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花瓶》教学反思

《花瓶》教学反思

漫游诗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花瓶》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花瓶》教学反思(精选3篇)

《花瓶》教学反思 篇1

  在二1班《我们的大花瓶》一课中,虽然学生对花瓶并不陌生,但对用纸来剪出一个花瓶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剪纸花瓶,可以说对剪纸花瓶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发现。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制成品,你喜欢哪一个?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剪纸花瓶的特点,也激发了学习剪纸花瓶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剪纸花瓶你能做出来吗,有没有信心做好?学生齐声回答: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陈铭容赶紧站起来说:“先把纸对折,然后画出花瓶,最后再剪。”廖本昌补充:“因为是对折,所以是画半边花瓶。”这点补充说到点上了。我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说明,让孩子们更明白。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基本没有说:“老师,我不会。” 的情况。

  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花瓶》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我认为重点就是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所以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对个人教学环节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范画的绘制等。也对学生做了一定的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从欣赏花瓶图片——对称式图样——花瓶的造型——欣赏学生作品这几个环节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给学生看看现实中的花瓶,体会花瓶的形状美和花纹美,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创造,在这个基础上,我出示了一个对称式的花瓶,结合在数学中学过的对称知识,创设了一个关于怎样剪出对称式花瓶的疑问,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其它学生一同思考,这个地方是个高潮也是本课的重点地方,如果没有解决好,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激发不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如果激发的好,那全班学生都会有想要动手的冲动,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对称式剪纸的世界。我认为我在执教时,我的激发创作已经打动了孩子,并把他们引入到了对称式剪纸的神奇中,所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如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那种渴望被我叫到眼神和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回答,在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融入进去了。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也可以看出来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从激发完创作结束时,我是直接设问“你们都会剪了对称式的花瓶,你们觉得还增添点什么会更美呢”,这样的设计是想在学生们在看完花瓶的形状后,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帮孩子们说出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目的是解决本课的一个重点,剪出有花纹图案的对称式花瓶。结果这个环节很成功,随着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把课堂带上了一个小高潮,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结果是各种各样的花纹形状和图案就出现了。

  我还是比较满意学生们的课堂作品。孩子们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瓶上又剪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纹,并且能在短短的20分钟左右完成如此美妙的作品,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花瓶的大小上还有些差距,有些同学还是不敢大胆的剪出自己心中的花纹图样,所以下次我会在这个方面多加注意。

《花瓶》教学反思 篇3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和动手操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泥工活动《花瓶》让幼儿通过活动掌握泥工的正确制作方法,让幼儿感知装饰物体特有的艺术美,并以此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我们班的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很是一个弱项,为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我通常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活动来培养他们。在这次活动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先让幼儿来说说自己家中的花瓶是什么样的,其次欣赏了各种花瓶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学习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花瓶中的块面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并能自己创造设计一个花瓶。通过这个泥工活动,我们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制作的时候只会采用一些简单的泥工方法,比如说对泥进行团圆、搓长、压平。有的孩子更了制作更方便,就借用橡皮泥上的工具,完全不需要自己修改。而且孩子在制作时候,发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很小很小的,也没有特别的,所以我想可能是我们班的孩子对于这方面能力不强,所以他们没有自信。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进行合作,大班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合作创造。

  在这次的泥工活动中,我发现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班的孩子想象创造力,很多孩子在制作前期就只会呆呆的坐着,等到有小朋友做出形来了,就借着别的物体也做一个一模一样的,所以大班的孩子光会模仿是不够,是学会自己想象创造。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在今后更多的手工活动,我们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看图片或者制作步骤自己完全,老师完全可以当一个指导者。今后也会多放一些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活动。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花瓶》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70436116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