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哆来咪》教案

《哆来咪》教案

元气怼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哆来咪》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哆来咪》教案(精选3篇)

《哆来咪》教案 篇1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说课的技巧与艺术》对于这个说课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在观看各个说课案例中我发现没有幼儿园的案例,虽然有点遗憾,但在其他案例中也有了一些想法和心得。例如案例小学的音乐活动《哆来咪》。

  音乐《哆来咪》这个活动不仅在小学会有,在我们幼儿园大班也有这个活动,所以这个说课也特别的吸引我。在整个说课环节中首我觉得这老师的说课很有层次感,十分的清晰,让我在边听边想中,呈现了整个的活动过程。

  首先,说课稿的导入部分比较好,老师将七个音符和白雪公主故事中的七个小矮人联系起来,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提高他们活动兴趣,这非常的有效,也适用与小学生。将音乐与童话相结合,更加的生动形象,这样的导入可谓是顺畅、直接、高效!

  接着学习歌曲这部分,教师运用教具,粘贴各个音符,使学生在操作中巩固相关知识,也为接下来学习歌曲做准备。在打好基础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就更加简单。最后通过多媒体和动作的帮助下,学生就会很顺利的学会歌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授人之渔的教学设计,值得为之点赞!

  但在整个活动中个人感觉都是老师在带领,缺少了一些孩子的主动学习,同时音乐活动最好有点练声和整体倾听的环节。整个活动为学歌而教,感觉缺少了一些能力的培养。这只是个人建议,但这位老师的说课过程却是很精彩,值得学习!

《哆来咪》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之一,《哆来咪》就是其中的插曲。这首曲子活泼有趣、节奏明快,深受幼儿喜欢,用打击乐演奏的形式来表现这首乐曲,相信他们会很感兴趣。因此,我便设计了这节打击乐教学活动。此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发展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与群体合作的协调能力,幼儿能在打击乐活动中获得欢快、成功的心理体验。

  二、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学习用多种乐器演奏歌曲。

  2、学习根据歌曲的变化自下而上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并能将身体动作变换成八种乐器进行演奏活动。

  3、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温馨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动。

  4、学习看指挥演奏,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1、熟悉歌曲《哆来咪》。

  2、铃鼓、串铃棒、碰铃、三角铁、圆舞板、沙锤、单响筒、大鼓等乐器若干。

  3、背景图一幅、乐曲节奏图谱、八个音符的图片。

  4、把座位摆成三横排。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生随着音乐进入“奇幻森林”。

  师:奇幻森林住着音乐仙子,每天清晨,音乐仙子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和节奏,唤醒森林里的小动物。咦!小动物们都不见了,都睡着了吗?小白兔告诉我们音乐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动物们都睡着了醒不了,我们要演奏出像音乐仙子一样好听的音乐节奏才能救醒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八个音符。

  (1)教师出示背景图,随音乐出示八个音符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我们“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儿指图再次认识八个音符。

  师:这首乐曲里有八个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带大家再次认识这八个小音符?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下而上地创编身体动作。

  (1) 教师与幼儿讨论创编身体动作。

  师:小音符1~i唱起来,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呢?现在,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一架小钢琴,1~i的音可以分别弹在身体的哪里呢?

  (2)教师帮助幼儿提炼梳理身体动作并带领幼儿随乐曲表演。

  师:我们把身体的部位从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儿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弹在脚上,2弹在膝盖上,3弹在屁股上,4弹在腰上,5弹在胸上,6弹在肩膀上,7弹在脖子上,i弹在头上。现在我们一起跟乐曲表演一遍!

  (3)教师指挥,幼儿分八个声部表演八个音符。

  师:现在,请八个小朋友来分别表演这八个小音符。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将身体动作转化成八种乐器,协商统一演奏方案,并在节奏型图谱上做上乐器示意标记。 

  师:音乐仙子留给我们节奏图谱和八种打击乐器,我们看看分别是哪些乐器?你们觉得八个部位的身体动作分别用哪种乐器演奏?

  (2)看节奏图谱分析节奏,学念节奏。

  师:图谱设计好了,我们一起把节奏念一遍,念“╳”时就拍手一次,念“0”

  时就止音。

  (3)看节奏图谱,听音乐做乐器的声势。

  师:我们一起听音乐做乐器的声势。

  (4)教师按乐器节奏图谱指挥,幼儿看指挥演奏。

  师:下面你们来做小小演奏家,我来做指挥。我做什么乐器的声势,就请哪种乐器来演奏。

  (5)请一名幼儿当指挥,大家看指挥演奏。

  师:谁愿意当小指挥家来指挥演奏呢?

  4、教师即兴指挥,幼儿创造性地变化演奏方案进行演奏。

  (1)分析指挥的重要性。

  师:刚才小指挥带小朋友演奏乐曲的时候,为什么演奏的声音不好听呢?(小朋友的眼睛没有看指挥)指挥是非常重要的,演奏乐曲离不开指挥。

  (2)教师提出即兴演奏的要求,让幼儿随教师的指挥创造性演奏。

  师:这次不按照刚才乐器的演奏顺序进行即兴演奏,指挥的手指向哪一组,哪一组就演奏。演奏家们准备好了吗?

  (三)结束部分

  与小动物共舞。

  师:小动物们被我们好听的音乐节奏唤醒了,我们和小动物一起跟随音乐跳舞吧!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乐仙子吧!

  五、活动延伸

  教师在科学活动“乐音和噪音”中,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录音片断——打击乐《哆来咪》和幼儿自由敲击各种乐器较响的声音,了解乐器正确的使用方法,知道要爱惜公用物品。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此活动选材符合幼儿的兴趣,整个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教学内容逐步推进,认识音符→用身体动作表现音符→用打击乐器演奏→创造性变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条和示范,即记歌词、掌握旋律,而以幼儿的创造和表现为主,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体验表现的快乐。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指导语过多,线索过多,控制过多。但总的来说,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哆来咪》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多来咪》,感受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初步认知1(do)2(re)3(mi)4(fa)5(sol)6(la)7(xi)七个音级,感知它们之间的高低顺序。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动作,并大胆表演,体验与同伴共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鸭子组合演唱的中文版《哆来咪》。

  2.《哆来咪》动画mtv、八幅歌曲截图。

  3.操作卡片(1234567)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感知音级。

  (一)倾听感受

  1.倾听歌曲第一遍。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二)感知音级

  1.倾听歌曲第二遍,同时欣赏多媒体mtv。

  “这首歌曲当中还藏着几个好朋友,我们大家再来听一听、看一看。”

  2.这几个好朋友是谁呀?(1dol、2re、3mi、4fa、5sol、6la、7si)

  3.教师范唱7个音级,钢琴单音伴奏,幼儿倾听。

  4.观察音级排列图示。

  这7个音是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从低到高)

  5.幼儿听琴声、看图示、试唱音级。(集体——个别)

  (三)听音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幼儿游戏,教师随机指导。(游戏进行三次,参与人数依次为3、5、7,)

  二、理解歌词、创编表演。

  (一)倾听、理解、创编。

  1.分句倾听,尝试创编。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这7个小伙伴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1)dol是一只小鹿。(2)re是金色阳光。(3)mi是称呼我自己。(4)fa是奔向远方。(5)sol是穿针引线。(6)la是紧紧跟着sol。(7)si是茶点和面包,(8)它把我们又带到dol。

  2.幼儿集体练习创编的动作,教师随机指导。

  (二)倾听表演。

  1.集体表演,教师参与。

  “刚才小朋友们编了那么多动作,现在我们一边听一遍来表演吧!”

  2.两两表演,教师指导。“请你们找个伙伴表演吧!”

  3.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哆来咪》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67942116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