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旧城已冷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通用12篇)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1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在田野,在树林,在果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组有关秋天的课文,今天先来一起学习第九课,

  生齐读课题《古诗两首》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由叶绍翁所写的《夜书所见》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把诗句读正确,

  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能为大家来读读这首诗呢?

  生1读诗

  师:读得真好

  生2:我要提醒大家,第三句中的挑读第三声,请大家跟我读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古诗

  师:读得很好,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再细细地读读这首诗,体会体会这首诗的意思,

  生3:我想提醒大家,这首古诗下面的注解,我想这些注解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的吧

  师:是的,你很会学习,除了看诗下的注解,我们还可以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来读懂诗句的意思当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你还可以查查字典呢接下来就请大家再读读古诗,体会体会诗句的意思

  师:通过自己的研究,你读懂了诗中的哪个诗句呢?

  生1: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我读懂了夜书所见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叶绍翁在夜里写下了他所看到的景象

  师:是在哪个季节的夜里

  生2:我觉得是在秋天的夜里,我是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个诗句中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在江面上吹来阵阵秋风,让人动情

  生3:通过看课文中的插图和注解,我读懂了这一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知道有小孩子在那儿捉蟋蟀,深夜的篱笆外只有捉蟋蟀的小孩子亮起的一盏灯

  生4:同样是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诗人在深夜看见篱笆外的一盏灯,就知道那儿一定是小孩在捉蟋蟀

  师:两种说法都可以,看来大家刚才自学的很认真,诗的意思已经大致弄明白了,那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我想问问这个客字是不是客人的意思

  师:在这里,客是指离开家乡,生在他乡的人,诗中指的就是诗人自己

  生2:江面上吹来阵阵秋风,让诗人很有感触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江面上吹来阵阵秋风,让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1:秋天到了,树叶都落下来了,诗人一定觉得一个人在他乡特别孤单

  师:是啊

  生2:我想诗人一定在想,家乡的亲人到底怎么样了

  生3:也话诗人在心里对家里人说: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衣服

  师:秋风吹动了梧桐树叶,带来了阵阵寒意,也牵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读这首诗吧

  生齐读古诗

  师:刚才大家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是不是很快就能把这首诗背下来了呢?请大家自己先试着背一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叶绍翁所写的古诗夜书所见,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王维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写下的著名诗篇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请大家先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要把古诗读正确,

  生自读古诗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生字:忆,异,逢,佳,倍,插

  师:这首古诗你们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古诗

  师:王维的这首诗感情真切,是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绝句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句的意思,还可以跟同桌讨论

  生自由读古诗

  师:刚才大家细细地读了这首古诗,你能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些什么吗?

  生1:我读懂了这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认为这一句的大致意思是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每当过节时,他都很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第一句

  师: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中的佳节就是指重阳节,同学们,你知道除了重阳节还有哪些节日可以称为佳节呢?

  生:有中秋节,元宵节,春节,

  师:那不是佳节的时候,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吗?

  生:平时,独在异乡的诗人也很思念家乡的亲人,只不过在过节的时候,他思念亲人的感情比较强烈吧了

  生1:这个倍是尤其,特别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每当佳节,远离家乡的人总是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这首诗中的倍字用得多好呀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诗句读一读吧

  生读第一句

  师:刚才同学们讲么,这个倍是尤其,特别的意思我们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再试一试好吗?

  生再读第一句

  师:在古时候,每当到了重阳节,人们就有登高,插茱萸,钦桂花酒的习俗,于是,诗人就想起了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插遍了茱萸,只是少了诗人一个呀同学们,这是诗人哪句诗所描写的呢?一起读一读吧

  生读第二句

  师:让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古诗

  师:这么美的诗句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

  生自己试着背这首古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背背这两首古诗吧

  师:接下来,我们还要一起来写生字,请你仔细观察一些,哪些字是需要特别提醒的

  师范写“插”字

  再在就让我们写生字吧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用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导入古诗

  师:同学们到外地去作过客吗?在别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

  生:作客,主人招待好,但时间久了,总觉得不对劲,总是想家。

  师:为什么总是想家?

  生:在别人家里不方便、不习惯。自己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还有我喜欢的小伙伴,玩游戏,说说笑笑,那才开心呢!

  师:刚才,他说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好。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们学一首古诗(板书:夜书所见 叶绍翁)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先齐读题目。

  生:(读题目)。

  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

  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

  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生2:写!

  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

  生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

  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

  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

  生:写!

  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

  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师: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诗歌就知道了。(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打开书自由默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生:(默读)。

  师:(出示生字卡:萧(xiāo)萧

  梧(wú)叶

  促(cù)织)谁来拼拼音?

  生:(拼音,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促、深”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

  师:这首诗(课文)的左下角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初步弄懂全诗的大意?

  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 师:这首诗都能通读了。四句嘛,能背吗?谁来?

  生:(多数举手)

  师:(指一位)你背看看!

  生:背得好。现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

  生:(互相背诗)

  师: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配着音乐背一次。(点击音乐)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师: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先学前两句,仔细默读,认真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

  生:(边读边想,有的互相议论,有的举手)。

  师:(指生1)你说说!

  生1:诗人看到了萧萧秋风吹下落叶送来寒冷,江面上也吹来秋风……(到“动客情”就语塞。)

  师: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认真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

  生2:(举手)冷冷清清。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又在这么冷冷清清的夜里还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读读想想后回答。

  生3:(自由读以后举手)孤单、寂寞、苦闷。

  师: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众生举手)

  师:(指一人)你来说!

  生4: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师:对,对!很容易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现在来学后两句诗。(出示挂图或指看文本上的图)。边读边看看注释。

  生:(默读后两句)

  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生:(笑)捉蟋蟀呀!

  师: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诗人在这深夜里忽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高兴吗?

  生:高兴!

  师: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

  生:(自由读,讨论)。

  师:“知”,你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

  生1:估计、猜想。

  生2:料定。

  师:这三种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

  生:(轻声,细读)

  师: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开心呀,他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可是,诗人这时毕竟不是在在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

  生:诗人越会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师: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蕴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静思细读)。

  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声音太高……。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

  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范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

  生:(齐读)。

  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

  生:越睡不着,越兴奋。

  师: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吧!

  生:(齐声诵读)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把古人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四、拓展阅读

  师:你们还读过那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感情。

  师: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首古诗带回去背一背,讲一讲,你也会成为了现代小诗人。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3

  《夜书所见》课堂实录初稿

  执教者:瑞安实验小学  曾晨

  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生:看见。

  师:对,“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师:这个“见”还有什么意思?

  生:听见。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这里的书选哪种呢?

  生:(1)写,记录。

  师:把它装进题目里说一说,试试,大胆地把自己的的意见说出来。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看见和听见的,就说得更完整了。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书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师:你们刚才听说的就是这个题目的意思,我们再把题目读一下。

  师:如果在这里加个顿号就更好了。师:是夜里,如果轻轻地读就更好了。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读之前,这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挑)

  师:读诗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师:挑是提的一种动作,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 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能放到词语里读吗?再请刚才这个同学。

  师:古时候蟋蟀、蛐蛐叫促织,这里还有个故事呢?愿意听吗?……

  师:还有谁愿意读吗?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试一下吧。

  师:你把停顿读得特别棒,有诗的味道了。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师: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可以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哪些东西是诗人所见呢?生:捉蛐蛐。师:用诗里的话就是——儿童挑促织。

  师:(师板书:—灯) 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

  师: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师:还有哪首诗学过“篱落”。

  师: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师: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到底是不是作者亲眼所见?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师: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儿童挑促织”?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师:逐字逐句地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的寒风。秋天的风吹过来有什么感觉?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师: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可以读得轻,还可以把音节拉长一点

  师:萧萧的风吹到梧桐树上,会怎么样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自己的家乡在福建,可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叶绍翁对于这个村庄来说,他的身份是什么?

  师: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对于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他动了什么情?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师:是呀,还有心寒呀,把诗人的心情带进去读了:萧萧……江上……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好玩的季节。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师:他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也那么开心的时候,那该怎么读?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只有那篱落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师: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好吗?

  师:加上音乐读读。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

  师: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很好。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4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完成《夜书所见》的教学,原先以为,这首古诗会很难,但是上下来,感觉还错。无论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课堂效果,我认为都比较不错。把这堂课的实录记录下来。

  师先示范朗读两遍课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读课文,抽几个孩子纠正读音。(在读书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注释,向我提出了问题。)

  万颖朗读古诗,指导认识“绍、翁”。(这两个字书上没有注音,其他字书上有注音,孩子们读得还不错。)

  男女生分读古诗,全班齐读。

  师:刚才有个细心的小朋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古诗上怎么有些数字呢?

  生:这些数字是注释,写在了下面。

  师:什么是注释?

  生:可能是注意解释。

  师:释正是解释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注出来,让大家知道。

  那这些注释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些什么帮助呢?

  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

  抽生读第一句古诗。

  师:注释上告诉我们“萧萧”是风声,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生:风出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江上秋风在吹。

  师:“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动是动心。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他动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们不能体会这里诗人的感情,我决定放下,先体会后两句的意思。

  师:我们先放一下,看看后两句,从后两句中去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

  谁能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夜深就是深夜。

  生:篱落是篱笆。

  生: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把他们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说得通顺吗,怎么才能让它通顺。

  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话。

  师: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师:你觉得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样?

  生:很开心。

  师:那诗人看到这些小孩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乡。

  师: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乡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接着孩子们背诵古诗。

  一堂课在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5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完成《夜书所见》的教学,原先以为,这首古诗会很难,但是上下来,感觉还错。无论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课堂效果,我认为都比较不错。把这堂课的实录记录下来。

  师先示范朗读两遍课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读课文,抽几个孩子纠正读音。(在读书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注释,向我提出了问题。)

  万颖朗读古诗,指导认识“绍、翁”。(这两个字书上没有注音,其他字书上有注音,孩子们读得还不错。)

  男女生分读古诗,全班齐读。

  师:刚才有个细心的小朋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古诗上怎么有些数字呢?

  生:这些数字是注释,写在了下面。

  师:什么是注释?

  生:可能是注意解释。

  师:释正是解释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注出来,让大家知道。

  那这些注释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些什么帮助呢?

  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

  抽生读第一句古诗。

  师:注释上告诉我们“萧萧”是风声,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生:风出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江上秋风在吹。

  师:“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动是动心。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他动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们不能体会这里诗人的感情,我决定放下,先体会后两句的意思。

  师:我们先放一下,看看后两句,从后两句中去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

  谁能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夜深就是深夜。

  生:篱落是篱笆。

  生: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把他们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说得通顺吗,怎么才能让它通顺。

  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话。

  师: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师:你觉得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样?

  生:很开心。

  师:那诗人看到这些小孩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乡。

  师: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乡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接着孩子们背诵古诗。

  一堂课在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博客手拉手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促、忆、异”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3.理解诗句内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中品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4.拓展阅读古诗《舟夜书所见》《渡汉江》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挂图。

  2.投影仪。

  3.收集这两首诗作者或内容相关的古诗。

  学生准备:

  1.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大胆猜想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先读一读,并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大胆想一想,这两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两首诗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学生看书,思考。

  2.交流,梳理。

  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但必须有自己的依据。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中有“动客情”“倍思亲”等词语,可能是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有“儿童”“兄弟”等人物的出现,猜测可能有对他们的思念。另外,从画面中的景与人,也能感受到这种情形。

  【设计意图】以往的古诗教学,教师总喜欢先入为主,自己一厢情愿地创设好情境,方便学生顺利进入情境。我认为教师有些越俎代庖,这恰恰失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让学生猜想,而不是瞎想。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学生根据阅读和观察,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同时,这样做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围绕主题,回顾学法

  1.师:是的,这两首诗的确是反映了诗人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内容。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过或者课外读过这样的诗歌吗?能试着背诵几首吗?

  学生背诵关于一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古诗,如《静夜思》等。

  2.师:诗歌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语言简洁凝练,却字字含情。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忆、所感。想一想你们以前是怎么样学习这样的古诗的?你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先读准确。根据提供的拼音读准确,读流畅。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和调整等。

  (3)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都有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提升。这既是省时高效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赏识与尊重。

  三、自主练习,读准读熟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在这两首诗里,诗人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

  投影出示:《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有问题的可以同位合作。

  2.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好节奏。

  (2)反复练习,做到每个同学都能够读准确。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话题。我们有时候容易把“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成口号喊出来,而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而这一点要求是最基础的,必须人人达标。因此,时间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参与可以更多一些。

  四、尝试理解,感悟诗情

  (一)《夜书所见》。

  1.师: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夜书所见》,题目是什么意思?

  引导:“所见”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一首《所见》,意思是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就是在夜里写下所看到的。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的情况吗?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

  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这既是学生课前学习的一次检阅,也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学习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的情况,才能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情感的铺垫。

  3.师:通过刚才大家的阅读和思考,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关键的词语的意思,这首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呢?诗人到底“见”到什么了呢,先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

  师: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诗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一句一句地翻译,诗的四句本身是一个整体。要结合词语的内容适当地调整。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什么时候的风声?(秋天的风声。)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天的风声呢?(第二句中有“秋风”一词。)

  教师小结: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一阵阵寒意,这情景不禁让客游在外的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师:练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师:第三、四句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引导:“知”是什么意思呢?

  师:夜里能看到“一灯明”,怎么就一定“知道”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学生进一步看图、读文,全方位地思考。

  师:原来,“见”的意思不仅仅是指用眼睛观看,还包括作者的“倾听”和“回忆”。作者不仅用眼睛看到了“一灯明”,而且听到了萧萧的风声、促织的鸣叫声、儿童不时的说笑声。

  教师小结:

  忽然看见远处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我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玩吧。

  师:看到了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孤单,想念家乡。)

  师:读出自己的见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悟诗句的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把几句联系在一起,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诗中重点词语深入思考,教师的追问就起到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效果。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他在什么时候写下的这首诗?

  师:可能有的同学很早就听说过这首诗了?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听说的?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首诗流传久远。学生对此应有许多的了解,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对这首诗掌握的情况。以此确定教学宜建立在适当的点拨上,而不再需要逐词逐句的讲练。

  2.师:关于这首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倾听,补充。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听众,是别人的补充和争论,而教师也是教室中的一个分子,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认为自己知道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知道,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但这样的对话应该是敞开心扉的,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引领。

  3.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质疑。师生间补充。

  (比如:王维的家不是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重阳节或者其他重大的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登高,插柳,等等。)

  4.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逢遇到重阳日,我都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知道此刻家乡的兄弟们都已经登上了高处,插上了茱萸,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呀。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练写生字,并练习背诵两首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

  指名背诵两首古诗。

  2.师:还记得两首诗的内容吗?说一说。

  3.师: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一样,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二、品读赏析

  (一)《夜书所见》。

  1.师:要真正地学习一首古诗是需要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的。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仔细读一读,作者都“见”到什么了呢?

  (看到梧桐、儿童、篱笆、灯光……;听到风声、蟋蟀的鸣叫声,儿童可能还有儿童不时的说话声……)

  师:一个“见”字,统领了全诗的内容,我们把这个字叫作“题眼”,就像题目的眼睛。

  2.师:可是,如果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就这样写下来,那也算不得一首好诗。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读、思、议结合。

  师生间对话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a.“萧萧”。

  师:描写风声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诗人选用了“萧萧”这个词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凄清的心境。诗歌是意境的,作者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b.“送”。

  师:明明是风吹来的声音,一个“送”字,送来了什么?

  什么“声”?(秋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

  师:这样的声音在作者听来,心里是什么感受?

  c.“情”。

  师:这个“客”是谁呀?(作者)

  师:什么“情”呢?(有孤单凄冷之情,有思念家乡之情,还有……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触发读者的遐想。)

  d.“知”。

  师:既然是夜里,作者怎么只凭“一灯明”,就判断了儿童在“挑促织”呢?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一切更使他想起了什么?

  (这是他自己的儿童时代和伙伴一起捉蟋蟀的情景。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了。)

  师:这个“情”还包含了什么呢?(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

  师:回忆自己的童年的生活趣事是非常幸福的,有时候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可是诗人此刻想起以往的趣事,心情会怎么样?(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外,更加思念家乡,更加想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简洁,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历、体验,由表面的“见”,展开想象,搜寻隐含的“忆”,感受语言的美妙。

  3.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诵读,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学生才能把自己移情当作诗人,“使其言皆出自我之口”。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是真正地有感情地读,而不是为了读得有感情而装腔作势的读,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读者与作者间共鸣的催化剂。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题眼”是什么?(忆)

  师: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想念”什么呢?

  2.师: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

  a.“异乡”“异客”。

  师:两个“异”字,和前面的“独”合在一起,让你有什么感受?(开头一个“独”,紧跟两个“异”,勾勒出了作者身在外乡的孤单心境,更增加了思乡的情绪。)

  b.“倍”。

  师:“倍”字怎么理解?(“更加”的意思。思念的情感非常强烈。练习读这句话。)

  c.“遍”和“少”。

  师:这样的对比,衬托出了什么?(思念之情。)

  师:你曾经离家很长时间吗?有什么感受?你能体会他们的情感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3.你最想珍藏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呢?为什么?

  师:当在外打工的亲人在中秋之季,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在外留学的亲人在月圆之时,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每年春节,无数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他们会自然地吟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无数佳节,当我们思念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时候,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们,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诗——

  师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胞的心,亲人的心总是紧紧牵挂,紧紧相连。这的确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他记载着无数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心声。佳节也已不再仅仅是指重阳节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核心,以“品”为依托,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激发情感的升华。

  三、整体比较

  1.师:同学们,当这两首诗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画面,既然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学习,想象一下,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一个“见”,一个“忆”。由景生情,由情生景。真是巧妙绝伦啊!

  2.再读两首诗,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两首诗放在一起,也许真是教材编辑的有心安排。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这样的整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课堂结构从开始的整体感知,到品味后的整体比较,让学生不仅感悟了古诗的内容,而且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可谓是既看到了树木,又看到了森林。

  3.师: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你现在想对自己的家乡和身边的亲人说些什么?(珍惜现在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亲人之间的友情。)

  四、拓展阅读

  师:古往今来,关于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一主题的诗歌很多,老师推荐两首。

  出示:《游园不值》《渡汉江》。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和我们本课学习的古诗做比较,也可以课后自己收集一些,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就要求教学中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课后反思】

  本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以外,重点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自己查阅的内容,在疏通句意的过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指风声,结合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诗句的理解不能单独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内部之间的联系,组织语言也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二、古诗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级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学生从认知入手,通过品味语言,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动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通过展开想象,多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感悟诗人运用语言的独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历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形成共鸣。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设计还巧妙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做,凸显了主题,突出了这类古诗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进一步拓展阅读此类古诗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实验学校)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7

  一、导入:

  1.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描述,你们来猜猜我描述的是哪首古诗: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诗人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是哪首诗啊? 

  (《静夜思》)  

  2、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背一下。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思念故乡)

  4、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叶绍翁的诗,这首诗也是表达思念故乡的。  

  (板书:叶绍翁。读“绍”,检查字音。) 

  5、诗人叶绍翁独自一个人离开家乡,来到外面,在一个晚上写下了这首诗。  

  (板书:夜书所见  )  

  6、见是什么意思?   

  (看见)  

  7、那作者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二、学习古诗

  1.出示生字词。

  (萧萧、梧叶、促织)

  2.指名学生读、齐读。 

  3.认识了生字,我想我们能更好的读这首诗了,现在请大家把诗和图画结合起来,并读给你的同桌听。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6、你们说的这些在诗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呢?

  7、指名朗读,感悟

  ·我们先来读读前面两句。

  (生自由读) 

  ·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指名多人朗读)

  ·老师发现你在萧萧梧叶后面停顿了一下,我也觉得该这样读,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读。

  8、诗句理解:  

  ·萧萧是什么意思?  

  (风声)

  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 

  ·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 

  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  

  (读诗句)

  ·这个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

  ·对于动客情有什么疑问?

  (谁是客,为什么是客?)  

  ·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读,指名读。 

  ·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9、带着思乡之情,谁来读读后面两句? 

  10、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绪了呢? 

  (挑促织)

  ·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11、夜深篱落一灯明,什么是一灯明?

  (只有一盏灯,多么孤单啊!)

  ·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

  (父母、亲人)  

  12、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现在却是一个人在异地,童年的伙伴和亲人都不在身边,体会一下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好吗?

  (齐读) 

  1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14、看来你们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了,带着你们的理解,读——(全诗)

  15、告诉老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若说孤单,则用孤单) 

  ·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多孤单啊!读—— 

  ·想家,远离家乡,怎能不想家,读—— 

  ·难过,别人都是一家团圆,只有诗人是只身一人,怎么不难过,读——  

  16、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该和家人团聚,而你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你的心情会怎样?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  

  17、我发现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  

  ·学生自由背诵  

  ·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么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  

  ·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 

  ·背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背

  ·我们一起来背,站起来,配上音乐

  三、写字 

  四、拓展  

  我国有身多杰出的诗人,除了叶绍翁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诗人也写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老师这里就有几首,我们来读读。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8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话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主回答。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不过,在古人看来,秋天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所以不少古代的诗人发出了类似的感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夜书所见》。(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解读诗题

  1.“夜”是指晚上。

  2.“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3.“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所看到的)。

  4.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根据拼音、注释学生自己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示范读并且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萧篱上下结构

  促织深左右结构

  看注释解决萧萧、挑、促织、篱落的意思。

  3.同学互读诗文,纠正发音。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默读古诗,思考: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

  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下来。

  2师: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就暂时不作解答,进入下一环节。

  (五)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指风声。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想家。

  (6)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7)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诗文大意:萧萧的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了阵阵寒意,在外地做客的诗人不禁想念自己的家乡。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找同学来说一下课本上的插图画的是什么。

  (3)读到这一句,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

  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

  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4)师:是的,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诗文大意: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6)指名读诗,全班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学生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

  4.全班齐读。

  (七)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静夜思》

  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第二课时

  (一)感受课题,课前铺垫

  在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内心的无尽思念。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前板书)齐读课题。

  (二)解读诗题

  1.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2.“忆”是什么意思?(思念)

  3.山东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就在这一带。

  4.诗题是什么意思呢?找同学来说一下。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远在家乡的兄弟。

  或者说,在重阳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根据拼音、注释学生自己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根据诗题回答。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3.同桌互读诗文,纠正发音。

  (四)抓住诗眼,感悟诗意,体会意境

  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

  首先,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

  1.说说你读完全诗后的感受?(诗人很孤独)

  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2.重点体会:异乡异客。

  ①同学们,本句中哪个字给你感受最深?(异)

  你能从这两个“异”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一些什么?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远离家乡、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②不过老师有个疑问:当时的诗人所在的城市长安是热闹的、繁华的,可为什么在这样繁华热闹的地方,诗人却感到孤独寂寞呢?还从哪个字看出来?(独)

  3.重点体会“独”。

  ①你对这个“独”有什么体会?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生畅所欲言)

  有孤独的感觉,很孤独,特别孤独……

  其次,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出示诗句自由朗读:你觉得这句诗哪个字写得好?(倍)

  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是啊,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对重阳佳节,往事历历在目,此时此刻王维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啊!

  1.想象画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将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这众人团聚欢笑的重阳佳节,远在异乡的王维可能在哪里?他看到的什么情景?他耳边传来的是什么?他的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指导诵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听出了寂寞,听出了孤独,听出了思念。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王维用诗这一最美的语言,让生活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同他一起感怀,一起哀伤,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再次,感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一句写了兄弟情深。

  1.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呢?从哪里看出来?

  2.朗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理解诗句“遥”字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说“少一人”?

  “遥”指远。“少一人”指少了诗人自己。

  4.由于重阳节有这样的风俗,触景生情的王维心中该是多么难过啊!

  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5.角色体验:

  ①如果你就是王维日思夜想的兄弟,你在登高时会怎样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心里会对兄弟说些什么?

  ②哪一位愿做诗人王维,你想对你思念的、同时也在思念你的兄弟说些什么呢?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

  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而如今,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回忆之中,重阳是别人的,团聚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那支茱萸,又在哪里呢?)

  同学们,愿意和王维一起追忆一下那久违的画面吗?

  让我们闭上眼边读边想。

  5.角色吟诵:千言万语道不尽双方心中深深地思念,还是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吧!(王维一组读一二三句,兄弟一组读第四句)

  (五)总结全诗,感情升华

  同学们,短短的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的铺展在我们的面前,历经12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完成本课的基础训练

  (七)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兄弟

  少一人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9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法分析: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根据《夜书所见》一文的诗歌题裁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的方法进行教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相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资源、练习说话、启发想像、改编古诗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自主状态。整个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以读为本,说、写结合,突出能力训练。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的感染。课堂上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营造自主空间,使学生学得得法,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 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听:寒声秋风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10

  随着课改不断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奔放、而富有活力,不禁使我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迷惑,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个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听了上海骨干教师的语文课和他们的讲座,颇有感悟。因此,将我所悟出的点滴,融入到《夜书所见》一诗的教学中。

  一、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熏陶感染,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考证。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心比心地进行弹性感悟。这样才有可能领悟诗的内涵意境。

  《夜书所见》是小学语文三年上册教材。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熟悉的《静夜思》引入,使学生体会李白看到皎洁的明月,而产生的思念家乡的感情,让学生明白“景”与“情”的联系。接着展示图画让学生说说“看到了此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踊跃回答“高兴!”“有趣!”这与作者孤单寂寞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同一情景为什么感受会不一样呢?”这又为理解作者写作背景做了更好的铺垫,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由于作者独身一人,游离在外,才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身临其境、迁移体验是使学生与作者达成共鸣的最好途径。我班住宿生比较多,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离开父母,孤独无助,想家的感觉尤为强烈。借助这一特点,我把他们很自然引进情境中“你们离家在外,有什么感受?“想家!””想哭!”“心里很难受!”……(当时有一位女生说着说着竟然掉下了眼泪。)趁此机会,我说:“那你用这种感受,把这首诗读给他们听好吗?”此时的效果,不言而喻。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做到独立思考,激烈讨论,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的要求设计,既树立了小组长的威信,又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也要遵守秩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的道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三、注重现代化教学与语文课的整合

  多媒体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使用多媒体,以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夜书所见》一诗中,为了扫除学生学习的障碍,突破学生对“梧桐树”“促织”词语的理解,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将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由此我体会到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只注重形式,课件内容的选制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目的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脱离教学目标重点,只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使课堂教学更落后。

  以上三点只是我在《夜书所见》一课中,略感到的成功之处。但本节课可也存有不足。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视野,把课堂教学资源延伸到课外学习资源,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夜书所见》既是一首描写秋天景物的,又是充满浓郁思乡之情的诗。类似这样的古诗很多。在教学时,我只是鼓励学生课余进行大量搜集,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组织、督促、交流,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厄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得不到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充分培养。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从实践中反思,从反思中实践,才能更好的驾驭现代课堂教学。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认读多音字“挑”,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诗文的主要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关字词等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培养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营造诗境。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图,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说。

  指名回答。

  师:我们的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在南宋的时候呀,有位大诗人——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夜晚,他外出散步,见到了我们这幅图上的情景,可他竟只用了短短的几十个字便把这幅画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板书课题)

  2. 初读诗文,理解诗题。

  1. 齐读课题。

  2.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所见》,回顾一下,“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所看到的。)

  3. 师:至于这个“书”字,我们先来给它组组词。(看书)

  “看书”中的“书”字是“书本”的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它是不是这个意思?再齐读课题一次。

  4. 想想,他和“所见”连接,这个“书”字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指名回答(书写)。

  5. 师:对,“书写”的意思,这就叫做一词多义,现在我们能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了吗?

  6. 先请一生回答,然后全班齐讲。

  7. 师: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结合拼音、注释把字读准,第二遍要把诗句读通。

  8. 请一生读。(指导多音字“挑”)。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很通顺,但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如果你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就一定能把诗读得更好听。现在请同学们听范读,画出诗歌节奏。

  9. 学生练读、齐读。

  三、抓住字眼,感悟诗意。

  1、“夜书所见”,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诗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2、告诉老师,作者看到了一些什么?

  交流:

  (1)“梧叶”(板书)

  师:对,有梧叶,那梧叶怎么样呢?把这句诗再读一读。

  生读。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

  生:风声。

  师:写风的声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现在我们把“呼呼”这个词放到诗中间,来对比读一读。(第一二大组①,第三四大组②)

  课件出示:①呼呼梧叶送寒声。

  ②萧萧梧叶送寒声。

  读出来什么了吗?

  (凄凉、悲伤)

  师:是啊,在诗歌的开头,作者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萧萧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吹在风中人的身上,送来阵阵寒意。如果当时站在这风里的是你,结合插图,想像一下,面对这萧萧的风,看着漫天飞舞的梧叶,你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思乡之情。

  师:带着你的感悟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跟他有共鸣的同学一起来一遍。

  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动客情”,这个客就是指的——诗人自己。

  (板书“动客情”)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结合诗境,把第一二句再来体会体会。

  (2)“儿童”“促织” “篱落一灯明”

  师:除了梧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齐读诗歌三四句。

  生:儿童。(板书)

  师:那么儿童在——

  生:捉蟋蟀。

  师:来,把第三句读一读。

  师:老师在这里琢磨,把这个“知”字换成“见”字应当更好啊,你们认为呢?

  生:不对,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师:看来这一句话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所想。那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有这种猜想呢?

  他看到了——

  生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萧萧梧叶下,一伙儿童与蟋蟀嬉戏,此情此景老师无法用语言表达,请大家边看图,边想象,读诗歌三四句,想想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生:他想起自己也是这样捉蟋蟀的。

  师:此时此刻,那篱落边的小孩子仿佛就是——

  生:童年时的他自己。

  师: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议。

  师:从这里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的客情;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四、吟诵诗文,再现诗情。

  1、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中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2、生:(静思细读)。

  3、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的声音太高了……。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比方,有个小姑娘拉住妈妈的手摇,双脚轻轻地跳:“妈妈,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么想家呀!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4、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5、齐读古诗。

  五、积累背诵,回顾拓展。

  1、这一次的朗读,老师看到你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呢?试着背一背。

  2、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话口述四句;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一阵阵_____的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

  那篱笆下玩蟋蟀的儿童们啊,

  更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文。

  2、积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的:

  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  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04058117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