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药》学案

《药》学案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药》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药》学案(精选12篇)

《药》学案 篇1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咳嗽(sòu)      蹩(bié)进         乖角(jiǎo)儿         瞥(piē)了一眼

  b.瘐(yǔ)毙       竦(sǒng)然        肩胛(jiǎ)骨          窸窸窣窣(sū)

  c.攫(jué)取      丛冢(zhǒng)       一挫(cuò)身         簇(zú)成半圆

  d.拗(ǎo)开      搭讪(shàn)         红镶(xiāng)边       踉踉跄跄(c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褴褛        宛然      馒头      捏一捏       层层迭迭

  b.油腻        骚痒      喉咙      瞪眼睛       歪歪斜斜

  c.橄榄        破匾      屋檐      贱骨头       恭恭敬敬

  d.黯淡        踌躇      笼罩      笑嬉嬉       跄跄踉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    )了半天,(     )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     )入衣袋,又在外面(      )了两下;便(     )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a.抓      抓     塞     按     拿      b.抓      抓      塞      按      点

  c.掏      掏     装     摸     拿      d.掏      掏      装      按      点

  4.请你仿照示例,为课文《药》写上几句感言。

  示例:我最喜欢《腾王阁序》。惊艳天下的词采,行云流水的思想漫流,让人心生高山仰止之慨,心绪飘飞,任意挥洒,千古的绝唱啊!

  答: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阅读《药》的有关文段,回答问题。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5.上坟时,夏四奶奶“惨白的脸上”,为什么会“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作者的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深意?

  答:

  6.请仿照示例,说说你对选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理解。

  示例: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答:

  答:

  7.请你细细探究一下“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一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答:                                                                                  

  8.作者在文中写路的左边和右边的坟墓不同,把穷人和死刑、瘐毙的人的坟墓严格地分开,这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说说你对这一巧妙构思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小说《锁》,完成文后各题。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儿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①。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闪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听说过他再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划,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②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来,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上掂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不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的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目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一件沉重且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亮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9.请你探究一下:划线①处,老张为什么“为难”?文中划线②这节,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这节描写的主旨在于表现李小川什么样的心情?

  答:

  10.为什么“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这种感受源何而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想法。

  答:

  11.本文虽然以《锁》为题,却通过锁讲述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请概括出本文的主题。

  答:

  12.文章结尾处只用了18个字,但却意味深长,请从文章构思的角度品评一下它的妙处。

  答:

  【综合学习与探究】

  一、高考链接

  13.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XX年全国高考题)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答:                                                       

  二、发现创新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出对诗歌的表达艺术的要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弦外有音,言外含意”的表象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暗示艺术。当然这种暗示艺术不只是诗歌的专利,它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因为它能让读者产生积极的遐想,从而获取比文学表象本身要多得多的信息,从而收到寓意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堪称暗示艺术的精品。

  《药》中的暗示艺术是多方面的,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14.请你举例谈谈《药》中的暗示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1.b(a项的“角”应读“jué”,c项的“簇”应读“cù”,d项的“跄”应读“qiàng”)

  2.c(a项的“迭”应为“叠”,b项的“骚”应读“搔”,d项的“嬉”应读“嘻”)

  3.d

  4.我最喜欢《药》。含蓄深刻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人回味无穷,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5.因为儿子的革命党,是官府杀死的。作者的这一细节描写深刻地反映了革命者死后留下的孤苦无靠的老母亲也不理解他的革命,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6.作者通过描写本该是桃红柳绿的清明却“分外寒冷”,渲染坟场寂静、荒凉、凄苦、寂寥、阴冷的气氛。衬托出上坟人的悲痛心情。

  7.突出乱坟岗的死人之多,暗示社会的黑暗,灾难深重,表现了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的罪恶,为下文华、夏两家分别在路两边为儿子上坟的情节做了铺垫。

  8.暗示革命者夏瑜不仅生前与穷苦的群众有隔膜,死后也是如此,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小说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9.怕伤了小川的自尊心。神态、动作、心理((通过动作、环境暗示与衬托)环境(或气氛)描写。为难心情。

  10.这种感受源于李小川的自尊受到大家伤害这件事,体现了作者的正义感以及对李小川的那种同情和理解。

  11.主题是:通过塑造大姑的形象来揭示人们对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缺少起码的信任,呼吁人们给予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或:告诫人们不要拿世俗的眼光去评判失足青年的人品,应该给这些改邪归正的青年人以最起码的信任和理解。

  12.文章以《锁》为题,又以“锁”列出故事情节,最后以换锁结尾,使结构完整,体现了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或:本文从头到尾没有脱离“锁”这一主题,可撬开了锁却又换了锁,这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在平淡的结尾处,体会到了不平淡的画龙点睛的效果。

  13.③ ② ①

  14.⑴标题暗示

  小说的标题为何取一个“药”字?看过小说,品味思之,方知“药”字之妙。它不仅只是实指华老栓愚昧 地把“人血馒头”当作治儿子痨病的“良药”,而且更有作者匠心独运的暗示的寓意:当今急于要治的“病” 不是华小栓肉体上的痨病,而是整个国民的“精神病”,因此华老栓的药不是治病的“良药”;夏瑜的个人奋 斗也不是“治病”的“良药”;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是推翻黑暗社会、拯救国民的“良药”。可见由于《药》的暗示艺术,便表达了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⑵线索暗示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暗线主要是通过暗示手法来设置的。明线写华老栓买“药”暗示革命者夏瑜的 鲜血被群众所吃;明写茶客谈“药”,暗示夏瑜的身份和牢中的斗争精神;明写夏四奶奶和华大妈上坟,暗示 “华夏”民族悲剧的原因:两位母亲都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死的:一个为革命献身,母亲不理解;一个被愚昧吞 噬,母亲不知道。作者用暗示设计一条暗线,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如果单写华家的故事,只能反映当时群众的愚昧落后;如果单写夏家的故事,只能赞扬当时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而用明暗线索结构则说明 了: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才是救治民众、救治社会的真正“良药”。

  ⑶人名暗示

  小说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暗示了“华夏民族”之意。华老栓具体暗示了辛亥革命前 的人民群众。栓,是塞子的意思。华老栓、华小栓,暗示当时广大群众(从父辈到儿辈)的脑子仍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塞住,尚未觉醒,瑜是美玉,夏瑜不仅暗示指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 ,即先进的革命者。

  ⑷人物暗示

  《药》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华老栓,暗示父辈的愚昧落后,而华小栓的命运则暗示由于 父母辈的愚昧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夏瑜的遭遇,暗示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哀。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形象,暗示着统治者帮凶是何等凶残、丑恶。华大妈、夏四奶奶,则暗示了做母亲的也不知 道儿子是怎么死的可悲现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则暗示了从老到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作者用人物暗示了严峻的现实和悲惨命运,“意在引起疗效的注意”,催人警醒!

  ⑸环境、景物暗示

  小说开头写“秋天的后半夜,……什么都睡着”和后面的“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可是一只也没有 叫。”这两段环境景物描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暗示作用:①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②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 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又如第四部分写夏瑜的坟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这不被夏四奶奶理解的花圈, 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暗示笔法。它暗示了尽管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镇压,还是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 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这样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药》学案 篇2

  对于《药》的主题的分析,历来存在着分歧。有的评论者歪曲它的主题,有认为是表现作者“对于世间的恐怖”①的;有认为是表现“亲子之爱”的。②这类见解,早已为大家摈弃,我们也无需再去评议。

  近来,有人指出《药》是歌颂革命者夏瑜的;有人说是揭露黑暗统治的;有人说是批评群众的落后和麻木;有人又说是批评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但更多的是把上述几个方面加以捏合算作小说的主题的。尤其普遍而通行的,是说作者对夏瑜不单是歌颂,更重要的是批判。批判什么呢?据说是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群众”,不去“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甚至“害怕群众”,以及“以救世主自居的英雄史观”,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有的论者甚至无中生有地在那里称赞说:“作者对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致命弱点的批判是深刻的具体的,也是打中要害的。”有的又由此引申开来说:《药》的宗旨是“意在解决资产阶级革命家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群众的”。③

  这样,到底什么是主题,《药》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反而使人们模糊起来,不得要领了。

  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当然,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极为丰富复杂的,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即使一个作品在读者面前提出许多问题,显示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意义,其中也必有一个贯串全篇的中心思想,而其它思想都是从属于这个中心思想的。所谓主题,就是指这个贯串整个作品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主题思想。

  主题,是作家观察和认识生活的结果,它又不能不受作家世界观的支配和制约。每个时代都各有其特定的生活内容,每个作家也各有其思想的特色。因而,作家对自己所参与的斗争,经历的事件,接触的人物,以及在作品中提出并试图解答的问题,都必然具有时代的、阶级的特点,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也就必然具有时代的、阶级的特色。

  那么,《药》的主题是什么呢?

  对于主题的探索,应当从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并作出符合作者原意的结论。

  为了准确地把握《药》的主题,我们已经扼要地介绍了鲁迅在写作《药》时,以及此前此后,对于革命和群众关系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现在,再让我们从作品实际出发,来做一点具体而求实的分析罢。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不妨先看作品的暗线。作品中属于暗线的人物只有夏瑜一人。他是一个家境贫寒的青年革命家。作品一开始,他就被刽子手砍了头,读者与他,连晤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只是在第三节中,通过作者侧面的描写窥见他的形象。他很穷,管牢的阿义想乘机捞一把,竟“榨不出一点油水”来;他很勇敢,即使身陷囹圄,“还要劝牢头造反”;他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是一个坚决反封建的战士。在人们普遍接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传统观念的时候,他不失为一个先觉的精神的战士,他公然表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简短的话语,正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他已经把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整个封建制度。当然,夏瑜所说的“我们大家”,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而言;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曾经“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④因此,夏瑜口中的“我们大家”,除了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之外,也多少包括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夏瑜是个始终没有出场的人物。作者不曾直接地、正面地描写过他一笔,而是通过刽子手对他的敌视态度和群众对他不理解的种种言词和表现,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完成了对他的刻划。他独自构成了作品的一条线索,虽然处在暗线的地位,却依然掩盖不住他那崇高的革命者的光辉。我们觉得,作者对他非但没有丝毫的批判,相反,是在全力歌颂他,是把他作为一个“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的革命战士和精神战士来歌颂的。

  但是,歌颂夏瑜并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歌颂夏瑜是为了突出另一个更根本的思想:即群众现在是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的,他们如此对待革命和革命者的现象,能够允许继续存在下去吗?应当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呢?正因为这样,作者才把他的笔墨集中在作品的明线,对华老栓和以他为代表的那形形色色的群众展开了直接的、正面的描写。

  华老栓是一个小城镇的贫民,就其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来看,同当时一般贫苦农民并无不同,他劳苦、善良,不曾做过什么损人利己的坏事,也似乎没有什么令人非议的品质,就连那个为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也是他用辛勤劳动所得尽其所有买来的,他实在可以说是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人。可是,他保守、落后,只顾切身的、眼前的利益;他迷信、愚昧,毫不自觉地幻想用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儿子的生命;当茶客们议论夏瑜被杀的时候,他也无动于衷。这不是因为他冷酷,而是出于麻木的一种冷漠。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说过:“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和麻木,完全是圣人和圣人之徒们的治绩。这样,当夏瑜被杀头的时候,华老栓便不会感到有切肤之痛;当小栓吃人血馒头的时候,华老栓自然也就不会想到革命者为民众献身,反为这“所 为”而灭亡的悲哀和精神的痛苦。

  在作品的第四部分,集中地表现了夏四奶奶和华大妈的精神面貌。夏四奶奶不仅不理解儿子牺牲的意义,而且受着传统和舆论的束缚反觉得“羞愧”。对于儿子坟头上的“花环”,她也全然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想来想去,也 只能按照传统的思路附会到鬼神迷信上去。她说:“这花没有根,不象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结论是:儿子“今天特意显点灵”来给她知道的。而华大妈,则一不知夏四奶奶的儿子为何而死,二不知自己的儿子吃下的“药”,正是这位革命者的血。至于认识对方的儿子是为统治者的钢刀而杀,自己的孩子死于软刀,对她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的事。

  鲁迅不仅展现了华老栓、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麻木和愚弱,而且将“花 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一类的“暴君治下的臣民”聚集在茶馆里,揭示了他们的灵魂。这些茶客,不是清王朝的官吏,不是革命的敌人,却众口一声地大骂夏瑜是“发疯”。这就从政治上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对于“精神的战士”的那种本不应有却又普遍存在的敌视态度,也从思想上深刻地揭示了庸众的思想认识距离革命是何等遥远!

  这就是《药》里所描绘的群众的精神风貌:他们根本不知革命为何物,对于革命者,在其生前,有的殴打,有的咒骂;在其死后,又买他的血当“药”吃。革命者孤寂地葬在荒野,孩子不敢去玩,亲戚本家更怕株连,惟有孤独的老母亲前来上坟,但竟连她也感到“羞愧”……

  恩格斯在论到法德农民问题时曾经指出:“广大居民的这种冷漠态度,不但是巴黎和罗马议会贪污腐化的强有力的支柱,而且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柱。”⑤难道华老栓一类的居民不也正是中国专制制度的一种支柱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表现在《药》里的社会黑暗和色调灰暗,就不仅从清王朝的残暴统治方面反映出来,也不仅从康大叔、夏三爷等人物的身上反映出来,而且也从华老栓和以他为代表的那些愚昧而麻木的居民的身上反映了出来。

  由此可见,《药》的明线是描写群众愚昧;其暗线歌颂了革命者的献身。用人血馒头将明暗两条线索连结起来,就更加突出了群众的愚昧,但却又使献身的革命者感到了一种难以忍耐的悲哀和孤寂。作者所揭示的不是夏瑜有什么错误和缺点,而是群众身上的弱点。并且不是一般的揭示,而是把这种弱点和革命、革命者联结起来,更加深刻地加以揭示。诚然夏瑜是孤寂和悲哀的,但作者并没有剖析他这孤寂和悲哀的主观原因,比如“脱离群众”之类,而是着重在揭示造成这种悲哀和孤寂的客观原因。就在剖析客观原因的时候,作者也不是着重在揭示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和狡猾,而是侧重描绘群众的麻木和愚昧。这就是说,革命者的悲哀和孤寂是因为深味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之故。鲁迅曾经与友人谈及这篇作品,他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⑥我们认为鲁迅的这一段话已经清楚地说明他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需要我们做出概括的话,《药》的主题就是:群众现在还很愚昧,他们对于革命本是迫切需要的,然而他们却毫不觉悟,甚至敌视革命。要革命,就必须用科学的、民主的思想,把他们从孔孟之道和封建迷信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否则,革命的成功就没有希望。

  《药》,尽管还表现着鲁迅对群众力量的估计不足,但他所描写的人物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大量的真实存在。他是从革命和群众关系的高度来提出问题,启人深思的。他虽然还不知道应当怎样正确地去解决这一问题,但提出问题的本身也就意味着在号召,在催促革命者来解决这一问题。“疑问的解决就包含在疑问的正确的提出”⑦,鲁迅深刻地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正说明他在探求着这个问题的科学的答案。

  我们不能同意那种认为《药》的主题是批判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不去“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甚至“害怕群众”,以及“以救世主自居的英雄史观”的看法。这首先是因为它不符合作家的思想实际。试问:当作者本人在革命与群众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唯心史观局限的情况下,当他自己还在提倡以“个人的自大”来对庸众宣战的时候,他难道会去批判夏瑜的“脱离群众“和“英雄史观”吗?在中外文学史上,又有那个世界观还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作家,居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出过一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名著?没有。

  其次,这种见解也背离了作品的实际,因为对于夏瑜,作者并无批判。有人说:夏瑜在狱中劝牢头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是他脱离群众的表现。这就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可以强词夺理的话,这句话不是正好可以说成是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吗?(当然,作者并无此意)还有人说:阿义打夏瑜嘴巴,夏瑜说他“可怜可怜”,这正是他“以救世主自居的英雄史观”的表现。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主观的臆断。因为这一细节所表现的革命者对于庸众的一种哀怜的态度,不过是哀其愚弱,怜其麻木而已。如果说这里表现了夏瑜自以为“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的某种优越感,那么作者对此,也不是批判而是赞赏,他所要批评的只是阿义的愚昧和由此而导致的凶狠。由此可见,这种既脱离作家思想状况又背离作品实际的论断,不仅在理论上是荒唐的,在事实上也是全无根据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也就不能同意那种由此而来的推论。即认为《药》的主题是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和“解决资产阶级革命家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群众”等说法。鲁迅是辛亥革命的过来人,阿Q被杀前游街的时候,路旁不就有“马蚁似的”人群来围观和鉴赏吗?这类革命党人被杀和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他自然不仅耳闻,也曾目睹。如果说《药》的主题,包括了他这一时期的生活感受那当然是对的。但是,假如认为“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药》的主题或主题的一个部分,那就未必正确。《药》的取材、故事情节和辛亥革命并无直接关系,因而这种意见便未免使人感到大而化之。且不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革命党人的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而是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所致。即使这种判断是正确的,那么鲁迅当时是否已经有了这种认识呢?显然还没有。至于说《药》的创作是旨在“解决资产阶级革命家如何正确对待群众”,那就更是无稽之谈。试问,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也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资产阶级可曾有一天正确地对待过群众吗?人们可以对它有此厚望吗?而且连鲁迅自己当时也未能正确对待群众,他竟然可能为自己的作品立下这样的宗旨和主题吗?

  对于《药》的主题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既脱离作者思想实际,又背离作品实际的现象呢?除了没有认真研究鲁迅的思想发展,没有认真研读《药》这篇作品以及对于理论的怠慢之外,恐怕是由于太强调了某一时期的某种政治需要的缘故。例如:当着某一政治运动强调发动群众的时候,或者强调批判资产阶级的时候,或者讳言群众落后的时候,便容易抓住作品的和作者经历过的某一方面的事实来适应“政治运动”的需要,发表“趋时”的议论,而忘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列宁说:“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⑧我们应当 牢记列宁的话并永远引以为戒。

  由于对《药》的主题看法分歧,所以对《药》的主要线索,主要人物的认识,也就呈现了众说纷纭的争议局面。有人说:“暗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药》的主线,夏瑜的主人公的地位是“摆好了的,确定了的”⑨。也有人说:《药》描写了“两个主人公”⑩,又有人说《药》“是一篇没有主人公的小说”€。这些意见,我们都不能同意。因为作品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划的人物,也是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人物,如果我们前面对《药》的主题的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主人公和主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言而喻了。

《药》学案 篇3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发疯,本教案依前者)。

  三、华老栓一家可怜在哪里?(由学生说去,师总结)

  四、康大叔一类可怜吗?可针分相对地讨论

  1、不可怜

  结合第一、第三节华老栓及茶客的态度分析

  2、可怜

  根据夏瑜的话及其对它的评价进行,从思想层面见康大叔类的萎缩、落后、可怜

  五、利用第三节末几段,用对联的上联加以总结: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六、这些人是可怜的,那夏瑜呢?

  (也由学生说去,但要引导到末节夏四奶奶身上)

  1、自由读末节,结合具体的语段,看到一个怎样的夏母?

  重点有二:

  a、痛苦思念又不理解儿子的母亲

  1)揣摩“天明未久”、“惨白”、“羞愧”、“终于”等词。

  2)可让学生想象,夏四奶奶这时会对夏瑜说什么。

  b、迷信而愚昧,抓住迷信理解后者。

  1)见到花环有何念头?(夏瑜显灵,乌鸦上坟头)

  2)你认为花环是谁送的?(革命同道或同情者、支持者)怎么送的?(想象)

  3)结合环境描写体会那份紧张而激烈的静以及背后的愚昧

  4)结合末段乌鸦飞去的浓墨重彩体味夏四奶奶希望落空和落空背后的深层含义

  2、在对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或总结夏瑜的可怜之处:

  1)被同宗出卖

  2)被同族耻笑

  3)被至亲误解

  4)由夏瑜而革命,革命的脱离群众及群众的愚昧使革命如入黑洞,似乎永远见不到阳光、雨露,一个花环不能带来春天,反而给人感觉春天的遥遥无期。

  ……

  七、根据上下文续写下联,不求平仄相谐,但求内容互补。

  师生可共同完成,选择一副构成板书。

  补充横批。

  八、谈论“药”为题和明暗线的作用。

  板书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可

  怜 药?

  华

  夏

  坟场祭子老妪共悲伤

  (下联随意)

  作者邮箱:

《药》学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二)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如何分析小说《药》的结构?

  分析: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药》分五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时间是“秋天的后半夜,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第二个场面,时间是拂晓前,地点是丁字街头的刑场,主要人物是华老栓、康大叔。两个场面写的是一个事件——买药。第三个场面,时间在天亮以后,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驼背五少爷,事件是吃药。第四个场面,时间是下午,地点是茶馆,人物是康大叔、华老栓、花白胡子等,事件是谈药。第五个场面,时间是第二年清明早晨,地点是坟场,人物是华小栓的母亲和夏瑜的母亲,事件是她们分别祭奠去世的儿子。可见,本文的情节可分为故事的发生(第一、二个场面)、发展(第三个场面)、高潮(第四个场面)、结局(第五个场面)。

  (2)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

  线索,对小说的结构有重大作用。小说的一系列发展着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一个场面,均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药》则是采用双线结构的组织材料,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革命者两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

  明暗线结构正是本文的结构特点。《药》的主要情节由明、暗两条线构成,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从而构成了这样的结构图:

  故事情节

  地点

  结构

  明  线

  暗  线

  开端

  茶馆刑场

  老栓买“药”

  夏瑜就义

  发展

  茶  馆

  小栓吃“药”

  夏瑜的血被吃

  高潮

  茶  馆

  茶客谈“药”

  夏瑜被捕及狱中斗争情况

  结局

  坟  场

  华大妈上坟

  夏四奶上坟汇合

  由上图所见,双线连的物是人血馒头,而双线连接的人则是康大叔。

  (二)如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两方面:

  (1)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

  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不可能将以上描写面面俱到,可抓住作者重点刻画的主要人物来分析。如,《药》中的主要人物有:华老栓、夏瑜和康大叔。对华老栓这一人物,作者主要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反映其性格特点。

  如:他拿钱时“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的动作,以及到刑场时“按一按”衣袋的动作说明了钱来之不易,自己十分谨慎。可是他却把希望寄托在这人血馒头里,可见其愚昧落后的特点。这是从人物的动作描写来看。

  另外,老栓在买“药”的途中“倒觉的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和拿到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对人血馒头寄予的希望。这里的心理活动描写,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愚昧落后的性格。

  对康大叔这一反面人物的心理描写,作者由主要借助于外貌:“浑身黑色”、“玄色布”、“玄色腰带”、“满脸横肉”以及“嚷”着,说出的话,“撮着”人血馒头塞与老栓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他的凶狠、残暴、贪婪无耻的特征。

  特别是在抓过老栓递给的洋钱时,一个“捏”字,就刻画了这个人是老刽子手,不用数,不用看,一捏就知道多少钱的特点。这一动作描写,将人物写活了。

  而对夏瑜这一正面形象的刻画,则主要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对革命矢志不移,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本文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中对刑场环境的描写,创造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表现了华老栓胆小善良的性格,也写出了老栓和一堆看客愚昧麻木的特点。

  (三)如何分析《药》的主题?

  1.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药》的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的情节,通过老栓取钱、刑场所见和买人血馒头;可以看到老栓的愚昧落后;而“小栓吃‘药’”一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老栓愚昧的认识,也在暗示小栓将死于愚昧;在第三部分“茶馆谈‘药’”中通过人物的谈“药”的情节,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在刻画康大叔的丑恶形象和夏瑜的革命精神。最后一部分华、夏两家的人上坟,则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特别是情节发展到高潮部分,则更是分析作品主题的主要部分。在《药》中的“茶馆谈‘药’”一部分,借助于侧面描写歌颂了夏瑜大义凛然、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揭露了封建阶级的鹰犬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的丑恶形象。从而深刻反映了文章的主题。

  可见,本文的主题是作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药》学案 篇5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时数:三教时 备 注

  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第五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65页把“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浏览一遍。要求画出:1.情节的定义;2.情节包括几个部分;3.阅读小说时对情节要注意的三个“是否”;4.主题的定义;5.分析主题时要考察的三要素和两要点(教师巡堂,检查学生是否画对)。下面我们将以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阅读分析《药》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留下悬念,待学完本文后讨论)。 

  二、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三、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四、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五、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

  一、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见215 页),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2),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3),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二、夏瑜(《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 “关于秋瑾烈士被害和《药》的创作”以及补充资料 “关于《药》的素材”)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见高潮部分)。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三、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课文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五)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教师可参看教参。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四、后记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归纳《药》的主题。 

  2、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

  教学过程 :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一、《药》的主题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按单元知识向学生提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见教参),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药》的主题可作以下 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完成“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回答的 部分答案见教参) 

  三、《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题。(见教参)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四、情节

  单元知识短文中指出:“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 ?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完成“思考和练习”四、4)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五、布置作业 

  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

  六、后记

  [1]

《药》学案 篇6

   华夏青年怎么了

  夏瑜死了,华小栓也死了,华、夏两家两个青年都死了,这是华、夏两家的悲哀。不排除鲁迅先生想作这样的拼合:这是“华夏”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

  一、小栓死得呆

  小说中,没有过多刻画小栓。我们只知道他得了痨病,病得厉害。吃了“人血馒头”也没治好,葬在西关外坟地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痨病,中医指结核病,当时虽不算小病,也不是突发病,不可能一下子倒头。可是,好像他的病不是他自己的事,一切听由父母包办。华大妈叫他不要到灶下来,他就不来;叫他进来,他就进来。叫他吃“人血馒头”,他就吃,问也不问一下,虽然也看了一会。叫他睡一会,他就依着睡下,尽管睡着咳。看起来是一个听话的青年;不过没有一点活力,也没有丝毫主见,是一个死呆子。

  二、夏瑜死得莽

  比之小栓,夏瑜走到另一个极端。他活力四射,勇往直前,不知道什么叫屈服。为革命而关进了牢狱,仍一个劲地劝牢头造反。

  可是,他头脑不冷静,也太单纯。被自家叔伯夏三爷出卖了,还蒙在鼓里。儒家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人都没有争取到,摆不平,又怎么能轻易得到其他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呢。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却和他攀谈,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被没榨到一点油水的阿义给了两个嘴巴,还要说“可怜可怜”。

  我们钦佩他的忠诚与勇猛,但总感觉缺少起码的认识与策略。他更没有对革命群众做工作。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他所从事的是“夏瑜式革命”,只能是一个悲剧结局。

  三、“二十多岁”活得愚

  第三章里还两次写到一个“二十多岁的人”。

  第一次,康大叔说到夏瑜劝牢头造反,第一个反应的就是他: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夏瑜宣传革命,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这是社会麻木的悲哀。而同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应该说脱去了少年的幼稚,也没有染上老年的顽固,对世界自然有一份较为清醒的认识,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可是他也不能理解,快速反映过来,不为别的,只是很气愤。反映越快,就越显示他愚昧。在茶馆这场“群聊”中,他最后附和,“也恍然大悟”,说夏瑜是发了疯了,这就更是“青年”的悲哀了。

  四、丁字街青年喊得昧

  这个社会真的“病”得不轻。不只这一个青年如此,华老栓去丁字街头给儿子买人血馒头时,不是被清一色的青年人笑话吗?

  “哼,老头子。”

  “倒高兴……”

  “几个从他面前过去了”的人看到华老栓时这么说。“一个还回头看他……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冷清的秋天,大黑早里,到街上来赶闹热的看客,忽然发现杂了一个“老头子”。便觉得很稀罕离奇,似乎这“老头子”穷开心,也来凑闹热,似乎这本就纯粹是“我们”年青人的专利式热闹。

  这样的青年是如此之多,“一眨眼,已经拥过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三三两两”本不孤零,“合作一堆”更见量大。“一眨眼”可见时间之短暂,“拥过”“潮一般”更见阵势之汹涌。青年的青春热情,都花在看看杀人寻热闹上面而已。

  这些无聊的麻木的看客,曾经强烈地震撼过鲁迅先生的敏感的心灵,先生也不止一次在作品中提到,如“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他们集体愚昧,以至于偶尔有些清醒些的革命先驱者(如夏瑜)的呼唤,仍然不能为他们所理解,所接受。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真的病得不轻!

  凭空添上一个花环

  作品一旦诞生,就不再是作者个人的东西了。作品要反映的思想情感态度等,就不再由作者说了算。读者只能凭文字说话,有时连同他人的评判也管不了许多。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为达到这希冀,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地显出若干亮色。”

  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花环?小说凡三写:

  a. 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简略地勾勒夏瑜坟顶的花,新奇:草根还没全合、块块黄土外露的坟上,有一圈有色花,给人以鲜明的刺激。

  b. 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再写特异:清明时节雨水好,照理野花成片、散杂、精神;这里的偏“不很多”,“不很精神”,倒圆圆地整齐排成圈,——暗示不像是自然生长物。[

  c. 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如果说前两次是描述表象,那么这一次是揭示本质了。近看“没有根”,坟上哪来的无根花呀?最终从生物的生长属性上否定其为自然生长物,绝不像别人(如华小栓)的坟头上,“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自然生长。那么,夏瑜坟顶的花圈,是有人放上去的。

  什么人放的?

  “孩子不会来玩”,这里毕竟是坟地;“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谁不趁早抽身?谁敢再沾亲带故的?如夏三爷,才是“乖角儿”,界限划得早,划得清,保了命还得了钱。

  那是谁?可怜他、更是敬佩他的同志,同情革命的人士,在祭奠他的日子里敬献的花圈。可惜,夏瑜的母亲根本没有这个认识,也暂时不能认识,只能认为是出了鬼了。

  更可惜的是,那些同志,敬畏烈士,能够上坟祭奠;可是却躲躲藏藏的,像是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丑事:正不压邪呀。可惜他们连去看烈士的母亲一眼,也做不到,省略了、忽略了。

  这一处描写,鲁迅说他是遵命而加,良善而加,“显出若干亮色”,有这个效果。但也应看到,实际包含了太多的社会环境描写的因素,隐含着革命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病便好了”:你说他说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的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鉴赏评价在最高级e级,是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文学鉴赏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进行,更多更实际的做法是综合在一起进行;既要结合作品来进行,更要结合此时此地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进行。例如:

  细读课文,揣摩语言,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华大妈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2.(康大叔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3.(花白胡子说)“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三个人同样说病会好,说法有什么不同?表现的心理又有什么不同?)

  三个人三个说法,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处境都不一样。

  1. 华大妈,是买家,一个母亲。她愚昧迷信,忌讳极多。她知道这东西肯定不好下口,但希望儿子吃下去,又不便把话挑明。不是命令,用了一个劝慰软语“罢”;破折号显示略作停顿,接下来晓示美好的前景。爱子情深,言语轻柔温婉。

  2. 康大叔,是线人,屠杀革命者的集团中人。他们杀害革命者,还用革命者的鲜血换钱。他的“灵消息”两面精光,既让刽子手得到了老栓兜里白花花的银子;又似乎让小栓的病有了救手,还要花了大价钱的华家见他的大人情。于是,在群众面前,目空一切,肆无忌惮,大叫大嚷,急于表功。

  3. 花白胡子,是局外人,老于世故。他敏锐地看到: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他深知坐在华家茶馆,不便触犯华大妈的忌讳,也何尝不包含为人家的好事而高兴。只是更主要的还在于,讨好“集团中人”康大叔。

  有的教辅资料,包括教参,解说过于简略,情感态度分析得也不无偏颇。这不是合情合理的文学鉴赏的路数。作者把话明明白白地搁在那里了,读者因读而懂而悟,到底悟到一个什么程度,这又要看各人的修行与智慧。“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明末清初王夫之语,《□斋诗话•诗绎》)也就是说,作者写作要表达一致的思想感情,读者读来,各人各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来有所感受。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上品。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取老师的鉴赏。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这往往是我们进入作品世界、领悟作者情怀的桥梁。但在接受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不必囿于他人(包括作者自己)评判的框架;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绪心态,来自由地感受和触摸作品,从而对作品的审美蕴涵和美学功能,作出自己的领悟和理解。也许有些幼稚、局促,甚至错误,不过一点不要紧。花香不在多,不必贪多求全,能多多少少有所感悟就好,学习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用心体味,收获的才是自己的真感受,练就的才是欣赏作品的真功夫。

《药》学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

  2、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

  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教学重点

  华老栓等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夏瑜等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情节、人物、环境各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从阿q形象说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二、鲁迅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南腔调集》等。

  《药》选自小说集《呐喊》。

  三、怎样鉴赏小说

  (一)、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

  (二)、鉴赏方法:

  1、了解背景(了解背景对理解主旨十分重要)

  2、理清情节(结构安排也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①抓线索:明线(常常是主要内容),暗线(往往暗示主旨)

  ②抓标题:(文章的眼睛)

  3、分析人物形象(在“三要素”中最重要)

  外貌描写(肖像、神态、衣着)、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

  4、把握主旨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小说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

  5、理解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也是表现主旨的重要手段)

  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有关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等。

  社会环境: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作用:

  ①渲染气氛

  ②交代时代背景

  ③烘托或反衬人物的心情

  ④揭示主题,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四、背景

  《药》创作于1919年4月,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事件为素材写成的。徐锡麟和秋瑾都是浙江绍兴人,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是在19xx年7月组织的反对清政府的起义中先后遇害的。作为同乡的鲁迅,对于他们的遇害很是激愤,于是就创作了这篇小说。

  徐锡麟(1872—19xx年)和秋瑾(1875—19xx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都是浙江绍兴人,并都曾经留学日本,进行革命活动。19xx年春,徐锡麟、秋瑾回国。徐锡麟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不久去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后来回绍兴,与徐锡麟办大通学堂,并主持大通学堂工作。秋瑾与徐锡麟组织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为协领,暗中联络革命力量。后来他们约定于19xx年7月19日,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但因徐锡麟的活动已被清政府觉察,随时有被破获的危险,徐锡麟乃于7月6日乘学堂毕业大操之际起事,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攻据军械所,因弹尽被捕,当天被害。徐死后被挖了心,给清兵炒食净尽。接着,秋瑾被人告发,清兵于7月13日从杭入绍,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奋战力尽被捕,7月15日被杀害于绍兴城内轩亭口。

  夏瑜是《药》中的人物,但是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而且都从玉旁;夏瑜被杀害的地方是有四个暗淡金字“古囗亭口”的破匾下的丁字街头,显然是暗指秋瑾就义之处──古轩亭口。用夏瑜影射秋瑾表示了作家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对他们所从事的革命的惋惜与同情,但并不意味着小说中所描写的全是秋瑾的事迹。夏瑜是艺术形象,他的身上必然概括了其他革命者的某些方面,例如徐锡麟,他的心是被清朝士兵挖出来炒了吃的,这当然是残暴,而夏瑜的血却是被愚昧的群众蘸了当药吃下去的,就更令人悲痛。两者表面上虽无联系,但不能说鲁迅在创作夏瑜这个形象时没有想到徐锡麟生前死后的种种遭遇。秋瑾是献身民主革命的著名女英雄,而夏瑜则是出身贫寒之家的热血男儿,这种安排就说明了夏瑜是从现实中概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五、初读感知

  听范读(多媒体),学生跟着轻轻地读;

  2、注音释词

  肩胛(jiá)骨   攫(jué)取:抓取,掠夺。  黯淡:暗淡。置之度外:度,考虑。  

  褴褛(lánlǚ):衣服破烂。跄(qiàng)跄踉踉(liàng):走路不稳的样子。

  六、理清结构,初识主旨。

  1、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

  2、对夏瑜是侧面描写的,说说小说中的人们对夏瑜事件是怎样看待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理解小说的线索和作用(课后“练习”二);

  4、试归纳本文结构;

  5、小说以“药”为题,有何深刻含义,又有什么作用?

  6、以“华”家、“夏”家命名,有何含义?

  ——明确:

  1、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吃药结果(上坟)

  2、人们对夏瑜的态度:

  人们 态度 人们 态度

  1、夏三爷 出卖 5、百姓(茶客) 嘲讽

  2、红眼睛阿义 欺压 6、康大叔 杀卖

  3、百姓(看客) 赏鉴 7、夏四奶奶(瑜母) 羞愧

  4、华家 买吃 8、其它

  这说明了国民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也说明了革命者要发动群众是何等的艰难。

  鲁迅语: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3、 (1)线索:

  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

  暗线: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2)连接、交织、融合:

  双线连接、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

  一,明写华老栓买“药”,暗写夏瑜牺牲。(开端)  

  二、明写华小栓吃药,暗写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吃。(发展)  

  三、明写刽子手和茶客们谈“药”,暗写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高潮)  

  四、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上坟,暗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与悲凉。(结局)  

  (3)作用:

  明线突出群众的愚昧,暗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读者在体会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的主题思想之外,还能进一步思索其深层的寓意。

  4、结构归纳:

  情    节 一(开端) 二(发展) 三(高潮) 四(结局) 作    用

  时    间 秋天的下半夜 当天清晨 当天上午 第二年清明

  地    点 刑场(连接) 华家(连接) 茶馆(交织) 坟场(融合)

  华    家

  (正面描写) 买  药 吃  药 谈  药 药  效(无) 国民的

  愚昧

  夏    家

  (侧面描写) 人 被 杀 血 被 吃 事 被 讥 影 响(无) 革命者的

  悲哀

  5、以药为题:

  (1)含义:

  文题《药》有着揭示主题的作用,可以有三种理解: 

  a、人血馒头绝不是医治病人的良药——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象的医治病者的良药; 

  b 、辛亥革命也不是医治中国的良药——群众愚昧麻木,革命者难以发动群众,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决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c 、彻底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良药——只有唤醒群众,动员群众起来革命,才是取得革命胜利。

  (2)作用:

  a、揭示主题:指出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充分发动群众,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

  b、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

  c、连接线索:作为“药”的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

  6、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中国那时候就那样子;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但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勿须叫“夏瑜”,华老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程序

  一、分析人物形象

  华老栓

  1、找出文中描写华老栓的句子作上记号,说明其描写方法,理解人物性格;

  2、归纳华老栓的形象特征;

  3、说明形象的意义。

  ——明确:

  1、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人物形象:旧中国一个生活拮据、勤劳俭朴、胆小善良而又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贫苦劳动者。

  老弱贫病的三口之家依靠一间小茶馆维持贫困的生活。满幅补丁的夹被,如豆一灯便足以弥满全屋的两间房,足见贫困;熬夜归来,又一趟趟地给客人冲茶可见其勤劳;他不敢看杀人,不敢接人血馒头,又说明他的善良。但他又迷信人血馒头,最令人痛心的是,他不问杀的是谁就买其血,知道了是谁的血后还麻木不仁地、笑嘻嘻地为刽子手冲茶。

  3、形象的意义:华老栓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社会“众生相”典型,他代表着当时的落后民众,他和不理解儿子的夏四奶奶是当时病态社会人物中最令人忧心、痛心的一部分。

  康大叔

  文中重点写到康大叔的地方有几处?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明确:

  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

  行动描写——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

  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还有语言描写等。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凶残、暴虐、贪婪无耻的刽子手,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             

  形象的意义:

  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总之,从外貌、行动、语言中显示了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卑鄙的灵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夏瑜

  1、找出文中描写华老栓的句子作上记号,说明其描写方法,理解人物性格;

  2、归纳华老栓的形象特征;

  3、说明形象的意义。

  ——明确:

  1、 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参加反清革命,狱中英勇斗争,宣传革命思想,牺牲个人生命。

  语言描写:“可怜”、“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2、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等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3、形象的意义:

  作者通过群众对他的态度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孤寂和悲哀: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在狱中挨打,人们“高兴”;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杀时,人们扯着脖子看热闹;他的血,被老栓当作为儿子治病的“药”;连他的母亲,也为他的行为感到“羞愧”。

  夏瑜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给看客们一次鉴赏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这一惨痛事实,一方面极其深刻地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思想毒害的严重程度,一方面也显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分不开的。

  阿义──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凶残、贪婪、顽固,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夏瑜,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夏瑜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夏瑜身上的衣服。  

  夏三爷──出卖灵魂的势利之徒。卑鄙自私,为了独得赏银,丧心病狂告发侄儿,显示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  

  死者的家属和茶客(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 ——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的结果。借麻木的民众唤醒民众的麻木,借凶残的刽子手控诉刽子手的凶残,借失败的革命者剖析革命者的失败,正是这几个形象在体现主题上的深远意义。

  二、理解主旨

  1、可让学生读课文后面的方框内容,受到一定启示。

  2、讨论课后“练习”一:

  a、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

  b、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c、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d、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们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明确:

  a、第一种说法,“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

  b、第二种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c、第三种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

  d、第四种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

  3、归纳主旨

  《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教学程序

  一、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

  1、“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2、“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

  3、“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4、茶馆里茶客们的谈话……

  ——明确:

  “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多么渴望!“潮一般向前赶”,何等嗜血!“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何其认真!七嘴八舌的谈论,如此愚昧!

  这里饱含着作者的嘲讽,更显现了作者深沉的悲哀:革命者为民众牺牲,民众不仅不理解他们的奋斗目的,反而将他们的死看作无聊生活的一种点缀,平淡生活的一点刺激。愚昧麻木如此,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二)、自然环境

  1、“秋天的后半夜……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2、“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

  3、“……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明确:

  1、

  a、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

  b、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

  c、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2、坟上的花,可能是夏瑜的战友或同情者前来献上以寄托哀思的。这表明,烈士为革命而牺牲,没有被所有的人遗忘,还有人纪念他们。在夏瑜的坟头(死)布置一个花环(生),就深刻地把绝望、虚无、悲观与希望、乐观、信念揉合在一起,用沉重的音符奏响着历史发展的乐章和生命演进的乐曲。花环的出现,为荒凉之气增添了一抹亮色。表现作者对先烈的悼念,也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

  3、制造了毫无生机的坟场的悲凉、阴冷氛围,令人窒息,既烘托了两位母亲极为凄惨的心情,又能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三)、学生自由赏析其它环境描写

  可能的赏析有:

  1、灯笼:开头,灯笼只是一个照明工具。买药时,刽子手康大叔的一“抢”、一“撕”、一“裹”、一“塞”,寥寥数笔,便把一个凶残、狠毒、诡诈的刽子手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后来,华老拴把馒头用荷叶包了,然后便连同破灯笼一起塞进灶里。一方面引火,废物利用;一方面销脏灭证,了却一桩心事,谨慎周密,不留破绽。一个小小的灯笼,在鲁迅的笔下写得反复迭宕,摇曳多姿,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2、“……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在这里,作者把阔人家“吉礼”时的馒头和穷人丧嗣“凶礼”后的丛冢相比拟,吉凶互喻,是悲悯也是反讽,同时又和前文的“人血馒头”这味奇药的意象隐然呼应了。

  花掉老栓一生心血和寄寓老栓全部期望的“人血馒头”终于没能挽救小栓的生命,“人血馒头”最终变成了“丛冢馒头”,这里的设喻又蕴含深沉的哲理和复杂的审美旨趣。“人血馒头”是生的希望,也是革命被愚昧扼杀的死的见证;“丛冢馒头”(坟墓)是死的见证,是个体生命终结的标志,而坟墓却又是人的生命、人的灵魂永恒不灭的外在形式。作者把一个革命者和一个小市民的双坟并列在一起,把“人血馒头”艳艳的鲜活色与“丛冢馒头”沉沉的死寂色重叠在一起,就正和主题“药”的双重意蕴相暗合。

  3、华老栓“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写出了老栓的小心翼翼和特别的幸福感。终于买到“药”了,这“药”一定能治好自己儿子的病,儿子一定从此好起来,老栓心中充溢着喜悦。但是,这份所谓的“药”到底是谁生命的奉献,老栓却毫不在意,漠不关心。老栓不是无聊的看客,可是他的迷信、麻木和自私的思想与看客没有本质区别。作者借这一比喻展现他的“幸福感”,揭示的内涵却是其愚昧、麻木和自私,表达出对国民素质深沉思索。

  4、茶馆在文中的作用

  a、连接作用: 连接明暗两条线索。

  b、推动情节发展: 由华家引出夏家的故事。

  c、展示人物性格: 通过语言、行动等表现人物。

  d、揭示小说主旨,浓缩社会现实。通过来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的语言等,展现了群众的愚昧、落后、麻木,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仇恨,既是群众的愚昧,更是革命者的悲哀,这些均表现了当时旧中国社会现实的真实现状。

《药》学案 篇8

  教学目的

  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第五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65页把“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浏览一遍。要求画出:1.情节的定义;2.情节包括几个部分;3.阅读小说时对情节要注意的三个“是否”;4.主题的定义;5.分析主题时要考察的三要素和两要点(教师巡堂,检查学生是否画对)。下面我们将以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阅读分析《药》。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留下悬念,待学完本文后讨论)。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二、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见人教社“教参”第139页),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见215 页),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211页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2),感到“幸福”(如,213页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3),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212页“……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215页—216页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210页—212页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俞(《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见人教社1991年1月第1版高中第三册教参第146—148页,补充资料四“关于秋瑾烈士被害和《药》的创作”以及补充资料五“关于《药》的素材”)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见高潮部分217—218页)。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212页和215页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五)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教师可参看教参141页。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一、归纳《药》的主题。

  二、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1.《药》的主题是什么?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按单元知识向学生提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见教参144页),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药》的主题可作以下 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完成“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回答的  部分答案见教参143页)

  3.《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题。(见教参138页)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4.单元知识短文中指出:“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 ?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完成“思考和练习”四、4)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布置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课外“思考和练习”六的要求可纳入其中),然后集体修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作汇报演出(各组演出时间不超过15分钟)

  [1]

《药》学案 篇9

  一、说教材

  《药》是一篇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小说,作者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干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这被当成了平民华老栓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钢刀镇压革命和利用“软刀”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这篇小说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安排精巧,环境描写典型,既是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更是作为小说教材的典范。编者把它放在教材小说单元的第一篇对于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小说,如何欣赏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教学《药》这篇小说必须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一是知识目标,职高学生在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要求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比如小说的三要素;识记有关文学常识,比如作家作品;积累字词。二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通过分析主人公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的主题。三是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作品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三、说重点、难点

  《药》是一篇揭露封建统治者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的小说。重点确立在对这个双手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刽子手康大叔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上。作者通过对康大叔的肖像、语言、动作的个性化描写,充分表现了康大叔凶狠、残暴、贪婪、无耻的性格特征。丑陋的外衣里包裹着一个丑恶的灵魂,通过人物的性格认识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反动本质。教读本文的难点是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复杂情感态度。小说描写了一群人,是一幅社会众生相,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态度是不相同的,这跟他所持的立场密切相关,他对当时的社会的认识是入木三分的。作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站到了斗争的最前线,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同旧的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在《〈呐喊〉自序》中说,“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分析比较法,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比较他们性格的异同,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阅读能力较弱,没有课前预习,会浪费很多课堂教学时间,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利用校园网了解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了解作家生活时代的特征,利用工具书识记文本的字词并积累部分词语,了解小说的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写出你的猜想。在课堂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检查学生预习后,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师生之间共同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然后就抓住重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突破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就整篇小说而言,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带有强烈的批判性的,“恨”是作者的基本态度,但是作者对不同的人物恨是不同的,对康大叔是一种阶级仇恨,是憎恨;对华老栓等社会平民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怨恨,对革命者是一种带着悲哀的惋恨。小说的主题也能够通过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表现出来。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说说以“药”为题的含义。

《药》学案 篇10

  记不清多少次与学生一起学习《药》,至少有五六次了。

  过去讲《药》大都是老师主持课堂,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参与讨论。尽管课堂也颇为热闹,学生参与也颇为踊跃,但是,我总觉得不过瘾。

  此次又一次讲授《药》,面临新困难,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

  怎样才能让生活在现代北京城的学生的对《药》感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走老路肯定不行!我费了一番心思。

  我做出一个决定。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于是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之后出现一片静寂,学生读特别认真。看出来,学生热情特别高涨。

  但静寂是短暂的,刚过一会儿,就有人提问题:“216页那个‘窸窸窣窣’现在不用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218页‘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时提出来。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读完。

  但时间有限,课上的阅读,只能安排一节课。

  我要求同学们课下去阅读。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接下来,已经是另外一天的语文课了。这是两节连堂课。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她点点头,又补充说:“初中学《孔乙已》的时候,老师这样讲过,鲁迅的大部分小说大体都能如此去理解。”

  我说:“你说的对,而且本篇就可如此解读。”

  又一个同学说:“我看,也是揭示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

  我提示他:“具体说。”

  “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我故意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我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学生说:“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我又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我仍然追问刚才的话头。

  学生说:“当然不高兴。”

  我又说:“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

  学生答:“没有。”

  我再问:“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

  学生:“也没有。”

  我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没有让群众一同参与。”

  我说:“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一学生说:“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我插话:“是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我插话:“是麻木者的悲剧。”是双重悲剧。(我插话:“非常好!”)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我又接话总结:“他总结得非常精彩。我可以换句话说,‘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我把“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板书在黑板上。

  上面,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讨论。

  讨论到如此地步,我已经基本满意。

  接着,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并说说究竟如何“耐人寻味”。

  学生们一时议论纷纷,踊跃异常,差不多都举了手。

  学生们首先报题目。我在黑板上一一记录,积累下来,大体有下面几个:

  1、题目“药”的涵义;2、动词的运用;3、颜色词的运用;4、几个道具的涵义;5、华老栓的不答语;6、环境描写;7、人名的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际就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单元。

  关于动词的运用的讨论

  先发动全班一同来找“耐人寻味”的动词,并且都能够说出“耐人寻味”来。

  第一部分中,有四个地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展开讨论: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学生们都能认为,两个“掏”字,实际写华家钱少而珍贵,那些钱可都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得来不易,所以藏得非常隐蔽。

  2、“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按”,“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经过讨论,学生们都觉得,“抖抖地装”“按一按”,写华老栓万分在意钱、珍惜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所以,华老栓珍惜钱,实际上,也是珍惜儿子的命,正如一位学生精练概括的,“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我特别提醒学生钻研,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

  我开玩笑说,“这里华老栓好像吃了兴奋剂,”学生哄堂大笑,我说,“当然仅仅是比方,同学们想想,华老栓的‘兴奋剂’是什么?”

  学生们都抓住了“觉得爽快”“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确实把”等等语词。

  学生说:“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

  有学生说:“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华老栓爷爷。”

  学生们都会意地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也给予表扬。

  我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

  我一提出问题,一下有点冷场。学生们都在思索。

  我先提醒学生翻书找到华老栓回来时候,鲁迅是描写华老栓的段落。

  学生很快找到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的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有学生说:“把前面取药路上的描写放在这个地方,未尝不可。”

  有学生说:“放在这里,肯定不行,像前面华老栓‘跨步格外高远’,那还不把人血馒头给丢了!”显然,这个学生读得仔细。

  有学生继续补充:“前面重点华老栓的兴奋,因为他觉得特别新鲜,因而也激动;而后面重点表现华老栓的小心翼翼,当然他也激动,但是他主要是紧张,害怕把人血馒头弄丢。所以不能把兴奋时的激动‘跨步格外高远’等等的描写放在这里。”

  我补充:“兜里装着钱可以高视阔步起来,钱不至于丢,捧着人血馒头高视阔步,那人血馒头就成了泥土馒头了。概括说,前面是取药路上单纯高兴,后面是取药回来因为过度高兴而紧张。”

  有学生又有新发现:“我觉得,作者在华老栓回去的路上,写‘在他面前,呈现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好像有什么暗示意义。”

  “什么暗示意义?请你说说看。”我以为他要说“古□亭口”暗示着这是秋瑾被杀的地方。

  学生却回答说:“我觉得,到了家,却出现刑场上黯淡的金字,‘刑场’和‘黯淡’就暗示着华老栓的药必定没法治小栓的病,小栓必死无疑。”

  我觉得学生说的有道理,出乎我意料,就给予他肯定。

  接下来讨论刽子手一段动词:“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抢、扯、裹、塞、捏、转、哼”8个动词,,学生们一致认为鲁迅一连8个动词的运用,写出了“黑的人”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写出了刽子手的特点。

  第三部分中,注意讨论了以下几个地方。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了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学生找出“闯、披、散、捆、嚷”5个动词,我让学生换换其他的动词,学生把“闯”换成“走”,把“披”换成“穿”,把“散”换成“系”,把“捆”换成“扎”,把“嚷”换成“说”,显然都不如原词有那么强烈的效果。原词写出了康大叔的蛮横、粗野、无礼。

  关于刽子手与康大叔的讨论

  在同学们没有多少疑问的时候,我问:

  “大家仔细看看,进来的人是谁呢?是第一部分‘买药’中的刽子手吗?”

  同学们仔细看着。这一看,还真的发现了问题。许多同学都觉得“康大叔”本不是第一部分的刽子手,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觉得“康大叔”就是刽子手,即第一部分的“黑衣人”。

  我提醒同学们:“无论你觉得康大叔是刽子手,还是觉得康大叔不是刽子手,都要提出理由来。”

  于是两派纷纷找出根据来了。

  首先认定康大叔与刽子手是一人的同学,找出了理由。他们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 两人都跟刑场相关联。

  第二, 两人说话及行事都非常粗野、凶狠,可以从描写两人的一系列动词上及说话方式上看出。

  第三, 两人都涉及“黑色”。“黑的人”就正是以衣服是黑色有,而康大叔则是“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而判断康大叔与刽子手并非一人的同学,也同样举出了理由:

  第一,如果是一人,那么,在刑场上“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时,应当相认,康大叔应当能喊老栓的名字,像后来在茶馆喊“老栓”“栓叔”一样。

  第二,如果是一人,刑场上的康大叔也应当像后来在茶馆里那样“虚情假意”,那样“热烙”。可是刑场上交易却如同陌路人,根本不相识。交给华老栓馒头,收取华老栓的钱时,都非常野蛮、近乎凶残。可是后来的“康大叔”却明显有些“热情”,有些“人情味”。

  第三,刽子手明明收了华老栓的洋钱,可是后来康大叔在茶馆里却不承认,他当着那么多人居然对华老栓说“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

  提到这一条论据时,不同意把二人区分开的同学立即反驳说,可能是康大叔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避讳收了华老栓的钱,因为收钱是犯王法的。而同意把康大叔与刽子手判定为两个人的同学,回应说,从后来康大叔在茶馆里的表现看,康大叔是一个咋咋呼呼爱吹牛的人,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了自己透露给华老栓消息,走漏消息也是犯王法的,他能够承认透露消息,那么,他也应当不会避讳收了华老栓的钱。

  双方都提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课堂上出现了非常热烈的争论场面。开始时,主张区分康大叔与黑衣人属于少数派,而渐渐,他们人数多起来。我对主张区分的同学,表示鼓励,我说,包括我们的教参都说两人是一人,当前学术界大多数人也主张二人合一,而你们却主张分开,论据也充分,应当鼓励。

  学生询问我的意见,我说,从理由的充分性上看,我当然同意主张把二者区分的意见。

  另外几个细节的讨论

  第三部分,“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学生们都觉得,这里,“手恭恭敬敬的垂着”“送茶碗茶叶”“加橄榄”,还有两个“笑嘻嘻”,都写出了华老栓夫妇对康大叔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尊敬,要讨好他。

  第四部分,“华大妈……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

  学生们觉得,这里,“踌躇”“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都写出华大妈特定的心理:儿子谋反,被杀,妈妈觉得无颜面对外人。

  颜色词语运用的讨论

  第一部分中,“乌蓝的天”的秋夜,而茶馆里弥漫着“青白的光”,大街“黑沉沉的”,路是“灰白的”,兵丁“衣服前后一个大白圆圈”“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刽子手“浑身黑色”,“‘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学生们把这一系列颜色词语联系起来,觉得,整个是一派肃杀、阴冷、阴森的“杀人”气氛,所有这些颜色词语,都透露出这样一种气氛。

  第三部分,华老栓“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华大妈也“黑着眼眶”,这两个“黑”字写出了华老栓夫妇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的愁苦。

  第四部分,华大妈半年后,头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这种“白”是失去儿子后内心痛苦折磨的;坟地里,夏四奶奶“半白的头发”“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这里同样也是写出了“失子”后内心痛苦的折磨。

  以上,无论“白”,还是“黑”,都是一种痛苦、凄凉的象征。

  而写刽子手和康大叔,却也用黑色。“浑身黑色”“披一件玄色布衫”“玄色腰带”,这里的黑色,除了带有一种粗野、蛮横的意味,其实黑色已经与黑暗社会融为一体了。

  “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人名用颜色,也有讲究。“红眼睛”让人们联想到贪婪的吃人的疯狗;“花白胡子”让人想到又老又朽,忠君卫道。

  环境描写的讨论

  小说开头,“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学生们都能感受到明显的意义,没有月亮,太阳又没有升起的时刻,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暗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众都处于一种麻木、蒙昧的状态。

  我接着问:“你能够从此处读出‘秋瑾’二字和‘秋瑾被杀’吗?”

  学生还真的恍然大悟:“‘秋’似乎指姓,‘月亮’如玉盘,似乎指‘瑾’。而‘月亮下去了’就是指秋瑾被杀了。”

  第四部分,“西关外*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边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死去的人,都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硬刀子和软刀子杀死的人,夏瑜是被硬刀子杀死的,小栓是被软刀子杀死的。是他们的死,造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以像“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有的同学,能够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看出社会象征意义来:“这里似春而非春,似春却仍寒。这里已经有了春意了,像出现了‘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如新芽刚抽动,就是这个社会由严冬向春天转折的标志。但是春天毕竟是早春,仍然分外寒冷。”

  学生看出这些,我真的佩服他们的“毒眼”或者叫做“慧眼”。

  写“坟上花环”,“花不很多,……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其中也有暗含的深意,花如星火,虽然少,然而仍然有生命力,让人们读了之后不致于觉得惨淡、悲凉、无望,仍然觉得有希望,有憧憬。

  最后,“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注意“发抖的声音”,它指的什么声音?可以理解是枯草的声音。

  但,有学生说,我们读小说到结尾,应当理解,这里实际上是“夏瑜们”的一声微弱的呐喊,饱蘸血泪,不强壮,但是却已经有了声响,尽管不能起到唤醒国民的作用。

  几个道具的讨论

  道具往往被同学们忽略。

  我提醒同学们把课文中的涉及到的道具全部一一找出来。

  第一部分,“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第二部分,①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

  ②“满幅补钉的夹被”。

  第三部分,①“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

  ②华大妈给康大叔加了一个“橄榄”。

  以上五个道具,实际都是“无声的意义符号”。

  我问:

  “为什么华老栓家,灯盏遍身油腻,好像长时间没有擦,而茶桌却滑溜溜的发光?”

  学生发觉,那灯盏是他们卧室的,也就是他们睡觉休息的内室;而茶桌是摆在外面的大厅里,是他们做买卖用的,是他们的劳动工具。灯盏只是自己用的,他们整日操劳,没有多少闲暇,所以他们也就不去料理、擦洗。而作为“劳动工具”的“茶桌”,则必须擦洗得干干净净,招徕客人,如果脏乎乎,就影响到生意了。

  “大铜壶”也是他们的经济来源,大铜壶也肯定是干干净净的,锃亮的,尽管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大铜壶的形象。

  而“满幅补钉的夹被”,则是华家贫穷生活的一个缩影。

  同学们都觉得这个“橄榄”比较妙,华大妈给康大叔加了一个橄榄,就把华家对康大叔的感激之情流露地非常真切。

  题目“药”的涵义的讨论

  学生们认为,“药”这个题目大概有三方面的涵义,既有实指,又有虚指。实指就是作品中的人血馒头,虚指是,鲁迅希望通过本篇小说能够提醒人们尤其革命者,注意寻找一付良药,来疗救麻木者、愚昧者的药方。同时,“药”本身又是联结情节的关键,第一部分是买“药”,第二部分是煮“药”,第三部分是谈“药”,最后“药”无效而终结。

  关于华老栓的简答语与不答语

  华老栓全文的语言描写极少,他是一个特别“吝惜语言”的人。

  我让同学们给华老栓的语言计数。

  “唔,……你给我罢”,这是开头临去买人血馒头时,跟华大妈要钱,只说了4个字。说的最多的,是临去买药时对头儿子小栓说的。他“低低地”对小栓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可以看出,老栓对儿子的特别在意,嘱咐的话也特别多,一下说了15个字。

  买药回来的路上,有人问“这是给谁治病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不答应,“他的精神只在一个包上”。这是华老栓的不答语。表明华老栓一门心思在人血馒头上,如文中所写,他拿着人血馒头,就如同“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

  在烤制人血馒头时,回答只有两个字。华大妈问“得了吗”,华老栓答“得了”,表明老栓仍然一门心思在人血馒头上面。

  当有人进店时,闻到香味,就问“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这又是华老栓的不答语。

  当康大叔表白自己信息灵通时,“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依然不答,但是看出,他心里非常高兴且充满了感激。

  姓名的意义

  让学生把全文的人名都一一找出来。

  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红眼睛阿义。

  当然,在老师提示下,学生很容易看出“夏瑜”与“秋瑾”名字的对应关系。

  我问的另外的:“为什么取姓为‘华’与‘夏’?”

  学生看出特指“华夏民族”,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为正义为民族而赴汤蹈火的人,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蒙昧不觉醒的人。

  “‘栓’字能让人想到什么?”

  学生一下想到了“栓塞不能”“血栓”等。

  “康大叔”与“阿义”的取名,是反其意,本来“康大叔”是最不健康的人,鲁迅却让他姓“康”;阿义是最无情无义的人,鲁迅却让他叫作阿“义”。

  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在全文的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抛出了一个稍微深层的问题。

  “大家考虑一下,除了开始时,我们讨论的‘麻木者的悲剧’与‘先驱者的悲剧’之外,本文更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学生一时听不明白。

  我解释说:“本文当然是前面所说的两种意义的悲剧,可是要大家深入思考一下,当我们听到夏瑜在牢里喊‘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说阿义‘可怜’的时候,你们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学生答:“口号太远、太高、太脱离实际。”

  “太冒!”

  我问:“口号太高、太远、太冒、太脱离实际,群众认为他怎样?”

  学生答:“群众自然认为他疯了,自然认为他神经有问题。”

  “你们认为,夏瑜们,怎样才能不脱离实际,怎样才能让群众觉得他们不疯,神经还正常呢?――当然前提是,夏瑜们不能丢失自己的先驱者的信念。”

  学生答:“替华老栓们解决现实问题。”

  “解决什么现实问题?”

  学生答:“贫穷、疾病。”

  “好,咱们设想一下,假如,夏瑜们能够有财力、有精力真的帮助他们解决了他们的贫穷、疾病,那么,华老栓们是不是就对夏瑜们感兴趣?是不是就不去吃夏瑜们的血了?”

  学生深思后,答:“当然不去了。”

  我补充说:

  “华老栓们也许对夏瑜们感兴趣了,老栓们富裕了、健壮了,可能不去吃或者不需要去吃夏瑜们的血了。但是,他们仍然可能去当‘盲众’‘盲从者’,去当‘炮灰’,去喊各种他们自己不理解的‘口号’。这就是鲁迅心目中的中国民众的本相。”

  我继续追问:“在本篇中,鲁迅对夏瑜们是怎样的态度?是不是在讴歌并赞扬他们?”

  学生答:“有批评的意思。”

  我说:“鲁迅对他们是抱有敬意的,但是对他们的过于‘高蹈’的‘革命’却不是完全赞同的。鲁迅觉得,夏瑜们作为‘中国的医生’,疗救中国的病症,没有对症下药。反而让病人把医生的血给吃了。华老栓们吃了‘中国医生’的血,就成了对夏瑜们的一个‘讽刺’。相对来说,鲁迅更高明,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种悲剧、悲凉所在,所以,他写作本篇,就如同给夏瑜们开出了一张‘药方’。”

  学生听懂了,频频点头。

《药》学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小说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2 、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

  3 、认识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 、深刻认识小说主题。

  二、教学重点: 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 小说主题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方法: 以导读、研讨为主,辅之以点拨、释疑。

  五、教时设想: 因时代较远,加之高一学生要真正读懂《药》相对困难,因而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在初读文意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时代背景,第二课时着重理清情节

  和读懂小说内容,第三课时着重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主题,第四课时着重

  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以及“设疑探微”、课后练习等内容。

  (本教案的教学问题均可制作成教学多媒体组织教学,若条件不具备也可直

  接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 、了解时代背景。

  一、由“单元导读”——谈介鲁迅——导入新课:

  1、 专心初读(默读)课文,获取初读感知(有条件也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观看《药》的故事片),四部分内容分别用 4-5 个字 概括: 一、老栓“买”药;二、小栓“吃”药;三、茶客谈“药”;四、华大妈上坟。

  2、 抽学生谈谈读后(或观后)的初感。交谈后 明确: 《药》是出 悲剧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在何处 (脱离群众)—— 怎样写悲的 ?( 《药》是以小说这种体裁形式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出深刻悲剧的)

  二、了解小说知识:

  1 、小说是一种怎样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因此“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2、 阅读小说有那些基本方法?(了解 背景 ——把握 主题 ——理清 情节 ——分析 人物 )

  三、了解背景(环境):

  1 、《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现实 :封建专制,贫穷落后,民众愚昧麻木不觉悟。)

  2 、《药》哪些地方描写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

  ( 指出并明确: 如对“老栓买药”、“刑场看客”、“茶客谈药”,尤其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对夏瑜狱中英勇表现的“气愤”,夏四奶奶的“羞愧”,以及两位母亲对儿子死因不理解,毫不醒悟的描写,都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也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悲剧的最处。)

  四、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第一题,阅读思考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情节。

  2、读懂小说内容。

  一、研讨情节: 《药》是围绕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情节的:

  明线: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议药→药的效果 (华大妈上坟)(四个场面分别写了时间、地点)

  暗线: 夏瑜被害→夏瑜(血)被吃→夏瑜被议→血的悲剧

  二、理解各部分内容:

  1、开头的时令描写勾勒出了黎明前的什么特征?

  (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暗示当时的时代特征。)

  2、 华老栓走到街上,天气本来比屋里“冷得多”。为什么“倒觉爽快”?在这以前心情怎样?在这以后心情又怎样?

  (在“爽快”之前的心情是沉重的;在“爽快”之后的心情则是由“发冷”吃惊——

  “慌忙”、“踌躇”——精神兴奋。)

  3、 第三部分“中间开花”,贯通前后:

  a、 华老栓的两个眼眶为什么“都围着一圈黑线”?(联系(一)是因连夜买“药”所致。)

  b、 康大叔接连嚷了八个“包好”,分别包含了什么意思?(前四个标榜这人血馒头“与众不同”,因是革命者的鲜血染成;后四个是针对小栓“不住的咳嗽”而发,自我嘲弄这人血馒头治病无效。)

  c、 康大叔同茶客说了些什么?说明什么?(他讲的是夏瑜被捕的原因和在狱中的表现,说明革命者的英勇,刽子手的凶残,奸细的卑劣,群众的愚昧——点明了悲剧根源)

  4、 第四部分夏四奶奶为什么“现出些羞愧的颜色”?又为什么“瞪着眼只是发怔”?华大妈两次提出“我们还是回去罢”,各包含着怎样的意思?(总的写出两位母亲对儿子死因不理解,毫不醒悟,进一步点名了悲剧的最悲处。)

  5 、小说结尾夏瑜坟上为什么“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

  (这是为了表明有人怀念夏瑜,革命的火种并没有被扑灭,革命后继有人。这花环添

  得“平空”,但很有必要,很有深意。)

  三、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描写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人物的文字内容,概括他们的

  性格特征,并思考小说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把握小说主题。

  一、分析人物:

  a、人物形象:华 老栓: 一个既 勤劳善良 又 愚昧麻木 的劳动人民。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夏 瑜: 一个既 英勇不屈 又严重 脱离群众 的年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康大叔: 一个 凶狠贪婪 为统治阶级效劳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

  b 、人物描写: 通过对华大妈、华老栓、康大叔、夏四奶、刑场看客等描写,栩栩如生

  而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物群像。(六处人物描写: )

  二、明确标题含义:

  1 、小说标题有何意义?

  (明确:“药”是人血馒头。但它蘸的是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鲜血,故就有了其特殊的 意义 :人血馒头医不好群众肉体上的病;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鲜血也治不了群众精神上的病——迷信、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

  2、 那么什么是疗治中国社会的良药?(进行一场真正由民众参加的改造旧中国的革命)

  3 、研讨“题五”: “药”(蘸有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决不是疗治人体疾病的药)

  药 (什么是治疗中国社会的良药?)

  药!(脱离群众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疗中国社会的良药)

  三、深刻认识主题 (补发资料《干粗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研讨明确):

  1、两个作品有哪些 不同点 ?(a、国别不同:一个是中国作品,一个是俄国作品;b、一个反映的是“秀才革命”与农民的问题;一个反映的是“秀才革命”与工人的问题。c、一个去买“人血馒头”治病;一个要去把绞死他的那根绳子搞到手,希望带来“好运”。)

  2、两个作品反映的主题有什么 共同点 ?(a、 两者都反映了民众的“精神病”: 迷信、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 b 、两者都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 脱离群众 的弊病。 c 、夏瑜和“白手的人”都是“秀才革命”的牺牲品。)

  3 、由此可按 “人血馒头”→“药”→“药效”→“什么是真正的药?” 的过程研讨揭示 主题: 《药》通过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指出唤醒民众,摆脱封建社会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究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4 、“药”也是小说的 悬念 :

  (老栓要人血馒头干什么?如此残酷而血腥的药,其药效到底如何?什么才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真正良药?这一个个同“药”有关的悬念也正是该小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之处。)

  四、布置作业: 找出小说的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并思考其表达作用。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1、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研讨“ 设疑探微”等内容。

  一、 研讨场面描写及其作用: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四个场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二、 研讨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1、 华老栓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反衬华老栓  

  “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

  2 、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愚昧麻木)

  3 、墓地丛冢的描写(揭露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者的罪行)。

  4 、结尾坟地的景物描写(更是渲染了悲凉、死寂的气氛,也增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 哀

  和母亲不知儿子死因、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三、 设疑探微: (《药》作为名篇,还有不少内容可“设疑探微”,这对学生学习小说很有帮助。)

  1、 华老栓买“药”前有没有同华大妈合计过?何以见得?

  (合计过。可从“你就去么”、“你给我吧”简洁、含蓄而深沉的对话中而知)

  2、 华老栓为什么话少?茶客议“药”时为什么又一言不发?

  (从中更显华老栓勤劳朴实(老实憨厚)、愚昧麻木的性格特征)

  3、 小栓为什么没说话,只是咳嗽?一共咳了几次嗽?各有什么作用?

  (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无言胜有言”。小栓一共咳了六次嗽:第一部分咳了二次嗽,第二部分咳了一次嗽,第三部分咳了三次嗽,不仅点明了病情的日益严重,而且是对“包好”的“药”层层深入的揭露和讽刺。)

  4、 为什么茶客中还写了一位“二十多岁的人”?他的“气愤”“恍然大悟”又说明了什么?

  (这仍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说明当时民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不单是中年、老年,而且还有青年。这也是《药》这出悲剧的最悲处的表现之一。)

  5、 《药》“画”了多少次眼睛?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共画了九次之多,如对华老栓夫妇画了三次,对康大叔画了两次,对夏四四奶奶画了两次等,从中进一步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或心情。)

  四、研讨概念间的同一关系: (见教材 p76)

  五、学习交流 :谈学了《药》后的收获(谈感受最深的或提出还有什么不懂讨论解决。)。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至五题和“逻辑”练习 1、2题。

《药》学案 篇12

  教学目的

  1.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3.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可先让学生回忆高一必修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中的有关内容,并介绍鲁迅写这篇小说时的思想状况,使学生懂得当时鲁迅是一位在黑暗中探索的战士,虽然还未找到济世的良方,但正视社会种种弊端,始终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在学生了解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可从标题《药》入手,展开情节,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又由浅入深地认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3.讲读课文,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上,进而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但不要脱离鲁迅当时思想和写作的意图,而对“药”的含义随意加以引伸发挥。

  4.选择描写人物的典型句段,让学生朗读、思考,并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人物的不同类型及不同的描写方法。

  5.小说共四节,第一、三节是重点;第二节主要起过渡作用,可从简从略:第四节主要抓气氛渲染,不必过分用力。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社会背景和《药》的含义。

  2.注音释词。

  3.明暗两条线的构成。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读课文前,结合“预习提示”的内容,教师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夕)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夕)。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辛亥革命爆发,曾使鲁迅振奋,烈士的鲜血激起了他的强烈义愤。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革命的资产阶级却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鲁迅在失望和痛苦之中,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话有二层意思:一是小说写的人物多是“不幸的人们”(包括民众和革命者),二是写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包括写出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当时鲁迅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等问题,还不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所以只是“引起人们疗救”而已。

  2.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思考和练习题。

  A题目中的“药”是指什么?这药用来治什么病?它是怎么来的?这是否“包好”的药?为什么?

  B小说是怎样围绕“药”而展开情节?

  C小说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按社会关系给人们分类。

  D给以下字注意:

  檐( ) 腻( ) 撮( )

  簇( ) 怔( ) 滞( )

  攫( ) 窸( ) 窣( )

  蹩( ) 拗( ) 瘐( )

  冢( ) 竦( )

  E.查字词典,解释文中应掌握词语。

  二、检查作业 ,教师订正。

  1.标题“药”:指人血馒头。血是被害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给华小栓治痨病用。这不是“包好”的良药。为什么不是良药,可以从三方面看:华老栓愚昧无知,受骗上当;刽子手以此骗人钱财;小栓病死。

  2.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的结果。

  3.人物:

  4.注音:

  yán nì cuō cù zhèng zhì

  jué xī sū bié ǎo yň

  zhǒng sǒng

  5.释词:

  攫取:掠夺。攫,抓。 踌躇:犹豫。

  饱绽:饱满得要破裂。绽,裂开。

  宛然:仿佛;逼真地。

  跄跄踉踉:走路不稳的样子。也作“踉踉跄跄”。

  煞(是难看):极;很。

  玄色:墨色。

  搭赸:一般写作“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这里是后一种意思。

  乖角儿:机灵人。这里指善于看风使舵的人。

  板滞:呆板,停止不动。

  竦然:惊惧的样子。竦,通“悚”。

  三、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人、事交代清楚,并说清两家之间关系,口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教师订正: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家茶馆。小茶馆业主华老栓的儿子小栓患了痨病,他到刑场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刽子手康大叔,用烈士夏瑜的鲜血沾在馒头上卖给华老栓。小栓当天早上吃了人血馒头,而第二年就死了。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贫寒。参加革命后因夏三爷告密而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终于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想不到他的鲜血却被刽子手卖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小栓和夏瑜死后,却被埋在穷人的坟地里。这就是华、夏两家悲剧。

  四、提问:两家故事就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明确:小说两条线索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馒头,馒头上血的献出者和买去治病的服用者发生了关系,这就把素不相识的两家自然地联络起来。小说的情节的发展是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场景中进行的,两条线索也就是在这些场面中交织的。在刑场上,由夏瑜被害、老栓买药而将两线连接,这是情节的开端;在老栓家,由小栓服下夏瑜的血而将两线交织,这是情节的发展;在茶馆里,由茶馆谈药并谈夏瑜而将两线汇集,这是情节的高潮;在坟场上,由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同时为儿子上坟而将两线融合,这是情节的结局

  教师边评讲,订正,边板书:

  药(人血馒头)

  五、讨论:这篇小说如果不采用明线和暗线相交织方法来安排情节,可以不可以?比如,能否只用单线,或两条都用明线?请说出理由来。教师提示:

  1.用单线有两种情况,一是只写华家的遭遇。这虽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入开掘,恐怕无法超越“反迷信”“反愚昧”的高度。二是只写夏家的悲剧,并把暗线变为明线,这当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化或有可能使主题散而不集中。况且鲁迅写小说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进行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的需要了。

  2.如果小说都用两条明线展开,那么时空难以处理,情节容易零散而不集中,从而导致头绪紊乱。

  3.这篇小说用明暗线索展开情节,不仅头绪清楚,而且开掘出了深刻的主题。这个主题深刻在于,把家庭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不仅深刻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索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社会。

  六、提问:小说以“药”为题,是否还有哪些深意?明确:“药”是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不是治痨病之“药”,它是使人早日丧生的迷信之药。但它的深层意思还在于让人们思索如何去探索济世良方。题目语带双关,小栓得了痨病服错药而致死了,“病态”的社会要服什么“药”才有“疗救”希望呢?民众是愚昧的、痛苦的,革命者是悲哀的、寂寞的,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需“上下以求索”。

  七、追问:同学们学过近代史和现代史,请说说马克思主义和济世良方该是什么?明确:革命者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唤醒愚昧群众的觉悟,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八、讨论: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试举例说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特点以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提示:《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1.时代特点例:描写茶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描写刑场——“士兵衣服前后有个大白圈”、“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描写坟地——摆出菜化过纸,等等。(交代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定社会背景,社会习俗,或表现广大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2.景物特点例: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气氛阳森幽暗,基调冷峭深沉);华老栓得到人血馒头后,作品写到“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反衬出华家幻想的破灭);最后一节坟场描写,写天气“分外寒冷”,枯草“支支直立”,声音“愈颤愈细,细到没有”,乌鸦“铁铸般站着”,等等(烘托夏四奶奶与华大妈无比沉痛与悲凉心情,这些无不引起读者共鸣)。

  九: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三。

  2.想一想,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夏瑜,还是华老栓?

  3.小说塑造人物运用了哪些手段?其中哪种手段最突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各类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分析各种人物描写手段。

  教学过程 

  一、指名学生回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中的1、2、3题。教师评讲,订正:

  士兵号衣上“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这交代了社会背景在清代,因为它是当时士兵服装的特点。“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夏瑜这句话进一步交代社会背景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因为它是当时辛亥革命者最主要的政治主张。坟地的描写,反映出当时残酷社会现实:人民饥疾成灾,革命者被血腥镇压,死者甚众。

  二、讨论:这篇小说是否有主人公?为什么?

  提示:这篇小说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对主人公是谁将有多种理解:或认为华老栓是主角,因为描写他的笔墨最多,刻画得相当丰满厚实,而且他贯穿故事始终;或认为夏瑜是主角,因为他的悲剧最能体现作品主题;有的认为华、夏两者都是主角,因为本文明暗两线交织在一起写,互为依存,离开任何方都会大大削弱主题,有的认为本篇小说没有主角,写的是群像,只是借一群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来体现主题的。

  相比之下,最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本文的实际。因为本文不仅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是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的鲜血竟成了贫民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思的事件,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那怕是用墨最多的主要人物),都很难单独达到体现这一主题的目的。

  三、提问:鲁迅创作爱憎分明,请根据作者对笔下人物的不同感情和态度,给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分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悲哀的革命者:夏瑜

  愚昧而麻木的群众:华家夫妇、看客、茶客(二十多岁的人、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夏四奶奶。

  丑恶的爪牙、帮凶: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

  四、引导学生理解以华老栓为主的形象。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提示:第一部分由几个小层次构成——开头写阴暗的气氛,接着写老栓接过华大妈洋钱上路买“药”,再写到刑场买“药”的情景,最后写他怀着希望回家。朗读时,各小层次之间应有稍长停顿,以示区别。这大部分对话不多,但朗读时应注意区别陈述、疑问、感叹三种语气。凡中间有破折号的,上下不能紧接着读。

  2.提问:第一部分,多次写到“洋钱”,请分别指出,并说明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以下细节描写(尤其是黑体字词语),可看出华老栓是属于贫 穷的劳动者。他家的一点洋钱来之不易,是血汗积攒来的。为了儿子治病,他只好从“枕头底下”拿出来。但带钱郑重其事,深恐掉失。

  A华大妈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

  B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C按了按,硬硬的还在。

  D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交给他。

  3.提问:作者普通劳动者,华老栓具有性格最本质的一面——勤劳而善良。要求学生从第一、二部分中指出描写这方面内容的文句。

  提示:他疼爱儿子,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而舍不得花的钱。到了买“药”刑场,他却“吃了一惊”,不敢走近,退到一家铺子屋檐下“发冷”。在他眼里,看杀头的闲人像“鬼似的”,当刽子手递给他想要买的良“药”——人血馒头时,他却不敢去接。这些都说明他的性格是善良的。

  4.讨论:在第二部分写华老栓回到家,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问:“得了么?”当将煎人血馒头时,又写小栓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这样描写华大妈,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写华大妈的神态和语言,是为了表现母亲爱子心切,深怕买不到被认为医痨病“包好”的“药”。因为能否买到直接关系到儿子的生死。当知道这“药”已得到后,在未煎烤前,又怕儿子看了血淋淋的馒头不敢吃,所以不让儿子过去。

  5.提问:华老栓是当时社会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作者写他,主要是突出他性格的另一面——十分愚昧、麻木。要求学生概括口述这种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明确:这主要表现在他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这件事上。他对刽子手骗人的话深信不疑,为有机会买到这种“药”而感到“爽快”、“幸福”;买到“药”后,他无比兴奋,小心地煎“药”,充满希望地看儿子吃“药”。他关心的只是儿子的痨病,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刽子手毕恭毕敬。这些都表现他愚昧到麻木不仁程度。

  6.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华老栓爱子心切,而显得十分愚昧的有关心理描写句子。

  A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B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C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

  7.讨论:华老栓既是不觉悟劳动群众的代表,那只写他的愚昧和麻木,而不写其他人,能否反映出当时群众的精神面貌?

  提示:华老栓虽然是小说中重要人物,他那悲剧性的愚昧具有典型性。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根深蒂固,成为社会严重问题,单写华老栓还不够,还应该写华大妈、看客、茶客、夏四奶奶等人物,即既有老的,又有年轻的;既有整天碌碌操劳的,又有无所事事的,这样才能深刻而广泛地揭示出本文的主题。

  8.要求学生指出其他群众的愚昧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夏瑜宣传革命道理,“二十多岁的人”听了《感到气愤》;夏瑜挨牢头的打,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感到“高兴”;夏瑜说阿义“可怜”,茶客们却说他“疯了”;夏瑜被杀害,人们“潮一般”去赶看热闹;甚至烈士的母亲也不理解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而牺牲。她不感到光荣,竟然感到“羞愧”,等等。

  9.教师进而指出:鲁迅写华老栓等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 同情他们的处境和悲惨的遭遇,又批判他们的愚昧落后。而他们的愚昧,是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实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因此作者揭出他们的“病苦”,也就有力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罪恶。

  四、引导学生理解康大叔形象。

  1.提问:康大叔这个人物是在什么场合出现的?文中怎样指称他?为什么不始终用“康大叔”称呼他?我们怎么知道他是刽子手?

  明确:他第一次出现是在刑场。夏瑜被杀后,他突然出现在老栓面前;第二次出现是在茶馆。当茶客谈话时,他突然闯进来。文中先后用“黑的人”“横肉的人”指称他,到以后通过跟华大妈对话,才知道他是康大叔。作者之所以那样指称他,不仅是为了突出人物外貌特征,更主要体现对他憎恶之情。文中并没有交代他是刽子手,但我们可以从课文注释和小说具体描写看出来。注释指出,旧时民间迷信,认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结核病,处决犯人时,有人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治病。而刑场写的就是钱血交易,所以可推知其人就是刽子手。此外,更可以从描写中看出来。他贪婪、阴险、狠毒、卑鄙,是封建统治者十足的爪牙,帮凶。

  2.要求学生用一、二句话概述康大叔的恶行。

  提示:口述应包括这些内容——替主人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合理;诈骗群众,把革命者鲜血当“药”高价出卖;宣扬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

  3.教师进而指出:康大叔这人尚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便恶行累累,可想其主人将多么凶残狡诈!

  4.提问:康大叔这个人物不仅写得十分传神,而且饱含了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使人读后久久难忘。请说说,作者塑造这个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段?

  明确: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这三种手段。

  5.要求学生把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最精彩文句,指出来,并说明为什么精彩。

  提示:肖像描写之所以精彩在于,能抓住最富有特色的神态,容貌与服饰,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性格特点。如写“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其凶神恶煞的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写“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其流氓的形象呼之欲出。

  动作描写的之所以精彩在于,能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各种性格化的行为。如:写卖人血馒头时,用“摊着”,“撮着”两个动词准确地画出其人凶狠而贪婪;用“嚷”、“抢”、“扯”、“裹”“塞”等动词,极其准确地写出其人对老栓粗野态度和不耐烦心情;用“抓过”、“捏一捏”,写出其人接钱、数钱熟练动作和丑恶、凶残的灵魂。写进茶馆时,用“闯”、“嚷”两个字,准确表现其人目中无人的粗野行径,等等。

  五、引导学生理解夏瑜形象。

  1.提问:作者描写夏瑜跟描写华老栓、康大叔有什么不同?

  明确:写夏瑜,是用间接方法,即其人没有正面出场,而是通过康大叔的谈话从侧面反映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后者都是用直接描写方法。

  2.追问:一般说来,间接描写的形象不如直接描写的形象鲜明,因为它不具有直观的可感性,不通过读者想象或联想,形象往往不清晰。但夏瑜这个人物却令人久久难忘,这是为什么?请说出理由来。

  提示:这是因为夏瑜是个值得同情而发人深思的悲剧性人物。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具有强烈民主思想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在革命遭受挫折,自己被清朝反动统治者投入监狱时,仍然坚持斗争,宣传革命道理,主张“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并极力“劝牢头造反”,最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夏瑜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但他的最大悲剧就在于,他的革命道理并没有被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为也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支持。他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夏瑜这个悲剧性人物激起人们种种思索:革命者的惨痛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怎样疗救这个病态深重的社会?怎样唤醒民众?

  3.提问:在康大叔跟茶客对话中,说到夏瑜“还说可怜可怜哩”,以后又冷笑花白胡子说,“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怎样理解夏瑜“可怜可怜”的说法。

  明确:“可怜”是指可怜牢头阿义如此不觉悟。夏瑜为了达到“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政治目的,劝阿义也参加造反,阿义却打他。他不但没有丝毫恐惧和胆怯,反而觉得阿义不觉悟,很可怜,这说明他忧虑深沉,胸怀十分宽广。

  六、作业 。

  1.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二、四、五。

  2.预习《基础知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基础知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分析小说主题的一般方法。

  3.归纳《药》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订正“思考和练习”二、五。

  1.明确题二作答的要点:这段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老栓夫妇的动作和神态,可实际是从侧面写康大叔。因为康大叔是封建爪牙,帮凶,他体现着封建统治者意志和秩序,所以他们 当康大叔说话时,都要“笑嘻嘻的听”,“恭恭敬敬的听”。更因为康大叔为华小栓提供了人血馒头,华大妈格外感激,所以要“加上一个橄榄”,以示格外敬重。但这“笑”和“敬”的背后却隐藏着“怕”。

  [1] [2] 下一页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药》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86736116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