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甜尕妞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2、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题。

  2、读文,找出些茉莉的三段文字,答(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二、品味细节,感受“爱如茉莉”

  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关注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感受其中流露出的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感受描述的语言。

  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词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之间深厚的爱

  1、那么平淡无奇的茉莉与真爱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认真读课文6-18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并在句子边上写写你的感受。

  2、组织交流(相机出示)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小结:爱是出差归来的一碗(饺子)。

  (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小结:爱是一份(焦急)的牵挂。爱是(彼此的心心相印)。原来爱就像这平淡无奇的茉莉般,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板书)正如课题所说,爱如----

  (3)、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体会到什么?

  (4)、“你爸爸伏到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这一夜,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度过的:半夜,爸爸还没睡着,他___________;夜深了,妈妈刚想翻个身,可_________;小结:(爱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这样的爱是多么真切无私,就像茉莉般洁白纯净。正如课题所说,爱如-3、文中就有一段淡如茉莉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感人的场景,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静静地感受。仿照大屏幕上的语句,结合所读内容,说上几句爱的感言,并说说理由。这么温馨的画面,我们忍心打扰吗?

  指名读

  1、读课文6-18自然段,想想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并在句子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抓住“虚弱”“等他吃完了……”体会妈妈对爸爸的关心与了解,同时爸爸也很关心妈妈

  感情朗读

  (2)抓住“没吃、没听”“直奔”“谎话”“每天”体现了爸爸心中只想着妈妈,一心挂念妈妈,对妈妈也很了解。

  接读-----茉莉。

  (3)、抓住“一动我就惊醒”

  “边打哈欠边说”

  “不肯叫醒我”等体会爸爸妈妈都为彼此着想。

  (4)抓住“怕惊动他”“手脚麻木”等体会妈妈为了让爸爸休息好,不敢动

  填空

  接读-----茉莉。

  3、有感情地朗读那一段交流并说明理由

  (1)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

  (2)爱是紧握的双手。

  (3)爱是妈妈脸上恬静的微笑。……(抓住“悄悄”“探”阳光也有感情,怕打扰、惊醒这美好的一切。)配乐齐读三、情感升华,体悟“爱如茉莉”

  体会课文最后连用两个“爱如茉莉”所表达的情感,在感叹中理解爱的真谛,真爱烙于心间。

  1、映子从妈妈住院这件事中,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平平淡淡却那么令人回味的爱。此时,她不禁感叹道——引读“病房里……”

  2、再好好读读这一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3、小结

  这样真爱就像茉莉般散发着缕缕幽香,是那样的情意绵绵,感人至深。(板书)她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了——“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引读。

  1、接读——“病房里……”

  2、(体会用“钻”字好处)

  3、接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三、回味生活,领悟爱的真谛给予学生书写内心,表达情感的机会

  1、出示爱的小诗

  2、你觉得“爱是什么?”

  3、齐读爱的小诗

  4、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爱如茉莉”的句子。

  2、围绕“爱是什么”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16、爱如茉莉

  简简单单

  平淡无奇

  真切无私

  洁白纯净

  感人至深

  缕缕幽香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材说明:

  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段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了什么是真爱,这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曾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父母相爱吗?(板书:爱?)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爱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含蓄而优美的文章——《爱如茉莉》。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难读的长句子要读好停顿,避免读错词意。

  2、检查

  (1)记词语。

  橘黄色 嗔怪 叮嘱 怔住

  掏不出 静谧 浸润 睡眼蒙胧

  蹑手蹑脚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缕缕 幽香 袅袅

  (2)句子。

  那是一个飘浮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3、指名分节朗读。

  4、四大组分角色朗读:“我”、“爸爸”、“妈妈”、叙述。

  三、理清文章脉络

  1、提问:本文中谁认为“爱如茉莉”?(指名读第四节、第18节)

  开始时“我”差点笑出声来,最后却由衷地信服和认同,这在结构上是文章的首尾呼应,而在内容上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改变看法的呢?

  2、分段

  第一段(1~5)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第二段(6~8)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而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

  四、精读第一段

  1、文章在一开头就定下了含蓄优美的基调,指名分角色朗读。

  2、你觉得哪儿写得真好?读读说说。

  3、老师觉得有两个动词用得好极了,特别形象。

  (1)示范做“掏”的动作,请学生造句;

  (2)指名读第三节用“掏”的句子,问:秘密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3)比较“从她口中问不出秘密”和“从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结: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话是?

  这说明?

  5、这是因为“我”对茉莉的印象停在4个字上——“平淡无奇”。

  爱可以“平淡无奇”吗?“平淡无奇”中也有爱吗?

  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对茉莉的印象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平淡无奇,“我”听妈妈提出“爱如茉莉”这一说法时的反应是——(指名读第五节)

  2、出示咽下去的那句话“这也叫爱”,指名读并加标点。

  二、细数爱的体现

  1、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亲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荡出了爱的涟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因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呢?请你概括地来说。

  2、爱,往往在细节,在一颦一笑中,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里。接下来我请大家细读课文6—18小节,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请你在底下加点或者打圈。

  自读课文,圈画。

  3、出示:“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读妈妈的这段话,想想妈妈虚弱地说这段话时,特别要强调的是什么?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在这里,“爱”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

  4、妈妈虽然在病中仍然首先想到了爸爸,把爸爸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在爸爸心里呢?(生找出相关词语读读说说)

  师小结:把对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

  5、师:(课件出示图:我推开病房门所看到的画面)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画面的内容或自己的感受。

  生:静谧美好的画面。 生:恬静的画面。 生:温馨的画面。

  师:文中是怎样来描述这幅图的,谁来读读。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此时此刻病房怎样?(美好)

  (2)作者笔下的阳光怎样?(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探”、“悄悄的”)

  (3)指名朗读,读出病房的美好。

  6、这一夜,爸爸睡得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么,妈妈这一夜睡得好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爸爸妈妈时刻为对方着想。

  7、再读第九小节,爸爸妈妈都没有睡好,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如此美好呢?(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妈妈的“微笑”,这是高兴的笑、幸福的笑。)

  小结:为对方的幸福而幸福。

  8、齐读第九小节:“妈妈睡在病床上,……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三、读出“爱如茉莉”

  1、既然母亲爱父亲,为什么母亲还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爱在心头口难开;爱在心头落实在行动)她的父母对爱是如何理解的?或者是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的?

  2、“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妈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进句子中感情朗读。)

  3、师:是啊,母亲认为“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更送来缕缕幽香”。这爱可以无声无息,无痕无迹,你留心了吗?

  出示小诗: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病中仍惦念着要为爸爸包的那顿饺子;

  爱是……

  4、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并交流。

  板书设计:

  17、爱如茉莉

  这也叫爱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2. 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2. 大家翻开书,轻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随文识字读生字词。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感悟好词,体会茉莉的特点。

  1. 题目说爱如茉莉,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茉莉,找找看。

  2. 用文中词语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茉莉,概括茉莉花的特点。

  点拨:在运用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在高年级的得识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字形和字音,还要更快更好的积累和运用好这些字词,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三、潜心读文,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1.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的初步认识和态度。

  起初,母亲说,爱如茉莉,作者赞同吗?(处理咽——用心品读字词,你就会从字里行间发现汉字丰富的表达效果。副板书:品味字词)

  (设计意图:与教材的编者对话,用好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品味字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关注语言文字的细节描写也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2、潜心读书,用心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认同爱如茉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描写的几个场面,用心去感受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看你能够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在让你心动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下感受。

  3、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并指导学生朗读文章。

  (1)“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奔bèn有目的。你能想象一下爸爸直奔医院的样子吗?(训练想象读)

  (2)第九自然段。紧握、微笑、探(处理细节,重点在于朗读和写作方法引导)

  当作者推开病房的门,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啊? (处理细节:紧握、微笑)

  除了对人的描写,这段还写到了环境。读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点拨:情景交融。)

  小结:关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你就能从平淡无奇中感受到真爱!(副板书:关注细节)像作者这样通过环境烘托和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怔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怔住了?(相机板书:感人至深)

  全段朗读训练:齐读——范读——齐读

  (3)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B“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C: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处理生活中的细节)

  小结:“生活有真爱,细节显真情”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姿势甚至每一个眼神不都象茉莉一样散发着爱的芬芳吗?(每个环节注意回扣板书中的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和感人至深。)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读书学习的方法,进行自主的阅读活动。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感受,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4、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的最终认识和态度,体会文章结尾连用两个“爱如茉莉”的效果。

  此时此刻,小作者还认为母亲说“爱如茉莉”好笑吗?恩,她赞同了母亲的看法,从哪儿看出来的?此处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爱如茉莉”?朗读2遍。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透过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父母朴实真挚的感情。)

  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中“如茉莉般的爱”。

  1.观看课件,拨动心弦。

  是啊,爱如茉莉。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关注细节的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图片。(课件)

  2. 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的生活中可曾有过这样的爱的画面?你可以静静地思考,也可以跟同桌小声地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从关注文本的细节上升到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不仅是一种写作方法的传授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引导,与自己心灵对话。)

  交流“爱是 ”,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上几句吗?

  3. 此时,如果再让你给“爱如茉莉”这句话加上一个标点,你会加上一个什么符号?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加标点符号的练习,从作者到自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五、 深情引读,回扣文本。

  1.深情引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2.结束语: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这如茉莉般的爱,去发现爱的真谛,下课。

  (设计意图:回归文本,抓住语文课的“根本”)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4

  作者:杭州市天华学校  孙云丽    转贴自::8080/teachedublog/user1/672/archives//XX101922300.html    点击数:84

  从《爱如茉莉》深发开去

  杭州市天华学校  孙云丽

  爱原来可以像茉莉花那样,虽然平淡无奇,但所散发出来的缕缕幽香,能让人久久回味。这是我从薛法根老师的《爱如茉莉》的课堂中所深深感受与体会到的。

  薛老师的课其实就如同茉莉那样,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却是经过精心的设计,细细咀嚼真是有滋有味。于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抑或是冲动,想说上几句自己对薛老师这堂课看法与建议。

  欣赏完《爱如茉莉》,觉得这堂课有这么几个方面可谈:

  一、形式简单 内蕴丰厚。

  我们看到在薛老师的这堂课中,没有课件,教学根本就没有运用多媒体,只有一张纸、一只粉笔、一张嘴,教法简单、简洁、简化,然而整堂课却在薛老师的独特引导与点拨下,使得文章中那份平淡、和谐的爱充斥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碰撞,擦出了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平凡的爱是经久不衰的。

  二、教学设计 软中带硬

  听课中你几乎不容易察觉出薛老师的设计痕迹,在不经意间,把学生带到了文本中,让学生亲临父母间的那份“茉莉爱”,引起共鸣,从而很好地落实了人文性的需求。如对“探”、“叮嘱”的挖掘,薛老师是把学生慢慢地带入,引到这个点上来,最后升华到“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中心上来。在悄无声息中,把知识已落实。

  三、教学氛围 庄谐相融

  整个课堂氛围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是两部分:前一部分的感情基调以庄重、宁静为主,可以去聆听;后一部分以轻快、明朗为主,可以充分地展开,发挥想像力。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如果一味的庄重,就会使人压抑,如果一味的诙谐、活泼,那只会让人感觉课堂过于喧闹,而薛老师这样的动静结合安排就非常的和谐。

  四、评语自如 环环相扣

  我特别注意了一下薛老师对每位发言的学生的评语,发现薛老师的话中没有重复,而且紧接着学生说话的轨迹继续延伸下、拓展下去,还间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相对,调动了课堂的氛围,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薛大家的语言功底之深。

  接下来我想浅谈一两点对薛法根老师这堂课课的小小意见:

  第一点就是对课文的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这样就缺乏一个实实在在的情感指导,引起的共鸣感不足。

  还有一点就是对爱的解读稍有欠缺,我感觉薛老师好像就仅局限于父母之间的爱,其实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的深深理解与感悟,这一暗线也应该脱颖而出,让学生去发掘,从而使得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交错,互相感染,这样可能会让课堂的内容与精神底蕴更加厚实。

  :8080/teachedublog/user1/672/archives//XX101922300.html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5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搜索茉莉花的图片,

  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

  搜索茉莉花的习性。

  二、 教学课题

  爱如茉莉

  教养方面: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教育方面:

  1、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爱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是真爱必须付出真心;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愿意付出爱、懂得感受爱的人。

  发展方面: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表达爱的良好品质。

  三、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文选自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一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这是一篇普通的记述文,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家人之间的关爱,学会感受爱,表达爱。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教学准备是提前搜索茉莉花图片,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查一查茉莉花的习性。

  四、   教学方法

  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茉莉花有什么特点?爱怎样能像茉莉花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五、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教学要点:

  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感受茉莉,营造爱的氛围。

  1、板书茉莉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下面请你结合上一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你印象中的茉莉,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心中的茉莉。

  3、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茉莉花。

  【百度搜索】茉莉花图片

  detail&word=%dc%d4%c0%f2%bb%a8&in=25685&cl=2&lm=-1&st=&pn=18&rn=1&di=39533355420&ln=1993&fr=&fm=hao123&fmq=13311235182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5&-1&di67590888270&objurlhttp%3a%2f%2fwww.uncha

  4、『出示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作者笔下、文章当中的茉莉花,请同学们轻声地、自由地去读一读这三句话,在作者的笔下,茉莉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5、我找三位同学读一下,你们思考一下,作者笔下的茉莉花的特点是什么呢?三句话中那些词语能概括他的特点。

  6、三句话中哪些词语能概括作者笔下的茉莉花呢?(三个词语概括出茉莉的特点)

  板书: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齐读词语

  读了课文第一部分,我们还知道在妈妈心里,爱就像——茉莉。

  “我”同意妈妈的说法了吗?

  师在课题后加上“?”

  过渡:妈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呢?

  (二)感悟细节,品味爱的真谛

  1.“我”又是从哪些细节感受到爱如茉莉的呢?

  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6—18小节,用心体会,把你能够从中感受到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真爱的词句画下来,可在空白处写下感受,听明白了吗?

  生读,师巡视鼓励。

  2.交流

  ①“映儿,本来我……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妈妈把“饺子”看得比自己的病还重,包饺子是件小事,却饱含着妈妈对爸爸的关爱。

  从妈妈的话中也能体会到爸爸对妈妈的爱——“不然会吃不下”指导读出“虚弱”的语气

  ②“然而,爸爸没有……,也没有……便直奔医院。”

  由“直奔”体会爸爸的焦急万分的心情,都是源于爱妈妈的一颗心,指导读出较快的语速。

  ③“一天清晨,我按照……,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芳香与光泽里。”

  出示画面,指名读

  说说画面给你的感受(宁静、幸福、甜蜜)

  “我”怔住了,是为什么?(感动)

  画面中最令你感动的会是什么呢?

  体会“探”的妙处(阳光仿佛也动了情,轻轻地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让我们静静聆听,用心感受茉莉般的爱

  指导朗读

  ④“我”的感动还不止于此。

  分角色朗读“我”和爸爸、妈妈的对话

  从对话中体会父母为了让对方睡好,他们都一夜没睡好,心系对方,令人感动,就在这默默的厮守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之歌。

  在读懂了爸爸妈妈的内心世界之后,

  我想作者心中又会一次又一次地怔住了。 

  此时她不禁又会想到刚才的一幕,我想当我们再来读这段话时,感受肯定不一样了。

  指名读第9小节。

  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好一朵茉莉花)

  百度搜索:百度mp3

  ,,,[%ba%c3%d2%bb%b6%e4%c3%c0%c0%f6%b5%c4%dc%d4%c0%f2]&cat=1&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a%c3%d2%bb%b6%e4%c3%c0%c0%f6%b5%c4%dc%d4%c0%f2%bb%a8++&si=%ba%c3%d2%bb%b6%e4%c3%c0%c0%f6%b5%c4%dc%d4%c0%f2%bb%a8;;;;836062;;0&lm=-1&mtid=9&d=5&size=50331648&attr=0,0&titlekey=312671078,2310274046&mtype=2

  (三)创作诗歌,升华爱的理念

  父母间事小情真,感人至深,我不禁为他们写了一首爱的小诗:

  真爱是热腾腾的饺子

  真爱是直奔的脚步

  真爱是恬静的微笑

  真爱是直奔的脚步

  ……

  是啊,这样的爱虽然平淡无奇,但它是有生命的,它是有颜色的,那是茉莉花般的纯净洁白,它有味道的,那是茉莉花般的芬芳。

  ⑤此时,当我再看到那簇茉莉时,发现,那簇茉莉花——(生读)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生读)钻到我们的心中。

  想想,这儿仅仅是写茉莉吗?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更加、钻)

  由“钻”字你体会到什么?(实则是爱钻到了我心里,滋润了我的心田)

  ⑥是啊,很平常的经历,却带给我太多的感动,让我感受到大爱无痕,至爱无声,此时此刻的我,当看到平淡无奇却芳香宜人的茉莉花时,已经真切地感受到——齐读最后一小节,师在课题后加“!”

  “爱如茉莉”出现两次,是简单重复吗?

  再读,感情越来越强烈。

  (四)总结全文

  生活中处处洋溢着爱,有夫妻之爱,有母子之爱,有朋友之爱,更有师生之爱。爱有许多种形式,有时是海誓山盟,轰轰烈烈,但更多的是如茉莉般的,虽平淡无奇却芳香宜人,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心去感受吧!

  欣赏音乐---茉莉花开

  百度搜索:百度mp3

  (五)拓展延伸,延续爱的温暖

  写一写:像本文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爱。

  【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这也叫爱?    平淡无奇    这就是爱!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作业设计】……

  以你现在的经验,你认为真爱如什么?写一写:像本文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爱

  六、 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作者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普通小事,事小但情真,感人至深。它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真爱就是彼此的心灵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中“如茉莉般的爱”。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爱的眼睛和一颗关注细节的心。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江苏省淮安市           学校: 淮阴区三树镇中心小学         姓名:蒋光荣  

  职称: 高级教师          电话:0517—84348491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中心小学

  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蒋光荣,参加工作18年,学校教导主任,一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6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品味。

  1.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回去。从所填的词语中我读出了爸爸对妈妈细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爱

  2.病房里,那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所填词语的意思是说我们都深深地体味到了如茉莉般的真爱,这样用词的好处是让抽象变得具体可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从所填的词语中,我读出了爸爸的心急火燎,以及他对妈妈深深的爱。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2.“怔”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发愣、发呆。“我”为什么会“怔住了”?我被眼前温馨、美好的情景深深打动。

  3.这是一段细节描写,妈妈的细节体现在“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的细节体现在“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对阳光描写的细节体现在“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这样,将阳光和人物放在一起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父母间的真爱,连阳光也被感动,怕惊扰了他们

  4.文中提到的“生命的芬芳与光泽”实际指的是父母如此恩爱,就像茉莉般飘溢芬芳,就像阳光般充满生命的光辉。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7

  首先说说为什么选择这篇课文,不经意见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对父母的抱怨、对老师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时候显得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体谅师长的良苦用心。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尝试着给他们罗嗦的讲了道理,也给他们读了些课文,如《第一次抱母亲》《番茄太阳》等等,还有一些《读者》上的文章, 个人感觉怨言还是有的。于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便决定了要用它作为引子,给孩子们灌输爱的教育,虽然这学期我们班读了《爱的教育》,但是我觉得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们会这样, 应该来说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们应当让孩子们体会到别人的爱,也要让他们学会去爱别人,他们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

  准备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了,这段时间看世界杯, 所以,这份教案是今天早上5点钟才定稿的,上课之前非常的紧张,因为心虚,甚至小腿都发软,担心设计的一些过渡的词句给忘了,因为我本来就记不住。 但,课文其实已经很熟了,上课的脉络也很清楚了, 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好担心的。

  从课堂实施的角度来说,基本上达到了我的目的,但是,没有能最后交流一下,让我很遗憾,回来找时间补上。另外,有些环节还是可以优化一下,整合一下,使之更合理的。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班的学生平常的书没有白读,孩子们比较深刻和敏锐的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我很高兴。

  最后,向大家道歉,没有认真准备,没能给大家奉献一节好课,下次努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8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爱如茉莉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课文中母亲认为真爱就像茉莉一般,来,让我们用心再来读好它:爱如茉莉。

  3、(出示词语)课文中就是用这些词语来描写茉莉的。(指读词语)

  4、回想一下,课文给我们讲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师:是啊,如茉莉一般散发着幽香的爱,充盈在平常的生活中,洋溢在生活的细节中,今天我们细读这篇课文就要同学们关注细节,课文中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或许都包含着他们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18自然段,把能够反映爸爸妈妈真挚情感的段落用(  )表示。

  2、生交流。找出六个段落。

  三、细读课文。

  1、师:这些段落也如茉莉一般,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平淡无奇,但当你静下心来带着发现的眼睛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在这些段落的一个句子中,甚至一个词语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段落细细品读,想想这个段落中那些句子你最有感触呢?可以在旁边写写你自己所想到的。

  2、交流:

  a:“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生:我感到妈妈很关心爸爸。

  师:对的,你的理解很真确。那么在这一段话中,妈妈对爸爸的关心具体反映在那一件小事上呢?

  生:想着给爸爸包饺子。

  师:是啊,包饺子时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妈妈心里挂念的仅仅是饺子?小小的教子分明包含了妈妈对爸爸的一份爱啊。

  生:我从“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这里体会到其实爸爸也很关心妈妈。

  师:真好,你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东西。

  生:我从“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这里还体会到妈妈非常了解爸爸,知道如果爸爸知道了肯定吃不下去。

  生:我还从“虚弱”这个词语体会到妈妈身体虽然很差,但她心里想的却还是爸爸。

  b:“然而,爸爸没有吃……便直奔医院.。”

  生:我从“没吃、没听”可以感受到爸爸一心挂念的是妈妈的病情。

  生:我从“直奔医院”可以体会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孩子,我在感受着你的朗读,我发现当你读到“直奔医院”时,你的语速很快,这是为什么呢?

  c:“妈妈睡在病床上,……轻轻柔柔的笼罩着他们。”

  一:读文字,谈印象。

  1、一生读。

  2、师:的确,这段话用平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感人的场景。当我读到这一段时,我也非常感动,我也很想把这一段读一下。请同学们闭上眼,静静的听一听,感受这段文字勾勒的场景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感到了宁静。(是啊,连太阳光都悄悄地探了进来,不愿打扰他们。)

  生:我感到了温馨。(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相信看见这一幕的都会为之心动。)

  生:我感到的是幸福、甜蜜。(他们都沉浸在爱的芬芳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师引读:是的,这幅场景让我们感到了宁静、幸福、甜蜜。这一切是……(引读课文中的两句话)

  3、师:短短的两句话,却包含着不尽的爱。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读一读这段文字。

  二:抓关键字,细探究。

  1、现在如果请你将目光聚焦到爸爸身上,爸爸的那个动作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根据学生所说来指导朗读。)(联系下文爸爸所说的一句话)

  师:原来爸爸是为了能随时照顾妈妈呀。

  师:爸爸刚刚出差归来,顾不得休息,顾不得吃饭,就这样在妈妈的病床前守了一夜,这哪是简单的握手。透过“握手”这一细节,我们分明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真挚的爱。

  师:两双手传递的分明是爱啊。

  2、如果请你将目光移到妈妈身上,你最欣赏妈妈的什么?

  师:恬静的微笑,多么美好的神态啊,妈妈真的睡的那么舒坦吗?(联系下文妈妈所说的一句话)

  师:妈妈虽然没有睡着,但看到爸爸能多睡一会,就感到了无限的满足,无限的幸福。妈妈对爸爸所有的爱都融在在恬静的微笑中了。

  三、总结回顾。

  师: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感受到了作者爸爸妈妈之间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的爱。他们的爱是病床前深情的牵手,他们的爱是想让所爱的人睡个好觉。这爱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但这爱却给人以温馨、甜蜜。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美好的一刻表达出来。

  d:“病房里,那簇茉莉……我们的心中”

  1、师:袅袅地钻进心里的仅仅是茉莉的幽香吗?

  2、(出示开头出示的描写茉莉的词语)看似平淡无奇的茉莉,却散发着幽香;看似平凡、细微的小事,却体现了爸爸妈妈之间那深深的爱。这爱,弥漫在他们的生活中,使他们平凡的生活变得那么富有诗意。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些词语,也许会有更加深切的感受。

  生齐读词语。

  四、学习最后一节,总结课文。

  1、生活是有每一个细节构成的:出差途中的一份牵挂,给心爱的人包一顿饺子,病床前深情的牵手,这些都是爱的细节,真因为作者感受到了这些爱的细节,所以他终于明白了(出示句子:哦,爱如茉莉)

  指导朗读:你明白了吗?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说:

  2、而恰恰是这些爱的细节,让我们感到温暖、甜蜜、幸福,更让我们感到感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再次发出赞叹(出示句子: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是啊,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告诉大家: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3、我们的生活需要爱,需要玫瑰一样热烈的爱,更需要像茉莉一般平淡而真切的爱。只要用心关注,你会发现在生活中你已经拥有了许多爱,同学之爱,老师之爱,朋友之爱,亲人之爱,这些爱就如阳光一般温暖着我们,这些爱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有力量。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9

  执教: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杨树亚

  课文赏析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那么,真爱到底是什么呢?从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真爱其实并不难寻,真爱其实可以表现得简简单单:妈妈“给爸爸煮一碗水饺”的叮嘱是真爱,爸爸不顾旅途的疲惫陪在妈妈的病床边是真爱,爸爸妈妈为了让对方“沉睡”而佯装“沉睡”更是一种真爱……对于这对普通人之间的真爱,就隐藏在作者笔下的字里行间。其实,不论是玫瑰般热烈奔放的爱,还是牡丹般高贵圣洁的爱,甚至是柠檬般甜中有酸的爱,只要是真爱,就要付出真心;只要是真爱,就要付诸行动;只要是真爱,就要时时拥有无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爱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是真爱必须付出真心;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愿意付出爱、懂得感受爱的人。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

  教学难点

  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间的真爱为什么如茉莉一般。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任务

  看一看茉莉花的样子,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查一查茉莉花的习性。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与茉莉花对话,领略其特点。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爱如茉莉》一文,请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向我们介绍一下茉莉花儿。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评析。)

  2、出示:茉莉花的图片,感知茉莉花的特征。

  出示:课文中描写茉莉花的三句话,感受作者笔下的茉莉花。

  3、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并结合图片感受茉莉花。

  交流:三句话中哪些词语能概括作者笔下的茉莉花的特点?

  (小结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

  三、与主人公对话,感受其真爱。

  1、虽然茉莉花洁白纯净,虽然茉莉花幽香缕缕,但是本文却不是向我们介绍茉莉花。文章的作者映子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父母——生活中的一对普通人,介绍他们之间那茉莉般的真爱。

  那么,文章中哪些句子,甚至是哪些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对普通人之间那茉莉般的真爱呢?请自由阅读课文6-16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语或者句子。

  2、交流划出的语句。

  3、品读表现真爱的语段。

  【出示:6-8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从哪些细节中你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又从哪些细节中你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2)读书要学会把静止的文字读活,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从“直奔”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师小结:妈妈爱爸爸不是翘首遥望,不是日夜思盼,而只是煮一顿饺子的叮嘱;爸爸对妈妈的爱也不是现代人送一束玫瑰花的浪漫,而是“直奔医院”、“每天都去医院”。这就是爱,而且是最普通的真爱。这份爱表现得很简单,但表达得却很真切。(板书:简单  真切)

  齐读6-8自然段。

  【出示:第9自然段】

  1)这是同学们找出的第二处能体现其真爱的语段。轻声地读一读,你又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这对普通人之间的真爱?

  (学生自由读,交流。)

  2)教师:这种场面不需要任何语言。此刻就连阳光似乎也不愿打破这份美好,只好悄悄地探了出来。让我们轻声地读一读这感人的一幕。

  3)面对这一幕,我“怔住”了。理解“怔住”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怔住呢?

  教师引导体会“怔住”的内涵:生病的妈妈脸上开始挂起了恬静的微笑,出差刚归来的爸爸伏在病床边,甚至阳光似乎也通情达理,只是悄悄地探进来。这一场面,作者在“愣住”的同时,更多的是一份感动。此时,你认为这段话还可以怎么读呢?

  4)怔住作者的是这温馨的一幕。我想怔住我们的应该是爸爸妈妈对作者说的话。

  【出示: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妈妈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从爸爸的话中你读懂什么?(追问:这一夜爸爸睡得沉吗?文中的哪些细节告诉你这一夜爸爸睡得不沉?为什么爸爸这一夜睡得不沉呢?)

  从妈妈的话中你又读懂什么?(追问:作为一个病人,这一夜妈妈睡得沉吗?哪些细节告诉你妈妈睡得也不沉?)

  教师小结:文章不厌百回读,文章应从小处读。就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读懂了爸爸妈妈这一夜都没有睡好,但是他们却又佯装出自己睡得很香。这就是这对普通人之间的真爱,这份真爱表现得还是这么简单!但是,在简单中我们应该感受到一种更加可贵的东西——妈妈想到的永远是爸爸,爸爸想到的永远是妈妈,但是却永远没有想到自己,哪怕自己生病了,哪怕自己出差刚刚回来,这就是无私,真爱无私!此时,相信这段话你会读得更好。(板书:简单  无私)

  (齐读第九段。)

  4、细节中流淌真情,细节中体现真爱。文章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当我们用心去阅读,用心去品味的时候,你就越会感到这份真爱的强烈。

  四、与作者对话,探索爱的真谛。

  1、目睹这温馨的一刻,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感慨。

  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齐读。

  2、引导:曾经,当妈妈告诉我真爱就像茉莉时,我“差点笑出声来”。那是为什么?(真爱太难寻,茉莉太普通。)

  现在,我认为真爱就如茉莉一样,这又是为什么?

  (真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真爱中的人举手投足都会沁人心脾。)

  3、教师导读:曾经我以为真爱太难寻,真爱太可贵,因此平淡无奇的茉莉难以承载可贵的真爱;现在,我看到真爱其实就是像文中的妈妈一样记得为对方煮一碗水饺,就是像文中的爸爸一样守候在病床前。真爱原来可以表现得如此简单,真爱中的人就像这病房中的洁白纯净的茉莉一样真切无私,就像幽香缕缕的茉莉一样情意绵绵。(板书:情意绵绵)

  齐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4、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种爱,夫妻恋人之间的爱,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朋友同学之间的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赞美茉莉般的真爱,但我们不渴求人世间所有的爱都如茉莉,爱可以如茉莉一样幽香缕缕,爱也可以如玫瑰一样热烈奔放,爱更可能如柠檬一样甜中带点儿酸。但是只要是真爱,就要付出真心;只要是真爱,就要付诸行动,只要是真爱,就要时时想着对方。(板书:真心   真爱)

  结语:希望这茉莉般的真爱能像茉莉的缕缕幽香一样钻进你我的心中,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懂得感受爱的人。

  板书设计:

  简简单单                               平淡无奇

  爱 如 茉 莉

  真心→真爱

  真切无私  情意绵绵                    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4

  《爱如茉莉》课堂教学评析

  《爱如茉莉》是一篇描写“如茉莉一般”爱的优美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茉莉一般清香优雅的爱意。让我们感受到真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爱是轻轻的叮嘱,爱是心情的坦然,爱是亲密的牵手,爱是阳光的恬淡,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本篇课文教学主要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让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幸听了唐老师的一节研讨课。感触颇深。

  语文课应该强调对文本的基本解读。这节课,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读词,用词语说话,关键词语的理解等。紧紧扣住文本来进行教学。

  上课伊始,老师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茉莉,再从课文的三句话中找找写出了茉莉的那些特点,最后结合课文中说“爱如茉莉”,让学生找找课文中词语和句子,哪些地方表现了父母之间的爱。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

  本节课,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 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读寻找答案,(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并根据学生的答案来确定品读感悟的段落和重点词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知道做什么,知道怎么做。这样长期训练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能够抓细节,深入引导学生感悟字词。例如: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课文学完之后,让学生听音乐《让爱住我家》,给学生感受的时间,给学生和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个部分是这堂课中学生发言最热烈的时候,不乏精彩语句,说明学生能够思考,并且能够表达。也说明教师前面的教学已经产生了效果。如果,每节课都有这么一点时间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学生不但语言表达更为老到,并且逐渐能够把文本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6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课文赏析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急于披文以体察具体内容。

  初读《爱如茉莉》,你会如饮山泉,清淡中有丝丝甜意;再读《爱如茉莉》,你会如品香茗,丝丝甜意中有淡淡芳香;三读《爱如茉莉》,你会如饮甘醴,淡淡芳香中有缕缕心香;四读《爱如茉莉》,你会觉得每一个字眼儿、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在传情、在释放着如茉莉一般的生命的芬芳和光泽……真爱到底是什么?从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爱是轻轻的叮嘱/爱是心情的坦然/爱是亲密的牵手/爱是阳光的恬淡/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幽香远……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用动情的语言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用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现行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即使关注到了,也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会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初读阶段的教学至少要拿出10分钟识字写字]四、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需要灵活与扎实相结合,一般还是像这样务实一些的好,便于学生作业,便于检查反馈,便于学生改进提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这样,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爱是温情款款。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对教材的独特处理是教者的匠心所在,它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压韵合辙、琅琅上口,便教利学。]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转载自仪征漫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3、凭借课文的学习,力求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及生活中懂得爱,学会爱,表达爱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

  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悟情、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上节课通过读书,大家有了很大的收获!我相信通过再读书,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有信心吗?

  二、细读课文,感受父母之间平平淡淡却情真意切的真爱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茉莉花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而且散发着缕缕幽香,感受到了文中的爸爸爱妈妈,妈妈也爱爸爸。其实,这种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流淌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中,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流露出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

  1、自由读书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用心读6——18自然段,关注细节,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标画出父母之间真爱的语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交流:在交流时,请先读一读你画的语句,再谈一谈自己读出的感受,在同一个地方有不同感受或不同理由的同学都可以补充。

  (1)吃饺子部分

  a、读7自然段——妈妈非常爱爸爸(妈妈住院了,还不忘给爸爸吃饺子。怕爸爸知道自己住院就吃不下饺子,把爸爸吃饺子比自己住院看的还重要。);爸爸爱妈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就吃不下饭)。

  ——感情读,进一步感受真爱:妈妈得了急病住进了医院。此刻她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答应爸爸的一顿饺子。当时妈妈是用虚弱的声音叮嘱我的,她会怎么说呢,谁来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妈妈对爸爸的真爱。(一生读。相机面向大家指导某句: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妈妈,体会着她的心情,学着她说话的语气。大家读。原生读。另生读。)

  b、读8自然段——爸爸很爱、很关心妈妈(没有吃饺子,把妈妈的身体看得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从“直奔”看出爸爸知道妈妈病了很着急、很担心、心疼)——感情读:爸爸知道妈妈生病后多么心疼、多么担心、多么着急呀!谁来读这段话,读出爸爸当时的心情,读出爸爸对妈妈的真爱。(生读好为止,2-3人)

  c、同学们,读书是要联系起来读的,把这两段放在一起读,你还能读出什么?——指导读出父母之间的爱是互相的。(板书:互相的爱)

  d、总结:普通的饺子,平凡的小事,妈妈一句叮咛的话语,爸爸一个不由自主的动作,看上去是那样的平平淡淡,(板书:平平淡淡)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真爱。

  (2)病房部分:

  a、“爸爸坐在窗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体会爸爸担心妈妈。(教给学生读书要前后联系,为什么“紧握”妈妈的手?)

  b、“边打哈欠边说……”爸爸的话中体会爸爸对妈妈的爱。

  c、“清醒含笑+揉揉胳膊+我怕惊动他=妈妈也没睡,宁可自己的手脚都麻木了。”——体会妈妈对爸爸的爱。

  d、从“轻轻”“蹑手蹑脚”“拉”—— 这些动作中体会出爸爸爱妈妈。

  e、从“布满血丝”的眼睛中体会——体会出爸爸爱妈妈。

  f、“我们把12段和16段联系起来读一读,你会感受到了什么?——一个不敢睡,一个不敢动,联系起来你感受到了什么?——都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这叫忘我的爱。(板书:忘我的爱)

  g、总结:爸爸紧握妈妈的一个动作,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妈妈朴实的话语,虽然平平淡淡,但他们互相关心、体贴,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这份爱真是情真意切呀!

  (3)品读第九段

  大家看第九段,这是文章中写的最美的一段,大家再来细细读一读,看你有什么感觉?自由读——说说体会(感到静谧美好)——指名读——指导学生理解“探”字:多么感人的画面呀。我不忍心打扰他们,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的探了进来,轻轻柔柔的笼罩着他们。从“探”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连阳光也不忍心打扰他们)——范读:(出示课件)同学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真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病房,让我们静静地看这感人的一幕,用心感受这浓浓的亲情。(配乐范读)——齐读:下面请同学们都来深情地读一读,可以看大屏幕,也可以看书,让这个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4)引读最后两段,理解“钻”字的含义,明确爱如茉莉的含义。

  引读最后两段: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理解“钻”字的含义:它送来的幽香怎么钻到我的心里了,是什么钻到我的心里?(是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是钻到我心里吗?(是打动了我的心)这份真爱不仅打动了映儿的心,也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从“哦”一字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因为茉莉平淡无奇,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也都表现在生活中极其平凡简单的小事中,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份牵挂,都是平平淡淡。茉莉洁白纯净,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是纯洁的深厚的是情真意切的。所以说“爱如茉莉”。) 

  为什么用两个爱如茉莉?(强调、感叹、点题、赞叹) 

  四、真爱就像茉莉,平平淡淡,却又实实在在地让人能够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真爱,你感受到了吗?谈一谈你的感受?比方说:出示课件:真爱是一个眼神……真爱是一个幽默风趣的笑话  你能像这样说一句对爱的感受吗?(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份牵挂……一杯热茶……一句嘘寒问暖的关怀……一个幽默风趣的笑话……一个安全舒适的拥抱……一场耐心关注的倾听……感动……包容……宽容)

  真爱是什么

  真爱是一杯热茶

  当教师的妈妈下班后,

  爸爸给妈妈到了一杯热茶说:“喝杯热茶润润嗓子吧!”

  ……

  你能也写一段这样的小诗吗?

  五、课外拓展:

  同学们,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真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情真意切。是啊,真爱是一杯热茶、一份牵挂、一次包容……我们要学会感受爱,要珍惜别人给我们的爱,更要去真心去爱别人。课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然后把你表达的爱写下来好吗?下课!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品读文本,感悟“爱”,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文中的细节,抓住重点字、词、段来领悟“爱如茉莉”。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人物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配乐,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爱如茉莉》)。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关注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板书:关注细节)

  4、这节课,就让我们关注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

  二、明确自学重点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自学重点。出示:通过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学生能感受人物间平淡却深厚的感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刻含义。

  三、围绕重点自学围绕自学重点,下面进行个人自学。

  请看个人自学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圈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字、词、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做上批注,思考:为什么说“真爱就像茉莉”?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四、交流自学情况

  (一)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讨论.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印象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3、质疑未解决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二)全班汇报:

  交流预设:

  (一)第一部分(1~5自然段):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你从这一部分中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

  1、出示: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呀?”

  指导朗读。

  2、出示: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

  我差点笑出声来……这句话咽了回去。

  (感受平淡无奇)

  (二)第二部分(6~8自然段):

  1、出示(第6、7自然段)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1)指名说说体会。

  (2)追问:那此时,在妈妈的心中,自己的疾病和饺子哪个重要?饺子中包含着什么?

  2、面对作者买回的饺子,爸爸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出示: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要去医院。

  (1)你能从哪个词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感受到当时爸爸的心情怎样?

  (2)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你能猜测出来吗?

  (三)第三部分(9~18自然段):爸爸和“我”在病房照顾妈妈。

  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

  1、出示: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芬芳与光泽里。

  (1)学生谈感受。

  (2)这一小节,还有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孩子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这段中有一句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了之后,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谁来把这幅温馨美好的画面读表现出来?指名配乐朗读。

  3、还能从哪些细节感受到人物间的爱如茉莉?

  出示: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谁来把人物间的这茉莉般的爱读出来?

  4、出示: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5、出示:“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6、“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师:这些细节描写处处都体现出爸爸妈妈与我之间,像茉莉一样虽平淡无奇却芬芳无比,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

  7、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缕缕幽香真的会“钻”到我们心中吗?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8、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就是表现在生活中极其平凡的小事中,就如同盛开的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散发出的屡屡幽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一切都在平凡中见真切。难怪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五、拓展阅读,升华爱的理念

  1、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被不同的爱包围着。

  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这一片断描写,看看它与《爱如茉莉》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出示片断:《转角处的爱》

  指名说。

  2、在你的心中爱是什么呢?如果也要你来打一个比方,爱如什么,你认为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请你把它写下来。

  句式训练: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六、作业布置

  以“爱如”为开头,抓住细节描写,关注环境渲染,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关于“爱”的故事写一写。

  板书设计:17.爱如茉莉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平淡无奇平凡真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4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一、语言描述,激qing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在映子妈妈的眼里,引读课题——爱如茉莉。

  二、与茉莉花对话,领略其特点。

  1、请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眼中的茉莉花儿。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评析。)

  2、当时在作者眼里,茉莉是平淡无奇的,听了妈妈的话,他的想法是“这也叫爱”。这指什么?他的想法该怎么读?还可以怎么读?

  3、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完全赞同了妈妈的比喻,这是为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大部分,要注意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标出能表现细节的字,词,句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2、练读标出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动,读到能感动人。

  3、交流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

  你能扮演妈妈用虚弱的声音说说这句话吗?练习读。

  真是惟妙惟肖,读出了妈妈对爸爸的爱

  引导2: 直奔的奔还有一个读音ben ,ben和ben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查查字典。

  读书要学会把静止的文字读活,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谁能读出爸爸的急切。

  读得真好,充满了牵挂。

  教师小结: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这份爱表现得很简单,但却是那么的真切无私。

  引导3:什么情况下会“恬静的微笑”?妈妈为什么满足?妈妈睡得舒服吗?联系下文的有关语句来议一议?

  我们再读这句话,你有没有新的体会?真会读书,读到了文中人物的心里去了。

  引导4:为什么要紧握着妈妈的手?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引导5:还有哪个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用“探”字?“照”和“射”行不行?

  引读

  这是一副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谁能够用自己动情的朗读来感染自己也感染大家?

  读得太好了,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病房里感人的一幕,让我们一起来投入到这副情景中去。

  引导6:爸爸的动作是如此的轻巧,让我们也轻轻地读,不要惊扰了妈妈的甜梦。

  引导7:目睹、感受着父母那简单质朴而有真切感人的爱,映子眼中的茉莉显得……

  幽香怎么会“钻”到心中?

  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4、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去细细品味父母茉莉般的温情,茉莉般的爱。女生读妈妈说的话,男生读爸爸说的话,请班长读我说的话和旁白。

  哦——引读最后一句。

  为什么用了两个“爱如…

  开始作者的想法是?

  现在他明白了,爱就像茉莉那样平平淡淡、洁白纯净、幽香缕缕。所以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赞美。齐读最后一节。

  四、归纳提炼

  1、师诵读诗歌

  爱如茉莉

  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

  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

  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

  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

  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寐……

  爱如茉莉平平淡淡,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2、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种爱,有的如茉莉一样简单,有的和玫瑰一样热烈,你感受到的爱是什么?请想一想,四人小组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也可以合作成一首小诗。

  3、交流

  三、小结

  不论是玫瑰般热烈奔放的爱,还是牡丹般高贵圣洁的爱,甚至是柠檬般甜中有酸的爱,只要是真爱,就要付出真心;只要是真爱,就要付诸行动;希望这茉莉般的真爱能像茉莉的缕缕幽香一样钻进你我的心中,让我们都做一个懂得感受爱并且乐于付出爱的人。

  简简单单                               平淡无奇

  爱               如              茉 莉

  真切无私  情意绵绵                    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5

  一、一节课下来,觉得把握得比较好的有这样几方面:

  1、一个大问题“从那些细节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真爱?”统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2、充分给足了学生自主默读、交流探究、课堂练笔的时间。

  3、析词品句,体会了真情。李海林说:“语文课上出了多种味道,唯独没有语文味”,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执教时,我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引导学生理解“直奔”、“蹑手蹑脚”、“紧握”等词的含义,从而体会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父母说的两段话,感悟他们之间的彼此体贴、默默付出;透过“探”字体悟“人有情,景有语”……

  二、40分钟的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以致匆匆结束。反思这一教学行为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1、为体现这节课情节的完整,我将第一课时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又提了出来。本想以复习的形式带过,没想到学生对这个问题显得有点懵,可能是我提问的语调唬着他们了吧。

  2、整节课的节奏有点松散,本想让学生在宽松一点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的,很显然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足。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优等生的提高又要照顾到层次低一些的学生。在练笔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好的学生早就写好了,差的学生还在写写涂涂改改的……说实话,如果是赛课,我可能就“带”过去了。

  3、个人语言还需锤炼,重要的是把很多的东西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4、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把握的还不准。正如叶圣陶所说: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如何能让读写“水到渠成”还需不断研读文本,教学研讨,从实践中摸索。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篇16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爱如茉莉》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作者:李文广    转贴自:江苏省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点击数:108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爱如茉莉》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江苏省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文广

  课文赏析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急于披文以体察具体内容。

  初读《爱如茉莉》,你会如饮山泉,清淡中有丝丝甜意;再读《爱如茉莉》,你会如品香茗,丝丝甜意中有淡淡芳香;三读《爱如茉莉》,你会如饮甘醴,淡淡芳香中有缕缕心香;四读《爱如茉莉》,你会觉得每一个字眼儿、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在传情、在释放着如茉莉一般的生命的芬芳和光泽……

  真爱到底是什么?从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爱是轻轻的叮嘱/爱是心情的坦然/爱是亲密的牵手/爱是阳光的恬淡/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用动情的语言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用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现行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即使关注到了,也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会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初读阶段的教学至少要拿出10分钟识字写字]

  四、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需要灵活与扎实相结合,一般还是像这样务实一些的好,便于学生作业,便于检查反馈,便于学生改进提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这样,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爱是温情款款。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对教材的独特处理是教者的匠心所在,它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压韵合辙、琅琅上口,便教利学。]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课堂教学片段例举:

  生:爱如玫瑰,听别人说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生:爱如柠檬糖,有酸也有甜。

  生:爱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生:爱如康乃馨,温馨而祥和。

  生:爱如一把火,给汽油就燃烧,给空气就灿烂。

  生:爱如阳光,可以温暖别人和自己。

  生:爱如空气,无所不在,无微不至。

  生:爱如星光,虽然月亮遮住了它,但不能阻止放光。

  生:爱如月光,给人光明而不耀眼。

  ……

  [阅读教学应当张扬个性,但张扬个性应该有一个基点,那就是要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一番读书感悟品味的基础上进行。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恰倒好处,既是对前面教学的照应,又给了学生心灵释放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对“爱”的理解的升华。学生因性格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家庭不同,必将带来丰富多彩的答案!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08236118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