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快乐的罗嗦

快乐的罗嗦

安乐窝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快乐的罗嗦

微信扫码分享

快乐的罗嗦(通用4篇)

快乐的罗嗦 篇1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王旭臣   设计意图: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 。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

  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 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快乐的罗嗦 篇2

  教学内容:

  欣赏 《快乐的啰嗦》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分辨乐曲的段落,并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分辨乐曲的段落,并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快乐的啰嗦》

  1、导言: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用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更是用那动人的音乐来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彝族弹拨乐《快乐的啰嗦》。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

  2、初听:

  (鼓励学生欣赏乐曲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好,就让我们一同领略用如此炙热的音乐语言来倾吐心声的民族,有着怎样灿烂的民族文化,请同学们通过彝族人网查找关于彝族节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资料。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

  a.、节日:插花节、植树节、祭龙节、赏花节、火把节…b、民歌:叙事歌、山歌、情歌、儿歌。c、舞蹈:阿细跳月、打拽舞、烟盒舞。d.    乐器:巴乌、唢呐、月琴等30余种。

  4、复听:

  我们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这首《快乐的啰嗦》,同时分辨一下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学生用手指数表示(听的过程中用身体表现音乐。)

  5、分段听:

  a、教师出示主旋律,学生学唱,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学生将手放在头、胸、腹等高度来表示不同的音区。 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 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 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

  6、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喜欢的乐段:

  三、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四、师生再见:(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快乐的罗嗦 篇3

  集体舞:快乐的罗嗦

  一:活动目标

  1、 感受舞曲欢快的情绪及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 引导幼儿学跳单圈集体舞,能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3、 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重点: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并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难点:在舞蹈中正确表现方位动作

  二:活动准备

  1、 引导幼儿了解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

  2、 每位幼儿腰间系丝巾(蝴蝶结朝右)、左手戴花环

  3、 篝火

  4、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点排成圆圈

  三:活动过程 

  (一) 、引题

  师:今天是彝族的火把节,我们一起去参加火把节的篝火舞会吧!

  (二) 、学习基本动作,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1、 教师示范碎步摆手动作

  2、 引导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学跳。

  师:在出发前,我们先学一个彝族的舞步,你们仔细看我手、脚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三) 、学跳单圈集体舞,引导幼儿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师:我们就跳着这个好看的动作上路吧,赶路时注意安全,不走到马路中间去,也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

  1、 学习A段,创编“看、寻找、擦汗”等动作

  师:我们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吗?身体和手的动作可以怎么样?怎样才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师:我看到你们都走的满头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师:我们用动作来告诉朋友还没到呢。你们看(教师示范)这样就更象彝族的动作了。

  师:(出示篝火)你们看篝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用动作来告诉对面的朋友吧。

  2、 学习B段围篝火跳舞的动作,引导幼儿动作整齐,弓箭步到位。

  师:好朋友,准备好。让我们围着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师边念口令边带领幼儿跟做)

  (四)、完整舞蹈,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动作。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师:彝族小朋友跳舞时还喜欢发出好听的声音。(教师示范)你们学一学。

快乐的罗嗦 篇4

  冯婷婷

  一:活动目标

  1、 感受舞曲欢快的情绪及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 引导幼儿学跳单圈集体舞,能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3、 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重点: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并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难点:在舞蹈中正确表现方位动作

  二:活动准备

  1、 引导幼儿了解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

  2、 每位幼儿腰间系丝巾(蝴蝶结朝右)、左手戴花环

  3、 篝火

  4、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点排成圆圈

  三:活动过程 

  (一) 、引题

  师:今天是彝族的火把节,我们一起去参加火把节的篝火舞会吧!

  (二) 、学习基本动作,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1、 教师示范碎步摆手动作

  2、 引导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学跳。

  师:在出发前,我们先学一个彝族的舞步,你们仔细看我手、脚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三) 、学跳单圈集体舞,引导幼儿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师:我们就跳着这个好看的动作上路吧,赶路时注意安全,不走到马路中间去,也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

  1、 学习A段,创编“看、寻找、擦汗”等动作

  师:我们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吗?身体和手的动作可以怎么样?怎样才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师:我看到你们都走的满头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师:我们用动作来告诉朋友还没到呢。你们看(教师示范)这样就更象彝族的动作了。

  师:(出示篝火)你们看篝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用动作来告诉对面的朋友吧。

  2、 学习B段围篝火跳舞的动作,引导幼儿动作整齐,弓箭步到位。

  师:好朋友,准备好。让我们围着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师边念口令边带领幼儿跟做)

  (四)、完整舞蹈,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动作。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师:彝族小朋友跳舞时还喜欢发出好听的声音。(教师示范)你们学一学。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快乐的罗嗦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68408116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