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精选13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2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3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4

  一、 导入方式

  采用讲述式导入法和情景激发式导入法开讲。

  二、 运用原则

  讲述式导入法为导入部分的前奏,即通过教师的讲述内容,使学生在一开始即接触到知识性、趣味性或富有一定的故事性的语文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导入法是通过讲述内容的启发,更进一步深化导入内容,引起学生对前半部分的内容的思考,给课堂笼罩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使学生的心灵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也自然地进入课堂角色。

  运用两种方法,力求使导入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课本,做到贴切自然的“三贴”标准。

  三、 导入的重点

  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从时间或内容上都与今天的学生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在导入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缩短时空差,找出古今的相通点,使古文今学,使学生在一接触这些东西时便放弃陌生感,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去对待古文。

  因此,文中方仲永这一主要人物的自持聪明,自认为有天赋而放弃努力,缺乏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是缩短这种差距凝聚学习要点的突破口,完全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例子中找到这种在古人身上发生的事例的影子。所以运用爱迪生对“天才”的解释这句名言,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课本的内容。

  四、 导入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勤奋的一生为人类发明了上千种东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而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研究他大脑。但到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持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材,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向我们介绍的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6

  一、基础知识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⑴ 未尝识书具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从先人还家

  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

  ⑴ 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

  ⑵ 不能称( )前时之闻

  ⑶ 泯( )然众人矣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⑴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稍稍宾客其父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父利其然也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填空。

  ⑴ 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

  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

  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字词。

  ⑴ 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利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环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并给画线字注音:

  ⑴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泯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4、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5、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⑴ 曾经

  ⑵ 和同一族的人搞好关系 

  ⑶ 文采和道理

  ⑷ 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2、⑴ pān yè

  ⑵ chèn

  ⑶ mǐn

  2、⑴ 自己的

  ⑵ 他的

  ⑶ 他的

  ⑷ 他的

  ⑸ 这种

  4、⑴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⑵ 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二、阅读测试题

  1、⑴ 同乡的人

  ⑵ 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做有利可图

  ⑶ 同“攀”,牵、拉

  ⑷ 四处拜访

  2、⑴ chèn 相当

  ⑵ mǐn 消失的样子

  3、d

  4、d

  5、“世隶耕”说明方仲永既非书香门第,又非官宦世家,显出其绝无诗礼的熏陶。

  6、三次叙写仲永才智超常、聪明过人。一是“未尝识书具”却“忽啼求之’;二是“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三是“指物作诗立就”。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不使学

  9、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7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2 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是:引导学生理解纵向对比的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

  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课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

  我的教学环节是: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它启示我们业精德成的关键在于勤奋专心。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论天资多聪敏,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则将一事无成。现在 ,我们就从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体会一下这个道理。

  这样导入  ,衔接旧知识,又联系新知识,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 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出示教学目标 :

  这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于了解字音、字型、字义,对读文的重音、节奏、语气等都有提示。

  四、 学生自读课文,每人2遍,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数同学都能活跃思维从朗读中领悟道理。

  五、将学生分组准备疏通文意,并选出两组代表一读一评,给大家示范。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并指明重点的词语及用法。(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分组法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更调动了中差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跳跃性使思维得到全面开发。特殊语句的提示引导学生体会古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坚定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六、指导学生跳读,教师置疑,学生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⑴幼年时的仲永有何表现?

  ⑵我两次“还乡”,见到了怎样的仲永?

  ⑶仲永为何“泯然众人”?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落,熟悉课文知识,增强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跳读课文完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讨论深入文言文内部层次,扣准教学目标 ,增进学生的理解力。问题一步步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发表议论之后,我是这样明确的:仲永幼年聪颖过人,天赋超群是“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而当我两次还乡所见的仲永却“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学”,这就启示我们: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七、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后天教育的道理。

  八、设置分层练习,即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侧重音、形、义,能力题侧重写作和说话。分层练习全面照顾,既重基础,又重能力让各层学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的安排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听说读写全面照顾,同时体现自读课型,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附板书: 伤仲永

  幼年:指物作诗立就

  长大:泯然众人 -------纵向对比

  原因:不使学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⑵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⑶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后天教育对人成材的作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重、难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语顿。

  2、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到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卡菜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世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勤劳、不懈追求的普通凡人。今天,我们学习《伤仲永》,看看王安为何“伤”仲永呢?

  2、走近王安石: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抢答。

  3、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通过合作交流,把课文读懂。

  师引:

  ⑴ 推荐一位读得最棒的同学大声朗读。

  ⑵ 师读。

  ⑶ 学生评价师和生读的有什么不同?(点评)

  朗读文言文如何停顿才好呢?

  4、多媒体显示:

  停顿的要领:

  ⑴ 理解文章,确定停顿点。(主要是指不能把意思读“破”。)

  ⑵ 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是指不能把词语读“破”。)

  ⑶ 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5、下面我来连一连,纵着一同学一句,大家齐读:(多媒体显示)

  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还谒于邑人。

  ⑹ 余闻之也/久。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手中资料书疏理文意,把课文试着翻译边读边说出声)

  ⑵ 抢答赛:

  隶:属于。

  尝:曾经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文理:指文采和道理。

  还谒:四处拜访。

  乞:求取。

  泯然:完全。

  通悟:通达聪慧。

  材人:有才能的人。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得为众人而已耶?:它是一个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⑶ 翻开书,同桌互相试者翻译,找出不会翻译的句子,然后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多媒体显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2、课文研讨、探究:

  大家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揣摩文意,提出文章有价值、值得探究的问题:

  ⑴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祥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⑵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⑶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明确:

  ⑴ 仲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⑵ 从方仲永的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⑶ 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板书本课主要内容。

  3、欣赏品味:

  ⑴ 品味用词的精当传神。如:“啼”字,生动的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等。

  ⑵ 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四、归纳总结

  师问:

  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方仲永身上吸取那些教训?

  生答,小结,明确:

  1、本文用“伤”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的哀伤、痛惜之情。

  2、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才;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后天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再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老师收集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多媒体展示)并让学生以其中一条为主线,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名言警句:

  ⑴ 我是个拙笨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⑵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⑶ 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童第周

  ⑷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亚里士多德《浮学》

  ⑸ “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维纳

  2、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者的角度和观点,写在读书笔记上。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9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较有吸引力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详尽的书下注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

  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字词知识。然后交流,根据积累内容的价值、形式、全面与否和书写进行评比。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

  字音: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词意: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为意 未尝 自为其名 收族 立就 文理 自是 通悟 受 贤 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 之 其

  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写他忽有赋诗才能,六、七两句写成名后的状况。本环节实际上是要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又能从细微处思考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

  3、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自己读,表演读,要能读出作者的惊喜、愤慨、惋惜、哀伤、告诫之情。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

  读课文,说说自己在理解中遇到的疑难,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你们认为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和解答提出来,全班共同探究。

  课文理解难点:

  1、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

  作者力图写真,人物有名有姓,哪里人氏、身份家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仲永如何神奇也有明明白白的细节描写,还有“父异焉”“邑人奇之”的确证,另外叙事所用见闻录的方式,使仲永成为“我”生活视野里的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叫人不得不信。

  现在我们争论故事的真假已无多大意义,仲永现象不乏其例,作者意在用仲永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更见作者匠心,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把仲永的天赋之高渲染得越浓,其才能泯灭引起的哀伤之意才会越深,作者的痛切之感、肺腑之情就会更有感染力。

  3、“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⑴ 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

  ⑵ “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

  ⑶ “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

  4、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

  作者把方仲永放在值得哀怜的位置上,重点表现对他的同情惋惜,强调其父“不使学”是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且后文所说“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侧重点不同。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伤”是文章的文眼,文中叙可“伤”之事,说可“伤”之理,表可“伤”之情。若能以“伤”为线,串起全文的教学,定能达到以尽可能单纯的教学线条带动尽可能丰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高境界。

  〖教学步骤〗

  一、朗读,理解课文

  1、落实字词,通晓大意。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知课文内容: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了解本文形式:随笔,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二、朗读,体会“伤”意

  1、读文中叙事部分,简述作者“伤”为何事?作者是怎样突出仲永才能之“奇”的?

  2、读文中议论部分,说说作者讲了什么道理,仲永何以可“伤”?“受于人”从文中看至少应包含哪些意思?

  3、文中哪些词句、哪些安排可见作者的“伤”情?这些地方该怎样朗读?

  4、你认为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三、朗读,熟读成诵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本文借事说理,语言精当,论点鲜明突出,作者强调后天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却把造成仲永悲剧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其父,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有异议。开辩论会是解决分歧、提高认识的最佳途径,教学中抓住学生思辨的火花,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准备,老师“冷眼”看学生忙碌,岂不悠哉!

  〖教学步骤〗

  一、自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大意

  二、讨论

  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在仲永才能衰竭过程中,其父应负主要责任,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由仲永自己负,对此你有何看法?

  三、交流,组织辩论

  分组,定题,推选正反双方的发言代表和主持人,组稿,辩论。

  四、教师小结,赠送“天才与勤奋”的名言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22岁中进士,从此开始仕宦生涯,在各地任州县官吏达二十多年,对宋朝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痛切的感受,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39岁时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提出改革政治的方针。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时年仅49岁。在他为相期间,大力推行新法,以期改变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国家臻于富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而成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是他政治斗争的工具,内容多直陈政见,揭露时弊。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笔力雄健,语言简洁。他的诗歌多咏时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晚年之作,别有含蓄雅洁的情韵,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被时人称为“王荆公体”。他的词作不多,而能一洗五代绮丽风习,意境开阔,感慨深沉。有《临川集》。

  2、“天才与勤奋”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牛顿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托尔斯泰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天才就是勤奋。

  ──李卜克内西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

  ──亚历山大(马其顿)

  3、课外扩读材料:

  周士君《救救“神童”》。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⑵ 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⑶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2、能力目标:

  ⑴ 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⑵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⑶ 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教学方法】

  1、文言文八步教学法。初读课文,正音正字;复读课文,读清句读;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评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美点,体味其妙处;背读课文,延读原文,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拓展视野。

  2、讨论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生生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看法,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

  3、竞赛法。适合年龄特点,在竞赛中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

  4、美点寻踪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讲明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设计1:

  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讲都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伤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2、设计2:

  以王安石的文史佳话导入(例如:《王安石撕毁文稿》《春风又绿江南岸》)。

  3、设计3: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世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勤劳、不懈追求的普通凡人。今天,我们学习《伤仲永》,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王安石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随着父亲宦游南北,到过许多

  地方,所以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认识。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  样,热衷于追求个人名利,而是要在经国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绩。

  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

  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王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严谨,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

  三、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多媒体显示:

  隶(lì) 扳(pān) 谒(yè)       泯(mǐn) 称(chèn) 卒(zú)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读: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多媒体显示: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⑵ 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展开小组竞赛,共分3轮竞答:第一轮翻译课文,第二轮认读课文,第三轮文言知识大评比。每一轮比赛底分均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扣完即止。

  第一轮:翻译课文:

  每组每次选一名代表,口头翻译课文。第一段由第一小组选代表翻译,本组成员补充,第二小组成员质疑、评价。第2段由第二小组选代表翻译,本组成员补充,第一小组成员质疑、评价。第三段再由第一小组第二名代表翻译,依次类推。

  第二轮:认读课文:

  多媒体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

  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

  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

  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

  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

  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

  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

  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认读。先从第二小组开始,比赛方法同上,两组选代表交错认读。

  第三轮:文言知识大评比:

  多媒体显示:

  1、解释加粗的字:

  ⑴ 世耕     ⑵ 未识书具

  ⑶ 并自其名   ⑷ 指物作诗立

  ⑸ 稍稍宾客其父  ⑹ 以钱币求之

  ⑺ 环谒于邑人   ⑻ 不能前时之闻

  ⑼ 泯然众人矣   ⑽ 之于天

  ⑾ 贤于材人远矣  ⑿ 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⑴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也      

  ⑵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借一乡秀才观之

  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也

  3、词类活用。

  邑人之 宾客其父 父其然

  仲永 父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⑵ 得为众人而已耶?

  每一道测试题的单数题由第一小组代表完成,双数题由第二小组代表完成。如有困难,教师点拨。仲裁权归教师。

  明确:

  ⑴ ① 属于 ② 曾经 ③ 题上 ④ 完成 ⑤ 渐渐 ⑥ 有的(人) ⑦ 四处拜访 ⑧ 相当 ⑨ 完全 ⑩ 承受  ⑾ 过 ⑿ 能够

  ⑵ 其:他的,指方仲永的

  代方仲永写的诗

  这样

  他

  他的

  他

  之:代“节具”

  代“仲永”

  代“仲永写的诗”

  代“仲永的诗”

  “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结构助词“的” 

  调节音节,无意义

  ⑶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

  ⑷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多媒体显示: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

  见 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明确: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四、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

  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悟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背诵课文;延伸阅读,转化课内所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教育、学习。从客观上讲,发现人才是重要的,但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确实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青少年高科技犯罪(电脑黑客)带给我们的思考应该是深刻的。

  生2:后天教育对一个人能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但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勤奋即成功,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如马克思,辛苦40年写就《资本论》;司马迁,足遍天下,写就《史记》;歌德,耗时58年,著有《浮士德》;数学家陈景润,通宵达旦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青年曹南薇,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生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营造怎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杀了仲永的才能。这让我想起了时下走红的少年作家群体,轰动2000年的“韩寒现象”。该如何看待“少年作家”这一现象?该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信而有才情的文坛新生代,天赋才情勤勉劳作是他们成功的最要紧的因素;有人劝勉他们不要因才高而迷失自我;有人认为对待少年天才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捧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切实的帮助。

  生4: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勤出智慧,勤能补拙。白痴天才舟舟、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证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能课后精心整理,相信一篇篇佳作将会脱颖而出。

  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

  生1:本文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生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之父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生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生4: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

  四、课堂小结

  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五、延伸拓展

  教师提供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试完成文后题目。

  多媒体显示: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

  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

  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

  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

  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

  学没者也。

  (选自苏轼《日喻》)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

  代汉语来说,就是“____________”。

  2、从“涉”到“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

  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

  “____________”。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

  话的大意是( )

  a、找到过水的道理。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

  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

  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_______。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句,大意

  可译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

  的中心句。

  教师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

  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

  3、b

  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

  5、反问句,可译成“那会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能做到这样的吗?”

  6、本文的中心句是“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六、布置作业

  1、课外收集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至少5条,并以其中一条为主,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孟母教子勤学

  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刘向《列女传》)

  ⑴ 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翻译下列各句:

  ①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

  ② 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③ 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④ 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

  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孟母说理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用“以刀断其织”来比喻“学习”。

  b、孟母教诲孟子的主要道理是学习要取得成就,必须要有恒心,坚持不懈。

  c、孟母的话语里也流露出其轻视劳动者的思想,是应该批判的。

  d、孟子能听从教诲、知错就改,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所在。

  〖参考答案〗

  ⑴ 男则堕于修德(“堕”通“惰”,懈怠)

  ⑵ ① 君子勤学以树立名声,好问以增加学识。

  ② 因此平素居家才可以安宁稳妥,外出才可以不招致祸患。

  ③ 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

  ④ 朝夕勤学不懈怠,师从子思学习。

  ⑶ a、d

  (孟母说理主要运用了类比说理的方法,把“学习知识”和“纺线织布”进行类比,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本段的主旨句应为“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赞颂孟子之母深明大义,善于教子。)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少于400字。

  2、仿句练习。

  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然站立着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语有“人非生而知之者”,而“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你觉得可信吗?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由聪慧过人到泯然众人,这个悲剧主要是由其父的愚昧、庸碌、贪利造成的。假如方仲永生活在当今时代,其父是一名教师,其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而仲永自己又表现出主动学习的愿望,那么他的发展前景如何?请展开想象,以“新世纪的方仲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人物形象鲜明。

  二、活动课设计

  1、课外搜集(图书馆、因特网)少年天才(古今中外均可)的故事,写出自己的心得,自办一份手抄报,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办一期墙报,主题为“星光灿烂”,力求图文并茂。

  2、有人主张儿童时代以玩为主,兼学别样,因为太重的学习压力,童真童趣会变味;也有人主张,儿童时代正是打基础的大好时光,好比一张画,底色灰暗,什么美丽的图形也枉然。你如何看这个问题?可在班内组织一次辩论会,

  辩题:儿童时代应以玩为主(正方);

  儿童时代应以学为主(反方)。

  三、开放探究

  下面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请仔细阅读,谈谈两段文字的主旨。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而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玄,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

  提示:这两段文字分别出自诸葛亮给儿子和外甥的信。《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须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诫外甥书》中,诸葛亮告诫其外甥要意志坚定,凡事应当先有缜密的思考,然后付之行动,才能取得成就,否则难成大事。“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这个道理。

  【备课资料】

  一、课文赏析 《伤仲永》的“伤”从何来

  《伤仲永》以“伤”嵌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方仲永才能丧失的哀伤之情。纵观全文,没有一句是发表见解、抒发情感,更无一个“哀”或“伤”之类的文字。那么,“伤”从何而来呢?

  一、寓“伤”于叙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方仲永的不幸经历是一场悲剧,虽然作者只是平淡地、客观地叙述了仲永才能变化的经过,但这是展示、“毁灭”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本身就是令人伤悲的事,又何需繁言蔓词宣泄悲愤?正所谓“少做作,勿卖弄”,“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寓“伤”于比

  作者在叙述时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表情达意。“仲永生五年”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时“泯然众人矣”。作者从方仲永的年龄、诗的质量及人们的反应等方面加以比较,以显示其悲剧性。令人惊喜的开端,让人痛心的结局,先扬后抑,对比强烈,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三、寓“伤”于叹

  《伤仲永》全文一百六十来字,仅用了“也”“矣”两个语气词,但它们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沉的哀怨。“父利其然也”,“也”字表达出作者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鄙夷,同时也是对见利忘义的世俗的伤感。“余闻之也久”一句中的“也”字,表明作者对仲永其人其事早已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并寄予殷切的期望,反衬出对这一结局的伤悲与无奈。“十二三岁矣”“泯然众人矣”,仲永的年龄增长与才能发展,竟然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太让人失望、太不可思议了!几多惋惜,几多忧伤,两个“矣”字,尽含其中。

  四、寓“伤”于思

  作者只叙述而不议论、抒情,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自由、更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不使学”固然是造成仲永不幸的直接原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则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在“邑人”的眼里,仲永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稍加施舍,便可得以“欣赏”。“邑人”的行为,对仲永悲剧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谁会想到去供之以学,导之以师?贪婪,牵制、玩弄,沾沾自喜,袖手旁观,难道不是导致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更重要的原因?仲永的不幸,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掩卷沉思,会生出更多的感伤来。

  让事实本身说话,用生活的本色感染读者,动之以叙,晓之以事。平淡叙事却能发人深省,不借题发挥也会催人泪下,这,便是《伤仲永》的魅力所在。

  (选自《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01·7~8,有删节,作者:杨祥云)

  二、重温经典 犬人

  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

  或有老者,劝妇人曰:“当教使言语。”

  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

  或有邻舍,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

  妇人答道:“我在,彼何须自理。”

  乃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

  提示: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把他看作珍宝一般,所有的事情都不让他去做,结果儿子没学到生存的本领,每天和狗一起趴在门口向人讨饭吃。这样的母爱着实让人悲悯,这是一种温柔的虐杀啊!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理解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对照课文的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为学生,我们常常为一个问题苦恼,那就是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拿第一,考满分。于是有人责怪自己天资不够。人的成才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王安石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读了课文你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2、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要求模仿范读时的语调、语速来朗读。

  3、圈画出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然后说一说。

  4、教师准备的重点字词:

  伤仲永:哀伤,为……哀伤。

  仲永生五年:生,长到。年,岁。

  自为其名:题写。

  其纹理皆有可观者:值得欣赏的地方。

  邑人奇之:对此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乞之:请求仲永作诗。

  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然,这样。

  余闻之也久:句中助词,表提示,无实义。

  从先人还家:已经去世的。

  还自扬州:即“自扬州还”。

  复到舅舅家问焉:此(指仲永之事)。

  贤于材人远矣:于,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受,同“授”。于,被。

  卒之为众人:最终。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夫,那些。固,原本。

  (以上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活动)

  三、理解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写了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

  2、追问: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表现在哪儿?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明确:幼年天资过人──“啼”、“忽”、“即”、“立”。

  不成才原因──其父“不使学”。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作者的话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四、迁移拓展

  1、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

  (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有关资料,进行课堂辩论:成才的关键

  正方: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讨论之后,教师要将讨论内容进行归纳集中,使学生有一个正确认识。并据讨论情况予以评价。

  2、同学们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呢?(三选一)

  ⑴ 仲永啊,我想对你说

  ⑵ 方父啊,我想对你说

  ⑶ (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各位啊,我想对你们说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12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掌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那个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而感到惋惜

  2、课文解读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思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仅九字便交代了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了解“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注意文本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语言的简洁、精炼

  ③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过程和方法:

  ①诵读

  ②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③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方面更加勤奋刻苦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难点: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说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通过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三、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方法只有在讲读课中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元读课文中加以运用直至掌握,才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整理分类式学习笔记法,为了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这一理念,我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引用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引出“学到老,活到老”的真谛,说明一个人不论天资多聪明,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导出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

  2、简单介绍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政治上有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3、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校正字词的读音

  ①字词:隶、扳、谒、称、耶

  ②聆听配乐朗诵《伤仲永》

  4、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切入点“读”的第一环节是“听读”读古文要注意朗读节奏,在听读时要求“划分朗读节奏,并用‘/’划出来”然后“指名读,评价”,为进一步为教学目标服务前面是引导学生读通本文,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意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工具,并且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读懂文意后,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将学生分组,疏通文意

  ①、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词类活用的词语(可以小组抢答完成)

  ②、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自主、合作探究后,要求学生以自主参与的方式每位学生翻译一句话,进行翻译接力赛,其他同学注意纠错,教师出示准确答案 )

  6、根据写作手法的变化,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段)简述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3 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提示: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

  板书设计:

  年时期:指物作诗立就 天才

  少年时期:不能称前时之闻 衰退

  青年时期:泯然众人矣 平庸

  原因:不使学

  7、小组讨论作者在叙述方仲永才能三个发展阶段在材料组织安排上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有何好处?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写作上材料组织安排有祥有略、有见有闻的手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

  8、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精炼的特点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这一环节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在语言表达上简洁、精炼的特点,倡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习文言文语言表达简洁、精炼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后天教育的道理

  10、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以《一个神童》为题,将本文改写成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

  2、积累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注意增强学生的积累)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篇13

  (一)、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方仲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用一条曲线画出方仲永的人生轨迹吗?

  (2)作者认为导致仲永人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齐读第3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3)王安石“伤”仲永什么?为什么“伤”?

  (4)作者认为仲永从一个“邑人奇之”的天才沦为“泯然众人”,是由于仲永虽有天赋,但未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三)、默读全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5)题目是《伤仲永》,但全文从头到尾却没有一个“伤”字。试问题目上的这个“伤” 字是否可以去掉?题目改为《记仲永》行不行?

  (6)题目是《伤仲永》,为什么不是《伤方仲永》?二者有什么区别?

  (7)本文的语言非常简练,你最喜欢那些简练的句子?为什么喜欢?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94707117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