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诗歌五首

诗歌五首

元气怼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诗歌五首

微信扫码分享

诗歌五首(精选12篇)

诗歌五首 篇1

  阅读提示

  本课选编古代诗歌五首。前三首是唐代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雁门太守行》都是古体诗,内容跟当时边塞的生活、战斗有关,也描写了塞上风光,故又称“边塞诗”;《无题》是律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后两首是元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写的是羁旅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学习时,最好先背下来,再仔细品味;对诗中名句可作一点分析,领略其妙处。

  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控 裘 衾 置 掣 摧 看

  阙 阑干 惨淡 云鬓 蓬山

  青鸟 踌蹰 黄金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无题 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练习

  一 背诵这五首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关于塞外雪景的描写,你有什么体会?“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关于《雁门太守行》的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赞成哪一种?有什么理由?

  A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不负君恩。

  B孤城被围,但将士们斗志昂扬,并乘夜出击。

  C孤城将破,远方援兵乘夜而至。

  3《无题》诗中,“春蚕”两句说的是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女方——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4《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二 下面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高声诵读,反复品味,然后任选两句写下自己的体会,长短不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歌五首 篇2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15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A.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合作交流,讨论明确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四、品读赏析

  学生谈诗歌基调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次北固山下 王 湾

  一、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课文朗读,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C.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品读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D.西江月 辛弃疾

  一、回顾导入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四、品读赏析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讨论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外。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E.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三、体验反思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五、学生配乐朗读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七、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

诗歌五首 篇3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L之吼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诗歌五首 篇4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L之吼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诗歌五首 篇5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之吼。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诗歌五首 篇6

  15古代诗歌五首

  青岛  马仙芝

  ●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曹操■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息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_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O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二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西江月》《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

  西江月  辛弃疾

  导入  新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

  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

  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

  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

  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黪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

  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

  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

  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

  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

  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夜行遇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外之隋。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做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诗歌五首 篇7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L之吼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诗歌五首 篇8

  【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揣摩、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学重点】

  诗词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语言的品味。

  【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习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提高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怎样去复习呢?

  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

  第一关、读背诗歌、把握感情:(5分钟)

  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1、读得好,背得熟:

  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

  ⑴指定2名学生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组织评价。(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体现)

  如强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⑶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总结:学习语文,我们要背诵大量精美的古诗词,不断积累。这两首,犹如浩瀚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关:诗译、感知意境:(8分钟)

  (诗言志。就是说,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在吟咏之时,还要对整首诗歌进行对译,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和情景,从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1、译读《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明确: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2、练习:译读“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组织补充评价(一是否细看词义,正确解释;二是有适当想像联想,译出韵味和意境)

  4、老师总结:

  ⑴细看注释,加强积累。

  ⑵结合语境,联想想像。

  第三关、把握细节,解读情感:(18分钟)

  理解了诗词,这只是赏读诗歌的前提,面对同一景物,不同诗人笔下却是情态各异。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与愉悦,李清照却是“人比黄花瘦”的黯然销魂。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1、生谈谈当初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时候,是怎样领悟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的.(从哪里体会?怎样体会的?)

  2、师总结,指导:是诗人在诗中注入的感情不同。

  (不错)老师也概括了一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⑴知作者、明风格:(3)

  诗歌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抒情作品,如果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我们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品味了。

  ①比如:

  李白:雄奇夸张愤世嫉俗

  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岑参:抒写边塞将士雄风

  ②同学说说自己读过的曹操诗歌的风格。

  明确:

  曹操刚健雄浑,有建安风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练习:(降低难度,说说自己所熟悉的诗人的风格也行)

  辛弃疾:悲壮豪放。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沉郁顿挫)

  李清照:细腻情怀,婉约凄切。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恬淡清新)

  提示:这里有一点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豪放诗人辛弃疾同样也写出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诗清新句。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⑵看提示,抓“诗眼”:(5)

  ①提示:文眼从何而来?就是从诗中的、背景提示、注解、诗歌的首句和末句甚至中间找。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能否从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吗?

  (“左迁”一词,已暗示了诗人无罪被贬的怨愤之情。)

  ②生说说《观沧海》中的提示语。

  (咏志)

  ③练一练:

  《春夜喜雨》──杜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辛弃疾

  ⑶品语句,悟感情:(10分钟)

  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引子,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是“品诗句,悟感情”。诗贵含蓄,诗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隐于水”,清朝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字面,悟出情感是我们跨过情感关的重点。

  那么怎么来品诗句悟情感呢?

  ①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点,联想组成的画面,领悟诗词的情感。这正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当堂练习)品味下列诗句,分析诗人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一个及其开阔的,气势磅礴的画面,诗人的博大胸怀就蕴含其中了。

  ②练习:(2选1)

  ⅰ例: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们来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早飞的莺,新来的燕,初开的花,刚长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这些景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出游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最后的两居诗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ⅱ练习.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句之景:“荒凉古道,西风已起。马已疲惫。夕阳下前途一片暮色苍茫”。这些景色所组之画面,萧瑟,凄凉。这正是天涯游子孤独心境。又是一天将尽又是一年将完。断肠人却在天涯之远,故乡亲人遥不可见,抒发了天涯游子的孤独漂泊之悲,思家之苦。

  ③还要关注诗人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尤其是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句。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五种:

  指导:

  ⅰ侧面衬托。

  ⅱ各种修辞手法。

  ⅲ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ⅳ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ⅴ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练习:

  请同学们就下面的诗句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指出下面几个诗句蕴含的手法,说说其你的体会)

  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奇特的比喻。)

  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以上的细节品味也往往适用于名句的解读!

  我们除了抓住细节感悟情感之外,当然还要领悟一些名句所蕴含的哲理感悟了。这两首中有给你以哲理感悟的句子吗?找出来,说一说。

  总结:

  三、课堂拓展训练(8分钟)

  朗读《西江月》

  1、诗译上片(略)

  2、分析上片的表现手法(动静相映,侧面烘托)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最后,对同学们强调两点:

  第一、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

  第二、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同学们,今天,老师希望能通过这节古诗歌复习课,使大家善于高屋建瓴,将知识融会贯通,树立诗歌赏读的整体意识。灵活运用方法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作业布置

  按照“读──译──背──品”的过程复习第一册的古诗词。

诗歌五首 篇9

  (1) 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48 年 11 月 21 日生于山东朝城, 1953 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母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对少年郭路生影响很大,三年级写出了他至今还能背诵的一首类似歌谣的诗: “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961 年考入北京第 56 中学,曾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篮球打得很好,偏好文科,开始了最初的写作练习。 

  1964 年 16 岁初中升高中考试失利,初次尝到了人生的磨难。 1965 年写下了《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波浪与海洋》,抒发了人生第一次受挫的沉郁与不甘失败的胸怀。同年考上北京第 56 中高中部。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同年 10 月他参加红卫兵全国大串联,南至广州,西至新疆。尽管置身“文革”年代,但他没有加入中学生的各种派别的斗争,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读书和写作上。 20 岁已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8 年插队山西杏花村,其诗作传遍了许多有知青插队的地方。 1971 年入伍,写作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 1973 年退伍回到北京,一直在养病与写作。 

  自 1978 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焕发了郭路生作为一个诗人的创造力,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并使用了“食指”这一笔名,即不论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什么,都不能损伤诗人执著的追求。 《热爱生命》写于 1979 年,正是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自我写照。 《热爱生命》被看作是他的名作《相信未来》的姐妹篇。 

  食指的诗歌现收入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 《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以及林莽、刘福春选编的《诗探索金库食指卷》。 

  (2) 基本解读。 

  诗歌反复吟诵的内容就是“热爱生命”。 

  诗歌的结构分为七节,前三节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执著爱恋;后面四节进一步表达了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在写作上,诗人首先应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凄风苦雨”中的“葛藤”,刻着字迹的“碑文”,表达“痛苦”的“砝码”, “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展示自己不畏艰难的决心;然后推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流浪儿般”、 “乞丐似的”,与“赤着双脚”、 “光着脊背”突出了心灵漂泊的境况;尽管旅程艰难,荆棘拦路,血迹斑斑,尽管饥饿寒冷,烈日灼热,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正是这一信念使诗人“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培养了“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3) 精华鉴赏。 

  诗歌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深刻的思想于质朴无华的词句当中,除此之外,诗歌的语言特色还表现在独白的方式、大量的比喻、 “四行一段”的体式,在形式上与五六十年代的抒情诗比较相似。

诗歌五首 篇10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3. 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4.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5.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3. 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4.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2.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多媒体  录音机

  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指导朗读五首诗词

  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

  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

  法。

  (1)技音节划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

  3.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

  4. 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

  5.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

  (二)研读《饮酒》

  1.导人语: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避山野,隐居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这类诗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晋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朴素而韵味隽永。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他的《饮酒》诗。

  2.解题:《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年),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咀嚼诗句:

  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如: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

  4.品味玩赏:

  (1)这首诗为什么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诵读,讨论解决)

  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大体相同而略有变化,偶句押韵,因而读来有缓有急,和谐悦耳。

  门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明确: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见,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三)归结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板书)

  把握停顿,反复诵读。

  了解作者,知晓风格。

  咀嚼诗句,体会情感。

  品味玩赏,张扬个性。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饮酒》诗。

  2.诵读余下的4首诗词。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学习本课其余四首古诗词。

  (二)研读四首古诗词。

  1.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四首古诗词,然后指名让四位学生分别诵读,并说明如此诵读的理由。(两种朗读停顿皆可)。

  2.请四位学生介绍四首诗词的作者,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注意比较四首古诗词在体裁上的区别。(《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u《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七言绝句。《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l)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通过小组讨论和质疑,解决疑难问题。

  (2)让学生通过自学自行说出诗句的大意,用师生合作补充的形式,完成对四首诗词内容的理解。

  (3)让学生归结四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点拨。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放眼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说成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博大的胸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雁门太守行》赞颂了戍边将土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凄苦愁楚之情。

  4.引领学生品味四首古诗词。这四首诗词,堪称古诗词中的精品。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喜欢其中的哪些诗或哪些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审美诗歌的能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此,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尽合理之处,教师要以鼓励的口吻,适时指出。)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

  2.背诵四首古诗词。

  课后反思

诗歌五首 篇11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朱琳  /  刘虹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及代表诗人的风格。

  2、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A、加强学生的朗诵指导,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诗歌的意象以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C、品味语言,感悟新诗的独特风格,强调对诗歌的感知、体悟和理解,强调自我理解与发现。

  3、通过课内学习、欣赏,及课外写读书笔记,充分体会现代诗歌韵味。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诗歌。

  教学课时:2课时(《死》《再》1课时,《雪》《热》《双》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诵、讨论为主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死水》《再别康桥》的作者,作好读书笔记。

  2、印发人教版读本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二、导入  新课

  课间播放英国康桥配乐(肖邦小夜曲)图片,导入  新课《再别康桥》

  导入  语:在这首宁静的肖邦小夜曲的牵引下,我们也撑一支长蒿,在诗的长河里漫溯,轻轻地走进康桥,轻轻地走进徐志摩,让我们一起解读《再别康桥》。

  三、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和作者后设问:第一次见到“再别康桥”这一标题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测:“康桥”在什么地方?诗人为什么要离开“康桥”?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康桥”的?等

  (二)分层次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读——推荐生读——听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的图片,配以音乐)——全班诵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画、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鉴赏品味

  1、设问:“康桥”让诗人如此留恋,它一定美的迷人,诗中直接描绘“康桥”景色的诗节有哪些?根据以上诗节的内容,加上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请每一位同学都扛起自己的“摄象机”,到“康桥”去捕捉你认为的最美的镜头,然后介绍给大家。

  ——让学生把从学习诗的语言中理解领悟到的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训练诗歌语言的散文化。

  2、设问:在“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诗人“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可能有哪些?——见仁见智:有求知梦、报国梦、情感梦等。

  3、教师读第六节,设问“悄悄——笙萧”“夏虫——沉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调和的事物连缀起来?王国维说:“物皆着我之色”,这样的意象适合抒发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4、学生齐读首尾两节,设问:“康桥”不仅有美丽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世界,如此魂牵梦萦的地方,诗人为什么选择了“轻轻”“悄悄”的来去方式呢?诗人在离去时连“一片云彩”都不曾带走,这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五、拓展深化: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过渡:诗人离开令他魂牵梦绕的“康桥”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诗人离开这个令他无限留恋的世界时,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1931年11月19日,年仅35岁的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噩耗传来,成千上万的年轻读者,一边流着泪,一边背诵他的《再别康桥》,以寄托对这位年轻诗人的哀思。诗人离开这个世界70多年了,诗中精品《再别康桥》让人读后不忘,回味无穷,为什么?这都缘于它用美好的形式传递出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美好的事物不再的追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新月派诗人所追求的形式上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请班上朗诵好的同学示范读《再别康桥》,然后女同学读《死水》1~3小节,男同学读4、5小节,对比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⑴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同:A, 押韵   B、两首诗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异:《再》回环复沓,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⑵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有色彩的词语。

  ⑶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六、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引入对闻一多的简要介绍,及写此诗的背景

  七、讨论作者写法的效果:

  1、全班诵读,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2、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3、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 明确:意在反衬死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

  4、阅读最后一节,教师指导:一二两句的作者照应开头,并强调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的肯定。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灭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八、拓展阅读:1、《沙扬娜拉》  2、《偶然》

  九、小结:古人说: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让我们用率真、用直觉去感受诗,让我们用心灵去与诗握手。同学们在课后去慢慢咀嚼、品味、把玩,每首诗都必有自己可悟、不可悟、不必悟之处。

  十、课后作业 :

  1、背诵《再别康桥》。

  2、体会“新月派”三美,有意识运用这三美,写一首表离别情的新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以学生诵读、讨论及自我感悟为主,老师加插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诗人和本课诗人相关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一、现当代诗歌流派介绍

  导入  :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单元只是一个窗口,目的是将我们的目光牵引向浩淼的诗的海洋。现在让我们沿着诗的发展脉络漫溯……(用幻灯片投出中国新诗发展脉络。)

  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导入  :欣赏歌曲《长城谣》,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民众无家可归的惨状,不幸和挣扎,齐心战斗、收复失地的决心。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艾青的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以日本的侵华战争为背景的。

  2、听配乐朗诵,思考:

  A、读第1、11、12、13小节,本诗的情感基调可用什么词概括?

  B、结合写作背景,读第2-10小节,概括本诗内容大意。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情感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说说这两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D、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诗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这一内容和心情?

  E、全诗最后一小节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小结:艺术特色:作者在诗中,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把表现自我与表现祖国和人民有机地融合起来。

  三、《热爱生命》

  1、导入  语:毛泽东曾说: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可宝贵的。

  只有懂得生命的重要,才能真正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也才能尊重和爱惜别人的生命。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充满爱。生命中有许多急流、险滩,有许多艰难、坎坷,是否轻易放弃,是否让生命之光暗淡熄灭?食指在《热爱生命》一诗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2、讨论:

  (1)本诗先后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主题?从哪些句子可以显现?

  女同学读1-3小节,(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执著爱恋);男同学读4-7节,进一步表达了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虽然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和艰辛,但是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2)艺术特色:A、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深刻的思想于质朴无华的词句当中

  B、独白式的方式、大量的比喻、“四行一段”的体式。

  四、《双桅船》

  (一)作者介绍: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二)朗读全诗,鉴赏精华:(1)寻找意象。意象的运用:诗人借助“船”、“岸”、“风暴”、“灯”具体形象所组合的画面,来表达她的情绪和感情的历程。

  (2)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五、诗歌拓展: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卞之琳《断章》,舒婷《致橡树》

  六、课后作业 :应用象征意象传递情感这一手法,写一首现代歌。

诗歌五首 篇12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shǒng 峙      萧 sè                        白沙díb.忽 jiàn        zhuó春泥                        惊quèc.cāng海       茅yán                         jié石d.澹zhàn        鸣chán                        枯téng2.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c.枯滕老枝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d.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3.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4.将下面诗句,作者及出处用直线连接起来。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王湾                                       《观沧海》②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辛弃疾                                       《次北固山下》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曹操                                       《钱塘湖春行》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马致远                                       《西江月》⑤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5.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回答句后括号中问题。①东碣石,以观沧海。(是“来到”还是“登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明月别枝鹊,清风半夜蝉。(“惊”和“鸣”是否分别专写“鹊”和“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段点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是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之作。2.解释加粗词语。北固山下  次:________________。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迁移过关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1.诗题中的“人日”指的是哪月哪日?从诗文中找答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①人归雁后(    )a.停留  b.遗留在后面的②思在花前(    )a.产生  b.启发3.选出对“思发在花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是说自己在花丛前面萌生了回乡的想法。b.是说自己在花开以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c.是说自己思乡之情随春天到来而萌生了。d.是说自己回乡的心愿在春天里变得强烈起来了。4.从诗的内容看,作者人在何方?所思之处又在何方?简要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 2.b 3.d 4.略 5.①是“登上”②“惊”和“鹊”不是分别专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和“蝉”都“惊”、“鸣”,这是互文见义(一)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6.从北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7.略(二)1.正月初七2.①b ②a3.b4.作者人在南方,所思之处在北方。理由:春天雁由南向北飞,由“入春才七日”和“人归落雁后”两句可推知【提示】“基础训练”第3题:对仗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诗歌五首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95480117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