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契合伴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选17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难点)

  教学课时:两节课

  教学备课:

  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可略)

  2、基础知识: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生存的问题和作者经历为例,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板书: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5)(13)

  (6)-(12)

  引论--------------本论--------------结论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重视实验)(不是儒家侧重的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学实验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每段段意如下: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论证方法:

  (1)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四书》上的《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第3段: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举例论证:

  第4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继续举王阳明观点的事例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真正义。

  第8段:举研究竹子事例,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第12段:举个人经历事例,具体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或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5、问题探究: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作者在文章要讲的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答案是NO。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海,传之于万世”的。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6、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引论-本论-结论)

  (2)事实道理相结合,正反事理结合。(王阳明格竹反例与作者实验正例对比)

  7、学会启示感悟?

  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高分高能。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边读课文边圈画需要关注的词语。尤其是音形义。

  2、探究论点、论据、论证(见上面备课)

  3、深化论文的相关知识。

  提出论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作业部署:体会“格物致知”精髓。

  作文写作:我和未来有个约会(我和未来的约会)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以“如何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讲演稿。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4

  【教学依据】

  读书、求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除了特殊情况,一个人平均要在学校度过人生的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对于求知,人们已是司空见惯了。然而,人们在求知时常常走进误区,其实应归咎于我们追求知识的不良习惯。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作者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作者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作者深知,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未雨先绸缪,可见作者丁肇中的一份良苦的用心。作者这样面对面似的指点,严肃而真诚,语重而心长,能从内心去振撼学生。不仅如此,作者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作者同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倍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还使广大学生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直接地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未来,惩前毖后。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议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作者的立场坚定、观点明确,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有一丝含混模糊。比较起来,它的确不具备记叙描写那种特有的欲言而不言的含蓄美,但是,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鲜明而准确的语言,能使读者顿时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议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该说是为含蓄的叙述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作者选择议论行文,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确的。他考虑到了自己的文章最应该看的是哪样的人,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学生,作者深知,由于他们常常涉世未深,其世界观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尚处于有待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所以,对于学生,如果作者总是采用模棱两可的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结果,绝不能说没有过对牛谈琴的无奈,有时竟然把学生的思想导入歧途也未可知。

  传统的教学,特别是对议论说明文体的教学,往往是遵循着议论说明的形式特征而按部就班。碰着议论文,开首就是“论点是什么”,接着就是“用了哪些论据”,“论证方法怎么样”呀,凡此种种经院哲学术语式的问题,不胜枚举,结果是学一千篇议论文,其实只要学一篇就已足够了。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把作者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一般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质的个性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渐渐陷入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是文章,就多是作者的独创,作者的个性特征不时地渗透在其作品之中,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作品的独创性的特点,总是用某一个既定的模式去肢解文体,这是显然地不能从实质上去把握课文的。就学生这个方面而言,他们的基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阅历,也是参差各异的。阅读同一种课文,他们所获就一定互有悬殊,这一点,也必然要求课堂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阅读的不同面貌都展现出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阅读,应该以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许可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肯定他们自己的哪怕是直觉的判断;对于作者在说理达意上的表达特征,不仅从消极意义上去把握议论的一般性常识,还要从积极意义上去鼓励他们去补充和创新,在生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使其思维和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开掘和提高。这样做,必然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从而改变了昔日那种被动接受的口袋角色和见色行事的奴隶地位。

  阅读本篇文章,鼓励学生去做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尊重其富有个性色彩的判断,这也符合须多角度多层次的创造性进行阅读的这一精神的____“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鉴于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宜局限于片面意义上的准确和绝对意义上的“标准”,勉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向权威挑战,从而砸出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

  或许有人会误认为,议论文非文学作品,在“情感”等方面,缺乏动人的力量,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同样来自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只不过作者将其抽象和高度概括了而已。只要教师不墨守课文的抽象的语句,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原其根索其本,那么,这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取得的效果,我想一点儿也不会亚于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的。

  不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产生的理解和判断,教师要作出中肯而公正的评价,在提示和导向上,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围绕作者的观点和作者的学习的成败,可以引发学生自身对过去的检讨和反思,也能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积极的设想,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考人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体一样,作者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1、以搜集和筛选文体信息为主要途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供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发展思维的能力,逐渐地消灭学生的零碎的含混的思维状态。

  2、尝试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引导和提倡学生勿必限于人云亦云的单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品读文本语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在注意基础知识的探究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究。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比较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生动地体会到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在理性的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的水平。

  4、注重课文、学生、教师各因素多边活动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的机会,不仅使课堂过程活泼多姿,而且给学生提供出广阔的创造思维的平台,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5、使学生从文字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从教条走向生动活泼的人生旅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导入。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名言阐述了读书和知识的关系由此提出正确的读法和学法,自然导入课文。

  (导入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课堂的序幕。导入的选择,不仅要照顾到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拴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当前情景,并为课堂教学的进程从一开头就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大体说来,导入有名言格言式,有诗词歌赋式,有故事式,有歌曲式等多种形式,什么课文采用什么导入形式,这要看具体情况。此所谓对症下药、因文制宜,是万不可套用某一种机械的形式的。)

  二、检讨阅读经验,通过搜集、挑选、比较等来弄清文章在说理上的特征。

  交流探究:

  1、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为了阐述明白自己的观点,文中哪些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

  3、学生自已归纳本文的结构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内容,结合以往的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对所学内容作出尝试性的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得到关于本文特点的一致性的结论。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揉磋和提高。)

  三、探究文章观点的人生意义,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回还过程的演变,深入浅出地解读课文。

  合作探讨:你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请提出来,并举例证明。

  (议论文章,常常是抽象性的,一般性的内容居多,教师的引导稍不注意,课堂就陷入空洞的说教状态,学生处于空中楼阁的层面,云里雾里,是是非非,结果是学生的心和口都被捆绑在教师的思维这卷绳索之中,他们只好人云亦云,最终还是模棱两可。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扮演主导这一角色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墨守着自己的经验不放,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勉励他们不必局限在死板的语言文字上面,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体验,把文字幻化成可捉摸的生活,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课文的抽象而概括道理化为春风柔雨,使学生的心智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并能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理念和阅读习惯。)

  四、余音绕音地结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

  课堂的学习,无论是所获取的信息或者是所拥有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无疑只是井底之蛙。因此,要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地结束学的技能,能发现那些比较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的探究热情一直延伸到课外,能使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开拓新视界,运用现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  专家点评:

  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    选用恰当的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不妨想一想, 名言导入,既调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这是由  动了学生的探究

  于书籍有什么特点方才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的兴趣,又紧扣

  生:因为我们依靠知识才能生活,而书籍恰恰几乎可  课文,也为学生

  以说是知识的化身。                  自主探究做了示

  师:说得十分正确。但是,对于读书和有关知识的话  范,有很好的启

  题,我们几乎天天接触,真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而实际  发作用。

  上呢,我们往往在扮演着一个求知的盲人角色,试想一想,

  你们曾经几回地想过你们的读法、你们的学法是正确的呢?

  你们曾经几回地关注过你们喝的那点墨水是真正的墨水真

  正的知识呢?

  生(有惊异的表情)

  生:是有这么一点。

  师:能找一些成语或名句形容一下我们的求知的实际

  情景吗?

  生:熟视无睹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的确,我们的头脑几乎被知识挤得满满的,而一

  提到动手作业,我们几乎都不知所措,十分害怕。可悲的

  是,我们每天只知道学,却从来很少去想一想我们不能用

  的原因。今天,很幸运,我们有缘读到《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一文,它将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地学习、真正

  的求和。它会一脚踢醒我们这些梦中人,拨开我们心灵的

  迷雾,使我们真正见到求和天地的青天丽日。

  二、调动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探究本文在说理上的特征。   

  师:我们接触的文章,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  专家点评:

  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自己不在文中明说出来,而读者读    自主搜集筛

  后却自然明白了解;另一种是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他自  选本信息,注重

  己在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你们可依据自己所获取的文本  了学生的主体地

  信息,筛选一下并作出判断,看看本文属于哪一种情形。  位。同时,师生

  生:后一种。                   互动,课堂活跃

  生:属于那种“在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文章。    而又有条不紊。

  师:那么,请你们再想想,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力避传统议论文

  生:告诉我们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教学的公式化,

  生:告诉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力避单调、枯燥

  生:告诉我们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生:告诉我们要重视实验精神。

  生:告诉我们,中国学生存在着许多缺点。

  生:告诉我们,作者丁肇中在美国留过学。

  生: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师:你们说了很多,都动了脑筋,这是你们的成功。你们能否还把这些要点权衡一下,看哪一条是其中最重要的,打个比方说,把这些句子的班长找出来。

  生:我们学习时要“格物”和“致知”,就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师:文中对“探察物体”作了怎样的说明?

  生: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

  师:说得很对。请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表象,强调了作者关注“实验”。

  生:“实验”这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多次,说明作者在有意识地强调“实验”这个意思。

  师: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文中统计一番“实验”一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

  生:11次。

  师:“实验”一词出现这么多次,作者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新的知识获得的正确途径是通过格物,即通过实验而获得的。

  师:对,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这一观点,文中有哪些关键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呢?

  生:传统的中国教育

  生:科学发展的历史  时至今天

  生: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师:以什么为序?

  生:时间

  师:对,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有悖于科学发展

  史的要求的,从这一失一得之中,自然让读者明白,实验精

  神在教育中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如此,作者还就今天的中国

  学生现状作出定位,换句话说,仍然是抱残守缺,深深地中

  了传统教育的毒,从而证明发扬和“复兴”格物致知精神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作者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不是光讲道理,

  还摆了事实,关于摆事实,同学们一定不会很困难地找出来

  吧?

  生:不困难

  生: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生:作者自己留学的一段经历,证明了中国学生轻视实   :

  验,不愿动手的缺陷。                                      

  师:既然作者指出了中国学生包括我们在内所存在的问题,他是否详细地给我们指出了摆脱这种困境而在今后能迈上正确的求知途径的方法呢?

  生:作者是这样说的。

  生:他说:“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

  生:还有“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弄清了课文在议论

  上的特点:文章的结构是我们常见的,即提出问题__分析

  问题__解决问题。说理的方法也是我们常见的,

  你们自己归纳一下吧!

  生:摆事实,讲道理。

  三、还抽象于形象,还一般于特殊,深入浅出地理解内  专家点评:

  容,鼓励独到的见解。                                     讲究引导和点

  师:李白和杜甫是大家熟悉的诗人,我这儿有一首关于 拨的艺术。利用阅

  他们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哪用故 读期待,阅读的反

  谤伤。蚍蜉振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韩愈给李白杜甫诗文 思和批判,调动了

  的评价,你们还能找出一首来吗?                       学生的积极性,正

  生: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 面诱导学生,使其

  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代赵翼的《论诗》。         健康发展。讲究创

  师:从对李白杜甫诗文的不同评价来看,你们觉得韩愈 新阅读,很好地开

  和赵翼哪一个人的求知观同课文相类似,并简要地谈谈自己 发了智力。

  的依据。

  (学生讨论)

  生:赵翼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

  师:依据呢?

  生:因为赵翼“保留”着“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他“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象”。

  生:他学习知识做到了“不消极地袖手旁观”,“能自己做主张,出主意”,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积极提倡动手创新。

  师:谈得很好。既然如你们所说,那么,丁肇中是一个大学问家,他也是个权威,你们敢向他挑战吗?

  生:能!

  生:敢!

  师:他说,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你们有些什么不同的意见呢?

  生:有。就如格竹吧,同是封建时代的郑板桥,他就不像王阳明那样一无所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浑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很多善于写咏物诗的封建文人,他们其实是擅长“格物”并能“致知”的。

  生:如“格柳”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我也起了一首:“梅雪争春肯降,骚人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宋诗人在“格”梅和雪。

  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在“格草”。

  生:“横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同”。苏轼在“格山”。     

  师:说得很多了。同学们能够同作者一见雌雄,这是好

  习惯。不过,作者所说的,毕竟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

  对现在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

  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方良药。

  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你们觉得呢?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把自己同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的精神。

  生:我打算把他的教导落实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去。

  生:学习注重实际,旨在创新的求知精神。

  师:是的,我们虽然提倡怀疑的精神,但是,我也不能因此而走向极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样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真正的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要在倒掉产盆里的脏水的同时,连新生的婴儿也倒掉了!”

  四、留下余味,使学生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堂之外去。  专家点评:

  师:议论的文章,虽然缺乏文学作品的生动,但是,它    结尾留白期待,

  们正如本文一样,有许多精辟的见地与人生的哲理足以开启 使课堂学余音绕梁,

  我们的心扉,打动我们的心灵,洗礼我们的灵魂。老子说: 为学生把探究的欲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轻诺必 望和热情延伸到课

  寡信,多易必多难”。这些道理,对们做事为人,给了多么 外,作了适当的引

  大的启发和帮助啊。鉴于此,你们在读书时,就不应该偏食,导和准备。

  不仅学会享受那些动人心弦文学作品,也应该抽点时间读一

  读那些质朴的说理文章,请记住,那里面同样有鲜花和宝石!

  【教学反思】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附:课后拓展性阅读材料

  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  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

  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

  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

  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XX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谭绍斌)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讨论练习二。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屯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实验精神? 

  3.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4.经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怎么重新认识和思考?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6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

  ②袖手旁观:

  ③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

  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

  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参考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0.c  11.d  12.c  13.c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7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8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案               年 级:九年级语文          使用时间:、12、             主备人:       审核人:     使 用 人:

  课题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课   时 3

  教学方法 指导点拨

  教学用具 常规                      教学流程 复备栏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找出中心论点,理清结构 教学难点:理清结构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 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 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 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 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 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 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 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 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查字典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自我检测(给下列词语注音)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1.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题是什么? 2.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  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 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 “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 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 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提问:传统教育的弊病是什么? 为了论述这一问题作者举了什么例子?这个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四、课堂评价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五、巩固练习(课中、课后作业) “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六、备课组交流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实验精神的过程及意义,格物致知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实验精神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剩余部分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集体交流。(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并与同组同学合作探究,师组织集体交流) 1.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2.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3.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5.归纳一下第11段作者主要表明了什么观点?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6.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生自读第13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请你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回答: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提问:作者认为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巩固练习(课堂、课后作业) 结合 课后练习一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瑞的世界环境? 备课组交流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找出作者观点及论证方法 自我检测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1、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过渡语: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丁教授提倡的这一点,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自然,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是分不开的。 二、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括号内为应填内容)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课堂评价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巩固练习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巩固练习(课堂、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册

  备课组交流反思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0

  一、学习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 难点 

  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眼光 勇气 毅力b.勇气 毅力 眼光c.毅力 勇气 眼光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2、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问:丁教授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

  明确: 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物”;研究竹子;个人经验

  道理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课堂延伸

  1、讨论: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2、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五、布置作业。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2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

  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4. 丁肇中先生的几张照片

  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丁肇中的自述《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以及丁肇中谈实验物理、谈反物质、谈宇宙大爆炸等。这些文章较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录出了。

  二,关于本文结构层次的商榷

  《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我认为这种分法不当,对段意的概括也不准确。理由如下:

  1.第一段并不是“提出论题”。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至于“论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据此,这篇文章的论题应是其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准确的说应是: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那么准确的分层应当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当是:

  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又分4层:

  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我给课本编辑先生提一个建议:第一自然段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它删除,本文内容会更集中,更严谨。当然,这需要征得丁肇中先生同意。

  三,我的教学设计

  1.介绍作者。提供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照片加动感美术字:“追星当追这样的星”等。另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丁肇中主页,推荐学习浏览。

  2.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下列问题: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怎样解释?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3.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格物致知”出自何处?引原文,让学生背过“三纲领”和“八条目”。

  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王阳明是什么人?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想深入了解请参看王阳明《传习录》原文,附带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格天下之物”的思想出于何处?(3)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他们得出什么结论?(4)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参读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格致”有哪两种意思?(2)胡适写此文想说明什么?(3)胡适与丁肇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相同吗?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然后提供佐证材料: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4.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提示这一段大意的语句哪一句?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个例子典型吗?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

  5.归纳练习

  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6.学生论坛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此题系发散性的讨论题,不必得出一致的标准的答案;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7.扩展迁移

  一是提供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丁肇中先生是怎样从事“实验科学”的:

  1.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

  2.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二是“网上阅读”: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点击进入下列网页:“丁肇中网页”“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丁肇中谈实验物理”“丁肇中谈反物质”“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粒子史话”……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

  看了以上设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外内容多了一些,难度也大了一些,甚至怀疑搞这些不考的东西是不是得不偿失。对此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1.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要求。

  2.新课标“课程目标”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3.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扩展语文学习资源的任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扩展语文学习的资源;这样安排,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4.当年,清华大学的沈元教授在中学数学课上讲“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受此激发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的数学家陈景润和陈氏定理。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提供一些“反物质”之类的实验物理知识,说不定也会有学生把发现反物质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并且说不定还会成为丁肇中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真的发现反物质。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3

  张国生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

  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4. 丁肇中先生的几张照片

  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丁肇中的自述《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以及丁肇中谈实验物理、谈反物质、谈宇宙大爆炸等。这些文章较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录出了。

  二,关于本文结构层次的商榷

  《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我认为这种分法不当,对段意的概括也不准确。理由如下:

  1.第一段并不是“提出论题”。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至于“论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据此,这篇文章的论题应是其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准确的说应是: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那么准确的分层应当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当是:

  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又分4层:

  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我给课本编辑先生提一个建议:第一自然段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它删除,本文内容会更集中,更严谨。当然,这需要征得丁肇中先生同意。

  三,我的教学设计

  1.介绍作者。提供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照片加动感美术字:“追星当追这样的星”等。另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丁肇中主页,推荐学习浏览。

  2.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下列问题: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怎样解释?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3.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格物致知”出自何处?引原文,让学生背过“三纲领”和“八条目”。

  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王阳明是什么人?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想深入了解请参看王阳明《传习录》原文,附带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格天下之物”的思想出于何处?(3)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他们得出什么结论?(4)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参读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格致”有哪两种意思?(2)胡适写此文想说明什么?(3)胡适与丁肇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相同吗?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然后提供佐证材料: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4.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提示这一段大意的语句哪一句?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个例子典型吗?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

  5.归纳练习

  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6.学生论坛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此题系发散性的讨论题,不必得出一致的标准的答案;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7.扩展迁移

  一是提供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丁肇中先生是怎样从事“实验科学”的:

  1.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

  2.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二是“网上阅读”: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点击进入下列网页:“丁肇中网页”“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丁肇中谈实验物理”“丁肇中谈反物质”“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粒子史话”……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

  看了以上设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外内容多了一些,难度也大了一些,甚至怀疑搞这些不考的东西是不是得不偿失。对此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1.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要求。

  2.新课标“课程目标”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3.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扩展语文学习资源的任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扩展语文学习的资源;这样安排,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4.当年,清华大学的沈元教授在中学数学课上讲“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受此激发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的数学家陈景润和陈氏定理。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提供一些“反物质”之类的实验物理知识,说不定也会有学生把发现反物质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并且说不定还会成为丁肇中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真的发现反物质。

  地址:河北邢台八中;邮编054000;办公电话:0319-2050633;e:。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习题精选】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 b、朱熹c、论语

  d、儒家 e、测量f、向导

  g、彷徨 h、适当

  2、解释下列词语

  a、格物:

  b、致知:

  c、袖手旁观:

  d、儒家:

  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参考答案】

  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

  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5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以“如何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讲演稿。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6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________传统教育的目的并________寻求新知识,_______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现代教育有哪些不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③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④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⑤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⑦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⑧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烧开一壶水

  前两天跟一个领导谈话,领导说现在有太多的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这壶水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别的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个人最终也没有把一壶水烧开,真是令人惋惜。

  忽然想起我在采访高希均时,高教授说的一番话。高教授在谈到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几个墓本的经济观念时,说到“核心优势”。所谓“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真正的优势到底是什么。然后的问题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运用到这个优势上?高教授的这个观念跟“烧开一壶水”的说法是可以两相参照、互相发扬的。

  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归结起来大概有这样的四个问题。一是一壶水值不值得烧,二是应该烧哪一壶,三是如何烧,四是烧开之后又怎么办。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社会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所谓“冷门”。考大学,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业总是门庭若市。其实呢,热门和冷门是相互转换的。社会上只有没有烧开的水,没有不值得烧的水。有句俗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谓状元,无非就是烧开了的水。胡廷武先生有篇文章,说他在深山遇见一个理发师傅,这个师傅不仅能够准确知道顾客头上痒在何处,而且他的剃刀在脸上游走,犹如春风拂面。这样的技艺是不可能冷的。

  其次,一个人要建立“核心优势”,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看自己到底有什么潜能,至少应该看看自己的兴趣何在。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太过优秀的人,总是认为壶壶水都值得烧,壶壶都可能烧得开。但是,“核心优势”的关键处就是告诉我们只能有一个的优势,多“核心优势”也就降低了优势。有谚语说,不要同时追两只兔子。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手书条幅“不博三兔”给聂卫平,委婉批评他精力分散了。

  定位明确之后,就要不停地烧水,直至水开。水不开,虽然有核心,但是无优势,烧水的过程大概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不免会有见异思迁的弱点,不免会怀疑乃至动摇,对水是不是可以烧开有深度的疑虑,最后我们甚至认为也许这壶水根本就不值得烧……一个能够把水烧开的人,一定经过了寂寞、艰难和挫折……尤其是烧到六十度之后的难度,常常令无数来者折返。其实任何人在初始阶段有什么大的不同吗?所谓成功人士,无非把一壶水烧开了而已。

  水既烧开,还要防止水再变凉。要让水持续在沸点,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起烧开有过之而无不及。取得“核心优势”的人,社会会给他特别的荣誉,然后也要求他有更多的社会活动,于是“核心”不核,“优势”也不优了。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及时警觉到这一点。像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主动实行“头衔瘦身”,目的当然是要把“核心优势”延续得长久一点。

  不过,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别处”的人太多,想去烧下一壶或者别人那一壶的人太多,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坐冷板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能够精进了再精进的人并不多。

  当然,要让人静下心来烧开自己这一壶,在社会方面来说,还要一些制度上的保证。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中,一个专业技艺精湛的人应该获得相应的待遇,不应该让人觉得只有做官才是最值得烧的水。只有烧开自己水的人多了,整个国家才会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吧。

  13.读完全文,请说一下题目“烧开一壶水”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什么是“核心优势”?如何建立“核心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围绕“核心优势”,作者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实质上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题目是“烧开一壶水”,作者为什么还要分析烧开之后的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画线部分具体指的是哪四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作者的说法,你认为自己适合烧哪一壶水,你打算如何把它烧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2)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2.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3.但是  因为  不是  而是  4.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5.示例: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对我们今天的不良影响”略。

  (一)6.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7.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8.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9.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10.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11.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2.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二)13.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事业,并最终取得成功。14.“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最有优势的是什么。建立“核心优势”首先要正确定位,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到底有什么潜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坚持奋斗,直到最后成功。15.这四个问题实质上是:自己的事业值不值得去做;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确立优势之后如何实现这一优势;实现优势之后如何保持这一优势。16.烧开水之后,如果不保持的话,水还会变凉,变凉之后,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而要保持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烧开水还要难。17.分别是:无所事事,缺乏事业心的人;用心不够专一的人;急功近利的人;一心一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人。18.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如:用烧开水比喻事业成功;举围棋大师吴清源的条幅证明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核心优势。19.此为开放题。只要答出“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是什么”、“你应该如何把它完成”等意思即可。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7

  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一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12011118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