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微信扫码分享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精选8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1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三、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四、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设计1

  一、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徐霞客游历中的奇闻轶事引入课题。

  (在广西融县龙洞,他为了弄清洞中的脉络几乎被水淹死。在另外一个暗洞中,见巨蛇横卧,不见首尾,他跨身进洞。他为了登临雁宕绝顶,误人歧途,不得不悬空而下布绳由于被磨破断裂,他险些粉身碎骨……)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

  2.解释下列词语。 (略)

  三、阅读、复述

  学生默读课文。

  阅读提要:熟知内容梗概后,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性复述徐霞客的生平及其贡献。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明朝末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其自幼聪明,博览了古今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的书籍,受其父影响,对科举应试不感兴趣,而喜欢出外游历;受其母的鼓励,踏上游历的征途。在游历过程中他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了经历和观察所得,被后人整理为《徐霞客游记》,此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阅读、理解

  学生跳读课文。

  阅读提要:

  1.本文以什么为中心结构全文的?

  引导:徐霞客一生有许多事可写,为什么这里主要写他的游历呢?

  (文章写徐霞客喜好游历以及他游历的情况,是因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从游历中获得的,所以本文是以人物的主要成就为中心来结构全文的。)

  2.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其父母,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徐霞客不把“科举应试”放在眼里,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而他的叛逆性格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从文章中写父亲无意官宦、躲避官员访问的,可看出其父是个洁身自好、想尽办法逃避世俗的人,这对徐霞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母是个很开明的人,她深深理解儿子不甘心随世俗浮沉,而有意远游,去亲近大自然,开拓自己的胸怀,于是鼓励他前行。所以说徐霞客受到其父母的影响与鼓励才踏上游历的征程,才游必有记。才有如此大的成就。)3.在徐霞客车癸三中时刻充满着艰辛和险阻,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用“——”标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用“——”标出)

  4。以上这些语句体现了徐霞客什么样的精神?

  (这些语句反映了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不断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奋勇攀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

  5.《徐霞客游记;有何价值?

  (《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五、阅读·总结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思考: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立传人物来看,是属于自传还是他传?(他传。)

  2.从本文中要看主人物传记的语言文字有何特点?(朴实无华;)

  3.学习本文,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从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河山、不断进取、奋勇攀登等方面引导学生。)

  六、布置作业 

  1.查资料搜集徐霞客的有关知识。

  2.借助参考书,积累人物传记的写作知识。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2

  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好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

  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

  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中心的关系。 

  4.了解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5.学会用平实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其自学能力,培养其阅读、思考习惯,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过程

  l.导入  新课。简介徐霞客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掌握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及传记类文章的常识。

  4、细读课文。

  (1)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有关段落重点朗读。

  (3)品味语言,从平实中发现神奇。

  (要真正体现自读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先激发其兴趣,然后放手,让他们在读与思、感与悟、想与辩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思考和学习。)

  点拨

  1.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实验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潮流,摈弃利禄,冲破科举制度的罗网,毕生从事旅行考察实验,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走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2、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赞誉。

  清初大文豪钱谦益就曾赞美’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又称道‘”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羊春秋在《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前言中称:《游记》的真正价值,在于据景直书,凿凿可稽,不是有意去模山范水,托兴抒怀,与一般文人争一字之奇,一韵之巧,而妙手天成,韵味深远,读之如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亲历其境,亲现其动静变化之妙,久久在眉睫之间而不会消失,在记忆之中而不会遗忘。

  2001年10月10日,北京隆重集会,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中国学术界已把《游记》列为2O部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作之一。北京中华世纪坛内成列的4O位中华文化名人铜像中也有他。《徐霞客游记》被誉为“明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3.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写清对象的生卒年月、身份、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主要贡献或历史功过。要求内容真实、取材精当、语言平实。

  4.本文的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组合自然。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徐霞客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所以本文只选了与徐霞客旅游有关的一些材料,且穿插了一些有意思或有趣味的小故事,既突出了中心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写徐霞客的父母是与中心有关的,一方面交代了徐霞客的成长环境,告诉读者徐霞客为什么能在那样的年代选择一条与其他读书人“求仕”的不同道路,并克服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凭着“游览的激情,探险的壮志,健壮的体魄”在“无使命”的前提下,3O年间行程Ic多万公里,著书6O余万字。这一切与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开明的父母,孝顺的霞客,更让人觉得真实、亲切。

  结构上,作者采用的是传记类文章的常规写法。先介绍生平事迹(第1~5段),后介绍其他成就及贡献(第6、7段),思路清晰,组合自然。

  (2)语言平实、寓情于叙。

  例如: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竟自”一词写出了徐霞客厌恶官场,醉心自然风光的性格及率直的个性,暗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再如: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 “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了,违背了传记要写实的原则,同时这一词也包含了对霞客的肯定与赞美。

  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材料以供选用。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上述问题都一定要教师亲口说出。若能引导学生解决最好。不过,像“文章中写其父母的内容与中心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难点,一定要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并最后明确。还有平实的语言特点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点技,更需要在阅读和品味语言的训练中让学生领悟。)思考 

  1.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人也曾远游?试比较下面几个人的远游与徐霞客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为修《史记》,搜集遗闻轶事,足迹遍中国。张琴为扬汉家声威,“出陇西、经匈奴’”,为政治目的而冒险。唐玄奖’‘经百余国,悉解其语”,群机所,求真经,为宗教而远涉他乡。

  2、从网上选一篇人物传记读读,与本文比较,写出读书心得。

  3.根据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写篇自传性的小文章。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3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还用笔记录下美丽风光,风土人情。

  二、阅读提示

  指名请同学读事先板书好的学习目标,老师强调: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艺性的传记,与前两课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并学习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写的徐霞客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非凡毅力和探险精神的旅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不朽的、闪光的精神。

  本节课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三、阅读概括

  本文共7个自然段,介绍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历四方、遍踏中国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以及写作《徐霞客游记》的艰难过程,并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徐霞客豪放乐观、不媚世俗、质朴执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开阔、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请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归纳各段

  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生字词认读。(略)

  思考每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可让同学互相归纳补充,

  允许用词变化。(具体略)

  通过归纳段意,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之间互为因果,紧密联系,前后呼应,突出主题,全文结构严密。

  四、布置作业 

  1.读两遍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结构特点。

  2.写出一个名胜的导游词,准备竞赛。

  3.复习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以备下节课学习本

  文语言用。

  第二课时

  一、研究内容

  请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略。

  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

  二、写作特点

  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锚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地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提示:相同点: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②选材都是典型的,如本文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③谋篇布局方面均注意了构思的严谨。④表达方式均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

  不同点略。

  三、总结、扩展

  通过比较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三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传记文章的特点、写法更明确、全面,借此归纳总结有关传记的文体知识。(幻灯打出以下概念)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地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

  扩展:课堂口头作文《小传》

  四、布置作业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2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4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三、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四、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设计1

  一、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徐霞客游历中的奇闻轶事引入课题。

  (在广西融县龙洞,他为了弄清洞中的脉络几乎被水淹死。在另外一个暗洞中,见巨蛇横卧,不见首尾,他跨身进洞。他为了登临雁宕绝顶,误人歧途,不得不悬空而下布绳由于被磨破断裂,他险些粉身碎骨……)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

  2.解释下列词语。 (略)

  三、阅读、复述

  学生默读课文。

  阅读提要:熟知内容梗概后,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性复述徐霞客的生平及其贡献。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明朝末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其自幼聪明,博览了古今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的书籍,受其父影响,对科举应试不感兴趣,而喜欢出外游历;受其母的鼓励,踏上游历的征途。在游历过程中他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了经历和观察所得,被后人整理为《徐霞客游记》,此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阅读、理解

  学生跳读课文。

  阅读提要:

  1.本文以什么为中心结构全文的?

  引导:徐霞客一生有许多事可写,为什么这里主要写他的游历呢?

  (文章写徐霞客喜好游历以及他游历的情况,是因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从游历中获得的,所以本文是以人物的主要成就为中心来结构全文的。)

  2.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其父母,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徐霞客不把“科举应试”放在眼里,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而他的叛逆性格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从文章中写父亲无意官宦、躲避官员访问的,可看出其父是个洁身自好、想尽办法逃避世俗的人,这对徐霞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母是个很开明的人,她深深理解儿子不甘心随世俗浮沉,而有意远游,去亲近大自然,开拓自己的胸怀,于是鼓励他前行。所以说徐霞客受到其父母的影响与鼓励才踏上游历的征程,才游必有记。才有如此大的成就。)3.在徐霞客车癸三中时刻充满着艰辛和险阻,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用“——”标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用“——”标出)

  4。以上这些语句体现了徐霞客什么样的精神?

  (这些语句反映了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不断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奋勇攀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

  5.《徐霞客游记;有何价值?

  (《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五、阅读·总结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思考: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立传人物来看,是属于自传还是他传?(他传。)

  2.从本文中要看主人物传记的语言文字有何特点?(朴实无华;)

  3.学习本文,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从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河山、不断进取、奋勇攀登等方面引导学生。)

  六、布置作业 

  1.查资料搜集徐霞客的有关知识。

  2.借助参考书,积累人物传记的写作知识。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还用笔记录下美丽风光,风土人情。

  二、阅读提示

  指名请同学读事先板书好的学习目标,老师强调: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艺性的传记,与前两课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并学习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写的徐霞客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非凡毅力和探险精神的旅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不朽的、闪光的精神。

  本节课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三、阅读概括

  本文共7个自然段,介绍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历四方、遍踏中国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以及写作《徐霞客游记》的艰难过程,并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徐霞客豪放乐观、不媚世俗、质朴执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开阔、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请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归纳各段

  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生字词认读。(略)

  思考每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可让同学互相归纳补充,

  允许用词变化。(具体略)

  通过归纳段意,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之间互为因果,紧密联系,前后呼应,突出主题,全文结构严密。

  四、布置作业 

  1.读两遍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结构特点。

  2.写出一个名胜的导游词,准备竞赛。

  3.复习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以备下节课学习本

  文语言用。

  第二课时

  一、研究内容

  请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略。

  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

  二、写作特点

  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锚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地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提示:相同点: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②选材都是典型的,如本文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③谋篇布局方面均注意了构思的严谨。④表达方式均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

  不同点略。

  三、总结、扩展

  通过比较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三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传记文章的特点、写法更明确、全面,借此归纳总结有关传记的文体知识。(幻灯打出以下概念)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地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

  扩展:课堂口头作文《小传》

  四、布置作业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6

  侯仁之

  自读提示

  出于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地理考察事业兴趣,徐霞客抛弃了他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传统人生道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毕生的精力孤身旅行,发现并描写壮丽的祖国山河,解释地理现象的奥秘,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方向。阅读课文,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与贡献,学习徐霞客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查字典,掌握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意义:

  宦途 涉猎 羁留 危垣 杀戮 散佚

  徐霞客,名宏祖,号霞客,明朝末年人。生于1586年,卒于1641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

  徐霞客是江苏江阴人,家住南旸岐。他的先人曾有中科举。做大官的,他家是封建社会里的所谓“世家”。到了霞客父亲有勉在世的时候,家道已经役落下来。有勉无意宦途,有人劝他买个官儿来做,他断然拒绝。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霞客从小就很聪明,最喜欢涉猎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一类书籍。为了逃避塾帅的干扰,他常常在令人厌烦的经书的覆盖下偷偷阅读这类书,读到入神之处,不免眉飞色舞。他年长之后回忆说,自己很早就有遍游五岳的志愿,对于对科举应试的事,则很不感兴趣,这一点也许受了他父亲的一些影响。19岁那年,父亲因病逝世。三年之后,服丧期满,他就想出外游历,以实现自己从小的愿望。但是又惦念家有老母,心中很是踌躇。霞客的母亲是个很不寻常的妇人,她了解到自己儿子的心意,就勉励他说:“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至于说‘游必有方’的古训,也不过是说要计算好路途的远近、时间的短长,能够如期往返,也就是了。怎么能够为了母亲的缘故羁留家园,好像是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呢?”于是,她亲手为儿子整理行装,催促儿子成行。霞客得到母亲这番鼓励,开始了一生的征途。 毕竟因为有老母在堂,所以霞客早年的出游,都是比较短期的,每次出游的时间也都有些间隔。所到的地方,交通都比较方便,可以计程来往。他从家乡附近的太湖开始,除去北游泰山和北京、西登嵩山和华山的两次出游路途遥远以外,其余都离开家乡不算很远。最远的也不过是福建的武夷山和九鲤湖。在这期间,霞客每次游罢归来,总要把异地风光和旅途见闻,一五一十地向母亲细说一番,母亲听了也引以为极大乐趣。后来母亲年事渐高,霞客虽有继续远游的计划,但一时不打算外出。母亲晓得了,却很不以为然,对他说:“我虽然年已老迈,但是饭量还很好,身体也很结实,你用不着惦记我。不信,我还可以出外游历一番呢。”这时她已经80岁了,果真叫儿子陪她一同去游了附近的荆溪和勾曲,而且一路都是走在儿子的前面,全不示弱。年老的母亲表示了这样的决心,霞客所受的鼓舞可想而知。这是天启四年的事。就在第二年,母亲竟与世长辞,霞客自然十分悲伤。及至服丧期满重上征途的时候,他不禁感慨地说:“当初有老母在堂,我不能不有所分心,现在是我可以许身于大好河山的时候了。”

  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向北到过北京附近的盘山、山西北部的五台山和恒山,向南到过福建,更远至广东的罗浮山。值得注意的是,霞客的旅程,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在那时的交通条件下,这是一般旅行的人所万不能及的。例如崇祯元年,他刚刚经由福建游历了广东的罗浮归来,转年又北入京师,上盘山,祟祯三年七月再游福建。这还不算,就在祟桢六年这一年内,夏秋之间他还徘徊于山西北部的五台山和恒山,秋后回家,又南游至福建漳州。一年之间,真正是天南地北,仆仆风尘。以上还都是崇祯八年以前棗也就是他50岁以前的事。从崇祯九年起,霞客按着预定的计划作万里远游,于九月离家入浙江,十月入江西,转年正月到湖南,三月过湖南入广西。第三年三月,由广西入贵州,五月由贵州入云南,又往返于云贵边界间,最后于第四年四月横贯云南直到腾越(腾冲),这是霞客西游最远的地点。他本想从这里继续前进,越国界入缅甸,只是由于当地人的再三劝阻,这才打消了原意,仅仅游历了腾越附近的地方。他这次行程是生平最远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时间长达四年。实际上他在归途中已经抱病,到家后半年,竟于崇祯十四年正月死去,年仅56岁。葬于马湾,就是现在南旸岐东北的沈村。现在那里还有他的坟墓。

  霞客一生,从22岁时起,直到去世为止,三十多年之间,足迹遍于现在的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至云贵。特别是他晚年的西南之行,不但路途最长,观察记述也最详尽。除去特殊情况外,他在旅途中都坚持把每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随手记载下来。他记的是日记,实际等于野外考察的记录。其中也有一些关于某一地区的综合论述,那是他初步整理的考察结果,是更加值得重视的。没有做过野外考察工作的人,很难认识到这些逐日的记录来之不易。霞客出游,主要是依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他所到之处又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至于人事的挫折,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总要把当日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之下,点起油灯进行写作。甚至在露宿山野、寄身草莽的时候,他还是要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霞客在旅途中以日记体裁所写的这些记录,在他去世的时候还只是一些初稿,没有编订成册。最不幸的是在霞客死后三年,清兵入关南下,当地人民遭到丁残酷的杀戮,霞客长子死难,徐霞客的日记原稿也散佚。世间虽有数种抄本流传,但也多有残缺。最后幸亏霞客幼子徐寄苦心收集,才辗转求得已被妄加涂抹的缺本,借着日光的影子照出原文,大体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然后刊刻成书,这就是现行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篇幅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是以前任何游记无法比拟的,而且摹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徐霞客游记》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以实地考察所得,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的一些谬误,也有许多新的发现。如书中关于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比欧洲人早一个多世纪,在这方面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

  练习

  一 阅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中心结构全文的,课文中写徐霞客父母

  亲的内容与这一中心有什么关系。

  二 我国现代地理学家、教育家张其昀评论徐霞客说:“霞客之游历,纯然为学

  术上之兴趣,既无使命,亦无其他目的,此种无所为而为之的求知精神,即

  是科学精神。”试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与同学们交流

  一下。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7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三、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四、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 设计1

  一、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徐霞客游历中的奇闻轶事引入课题。

  (在广西融县龙洞,他为了弄清洞中的脉络几乎被水淹死。在另外一个暗洞中,见巨蛇横卧,不见首尾,他跨身进洞。他为了登临雁宕绝顶,误人歧途,不得不悬空而下布绳由于被磨破断裂,他险些粉身碎骨……)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

  2.解释下列词语。 (略)

  三、阅读、复述

  学生默读课文。

  阅读提要:熟知内容梗概后,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性复述徐霞客的生平及其贡献。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明朝末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其自幼聪明,博览了古今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的书籍,受其父影响,对科举应试不感兴趣,而喜欢出外游历;受其母的鼓励,踏上游历的征途。在游历过程中他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了经历和观察所得,被后人整理为《徐霞客游记》,此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阅读、理解

  学生跳读课文。

  阅读提要:

  1.本文以什么为中心结构全文的?

  引导:徐霞客一生有许多事可写,为什么这里主要写他的游历呢?

  (文章写徐霞客喜好游历以及他游历的情况,是因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从游历中获得的,所以本文是以人物的主要成就为中心来结构全文的。)

  2.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其父母,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徐霞客不把“科举应试”放在眼里,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而他的叛逆性格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从文章中写父亲无意官宦、躲避官员访问的,可看出其父是个洁身自好、想尽办法逃避世俗的人,这对徐霞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母是个很开明的人,她深深理解儿子不甘心随世俗浮沉,而有意远游,去亲近大自然,开拓自己的胸怀,于是鼓励他前行。所以说徐霞客受到其父母的影响与鼓励才踏上游历的征程,才游必有记。才有如此大的成就。)3.在徐霞客车癸三中时刻充满着艰辛和险阻,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用“——”标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用“——”标出)

  4。以上这些语句体现了徐霞客什么样的精神?

  (这些语句反映了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不断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奋勇攀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

  5.《徐霞客游记;有何价值?

  (《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五、阅读·总结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思考: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立传人物来看,是属于自传还是他传?(他传。)

  2.从本文中要看主人物传记的语言文字有何特点?(朴实无华;)

  3.学习本文,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从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河山、不断进取、奋勇攀登等方面引导学生。)

  六、布置作业 

  1.查资料搜集徐霞客的有关知识。

  2.借助参考书,积累人物传记的写作知识。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8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三、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四、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 设计1

  一、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徐霞客游历中的奇闻轶事引入课题。

  (在广西融县龙洞,他为了弄清洞中的脉络几乎被水淹死。在另外一个暗洞中,见巨蛇横卧,不见首尾,他跨身进洞。他为了登临雁宕绝顶,误人歧途,不得不悬空而下布绳由于被磨破断裂,他险些粉身碎骨……)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

  2.解释下列词语。 (略)

  三、阅读、复述

  学生默读课文。

  阅读提要:熟知内容梗概后,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性复述徐霞客的生平及其贡献。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明朝末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其自幼聪明,博览了古今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的书籍,受其父影响,对科举应试不感兴趣,而喜欢出外游历;受其母的鼓励,踏上游历的征途。在游历过程中他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了经历和观察所得,被后人整理为《徐霞客游记》,此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阅读、理解

  学生跳读课文。

  阅读提要:

  1.本文以什么为中心结构全文的?

  引导:徐霞客一生有许多事可写,为什么这里主要写他的游历呢?

  (文章写徐霞客喜好游历以及他游历的情况,是因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从游历中获得的,所以本文是以人物的主要成就为中心来结构全文的。)

  2.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其父母,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徐霞客不把“科举应试”放在眼里,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而他的叛逆性格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从文章中写父亲无意官宦、躲避官员访问的,可看出其父是个洁身自好、想尽办法逃避世俗的人,这对徐霞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母是个很开明的人,她深深理解儿子不甘心随世俗浮沉,而有意远游,去亲近大自然,开拓自己的胸怀,于是鼓励他前行。所以说徐霞客受到其父母的影响与鼓励才踏上游历的征程,才游必有记。才有如此大的成就。)3.在徐霞客车癸三中时刻充满着艰辛和险阻,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用“——”标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用“——”标出)

  4。以上这些语句体现了徐霞客什么样的精神?

  (这些语句反映了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不断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奋勇攀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

  5.《徐霞客游记;有何价值?

  (《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五、阅读·总结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思考: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立传人物来看,是属于自传还是他传?(他传。)

  2.从本文中要看主人物传记的语言文字有何特点?(朴实无华;)

  3.学习本文,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从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河山、不断进取、奋勇攀登等方面引导学生。)

  六、布置作业 

  1.查资料搜集徐霞客的有关知识。

  2.借助参考书,积累人物传记的写作知识。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94162117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