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你寄过贺卡吗?

你寄过贺卡吗?

旧城已冷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你寄过贺卡吗?

微信扫码分享

你寄过贺卡吗?(精选14篇)

你寄过贺卡吗? 篇1

  你寄过贺卡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贺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发现问题;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对废品要有效回收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2、分析问题: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2、  解决问题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三、课堂小结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你寄过贺卡吗? 篇2

  “丁零零”,上课了。

  一上课,老师就问我们:“你们寄过贺卡吗?”“寄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那你们知道寄贺卡带来的害处吗?”同学们疑惑地摇摇头,问:“老师,寄贺卡还有害处吗?”老师拿出一份资料给同学们看: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某市2006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共寄了3000多万张贺卡,要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做20000张贺卡,要砍伐10棵3米高的树木。这时,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寄几张贺卡要砍伐一棵3米高的树呢?我算了算,寄20000张贺卡要砍伐10棵3米高的树,20000÷10=2000(张),就知道寄2000张贺卡要砍伐1棵3米高的树。如果一个学校师生约2000人,每人每年寄1张贺卡,那就得每年砍伐1棵3米高的树。而1棵3米高的树要经过多少风吹雨打才能长成?全县的中学生、小学生及大人如果每人寄 1张贺卡,这个数字是多么惊人啊!可谁想过,因为自己寄贺卡,要砍树木呢?如果没有树木,就会引发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学习了这课后,我明白了可以用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取代寄贺卡来问候亲人。今后,我们要做到少寄贺卡,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点评:小作者能从“环保”的角度,通过简单的计算分析出寄贺卡的坏处,以“数”服人,使人认识到“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指导老师:江玉莺

你寄过贺卡吗?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1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

  每位同学都寄过贺卡也收到过贺卡,现在各小组对同学们去年个人及家庭收到贺卡的数量进行统计。(出示表格)

  第( )小组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数量统计表

  成 员

  总 计

  平 均

  个 人

  家 庭

  观察上表,请同学们说明表中“成员”、“个人”、“家庭”、“总计”、“平均”所表示的意义,“总计”、“平均”的数量怎样计算。(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中的平均数保留整数)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

  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3)出示阅读资料

  一张贺卡从原材料砍伐到生产加工、发行和邮寄等环节共消耗很多资源(出示课件),学生阅读。

  买1张贺卡并邮寄大约需要2元钱。

  生产1张贺卡要排出污水约3千克

  生产1张贺卡大约要耗水1千克

  小组研究:全校所有家庭共收到的贺卡需花费约 元,排出污水约 千克,耗水约 千克。

  4)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5)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3、解决问题

  (1).师:生活中互相表达问候和祝福,可以有很多快捷又节约的方式: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qq留言……

  (2).为了拯救我们的森林,我们应做些什么?

  ① 节约用纸

  ② 少寄贺卡

  ③ 废纸回收

  ④ 旧物利用

  ……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拟一份个人及家庭节约用纸计划。

  (3).哪些同学愿意做“宣传小卫士”,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环保宣传小组中来,用我们的力量呼吁我们的同学、家人不寄贺卡或少寄贺卡,保护我们的环境。

  (4).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工作?

  ①给环保局领导写信,控制贺卡的生产量

  ②我们好好学习,发明可以资源再利用的环保贺卡。

  ……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你寄过贺卡吗?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教科书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配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就绝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经历调查、统计、推算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贺卡。

  师:同学们,你们寄过贺卡吗?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请学生请欣赏课件中的这些美丽的贺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班上生去年寄贺卡的情况。】

  师:你认为寄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坏处?指名两到三个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学生对贺卡的看法,以便下面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师指出: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寄贺卡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你寄过贺卡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贺卡的展示,让学生能对本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课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讨论、交流。

  (一)发现问题

  1、呈现课本第110页阅读材料。看阅读材料,指名朗读,同桌相互说说,从刚才的材料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统计数据。

  2、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组图片,谈谈你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寄贺卡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本小组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贺卡的数量,填写表格,填写完成以后使用实物投影出示四个小组的表格。学生做相关数据的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二)提出问题

  1、我班的同学去年一共收到多少张贺卡?全班所有学生的家庭去年一共收到多少张卡?

  2、根据上面的阅读资料,全校所有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大约需要花多少钱?大约排出多少污水?大约消耗了多少水?

  (三)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上面的问题,并组织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着重让学生汇报本小组是

  如何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出全校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的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五)谈感想和体会

  师:阅读专家的研究数据以及观看动画片,从中谈谈感想和启示?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寄贺卡这一行为对森林的破坏。】

  全班交流时,教师还可以在提出: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还可以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贺卡与森林间的联系。使学生从中能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起正确的环保观念,减少对贺卡的使用,保护环境。】

  三、明理导行。

  提问:“节约用纸,拯救森林”你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填写 “节约用纸,拯救森林”方案表,并组织学生汇报。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出措施,教师应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提问,进一步提高学生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意识,同时想出一些切身的、有效可行的方法、措施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的说说自己的收获,通过师生交流,让教师更能了解他们的所需、所需、所想。】

  2、课外延伸

  从报纸、网络或其他资料中查找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且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你寄过贺卡吗?

你寄过贺卡吗? 篇5

  背景与导读

  《你寄过贺卡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在以下的几个教学片断中我力求体现这一课标精神。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一)多渠道收集资料

  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贺年卡与环保的有关资料。师用电脑播出“小明去邮局给远在北京的好朋友小红邮寄贺卡”的录像。

  师:同学们你们给朋友寄过贺卡吗?你们收到过贺卡吗?知道贺卡是用什么制作的吗?生:用纸做的。

  师:那么纸又是什么做的,知道吗?

  生:用树木做的。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贺卡与环保的相关资料,你们都是从哪儿收集的?

  生1:从网上查到的。

  生2:向爸爸妈妈问的。

  生3:从电视上看到的。

  生4:从书上看到的有关资料……

  请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师用电脑出示课本第110页上的阅读资料:

  (1)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

  (2)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多万张,相当于砍掉10年生树木1万多棵;

  (3)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一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

  师生共同阅读资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片断二]

  (二)调查统计提出问题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调查自己和家庭去年收到贺卡的数量,请每个小组互相合作把你们的调查结果填入课本第110页的统计表中,并计算出总计和平均数。

  生各组合作交流调查结果填表、计算。

  师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统计表,你能根据小组的调查结果估算出全校所有学生共收贺卡大约多少张?全校所有家庭共收贺卡大约多少张?

  生小组讨论估算。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如何估算?

  生1:根据刚才统计表的数据,平均每人收到6张,全班51个同学,所以把51×6,把51看作50,去年全班同学大约收到贺卡50×6=300张,全年级4个班大约收1200张,全校6个年级大约一共收到贺卡7000张。

  生2:根据统计表平均每个家庭收到贺卡8张,我们班有51个家庭,51×8,把51看作50,所以全班家庭大约一共收到贺卡400张,全年级有4个班,大约共收贺卡1600张,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一共收贺卡10000张。

  师:我们估算出全校家庭去年大约共收到贺卡10000张,我们从阅读资料中知道:生产2000张贺卡消耗1棵3米高的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全校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了多少棵大树?

  生计算后汇报:10000÷2000=5(棵)。

  师:我们也许觉得5棵大树不算什么,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全市、全中国、全世界一年收到的贺卡将要砍掉多少棵大树呀?这难道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吗?

  [片断三]

  亲身感受:小事不小

  师:我们除了刚才深切体会到少寄贺卡能够保护我们的大森林,还有哪些好处?

  生1:可以节省零花钱,捐给希望工程。

  生2:可以减少制作贺卡中的水污染、节约水资源。

  生3:可以节约电能……

  师:少寄贺卡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同学们,你们想怎样做呢?

  生1:以后自己动手制作环保贺卡。

  生2:我们的每一张作业纸都要双面写。

  生3:节日不寄贺卡,打电话问候。

  生4:我们平时要将废纸、旧报纸回收再利用。

  师:你还有什么好建议,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1:我们动手绘一幅“救救大森林,请别寄贺卡”的画。

  生2:以后我们要利用休息日积极参加到各种环保活动中。

  生3:我要将今天这节课写进作文中,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各组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环保倡议:节约用纸,拯救树木。

  师将各组学生的作品在教室中展览。

  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动。”教师应转变思想,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深刻领会此课标的实质。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努力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今天的数学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生学完“统计”这一单元后,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常见的贺卡出发,安排这一实践活动。开课,师出示邮寄贺卡的情景,问学生:你新年收到过贺卡吗?你寄过贺卡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作贺卡与环保有密切关系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2、收集调查,合作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本课中,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寄贺卡”为导线,课前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制作贺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学生兴致浓厚,有的上网查询,有的询问自然老师、家长、朋友,有的翻阅有关书籍资料,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通过交流汇报,许多学生大为惊讶,原来一张小贺卡竟然与环保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接着,又让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和家庭收到的贺卡数量,并通过各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填写好每个小组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数据计算出总计和平均数。通过收集、调查、统计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将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以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为手段,开展的数学学科活动则是学生乐于接受,又有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本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如估算全校学生去年收到贺卡大约多少张?生1:根据统计表知,平均每人收到6张贺卡。全班51人,把51看成50,全班大约收贺卡300张,全年级4个班大约收1200张,全校6个年级大约一共收到贺卡7000张。生2:平均每人收到 6张贺卡,全校大约1236人,把1236看成1000,1000×6=6000张,所以全校大约一共收6000张贺卡。生3:平均每人收到6张贺卡,我们班51人,把51看成50,50×6=300张,我们班大约收贺卡300张,全校24个班,把24看成20,20×300=6000张,全校去年大约共收贺卡6000张。

  4、注重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传统的数学学科教育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理性教育。新课程强调: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教育应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本课从了解贺卡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入手,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中,初步感受寄贺卡对环境的破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接着通过统计、估算,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寄贺卡不仅破坏了自然,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最后学生发出倡议,“节约用纸,拯救森林”,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彻底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使学生深切感悟到人类与大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美丽。

  点评与拓展

  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传统上摒弃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相见恨晚的精彩的数学课堂。它把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活动分为三部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课堂中通过课前收集贺卡与环保相关资料,调查个人及家庭收到贺卡的总数量引出制作贺卡对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大消耗。激发学生提出“减少贺卡、拯救森林”的倡议。整个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参与、讨论、研究、分析,适时点拨、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一改往日课堂中被动机械地模仿、记忆,而是主动去收集、调查、讨论、合作、交流,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和个性化的策略,主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思维火花激烈碰撞,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体现了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基地。

  这堂课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如何更好地体现生活材料的数学价值?

  2、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度”?

  3、怎样更好构建情理相融、科学人文并重的数学大课堂?

你寄过贺卡吗? 篇6

  设计理念:本课是在学生学完统计之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课前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课堂中应用数学知识——课后的活动延伸”等这几个基本环节。在我们的身边存有大量的数学信息,这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现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1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② 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能力。

  ③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情感目标 ① 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教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②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 课件、精美贺卡、全班同学及家庭收到贺卡数量统计表。

  学具 : 板贴纸、计算器、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展示贺卡,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几副精美的贺卡。

  2.贺卡可以传递友谊和祝福,你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寄过贺卡吗?

  出示课题:你寄过贺卡吗?(通过师生对话引出课题)

  3.大家知道贺卡是用什么做的?纸又是怎么来的?

  (二)交流资料,合作统计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课件展示老师收集的相关资料。

  3.小结:可以看出一张贺卡从砍伐树林、印刷纸张、精美加工、集中邮寄至废弃扔掉,其中资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都十分惊人,那么我们每个小组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数量又怎么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你们调查的结果分别填在表格中。(课件出示表格)

  第( )小组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数量统计表

  成员姓名

  总 计

  平 均

  个人收到贺卡数量

  家庭收到贺卡数量

  活动建议:填表前先观察这张表的内容。

  求平均数时如果不是整数,为了计算方便,可以把小数点后的数去掉。计算是如果数字较大,可以请计算器帮忙。

  5.小组汇报,填写全班统计表。

  各小组依次汇报各组统计结果,教师完成班级统计表。

  四(2)班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数量统计表

  成员姓名

  总 计

  平 均

  个人收到贺卡数量

  家庭收到贺卡数量

  你能根据上述信息推出下列数据吗?(可以估算)

  板帖:全班学生共收到贺卡约 张

  全班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 张

  全校学生共收到贺卡约 张

  全校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 张

  (三)分析数据,发现问题

  1.出示阅读资料的信息: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

  买一张贺卡并邮寄大约需要2元钱.

  生产一张贺卡要排出污水约3千克。

  生产一张贺卡大约要耗水1千克。

  你们从屏幕上了解了哪些信息?请你们根据这组信息估算出“全校所有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需要花多少钱?排出多少污水?消耗多少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你感兴趣的内容算一算。

  学生汇报板书:砍掉大树约( )棵 贺卡需花费约( )元钱

  排出污水约( )千克 耗水约( )千克

  我市共有 万人口, 户家庭,照上述数据推理,去年我市所有家庭共收到贺卡生产出来需砍伐 棵大树。这个数据足有一片森林了!

  2.出示第二组阅读资料的信息

  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卡发0年生树木10000多课。

  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课大数,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一的的水污染,接生一般以上的造纸能源。

  专家强调:目前有57%的废纸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如果能够增加使用回收纸和不用木材纤维造纸,那么全世界用与造纸的木材消耗量就可以减少50%。

  师:从我们刚才的阅读、讨论、统计、研究中,我们深深知道,一张小小的贺卡无足轻重,但全校、全市甚至全国的贺卡流通起来所消耗的木材、被砍伐的大树、浪费的资源和引发的环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学们,活动开展到这里,你想对同学或周围的人说些什么?

  (四)小组讨论,提出方案

  1.师:如果我们校园里进行一次“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宣传活动,你们准备怎样宣传呢?请各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节约用纸,拯救森林”方案表

  序号

  内容

  1

  2

  3

  4

  5

  6

  7

  汇报交流,综合评价

  (五)课外延伸,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案(如倡议书、画一幅画、办一份手抄报、一期校园板报、做一个宣传标语等)做真正的“宣传小卫士”,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环保宣传小组中来,用我们的力量呼吁同学、家人不寄贺卡或少寄贺卡,保护我们的环境。

  板书设计:

  你寄过贺卡吗

  收到贺卡的数量

  个 人

  家 庭

  全班学生共收到贺卡约 张

  全校学生共收到贺卡约 张  , ;

  全校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 张

  教学反思: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组针对子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范文萍老师上的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前学生收集了一些身边的资料和数据,需要在课中进行交流,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都需要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同学们在4人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了纸的生产工艺,以及造纸业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通过合理的分工将数据进行了处理。从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中发现:孩子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能有序地进行交流了,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做到了资源共享,互相尊重,互相提高。知道了在合作时只有合理的进行分工,发挥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力量,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提高学习质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的能力、组织能力都有提高。会合作学习了。当然,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也可以看出,个别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不够积极,小组合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老师进行适时指导。让合作学习更有实效。

你寄过贺卡吗? 篇7

  课题:你寄过贺卡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贺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 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你寄过贺卡吗? 篇8

  编写者:

  赵锋

  执教者:

  时间:

  课 题

  你寄过贺卡吗?

  设计理念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修改意见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 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你寄过贺卡吗? 篇9

  教材说明

  在学生学习完“统计”这一单元之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你寄贺卡吗”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现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整个实践活动大体分为三部分,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现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的过程。这部分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阅读资料。资料中蕴涵着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资料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第二层次的活动进行的原由。第二个层次是对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情况的调查统计,这一层次是对第一层次活动的扩展和延伸,也是活动的细化和切入点。教材中列举了第一小组的调查统计表,其中所涉及到的“总计”和“平均”两个统计量,在后面的分析问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数据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贯穿了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在这里教材呈现了三个问题,作为学生分析问题的线索,其中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阅读资料中提供的数学信息,综合学生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估算,渗透了对统计量的运用。教师可以在此处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第(2)、(3)个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此可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材在分析调查结果部分呈现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情境,情境中的两个问题,即“全班同学去年一共收到了多少张贺卡?”“平均每个家庭收到了……”,再次提示了“总数”“平均数”这两个统计量,在分析问题(1)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根据本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以及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使学生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问题(1)直接向学生提问:全校学生去年一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叔?从而引发学生对现有统计数据的思考,合作探索以解决问题。以对问题(1)的分析,自然引出学生的结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从而过渡到问题(2)的教学。教师在这里,可以直接提出第二个问题,除保护森林之外,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如节约日常开支、减少邮政压力等。

  教材在解决问题的部分,呈现了一幅已经付诸实施的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的活动,将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上面。这些行动包括教材里呈现的“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宣传活动、做环保贺卡、纸要双面用、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问候、废纸回收利用等。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也可以在校园内举行这样的活动,将小组合作、全班合作讨论的解决问题方案综合起来,从自我做起,并向周围的人宣传,真正做到“实践活动”。当然,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加以拓展,根据本地的实际加以引导,让学生发掘出确实可行的“节约用纸 拯救森林”的有效措施,使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建议

  1.这个实践活动建议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师在教学本实践活动之前,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其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并根据本小组的调查情况,制成统计表,以便在上课时使用。统计表的格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制作,也可以根据书上给出的格式制作。

  3.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呈现教材中提供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相关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先让小组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提出问题:“我们班的同学去年一共收到了多少张贺卡?全班所有学生的家庭去年一共收到了多少张贺卡?”然后引发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制作这些贺卡需要消耗多少树木吗?出示阅读资料(1),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索,根据统计的结果计算出全班的情况,再扩展到全年级、全学校的情况。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本小组是如何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出全班、全校的情况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阅读资料(2),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认识到(北京市)寄贺卡这一行为对森林的破坏。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很自然地过渡到“少寄贺卡,保护森林”这一问题上来,教师可以提出第(2)个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引发学生的讨论并提出更多的问题。

  4.题为“行动起来吧!”的行动方案,是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的实际活动,包括宣传“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活动、从自身做起、节约用纸的日常活动,使学生由认识到行动,从自我做起到影响周围的人。在此,教师可以视情况而定组织什么样的活动,但至少应在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宣传节约用纸、计划自己平日节约用纸的方案。

你寄过贺卡吗? 篇10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海门市货隆中心小学 毛伟军

  教材分析

  整个实践活动大体分为三部分,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教材中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的过程这部分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阅读资料了解信息;第二个层次是对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情况的调查统计,教材中例举了第一小组的调查统计表,其中涉及到“总计”和“平均”个统计量。

  分析问题,在这里教材呈现了三个问题,作为学生分析问题的成索,第(1)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材料信息,综合学生自已的调查结果进行结算,渗透了对统计量的运用,第(2)、(3)是个开放性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发散思维。

  解决问题,教材中呈现一幅已经付诸实施的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的活动,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数据,直观感受全校同学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全校同学的家庭寄贺卡又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

  3、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和不组间互相交流的活动方案,培养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建议:

  1、活动内容

  统计出全校同学及其家庭去年收到贺卡的张数,计算出需要消耗大树的棵数。

  2、活动过程

  (1)课前同学先分小组调查“本小组及其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并根据本小组的调查情况制成统计表。可根据书上给出的格式制作。

  (2)根据课前调查的结果,在小组内合作探究,根据统计的结果估算出全班、全校同学在去年收到的贺卡张数和全班、全校同学的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张数。

  (3)根据教材中阅读资料提供的2000张贺卡消耗1棵3米高的大树,计算出全校同学及其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需消耗的大树的棵数。

  (4)根据统计数据,让我们认识到寄贺卡这一行为对树木的破坏,全班同学谈感受,并开展“节约用纸,拯救树木”的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课题:你寄过贺卡吗?

  活动用品:课前统计自已在去年收到贺卡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

  活动步骤:

  (1)调查全校同学去年收到贺卡的数量。

  全校同学去年收到贺卡的数量统计表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贺卡数量(张)10400110001080013000128001400072000(2)计算出全校同学去年收到贺卡消耗大树的棵数。7200÷2000=36(棵)(3)开展“节约用纸,拯救树木”活动。①可以用旧的挂历、杂志、报纸做环保贺卡。②平时写字用的练习本双面都要写。③节日问候可以打电话、发电子邮件。④废纸、旧报纸要回收再利用。

你寄过贺卡吗? 篇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情感目标:

  1、 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教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收集个人和家庭去年一年所收到的贺卡数量;

  2、查找有关贺卡、造纸、环保、邮政的资料;

  3、调查全校的学生数及所在城市的人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贺卡:你们见过老师手里的物品吗?

  2、贺卡可以传递友谊和祝福,你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寄过贺卡吗?

  出示课题:你寄过贺卡吗?(通过对话引出课题)

  3、这是贺卡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贺卡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贺卡。先说贺卡的作用,接着话题一转,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他们从没想过的问题上,发散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看视频短片:《贺卡的制作过程》

  (没有视频,用图片替代)

  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丰富对贺卡的感性认识,补充完善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正确认识贺卡与环境的关系作铺垫。]

  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年收到的贺卡需要砍掉多少棵3米高的大树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贺卡的认知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了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贺卡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选择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小组活动: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本组成员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__组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统计表

  成员 总计 平均

  个人

  家庭

  根据统计数据估算解决下面问题:

  全班__个组,共收到贺卡约__张;全校__人,共收到贺卡约__张;本市约__人,共收到贺卡约__张。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根据统计的结果,利用"总数"和"平均数"这两个统计量,估计全班、全校以及全市共收到多少张贺卡,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

  [学情预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得到的数据不一定相同,只要不出现计算错误,就不要对估算结果作统一要求。]

  [知识链接:统计是关于收集数据、理解他们的含义并且应用这些知识做出推断的学科。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

  3、课件出示阅读资料:

  ⑴、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

  ⑵、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

  ⑶、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1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一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

  根据阅读资料和统计数据估算小组合作解决下面问题:

  ⑴、全校同学和家庭一年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⑵、我市有__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⑶、想一想,我国有约__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的决心,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4、课件出示阅读资料

  ⑴、邮寄一张贺卡平均消费3元;

  ⑵、一张贺卡平均约重20克;

  ⑶、每生产一张贺卡排放污水约3千克。

  根据阅读资料和所得数据想一想:少寄贺卡有哪些好处?

  [设计意图:根据阅读资料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体会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情预设:要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贺卡砍伐大树的棵数、邮寄贺卡所需钱数、贺卡的重量、生产贺卡排放污水的重量等数据,说出少寄贺卡的好处。如: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减少污染,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节约资源;减少邮政压力;节约开支等。]

  5、怎样才能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呢?

  小组合作交流"节约用纸,拯救树木"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掘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纸、拯救树木"的有效措施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可以得出以下具体措施:废物利用,制作环保贺卡;节约用本,不撕纸,作业本双面写;节日问候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交流等形式;回收旧书旧本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贺卡和环境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好的建议?

  四、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资源的问题。

  2、在社区开展假日小队活动,以各种形式(如作版面、黑板报、演讲等)宣传环保知识。

  [设计意图: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使学生通过活动由认识到行动,由从自我做起到影响周围的人。]

  设计思路: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收到贺卡数量的统计,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解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体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你寄过贺卡吗? 篇12

  《你寄过贺卡吗 》这节课是一节很好的环保教育课.

  第一步让学生调查了解本班收到贺卡的人数和张数.通过调查知道收过贺卡的有28人,收到到5张以上的人有25名学生,一个班合计收到贺卡近200张.接着让学生估计学校14个班大约收到多少贺卡结果发现以此计算的话学校收到贺卡近三千张.再想想全区所有学校,全市的所有学校.学生已经感觉到这个数字很大.然后让学生计算如果1个学生买3张卡送人,全校600多人大约要买多少张卡.

  第二步让学生阅读书上提供的资料,小组讨论谈看法.1,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2,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 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

  第三让学生讨论提出森林被破坏的后果 .学习相关资料总结:

  破坏森林的后果:

  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若高于30%,而且分布均匀,就能相对有效地调节气候,减

  少自然灾害.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分布也不均匀,属于少林国.目前,世界

  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20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自1950~1980年间,全世界的

  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破坏森林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水土流失

  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土地经不起风吹雨打日晒.晴天,由于太阳曝晒,地温升高,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矿质元素的进程加快;雨天,雨水直接冲刷,把肥沃的表土连同矿质元素带进江河.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50多亿吨土壤被冲进江河.

  2.流沙淤积

  堵塞水库河道 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来时,水,沙各占一半.由于流沙淤积,黄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开封市的城墙还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环境恶化,灾情频繁

  海南省万宁县的森林覆盖率原来高达63%,现在由于没有森林调节,平均每10年就有6年闹旱灾,致使21条河的河水断流,3/4的农田受旱减产,25个水库干涸.特别是森林被毁,使一些珍稀动物失去繁衍基地.那里的动物就难以生存.我国的海南坡鹿,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等珍贵动物都由于生境遭到破坏而濒临灭绝.

  第四步再看有关资料你又有什么启法,我们该怎么做.

  资料: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一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

  学生从学习中受到启发,从讨论中得出今后要这样做:

  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为节约铅笔的使用,铅笔短了加一个笔盖继续使用.

  3.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4.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5.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6.纸要正反两面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了有关法国人环保的例子,举自己身边环保的例子.收集废纸卖不了多少钱,但这是对环保我们能做的点滴贡献.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环保意识,都这样做的话,对环保的贡献可大了.一节调查统计课也是一节非常好的环保教育课.

你寄过贺卡吗? 篇13

  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的环保认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展示贺卡)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每逢佳节,人们都爱互送贺卡,贺卡可以传递友谊和祝福,你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寄过贺卡吗?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实践活动课《你寄过贺卡吗》。

  点评:教者能够通过生活中的贺卡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 发现问题

  1. 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了一下自己和家里去年收到贺卡的情况。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课件)。

  2. 小组汇报,填写全班统计表。(教师填写课件)(表略)。

  3. 观察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 你能根据上述信息推出下列数据吗?(课件)

  (1)全校学生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2)全校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点评:教者选取学生熟悉的“寄贺卡”为导线,并根据统计表数据计算出总计和平均数,在一组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保护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 分析问题

  1. 出示阅读资料

  生产2 0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

  2. 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3. 根据资料中的信息算出:全校学生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

  4. 你想说些什么?

  5. 我们也许觉得几棵大树不算什么,一张小小的贺卡也无足轻重,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全县、全中国、全世界一年收到的贺卡流通起来所消耗的木材、被砍伐的树木、浪费的资源和引发的环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6. (课件)请同学们自读资料。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资料略)

  点评: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校园里进行一次“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宣传活动,你们准备怎样宣传呢?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点评:在解决问题部分,让学生发掘出确实可行的“节约用纸 拯救森林”的有效措施。使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请结合本课学的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并写一篇数学日记。

  点评:教者留了一篇数学日记,数学日记能够折射出学生在课堂内的真实体验,课后学生带着环保意识接触生活并记录下来,有利于学生对加入环保元素的数学问题加深理解,对课堂内的知识有另一番感悟。

你寄过贺卡吗? 篇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情感目标:

  1、 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教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收集个人和家庭去年一年所收到的贺卡数量;

  2、查找有关贺卡、造纸、环保、邮政的资料;

  3、调查全校的学生数及所在城市的人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贺卡:你们见过老师手里的物品吗?

  2、贺卡可以传递友谊和祝福,你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寄过贺卡吗?

  出示课题:你寄过贺卡吗?(通过对话引出课题)

  3、这是贺卡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贺卡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贺卡。先说贺卡的作用,接着话题一转,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他们从没想过的问题上,发散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和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看视频短片:《贺卡的制作过程》

  (没有视频,用图片替代)

  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丰富对贺卡的感性认识,补充完善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正确认识贺卡与环境的关系作铺垫。]

  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年收到的贺卡需要砍掉多少棵3米高的大树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贺卡的认知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了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贺卡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选择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小组活动: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本组成员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__组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统计表

  成员 总计 平均

  个人

  家庭

  根据统计数据估算解决下面问题:

  全班__个组,共收到贺卡约__张;全校__人,共收到贺卡约__张;本市约__人,共收到贺卡约__张。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根据统计的结果,利用"总数"和"平均数"这两个统计量,估计全班、全校以及全市共收到多少张贺卡,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

  [学情预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得到的数据不一定相同,只要不出现计算错误,就不要对估算结果作统一要求。]

  [知识链接:统计是关于收集数据、理解他们的含义并且应用这些知识做出推断的学科。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

  3、课件出示阅读资料:

  ⑴、生产20xx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

  ⑵、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

  ⑶、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1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一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

  根据阅读资料和统计数据估算小组合作解决下面问题:

  ⑴、全校同学和家庭一年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⑵、我市有__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⑶、想一想,我国有约__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的决心,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4、课件出示阅读资料

  ⑴、邮寄一张贺卡平均消费3元;

  ⑵、一张贺卡平均约重20克;

  ⑶、每生产一张贺卡排放污水约3千克。

  根据阅读资料和所得数据想一想:少寄贺卡有哪些好处?

  [设计意图:根据阅读资料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体会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情预设:要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贺卡砍伐大树的棵数、邮寄贺卡所需钱数、贺卡的重量、生产贺卡排放污水的重量等数据,说出少寄贺卡的好处。如: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减少污染,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节约资源;减少邮政压力;节约开支等。]

  5、怎样才能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呢?

  小组合作交流"节约用纸,拯救树木"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掘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纸、拯救树木"的有效措施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可以得出以下具体措施:废物利用,制作环保贺卡;节约用本,不撕纸,作业本双面写;节日问候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交流等形式;回收旧书旧本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贺卡和环境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好的建议?

  四、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资源的问题。

  2、在社区开展假日小队活动,以各种形式(如作版面、黑板报、演讲等)宣传环保知识。

  [设计意图: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使学生通过活动由认识到行动,由从自我做起到影响周围的人。]

  设计思路: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收到贺卡数量的统计,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解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体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你寄过贺卡吗?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87410117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