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麻雀教案

麻雀教案

甜生软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麻雀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麻雀教案(通用6篇)

麻雀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出示麻雀图片,观察图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麻雀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麻雀:鸟,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头顶和颈部是栗褐色,背面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有的地区叫家雀儿或老家贼。)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一个发生在麻雀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

  (1)故事发生在谁和谁之间?(麻雀和雀鹰。)

  简介。雀鹰:猛禽的一种,比鹰小,羽毛灰褐色,腹部白色,有赤褐色横斑,脚黄色。雌的比雄的稍大。捕食小鸟。饲养的雌鸟可以帮助打猎。也叫鹞,通称鹞子或鹞鹰。

  (2)故事讲了他们之间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讲一群麻雀在草地上找食、玩耍时来了一只雀鹰。他们胆小,也没有齐心合力对付雀鹰,最后有一只麻雀被雀鹰叼走了。)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记课文中的生字词。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交流讨论,检查自学情况。你认为要注意哪些生字的读音和书写?相机指导识记。

  算: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目”,不要写成“日”。

  散:左右结构,右边是“反文儿”,不要写成“折文儿”,共12画,有“sǎn,sàn”两个读音。

  3.同学们一定又学到了很多好词好句,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四、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讨论。(一群麻雀在草地上很高兴地边找食边玩。)

  用“一边……一边……”口头说话。

  3.齐读。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当麻雀高兴地一边找食一边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理解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1.默读。

  思考: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2.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雀鹰的?

  理解:打旋儿、俯冲。

  谁能用自己的动作把雀鹰“打旋儿”和“俯冲”表演出来。

  (2)启发想象:当雀鹰看见一只只又圆又壮的麻雀,心里会怎样想?

  (3)大家发现雀鹰后,齐声叫唤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约定。(经过商量确定。)

  (4)他们有什么约定?

  3.小结:麻雀早有约定,雀鹰来了,谁也别害怕,齐心合力与雀鹰斗争。

  雀鹰真的来了,它们按约定去做了吗?

  三、理解课文第七至十自然段。

  1.范读。边听边画记描写麻雀的有关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画。

  图上的麻雀有什么不同表现?

  3.完成练习。

  (1)填空。它们惊慌失措,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2)读句子。

  (3)照样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4.雀鹰真的来了,这时它们叫唤的不是“齐下手”,而是_______。

  四、理解课文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

  在空中飞翔的雀鹰见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想?怎样做?

  1.自由读。

  2.讨论交流。

  (1)雀鹰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相机理解词语。

  架势:姿势;姿态。

  发怵:胆怯,畏缩。怵:恐惧。

  (2)麻雀是怎样做的?

  (3)它们叫唤“查查少了谁!”结果少了谁?为什么?

  (4)雀鹰来了,麻雀有没有一只也不少的办法?

  3.小结:如果麻雀齐心合力、勇敢地与雀鹰斗争,它们谁也不会被雀鹰叼走。

  五、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能告诉大家吗?

  六、质疑。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麻雀(胆小、不齐心合力)

  约定:  “齐下手” 

  一窝蜂似的乱飞

  雀鹰来了 惊慌失措、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各顾各

麻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词语,懂得有关词语的意思。

  2、学习本文借麻雀表达人类社会观念的写法,即“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文章通过铺垫、对比的写法,写出麻雀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尊严与气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初步预习、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理解关键词句,感受文章中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精神,理解文章的主旨。

  2、难点:文中选材与作者观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语,导入新课。

  1、学习有关词语:

  学生边读边圈划文中的有关词句。

  要求积累的字、词有:栖止、雏鸟chú、奢侈shē chǐ、淫威、繁衍yǎn、炫耀、无动于衷、翱翔áo、土崩瓦解、禁锢gù、桀骜不驯jié ào、煎熬、诱饵、随身附和、恩赐、奄奄一息、无可厚非、俯首帖耳、差遣chāi。

  将下列解释性的词句与相关的成语联。

  (1)比喻彻底崩溃。                             a、无动于衷

  (2)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b、土崩瓦解

  (3)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c、随声附和

  (4)形容气息微弱。                             d、俯首帖耳

  (5)看到了假装没有看到的样子。                 e、桀骜不驯

  (6)性情倔强,不被驯服。                       f、奄奄一息

  2、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接下来在没有分析课文之前老师来作个统计:

  在没有看过文章之前老师问一下同学:在鸟类中是你最喜欢麻雀吗?请你举手。说说为什么呢?

  好,老师接下来再来问一下同学,经常看到过麻雀的请举手。那又为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看课文第1到3节说说你经常看到麻雀的理由。

  麻雀是对人类依赖性最强的鸟类。

  2、请哪个同学把刚才同学说的内容概括一下,课文分几个方面来麻雀对人类的依赖性的。

  再简单些,二个字。

  3、麻雀对人类的依赖性这么强,我们人类驯化了老虎、狮子等凶猛的野生动物,如果麻雀被驯化了大家感到奇怪吗?有没有意见?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一起来读14节。

  问题是麻雀有意见。

  三、再读课文,圈划品读。

  1、作统计:有谁看到过被驯化的麻雀吗?看来一致通过谁也没有看到过。这个小小的麻雀竟然没有驯化真是想不到。

  2、那是为什么呢?用文章的一句话来回答一下。

  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

  唯一说明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黑板上的两句话。说说文章哪一句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重点?那为什么还要写前面四节?

  3、所以作者称麻雀为什么?用课文后面用哪一句和它照应的一句话来赞美它?麻雀是动物世界最后的烈女。

  文章称麻雀是最后的烈女解释一下烈女的意思?文章的“烈女”又是指什么呢?请同学看第(11-18节)用文中的词语或短语说一说麻雀的“烈”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划出有关词语来说一说。

  捍卫着自由、倔强地抗拒着、以死抗争、视而不见、绝食、致死都紧紧地闭着眼睛和嘴、一副凛然不可冒犯的神态、抵御、顽强

  那么麻雀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三节。

  4、麻雀是烈女吗?不是。这种写法是什么?用人格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5、噢,那老师要问了如果改成现代时髦的形容女子的说法叫什么?“美女”行吗?为什么?

  6、因此,文章赞美麻雀一种什么精神?

  7、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这样做值得吗?

  下面我们进行正反方的辩论赛。

  通过以上的辩论,我相信同学们自己会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四、拓展延伸,领悟主旨

  1、通过文章的分析同学们知道了作者通过文章赞美了麻雀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以弱抗强,坚韧不屈,刚正不阿的精神。老师就把这种精神称之为“麻雀精神”古往今来,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去抗争强权,坚持正义,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追求我们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我们中华民族有这种“麻雀精神”的也不乏其人,请同学举例说明。

  明代于谦光明磊落,“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其一生的写照。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查禁鸦片,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勉。

  坚贞的共产党人夏明翰临刑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赴死。

  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早已亡国灭种了。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志士仁人坚持这种精神,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那么,既然我们把麻雀比作这样的人,那么我们一起来看文章中写到的其它被人驯化鸟类是什么呢?比如“宠物、喜鹊、乌鸦、白头翁、鹰、鹦鹉、鱼鹰”等是什么人呢?默读(6-10节)

  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五、总结文章,感情升华。

  1、课上到这老师要停一下教学工作再作个统计:从品格上来说你喜欢麻雀的同学请你举手。

  2、看来这就是应了一句话:“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3、既然大家因为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精神而开始喜欢上了麻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写写喜欢的理由吧。我喜欢麻雀,因为    。

  课堂赠言:让我们对自尊和自由多一份坚守,去搏击属于我们的天空!

  六、作业布置,巩固复习。

  1、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种动植物,赋予其人格化加以赞美。

  2、课外阅读老舍《小麻雀》、屠格涅夫《麻雀》说说为什么方刚的《麻雀》和另两位作者的小麻雀形象各不相同?作者的情感也各不相同。

麻雀教案 篇3

  与众不同的麻雀 

  备课人          总第    节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生活当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时刻提高警惕,注意危险的出现,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3、初步了解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识记本课的生字

  难点: 理解课文

  关键:认字 、识字

  课时:2课时

  教具:课件、卡片

  学具:教材等

  相关知识点:对麻雀的一些了解

  教学突破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认识它吗?(出示一只小麻雀的图片)大家看它与普通的麻雀没什么两样,其实啊,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呢!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 议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 出示生字:责、丝、刮、悄、救。

  2、 把生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3、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对于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奖励果实。

  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 老师读课文。

  2、 教师领读。

  3、 指名读。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练习。

  一字开花。

  六、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与众不同的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开火车读下列词语。

  丝毫、妨碍、继续、人群、刮目相看、七嘴八舌、耳目一新、与众不同。

  二、导语: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从课文中哪些地主可以看出它与众不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读对话,注意读出人物语气。

  1、 麻雀们说:“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你跟我们相反?”

  2、 小麻雀说:“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防碍你们呀!”

  3、 麻雀们谴责道:“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真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4、 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四、练习:

  1、 自己试着说一句带有这种语气的句子。

  2、 同学生们表演课本剧。

  五、小结:你们喜欢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吗?学习完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发? 

  六、特色作业设计:把《与众不同的麻雀》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与众不同的麻雀

  小麻雀—麻雀们站的相反—迎风站立 没有防碍—谴责

麻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二、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麻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

  教学难点:歌曲3/4、2/4变拍子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麻雀》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以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1.选择打击乐器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可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

  2.合着同学们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做得协调、好听。

麻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3.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

  2.能生动地歌唱《小麻雀》,歌声轻盈、跳跃,富有美感;让学生有爱护

  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

  2.歌曲编创和音乐的表现。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合作表演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竞赛活动……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打击乐器。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渐培养学生养成勤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

  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2.谈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

  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二、寓教于乐

  1.老师边放录音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讶,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活泼的、调皮的、懂礼貌的小麻雀等)

  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指导。

  4.请同学们为歌谣编上动作边做边读,加上表情读。

  5.听录音读歌谣。

  6.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可以多请几位同学来示范,其他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用动作表示)

  7.启发同学用不同的方式读歌谣.

  (请大家说一说除了加动作读,加打击乐器读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8.想一想除了为读小麻雀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把歌谣编成哪种小动物的歌?(如:小猫、小狗、小鸡等)然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配上歌谣,大体不变,按课本上的要求来变。

  三、创造表现

  1.然后出示电脑课件

  2.老师范唱,请大家为老师打节拍,注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觉。

  3.听音跟唱歌曲。

  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

  5.师重点强调歌曲要唱的轻盈而富有弹性.多练习几遍.

  6.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韵律特点。

  7.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

  8.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9.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

  一组玩后,交换玩成。

  10.个别抽查

  学生自评,互评.(师指导学生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歌,而且还为歌曲编上了新的歌词,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大家的表现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学们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会更多好听的歌曲。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麻雀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93491117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