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活动反思《卷炮仗》

活动反思《卷炮仗》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活动反思《卷炮仗》

微信扫码分享

活动反思《卷炮仗》(精选6篇)

活动反思《卷炮仗》 篇1

  《卷炮仗》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音乐游戏,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小朋友学习控制行进走,在“卷炮仗”的时候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的进行,并且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形。在第一个环节我用橡皮泥在黑板上示范卷成螺旋形状,引导幼儿认识螺旋形状,知道螺旋形的有一端是不会与原来的圈重叠在一起的,再请了七个小朋友示范怎样卷成螺旋形状。在第二个环节学唱歌曲的时候,我会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卷呀卷呀  卷呀卷呀”这一句时的重复性和它节奏变化的规律,通过弹钢琴凸显歌曲的节奏让小朋友学唱歌曲,这首歌曲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小朋友学得比较快。    在活动中小朋友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而且在游戏时也都能够边唱歌边进行游戏,游戏前我着重地强调了安全方面,所以在游戏的最后小朋友抢座位时虽然都很兴奋,但是常规还是很好的,没有出现拥挤、摔跤的现象。在老师的提醒与鼓励下,小朋友们都能够有意识的在游戏中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同伴,在舞步和节奏上都把握得较好,小朋友们玩得非常地开心,活动结束后也还不尽兴,还想再玩。    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学唱歌曲、创编舞步和游戏这些环节都配合得非常好。但也存在不足,就是在创编舞步的时候老师太注重时间方面,而忽略了让小朋友来编动作,在游戏时小朋友的节奏有些过快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待加强。 

活动反思《卷炮仗》 篇2

  《卷炮仗》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音乐游戏,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幼儿学习控制行进走,在“卷炮仗”的时候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的进行,并且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形。我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了螺旋形状,引导幼儿认识螺旋形状,知道螺旋形的一端是不会与原来的圈重叠在一起的,再请几个小朋友示范怎样卷成螺旋形状。在第二个环节学唱歌曲的时候,我会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卷呀卷呀  卷呀卷呀”这一句时的重复性和它节奏变化的规律。这首歌曲内容比较简单,记忆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小朋友学得比较快。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配上相应的动作,如:手拉手走的动作、小跑步、踏跳步等,前两个动作幼儿不用花太多时间,而对于踏跳步幼儿掌握得不是很好,做起来动作不够协调。

  幼儿对于《卷炮仗》游戏十分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而且在游戏时也都能够边唱歌边进行游戏,游戏前我着重地强调了安全方面,在老师的提醒与鼓励下,幼儿基本能有意识的在游戏中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同伴。在“卷”的过程中,我仍会不停地提醒他们:“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他们的情绪也会越来越高涨,这时螺旋队形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还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要想将炮仗“卷”成功只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才行。   

  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玩得非常地开心,活动结束后还不尽兴,还想再玩。但也存在不足,在舞步和节奏上把握得还不是很好,在游戏时幼儿的节奏有些过快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待加强。

活动反思《卷炮仗》 篇3

  优势: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边唱歌边游戏更是我班幼儿超喜欢的一个项目,所以每个孩子都能集中思维投入学习当中。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带领幼儿一步一步学唱,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再用各种花式学唱法(如男女对唱、师幼对唱、领唱法等)使得幼儿能很快地掌握歌曲,确保接下来的游戏能顺利开展。

  不足:

  1、教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掌握不够。活动开始,教师用红色厚纸卷成圆柱体,还发出爆炸声后问幼儿“这是什么?”孩子们竟异口同声的回答“炸弹”。这真是我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回答。我只好提示幼儿说:“它是红红的,过年过节时会放。”马上又有幼儿回应“烟花”、“鞭炮”,就是没人回答这是“炮仗”,我再从它的外形特点引导幼儿,还是不起作用。花了好久时间,最后还是由老师自己揭晓答案。课前原以为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却花去了好几分钟时间,真不应该啊。

  2、基本舞步不熟练。游戏中需要边唱歌边走舞步:走步、小跑步、踏跳步、垫步,最成问题就是踏跳步。这在以前有学过,但学的不怎么样,所以今天还是个主要问题,幼儿不能协调地跳这个舞步,显得有些笨拙,影响了整个音乐游戏的美感和协调感。

活动反思《卷炮仗》 篇4

  歌曲《卷炮仗》节奏欢快明朗,结构清晰工整,歌词明确易记,再加上有趣的内容和最后燃放鞭炮的“嘭~啪”,是一首幼儿很容易以游戏的形式参与进去的歌曲。本活动的目标就是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跟随音乐学习控制行进走,在“卷炮仗”的时候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的行进,并且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形。

  活动中舞步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要和同伴合作走螺旋形,并把螺旋形越绕越紧。由于之前的线描画,幼儿对于螺旋形并不陌生,但是要让幼儿与同伴合作走出螺旋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幼儿对螺旋结构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本次音乐活动之前,幼儿有过手工卷炮仗的经验,因此在活动第一环节认识炮仗的螺旋形时,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螺旋形的特征:螺旋形的一端不会与原来的圆形重叠在一起。对于卷炮仗的过程,幼儿也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因此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幼儿对于歌词和旋律都很快掌握了。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我开始引导幼儿为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如走、小跑步、踏跳步等等,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已经非常了解,很容易为相应的句子配上了合适的动作,经过幼儿的练习,幼儿对于跑跳的动作掌握的非常好,能很好的跟着音乐的节奏,幼儿对于踏跳步的掌握似乎有所欠缺,经常会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在配好动作后,幼儿开始尝试带着动作走螺旋形“卷炮仗”。为了让幼儿明确“卷炮仗”的过程,我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变成了一张连在一起的纸,必须要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进,而且负责带领队伍前进的一头不能跟队伍重叠,只能贴着队伍往里旋转。第一次游戏,在作为领头炮仗,带领幼儿感受炮仗“卷”的过程,孩子们非常投入,“卷”的非常成功。接着,教师退出炮仗,成为点燃炮仗的人,由幼儿自己完成螺旋形向前行进的过程,经过了几次游戏,幼儿基本掌握了行进的方法。

  由于卷好的炮仗最后会被点燃,随着“嘭~啪”的声音爆炸,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释放,幼儿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积极,幼儿之间还互相提醒该如何前进。但是每次游戏,随着离爆炸越来越近,幼儿就非常兴奋,以至于忽略对音乐的把握,而出现拥挤、散乱的情形。可见幼儿在游戏中还是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并没有配合集体,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完成游戏的意识。或许这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不太可能达到的要求。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我似乎过于强调幼儿正确地按螺旋形前进,整个活动过程有点敢,而在一个课时的活动中要完成这么多事情对于幼儿来说也稍有难度,游戏过程的熟练和完善可以在今后的延伸活动中继续进行,稍稍的放慢脚步,也许会有另一番收获。

活动反思《卷炮仗》 篇5

  歌曲"卷炮仗"是一首节奏平稳、结构工整的游戏歌曲,歌词明确、易记,孩子动作参与性强,非常适合幼儿边唱边玩。因此,我们是把体育与音乐相结合来设计的这个活动。

  首先,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谈谈放鞭炮是怎样的,然后说说卷炮仗的方法。因为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孩子对螺旋队形并不是很熟悉,即使有这类似的队形但绝大多数孩子是盲目跟从的,那第一个难题就是要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这一原理后再来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形队形,我觉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活动最终的目标是由体育活动变成音乐活动,那如何在理解音乐特点的前提下,用卷炮仗动作表现音乐,是孩子学习的第二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是这个活动的关键。

  用卷炮仗的动作和音乐来玩游戏,是孩子们很有兴趣的活动方式。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随着音乐,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然后把歌词带入到节奏中来学唱,这种效果是很不错的。《卷炮仗》的音乐旋律节奏平稳,行进感较强,他们很快就把握住了旋律的基本节奏。

  如何让孩子很直观的了解螺旋形,我选择把自己当成一块"毛巾"需要孩子来吧我拧干,两手张开,一边一个孩子来"拧",让他们看看我的侧面手臂和手掌是呈什么样的状态。接着,让每个孩子都试着帮旁边的好朋友"拧毛巾"。然后再向他们提出,现在我们站起来一起来玩卷炮仗的游戏。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逐步熟悉音乐的过程,在开始的时候先一边唱歌一边和他们玩。再基本熟悉这个游戏后,随着钢琴伴奏我们一起唱起了歌,在歌声中一步一步地卷成了一个紧紧的大炮仗。最后,随着"嘭"的一声巨响,我们的"大炮仗"点燃了。

  卷炮仗是孩子们很喜欢的音乐游戏,它采用了集体合作走螺旋队形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其实在"卷"的过程中,老师会不停地提示他们:"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他们的情绪也会越来越高涨,这时螺旋队形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还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要想将炮仗"卷"成功只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才行。

  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的结合,让孩子在娱乐的同时还能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进行指导,在娱乐中学习,才能使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

活动反思《卷炮仗》 篇6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下面小编以大班音乐游戏《卷炮仗》活动反思的范文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在这个活动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拓展阅读:大班音乐游戏:卷炮仗说课稿

  目标:

  1、复习基本舞步,并会合拍的边听音乐边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戏规则,炮仗被点着后能及时发出信号,不提前,不落后的发出:“嘭”、“啪”声,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情绪。

  准备:课件,幼儿会基本舞步

  过程:

  一、导入

  师:看两位叔叔在干什么?什么时候会放炮仗?过年,开店,结婚等。炮仗会发出什么声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听教师范唱,说出所唱歌曲内容。

  (2)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熟悉歌词和旋律。

  三、练习螺旋形走

  (1)从炮仗顶部往下观察:你看到了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圆怎么变螺旋形?(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大炮仗,圆点代表小朋友,那我们首先要围成一个什么形状?(圆形)那么圆形怎么变成螺旋形呢?第一个人带头向中心绕圈,后面一个接一个,(课件演示动画变)

  (2)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形,首尾不连接,教师边唱歌边拉着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儿学习在教师点炮仗后及时的发出反应。“嘭”,“啪”!炮仗爆炸啦,大家都变成了小纸屑轻轻飘落,回到原来的位置。

  四、学(复)习游戏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2)说出教师的动作中,哪些舞步已会跳,哪些不会跳。

  (3)复习已会跳的舞步,重复练习有困难的舞步。

  五、玩音乐游戏

  集体,分组

  师:商量好了吗?你们谁是带头人,谁来放炮仗,看那一组唱的准、走得齐,卷的好,炸得响,飞得美。

  延伸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变化。

  师:就要放假了,寒假里小朋友可以玩卷炮仗的游戏,但不能真的去放炮仗,危险的。祝小朋友还有所有老师们猪年快乐,好运连连。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活动反思《卷炮仗》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70846116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