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微信扫码分享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通用15篇)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4

  姜堰市苏陈实验小学 张久明

  《老师,您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深厚感情。由于诗歌具有概括性,教学时,须加以具体化。诗中句子“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教学时,帮助学生感悟“悄悄地”“轻轻地”,是这样进行的。

  师:“轻轻地”用文中的什么词语来理解它?

  生:笑语盈盈。

  师:除了“笑语盈盈”,你还能说出什么词语?

  生:和蔼可亲、亲密无间、平易近人……

  师:“悄悄地”用文中的什么词语来理解它?

  生:笔尖飞舞。

  师:“笔尖飞舞”怎么会是悄悄的呢?

  生:夜晚,老师正在备课呢!

  师:夜晚,老师还没有休息。只有月亮知道,老师还在认真备课;只有星星知道,老师还在批改作业;只有清风知道,老师还在刻苦学习。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歌,“静静的深夜里,群星在闪烁,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

  生:(情不自禁地轻声唱起了《灯》这首歌:“星星倦了,眨着眼睛;月亮睡了,钻进云层;校园的窗口亮了电灯,敬爱的老师还在为咱操心……”)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或敬爱的老师?

  生:一声不响、无声无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师: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诗,你们有没有想到什么诗句?

  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文字不是抽象的符号,是有生命的,是令人敬畏的。当读到“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时,头脑中便浮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形象,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教学是艺术,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诗化学生心灵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对词语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词语本身,已经有了鲜明的形象和深厚的意蕴,学习的过程,便成了感情陶冶的过程,成了诗意享受的过程,学习时联想到的词语、诗句,也便有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内容。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课文进一步让学生对教师的崇高与美好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重点:

  1、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与美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收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方法:

  1、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2、通过讨论和交流,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思想感情。

  教具: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请同学朗读课文。

  2、听写课后的词语。

  二、按照要求听课文朗读,自由读课文。(录音带)

  (根据课前提示,结合录音,把握语音、语调,试着模仿,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理解课文。

  1、朗读训练。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2)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3)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4)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5)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2、感悟:

  古今中外,那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请两位同学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调来朗读。

  ②指导朗读,反复朗诵。(读时语气要强烈,要表达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③理解“浸透”,“蕴含”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④分男女生賽读,读后互相评价。

  (我的思考:两个连续的反问,语气强烈,感情真挚,突出表现了教师的辛勤工作,艰苦劳动,充分说明了教师工作的伟大意义,歌颂了教师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两句。

  ②读后评价。

  ③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后汇报结果,教师来回巡视,进行指导。)

  ④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这两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⑤教师归纳和整理学生们的看法后总结:(读完这两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教师伏案工作,精心备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期待的微笑,也仿佛听到了教师饱含深情的话语,有了教师充满爱心的呵护,学生就能健康成长。)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比喻句)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比喻句)

  ①请同学们反复朗诵,结合刚才的理解,谈谈这两个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它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比喻句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比喻句必须带有“像”或“似的”才是比喻句?

  ②试着说两个比喻句。

  例: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说一说:

  “春蚕”指__________ “理想的丝线”指_____

  “甘露”指_____“茁壮的新苗”指_____

  4、讨论:

  你最喜欢这首诗里的哪些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课文中画出这些诗句,并反复朗诵。

  四、拓展学习:

  假如让你来赞美教师,你会将教师比作什么?试着写一段。

  例:老师,您像红烛,用知识的光芒驱散黑暗,燃烧自己把别人照亮。

  老师,您像大海,用宽广的胸膛,托起明天的太阳。

  老师,您像春蚕,甘心情愿把美丽献给人类,默默无闻终不悔。

  五、总结:这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美好,发了孩子们对教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真情传递)

  9月10号是教师节,你有什么话要对你的老师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并制成一张小卡片。

  板书设计:

  老师,你好!

  哪一个不浸透

  崇高              每当……就涌起

  哪一个不蕴含

  教师的事业

  那是   编织

  美好              每当……就祝愿

  那是   撒向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自己设想的要求。

  二、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教学环节中穿插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整个环节是有条不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们互相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作出判断。

  四、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们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有关语句的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反复朗诵,突出语文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3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在这美丽的九月里,我们要把最深切的祝福送给谁?(教师)(课件)

  3、同学们,在你几年学校生活中,哪些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老师,您好!》

  5、齐读课题。

  二、自学指导

  1、打开书第六页: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学生自学。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生字、词语、句子

  3、齐读全文。

  4、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教师的事业是怎样的呢?

  (课件)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美好)

  为什么这么说?

  三、学习第一段

  1、(出示课件)

  同学们看,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谁呢?为什么?

  2、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3、理解“浸透”、“蕴含”。

  4、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改成陈述句)。

  5、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谈理解。

  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教育……

  6、看图,向学生介绍名人和她的老师

  (海伦: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她用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4部著作。而她顽强成长,离不开她的老师沙利文。

  伟大领袖毛主席始终都尊敬自己的老师柳亚子先生。

  这一幅幅令人惊叹不已的画作出自于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之手,而他的出色成就离不开法国老师达仰先生的精心指导。

  被誉为“飞人”的田径运动员刘翔的成长更离不开他的恩师孙海平老师。)

  而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

  教师的事业就是这样:在昨天与今天之间……

  7、齐读句子。

  8、教师的事业不仅是崇高的,而且是——美好的,想知道吗?下节课学习

  四、小结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4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

  执教时间:2010年9月23日

  执教班级:大公镇北凌小学四(2)班

  执教老师:王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感情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会唱的一起唱,好吗?

  生(齐):好。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跟老师一起唱歌曲。)

  师:知道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歌吗?

  生:这是一首描述教师的歌。

  师:为了赞美老师,人们都把老师比作什么?

  生1:春蚕。

  生2:蜡烛。

  生3:园丁、太阳。

  ……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美老师的诗歌。

  (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生(齐):老师,您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把书打开到第一课,让我们先一起来自读课文吧!

  (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在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做记号。)

  师:看到同学们都读很认真,老师看着真高兴,那老师就要来检查检查大家的自读情况了,好吗?

  生(齐):好!

  (指名分节朗读全诗。)

  师:能说说他们读得怎样吗?

  生1:我认为张如萍读得很投入,读出了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

  生2:如果丁志聪能再读得再抑扬顿挫一些就更好了。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投入,听得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

  (出示词语:编织崇高浸透创造智慧

  塑造朝霞辛劳祝愿波涛)

  (学生认读词语。)

  师:看来,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也不错,老师也想跟大家一起来读读诗句,你们愿意陪着老师一起读吗?

  生(齐):愿意!

  师:好的,在我们读诗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了些什么?

  (师生齐读诗歌。)

  师:谁来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生1:诗歌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

  生2:诗歌还写了学生对教师的赞美和祝愿。

  师:是啊,这首诗正是围绕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来写了,表达了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同时给予了教师深深的祝愿。

  三、精读第一节,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指名一生。)

  师:我们其他小朋友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出示:这一小节写了什么?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并在诗中画出有关语句。)

  (一生读第一小节。)

  师:你们的思考有结果了吗?谁来交流交流?

  生1:这一小节主要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以及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师:“崇高”是什么意思?

  生:最高尚,最受崇敬。

  师: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读一读你画出的诗句。

  生:我画的是“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师: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这样两句话,请大家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出示: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生1:我认为第一句好,语气比较强烈,着重说明了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事业的崇高。

  生2:第一句是一个反问句,这样说增强了语气。

  (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师: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说: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师:谁能来读好这三句话?

  (合并出示这三句话。)

  (指名学生读,教师适应指导。)

  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师:谁来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1:我认为这几个词指的是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生2: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师:你们的理解都不错,我们读书时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生1:老师,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敬佩你!

  生2:老师,你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感激你!

  师:那么,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学生齐读。)

  师: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生1:我认为“涌起”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涌”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生2:“老师,您好!”这句话是在看到时代在飞速前进的情总下说出来的,说明了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作用是巨大的。

  师:是的,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设计

  师:老师从你们的读书声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课后请大家完成两个小练习。

  (出示:小练习: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3

  读张忠诚老师对《老师,您好!》的解读一帖,非常激动:张老师品文析句的功力大长呀!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张老师对课文的关键词句抓得准。课文中的“崇高”和“美好”确实是对表情达意至关重要的两个词语,是突显前后两段中心意思的词。抓住了这两个词,就会使全文的精神一目了然。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画龙妙笔,全在点睛。其次是张老师不但注意了课文表达了什么,而且注意了课文是如何表达的,正如张志功先生所说的那样,张忠诚老师实实在在地在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如果还要我饶舌几句,这里有三条建议供张老师参考。

  第一、要关注课题,因为课题往往是课文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我们常常能发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它的中心思想。所以,课题也应是课文的关键词句。这一课的课题看似平常:从字面上看,好像只是一个招呼,一声问候,但实际上,由衷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皆在“老师,您好”这四个字之中。这很像是上个世纪粉碎了“四人帮”以后,北京的大学生在天安门游行时打出的那条浓缩了成千上万人情感的横幅----“小平,您好!”

  第二、要关注每一个段落内在意思的逻辑结构。你看,课文的开头先是用两个对偶的句式,比喻的手法概括写了老师事业的崇高,然后以一个感叹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作小结,随后的课文具体地写了为什么说它“崇高”的具体缘由,最后回复到全课的课题----“老师,您好!”应该说,这种分----总----分----总,前呼后应的认识结构,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完整而严密的感觉。

  第三、要在紧紧抓住“崇高”和“美好”这两个要点的同时,关注此二者的内在联系,关注前后两段相似结构形式的反复。仔细地阅读课文,你马上就会发现:课文的前后两段就像两段歌词一般,无论是字数的多少,句式的运用,还是结构形式都高度相似。给人一种回环的美。可以说,这两段的反复,是前铺后展的两段。为什么这样说呢?翻检工具书,就可以知道,“崇高”乃是美学范畴之一。它与“优美”相对。原来是指形体上巨大有力或精神上雄浑伟大,令人惊心动魄的现象。它是崇高感的源泉,人们在观照崇高事物时,总有一种先感到压抑痛苦,而后崇敬奋发、心向神往,从而获得一种矛盾的、激动不已的愉悦。因此,这里先是以“崇高”作“引子”,一方面对全诗的中心意思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后一个中心意思----“美好”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崇高”乃是“美好”的前因,而后一个“美好”则是前一个“崇高”的余韵和提升。此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另外,这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按照《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此课的教学还应关注两点:一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些可能张老师早已考虑到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以上所说的第二、第三条需要关注的地方是第三学段的要求,对第二学段的教学,只是老师在解读教材时需要把握地方。至于在课堂上如何处置,可以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适当渗透,千万不要强求。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嘛。

  最后说两条教学建议:正因为这一课的前后两段很像是歌词,所以,可以谱上曲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演唱一番,并作为教师节的礼物,献给辛勤哺育自己的老师;又因为此课相对简单,因此,在确保扎扎实实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之余,可适当阅读若干篇与之相关的歌颂老师的文章,以增强和深化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积土、积水,何愁风雨不兴,蛟龙不生呢?我期望着张老师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有关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文题。

  1、谈话激情:每个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更离不开老师的培育。9月10日是教师节,许多同学在这一天都会以各种方式向老师表达心意,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其实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足以让老师感受到你们浓浓的祝福。

  2、揭示文题。学生深情地读题。

  3、题目虽然只有四个字,却饱含深情,诗中到底要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品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纠正读音。

  (1)崇高 塑造 创造 祝愿 闪耀 朝霞 编织

  (2)浸透 情不自禁

  3、过渡:这首诗分两小节,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小节,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读,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三、品读第一小节,体味领悟。

  1、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一小节,争取比第一次读得更流利。

  2、指读第一小节,正音。

  3、再细细地读这一节,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教师巡视指导)

  4、读了这一节,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人们的成长,每一项创造,甚至于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

  5、相机出示诗句: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1)指导读好这两句长句。

  (2)理解“浸透”、“蕴含”的意思。

  (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小结:是啊,老师为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为了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5)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好这两句,并积累内化。

  预设: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         !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          !

  仿写句子:四大发明,哪一样不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花草树木,哪一种植物的生存不

  男女老少,哪一个人的成功不               

  ,哪               不           

  6、再读读这一节中其他诗句,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1)指读有关诗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图文对照,重点理解: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3)小结:有了老师的辛勤劳动,我们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社会从昨天到今天才有了不断地进步,飞速地发展。所以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想想我们今天的一切,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说一声:“老师,您好!”(指名)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一句问候代表了我们道不尽的感谢,你能通过你的读来赞美一下教师这一崇高的事业,道一声感谢吗?

  四、作业

  1、钢笔字描红

  2、比一比,再组词。

  浸(  )  项(  )  涌(  )  塑(  )  晖(  )  编(  )

  侵(  )  顶(  )  勇(  )  望(  )  辉(  )  遍(  )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及讨论交流,进一步领悟诗意,体会诗情,并初步探究诗歌的表现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本诗的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尝试创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味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些什么?

  2、除了表达作者心中深深的谢意,还想借这首诗诉说些什么呢?

  二、品读第二小节

  1、用心读第二节,在有感触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写上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和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你的想法,能否在交流中获得新的感受。

  4、全班交流。

  请学生先读读有感触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重点理解: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鲜花在幸福地开放。

  (学生的交流与读、悟结合,并联系上下文;也可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大家讨论。)

  5、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一段吗?(自读、指读)

  6、这首诗的第一节主要是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那么这一节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三、再读全诗,读出韵味,表达真情

  四、咀嚼诗歌形式,探究表现特点

  1、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但是在朗读中有没有细细地想过,诗歌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一起读读、议议,然后作集体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可以把学生认识到的特点写在黑板上以作肯定。)

  3、迁移练习: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可以用各种形式,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搜集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也可以自己创作,在班队活动课上举行诗歌朗诵会。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同学们,每当听到你们深情地叫我一声“老师,您好”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懂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我,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齐读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对自己的老师也充满了深情。听,她对自己的老师说了些什么?

  1、提出自学要求。

  让我们来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生字字音。

  事业 崇高 浸透 涌起

  塑造 朝霞 春晖 衷心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愿意展示一下。

  诗歌分两部分,分别指名读,并正音。

  4、了解诗意,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现代诗,每句话都是顶格写的,阅读全诗,诗歌围绕教师的事业,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讲解“崇高”:崇高本义是指山大而高,而在这里是说人的精神与思想非常了不起。

  三、细读课文,体悟情感

  1、现在我们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哪几句写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学生交流)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a、说说“昨天”、“今天”、“理想”的意思。

  b、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师小节:是老师,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生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是老师,引领学生从无知的昨天走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是老师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是老师,在学生的昨天和今天、现实和理想之间“铺设大道”、“架起金桥”。

  (2)出示: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

  b、“浸透”、“心血”什么意思?

  c、把这两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教师的劳动培养了一代代人,教师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由衷地说,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齐读3、4句)

  于是诗人送给我们的老师这样一句话。(齐读第1句)

  (4)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教师引读第5句。

  (5)你觉得句中哪个词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为什么用“您好”,而不用“你好”?

  (6)把这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要让老师也能听出工作的“崇高”,以及你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背诵积累,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诗,如果能把它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那该多好,想背吗?自由背。

  2.出示填空引背。

  “在昨天与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桥。

  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中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北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成长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蕴含着老师的辛劳。同学们,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出示:

  老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五、指导写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8

  一、 教学现场

  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2005年9月5日

  今天要上第一课《老师,您好!》。

  一上课,我就给孩子们讲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乡村女教师。这位年轻教师的一生极其平凡。

  在她19岁的时候,就加入教师这个行业。当时她被分配到乡下教书,那所学校离她家有几十里山路,要走很长很长的崎岖小路,要赤脚过好几条小河,冬天的时候可想而知,那虽然不深但刺骨的水是多么难忍,她想到这些心里真有点不愿意去,但是最后她还是去了,因为那里真的很需要她,学校与镇里的领导找她谈了很多次话。就这样她走上了工作岗位。

  每一次上班去为那些孩子上课,她都要走崎岖的山路,趟过几条小河,但是自从她教那些山里娃娃开始,她越来越喜欢孩子们的纯真可爱,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孩子们在她的教育下进步很大很大,甚至超过了许多乡镇小学的学生。

  很快,一年过去了,她因为工作出色要被调到城里教书,孩子们为她骄傲,但同时又感到伤心,家长们也是高兴又无语。

  不管怎么不情愿,要走的那一天还是来了。那天,女教师怕孩子们伤心,就没有和孩子们说在天还很黑的时候就上路了,我一步有回头,很是依依不舍。走了一会,一个山冈出现在眼前,是那么熟悉,但是当她走到山冈时,却发现孩子们都在那里等着她,他们离得很近很近,却不说一句话,老师开口了:“孩子们,你们回去吧。”孩子们不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喜欢的老师低头不语,终于有一个孩子说了:“老师,您走吧,我们会想你的。”“我们只是送送您。”……孩子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尽管他们懂得这个进城机会难得,但是他们爱他们的老师呐,就在那老师与孩子们目光相对的那一刻,“扑通”,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跪了下来,一起说道:“老师,您留下来陪我们吧,留下来教我们吧。”所有的孩子都哭了,老师看着他们,也哭了,这一哭,老师留了下来。(说到此处,班里孩子们已经泪光闪烁……)

  这一留,留了十多年,她送走了好几界学生,每一界学生与她的感情都很深。

  有一天,女教师晕倒在讲台前,当送到医院后,才知道她已经得了癌症,而且不久就得离开人世,一开始所有的人都不告诉她的病情,后来她才知道,于是,她决定不治疗,因为治疗费用太高,乡亲们凑的钱几乎用光,孩子们几乎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来拿来了,可是治疗不好了,老师决定回到学校,她说:“我得回去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节课。”经过她的再三请求,领导和朋友们才允许她回去。

  于是,第二天,她就拖着沉重的身子去给孩子们上课。这是最后一课呀,她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不要伤心,虽然我很快就离开你们了,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如果你们将来考上了大学,一定到我的坟前和我说一声,如果你有什么烦心事,你来我的坟前与我聊一聊,我死后,我的骨灰就埋在窗户外的那个山岗上,我会陪伴你们一起成长……”孩子们听后,教室里哭声一片,悲切而持久。

  几天后,女老师永远地离开他们了,她的骨灰真的埋在那个山岗上。

  当我说完故事,很多孩子哭了,其实,我的眼泪也在打转了。

  教室里非常安静。

  “孩子们,你们现在来轻声地读读《老师,您好!》这篇文章,看看教师的事业怎么样?”

  孩子们读得轻声而充满感情。我在黑板上板书——老师的事业。

  生1:“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生2:“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我板书崇高与美好两个词。然后给学生分别解释。

  我说:崇的小篆是这样的(我板书),它表示山很高,崇的本义是山大而高,又引申为高大之义,因此称高山为崇山,高的山丘为崇丘,等等。然而课本中的崇高不是指的山高大,这个高指的是较宽泛的高,指向有形的东西,也指无形的东西,如人的精神,说教师的事业崇高,就是说他们的精神与思想非常了不起。

  孩子们听得入迷了,我又给孩子们讲起“好”字:(先写好甲骨文,再写金文,最后我来。)好本义不与坏相对,而是与丑相对,表示美也。甲骨文的好,右边是一个成年女子,左边是一婴孩,表示女人有了孩子。已此字形来表示“美也”,表明在古人心目中,美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生孩子。原始文化研究表明,上古先民对于生育行为怀有热烈的崇拜和赞美心态。这种心态来自于……

  孩子们觉得真是奇怪,呵呵。不过他们长了知识。

  接下来,我们围绕这两个词语展开阅读与交流。从而教了“浸透”、“辛劳”等词语。

  最后,我请同学做两个游戏,一是与红色作斗争(即描红),二是模仿,写一首赞美诗歌,随后我将一些文章帖在教师上。孩子们兴趣浓厚得紧。

  笑声中下课。

  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9月6日)

  继续上《老师,您好!》

  读三位学生昨天回家写的《彭老师,我想对你说……》,主要是赞扬我的,其中朱佳琦是以问题形式来写的。他们表达了感谢,应用了排比,句式相对工整。

  读完,我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感激。

  “你们能对我说老师,您好,我感到光荣。但是我不知道你读了以下几个故事或者是新闻,你会不会说老师您好?”

  我开始出示关于殷雪梅老师与靳伟杰老师的事迹的一篇文章:

  怀念你 舍身救学生的女老师   闻吉

  在教室授课的殷雪梅

  又到清明,一位舍身救学生的女老师格外令人怀念:她是江苏金坛市城南小学52岁的殷雪梅,她于4月5日凌晨走完了生命的历程

  殷雪梅:面对疾驶而来的小轿车,张开双臂奋力推开马路中央的学生。

  3月31日,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去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中午12时左右,该校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前往金坛城区金沙影剧院。

  当队伍刚通过城南小学门前的南环二路时,一辆黑色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该校老师杨旧生边急忙示意停车,边喊:有车,快闪开!”说着就用力将身旁的学生推回到校门口。然而,小轿车丝毫没有减速,危急中殷雪梅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学生推到了路旁。小轿车从学生队伍的空隙处飞驰而过,只听见“嘭”的一声,殷雪梅被轿车撞出25米远,鲜血顿时从殷雪梅的鼻孔、耳朵汩汩流出。尽管全力抢救,但还是没有能够留住英雄的生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06日 第四版)   

  当孩子们读完后,我说:孩子们,请你们再看几个图片:

  我在孩子们看图片的时候,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金坛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步出灵堂,仍不停地用纸巾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泪水。(图1)殷雪梅老师曾教过的学生几乎都来了。 (图2)清明节两万余名各界群众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坛虹桥小学,深切悼念和缅怀殷雪梅。(图三)

  “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我想说,殷老师真好。“

  “殷老师了不起。“

  “殷老师舍己救人,所以那么多人尊敬她,那么多人去送她。”

  “殷老师,那些被你救的孩子一定会记住你,我也会记住你。”

  ……

  “是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老师,您好!”

  我说:“下面,我再请你们看一则新闻。”

  据10月21日的《重庆晚报》报道:为“促使学生进步”,涪陵城区第四小学一教师出“奇招”:考试成绩90分以下的,都当众跪下,用双膝走上讲台领考卷。

  “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她的教育方法不正确。”

  “我觉得这太过分了。”

  “这样的老师太粗鲁了,我们看到过有一个老师……”

  “你们能不能说说。“

  这位孩子说江苏教育台“服务到家”中的一个栏目叫“新闻地理”,曾经放到过有一位老师老是骂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那位学生受不了,就自杀了。”

  接着又有两三位同学将电视上看到的相关的反面新闻告诉了大家,此时,很多同学边听边说,这样的老师一点都不好,“他们的做法很不好”;“有的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学生自尊心很强,那么他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万一让学生受不了,学生自杀了可怎么办”;“再说骂骂打打就有用了吗?这样的教育方法最不好”。意见不统一,这没关系,但是言语过激同样也不可取。

  于是,我建议我们围绕“做一个老师起码要做到什么?”以及“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该怎么努力呢?”这两个问题来讨论。

  学生们对第一个问题解答得很好(省略),对第二个问题孩子只是提出了要爱护关心学生,应该尊重学生这两点,但是没有涉及到其他好教师的标准,于是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说说,接着我引了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来阐释好教师的责任,然后我对学生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真不容易,标准很多,也很高,不管怎么样,彭老师一定努力做一名好教师,如果你也想做好老师,请你一定按照我们刚才讨论出来的标准以及书上说到的要求去做,就让将来要做老师的你和现在正在做老师的我一起努力吧。”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教师应该做到什么,让我们一起对好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孩子们齐读课文,本课时教学在朗读声中结束。

  二、宏大叙事类文章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思路

  所谓宏大叙事,是指文本本身表达的是抽象的,宏观的,对个体生命意识缺乏必要的关怀,《老师,您好!》就是一个“宏大叙事”文本,这样的文本怎样教,借这样的文本教给学生什么,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语文课何以是语文课?

  语文非语言,而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言语的一体两翼,教语文就是教言语,即理解与表达。从大的层面来讲,语文课要有一个大的方向,以及沿着那个方向我们该走多远,从小的层面来讲,我们要确定我们教学生理解什么,表达什么。所谓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就是语文课的大方向,用哲学的术语来说,要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而语言正是与精神不可分离的,并且重要的是离开语言,精神就无法建构,换句话说我们建构精神需要考虑建构语言本身,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不得不说语言本身并不仅仅是“语言”,而是存在的家园,因此,建构语言不光是语文课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

  从小的层面来讲,就是面对一个文本,我们该完成语文本体的什么任务?我理解的是教学生了解这个文本的什么,以及如何表达他们“理解”的结果。

  结合《老师,您好》这个文本,我认为,作为老师要首先明白本文是一个宏大叙事,这种文本由于其抽象以及与学生生活的分离,让学生对这样的文本难以产生一种“亲近感”,这是不争的事实。其次,我们要考虑这样的文本我们用什么方法教?我用的是解构,而费老师说的是建构。两种方法都可以运用。用建构,我来教,一定会让学生体悟、模仿、创作“句式工整、讲究韵律、对仗”的诗歌。用解构的方法来就教,就如我手记里面提到的,引进一些材料,带有个体生命色彩,生动的真实的故事或者新闻,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白了,就是引发学生对这个文本的思考——我们心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等等。这样学生对这个文本将会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而不会盲从。叫学生自己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他们才有可能建构自己的语言,他们才有可能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晶和对事情的看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细的方面,我引进了反映教师个体的故事与新闻,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构,学生在面对具体真实生动的事例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一味的崇拜文本。

  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何以是语文课?是要语文老师明确地知道,语文课要教给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读、去听、去想,并且将这些理解文本的结晶给予“语文”的表达。

  思考二:我们要用宏大叙事类文本教给学生什么?

  众所周知,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个母题,宏大叙事类文本也有,如《老师,您好!》的母题是“教师职业”。此类文本与故事类文本不同之处在于表达方式,前者的表达较为抽象、理性,后者的表达较为形象,感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将它上“颂师”课,而且是不管学生是否喜爱他们的老师,也不管将学生的已有的生活体验,更有甚者,会纯熟运用感情朗诵、体味诵读来教,从而成功地将学生感动了。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上成这样,已是精彩。但是我们在心底犹豫,是不是有点“忽悠”学生,因为我们明明知道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天下所有的教师的行动来铸就崇高和美好的,现实中却不是这样完美,因为总有些老师“创造”的是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很有可能这样的老师就在学生身旁,在学生的记忆中,那么我们还要让学生感动得“一塌糊涂”,是不是有些“恐怖”!如果通过本课教学仅仅给了学生无比的感动,真实的赞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生心中确实存有一些教师的美好与崇高,这是积极的一面),那么这个文本的价值还没有最大化地体现出来或者说挖掘出来。

  有人说:“连续感动一周就变成傻子”,还有朋友说“朗读是可耻的”,(这样说的前提是有些朗读只是为了朗读形式本身,以及所谓的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我这样赞颂师德、教师职业的诗,我们不应该仅仅让学生感动。

  思考三:我们怎么教学生对宏大叙事类文本去“思”?

  语文教学,要教学生言说,即理解与表达。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思”,这应该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道路,但是确实很重要,也可能是很直接的一条路!!!就这个文本,我们怎么引导他们去“思”呢?

  (一)组织引导“思”的材料。这材料有预设的,有人说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谈体会,这是对的,但是作为促进“思”的材料很可能冲击力不够,因此我选择了几个鲜明的事例作为材料,有根据现场的学生反映,以他们说的“故事”作为材料。材料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如何组织呢?先用正面的故事,这是配合文本,这是教育学生,(先入为主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并且学生读过文本,已经建立了对老师的赞颂这样一个印象),我用正面的故事,是强化学生对“老师”好的感受、印象,也是为后面的“思”作个铺垫,所谓先扬后有抑就是这般!这种手段的运用使得后来的反面的故事的冲击力更大,这是所谓的材料组织。

  (二)找一个开放的话题去“思”。当学生读了听了说了反面“故事”之后,如果没有一个话题去促进学生去思考,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将会就此打住。那么找什么样的话题去引导学生去“思”呢?我找的这个话题是:给彭老师以及一些想成为好老师的人提一些建议?为什么要找这个话题,其一是为了回到文本,进行对文本的理解,(这一环节我在手记里省略了,可是就是因为这个省略,有些朋友就觉得我忽略了文本,这是误会啊!)从而进行理解,感悟,表达,朗读……其二,这个话题对于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很有好处(这其实是通过语言表达思,运用思来发展语言,建构语言就是语文的目的,而“思”是途径),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那些“理想是老师”的人一种明确和帮助!

  这就是我对宏大叙事类文本的解读与教学!!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5

  by: 濮一菁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想想你心中最喜欢的老师,说说

  我喜欢她(他)……

  她(他)……最让我感动

  她(他)做了……让我难忘

  ……样的老师是我最喜欢的

  我希望我的老师是这样子的……

  ……

  【我们一起来记一记】

  1、歇后语:

  ·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 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

  · 麻绳拴豆腐——提不起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按要求完成成语:

  ※  关于“笑”的相关成语:

  强烈的笑:哄(  )大笑  捧(  )大笑  笑掉(  )(  )

  愉快的笑:(  )笑颜(  )  笑容(  )(  )

  难忍的笑:(  )(  )失笑  忍(  )不俊

  阴险的笑:笑里(  )(  )

  应付的笑:一笑(  )之

  勉强的笑:(  )(  )欢笑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  填入一对相似或相反的字组成成语:

  (  )文(  )字  (  )惊(  )怪  (  )枪(  )马

  (  )勇(  )谋  (  )倒(  )歪  (  )斩(  )奏

  (  )邻(  )舍  (  )软(  )硬  (  )天(  )地

  (  )钉(  )铁  眼(  )手(  )  患(  )患(  )

  【我们一起开个诗歌朗诵会】

  搜集自己喜欢的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出来。

  我会配乐朗诵……

  我会大声背诵……

  看我一边写一边背诵……

  我们几个人边朗诵边表演……

  看我们小组一起来朗诵……

  ……

  【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老师】

  老师是园丁,浇灌我们这些祖国的新苗……

  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老师是春蚕,为我们编织理想的丝线……

  老师是桥梁,指引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我要把对老师的祝福写在卡片上送给老师……

  我要把我的诗写在贺卡上送给老师……

  我要把我写的诗做成书签送给老师……

  我要把我写的诗朗诵出来,录下来送给老师……

  ……

  老师,我想对您说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并尝试写诗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使学生更加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并进行尊师教育。

  活动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使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尝试写诗歌。

  活动准备:投影仪、v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为了达对教师的感激与敬慕之情,人们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今天,同学们你们想对培育你们,在你们内心深处留下永恒印迹的老师们说些什么呢?

  板书主题:老师,我想对你说!

  二、                组织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师相关的生活影片。

  边看边讨论,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哪些教师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同学间讨论。教师参与。

  3、组织朗读。

  4、(1)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关于歌颂教师的文章。

  同桌评论。(可以加动作,注意用真情去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互相朗诵。。

  (3)小组选代表上台朗诵。 

  (4)自由挑战小对手,看谁最棒。 

  5、练写诗歌。

  (1)教师指导。

  要求:注意格式,让学生紧扣主题,抒发自己真实情感 。

  (2)学生自由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自己 的作品。

  (5)学生自己自由评议。

  三、                教师总结。

  四、                小建议:

  仔细修改自己写的诗歌,积极向各种刊物投稿。证实自己的写作水平。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0

  《老师,您好!》练习设计:练笔 ━━让我们架起了心灵的桥梁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作者:陶丽芳

  我们学习了课文《教师,您好》,课文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我想:教师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的学生们一定也会有许多话要说。于是,我创设了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设计了小练笔《教师,我想对您说》,要求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把它写下来。结果,许多学生写了对教师的感谢,有的则悄悄地告诉教师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则虚心地讨教改正缺点的方法;有的则请求教师对他多加督促指导;有的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孩子们的决心和与信心,力争上游的美好愿望着实让我感动。读着孩子们的练笔,我觉得平时那么淘气顽皮的孩子似乎成熟了许多,他们是那样地懂事又善解人意。此时,我唯一能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大朋友,给他们送去一份关怀,带去一声鼓励,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其中有一个女孩在练笔中问:“班主任教师是同学小恒的姑姑吗?教师上课经常让她发言。教师可喜欢小恒了。”我看了以后,我就把她找来谈话,如实地告诉她:“这是事实,但是你不必担心教师只喜欢小恒一个人,而不喜欢你,你们其他58位同学在教师的心目中是一样的,教师喜欢你们中的每一位同学。”此时,孩子的脸上重现了灿烂的笑容。

  练笔,让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练笔━━让我们架起了心灵的桥梁。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1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赞美老师的诗篇,同时练笔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将对自己老师的崇敬之情倾注笔端。我在教学开始的时候,用生活中天天运用到的师生对话,“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在师生问候之后,迅速让学生回忆刚才说的话,激发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作铺垫。这里是想体现感情上的牵引。在课文教学中我通过举出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在老师培养下成才的例子说明老师的伟大作用,并用换句型的方式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为读好句子服务。这儿主要想体现的是朗读上的指导。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在这篇课文教学过后,眼看就是教师节了,联系教师节,让孩子模仿课文,也去动一动笔,写出你想对老师所说的话,或者写出你在教师节想做的事情,我把这作为一个小练笔,其实后来,我也把这个过程实实在在地放到了作文课中,很多孩子的作文让我非常的感动,以至于在孩子们完全自主举办的一堂班会课中,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了这句话:“老师,您好!”其实,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动下,真正做到了课堂课外的融合,真切地诠释出了孩子心中的那句“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给我的新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是《老师,您好!》,这是一篇现代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听说这是个朗读水平高,知识面广的班级,上课前,我把在以往教材上的备课记录拿出来,本想再结合教参加工一下后进行教学,可转念一想,我面对的已不是上一届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法。于是,在原有的备课基础上,我准备在课堂上见机行事。结果,我改变了原有的教法,突出班级特点,加大了朗读的训练,并融入和补充讲解了现代诗与古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导学生紧扣题目和难以理解的重点诗句加以探究。同时,将诗歌在结构上相同的两小节对比起来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能突出重点。在两课时内完成了教学任务,自我感觉-----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期初我上的第一篇新课,就是教学这首现代诗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教师节导入,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诗歌是作者生活阅历的积淀后情感宣泄后的产物,它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妙呢?因此,我是否可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材料,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呢?我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学习诗歌要学会联想,学会联系生活,就是你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一想,读了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试看,你能读懂哪些句子。

  如:“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这一句,我首先告诉学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有这样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来,人们就把老师比做春蚕。学生渐渐清晰,我又让学生再读这一句,并在头脑中想象,仿佛能看到什么,学生读了之后,还有些茫然。这时候我灵机一动,便轻轻哼起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边做写字、批改作业的动作,边轻轻引了个头: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时,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马上接上去,有的学生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师窗前的灯还亮着,他在聚精会神地为我们批作业、备课,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 ……

  学生仅仅从教学方面谈,没有意识到老师的辛劳应该不仅体现在教书,还有如何辛勤育人。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说:“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仅仅在教学上吗,你能联系实际谈谈老师都为同学们做了些什么?”学生一下子像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上次我生病了,吐了一地,是老师拿来了扫把,将地板打扫干净,这让我很感动。”一个学生又说:“我三年级时,会上游戏机厅,是老师发现了批评教育了我,现在我改掉了这个毛病。”这是我所未想到的,学生们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2

  课    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

  执教时间:2010年9月24日

  执教班级:大公镇北凌小学四(2)班

  执教老师:王  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大家学得都非常的认真,下面我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你们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那好,就赶紧把你们默写本子拿出来吧!

  (听写词语,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生字词听写:编织 崇高 浸透 创造 智慧

  塑造 朝霞 辛劳 祝愿 波涛)

  (检查订正。)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还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大家还记得这一小节讲了什么吗?

  生:第一小节主要讲了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和我们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二、精读第二节,理解教师事业的“美好”

  师:是的,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小节。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思考:这一节歌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第二小节主要写的是教师事业的美好。

  生:这一小节还写了作者对对教师的祝愿。

  师:是啊,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让我们再一起轻读思考,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出示: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句子。)

  师:知道“笔尖飞舞”、“理想的丝线”的意思吗?

  生:“笔尖飞舞”写出了教师的辛勤劳作。“理想的丝线”指教师的教学成果。

  师:“春蚕”指谁?

  生:“春蚕”指的是教师。

  师:第二个分句中“笑语盈盈”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又是指谁呢?

  生1:“笑语盈盈”写出了教师教书育人,满怀爱意,倾注感情,耐心细致,和蔼可亲。

  生2:“甘露”指教师的心血。

  生3:“茁壮的新苗”就是指的我们学生。

  师:那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呢?

  生:老师辛勤劳作、默默奉献,教导学生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就像春蚕一样为学生编织理想的丝线,把一个个无知的、幼稚的孩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代新人,帮助他们寻求并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

  师:说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生齐读这句话。)

  师: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于是,诗人又送给他们一句话(引读)——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生齐读。)

  师:作者用“春晖”、“朝霞”来比喻什么?同桌一起交流交流吧!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

  师:哪一组来交流一样你的阅读体会?

  生1:“春晖”本来是指春天温暖的阳光,诗人用来比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师:那“朝霞”呢?

  生2:“朝霞”原指早晨的霞光,在这里比喻教师的教导像早晨的霞光,给学生带来光明、美好的新一天。

  师:谁能来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师: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育着代代新人,不图回报。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吗?

  生1:老师,您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生2: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为培育我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感谢您。

  师: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

  师:谁来读好这一句?

  (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看,“鲜花”指什么?“幸福地开放”指什么?

  生:“鲜花”比喻学生,“幸福地开放”比喻学生在老师的关怀和教育下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师: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的诗人有什么感受?

  生:诗人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您好!

  师:“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

  生:“情不自禁”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它吗?

  生: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师:说明祝愿是——

  生:发自内心的。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让老师听到你最真心的,发自内心的祝福!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师:在大家刚的朗读过程,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都会背诵了,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试着把这一小节给背诵出来,有把握吗?

  生(齐):有!

  (学生练习背诵。)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一定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教师的名言或诗句吧!

  生(齐):是。

  师:我们一起来展示展示吧!

  生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生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生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师:老师也收集了几则赞美老师的诗歌和小故事,你们想读一读吗?

  (大屏幕出示诗歌、小故事,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阅读。)

  四、指导练习,提升情感

  师:学完本文,你们一定也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吧!你们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呢?

  (学生跃跃欲试,自由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点评一两首小诗。)

  五、作业设计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课后小练习——

  (出示:1.背诵课文。

  2.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你想在教师节以怎样的方式庆祝呢?把你的建议交给班委会。)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1、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

  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设计:

  (一)组词

  铺浸顶霞辛

  哺侵项假幸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架起

  塑造编织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语盈盈(yínyíng)浸透(jìnjìng)

  第二课时

  一、听写。

  崇高智慧波涛创造浸透涌出塑造朝霞茁壮衷心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

  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五、作业:

  1、感悟积累。

  本文是一首,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和,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理想的丝线”指,“甘露”指,“茁壮的新苗”指,表现了。

  4、背诵课文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以情入诗

  1.同学们上课前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吧!(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师生共唱)

  2.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是描述什么的歌?(学生回答)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见老师时,当你们拿起信纸给曾经的老师写信时,你们都会说上一句什么呢?(学生答:老师,您好! 相机板书)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齐读课题。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你听完看完课文后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课文就是围绕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来写的,课文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两个中心句来写的。)3、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一段

  1.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请大家默读第一段,并在诗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集体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b.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能表达出对教师事业的赞美?同桌互读,边读边比较。

  c.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课前,老师已让大家都搜集了有关资料,现在你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d.指名学生交流搜集的事例(大部分学生搜集的都是名人的事例)老师再顺势用学生身边的老师的生动事例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e.质疑:这句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浸透”一词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f.指导感情朗读这一句。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小结:诗歌的语言是十分精炼、含蓄的,每句话中都包含了深刻的意思。刚才我们用理解词语、比较句式、举事例等多种方法理解了句子。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来学习下一句话。

  (3)出示: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读读这句话,与同桌讨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b.集体交流,学生用周围的创造发明讲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创造新事物,但他们培养了无数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谁愿意来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4)刚才,我们学得很深入,读得也很有感情,谁能背出这两句呢?指导学生背诵。

  (5)除了这两句,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

  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a.轻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向同学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学生自读并互相讨论及交流。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人到社会理解教师在人的成长、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就是那条大道,指引我们向理想前进。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就是一座金桥,让时代的列车开向美好的未来。谁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呢?

  再出示: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a.指名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这话的。

  b.引导学生回忆老师的日常工作,回忆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关心、呵护,从而帮助理解。

  c.是老师辛勤的工作,是老师不倦的教诲才使学生们得以茁壮成长,才塑造了一批批的国家栋梁,时代在飞速地前进,老师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一切,他们事业是——多么崇高!看到这些,我心中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5.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延伸

  1.听了你们饱含深情的朗读,我又激动又自豪,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们是不是也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好,那把你们的心里话都写在这小小的贺卡上吧!

  2.学生在乐曲中写贺卡。

  3.交流贺卡。

  附板书:                  老师,您好!           

  崇高        成长浸透心血 

  美好       创造蕴含辛劳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篇15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附资料:

  您是蜡烛

  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您是黄牛

  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

  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都不对

  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

  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

  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

  对,我知道了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塑造心灵

  净化灵魂

  永远不知疲倦

  长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师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

  路从先生

  《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君子登堂

  《礼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这里说的是君子坦荡。君子出游,拜师访友,要做到走路有脚步声,决不可鬼鬼祟祟。一是说明君子心胸没有邪念;二是提醒室内的人,有客人到了。主人如有不想让外人看到的事,可以防备一下。

  还有君子登堂,内室门外有两双鞋,听得到谈话声,才可以入室拜会;听不见说话声,就不能乱闯。门外有两双鞋,则室内一定有三个人(主人与二个客人,古时候客人把鞋脱在门外,到室内席地而坐),三人内室谈话,外面听不见声音,则是密谈,所以君子要避开。

  所以古人登堂的礼节,那种君子坦荡的风度,是可以让我们现在借鉴的。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您好!》教后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06482117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