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薄凉之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7篇)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文章前四个自然段,有典型的写作结构特点。都是开头一句是这一节的中心句,其它句子都是围绕着一句来写的。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要学生自由读第一节,画出中心句,然后提问:学生还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 在教学第二、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出示文章中三个中心句,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等到学习完成后,再让学生紧抓中心句来背诵这两个自然段。围绕文章这一写作特点,我决定要顺势迁移写作训练,以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写作素材。于是我提出要让学生仿照文章写法写一段话。要求如下:不论学生写人、写景或者写事,都要先写一句中心句,然后要让这段话中的每一句都能围绕着句话来写。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他们互相练说,然后再进行安安静静地创作,接着进行同小组同学交流,并推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做这种教学安排,我是基于以下两点思考: 一、五年级教材多篇文章写作特点鲜明、结构精巧。 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前四段写作特点鲜明,都有段首中心句,分别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四段话中其余的每句话都是紧紧围绕开头中心句来写的。 二、迁移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课文文本。范围应该具有开放性。 教材中选入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典范性文本材料。我注意阅读了五年级语文教材,在五年级语文教材中,许多篇课文都有可以展开写作的点,要立足于教材本身,切实把握好写作点。如:第4课《古诗两首》中的《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晚春景色和童趣,可以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再如《海伦凯勒》一课,可以让学生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海伦姐姐,给您说说心里话”。《二泉映月》可以结合课文和拓展阅读安排习作《苦难的人,坚强的心》。17课《月光启蒙》可以引导学生为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写一首赞歌或者小诗,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三、迁移写作训练,要知道学生多用好词好句。 要学以致用,在语文学习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好词佳句,教师要在写作中鼓励孩子选用。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束缚了孩子,不能率性表达了,真诚写作了。其实不然,我认为只有“学以致用”,渐渐的才能“出口成章”。“出口成章”以后才能见到事物便“畅所欲言”,能够富有文采地更生动地表达自己心中和思想中认为最美的东西。“所以我倡导学生在迁移写作训练中要善用、多用、巧用好词佳句,真情实意地畅快表达。 以上是我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迁移写作训练引发的思考,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见谅。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2

  设计主题: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3、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4、品味课文语言,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2、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增强语感,提高积累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于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增强语感,提高积累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一至四自然段,品味课文语言,体会感情朗读,初步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交流阅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词句,适度拓展相关资料。进行仿写的习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课件   2、音乐

  课前互动:

  1、话题导入。(话题:介绍厦门)

  2、欣赏音乐。播放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交流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课,引导质疑存疑  2’

  (课前板书课题)

  1、趣味竞猜,游戏导入。

  课件分别出示中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地理版图,让学生猜猜外形像什么,是哪个国家。

  2、捕捉个性,设下悬念。

  仿佛冥冥之中上天的一个安排,让奥地利这个国家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更是集中展现了城市独特的音乐个性。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语言文字的翅膀,开始我们的维也纳音乐之旅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音乐之都维也纳。(课题前加上序号15)

  二、初读,把握主要内容 8’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主要围绕以下句子展开:

  (1)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重点指导长句停顿。了解“它”指什么,“北麓”什么意思,明白本段交代了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2)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先读好人名,然后读通全句)

  (3)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chān huo)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重点指导“掺和”一词的读音。)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训练概况能力。

  初读了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细读,感受独特魅力   25’

  1、引发兴趣,细读探究。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每当读起这篇文章,我就会想起厦大易中天教授写的《读城记》。书中写到:“城市为什么可读呢?当然是因为它有个性,有魅力。”

  说到维也纳,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独特“个性”的,非“音乐”莫属。那么,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使维也纳堪称音乐之都呢?我们先学课文二至四自然段,请大家先用心默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把这三段中最能体现维也纳这个城市音乐个性的句子用“     ”线画出来,词语用“△”标出来,并且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学生静读,教师巡视。

  3、归纳梳理,引导交流。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初品“摇篮”。

  ②再品“摇篮”。

  (补充文字资料,感受音乐大师的魅力。(欣赏完)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③深入解读“摇篮”。

  300多年前,这些乐坛大师就在维也纳以他们才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音乐,一代又一代,滋养着生活在维也纳的人们,也推动了世界的音乐的发展。“摇篮”,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历史的厚重。

  ④适度拓展。

  “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多少年过去了,这些乐谱和手迹依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维也纳的人们,他们保留着这些音乐大师的乐谱和手迹,也保留着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3

  .《音乐之都维也纳》

  9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做音乐之都?(板书:?)

  二、自学:

  1、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将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发问,教师板书: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文,要求人人在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回答第四个问题,要引发学生争论:第六自然段是不是也在回答这个问题?)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

  查查“摇篮”的意思。

  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第二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维也纳风光(花坛、城市雕塑)。

  再读课文,抓住“到处、就连……也……”等词语读出浓浓的音乐氛围。

  练习背诵。

  第三个问题(课文第四自然段):

  练习抓住要点概括地、快速地数一数,加深感受。

  练习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第四个问题(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a、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某几句话之后的感受。(批注)

  b、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c、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剧院中浓浓的音乐氛围:

  师点拨:再读描写歌剧院金碧辉煌的几句话,你会有新的发现。(多媒体显示这段文字,并闪动其中的音乐女神像、音乐大师胸像、音乐女神彩像”等词)

  学生发表意见。

  练习朗读。

  d、默读第六自然段,自由体会。

  e、交流汇报:

  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等。

  四、回归整体:

  读全文,回答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五、课外延伸:

  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板书:?)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自学

  1、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将你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

  cai出示: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⑤cai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是的摇篮。是。

  ⑥齐读。

  小结: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b①回答第二个问题:板书: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②cai出示:欣赏维也纳风光。

  ③抓住“到处、就连……也”等引读课文。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c①回答第三个问题板书:离不开音乐

  ②齐读课文。

  小结:维也纳人真的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③你喜欢刚才我们学习的哪一节就读。

  总结:这里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了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仅仅如此吗?

  不!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创建于1869年的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

  (一)学习第五节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几句话之后的感受。

  2、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追问:哪些词句体现)——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追问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历史悠久——1869年板书: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cai出示歌剧院,欣赏

  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让音乐之都更美。

  4、齐读本小节,通过朗读体现出这座音乐之城的伟大与奇妙。

  (二)学习第六节

  1、引读第6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

  小结:我们知道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全世界的影响。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五、回归整体

  1、齐读全文,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怀着赞叹的心情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无限向往。

  六、课文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板书: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

  (2)看了图片,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你谈一谈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3)维也纳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指导朗读。(配乐)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请你说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查资料研究研究。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浏览相关的页面、读读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回复在“说一说”栏目中我给大家发的帖子下面。

  4、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回复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图片)

  (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小节。(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配乐)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朗读课文,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在“测一测”栏目中完成练习。(选择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系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2、课外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来给图片资料配音乐旁白。

  板书设计: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9、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国家歌剧院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欣赏蓝色多瑙河乐曲。

  2、在多瑙河畔,有一个城市叫维也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音乐之都我们把课题读一读。

  3、解题: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乐之都什么意思?(有音乐特色的城市)

  4、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而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教师在课题旁板书:?今天张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维也纳去走走看看,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

  (二)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己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把主要语句划下来。

  2、学生交流,电脑出示阅读提纲。

  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全文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分层次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电脑出示总分关系图。

  4、这篇课文的层次非常清楚,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方面,仔细地读读跟这一方面有关的内容,然后在小组中谈谈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三)、自主感悟,讨论交流

  a、学生自学,放舒缓的轻音乐

  b、小组交流

  c、集体交流

  1、交流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请对这一段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3)“摇篮”是什么意思?(最初成长的地方)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谁来谈谈你的理解。

  (18世纪以来——乐谱和手迹)

  (师:出示音乐家图像,总结:是的,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维也纳的音乐底蕴是多么深厚啊!)

  你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2、交流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生回答后出示课件,看有关图片。

  (2)你是怎样理解用“音乐装饰”这个词的?所有这一切,说明了什么?(音乐的氛围很浓)

  (3)师:边点击,边解说: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感受这浓浓的音乐氛围。

  (4)指导朗读:谁来把这段话读好?再读读,争取背出来。

  3、交流第四自然段

  (1)出示第四自然段

  (2)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

  (3)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4)“掺和”什么意思?混和、混杂,音乐与花香混合在一起,既给人以听觉又给人以嗅觉的美好享受。

  (5)当你漫步街头,听,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响起来了,闻一闻,晚风中飘荡着花草的芬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带着轻松、舒畅的心情来读好这段话。

  (6)看聚会时演奏的音乐图片。

  (7)为什么说“更有趣的是”?

  这更说明了维也纳人对音乐的喜爱,他们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8)自己再读读,把这一节背出来。

  4、交流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

  (2)、中心:什么意思?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为什么维也纳歌剧院成为世界歌剧中心?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先来读读,我给你配乐,其余同学认真听,边听边通过图片欣赏这座著名的歌剧院。

  (3)、能谈谈你们读后、看后的感受吗?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造型美观:点击图片艺术品什么意思?

  大:观众席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总面积1500平方米,配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大门、金色胸像、金色镂花梁柱、到处金光闪闪。

  影响深远:每年除夕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总统和世界名流出席。

  (4)师总结:国家歌剧院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给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她无愧为“世界歌剧中心”。

  (四)综合实践:

  1、师总结:刚才我们从四个方面学习了课文,正是因为以上这四点原因,所以,维也纳成了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下面,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读,待会儿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把你喜欢的有关维也纳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听。

  3、学生当小导游解说。

  4、作业:

  今天这节课,张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听听音乐、看看图片,一起感受了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气与美妙。课后,请大家完成一个作业: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可以组成研究小组,自行选题。选题内容如:在维也纳生活过的音乐家调查;诞生在维也纳的著名音乐作品调查;在维也纳用了哪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撰写研究报告,在汇报会上交流。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5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引起轰动。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里吗?

  2.揭示课题: 9 音乐之都维也纳

  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

  5.理清脉络。

  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

  第二段(2-4):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6):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6、小结。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这篇课文分为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交流。 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

  突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4.学习第2—4自然段。

  (1)读读画画想想:

  ①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②是怎样写的?

  ③为什么这样写?

  (2)同桌讨论后交流:

  ①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

  ②能谈谈你理解的“摇篮”吗?

  ③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出维也纳是一个“摇篮”的呢?

  ④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开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⑤指导朗读第3、第4自然段。

  5.指导背诵第3、第4自然段。

  (1)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两自然段?

  交流。

  (抓住中心句来背诵)

  (2)自由练背。

  (3)配乐背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3、4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第3、4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

  学习第5、6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理清叙述顺序。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画出有关词语。

  2.细读品味。

  (1)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2)出示挂图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3)指导朗读,读出宏伟壮观的气势。

  (4)思考:这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歌剧院的?

  (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3.引读第6自然段。

  小结: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三.总结课文,朗读课文

  1.作者怀着赞叹的心理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深深地向往。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

  2.指名读,评价。

  四.指导写作方法

  1.思考: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能说说吗?

  2.交流。

  出示: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体现特点。

  3.指导练习。

  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1)各自准备。

  (2)指名说说。

  (3)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3、4、5。

  板书:

  古典音乐的摇篮

  9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5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维也纳,听说过吗?它是奥地利的首都,是一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城市。美丽、蓝色的多瑙河穿市而过,给这座城市增添另一番雅致。维也纳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音乐。难怪人们称它为音乐之都。想去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吗?读一读《音乐之都维也纳》,一定会让你有不小的收获。

  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再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现在你能给课文划分段落了吗?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

  第二至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东西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第五至六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代表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课文第二、三部分是重点,它们充分说明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及其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段欣赏

  维也纳是美的。它的音乐氛围、底蕴,更让人惊叹,让我们走近它,细细地去领略、品味。

  课文精彩片段(一)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欣赏】

  在一个随时都能听到音乐的城市中,置身于音乐般的空气中,乐声和花草的芬芳,怎能不让我们陶醉。乐曲的演奏成了维也纳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就像空气、水是人的必需品一样。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是不足为奇的。

  课文精彩片段(二)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院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欣赏】

  读着这一段,我们仿佛来到了维也纳,走进了国家歌剧院,充分领略了它的与众不同,气势不凡。课文是怎么进行描写的呢?

  课文先简单介绍了国家歌剧院创建的时间,点明其历史之悠久,然后详细介绍它的宏伟壮观。详略有致。在介绍它的宏伟壮观时,按照从外到内,即从造型到结构设施的顺序来描述。

  课文用词简洁有力,准确地展现了国家歌剧院的规模之宏伟,内部之金碧辉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音乐对于维也纳的重要,维也纳不能没有音乐。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状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学了课文,我们充分领略了作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惊叹于国家歌剧院的规模之宏伟壮观。

  课文在介绍国家歌剧院时,按照由内到外,由舞台到两边,再到楼上包厢,大厅顶上的顺序,依次介绍,详略有致,使我们对国家歌剧院布局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内容虽多,却一点也不觉得杂乱。如果把顺序打乱,那给人的感觉就乱七八糟。这就是说介绍事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或由内到外,由下到上序。

  下面有两段话,读一读,看看你觉得哪一段好?

  (1)一进校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一座花坛出现在我们眼前,花坛里的鲜花张开了笑脸,美丽的蝴蝶在旁边飞舞。这时,我想:我们就是这些花朵,使我们茁壮成长的是辛勤的园丁——老师,老师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在花坛的后面立着高高的旗杆,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北边是我们宽敞明亮的四层教学楼。西边,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欢玩的滑梯。东边,有锻炼身体的器材,还有篮球场。操场四周有高大的杨树,矮小的黄杨。校园一片生机勃勃。

  (2)一进校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一座花坛出现在我们眼前,花坛里的鲜花张开了笑脸,美丽的蝴蝶在旁边飞舞。这时,我想:我们就是这些花朵,使我们茁壮成长的是辛勤的园丁——老师,老师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西边,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欢玩的滑梯。东边,有锻炼身体的器材,还有篮球场。操场四周有高大的杨树,矮小的黄杨。花坛的后面立着高高的旗杆,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北边是我们宽敞明亮的四层教学楼。校园一片生机勃勃。

  是不是觉得第一段比第二段好,第一段比第二段写得自然、有序?这是为什么?

  对,这是因为第一段是按照“花坛”——“花坛后面”——“北面”——“西面”——“东面”的顺序,由中心向四周有序的进行描写;而第二段则是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清晰的顺序,读来让人摸不着头绪。

  看来呀,习作时把握好顺序还真不能马虎。总之,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构思习作,我们的习作就会让人觉得舒服、清楚,有条理。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读一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仿照着写一个介绍一座建筑物的片段,如学校的教室、礼堂,家里的卧室等等。

  (提示: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者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等等。)  附:

  课文练习4提示

  (1)摇篮:这里说维也纳曾经是那些著名音乐家青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

  (2)掺和:这里是说乐声如花草的芬芳一样沁人心脾。

  课文练习5提示

  课文从三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1、音乐之城——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多瑙河南岸、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中,城市依山傍水,绿荫环绕,景色秀丽,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被称为“多瑙河的女神”。

  维也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18世纪以来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华尔兹舞曲的故乡。

  作为音乐名城,维也纳拥有众多的歌剧院、电影院,各式各样的音乐厅遍布全城。最显赫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1869年,是一座古罗马式建筑,这里曾经首演过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19世纪欧洲所有著名歌剧作家的作品,都在这里上演过。1945年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来的样式重新建造。每年这里都有音乐比赛,是全世界的歌剧中心。

  漫步维也纳,几乎到处都可以看见音乐对这个城市的影响。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以世界著名的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不少著名音乐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园里或广场上。在内环路的城市公园里,可以看到伟大的约翰·斯特劳斯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小提琴;沿着内环路,还会看到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英姿。这些音乐大师都曾在这座音乐名城度过多年音乐生涯。

  维也纳的城市布局层次分明。415平方公里的市区,分为“三环一带”,即内城、外城、郊区和一条玉带般的多瑙河。内城街道狭窄,有许多政府机关和历史建筑物。19世纪在拆除城墙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环形马路(内环路),宽50米,长4公里,沿街分布着现代化建筑群。外城是维也纳最繁华的商业区和主要的住宅区。外环路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郊一直伸展到森林边缘,有众多的公园、宫殿和别墅,参天的山毛榉环绕城市,构成了闻名世界的“维也纳森林”。

  历史名城维也纳,一直是东、西欧的重要门户,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交通孔道。除了纽约、日内瓦以外,它还是第三个驻有联合国机构的城市。

  2、美丽的国际河流——多瑙河

  全世界约有200条国际河流,而流经国家超过10个的只有多瑙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向东依次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尼亚和摩尔多瓦这8个国家,最后在罗马尼亚分成3条支流,流入黑海。多瑙河的干流全长2850公里,流域面积达81.7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的第二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它有支流300多条,其中的一些支流还流经意大利、波兰、瑞士和阿尔巴尼亚4国。多瑙河流域包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

  多瑙河从源头到奥地利境内的一段是上游。这一段河道狭窄,河床坚硬,水流也较湍急。自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出发至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交界处的铁门峡谷是中游。这一段经过的大多是平原和低地,水量较大,是重要的航道。铁门峡谷,长107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150—200米宽,水下岩石倾斜,河水落差大。1972年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已在这里合建了一座发电能力为210万千瓦的水电站。电站的拦河大坝长1200米,高达75.5米,有25层楼房那样高。坝顶筑有宽阔的公路,大坝两侧的大船闸可通行1500吨的船舶。

  铁门以下,多瑙河进入下游平原。这里河面开阔,水流平稳,3条支流在河口附近形成了一个扇形三角洲。三角洲上河汊纵横,芦苇丛生,栖息着塘鹅和朱鹭等欧洲稀有的鸟类。

  多瑙河水色碧清,景色秀丽,被称为“蓝色的多瑙河”,是东南欧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都建立在多瑙河畔。  ——摘自《中国少年百科全书》

  3、词语提示

  生涯:本课指生活。

  陈列:本课指整齐有序地将文物、标本排放在显目的地方。

  掺和:混合。

  飘溢:向外飘散。

  星罗棋布: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罗:罗列。布:分布。

  金碧辉煌:形容色彩明艳,耀人眼目。

  北麓:北边的山脚。

  4、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其实世界上还有不少的城市像维也纳一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你们想知道吗?请看——

  对称的古都——北京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对称的城市。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条中轴线。东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条条东西、向的胡同纵横交错,分列在中轴线的两旁。因为对称,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认。许多象征封建时代帝王权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齐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的周围。如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坛和地坛,筑在轴线的南北两端的东侧;天安门的东边,有着皇室的太庙(现已经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西边,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坛(现在已辟为中山公园)。这种对称的格局在故宫的宫殿建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紫禁城内部,不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对应,甚至连道旁的石兽石栏,城边的角楼,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双配对,相映成趣。整齐对称,构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独特风格和宏伟的气势,给人以稳重、博大、端庄的感觉。

  现在的北京市,有10个区,9个县,面积1600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非常繁华。北京的现代建筑,在布局上虽已不像过去那样恪守对称的陈规,但市政建设还是考虑到我国的传统风格。例如,以紫禁城为中心的环城地铁、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都是对称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及起长线,正为被改建成南接京郑公路、北经亚运村,直达燕山奇峰的现代化中轴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对称的城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国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个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佛塔,红顶的寺院,红、绿、黄相间的泰式鱼脊形屋顶的庙宇,充满了神秘的东方情调。每天早晨,全城香烟袅袅,钟声悠悠,磬声清脆动听,诵经之身个不绝于耳。寺庙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缘,成为曼谷街头特有的景观。

  曼谷不仅以寺院僧尼众多、寺院遍布而被“佛教之都”,而且事实上也确实为佛都:拥有32个成员国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雾都——伦敦

  伦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雾都”。这里五天中就有一个是雾天,这里的雾常常弥漫不散,连续好几天,空中都是充满了白茫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两岸的尖顶教堂,高层建筑都被掩盖起来,只剩下一些空中楼阁。大雾也给市民带来了麻烦。1952年12月5日发生的有一次大雾,延续了4天多,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烟,被浓雾笼罩着,久久不散。白天犹如黑夜,市区交通停顿,居民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白厅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腐蚀。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座城市外,还有“狮城”——新加坡,花都——巴黎,立体都市——东京,绿色首都——莫斯科以及沙漠古都——开罗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去详细地了解一下。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表达课文及段落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与视频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聊聊音乐,走近维也纳

  同学们,你们喜爱音乐吗?能说出原因吗?(①让人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淡忘怨恨,转移痛苦,使人心情愉快,所以能减少慢性疾病,保持身体健康;②常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使人思路更为清晰,精力更易集中,从而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提高智商)

  过渡: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充分感受音乐给大家带来的轻松与愉快。请看大屏幕———

  二、聆听音乐,感知维也纳

  1.大屏幕展示维也纳的相关资料与图片,播放背景音乐《蓝色多瑙河》。

  2.请学生谈谈对刚才所看所听之后的感受。

  三、走进文本,融入维也纳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说出课文的分段情况,把握重点,理清脉络。

  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及美丽景色。

  第二段(2~4)具体介绍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7)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的宏伟壮观与金碧辉煌。

  2.学习第一部分

  (1)让学生默读课文,体会内涵。

  (2)鼓励学生谈读后感受。你读到了什么?‚读后你的心情怎样?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三个中心句。

  (2)谈谈这三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总分)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突出了写作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品词析句

  出示大屏幕:

  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主要原因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离不开音乐

  体会:

  “摇篮”(本义是指婴儿睡觉的地主。这里指维也纳是孕育音乐家及古典世界名曲的地方),本自然段回顾了维也纳悠长的音乐史。

  “装饰”(本义是指用各种材料使某样东西变得更漂亮,更有特色,这里突出了维也纳这座城市与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本自然段展现了城市的外在形象。

  “几乎一天”是指“差不多每天”的意思,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维也纳市民对音乐的酷爱,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使得这儿成了音乐家的“摇篮”,诞生了无数首世界名曲,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心去感受音乐、创造音乐,才使得维也纳成为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一自然段着重展示出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维也纳人民的生活习惯。

  4.学习第四部分

  (1)学生轻声读文,各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出维也纳国家大剧院与“金色大厅”的建筑特点。(历史悠长宏伟壮观/装饰精美金碧辉煌)

  (2)填空

  出示大屏幕:

  在维也纳众多的建筑中,作者从中选择了——和——来介绍。国家歌剧院创建于——年,被称为“————”,它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金色大厅”的特点是——、——。同时它也是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的象征,因为每到新年,在这里都要举行——的新年音乐会。

  四、感悟音乐,惜别维也纳

  1.通过学习课文,你对维也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补充,最后出示板书。)

  2.播放视频,再次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美。(网址:音乐之都维也纳视频)

  五、提升情趣,留驻维也纳

  出示大屏幕:

  作业:

  1.摘抄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上网搜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及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的作品,用心欣赏。

  【板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自然美

  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音乐美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国家歌剧院

  建筑美

  “金色大厅”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7

  太仓市实验小学 张艳红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

  (2)看了图片,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你谈一谈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3)维也纳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指导朗读。(配乐)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请你说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查资料研究研究。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浏览相关的页面、读读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回复在“说一说”栏目中我给大家发的帖子下面。

  4、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回复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图片)

  (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小节。(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配乐)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朗读课文,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布置作业 。

  1、课堂作业 

  在“测一测”栏目中完成练习。(选择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系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2、课外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来给图片资料配音乐旁白。

  板书设计 :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9、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国家歌剧院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8

  教学目标:1、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怀。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教学重难点: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古城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有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有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今天让我们走出去了解世界各地,看国外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赏析《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新课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分析第9课:音乐之都维也纳

  2、指名朗读。

  3、学生提出问题(一边提一边问)

  A:维也纳在什么地方?

  B景色怎样?

  C:哪个词语用的好?

  D:“风韵”是什么意思?

  E:与“风采”“景色”相比为什么“风韵”更好?

  F:本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维也纳景色美那这座古城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

  (2)、哪一句是总起句?起什么作用?

  (3)、课文中交代了有哪些音乐家在这里生活过?

  (4)、有哪些词语用得好?

  (5)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自学

  1、用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3、4、5、6自然段。

  2、分段提出问题并解答。

  (1)学习课文第三段自然段。

  A、找出总起句。

  B、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C、哪个词用的好?

  D、用“装饰”造句。

  E、归纳本段段义。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A、找出课文的总起句。

  B、为什么“天天离不开音乐”?

  C、“飘溢回荡”为什么不用“飘扬回响”?

  D、哪个词语用得好?用“几乎”造句?

  E、引导学生归纳本段段义?

  (3)第五段问题。

  A、中心句是哪句话?

  B、为什么被称为歌剧中心?

  C、哪个词语用的好?

  D、用“金光闪闪”造句。

  E、归纳本段段义。

  (4)学习课文第六段。

  A、本段写了什么?

  B、我国民族乐团哪年在这里演出?

  C、说明了什么?

  (四)、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概括总结文章最后自然段。

  (五)、用导游的方式,再现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有关维也纳风景图片)

  (六)、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只是地球上璀璨明珠的一颗,有更多更美好的风光等待着我们去赏析,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身临其境去体会世界各地的美,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七)作业

  搜集有关世界名都资料。

  板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 音乐装饰的城市 音

  也 天天离不开音乐 乐

  纳 世界歌剧的中心 之

  举办一流音乐会 都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9

  在准备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后,我反复研读课文,觉得课文编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文中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朗读背诵,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对话,如何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同时理解“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也是课文教学的重点。为此,我让学生到网上去补充更多关于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信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采用活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认识维也纳,全方位地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一.导入

  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维也纳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 

  板书:音乐摇篮

  音乐装饰

  享受音乐

  国家歌剧院

  3.仔细读课文,在文中标出重点词语 。全班交流 学习

  师: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

  讲第2段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

  a 生答。同意吗?你真会读书!

  b“摇篮”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维也纳)

  c出示多媒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并对音乐家简介

  师:老师在课下搜集了这些音乐并听了听,真是如痴如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找相关音乐听听

  讲第3段

  过渡:维也纳给这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a 生答。听懂了没?这么美!想到那儿看看吗?

  b 出示多媒体,展示图片

  小结: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

  讲第4段

  过渡:在这个音乐之都里,那里的人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1.(出示第四小节)从书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a.(人们在漫步时……华尔兹圆舞曲。)

  (1)了解华尔兹圆舞曲吗?(放音乐)华尔兹就是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音乐,一个重拍,紧接两个弱拍。(一边感受乐曲,老师一边轻击节奏,学生很自然的也跟着拍)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欢快优美 节奏很快)     …………

  (2)把这种幸福的旋转读出来。(指导朗读)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b.“夏天的夜晚……回荡。”

  (1).伴着舒伯特的《小夜曲》,人们享受着夏天夜晚的美妙。谁愿意来读一读。(舒缓而深情地朗读起来) 指名读

  (2).欣赏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难怪孔子听到好的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听了这么深情的朗读,我们今天午饭都吃不出什么味儿了。还有谁来读?

  (3).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读得让人心都醉了。你听到什么乐器在演奏? (小提琴的演奏悠扬婉转。 萨克斯的声音,非常浪漫。手风琴的节奏很欢快,拉得行人直想跳舞。)

  (4.)真是个迷人的夏夜!多么令人向往!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学生读剩下的句子。)

  c.街头巷尾什么意思?

  (1)理解街头巷尾

  (2)走在维也纳的街上,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这些音乐。

  (3)确实我从网上了解到,在维也纳的宾馆里放的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出租车里放的还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d.惯例在文中指什么? (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

  (1) 在我们觉得应该是庄严肃穆的政府会议上响起的是小夜曲,交响乐, 已经成为惯例、传统。你觉得维也纳人民怎么样?(他们非常喜欢音乐,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了。     维也纳人很懂得享受音乐,连普通的家庭都能开家庭音乐会,我想他们一个个看上去肯定都是很有修养的样子。维也纳的人们多才多艺。  ………)

  2.多么热爱音乐的民族啊!所以维也纳出了那么多的音乐家,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都喜欢到维也纳生活。如果你生活、工作在这充满音乐氛围的维也纳,你感觉怎么样?

  (我的心情一定会很轻松,因为音乐可以让我忘记所有的烦恼。我很向往这样的音乐王国,随处能接触到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有空就去歌剧院,真幸福!相信如果我生活在那里也会每天去参加露天音乐会,当一个小提琴手。   ……)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用你独特的声音,独特的节奏,自由读第四小节。(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讲第5段

  过渡:是呀,维也纳的人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最著名的是那个歌剧院?

  a 自己读,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读了这段话的感受。(批注)

  b 全班交流。(大: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舞台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金碧辉煌:连用三个金色)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好处: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更直观,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c 出示多媒体 (国家歌剧院)

  过渡:维也纳仅仅是因为它的大,辉煌而闻名世界吗?

  d 齐读第6段

  e 小结

  四  根据板书总结

  从四方面详细介绍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此时此刻,你们最想说什么?齐读最后一段,再读

  五  课堂作业

  带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当小导游把美丽的维也纳介绍给你的家人

  板书: 音乐之都维也纳

  音乐摇篮                         音乐装饰                         享受音乐                         国家歌剧院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0

  在学习资源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到课堂学习的需要,《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学资源分为两个部分——创设情景的多媒体课件和以《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主题的学习网页。

  1、多媒体课件演示:提供大量图片和音乐,拉近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

  2、《音乐之都维也纳》主题学习网页。分为五个部分。

  (1)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个别词语及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2)音乐家的摇篮:提供世界著名音乐家在维也纳成名的足迹。

  (3)音乐的城市:提供大量的音乐雕塑图片及文字资料。

  (4)音乐的传统:提供维也纳悠久的音乐历史及演出资料。

  (5)音乐的殿堂:详尽介绍“金色大厅”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种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情境,为个性化的朗读作保障。

  在教学中,一幅幅展现美丽的维也纳迷人风采的图片,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交替呈现,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有了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2、提供背景材料,解决教学难点

  用网络信息技术超链接的呈现方式简洁而鲜明地将有关“音乐之都维也纳”呈现给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点击阅读,然后通过讨论,帮助理解“音乐之都”这美称的含义,这样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以学生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

  几点思考:

  1、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

  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学科教学目标为先”观念也逐渐为开展实践的教师认可,但是信息技术支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适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明晰的。如我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就运用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把维也纳的美丽画卷根据课文内容分五方面展示出来,“美”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会,整堂课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也为激起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供了基石。

  2、组织的信息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融合,考虑到学生认知、情感基础。

  网络资源多元的,有时甚至是冗杂的。这些资源的选择和组织,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融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组织信息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基础,对网络资源进行重组,只有如此,资源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我提供了专题学习网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文教学要求主动在网上查询有关维也纳的资料。他们有的查看介绍维也纳的图片,有的查看介绍维也纳的文本,有的同学则欣赏维也纳的音乐。通过网络学生相互传阅资料,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础进行构建,并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达到有目的的构建知识。

  3、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与素质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网络信息技术介入后,形成的新型学习环境使教师不得不释放教学民主,还学生以学习主体,教师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改变教学方式,将探索性学习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倡导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网络为学生提供有关维也纳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感性资料,其信息量之大,超乎学生想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激烈的讨论、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处于极其兴奋状态。课后学生们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有上网、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经常鼓励我们,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可见用新方法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完全改变了以往分析课文的固定程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1

  作者:黄金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6

  有感于钱校长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作者:黄金华 

  我们又一次聆听了我校钱校长的第一范文教学,目睹了她的教学风采,真让我们受益匪浅。从中真切感受到了钱校长“简简单单地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就谈谈最有感触的三点:

  一、挖掘教材,整体入手,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听着轻快的华尔兹舞曲,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题后,钱校长出示了两个问题:维也纳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浓郁的音乐氛围?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浓郁的音乐氛围的?我们说提问要有高度,要统领全文,钱校长的这两个问题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一目了然,教学目标也清晰可见,从中足见钱校长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之深入,之准确。

  二、平等对话,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钱校长的课堂是开放的,也是具有活力和情趣的。课堂中,师生之间进行了思想上的碰撞,课堂在生成中发展。学生学会了倾听,发表了不同见解,从不同的感受中流淌出了学生的智慧与思想火花。而教师始终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你还有新的想法吗?”“能换个词说说吗?”“你能把这种情融于朗读之中吗?”“请把掌声送给自己。”等语言体现了那种主体、能动、活跃着的课堂氛围,正因为这种对话,才真正体会出了教师的“导”而不是“牵引”,也让对话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彼此接纳,相互造就。简明、清晰而灵动的板书就体现出师生的智慧,更表现出了钱校长的别具匠心。

  三、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只有在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所以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教学中读是主要的活动,练占有突出地位。只读不练,学生就练不扎实,难以到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提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精思和“练”(练口、练笔),才能发展思维,钱校长就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如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提问:“哪一个词写出了铜像、大理石像之多?”生答:“到处”,“请展开想像,哪些地方会有这些铜像、大理石像?”在学生的一番精彩发言后,钱校长小结:“这叫‘简洁’,透过‘到处’一词,它能引起无限的遐想。”接着钱校长引导学生比较“多”与“都”两个字,让学生体会用字的“准确”。再从构段方式上让学生体会到层次的“清晰”。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的简洁和准确、清晰在写作时的重要了,而且也突出了描述性说明文的体裁特点。钱校长也非常关注学生的积累,在要求学生背诵第三小节时,又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你可以先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框架,然后把每句话填充进去。再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自己喜欢的语句。接着,钱校长又扎实地训练了学生根据文章空白进行想像的写话训练,从一句到两句、三句,而后训练了学生给自己写的几句话写上中心句的能力,练有方法,练得到位,学生收获颇丰。这篇课文是描述性说明文,文笔优美简练,钱校长讲解重点段落几乎都是让学生一句一句品位赏析,学生的自读自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理解课文就更透彻了,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钱校长还时时关注了教学细节,使课堂教学更扎实,更充实饱满了。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2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

  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

  3、一些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教学过程 :

  一:看图导入  。

  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板书9 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1)字词。(2)读书情况。(3)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过程 :

  一:谈话。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维也纳之所以成为音乐之都的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并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个音乐之都呢?

  二: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2)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

  (3)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

  (4)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

  三:总结。

  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四:作业 。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述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迁移练习。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 )的摇篮。

  ( )是( )的摇篮。

  ( )是(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描写方法,抓住显著特点多学校的教学大楼进行焦距体的描写。

  教学过程 :

  一:谈话。

  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相机指导朗读。

  二:迁移练习。

  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

  (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

  (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

  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3、学生写一写。

  4、习作欣赏。

  三:作业 。

  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3

  本周训练目标:学会倾听,大方展示

  学习目标:

  1、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2、品味课文语言,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案:

  活动一:了解“世界著名”

  1.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交流你读某句或者几句话之后的感受。然后归纳世界歌剧中心的特点?思考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2.小组学习第6、7自然段,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说说你对“金色大厅”的感觉,分别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3.全班交流。

  活动二:感悟“音乐之都”

  1.第一大组学习第2自然段,要求:什么是摇篮?文章中指哪里?为什么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也可以提出有疑问的词语。

  2.第二大组学习第3自然段,要求: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第三大组学习第4讨论交流自然段,要求:先读好让你感受到“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句子,再抓关键词谈体会?

  4.第四大组自主选择2、3、4自然段中的某段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5.全班交流。

  活动三:赞赞“音乐之都”

  再有感情读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1、之所以把维也纳叫做“音乐之都”是因为:

  2、书后第3题

  3、练习填空:

  少年宫是(               )的摇篮。

  (          )是(          )的摇篮。

  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文中写得好的句子。

  2、每小组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3、完成《目标与练习》。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那些名胜古迹?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加以形容吗?)今天朱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看一看,看看那儿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欣赏图片后自由表达。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对,这就是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它是奥地利的首都,坐落在阿尔卑斯山的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单*这几幅图片,我们还不能更深入地了解维也纳,今天就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音乐之都维也纳。

  出示课题  15 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释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心中会有什么样的疑问?这也是老师心中的疑惑,就让我们一起从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这些词语你认识吗?这些词语中有没有需要友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及时描红)理解吗?

  坐落     装饰     坐落     生涯     掺和

  草坪    优雅轻快   金碧辉煌       街头巷尾

  (2)会认了,会读了,理解了。会写吗?(课后生字表描红)

  (3)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

  四、开火车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请认真听,看看有没有读正确,读流利,有错误要及时提出,没有问题我们的小火车就不要停止。

  再次读了课文,你对刚才提出的问题是否找到了答案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学生边说边板书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吗?

  用上“因为—所以”再说一说。

  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的读一读,结合板书,从这4句话中,你又想多了解些什么呢?

  (为什么称摇篮?怎么装饰的?影响怎样大?为什么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我们就先来读第二小节,看看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五:学习第二小节。

  读第二小节(课件)

  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先总后分)

  理解“摇篮”一词。(本意是婴儿的睡具)母亲摇晃着摇篮,我们渐渐长大,那维也纳这个摇篮摇出了什么呢?(许多大音乐家、许多优美的音乐)

  练习:句式仿写

  例: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              )的摇篮。

  (          )是(         )的摇篮。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美美地读一读。

  小节:一座城市,有这么悠久辉煌的音乐史,有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有这么多举世闻名的优美乐章,当然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这节课我们详细了解了维也纳被称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的原因,那它是如何用音乐装饰的,是怎样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世界歌剧中心和金色大厅具有怎样的国际影响,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领略。

  板书设计: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

  ……摇篮      许多            (发源地)

  许多

  ……装饰……

  ……离不开……

  ……星罗棋布       ……院

  ……厅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5

  一、导入

  1、最近我们语文课和音乐课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走近古典音乐。同学们认识了许多古典音乐家,欣赏了不少古典乐曲。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维也纳,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他们在维也纳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音乐作品,因此在那时,形成了一个“欧洲古典音乐流派”,因此,维也纳也被称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这节课,我们再次跟着作者,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

  二、自读课文

  1、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想到维也纳去看一看吗?(播放录像:金色大厅、音乐喷泉、雕塑、)背景音乐:蓝色多瑙河

  同学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来到维也纳街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音乐家的大理石石像。

  ·王宫的草坪上的巨大的音乐符号装饰。

  ·我还看见了有许多街道、公园、礼堂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维也纳高大的楼房和建筑。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蓝色的多瑙河。

  走进维也纳大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金色的雕塑。你们知道是谁吗?

  (约翰·施特劳斯、莫扎特)

  能不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来到莫扎特的雕像前,他是什么姿态?什么神态?周围有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莫扎特似乎还在为我们人类谱写优美的歌曲。

  ·他可能还在练习没有完成的乐曲。

  ·他仰望着蓝天,似乎在聆听着优美的旋律。

  ·他仿佛看着周围优美的景色,迸发出灵感,又写出了一些优美的乐曲。

  ·这时候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回想着这首曲子的旋律。

  有一位诗人看到莫扎特的雕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瞧!在郁郁葱葱的树影中,一位意气风发的艺术家正目视前方,挺直腰杆,挥舞着手笔。他就是维也纳的骄子——莫扎特。无数快乐的小天使簇拥在他的身旁,是陶醉在他美妙的乐曲之中,还是为他喷薄而出的创作灵感所折服?

  觉得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十分有诗意,而且十分恰当。

  指导读好这段话。指名读。

  莫扎特很早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被称为“音乐神童”,这段话,不仅表现出雕塑的姿态,而且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女生配乐齐读。

  其实,刚才大家看到,在维也纳街头,以及那些风格独特的建筑还有很多。可以说,这些雕塑和建筑就是维也纳凝固的音乐。而那些喷泉则是灵动的音乐。刚才同学们说到,很多街道、礼堂都是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说,维也纳是用音乐作装饰材料的。

  板书:音乐装饰

  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第三小节读好。

  学生齐读。

  来到维也纳,就要走进人们的生活。板书:音乐生活

  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指名读第4小节。

  走进维也纳人的生活,你最想到哪儿去了解他们?这样,请大家伴随着音乐,走进人们的生活,边听,边想: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出示:我来到了——,——;我来到了——,——;我又来到了——,——……

  ·我走到街头,一听那些街头艺人弹奏古典音乐。听到了悠扬的音乐声。

  ·我补充,那些艺人如痴如醉的弹奏着,仿佛他们已经融入这音乐殿堂。

  ·我来到了他们的家庭,看到了他们在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首古典音乐,我也加入了他们。

  ·我来到了街心公园,看到了成群结队的人,听到了舒缓起伏的音乐。我深深感到了那浓浓的音乐氛围。

  还有同学去公园了吗?

  ·我去公园的时候,那天正好是夏天的晚上。公园里正在举行露天演奏会我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那音乐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空中飘溢、回荡。

  指名读。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就是声音略微有点低。

  你能读得超过她吗?

  指导学生评价。再指名读。

  我仿佛也闻到了那股清香,听到了那悠扬的乐曲。

  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同学们还到了哪儿?

  ·我来到了维也纳的家庭中。父亲弹奏着音乐,孩子们欢笑着,跳着优美的舞蹈,脸上洋溢着笑容。

  你问过他们,今天是不是什么节日?(圣诞节)那你问问他们,如果不是几日,他们会不会这样?(也是这样)

  ·我来到了金色大厅,听到了拉德斯基进行曲。就连宫殿中的士兵也有音乐伴随着。

  ·一队队士兵在音乐的伴随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宫殿里来回走着。

  ·我来到了维也纳的街道,漫步街头,似乎觉得,维也纳空气里也都是音乐。

  我们在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录像:街头艺人演奏着各种乐器)

  这些热爱音乐的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这是他们举行广场音乐会的情景。你们看,广场上人山人海。台上的演奏者们,激qing洋溢,台下也是群情沸腾。这儿是一个欢乐的海洋,也是音乐的海洋。

  能用这当中的一些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出示:请同学们选用“聆听、掺和、飘荡(弥漫)、陶醉(沉醉)、情不自禁、融为一体”等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习。

  ·我仔细聆听着那动人心选的音乐,音乐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我陶醉在这音乐的海洋中,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和音乐融为一体。

  ·我走在街心花园,看着那一根根音乐雕像,聆听着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花香和音乐而来,我陶醉了,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看着那高兴劲儿,我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

  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老师读第一句话,第一排读第二句话,依此类推。

  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发现,音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进一步了解维也纳,还有哪儿必不可少?(歌剧院)

  (星罗棋布)

  有哪两个是最著名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自己读课文5、6、7小节,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他们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这儿用了一系列的数据,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国家歌剧院非常宽敞。是欣赏音乐的最佳场所。

  ·我感觉到,国家歌剧院可以称得上世界一流的歌剧院。在那里听音乐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在介绍金色大厅的时候,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不是用数据,而是主要写他的金色。

  一共用了6个带有“金”的词语。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他的金碧辉煌表现出来?指名读。

  加上音乐,你一定能够读得更好。

  配乐朗读。

  音乐剧院,音乐厅的装修是如此豪华。大家此时一定有一个愿望,想到金色大厅去看一看,去听一听那儿的音乐。

  播放画面。

  夜幕已经降临,华灯齐放,你们听。(音乐起)有音乐传出来了,让我们加快脚步吧。音乐已经开始了。

  (播放录像:拉德斯基进行曲)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维也拿,我发现,在维也纳,处处都离不开音乐。现在我们欣赏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这次音乐之旅的感受么?或者说说你现在对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印象?

  ·维也纳在我的心中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城。

  ·在音乐家雕塑前听到的是音乐家的。。这就是维也纳的深。

  ·维也纳的音乐还久久地在我的耳边回荡。

  ·到维也纳去吧,那里的音乐会让你的身心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在维也纳有雄伟高大的哥特是建筑,还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在那里可以置身一个纯洁无邪的境地。

  音乐使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6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作“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维也纳的介绍层次清晰、明快,有详有略,如音乐般急缓有致。这样一篇课文编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文中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朗读背诵,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对话,如何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时,以此为主线,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强调个性化朗读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具有独立性、个体性。阅读教学要关怀学生内心的情感,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魅力。这一过程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取代不了,必须*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心智。像《音乐之都维也纳》这样一篇课文提供了优美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回归到常态中,在师生对话、互动过程中,使学生潜心会文,感受所蕴涵的精神元素。在教学中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朗读。而对于同一语言材料,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对语言形成独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读处理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鼓励学生在各自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朗读处理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个性化朗读的目的。

  2、课内课外阅读材料有机结合

  新课程下,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这样的要求,不仅要让课堂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而且要拓宽语文教育。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机会主要在语文课上。因此,还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把课内阅读材料与课外阅读材料整合起来,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效益的。

  从《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的内容看,要理解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材料加以补充,显然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材料如何呈现,是教师直接提供,还是让学生自我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反映出不同的教学观念。

  因此在学习资源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到课堂学习的需要,《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学资源分为两个部分——创设情景的多媒体课件和以《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主题的学习网页。

  1、多媒体课件演示:提供大量图片和音乐,拉近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

  2、《音乐之都维也纳》主题学习网页。分为五个部分。

  (1)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个别词语及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2)音乐家的摇篮:提供世界著名音乐家在维也纳成名的足迹。

  (3)音乐的城市:提供大量的音乐雕塑图片及文字资料。

  (4)音乐的传统:提供维也纳悠久的音乐历史及演出资料。

  (5)音乐的殿堂:详尽介绍“金色大厅”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种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情境,为个性化的朗读作保障。

  在教学中,一幅幅展现美丽的维也纳迷人风采的图片,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交替呈现,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有了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2、提供背景材料,解决教学难点

  用网络信息技术超链接的呈现方式简洁而鲜明地将有关“音乐之都维也纳”呈现给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点击阅读,然后通过讨论,帮助理解“音乐之都”这美称的含义,这样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以学生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

  几点思考:

  1、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

  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多年,人们一直关注的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学科教学目标为先”观念也逐渐为开展实践的教师认可,但是信息技术支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适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明晰的。如我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就运用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把维也纳的美丽画卷根据课文内容分五方面展示出来,“美”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会,整堂课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也为激起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供了基石。

  2、组织的信息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融合,考虑到学生认知、情感基础。

  网络资源多元的,有时甚至是冗杂的。这些资源的选择和组织,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融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组织信息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基础,对网络资源进行重组,只有如此,资源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我制作了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课文教学要求主动在网上查询有关维也纳的资料。他们有的查看介绍维也纳的图片,有的查看介绍维也纳的文本,有的同学则欣赏维也纳的音乐。通过网络学生相互传阅资料,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础进行构建,并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达到有目的的构建知识。

  3、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与素质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网络信息技术介入后,形成的新型学习环境使教师不得不释放教学民主,还学生以学习主体,教师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改变教学方式,将探索性学习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倡导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网络为学生提供有关维也纳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感性资料,其信息量之大,超乎学生想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激烈的讨论、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处于极其兴奋状态。课后学生们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有上网、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经常鼓励我们,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可见用新方法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完全改变了以往分析课文的固定程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篇1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

  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生词 欧洲 生涯 装饰 金碧辉煌 草坪 优雅 博物馆 街头巷尾 掺和 镂花梁柱 阿尔卑斯山北麓 华尔兹圆舞曲 (指名读,齐读。)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音乐摇篮 音乐装饰 音乐生活 音乐圣殿) 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获取这么多资料。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本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 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 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2、看,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呢! 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学生观看并作简单介绍。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维也纳真不愧是音乐的摇篮,真不愧是音乐之都啊!)

  3、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有疑问吗?是呀,装饰一般用物质材料,可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装饰材料却是音乐。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3、生齐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中心句(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从“离不开”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维也纳人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板书:如痴如醉)

  3、小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 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学生自学5、6、7段,然后交流学习收获

  1、国家歌剧院 世界歌剧中心、美观大方、规模宏大、色彩和谐、艺术品

  2、金色大厅 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3、播放课件,欣赏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小结:维也纳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4、听赏歌曲《好日子》。

  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同学们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吗?

  (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案例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06599117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