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酒醒梦一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以及“冒昧、疏远、采访、寂寞、分析、飘飘然、行只影单、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受益匪浅、年少气盛、年逾古稀”等词语。

  2、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3、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课前准备

  调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搜集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结合生活,理解课题

  1、教师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学生体会,模仿举例,理解课题。

  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感知内容

  1、学生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生字词:柯岩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诫受益匪浅年逾古稀

  1、  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绍了什么事。

  深读课文,质疑归纳

  1、读读议议。

  a、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和体会。

  b、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开想象,合情推理。

  2、读读悟悟。

  a.朗读课文。

  b.感悟柯老师信中语气的特点:真诚、耐心。

  3、读读想想。

  a、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b.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辩论会:结合本班主要问题由师生共同商定论题,自由组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课件出示张国强的信)

  2.师范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生边听边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课件出示)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学感悟:(课件出示)

  用喜欢的方式自读柯岩老师的回信,思考:

  (1)、柯岩老师帮张国强分析出了什么?

  (2)、你从回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法。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

  我从中悟出了什么?

  (1)、我学着发现人家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

  (2)、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三)、学习书信格式

  (课件出示)

  1、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2、怎样写信:(课件出示)

  师结合幻灯,总结写法。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活动

  给远在外地的父母、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思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蕴含的道理。

  3、说说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4、说说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自己朗读中所获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再次读课文,说说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如联系自己的实际。)

  2、各小组讨论交流读过课文后,你想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3、汇报书信的格式和写法(要求点出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同学常出现错误的地方)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如果张国强同学的这封信是写给你的,那么你会想些什么呢?你会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联系自己,是否也见过或自己存在过像张国强同学这样的困扰呢?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给你最想要倾诉的人写一封信,要求格式要正确,还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交流中常用什么方式呢?(谈话、电话、收发信息,还有书信。)是啊,书信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让我们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的例文,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由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写的?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作“尺短寸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张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写的?

  4、指名介绍作者柯岩。

  三、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两份书信

  自己小声读课文,用铅笔划出以下两个问题:

  1、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2、在回信中柯岩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学习思考并讨论

  小组内讨论交流:

  1、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2、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3、从柯岩老师的回信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五、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1)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导书信的写法)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2)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3、学习信封的格式。

  六、作业布置

  同学之间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请你给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写一封信,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5

  预设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学情分析】

  本课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见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信封。)

  1、提问:

  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2、谈话:

  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二、指导阅读

  1、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2、讨论:

  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3、自读回信,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朗读课文,感悟柯老师信中的语气特点:真诚、耐心。

  三、总结延伸

  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2、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3、辩论会:

  结合本班实际,自由组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正视自己

  善于沟通

  【相关作业】

  1、给自己的亲友写一封信,注意书信格式。

  2、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读后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难点:书信格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及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收到了江阴包老师和五(6)班同学寄给我们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写信是一种很不错的交流方式。

  2、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著名作家柯岩。没想到,柯岩阿姨给他回了亲笔信。你们想知道这两封信的具体内容吗?

  二、指导自学

  1、学生自主阅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思考:张国强同学遇到了什么麻烦?

  2、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阿姨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她给张国强的回信。

  3、学生默读,适当批注:柯岩阿姨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4、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5、结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本意和引申义的理解,重点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习书信格式

  1、以两封信为例,归纳书信的格式。

  2、投影真实信件,强调注意事项,板书关键词:

  称呼

  正文

  结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业

  阅读园地七的写信内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问题,思考该怎样给她写回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8

  【设计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人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通过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既是对辛勤劳动了的同学的一个肯定和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发,又帮助学生认识了柯岩,为深入自学作了一些铺垫。)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 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设计意图:这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在于让学生读懂信的内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问题的引导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师与同学一道设计了一些引导题,而且有些引导题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问题⑷),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的学生。)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 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 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点是交流对柯岩老师的回信的理解与收获。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书信的格式。)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 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 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疑惑在不同的学生中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质疑不仅能帮助“疑”者,而且还能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启迪。给柯岩老师再写封回信,既能促使学生再深入地读原文,又有益于学生实践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同时,通过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及其书写规律。)

  【特别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验或者巩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针对这篇自读课文,在实施上设计者特别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本单元或者近几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阅读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训练。二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是不可少的。学生课内读书提倡有目标的自主性,反对无目标的自由化,无目标的“自主”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漂浮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阅读中的科学、合理的提示是阅读的方向而不是阅读的圈子。三是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要做到四个适度:交流的内容适度,教师的指导适度,学习小组的形成适度,不同的学生目标的达成要适度。四是要注意拓展。在这个设计中,安排了读《再寄小读者》(或《寄小读者》)和《给颜黎民的信》以及帮张国强写封回信。这样安排,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不要作过多、过高的要求。最后一点建议是:因为书信中张国强遇到的事情在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以趋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思考

  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封信——齐读课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这两封信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读第一封信,说说张国强同学碰到了什么烦恼的事?他认为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读第二封信,说说柯岩的回信中哪几段话对国强帮助最大。

  4、指名朗读6、7两段话,说说柯岩是怎样帮国强找到朋友与他疏远的原因的。划出能帮助国强解决烦恼的句子。

  5、读句子,谈感受。

  “班主任曾找我谈过话,给我讲过‘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也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

  “我学着发现人家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

  “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6、讨论:当自己取得些荣誉,朋友和你疏远时,该如何处理?

  7、将柯岩的回信中对你有帮助的句子背下来,或写下来做为勉励自己的话。

  三、联系实际,明白道理

  1、读了这两封信,从国强的事与柯岩小时候的经历中,你又有什么收获?

  2、出示句子:

  《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齐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你还从哪些故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

  四、了解信的格式,学习写回信。

  1、读课后的泡泡,说说有什么发现。

  2、自己去读信,再去寻找写信在格式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做上记号。

  3、全班交流,并归纳出信的一般格式。说说回信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

  4、拓展阅读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您说我该怎么办?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5、尝试着给李萍写回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推荐上完了这篇课文后之后,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可以有所改善: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还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10

  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感

  山东省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四年级⑵班 李子嘉

  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主要讲了一位同学因得了奖,同伴们都不与他玩了,他很伤心,向柯岩讨教,柯岩告诉他了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让他明白了不能骄傲。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沉思。我们同学之间不常发生这些事吗?我也经历过一件这样的事:有一次,我画了一头栩栩如生的小鹿,父母师长看了都赞不绝口,纷纷夸我是个画画的天才,生在世上就是给我们画画的。我高兴极了,拿着画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还炫耀说:“看我画的多好!你能吗?我是画的最棒的!”爸爸听了,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有高手在前头呀!”我很小,哪能听懂呢?依然我行我素,当我发现一个比我画的还好的爸爸的作品── 鲶鱼时,气的我的小脸通红,一怒之下,把我那幅画撕了,当爸爸搂着泪流满面的我时,轻轻的说:“孩子,别哭,你会赶上爸爸的!”我怒气冲冲的说:“爸爸,你能画鹿吗?”爸爸微微一笑,几笔画成了,我惊呆了!鹿!我的鹿!我服了,大声喊:“我要超过爸爸!”如今,我的画画水平快和爸爸打成平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改正了骄傲这个大大的坏毛病!除了画画,我的写字、作文的水平也很优秀,这也是我“戒骄”的结果。身为班长,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榜样。  

  骄傲,在一个人身上,会影响整个人的人品与素质,会让他(她)得到十分不幸的后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自己厉害的人还有很多。朋友们,不要骄傲,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重庆市黔江区黎水镇中心四年级⑴班 胡晓琴

  风、云、雨、阳光本来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争谁的本事大吵架了。

  风说:“我的本事最大,我会给人们带来凉爽。”云说:“你的本事还没我的本事大,我可以遮住太阳让人们不受烈日的烘烤。”雨也毫不相让,生气地说: “我的本事才是最大的,我是生命的源泉。我可以滋润万物,让世界上的动、植物都充满生机。”这时,阳光可等不及了,扯开喉咙就开始喊:“你们都别争了!我的本事才是最大的,我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我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他们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

  他们的吵闹声惊动了闪电公公。他平心静气的对他们说:“你们都别吵了,要想知道谁的本事大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风、云、雨、阳光听了闪电公公的建议都说好,都说要一展身手让大伙瞧瞧。

  风说:“让我先来试试。”于是风呼呼的从上吹到下,从左吹到右。把人们的衣服吹得满天飞;树木被吹断了,瓦片被吹走了……人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风只好停了下来。

  云得意极了,迫不及待地跑上天遮住了太阳。大地顿时暗了下来,没有一丝阳光。过了几天,人们可生气了,说:“没有太阳,我的庄稼怎么生长呢?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呀?”云听了也只好灰溜溜的地走了。

  雨接着又来显身手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哗啦哗啦地下了几天几夜。雨心里想:这下人们该满意了吧!可就在这时却听见人们唉声叹气地说:“我们怎么这么倒霉呀!遇上了这种鬼天气。”

  这下可把阳光高兴死了。阳光马上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把大地晒的暖暖的。可时间一长人们又热得受不了了。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没好气地说:“太阳啊,太阳,你什么时候才能下山呢?我们都快被你晒死了。”

  看了他们的表现闪电公公什么也没说只对着他们笑了笑,就走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在生活中他们每一个都重要,但只有一个是远远不够的!

  【点评】

  小作者以童话的形式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通过风、云、雨、阳光前后的表现,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深刻道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7个生字。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我能学会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学习重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知识链接: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2.了解柯岩其人。

  柯岩,女,满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 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职驻会作家,兼任多种刊物编委或顾问及一些高校的客座教授。已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   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观察书信的写作格式。

  自主、合作、探究: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3、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

  5、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我来闯关:

  1、按原文填空:(12分)

  ⑴ 让我们一起记住“           ”这句名言吧!

  ⑵      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           ,他     会飞快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2、写信的格式很重要。开头写    ,要   写。称呼后面要加   。正文            写,每段开头空      格,信末祝福语          写。最后写     和     。名字写在       ,日期写在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写信。

  先确定要写给谁。

  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注意书信的格式。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05188117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