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战情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微信扫码分享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精选15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授课人:张学新        地点:深圳华侨城中学八年级(6)班 

  一、借月导入新课,音乐进入课堂: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唰唰唰”一下子就把所有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黑板上马上出现了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梢的粉笔画。 

  生:(马上就有人在小声低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师(喜)(马上转过头来):对,这句诗正是这幅月光图的最好注解。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大家想一想,古诗中还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整个教室仿佛浸在月光里,教室里月光处处,学生抢着举手)。 

  生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生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生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 

  …… 

  师(笑):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 

  生(抢着):人的雅兴。 

  师: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人的雅兴,什么雅兴呢?” 

  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生自主学文,师生互动启发 

  师:大家看书上的注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大家理解诗人的雅兴。 

  生(悉悉嗦嗦的翻书声)。 

  《月光曲》还在播放。 

  教师巡视。 

  师: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片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说了句公道话却被贬到黄州。 

  师:大家可以猜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1:悲伤。 

  生2:不对,应该是悲哀和无奈。 

  师(快速):为什么呢? 

  生2(不服气的):他即使是对的,但皇帝要贬他,治他的罪,他又有何办法呢?总不能去控告北宋皇帝吧”(教室里笑声一片)。 

  生3:不对,应该是轻松的坦然的,因为他从此再也不必‘案牍劳形’了。 

  师:用文章的原话就是 ——” 

  生(齐声):闲人。 

  师:作者愿意做‘闲人’吗? 

  生1:愿意。” 

  生2不愿意” 

  生3:要是愿意,干吗睡不着觉,起来夜游? 

  师:很好,作者为什么要夜游呢? 

  生4:寂寞呗! 

  生:都是月亮惹的祸!(众生大笑) 

  生5(补充):是因为‘月光入户’,所以作者‘欣然起行’。 

  生:应该是不甘寂寞,当看到月色后,便欣然起行。。 

  师(放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好!先寂寞后欣然,看来月能解忧。如果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像苏轼一样见月起行吗? 

  生(齐笑着摇头):才不呢! 

  师(笑):为什么古人有此习惯呢? 

  生1:古人都是神经病。(其他生笑)。 

  师(笑):是神经病吗? 

  生2:不是,这是古代文人多愁善感的表现。 

  师:说具体点。 

  生2:因为‘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不正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掌声) 

  师:不错,吟风弄月正是古人追求诗意和浪漫生活的表现,但更多的是借月抒怀,表达心绪,我们来看看作者月夜赏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众生翻书) 

  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 

  生2(反驳):那是写水。 

  师(笑):是写水吗? 

  生3:不对,是写月光像水。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不是写水? 

  生3:‘如’字。 

  师:好!那水中藻、荇又作何解? 

  生4:院中种的植物呗。。 

  众生(大笑):是竹子、柏树。 

  师:看见这幅“月下竹柏图”揣想一下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众生举手) 

  生5:开心。 

  生6:平静。 

  生7:坦然。” 

  生8:不对,应该是不平静。。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8:因为竹柏有投影说明月色很清,月光很亮,确实给人一种静的感觉。但是作者此时身在异乡又被贬。心里不可能宁静!(掌声)。 

  师: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静中又突然不静,感情变化很快嘛!(众生笑)这叫什么写法? 

  生:反衬。 

  三、学生即兴表演  合作体会感情 

  师(关掉了《春江花月夜》笑):大家体会得很不错,假若让你们借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怎样? 

  生:老师,你该不会让我们来‘模仿秀’吧? 

  师:对!小组内确定人选,可自行设计台词和动作,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生4人一组讨论,师放舒伯特的《小夜曲》。(师分别选了4组同学上台表演) 

  师生评价表演。 

  四、学生齐背课文  师布置课外拓展 

  师:看来大家确实体会了苏轼当时寂寞、欣喜、宁静、不宁静的心态,下面我来齐背。 

  生齐背。 

  师:好,短短84字就传达作者这么多的情感,可见作者用笔的老到,下节课请同学们上网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包括他的诗词,看谁收集的全面。下课。 

  生:老师再见。 

  (下课了,教室里依然琴声悠悠,学生似乎还陶醉在《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 

  课例分析: 

  此课例打破以往古文由教师一句一句教的窠臼,在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对文意的理解把握,更为重要的由以往简单的启发诱导过渡到探究思考、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的新颖模式,实现学生探究之乐、成功之乐、学习之乐和合作之乐,让学习主体在自我的思考中增强人文素养。教师的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领导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张老师没有平白的说教,没有断然的否定,没有牵强的附会,`全由学生的见解出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由此及彼,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意义;尤其是学生在分析“月光图”时得出:以写“月”之静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的“不静”。这是个独创,它打破了教科书的标准答案,让人耳目一新,很有创意。张老师没有否定,而是给以嘉许。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不能不说是个大胆的尝试,夜的静谧,月的清朗,人的豁达,都被那优美的旋律诠释的淋漓尽致,所选的乐曲也恰到好处,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能怡情,又能制造氛围,可谓一石两鸟。 

  评价: 

  当然,任何一课都有遗憾。本课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是先让学生收集苏轼的材料再欣赏课文好呢,还是先上课文,抛砖引玉,再收集资料好,孰优孰劣?值得我们讨论;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也值得探讨,不过,从视、听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也不为过分,但时机如何把握也需要研究。无论怎样,形式是次要的,但形式也是必须的。古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人文性的完美体现,采用怎样的形式更好更快的让学生从这本厚厚的文化宝藏里挖掘出闪亮的珍珠则是我们广大的同行共同的追求。 

  作者简介:张学新,男,1972年12月生,湖北襄樊人,湖北大学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95年宜城龙头中学任教,2000年襄樊外国语中学任教,2002年深圳华侨城中学任教,倡导“成功教育”,主张“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至今发表的论文20余篇。 

  做人做事的体会是:谦虚谨慎,博采众长,勤于思考,努力创新。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请同学们齐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生:(生齐背)明月几时有…… 

  师:一首《明月几时有》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明月几时有?何夜无月?只不过很少有人有那一份闲情逸致去欣赏罢了。但宋朝的文学大家苏轼却对月情有独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记承天寺夜游。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注释中的字音抄在文中,如有不认识的字请做出记号。 

  生:(看书、注音、做记号) 

  师: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 

  师:那好,我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请一生) 

  1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他读得怎样?有没有读错的。 

  生:有。柏应读作băi。 

  师:(板书 柏băi)再请一位同学读读,我想一定会读得更好了。 

  2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这回读得很好。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遍。(师读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疏通文义,同时完成课后练习2。如有不理解的请作出记号,等一会大家再讨论一下。 

  生:(看课文约4分种) 

  师:请同学们就刚才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一下。 

  生:(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在交流之后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咱们再集体讨论。 

  1生:“欣然”是什么意思? 

  2生:高兴的意思。 

  师:对,《春》一文中有“欣欣然张开了眼,”其中的“欣欣然”就是高兴的意思。 

  3生:“亦未寝”的“亦”是什么意思? 

  4生:“亦”解释为“也”。 

  5生:“步于中庭”的“步”是什么意思? 

  6生:作“散步”讲。 

  师:还有不清楚的吗?(见没有)那好,请几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 

  1生:(翻译第一句) 

  师:他的翻译有没有问题?(有学生说有)问题在哪? 

  生:“遂”字没有翻译,它的意思是“于是”。 

  师:你说得很正确。(继续请学生翻译) 

  2生:(翻译第二句) 

  3生:(翻译第三句) 

  4生:(翻译第四句) 

  师:刚才几位同学翻译得很好,说明同学们真的掌握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呢? 

  1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非常的美好,所以他想欣赏一番。 

  师:这是讲“夜游”的原因,他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呢? 

  2生:“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寻张怀民。”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能不能找到有关本文背景的材料。  

  1生:(找材料)注释7有。 

  2生:注释2也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个背景谈谈苏轼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 

  生:因为他被贬到黄洲,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感到很寂寞,于是想找个好朋友一起聊天。 

  师:说得很好。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呢? 

  1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写景的句子。(板书品味写景)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 

  生:夜色。 

  师:准确地说是什么? 

  生:是月色。 

  师:很好。(板书月色)作者笔下描写的月色是怎么样的呢?(板书怎么样)请同学们再齐读。 

  生:(齐读) 

  师:月色是怎么样的呢? 

  1生:澄清 

  2生:透明 

  3生: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澄澈透明)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 

  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1生:是比喻。 

  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生: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1生:淡雅。 

  2生:幽静。 

  3生: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生:(齐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回答) 

  生: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 

  生: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生: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生:快乐的。 

  师:很好,我们永远都要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一切。现在,苏轼用他的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请同学们透过这张照片,体会作者的心境。要透视作者的内心情感,必须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前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生:(讨论、交流约3分钟,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师:请各小组谈谈你们讨论交流的情况。 

  1生: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 

  2生: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3生: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4生: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赏我呢!刚才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再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生:(齐读课文)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苏轼笔下的美妙月夜,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写景散文的一些方法。(板书学习方法)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课。 

  板书: 是什么 月色 

  品味写景 怎么样 澄澈透明 

  学习方法 怎样写 虚实 意境 比喻 

  体会心境 知人论世 

  缘景析情 

  (简评:一、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读、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加以点拨、引导,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凸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合肥四十七中语文教研组。)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文意。

  2、领悟心境。

  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

  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

  一、 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

  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平,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 读熟课文。

  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

  1、 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 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1、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呢?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章中的词句加以品析。

  2、 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清闲、悠闲呢?我们来看作者是在何时何地写的这篇散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3、 他遭受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

  4、 但他却表现得 那样的洒脱、安闲,可见其是一个怎样的人?

  5、 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

  6、 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7、 一边欣赏优美的月色图,一边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8、 开展背诵竞赛。

  七、拓展延伸。

  月亮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个有情之物。回忆我们读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

  “我欣赏            诗(文)的                     

  一句,它写出了月亮                                 ,

  表达了诗人                                     情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由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构成。全册共计六个合成单元,《记承天寺夜游》编排在第四单元。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入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悲凉的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分析,结合学生已在七年级学过苏轼的词《浣溪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学生实际,我决定以“读”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精心设计导语,走进苏轼。宋代有个大诗人(出示课件——苏轼像图),大家认识吗?(有人会说认识,有人会说不认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视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小结)。 苏轼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设计说明:由学生介绍苏轼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交流处理信息,教师作必要的小结点拨,能够为阅读感悟奠定基础)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能当堂背诵全文

  (设计说明: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提出一系列问题,而是确定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明白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三) 学习方法指导

  1.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读。

  2.尝试翻译全文,并与同桌或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设计说明:自读是“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三看一查”要求学生自读时认真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与练习;查工具书 , 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语的意思。尝试翻译全文,是为了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安排讨论,是一种交互型活动,让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彼此听取对方的意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四)  探究  合作  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想着夜里去承天寺游玩?他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悟情、悟境)

  (五)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设计说明: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教师小结。运用纲要信号简洁明了的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知识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七)当堂背诵课文。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发言踊跃,特别是当教师问到: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课堂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学生几乎是抢着发言。

  吴代军同学说:“你虽然被贬,在以后的官场上很难再站起来,也就不可能为朝廷尽忠了,但是你的爱国心终究不变,那颗忠心既然无法在朝廷中燃烧,那么就用你的诗,你的词以及你的那颗心去陶冶人们吧!”

  刘腾飞同学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跑得马。要胸怀大志,不要为被贬而忧愁,保持乐观心态,总有一天‘骥遇伯乐’为朝廷出力的。”

  宋杰同学说:“你可真是乐观,在被贬之时,还有心情赏月,不过经你这么一写,这月亮真是太美了!你虽然遭贬,但不要灰心丧气,在文学方面好好发展,你将会名垂青史的,加油吧!”

  汪俐俐同学说:“苏轼老前辈,趁这美好月色,下几盘棋如何?人生会遇到到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何不对酒当歌?这才是人生几何呀!”

  邓婕同学说:“何必总汲汲于仕途?仕途的路途上开满了美丽的玫瑰,玫瑰上总是长满了刺,倒不如归隐田园,赏月观花自在,何必如此悲伤?”

  谢东亚同学说:“ 既然你的抱负没有实现,就不要气馁,爱拼才会赢。在黑暗中,你一定会找到光明的,大好年华不可以游山玩水而闲之!”

  谢冰莹同学说:“苏轼老前辈,什么事都要想开点,对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不要放在眼里。所谓‘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你不要为那些事感到悲伤,只要你这一生是幸福的,没有白活也就足够了。要想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文学方面多写点好诗、好词,照样可以青史留名。

  学生的精彩发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课后我及时的将学生的发言记在“ 课后记 ”中。它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现代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的对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搭建一个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老师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以及他的文学成就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背诵全文

  3、理解作者的情感

  4、文言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悠扬的古琴曲就像时光机一样,把我们带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皓月当空,引发了古人无限情思,我们似乎听到有两个人在月下聊天。那又是谁呢?他们又在谈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借着这琴声和苏轼的这篇文章,带着我们的疑问向古人要答案去!

  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谁了解苏轼的有关资料最多。

  (请学生发言汇报了解的资料,然后展示课件,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尽量大声的读,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怎么样?(读的不大好,或者读的不错……引到录音朗读)

  2、听录音朗读,对照自己的朗读找距离(引到翻译理解文章内容上来)

  3、借助手头的工具、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合作译读文章(请学生提出讨论过程中的疑问,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文言积累要求)

  4、出示课件,提供参考译文

  三、背诵

  1,展示课件中,图文结合,请学生配乐朗读(四个不同的图文)

  2,听录音朗读,自己试着背诵或者跟读

  3,背诵

  四、品味

  出示课件问题:

  1、文中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情?(用文章里的词、句回答)

  2、文中作者抓住了庭院中怎样的景物特征,怎样描写的?

  3、揣摩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语句是作者感叹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教师总结:

  苏轼在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人认同,出狱被贬后,还能以这种豁达的心胸写下如此优美的文章,试问我们也有如此心境么?那么让我们借着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也来学学古人吧。

  五、拓展延伸

  欣赏月夜图,倾听古曲,可以学着古人,激发情思也写一个短文或者写一两句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全文。

  2.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歌者和词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导入本文,共同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篇写月亮的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把握

  1、悟读——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讨论并回答: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读出韵味。

  2、译读——疏通文意

  (1)自读,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译互听全文。

  (2)再读全文,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这幅月夜图有何特点?

  (3)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准备以下问题。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亲密无间。请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加以体会。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里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看见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学生再读课文,争取背诵文章。

  五、拓展延伸

  1、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你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月色描绘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3

  基础题

  1.先学习,后做题。(9分)

  “解”是个多音字,通常有三种读音。作“分割”“剖开”“解除”“解释”“了解”“演算”等讲时读jiě;作“古代下级向上级行文报告”“押送”“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典当、抵押”讲时读jiè,如:解送(jiè sòng)、解元(jiè yuán)等;作姓氏、古地名(解池)用时读xiè,或作“懂得”“明白”“杂技表演的各种技巧(特指马术)”“武术的架势”讲时读xiè。

  (1)解衣欲睡(    )      (2)解铃系铃(    )

  (3)识文解字(    )      (4)解不开这个道理(    )

  (5)苏三起解(    )      (6)跑马卖解(    )

  (7)使出浑身解数(    )

  (8)两头蛇解珍(《水浒》中的人名)(    )

  (9)把犯人解到县里(    )

  2.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6分)

  (1)怀民亦未寝(    )________

  (2)水中藻荇交横(    )________

  3.解释加粗的词。(12分)

  (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相与步于中庭(    )  (4)盖竹柏影也(    )

  (5)寻张怀民(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4.默写课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翻译之。(6分)

  5.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本文选自《________》。(2分)

  6.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10分)

  7.读故事,完成题目。(15分)

  有一天,本文作者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因有其他客人,先请他到书房歇息。恰巧,案头放着一篇王安石未写完的诗稿。题目叫《咏菊》,开头两句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秋菊跟春花不一样,它能和寒霜鏖战,宁枯在枝上,也不凋谢零落。说西风“吹落”“满地金”,太不符合实际生活了。于是提笔又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了他的续诗,心中好笑,便借机把他从京城调往黄州作官。苏轼不服气,对王安石的报复行为十分不满。一次大风过后,惆怅之中,他闲步花园,却真的见到了菊花纷纷下落,满地铺金的情景,才知道黄州的菊花与别处的不同,同时感到自己的续诗也是不妥当的。

  (1)故事说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是事实吗?

  (2)菊花是不是真的不会脱落?你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吗?

  (3)这个故事给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综合题

  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例如著名的《水调歌头》写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洞仙歌》:“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请结合本文谈谈苏轼描写月色使用了什么共同的手法,这样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jiě(2)jiě(3)xiè(4)xiè(5)jiè(6)xiè(7)xiè(8)xiě(9)jiè  2.(1)qǐn睡(2)zǎo xìng泛指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  3.(1)想(2)徒步徐行,散步(3)共同(4)原来是(5)寻找(6)只是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5.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东坡志林  6.“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7. (1)故事中说,苏轼是因为乱改当时做宰相的王安石的诗受到报复而被贬黄州,这是虚构的。事实告诉我们,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的。苏轼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与王安石的政见确有不同。(这道题是活用文学史常识)(2)菊花有两种,一种花瓣结密的不落,一种花瓣不十分密的会落。所见菊花以前者为主。黄州的菊花却以后者为主。(解这道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可查找资料,或向老师请教)(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源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综合题

  苏轼写月光一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月光予生命,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课文中写“月色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诗人的寂寞心情,特主动前来与他作伴,有意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题中所引的三首词句,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光写得有情有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临别分手的亲人,欲去叮咛,频频回首,显出何等缱绻情深。“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写这偷看人间私情的月光,仿佛含着几分神秘而羞涩的微笑,使人感到如此调皮而可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挂在梧桐树上的秋月,缥缈的孤鸿,独来独往的“幽人”,三者与诗人融为一体,显得凄苦和苍凉。(说明:对这三句引诗的分析不作要求)(如果答完整,可得“优”;答出“拟人手法”并联系课文作具体分析可得“良”;答出“拟人手法”,并稍作分析,可得“中”;只答“拟人手法”,不作任何分析,得“下”。)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4

  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准备:

  1、解决生字词注音;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再次朗读。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 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 —— 庭中月色

  贬官 谪居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二、背景资料

  三、朗读(听录音),评赏朗读的效果(注意情感的曲折有致)。疏通文句。

  四、整体把握: 

  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和从容)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6、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7、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延伸】: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为何苏轼在被贬后却依旧有此闲情呢?

  儒、道、禅的融合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21岁出蜀进京时,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奋厉有用世之志。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贬海南,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以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的超越态度、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消解痛苦。

  所以苏轼,既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故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            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6.表演。

  三、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            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图写景抒情。

  五、            作业

  阅读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5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全文。

  2.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歌者和词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导入本文,共同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篇写月亮的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把握

  1、悟读——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讨论并回答: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读出韵味。

  2、译读——疏通文意

  (1)自读,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译互听全文。

  (2)再读全文,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这幅月夜图有何特点?

  (3)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准备以下问题。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亲密无间。请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加以体会。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里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看见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学生再读课文,争取背诵文章。

  五、拓展延伸

  1、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你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月色描绘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6

  (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1.正音:藻(    )荇(    )2.划分朗读停顿:念 无 与 为 乐 者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水 中 藻 荇 交 横盖 竹 柏 影 也3.解释加粗的字欣然起行(    )       无与为乐者(    )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    )相与步于中庭(    )   竹柏影也(    )4.翻译句子无与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下面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与为乐者(思念)     b.至承天寺(于是,就)c.欣然起行(高兴地)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8.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境。(须扣住“月”字概括。)(二)绍圣六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大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文题:游白水,作者:苏轼)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可熟物(    )    (2)山而东(    )(3)折处为潭(    )  (4)俯仰数谷(    )10.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1)殆可物(    )(2)怒(    )11.翻译。(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________________。(2)击汰中流,掬弄珠璧________________。12.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片断。13.《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_______喻月,后文是以_______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 参考答案 1.zǎo、xìng2.划分朗读停顿: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高兴的样子  想到  于是  睡觉  共同,一起  发语词,原来是4.(1)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2)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5.a6.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7.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8.旷达(答“豁达”也对;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答“闲适”、“热爱自然”不对)9.(1)大概(2)沿,顺(3)就(4)走过10.(1)形容词的使动方法,使物熟(2)名词作状语,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11.(1)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既可爱又可怕。(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水滴,发亮似珍珠,圆月的影子沉浸的水里,洁白如宝玉。12.佛迹院、观山烧、玩江景13.比喻。水,璧;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7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1.念无与为乐者(    )  a.yuè   b.lè

  2.怀民亦未寝(    )   a.qǐn   b.qèn   c.qìn

  3.水中藻、荇交横(    )   a.xìng b.xíng  c.háng

  二、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

  三、《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层用了两个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这个句子描写的对象是(    )

  a.庭院 b.月光

  2.“竹柏影”是指(    )

  a.积水空明 b.水中藻、荇交横

  3.这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4.翻译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b3.a4.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8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讲授法,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我想请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吗?当你陷入困难和挫折时,你是否感到沮丧、不知所措甚至痛苦呢?老师跟同学们一样,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也会产生这种心理。有一个人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人所经历的痛苦比我们更深,挫折比我们更多( 多媒体展示:)

  这个人就是——苏轼。上节课我们朗读了他的写景文《记承天寺夜游》,并疏通了文意。可是却还不知他历尽人生沧桑,看尽世态炎凉,为何如此快乐?今天,我们再随着苏轼去承天寺同赏秋月,探寻快乐的真谛。3’请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二)课文朗诵。

  1、老师范读  1.5’  2、同学齐读 1.5’

  ( 多媒体展示:)

  过渡语设计:疏通文意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温习一遍。

  (三)文意疏通,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3’

  抢答题: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的藻荇之类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过渡语设计: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你能快速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吗?

  ( 多媒体展示:描写环境的句子)(学生找出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诵)

  (四)景物赏析

  (1)启发:这句话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怎么表现的?

  超级链接一: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暗喻:月如水(清明澄澈)

  映衬:影衬光(清丽淡雅)

  (2)超级连接二:   积水空明(此何时?望日之前,朗朗晴空,明明皓月)月色之明

  藻,荇交横(若真是水中所见,可见水——清)月色之清

  盖竹柏影也---(影子分明,则说明?光——浓)月色之浓

  (3)超级连接三: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点明时间,秋夜,地点,承天寺,再加上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渲染出清凉幽静、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意境,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而添加语增添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地点,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过渡语设计:《记承天寺夜游》里的月夜小景,确实美伦美奂。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每夜都有到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

  (五)探究苏轼的心境10’

  (1)师:苏轼讲了原因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那么怎么理解“闲人”这一词呢?(课文有注释)

  师:“清闲的人”。苏轼的“闲”是有特殊背景的。(多媒体展示:)

  师:可见,苏轼在黄州的“闲”,是迫不得已的,“闲人”之说蕴含着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感慨,可是作者并没有悲叹,而是自嘲、自慰。

  (2)师:那么,苏轼在黄州的“闲”,是不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呢?老师查到了一点资料,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 多媒体展示:

  师:这样看来,苏轼一点都不“闲”,反而很“忙”。那么“闲”字还该这样理解?

  (学生讨论后明确:忙里偷闲——闲情雅致)

  (3)师:在政治上受打击、生活困窘的时候还能有闲情雅致,这样的“闲人”又能有几位呢?文中说“两人者耳”。“闲”——看来很难做到,怎样才能“闲”,苏轼有没有在文中告诉我们?(难度较大,学生一般很难发现。)(多媒体展示: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写景的句子,由“景语”来体察“情语”

  (描写环境的句子)要求学生齐声朗诵

  师:“景语”流露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学生讨论发言,教师从中点拨进而作出结论:

  苏轼心如“积水空明”,空明澄澈的美景体现了内心的宁静旷达与明亮。

  师:苏轼一生历贬八州,走过无数的穷山恶水,却能始终做到随缘自适,自得其乐:

  你从这些诗词中看到苏轼怎样的心境? (学生自由回答)

  师:是呀!有了豁达的心境,在他的作品中就没有了沮丧、抑郁。

  (六)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豁达心境。

  师: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和文章,更在于他的豁达而洒脱的人生观。也让你我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用洒脱去面对人生,用豁达去创造诗意的人生。

  (多媒体展示:)

  板书: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凉感慨

  景语:空明澄澈    情语:“闲”  闲情雅致

  宁静旷达

  (七)作业:拓展练习10’

  请读李白《游泰山》(组诗)和杜甫《望岳》根据“景语”对比两位诗人不同的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9

  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准备:

  1、解决生字词注音;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再次朗读。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 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 —— 庭中月色

  贬官 谪居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0

  授课班级:八(10)班    授课时间:.11.6

  学习目标:

  1. 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 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学习重难点:

  1.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2.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古人借月抒怀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自学交流,整体感知

  1. 走进作者

  2. 背景资料

  3. 听读课文,正字音,强节奏,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教师范读②放声自读③检查生字④齐声读

  欣然(    ) 遂(    )  寝(     )  藻荇(   )(    )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      )   (2)遂至承天寺  (      )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      )

  (5)相与步与中庭 (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夜游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去一去,品修辞;添一添,品意境)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

  五、拓展延伸,小结反思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七、作业设计

  1.默写背诵这篇短文   2.完成本课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1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培养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课文的朗读与疏通。    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    2.创设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背诵这首词。    2.交流收集的苏轼的有关材料和写作背景。    3.《水调歌头》是千古绝唱,《记承天寺夜游》是抒情经典小品。二、反复朗读、疏通课文:    1.组织全班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文章的韵味,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相结合使用。    2.组织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注意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欣然”、“相与”、“盖”等。三、赏析月景、感悟意境:    1.创造情境:译完课文,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学生思考,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的月景。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这3句,任何一句续在后面都不合适,破坏了宁静幽闲、清丽淡雅的气氛。    3.教师小结: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布置作业:    1、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2

  张笑天——《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读入文,读通文句,读出韵味,熟读成诵。

  2. 知人论世,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 吟咏品味。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简练、布局的匠心所在。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通过文本的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的心境,提高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所写作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时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 读以入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提示:寝(qǐn)藻(zǎo)荇(xìng)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评价。

  4. 齐读课文。

  三、 翻译理解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理解文意。注意下列语句的翻译: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四、 品味鉴赏

  齐读课文,思考:

  1.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3. 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4.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月夜图。

  五、分析探究

  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背景,说说作者的情绪。

  五、 熟读成诵

  教学反思:

  本文精华在于学生能否理解文章的末句,因此采用“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的教学方法。“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以平淡朴实的文字诉说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其中固然表现了作者那种解脱世俗、忘情自然的恬然旷达的思想,一种享受自然美的自慰自得的欣慰,然而仔细品味,又何尝不深重的流露出作为“闲人”的惆怅和愤懑呢?因此,讲解当时背景,苏轼贬居黄州,政治上受排挤,不能不造成他内心的苦闷。也许,辗转难眠正是两个沦落人起行赏月、派遣郁闷的原因所在,所以做个“闲人”,在自然中去自娱自乐、寻求解脱便在情理之中了。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3

  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呈现,感想良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三点谈谈: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两天教学文言文的老师在这一点上都无一例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这次活动是将八上的内容放在初一学生中教学,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了。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当我看到钱梦龙先生回忆改变人生的一节课——《愚公移山》教学的时候,他介绍自己的文言文教学主张:一般都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的知识。这个主张就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表现。试想一下:教学创意再完美,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那么正如陈小英老师所言:“再好的创意也只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创影。”

  3、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最初我本想通过探究“闲”的含义来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但试上了之后却很难把握,课堂给人的感觉就是思路混乱,成了一锅糨糊。教研组的老师马上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否则课堂重点就不突出了。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我就把重点定位在赏析景语,体会情语。

  总的一点感觉,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对我而言,我要说一句:本想收获一缕清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夏天!再次感谢语文组的全体老师!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4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2003/04/01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篇15

  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1.填空:(1).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2)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月下美景   ,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3)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冰清玉洁清澈透明   的美好境界。(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 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5)文章“记”的要素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       夜游承天寺   (6)“月色入户”意思是 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选择(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b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d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3.翻译下列句子: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    c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b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 5、片断写作练习: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2份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10583118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