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挑衅炫耀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一、激情导入,回顾设疑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在1991年去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的确,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理解了生字新词,还初步领略了雾凇这一最为独特的景观,今天,我们将随作者一道,去吉林,去细细品味,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

  还记得上节课提的那个问题吗?

  二、自读自悟,与文本对话

  1、出示问题:雾凇奇在哪儿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一边读,可以一边在文中勾勾画画,读到动情之处,还可以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2、小组交流,生生对话。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多方对话

  同学们,交流好了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吧!雾凇“奇”在哪儿?

  (一)雾凇“奇”在形成。

  相机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导。那我们现在就先谈谈它的形成过程吗?你觉得它的形成过程奇在哪儿呢?

  1、同学们,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1)奇在它的形成条件。必须满足严寒季节,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指名说。。注意过于饱和。对照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来说说看吗?

  能理解过于饱和吗?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弥漫笼罩淹没)指导朗读。

  (2)同学们,雾凇的形成过程还奇特在哪儿?注意到这个字——“涌”,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呢?

  指导朗读,读好“涌”。

  2、谁来读?让我们一起再读。“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还奇在哪儿?

  出示句子:

  师:此时“渐渐地,……镀上了白银。最初……”

  雾凇形成的过程中,引读。(一生读)

  生: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师:再读。出示这句话。

  什么词是最重要的?(最初逐渐最后)

  师:原来美丽的雾凇就是这样形成的。(配乐)

  3、谁来说一说这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师:所以说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生齐说。

  (二)雾凇奇在“景色”

  1、同学们,雾凇被成为奇观,不仅奇在它的形成过程,还奇在哪儿?

  2、是的,雾凇的面纱就要拉开,奇在它的景色?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雾凇样子的句子?哪个词你印象最深?

  3、“千姿百态”。可能有哪些姿态?“琼枝玉树”。师:就像用白玉装饰起来。

  4、介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介绍这首诗)这是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话,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使人既感到充满寒意又感到春意盎然。)

  全班读诗句。

  5、同学们,奇吗?谁愿意读一读。

  6、生读1、3小节,指名读,齐读。(配乐)

  (配乐)

  7、同学们想欣赏一下吉林的雾凇吗?配乐欣赏雾凇奇景。

  8、难怪,在吉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示)“夜看雾,晨看挂,待到正午赏落花”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9、雾凇的“奇”此时在你的脑海里,你是怎样理解的?(神奇、奇特、奇妙、奇幻……)

  四、比赛诵读内化语言

  雾凇奇景,令人陶醉,优美的句段,令人回味。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诵读比赛,喜欢那个自然段,就背哪一自然段。

  五、课后迁移,升华认识

  1、课外阅读一些描写雾凇的文章,进一步升华对雾凇的认识。

  2、阅读《补充习题》上的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22雾凇奇观

  景色形成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之二

  作者:黄晓芬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雾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对,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观)

  2.这么美丽动人的雾凇,同学们想欣赏一番吗?

  3.欣赏了这么美的雾凇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4.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进一步了解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吉林为什么会形成这么美的雾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读课文第二段,读完后同桌相互讨论一下:你从课文中初步读懂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雾凇,俗称树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句话。)

  2.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说说你会从中发现什么呢?

  3.你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老师请大家再继续自读课文第二段,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看出吉林就具备这些条件呢?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4.那老师要问了,具备了这些条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这么美的景观了吗?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2.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3.作者通过多次观察,才发现雾凇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正因为经过大自然长时间的孕育、积累,才形成了如此美丽动人的雾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壮丽的奇观吧!

  4.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说说诗句的意思。

  此时,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树枝上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么美丽,叫人怎么不发出赞叹啊!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再齐读最后一段吧!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吉林雾凇的美丽与奇特,了解了它形成的过程,更懂得了只有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从大自然中探索到更多的奥秘,发现更多的美。今后,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样,从大自然中、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五、布置作业 。

  仔细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并注意太阳出来后,霜逐步化解的过程,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

  板书:

  洁白晶莹

  29.雾凇 银光闪烁 奇观

  千姿百态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之三

  作者:沈芳

  教学目标 :带领学生一起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网络一起去领略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2 看雾凇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4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5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什么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5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

  ),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6、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点击“形成原因”及“形成过程”,看看网站上是怎样介绍的。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1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2 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3 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4 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板书设计 :

  29、雾凇

  奇观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后小计:

  在教学第二部分,没有孤立地讲解雾凇形成地原因,要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淹没、模糊、渐渐地、慢慢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体会,在感悟、朗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知雾凇的形成过程。同时播放雾凇的录象,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觉。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站    点击数:124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柳州市岩村路小学 韦红艳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雾凇这一自然景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看老师写“雾”字。[板书课题《雾凇》]一起齐读。看到“雾凇”这两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

  看来呀,同学们真的已经走近雾凇了。(播放雾凇课件)此时此刻,你又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什么是雾凇?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快速 默读课文,能不能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对,这就是雾凇,我们一块儿再读读这句话(齐读)边读边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相机板书: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松花江畔就马上形成这么美的景观了吗?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的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惊奇、兴奋)那么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

  同学们真会读书。老师在网上查找吉林雾凇资料的时候,找到了许多雾凇的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吸引住了,你们想不想欣赏欣赏。那好,我们一块来分享。(播放雾凇图片)

  四、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看了这些图片,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2、是的,吉林雾凇就是这么的美,这么的神奇。请同学们看看课文和补充材料,想想哪些句子体现了雾凇的美。(生找)

  3、 交流:

  ##句一:“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1)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体现出它的美。(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2)(指导朗读)十里长堤的雾凇如此的美,你能把他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赛读、齐读)

  (3) 引读最后一句: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句二: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1)你从这句中哪些词感受到了雾凇的美。(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2)“千姿百态”,还能换个词吗?(形态各异 婀娜多姿 姿态万千)

  (3)你能用这句话来说说你看到的雾凇姿态吗?

  吉林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呀!难怪松花江畔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你们见过梨花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5)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雾凇)

  是啊,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动人,人们看到这美丽的雾凇奇观,怎能不由衷的发出赞叹(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什么呢?(师引读补充材料上的语句: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6)同学们,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那是1991年1月,看到这一奇景时,也不禁赞叹道:(出示话)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齐读。

  到了1998年3月,江爷爷了解到吉林省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眼前再一次浮现出七年前所见的奇景,便欣然提笔写下这首七言绝句: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同学们,这“寒江雪柳,玉树琼花”的美景来之不易呀!当爷爷看到这一奇景,想到七年来,吉林省,乃至我们全中国,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在各方面更上了一个台阶,江爷爷不禁感叹道:人间万事——出艰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再一次欣赏这美伦美奂的雾凇奇景。(生有感情齐读诗文)

  (7)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师在欣赏完雾凇后,也作了一首小诗,与大家一起分享。

  隆冬时节,北国江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垂柳苍松凝霜挂雪,戴玉披银,晶莹夺目。

  仰望松树枝头,宛如玉菊怒放,雪莲盛开。

  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课后延伸:雾凇这一自然景观,除吉林外还有吗?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个性到共性,体会出形成雾凇的主要条件)

  既然在中国和世界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雾凇美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吉林雾凇能“闻名全国”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资料,与同学合作探究,共同完成。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3、读好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  :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映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指名读,齐读。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卡片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

  “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录像显示几组雾凇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观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

  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声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映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

  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请观看录像。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 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

  2、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

  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六、小练笔。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 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

  凝结

  严寒季节 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奇观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今天上午听了南京石鼓路小学程洁老师的一堂《雾凇》,以下是 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我就这节课的一些体会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图)这是我们生活的南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祖国的北端,看一看吉林闻名全国的奇观——(板书:雾凇——两点水)

  伸出手,我们一起写课题,“雾”是生字,雨字头这一笔是——(横钩),“凇”两点水标红。

  2、同学们汉字也会说话,看看“雾凇”这两个词,它会是什么?

  (1)雾凇形成的过程中确实有个阶段是雾

  (2)猜对了一部分,雾凇确实是挂在树上的

  (3)两点水和什么有关?(你怎么知道的?)

  3、雾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课文中很多词,每个词都能在你的脑海里展现一幅画(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雾气缭绕、千姿百态、琼枝玉树、银松雪柳)你觉得雾凇会是什么样的?

  看,这就是雾凇。(出示一组图片)

  能读出来吗?这么美的雾凇还藏在我们的课文中,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待会儿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二、初读课文

  1、生字词都掌握了吗?   我来考考你们。

  (1)第一题:(出示:幕)这个生字读?(出示:暮 )这个字呢?

  (出示:夜幕降临)课文中有个词——夜幕降临应该填哪一个?天黑了,就好像——拉下一块黑色的幕布,所以用巾字底的“幕“。

  (2)第二题(出示:凝结 零下30摄氏度)

  这两个字你能读准吗?(鼻音读得真准。指读,提醒连读)

  (出示温度计)看,这温度表上0度在哪儿?—30摄氏度呢?

  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30摄氏度时,冰就会结得很厚。

  (3)再来一组特别难读的词,准备。(出示:模样   堤岸   松花江畔  缀满)

  谁读?(轻声读得很准,堤岸读得真准)

  4、词读准了,读课文也没问题吧。

  三、精读第二节

  1、课文读完了,你们从课文中都知道了什么?

  2、课文中有什么是你最想弄明白的?(现在站着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板书:形成)到哪里找答案?(第二小节)

  2、那就先仔细读读这一节,看谁能读到那最关键的一句话。(出示§2)

  找到了就画下来,那最关键的一句,划出句子,指名读,齐读。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从一句话中就读出了雾凇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真棒!(板书: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师范写“凝”)

  这“冷”到底有多冷?(板书4℃——零下30℃)雾凇就是在这巨大的温差下由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2)能指着板书说说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吗?

  3、可是我们学语文不能仅仅这样,我们还要好好体会文中是怎样描绘这(指板书)过于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的。

  4、先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水汽过于饱和的?默读§2勾画。

  (1)生抓住词语谈(这句话中哪个词带给你这样的感受?他特别会抓住一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真好!)

  生板书词语(弥漫、飘荡、涌向、笼罩、淹没、模糊、蒸腾……)

  (2)同样是写过于饱和的水汽,作者用了这么多词语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这就是用词的丰富(板书用词丰富)

  (3)这些词在书上是按我们同学说的顺序排列的吗?

  课文里是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写呢?对,这就叫做——渐渐地。(板书有序、准确)

  总结:这就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用词丰富不重样,写出了水汽变化的顺序,词语运用准确,你能读好吗?

  5、遇冷凝结课文中又是怎样描绘的?(找出句子)

  (1)有没有你觉得用词又准确,又有序的地方?

  (2)听老师读这段话,听听这段话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就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配乐齐读)

  就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欣赏这闻名天下的雾凇奇观。(出示图片和词语)一起读读词语。

  下节课,我们还将带着这些优美的词语继续走进雾凇,(板书优美)并且学习描写雾或雪景。

  (3)这段话中红色的部分你能很快的记住吗?准备准备。

  板书:

  形成                           用词丰富

  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                      有序

  4℃                         准确

  优美

  -30℃

  反思:

  听了本堂课,我最深的感受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学语文”。在这里,你看不到课堂的浮躁,老师的“秀”,一切教与学都针对着本学年段的特点。老师和学生们都在追求阅读教学的“言意兼得”,追求语文课堂的“本真”。

  紧抓字词教学,层层渗透,达到“言意兼得”

  一、以字入手,感知课题

  从课文一导入开始,一个“雾”字就引出了“雷”“雪”“霜”等字,不仅了解到了“雨”头的字之间的关联,还加深了对形声字的特点的理解,同时也习得了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一个“凇”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于是,一个“雾凇”学生便把音、形、意理解的差不多了。

  二、以词入手,埋下伏笔。

  初读课文,检查生字时,老师三步便把生字词扫清了障碍:

  1.比较练习

  幕    暮

  夜(  )降临

  师:该选哪一个呢?为什么?

  2、关联理解

  凝结   零下30摄氏度

  师:这两个字你能读准吗?

  (出示温度计)看,这温度表上0度在哪儿?—30摄氏度呢?

  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30摄氏度时,冰就会结得很厚。

  3.检查读音

  模样   堤岸   松花江畔  缀满

  这些字词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早已扎实有效。通过这些字词课文的内容已初步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一个不着一丝痕迹的铺垫。

  三、透过词语,感悟内容,体会语言精妙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尤其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颇带有说明性,另有“饱和”“凝结”等一些科学术语。如果老师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上成科学课,那么整堂课将失去“语文”这个特性。但是,这一堂课中,老师非常清醒,她让学生在文中找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原因之后并没有喋喋不休的告诉学生什么是“饱和”现象,什么是“遇冷凝结”。而是到此停下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句子与词语来体会水汽是如何过度饱和的。于是,学生一边找一边谈体会一边走上讲台板书,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发现他们竟找出了如此之多又没有重复的词语来,老师适时提点,这就是语文的用词丰富,而这些词是有序出现的,不可随意调换就又是用词有序准确。同时读了这些词,我们眼前能够出现美丽的画面,这就是用词优美。瞧,一个没有多余点缀,而是扎扎实实感悟词语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理解的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意境和感情,而且还学会了习作方法,并且能够积累不少的词语,(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言意兼得”)为下一节课的写话又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这样一举多得的语文课不是一堂追求“本真”的课吗?

  “让学”,思维火花的碰撞,收获“言意兼得”。

  “让学”就是我们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以学定教的过程。在这堂课中,我看到最多的是老师抛出一个话题,于是学生们根据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证,老师只要在重要的地方进行提点或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活跃起来,课堂生成越来越精彩,文章的内容在这里越来越清晰,意境越来越优美,感情越来越丰富,学生遣词用句越来越精彩,“言意兼得”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获得了。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现在提倡语文课一课一写,在本堂课中,老师有生字范写却无学生动笔,是否也让学生写一写呢。我们现在虽然提倡“让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时间显然无法控制,而且,要真正做到“让学”,显然学生的课前预习要做得充分。如何在这几种教学中达到平衡还需要我们多加学习。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原帖:

  研讨目录:

  1、文体之争——写景散文?说明文?科学小品文?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科学小品文有哪些?

  2、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在语文课堂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科学小品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4、《雾凇》一文,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5、《雾凇》一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感知?

  6、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本课生动优美与科学准确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7、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如何从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上整体把握本课的教学?

  8、课后练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机结合?

  9、本课还有哪些内容具有教学价值,可以教?

  研讨主题一:文体之争——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还是一篇说明文,或者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转张忠诚老师的解读:我读《雾凇》

  曾经听过几个老师教学《雾凇》这一课。他们的教学程序大致相同:从题目入手,让学生从第一、三自然段通过读感受雾凇的美,然后再简单说说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的一、三自然段。对于第二自然段的用时,没有超过课堂用时的五分之一。

  在教学此课前,我也想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读着此课,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上年暑假到黄山的旅游。去黄山的路上,导游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介绍黄山的美景,以及每一处景物形成的原因。下了车之后,他只是说了说集合的地点,就让我们自己去领略黄的风光了。由于车上他对黄山美景的介绍,我们再来观赏黄山,就可以更深层次的领略各处景物的韵致,不至于走马观花,一看了之。现在想来,这位导游真是聪明。他先在车上为我们建立了观赏黄山的前经验,然后再让我们领略山中美景,自然可以使我们看的有序、有道、有味,起到不需此行的目的。

  《雾凇》的第一、二自然段,多像导游在游览前对雾凇景观的介绍。作者首先在为读者建立阅读雾凇的图像,紧接着通过介绍雾凇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激活学生相似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感受雾凇美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真实场景的再现,让学生更深一层领略雾凇的美,体验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这样的叙述,浑然天成,非常符合人的阅读规律、阅读习惯,符合人的阅读心理过程。写到这里,一个冷笑话突然跳出我的脑际:一只番薯走着走着,然后,它就跌倒了。讲完之后,又会有几个人笑哪?原因很简单,这个笑话缺乏基本的铺垫,听者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也就是头脑中缺乏听这个笑话的前经验,听者无法同化耳中的笑话,更激不起笑意。

  从这个角度看,这篇课文是一篇出色的导游词,是一篇具有说明性质的文章。这一课和后面的课文《春联》,有着诸多相似,都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的学生了解说明一种事物的方法,甚至学会如何去说明一种事物。一味的美读此课,有着诸多不妥之处。

  课文又是如何去说明雾凇,介绍雾凇的?这还需要从具体的词句入手,去寻找,去发现。

  作者第一自然段,奇观一词引领全篇。它是全篇的关键词,整篇课文都是围绕它进行叙述。为什么说是奇观?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它奇特而少见。如何奇特?一是因为它出现在三九严寒,全国少有,这是在点明雾凇出现的季节、位置;二是通过雾凇形态的描绘,力图表现雾凇美丽动人的一面,如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这是让学生对雾凇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头脑中树立雾凇奇特而少见的形象。它是说明一种事物常见的方法。

  第二自然段对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的描写,层次清楚,条理有序,特别是用词方面,非常值得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一节围绕“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叙述。饱和什么意思?过于饱和又是什么意思?作者的用字值得玩味。“饱和”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过于饱和”,在这里指水汽已经超过最高限度了。为什么水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地理位置,当时的季节,丰满水库的水排除时达到4摄氏度;接着作者用了弥漫、笼罩、淹没三个词,具体说明什么过于饱和的原因。弥漫、笼罩、淹没三词,需要学生在阅读时理解它们的意思,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当时雾气充满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景象。什么是遇冷凝结?简单的讲,就是雾气在树上结冰了。作者在叙述这个过程的时候,运用了一系列表示顺序的词——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写出了雾气结冰时的缓慢过程。而且作者写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时,完全把它诗化了,使人读了如在眼前。这看似只是在写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实在是为下文再写雾凇的美好景象服务,可以使勾起读者盼望再见雾凇的愿望,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伏笔。这样的叙述,不能不令人称道。如果学生再来复述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抓了上面两点就变得简单了。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最后一节的叙述,承接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而来。因为有了对雾凇的深入了解,所以面对雾凇就变成了观赏,而不是走马观花,不知其所以然。面对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情不自禁的赞叹,才能够吟出最后两句诗。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出水芙蓉,天然去雕琢,而不是生拉硬扯、穿靴戴帽。同时它也呼应了开头,首尾衔接,奇观一词再现学生的脑海,使课文成为一个整体。

  教学这一课,在把握文体的基础上,尊重作者的叙述顺序,搞清课文的结构。课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词句说明雾凇的,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不能以过分美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转“西塘小学论坛”雨笑嫣然的帖子:

  《雾凇》,是国标本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日前刚教完。感觉这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前天上“凤凰语文网”,读到一位网友说《雾凇》是一篇说明文,于是提出了不同意见。具体如下:

  对方观点:这是一篇说明文。

  我的观点:《雾凇》怎么可能是一篇说明文?

  对方观点: 是的,本文跟写景的文章很相似,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写景的文章,教参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我以为,本课重点落在第二自然段,这一段详细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是非常明显的说明方式.先以科学、准确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详细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以为这是一篇说明文。欢迎争议!当然我不否认这课写景特点也非常明显,也可称作写景类的说明文。

  我的观点:首先同意你对文章重点的划分,本文重点内容当然在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雾凇形成的条件(水汽要绝对饱和、水汽要遇冷——骤降的低温、水汽要凝结)和形成的过程(不断地涌、不断地镀——不断地慢慢轻轻一层又一层地镀)。

  但是,窃以为,咱们教学的重点并非只是让学生了解雾凇形成的条件一、二、三,和雾凇形成的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那是说明文很突出的特点;而本文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此两点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之奇、之美,而这,是写景的散文很突出很明显的特征!因此,我还是坚持认为本文定非说明文,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你说“课文第二段先以科学、准确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然后详细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所以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请问,难道除了说明文,其他体裁的文章用语就可以不一定科学、准确?可见,语言是否科学准确并非判断体裁分类的标准。

  另外,应该也没有“写景类的说明文”的提法,要这么提的话,那么还有“状物类的说明文”,“记事类的说明文”,“写人一类的说明文”等等,那,至少记叙文一类都可归入说明文,叙事的,可以说是“说明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嘛”!写人的,可以说是“说明这人一个什么特点嘛”!状物的,可以说是“说明这样东西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嘛”!(比如写棵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咱不是都让学生这么有条理地观察和记叙的吗?)这样,岂不混淆?

  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说明文是说明文,散文是散文,《雾凇》是散文而非说明文也。

  对方观点:更正,我以为<雾凇>是具有写景特色的说明文!

  第三者观点:是科学小品文。这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以文学为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是文艺性的说明文。 科学小品短小精炼,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又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生动,多用比喻,拟人...

  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文是以自由、优美的文笔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并借此抒发作者情感、表现作家个性的散体短文。

  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

  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无论从其内容上看还是其表达方式上看,都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征。

  散文介以抒发浓烈情感的既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是一景一物,还可以是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这样,散文在选材上就极为宽泛自由。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

  散文创作特别重视“真实”,不仅描写真人真事,更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一旦作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散文家总是充分发挥的艺术才能,把散若珠宝的各种材料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需放开时“放得开”,要收拢时“收得拢”自由而不失度,变化而不离宗,形散而神不散。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

  虽然散文篇幅短小,但却渗透的情却是真挚浓烈的,蕴蓄的内涵是深刻丰富的。

  本文一、三两小节,对雾凇的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雾凇的喜爱、赞美之情,基本符合散文“情感浓烈、富于美感”这两个特征。

  说明文的特点:

  一. 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 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 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六. 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七. 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本文第二小节用科学准确的语言介绍了“雾凇的形成”,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显然又符合说明文的特点。

  科学小品文:

  1. 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性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社会效益也日益显著,科学小品文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写作、阅读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选材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存在的价值,应倍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a.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b. 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c. 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3. 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 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b. 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c. 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 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了解了科学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后,我们知道,《雾凇》一文兼具有说明文和写景散文的特点,既有科学准确的说明,又有生动优美的描写,正符合科学小品文的相关特征。

  本单元的《春联》一文显然也是“科学小品文”。

  初步罗列了一下,苏教版教材中,科学小品文大致有以下一些:(部分很难分清是一般说明文还是科学小品文的也暂列其中)

  三上:17、石头书  19、航天飞机

  三下:15、水上飞机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四上: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2、雾凇  23、春联

  四下:7、人类的“老师”  20、云雀的心愿

  五上:18、莫高窟

  五下: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克隆之谜 13、秦始皇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六上:24、大自然的文字

  六下: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7、山谷中的谜底

  我们可以看出,从三至六年级,共八个学期,每一册教材都编排有科学小品文。

  在具体安排上,有些科学小品文以体裁为纽带,放在同一个单元里,如《石头书》和《航天飞机》。

  有些则是依据文本的主题和其他体裁的课文放在同一个单元里,如《云雀的心愿》。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文,不管其形式如何生动活泼,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获得知识。

  但是,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仅仅着眼于科学小品文中“知识”的获得,又会走入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的误区。

  那么,如何摆正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呢?

  首先,我赞同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非常美——景美、情美、语言更美。

  其次,我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还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条件——从而进一步感受其“珍贵”,由此,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还让我们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

  思考中……

  这篇课文有好多老师一不小心把它上成了自然课、科学课;或者把它上成欣赏课,很失分寸。我认为应该教孩子,课文是用怎样的说明、描写文字和用怎样的方法来有条有理地介绍雾凇的。

  看课后的练习之一: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教学中,“说说”是我们主要要训练的,落实的,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标。而说的内容——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就是“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了,它是课堂上训练、落实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载体,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对象。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文本解读——雾凇奇观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这八个字凝聚了多少寒冷。“三九四九冰上走”,“严寒”与“冷”“寒冷”是有程度的区别的,此二字真是雪上加霜。再加上“大地冰封”,怎一个“冷”字了得?北国风光,严寒至极,就在开篇八个字中显现出来了。在这样的季节里出现了美景——雾凇,怎能不让南国的我们觉得“奇”呢?仔细看,“洁白晶莹”颜色质感的美,“缀满”数量之多的美,“银光闪烁”光泽动人的美,都让我们觉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雾凇之奇,奇在它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严寒季节”——当年 12月至第二年2月间;“饱和的水汽”——丰满水库的水汽,松花江上的雾气,“总是”“弥漫”“阵阵”;“遇冷凝结”——4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这些外在条件缺一不可,奇啊!吉林雾凇更奇在形成过程。形态变化之奇:雾气——白银(镀上)——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过程神秘:随风飘荡,笼罩,淹没,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些充分显示着雾凇形成在悄然之间,在不知不觉中。那么作者怎么会写得如此详细,如此动人呢?“每当夜幕降临”可见作者观察次数多,“最初——逐渐——最后”可作者观察有耐心,很细致。

  清早,人们赞叹雾凇的神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自然像魔术师,把雾凇奇观奉送给世人,多么奇妙啊!读着这样的诗句,让人想起那“一夜”间的悄然巨变,想起开篇所描绘的“奇观”。

  从题目看,作者就是想让大家了解雾淞这样一个自然现象。从行文上看,作者将重点放在了第2自然段,即雾淞形成的条件和过程。从深层次来看,作者为什么要介绍雾淞,因为他感觉到雾淞很美,这种美不光是形态上的美,也美在它的形成过程。作者的介绍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沐浴在暮色雾霭中,当恍过神来一看时,这些雾气竟然附着在树枝上,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银条儿,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我更倾向于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的观点。但不管它是什么文体,并不影响人们的审美享受。

  我个人认为,科学小品文与其他散文的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科学小品文的内容有其独特性,一般是向读者普及某种科学知识,如本文,主要是普及“雾凇是如何何形成的”这一知识。

  二是科学小品文的语言有其独特性,兼具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与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如本文,第二小节的语言准确严密,而一、三两个小节更显得生动优美。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一(第一范文网整理版) 来自第一范文网。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一、复习,引入(根据训练目标,指导朗读第一段)

  1、读后提问:谁能用几个词说说雾凇的景象之奇特?

  (出示课件: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学生自由发言)

  3、师:这种景观用课文中的哪个词来写出它的知名度?(板书:闻名全国)

  4、有感情地齐读第一段。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了解雾凇形成的全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哪一句话慨括地写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讨论、交流。)

  2、分小组读课文,总结雾凇形成的几个条件?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a、抓住重点的词语讲授: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    浓   涌向   弥漫

  b、抓住一些好的句子讲授: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4、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下雾凇形成的流程图。

  5、根据图示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师:雾凇这么奇特,你想去一睹为快吗?假若你已经身临其境会有什么感想,请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说)

  2、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赞叹雾凇的吧!(师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后质疑,那样的赞叹是怎样发出的?(把“情不自禁”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齐读最后一段。

  四、延伸:分小组朗读课文,每个学生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雾凇奇观。

  板书设计:

  22 、雾    凇

  全国闻名       景观奇特           

  雾凇的形成     气温低  小气泡饱和   水温较高

  情不自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之一

  佚名

  一、导入  揭题

  同学们都知道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时候呢?(三九时节),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我国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但那儿的雾凇却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而闻名全国。今天就让我们与导游一起走进吉林去欣赏雾凇。

  二、课件出示雾凇图,欣赏美景,说说你的感受。

  三、研读第一段:

  1、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自由读,抓住文中的词说说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

  (板书: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导入  :多么美丽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呢?

  2、单击:出示思考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吗?

  2)、你明白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

  3、单击1:先听导游如何介绍的。然后读读课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会有雾凇?

  4、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5、讨论思考2:先读读课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说雾凇的形成过程。

  6、有感情地练读、指名读、评读这一段。

  五、导读第三段:

  1、(单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2、你们还想赞叹它吗?

  六、实践活动

  1、“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吉林雾凇以其仪态万千、独具风韵的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现在谁愿意做个小导游,介绍一下吉林的奇观。

  2、小组内先准备,然后选派代表来讲,我们还要评出最佳期导游呢!(学生作小导游)

  二、总结

  三、作业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5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2 看雾凇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4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5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什么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5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

  ),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6、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点击“形成原因”及“形成过程”,看看网站上是怎样介绍的。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1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2 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3 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4 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

  此文转载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

  此文转载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方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行为努力做到:

  其一,务本。首先是务学生这个“本”,整个教学设计始终是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实际,着眼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是务文本这个“本”,整个教学设计紧扣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其二,和谐。整个设计是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的手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与文本进行充分而又真切的对话,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对话情境当中,对文本的语言、情感和结构产生认同和赞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雾凇的美以及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让大家先看几个词:

  屏显“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几个词使你想到哪些画面?

  2、学生描述。

  3、知道这几个词的来历吗?教师陈述:这是总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的雾凇奇观后,为此景所题的词。

  4、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随作者一道,去吉林,去细细品味、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

  二、精读感悟

  (一)、奇观

  1、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看?(想!)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播放图片(配乐)师解说: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可当你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见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松树和柳树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银菊,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3、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4、大家说的真好,积累的词汇真多。是啊,雾凇真美啊!真乃一大(奇观)!(板书:奇观)

  “奇观”的“观”就是“景象、样子”,那“奇观”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呢?(少见的、罕见的、希奇的等)

  5、那吉林雾凇究竟“奇”在哪?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词语。

  (1)、多

  a、“十里长堤”(大约5000米,都是雾凇,真多啊)还有哪个词可看出雾凇多?

  b、“缀满” 它可以换成“挂满”或者“盛开”吗?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c、指名读,读出雾凇的多。(评:这么多的雾凇,真是壮观!)

  d、小结:雾凇的奇奇在它的多,再读读,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板书:奇)

  (2)、美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相机板书:美)

  这么美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松花江畔,看到了这美丽的雾凇。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共同来感受它的多和美,好吗?齐读。

  (4)、小结: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卷啊,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二)、形成

  1、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只有吉林的雾凇闻名全国呢?”想知道答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出示思考题:

  (1)、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2、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3、读后同桌俩人讨论交流这两个问题。

  4、交流汇报:

  (1)、谁来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写雾凇形成的原因?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2)、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那些条件?

  (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什么叫过于饱和的水汽?(水汽就是雾气,过于饱和就是雾气特别充足,特别多。)

  (3)、吉林处于我国东北,气温十分寒冷,所以“遇冷”这一条件很容易满足。那它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读好这一句,注意断句。

  (4)、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样遇冷凝结而成的呢?哪些句子是描写遇冷凝结这一过程的?(指名读)

  (5)、雾凇的形成过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想读一读,好吗?听老师读。(师范读)

  (6)、听完了,有什么感觉?(真神奇、真奇妙!)当然这一过程是很慢的,你从文中哪些词可以感觉出来?(慢慢地、逐渐等)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镀上了白银。”

  (7)、你能把这种缓慢过程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指名读。

  引读:慢慢地,松针、柳枝都变了,最初。。。逐渐。。。最后。。。

  随着这雾凇的慢慢形成,这景观也越来越美,你的心情是不是也越来越兴奋和欣喜?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谁再来试一试?(指名读)出示:“最初是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8)、下面我们不看书,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能不能把雾凇的形成过程说出来。(先自由练,然后齐读)

  屏幕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笼罩着(  )。树木(   )。渐渐地,(   ),(   )。这蒸腾的雾气(   ),(    ),(    )。最初(    ),逐渐(    ),最后(   )。

  (三)、赞叹

  1、过渡:经过一夜的工夫,美丽的雾凇奇观终于形成了,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再次播放图片)

  2、此时此刻,你又想说什么?你想怎样去赞叹它?

  3、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人是怎么赞叹它的呢?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看着后面的感叹号,读出感叹的语气。(再指名读)

  评:你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

  5、讲解这句诗的来源(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虽然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真可谓是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用在这里也是恰如其分。)

  6、小结:同学们,吉林雾凇不但多而且美,连形成过程也如此奇妙独特,难怪被称为闻名全国的一大奇观,见过的人无不这样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它的美丽和神奇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有迷人的风光,比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和长江三峡,它们与今天我们学习的吉林雾凇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还有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洛阳栾川的鸡冠洞,等等,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看?(播放图片)毛在他的词中这样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有着太多的美丽景色,马上快放寒假了,如果有机会,让父母领着我们到各地去看看,并认真观察,回来我们也写一篇象雾凇这样美的文章,好吗?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弄清雾凇形成的原因,体会雾凇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教学具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刚才和同学们的聊天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旅游,也游览过很多地方。今天老师就做一个导游,带领大家到吉林松花江畔去领略一下我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雾凇(生齐读课题)

  2、老师这里收藏了几幅吉林雾凇的图片,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下。大家边欣赏边思考你看到的雾凇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所看到的雾凇。(映示:3幅雾凇图片)生回答自己看到的雾凇形象。

  3、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生齐读句子,板书:奇观)

  评议要重读奇观,再齐读句子。

  4、为什么说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雾凇吧。

  二、精读、感悟第一、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并画出描写雾凇美的词语。

  2、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上来把你找出的描写雾凇美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生上黑板写词语)其他同学把自己找出来的词语抄写在练习本上。写好了吗,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3、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4、联系课文说词语

  例:银光闪烁:这雾凇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晶莹透明多美呀!(指名说词语)

  5、这些描写雾凇的词语都很美,要是把他们放在句子中读就更美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映示:1,3自然段)读好了吗,我们来比一下看谁读得最美。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齐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予适当评价。(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吉林的雾凇多美呀!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想)其实它的形成也别有一番情趣的,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你能从文中找出简要描写雾凇形成原因的一句话吗?指名答(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映示:)

  自由轻声读第一句话,小组讨论雾凇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答有三个条件:(1)过于饱和的水汽;(2)遇冷;(3)凝结。

  板书:雾凇(奇观)

  遇冷凝结

  过于饱和的水汽

  3、齐读第一句话,注意读好圈画的词语。

  4、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雾凇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那么这“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从哪里来的?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的饱和,哪些词语有描写了雾气的浓?

  指名答(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弥漫飘荡涌笼罩淹没(映示:2—5句)

  理解重点词语:弥漫飘荡涌笼罩淹没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雾气浓的如果把这些词语换成其他词语好不好。比如:弥漫——充满飘荡——飘扬涌——扑笼罩——覆盖淹没——湮灭,为什么?(指名答)

  齐读2——5句。

  5、雾凇的形成是不是只要有了饱和的水汽就可以了?(不)那么它还需要什么条件呢?(生答遇冷),那要冷到什么程度呢?(生答零下30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可真冷啊!

  我们这里最冷有多冷?(生答零下3——4度)零下3——4度水面刚好结了一层薄冰,而雾凇的形成气温要低到零下30摄氏度,真是滴水成冰呀!用我们课文里的一句话说这可真是:(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生答。

  6、有了饱和的水汽和严寒的气温,这雾凇的形成还需要哪一个过程才能最终形成?(生答凝结)读读找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到雾凇的凝结过程?(生读,找,答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相机映示:6——8句。

  (1)这蒸腾的雾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凝结成了雾凇(不,它是慢慢形成的)找找看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映示词语)

  (2)雾凇在形成的过程中从形态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词语描写了雾凇在形态上的变化?(银线银条银松雪柳)

  7、雾凇美,雾凇的凝结过程其实也很美。你能把雾凇凝结时的美读出来吗?指名读6——8句。评价要求(你能体会出雾凇形成时的美,还有谁能比他读得更美呢?)

  要求要读出雾凇形成时的缓慢和静无声息来。男生读,女生读。

  四、拓展延伸

  经过一夜的天造地设,第二天一早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已到处是银松雪柳了,多美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松花江畔来共同欣赏领略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奇观吧!

  (映示:课件雾凇奇观片段)

  多美呀!看了这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雾凇奇观,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读。

  如果你此时就站在松花江畔,欣赏着这大自然的奇观,你能不能用黑板上所列出的词语来赞美眼前的雾凇的美呢?(生思考,指名说)

  五、小结

  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它以独具的魅力和风姿而享有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的美名,难怪人们称它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生齐读。

  六、作业

  1、小练笔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写一段话。

  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2、网上收集有关吉林雾凇的资料,继续了解为什么吉林雾凇能闻名全国。

  七、板书设计:雾凇(奇观)

  遇冷凝结

  过于饱和的水汽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巧用课件  妙作点拨

  ——

  沭阳东关实验小学

  邵建荣 

  【内容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本文就现代教育媒体在《雾凇》中的具体运用谈谈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与学的观念,为学生的创新与个性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

  多媒体  激发情感  创新  扩大知识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媒体也在不断地提高层次。从最初的视听技术的运用到目前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已经使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拓宽为多种媒体的教学。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雾凇》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试作阐述。

  《雾凇》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9课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却精练、优美。例如:“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这些词语从颜色、数量、姿态等方面,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又如奇妙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对实景进行多层次地描绘。“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个叠词,和“一层一层”使大家体会雾凇形成过程,并留下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这些画面如果能用多媒动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雾凇的形成过程也能理解得淋漓尽致。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一. 画龙点睛 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1、利用雾凇的录象突出教学难点 。体会雾凇的美丽。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雾凇的美丽、奇特后,教师适时地放录象雾凇。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雾凇形成过程的画面切换,突破难点,当学生初步认识雾凇以后,教师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雾凇的形式过程,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⑴、出示一棵大树,并用动画技术设计“松花江上涌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水温4摄氏度左右。”的情景。⑵、出示满天是雾气,大树被笼罩,并逐渐挂上了霜花,让同学们体会“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个叠词。⑶、最后形成一棵雾凇,这里可以切换前面几个镜头,让学生体会“一层一层”、“银线”、“银条”、“银松雪柳”通过这样一幅幅画的展示,学生学习雾凇的形成过程,自然就水到渠成。

  3、利用动画巩固教学难点 。在学生理解了雾凇形成过程之后,教师可出示刚才那一段动画,让学生看着画面当导游,向大家介绍雾凇的形成过程。这一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其对课文的阅读、领悟和背诵,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

  二.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1、《雾凇》是一篇写景散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课堂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绝好教学效果。上课时,关上教室的灯,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啊,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学生们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放录象: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由衷的赞叹。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

  三.拓展思维 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放录象: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由衷的赞叹。学生看过录象体会到雾凇的琼枝玉树、雾凇的千姿百态以后。让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说话,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画家,你回画些什么?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什么?假如你是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假如你是……,你会……?

  四.向课外延伸 扩大知识量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必须依靠人的生理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人认识的基础,听和看是主要的学习器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学习《雾凇》这一课时,已进入冬天,多数的早晨都有霜冻,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清晨霜冻的景色,并运用多媒体动画出示太阳出来后,霜逐步花解的过程,或者出示雪花飘落,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突出了雾凇的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奇特瑰丽,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所以,确定本文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欣赏雾凇静态之美与动态之美。

  本文教学应该强调“读”,再读中感悟雾凇景观之美,感知雾凇形成过程。

  一、读中感悟雾凇景观之美。

  我先让学生观赏雾凇,谈感受,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雾凇之美的词句,最后让学生理解词意再读,边读边评,感受语言之美,感悟雾凇景观之美。

  二、读中感知雾凇形成过程

  文章第二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描写里雾凇形成的过程,所以知识点多而碎,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两个能囊括整段内容的问题:1、饱和的水汽哪里来?2、遇冷后怎样凝结成雾凇的?让学生合作学习,要求他们合作时先读,再自己找出答案,最后组内交流。这样每个孩子都能自主学习,也激发他们探究,感悟的兴趣和欲望。孩子都读了,想了,说了,所以每个知识都了解到了,并且把中文的语言无形中转化成自己的话,内化了语言,加深了理解。

  重点抓住了“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一段话,引导学生朗读,感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是目标中的第三点。

  第  二  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苏老师想考考大家,这几个难度意错的字,你还记得吗?

  1、“堤”让学生组词,造句。

  2、“凝”让学生读,组词,造句,并区分“疑”与“凝”。

  过度:那就让我们走进吉林,漫步松花江畔,去真切的感受一下美丽,神奇的雾凇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雾凇”flash,边看边想:这美丽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导从不同角度说:1、颜色  2、姿态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相关句子。

  4、从句子中找出描写雾凇的词语,相机理解,并朗读课文中这句话。

  5、齐读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雾凇美丽的样子,

  过度:吉林雾凇独具魅力的风姿,在神州大地上可是景色一绝呀!但令人们感到惊讶,奇怪的是这美丽,神奇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2、指名回答,并相机追问:从这句话中能看出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吗?

  3、合作学习:1、饱和的水汽哪里来?

  2、遇冷后怎样凝结成雾凇?    4、汇报学习情况:

  1、找出答案,内化语言,加深理解。

  2、朗读(自由)。

  5、重点理解,指导雾凇形成的过程。

  1、出示课件;欣赏雾凇形成的过程。

  2、从文中的那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形成缓慢。  

  3、理解“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叠词和表示不同时间段的词语。

  4、选三个叠词中的一个造句。

  5、指导朗读。

  6、拓展延伸: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假如此时此刻的你,正站在松花江畔,将怎样来赞叹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呢?

  过度:生活在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齐读最后一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

  2、指名汇报,并朗读。

  五、指导背诵:

  洁白晶莹的雾凇多美丽,遇冷凝结的过程多神奇呀!想把它留在脑海里吗?选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读一读,背一背。

  六、总结:

  我国优美的风景数不胜数,例如前面学过的《九寨沟》还有和雾凇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苏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也来读一读,看一看其它的自然奇观,我们来交流,讨论。

  七、布置作业:

  今天放学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介绍雾凇的形成。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雾凇》教学反思

  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我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比较充分、悟得深刻。

  2、巧设情境,激发灵感。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我搜集了大量资料,反复筛选,选取有用的,对学习课文有辅助作用的材料,精心设计了教学语言,再加上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3、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利用雾凇的课件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放雾凇课件。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4.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放课件: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学生看过课件体会到雾凇的琼枝玉树、雾凇的千姿百态以后。让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说话,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5、找准切入点,品读感悟。

  我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观”做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奇观”这个词语的意思后,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句,抓重点词,从而体会雾凇“奇”在美丽,“奇”在形成的过程的独特,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读出感受。并从中提炼出品读的学习方法:从段中找重点句子,从句子中找关键词,读出感受。

  雾凇的教学反思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对于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一、第三自然段,体会雾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别写了阳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雾凇的美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表现雾凇美的句子。接着通过范读或指读的方式说说应该抓哪些关键词读好这句话。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启发学生:为什么会有雾凇这个奇观的?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接着,我让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 提出疑问:1、严寒季节具体指什么时候?2、雾气是从哪里来的?3、雾气遇冷以后会有什么变化?4、雾气怎样凝结成雾凇?5、饱和的雾气指的是什么?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并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答。最后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感悟语言。

  这样的教学收效不错,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一、对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 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当学生一时找不到雾凇形成的两个原因时,我就显得有些急躁,一时又不知如何引导,因而在这一个环节上来来回回用了许多时间,学生也被我搞得兴致全无,同时造成了课堂上前紧后松的局面。

  二、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到位

  首先,长期在南方生活的孩子们,包括我们老师都没能亲眼目睹“白雪皑皑”、“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美景,仅从语言文字上感悟,缺少了形象的真实感。如何能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到北国的风光,这是我教学中的困惑。其次,雾凇形成原因的教学,我感到学生理解得有些困难,对于“零度结冰”、“水汽遇冷凝结”等物理知识学生们理解起来一知半解,如何能浅显明白的讲解呢?这也是让我困惑的问题。

  我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的教学反思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7

  第二课时

  作者:黄晓芬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雾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对,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观)

  2.这么美丽动人的雾凇,同学们想欣赏一番吗?

  3.欣赏了这么美的雾凇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4.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进一步了解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吉林为什么会形成这么美的雾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读课文第二段,读完后同桌相互讨论一下:你从课文中初步读懂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雾凇,俗称树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句话。)

  2.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说说你会从中发现什么呢?

  3.你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老师请大家再继续自读课文第二段,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看出吉林就具备这些条件呢?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4.那老师要问了,具备了这些条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这么美的景观了吗?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2.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3.作者通过多次观察,才发现雾凇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正因为经过大自然长时间的孕育、积累,才形成了如此美丽动人的雾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壮丽的奇观吧!

  4.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说说诗句的意思。

  此时,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树枝上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么美丽,叫人怎么不发出赞叹啊!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再齐读最后一段吧!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吉林雾凇的美丽与奇特,了解了它形成的过程,更懂得了只有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从大自然中探索到更多的奥秘,发现更多的美。今后,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样,从大自然中、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并注意太阳出来后,霜逐步化解的过程,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

  板书:

  洁白晶莹

  29.雾凇  银光闪烁 奇观

  千姿百态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

  此文转载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一、导入,回顾设疑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总在1991年去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的确,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理解了生字新词,还初步领略了雾凇这一最为独特的景观,今天,我们将随作者一道,去吉林,去细细品味,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自读自悟,与文本对话

  1、过渡:同学们,这闻名遐迩的自然奇观——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板书奇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答案就在第二小节。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一边读,可以一边在文中勾勾画画。

  三、汇报交流,多方对话

  同学们,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了吗?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1、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雾凇的形成需要条件。(严寒季节,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2、吉林雾凇这一独特的奇观形成满足这样的条件吗?对照理解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

  指名说。简单提一下摄氏度。(板书:4摄氏度  零下30摄氏度)

  (1)能理解过于饱和吗?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过于饱和,水汽很多?(弥漫  笼罩  淹没)把你找到的这句话读一读。指导读好这句话。

  (2)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字——“涌”,我们一起来做做动作,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呢?

  齐读。“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3)过渡:有了充足的水汽,有了低温度、大温差,美丽的吉林雾凇也就慢慢凝结而成了。

  出示句子:

  师:此时“渐渐地,……镀上了白银。最初……”

  指读,雾凇的凝结过程给了你什么感受?(慢慢的)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镀”什么意思?

  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点出(最初  逐渐  最后)

  指导朗读。老师范读,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师:原来美丽的雾凇就是这样形成的。

  3、谁愿意说说这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老师给你一些词,用上“首先  接着  然后  最后”来说一说。

  4、同学们现在一定迫不及待想欣赏一下吉林的雾凇奇观吧?配乐欣赏雾凇奇景。看完你有什么感受?说一个词。

  师:难怪,在吉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示)“夜看雾,晨看挂,待到正午赏落花” 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你能试着背下来吗?

  四、总结

  第二天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我们来到松花江畔,走在十里长堤上……想象一下,当我们睁开眼睛,会看见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05079117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