活动准备;1.实物卡6张,相应数字卡。等于号与不等号各3张2.扑克牌8张2点到9点人手一套活动过程:一、认识等量,理解两个集合间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1.出示等量实物卡,如6个苹果和6朵花,让幼儿说出苹果与花的数量,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卡6)。说说苹果和花朵是一样的多还是不一样的多。2.提问:在两张卡片中放一个什么样的标记,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一样多呢?(建议用一样长的两条短线来表示,并出示等于号“=”让幼儿指认。说一说“=”像什么呢?要求幼儿一起说“一样多的叫相等”二、认识不等量,理解两个集合间不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1.出示不相等数量的实物卡,4个正方形3个梯形,提问:现在两张卡片的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卡)是不是一样多?在这两张卡片中间放什么符号呢?出示不等号“≠”并让幼儿指认。说说“=”“≠”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强调不一样多的要用不等号。2.出示几对相等或不相等的实物卡,让幼儿上黑板找出“=”或“≠”放在实物卡中间。并说出为什么要放“=”或“≠”的理由。3.出示几张实物卡与几个等于号放上几张空白纸,请幼儿上台操作画出空白纸上的物体。要画几个才是相等的?(不会画一样的图可以用圆圈,或者你会画的图代替)4.出示几张实物卡与几个不等号放上几张空白纸,请幼儿操作画出与前面不相等的物体三、活动结束;与幼儿互动游戏。每人有扑克一套8张数字2点到9点。教师也一样扑克8张。游戏开始教师一个手拿数字扑克,一个手拿符号“=”或“≠”当出示一个数字扑克牌与“=”号的时候,幼儿也要出示同样的数字卡扑克牌。出现一个数字与“≠”号的时候,幼儿手里的数字扑克牌就要与老师的一样。重复游戏多次让幼儿彻底理解,等于号“=”与不等号“≠”

它们相等吗 篇3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抽象的课程,特别是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更是不容易理解、掌握的。对于数学《它们相等吗》从表面上看很容易理解,就是左边于右边(不)相等,其实涉及到涵义、内容还是比较多的。《纲要》中也突出了数学与其他各领域及生活的联系,指出应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数学不再是抽象的逻辑知识体系,而是贯穿于幼儿生活和游戏之中有待于抽象的事物。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我就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本活动。

  本活动我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首先以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引出活动,出示数量不同、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看看、读读、比比,让幼儿认识了等号和不等号,感知了等号和不等号的意思。接着我出示了两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条同色排列不一的鱼,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孩子们发现了鱼儿的排列不同数量相等,在这种自我探索氛围中,幼儿进一步感知了等号和不等号所表示的意义,不受物体排列不同的干扰。

  为了能让每位幼儿有参与的积极性,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智力大比拼”游戏,提供形象美观的图片和幼儿操作的等号、不等号,还把等号与不等号用黄绿两色来区分,这样便于老师在活动中能看清每个幼儿所举的符合,从而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在活动中,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拿起符号卡,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读读等号、不等号,为将要开展的游戏“举符号”打下基础。在游戏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出示数量少,物体排列一样的图片,慢慢过渡到数量多,物体不一,排列不一的图片。还以幼儿为主体,当孩子们出现了两种符号意见不一时,我没有给以肯定与否定,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数数,比较,让不同意的幼儿说说理由等多种手段的指导,最后达成一致,通过这种游戏形式很好的达成了目标。

  最后操作练习我是根据个体差异来投放材料,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为目的,每组上放有足够的操作材料,有:放符号和放实物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做练习,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玩两种。在操作前我没有介绍做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玩法。通过这种形式提升了幼儿会看图意的经验,从而也激发了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本活动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还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能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我能注重个体差异,当能力弱的幼儿没信心发言时,我给予他们机会上来操作、表述,使他们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的知识;虽然没有利用课件,但我精心设计教具,使它变得美观,有趣,丰富,特别在智力大比拼举符号的图片,我在两组实物图片的中间我贴上了白纸,当幼儿一致同意这个符号时,我就揭开白纸,让幼儿验证对错,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但也存在着不足: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没有给予更多的表述机会,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也可以与组上的朋友说一说操作活动的结果,这样就能更好的达成目标二中的大胆的用语言来表述。这样不但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也巩固用“=”、“≠”所表示的意义和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们相等吗 篇4

  活动设计: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班数学活动《它们相等吗》,我通过数学游戏的教学形式,利用孩子们平时接触到,又是主题春天涉及到的图形作为数学探索的对象,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认识“等号”和“不等号”,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两种事物之间数量比较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环节中我隐性帮助孩子们从侧面掌握了事物的不同排列顺序,递进了孩子们目测事物数量的认知能力,在一定数学空间内提升了幼儿的数学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和物体不同的干扰,学习用“=”、“≠”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自主探索,大胆地用语言表述,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相等,数量不等,排列不一的图卡:1)4朵红花,平均排成两行,上下对齐。2)4朵黄花,一行1朵,另1行3朵。3)3朵蓝花,排成“品”形。(花朵一样大);4)金鱼3条。5)金鱼2条,排成一行。6)金鱼2条,排成一列。

  2、实物不一,数量不等的图卡几对,(数量在6以内)

  3、幼儿人数一套“=”、“≠”符号

  活动过程:

  一、播放背景音乐,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有红花、有黄花。

  二、认识等量,理解两个集合之间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师:看看草地上有几朵红花呀?几朵黄花?(4朵)它们一样多吗?(一样多)

  我们把一样多叫相等。让幼儿跟着说: 4朵红花和4朵黄花相等。怎样表示相等呢?

  2、认识等号:出示等号,让幼儿观察: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宽。并一起认读。把等号放在两幅图之间,请个别幼儿说说,读读。

  二、认识不等量,理解两个集合之间不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师:看,什么花也开了呀!(出示蓝花)现在黄花与蓝花相等吗?(不相等)你们怎么知道不相等呢?(数量不一样)那能不能用等号呢?那在两张卡片之间该放上什么符号呢?出示不等号并让幼儿指认。(不等号:等号上画一条斜杠)

  2、教师放上不等号在两张卡片之间,让幼儿来读读,说说:4朵黄花和3蓝花不相等。

  三、运用符号,巩固不等号和等号的认识。

  1、播放音乐,教师创设情景:看谁游来了?教师出示金鱼的图片,有几条呢?又游来了几条?你发现什么了?(一样多,排列不一样)那该放上什么符号?(请个别幼儿上来摆放)为什么?(数量一样)

  2、出示排列一样,数量不一样的金鱼请幼儿先说说摆摆。

  3、游戏:智力大比拼。(教师一一出示实物卡,让幼儿举符号。)

  四、幼儿操作练习:放符号和放实物卡

  每组上放有两种形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五、活动讲评。

  活动延伸:让幼儿做《幼儿画册》左右相等。

  1、观察幼儿画册,让幼儿说说怎么做。

  2、引导幼儿先数出图上物体的数量是几,再根据集合相等在空白的一栏里面画上相应数量的同一实物或者不同实物。(可以用省略的实物或者点子表示)

它们相等吗 篇5

  一、活动目标:

  1、掌握“等号”和“不等号”,知道它们的意义。

  2、能够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任务,具有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苹果图片若干、小花图片若干、三角形图片若干、两套合作任务图片、等号图片、不等号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学习等号和不等号

  (出示两行四只苹果,一直线摆放,中间留空出)这一行有几只苹果?(四只)这一行有几只苹果?(四只)

  他们一样多吗?(一样多)

  我们把一样多叫相等,说说看“相等”。

  那我们怎样来表示相等呢?(把等号放在中间)老师在中间放了什么呢?这个叫等号,我们用等号来表示相等,说说看“等号”。等号有什么特点?

  等号的两条线是一样长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长的。

  (出示三只苹果,两只苹果)这一排有几只苹果?这一排有几只苹果?

  他们相等吗?(不相等)

  那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不相等呢?(出示不等号)这个叫不等号,我们用不等号来表示不相等。不等号和等号有什么区别?

  不等号比等号多了一根斜线。

  (拿掉原来的道具)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出示两排五朵小花),这一排有几朵小花,这一排有几朵小花,那我们中间应该放什么号?

  (出示一排五朵小花,一排三朵小花),这排有几朵小花,这一排有几朵小花,那我们中间放什么号?

  2、合作完成任务

  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套图片,请小朋友将图片和符号像老师刚才那样一一对应放起来。    评比讲解。

  3、提升    现在老师想再考考你们。(出示六个三角星,中间放等号)这里有六个五角星,这里是等号,那我们另一边应该有几个三角星?

  如果中间是不等号呢?那另一边该有几个三角星呢?

  4、合作完成任务

  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张纸,这张纸上老师给你们画好了一边的图形和符号,请小朋友按照要求放好另外一边的图形,一个小组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

  评说讲解。

  5、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等号和不等号,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完成了两项任务。现在小朋友洗手解小便。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它们相等吗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65299115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