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仰面清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精选4篇)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篇1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有几枝铅笔》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一)》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加法的含义;2、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学生每天接触的铅笔作为教具,创设两手分别拿着3枝铅笔和2枝铅笔的情境,并夸张地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动作,让学生一目了然一共有5枝铅笔。但本课的目标之一是: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于是,在我两手合并的一刻,我也试图让学生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但学生的“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是:2+3=5;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5 枝铅笔;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多少?……虽然有的同学已经将加法的意义说出来了,有的同学的问题也很接近了,但就是不能提出简练的问题。直到解决完问题,我结合本情境引导、强调算式和问题的不同后,还有些同学迷迷糊糊,但大部分都建立了算式和问题的概念。在下面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我也能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只为提问题开了个头,学生在反复引导下已经逐渐抓住了提问题的雏形,我相信以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更棒的!

  本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摆一摆”这一活动中,我没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只是把教材中的桃子转换成学生现有的铅笔,试图让他们创造出除了2+3=5之外的5以内的加法算式,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啊,让他们拿出铅笔来之后就开始和铅笔交上朋友了,我这种比较急躁的人就剥夺了他们继续体验的机会,让他们直接看书,填一填,再集体交流每个加法算式的意义。我想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形,我应该放慢速度,让学生边摆边填边交流,让学生充分体验,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我更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这节课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让我有感而发,说不定下一次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一年一年提升的。一年级是从无到有的开始,我们急不来,而应给他们创造条件、环境,让他们去体验、探究,去建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能力。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创情境,如模拟表演(原来有几个人,又来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讲童话故事等,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有几枝铅笔》一课是学生对加法的初步认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能走进数学,学会使用数学,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

  教学中我创设了关于5枝铅笔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的引出新课,最后再通过在教室里找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鼓励算法的多样性。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要求算式正确,更重要的是放在说一说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观察过程说出来,并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寻找做题的多种方法。 

  3、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能力,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低年级教学就需要老师去多想办法,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让他们在比赛活动中去学习,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篇2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今天刚上完加减法一《有几枝铅笔》,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认识加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能根据提供的情景,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

  其中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来说5以内的加法已在幼儿园学过,所以本节课的重要目标应在理解加法意义上以及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上。但是一年级的孩子要完整的描述出情景图并提出数学问题是有些困难,但是我积极发动男女生竞争的课堂氛围,提高孩子“说”的积极性。

  先是我与全班同学手拿铅笔玩问答游戏,然后请个别表达完整的孩子作示范问答游戏,再让同桌两人互相进行问答游戏,尽量做到让全班孩子都学会看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枝铅笔?”在这样 “先拿2铅笔,再拿3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模拟及问答中我引出加法算式,即是用来记录这一操作过程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其中加号表示 “把两部分的东西合起来”,并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数学问题,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整节课我坚持让孩子在描述完情景图之后,先提数学问题,再让其他同学列完算式再回答“一共有几…”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加法算式是用来解答加法问题的,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让孩子明确所列算式要与所问问题相对应的原则。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学生每天接触的铅笔作为教具,创设两手分别拿着3枝铅笔和2枝铅笔的情境,并夸张地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动作,让学生一目了然一共有5枝铅笔。但本课的目标之一是: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于是,在我两手合并的一刻,我也试图让学生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但学生的“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是:2+3=5;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5枝铅笔;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多少?……虽然有的同学已经将加法的意义说出来了,有的同学的问题也很接近了,但就是不能提出简练的问题。直到解决完问题,我结合本情境引导、强调算式和问题的不同后,还有些同学迷迷糊糊,但大部分都建立了算式和问题的概念。在下面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我也能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只为提问题开了个头,学生在反复引导下已经逐渐抓住了提问题的雏形,我相信以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更棒。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育贤小学 魏翠芬

  本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且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面我对《有几枝铅笔》这一课进行反思,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 多与小朋友进行情感交流

  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并鼓励他们多说多做,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我现出示课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分别汇报,说说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 、创设充满童趣的情景

  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的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变魔术”引入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的参与的积极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操作,告诉所有的小朋友该如何区交流、倾听,该如何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共同学习。只有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才懂得该如何去合作,才有可能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我让学生通过:1.教师摆小棒,学生说算式;2.指名学生摆,其余学生说算式;3.同桌之间练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今后的学习。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例如班里的刘江铭同学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张鑫冰、汪嘉豪、杨永嘉的小动作太多;徐喆锋、万皓亮等的写作业太慢。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希望这些同学都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在反思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例如: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刻,以致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改正缺点,争取做到更好。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具体的情景活动中,让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教材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教师由故事引入,创设了三个情景,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  

  教学过程:

  (预备铃响后)

  师:请同学们做好,然后将文具盒摆中间,数学书摆右边,小棒摆左边。(老师在学生座位边巡视,并帮没有摆好学具的学生摆好)

  【这是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小学生,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点滴小事做起。】

  (上课铃响后)

  师:上课。

  班长:起立。

  生:老师好。(学生上课情绪很好,大部分学生都面带微笑。)

  师:同学们好。

  【此时老师虽然面带微笑,但还是有点严肃。老师还应该在夸夸孩子“我看到你们真高兴,相信你们一定能上好这节课”。】

  师:我们先进行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我们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大声地从1数到10,再倒着从10数到1。

  【每节课课前都要进行这样的数数练习或口算练习,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一)问题情景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到“花园里”看一看,那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花园里有2只小鸟和4只蜜蜂。

  【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学生说得不错,说明这半个多月的辛苦没白费,略见成果。】

  (二)建立模型

  1、师:天上有2只小鸟,这是又飞来了3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生:天上有2只小鸟,这是又飞来了3只小鸟,现在一共有5只小鸟。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我是1个1个地说出来的。

  生:我是2个2个说出来的。

  生:我是2加3等于5算出来的。

  ……

  师:对,像这样把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

  ∶

  加号

  师:那算式中的“2”是花园中哪几只小鸟呢?“3” 是花园中哪几只小鸟呢?“5”又是花园中哪几只小鸟呢?

  生:“2”是花园中左边的小鸟,“3” 是花园中右边的小鸟,“5”又是花园中合起来的小鸟。

  师:我们还可以用小棒代替小鸟摆一摆,左边有2根小棒,右边有3根小棒,合起来有5根小棒(老师用粉笔将5根小棒全起来),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摆一摆,说一说。

  生小声地说着,老师在座位间巡视。

  师:现在我们再看看蜜蜂吧。看,花丛中有4只蜜蜂,又飞来了1只蜜蜂,现在一共有几只蜜蜂?

  2、 生:花丛中有4只蜜蜂,又飞来了1只蜜蜂,现在一共有5只蜜蜂。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4加1等于5。

  生:1加4等于5。

  (师板书)

  师继续追问学生:“4+1=5”这个算式中,“4、1、5”都代表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继续追问另一个学生:“1+4=5”这个算式中,“1、4、5”都代表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这两个算式都对,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揭示秘密。

  【师在此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用小棒代替蜜蜂像上一道题那样摆一摆,说一说。

  生自由说,老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生高兴地到黑板上贴一帖,说一说。

  师:你还能用粉笔画一个圈来表示“一共有多少吗?”

  生认真地画好。

  【老师学会了将学生巧妙地推到前台,让学生到前面展示,学生的兴趣很高。】

  3、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好。请同学们看黑板,花丛中的向日葵是我们班刘又一同学帮老师画的。在此,老师要谢谢刘又一同学。

  【老师在此表扬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工作,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任,同时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

  师:现在黑板上一共有几朵向日葵花?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生交流。

  【在教学新知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扶――放”的过程。由于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这样的讲课方式非常适合孩子。课堂上,既体现了老师必要地教的过程,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4、师:下面我们来做游戏,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游戏的名称是:手指对对碰。左手出1个,右手出4个,合起来是几个?

  生:左手出1个,右手出4个,合起来是5个。

  师:左手出3个,右手出2个,合起来是几个?3加2等于几?

  生:左手出3个,右手出2个,合起来是5个。3加2等于5。

  然后同桌的学生又玩起来。

  【这个游戏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三)应用探索

  1、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第22页和23页。

  【重点强调“轻轻地翻书”,好习惯就是从这些小事开始培养的。】

  2、师:请同学们做第22页和23页,注意书写要工整。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及时检查本节课的上课效果,学生做得不错,只有第1题的第2个有3个学生不懂题意,剩下的题学生做的很好。】

  3、师:真棒,小朋友们刚学就会列这么多的加法算式,说来也巧,老师认识的一位小朋友——小明今天也学列加法算式,而他一回家就笑着向爸爸妈妈说今天学到的本领,我们去他家看看好吗?(出示:第23页第4题)

  师:这就是小明的家,漂亮吗?你能在他的家里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吗?请我们小组合作,要求是:悄悄说――轮流说――全班展示说。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非常困难,因此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必须将要求提得细致,内容少,让学生可操作,并在每组选一个管理员,这样才能基本达到小组合作的目的。】

  (四)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师: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加法问题?

  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1、刚刚上学二十多天,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较好,大部分学生上课状态都很好,勇于大胆发言,继续努力。

  2、课堂上教师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比较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获取知识。

  3、由于学生年龄小进行小组合作常常会出现个别学生不参加活动、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遵守合作规则等,今后还需要继续练习。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有几枝铅笔” 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创情境,如模拟表演(原来有几个人,又来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讲童话故事等,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的自身素质各不一样。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针对这种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粉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1枝黄色粉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

  (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学着老师的样子试一试。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

  生:有5枝铅笔。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

  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

  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

  ∶

  加号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

  生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生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

  ……

  2.摆圆片。

  (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

  生: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

  (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几枝笔?

  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是几张画?

  ……

  (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

  (1)引导学生看图,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

  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创设学生熟悉的充满童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书包里的文具、教室里的贴画这些素材感受到加法的含义。使学生体验到加法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我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机会。先让学生拿出学具里的图片、小棒,通过合并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验加法意义;然后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学生在列加法算式过程中,容易犯把不是同类的东西合并起来的错误。如书上“试一试”的题目,把4辆汽车和1个警察加起来。在出现这种错误后,教师要及时强调加法一定要把同类的东西加起来,然后学生在做“练一练”的第4题时,就把同类的凳子、梨、花盆相加了。这一进步说明学生对加法含义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案例点评〗

  教师采用了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几枝铅笔》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87027117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