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黄鹂》学案

《黄鹂》学案

旧城已冷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黄鹂》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黄鹂》学案(精选10篇)

《黄鹂》学案 篇1

  学习要点

  1. 结合语境,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了解孙犁及其代表作。

  2. 培养分析评价课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赏析哲理散文的写法,领悟写作之道。

  3. 把握文章中心,领悟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重点讲解

  准确地把握本文的主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抓住本文的“文眼”

  内容含蓄隐晦的文章总有一两句话透露出用意,本文也是这样。本文的“文眼”有两句。一句是“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可见说的是黄鹂,讲的是艺术。把黄鹂看作艺术的化身,看作文学艺术家的化身,文意在我们眼前立即显豁了。另一句是“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可见不光讲艺术,各种事物无所不包,所讲的乃是哲理。黄鹂乃是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

  其次,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创作自由的根本观点

  邓小平说:“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列宁说过,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懂得这个根本观点,就能懂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作者渴望和憧憬的“春雨、宿露”“朝霞和彩虹”不正是列宁所说的“广阔天地”吗。

  第三,要联系历史背景

  一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论持久战》“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论联合政府》在文艺战线上,党“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就容易理解那时的黄鹂为什么发着“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为什么“金黄的羽毛上映着阳光,美丽极了”。

  二是“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历史背景。

  从1957年开始,在文艺界开展了反右派斗争和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文艺思想上机械论、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更加发展,粗暴武断、无限上纲的文艺批判几乎成为一时风尚。创作上,违背生活真实和缺乏艺术性的虚假文字和公式化、概念化作品风行一时。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写真实、写人性的作品和作家纷纷遭到批判,到1962年,由于“左”的错误倾向的影响,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应当干涉的事情。本文就写于此时。1962年以后,“左”的错误愈演愈烈,终于酿成“文化大革命”。

  联系历史背景,就容易理解作者寄寓在黄鹂命运上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感慨和向往。

  本文的写作特点

  1.用象征手法来说理

  对象征手法,同学们并不陌生。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富于文学性,形象生动,具有美感。比如上册书我们学习的《过万重山漫想》,随着作者思维的展开,三峡已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未知、艰难领域的一个象征:第一个征服三峡的人成为敢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精神的化身。象征这种手法使抽象的哲理形象化、生动化,从而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另外,象征手法还有含蓄的特点,因此在不便直抒胸臆、直陈见解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手法还能收到发人深省、引人寻味的作用。如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白杨礼赞》、《海燕》,虽不直抒己见,却一样通过艺术化的形象传递给读者有力的迅息、坚强的精神力量。

  本文关于黄鹂写了好几个片段,以时间为顺序组织安排,情节曲折起伏,但每个片段都蕴含着—定的意义。例如,正面表达作者观点的是第一个和第四个片段。黄鹂在战火中展现着它的英姿,实现了它的美,篇末更是借助一段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暗示了任何事物要达到美的极致必须拥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而第二和第三个片段却是反面的,伤害黄鹂的人虽然动机、情形各不相同,但他们对黄鹂造成的伤害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又暗示,搞“左”的一套,人们的动机是各不相同的。在“左”倾思想禁锢艺术的情形下,由于运用了象征手法,《黄鹂》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刻,显得珍贵而难得。

  2.叙事明理,水到渠成

  ①散文的材料一般较多,但围绕中心组材的说法太笼统,不具体。从本文的几个片段的安排来看,是符合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的,因此给人—种自然而然的感觉,篇末的说理也就处于情理之中,易于理解了。

  ②在以叙事为主的散文中,要注意议论恰到好处的使用。如本文点到为止,若隐若现,这才耐人寻味。

  3.语言清新自然

  孙犁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其清新自然、散发泥土气息(生活气息)的语言,在本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对黄鹂作者有两次集中的描写,一次是战火中的英姿飒爽的黄鹂,一次是被缚的、任别人玩弄的凄惨的黄鹂。从这两部分的描写中筛选重要词语,辨别修辞方法,会体会到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特色。另外,文中“我”的心情描写,用笔简省,用语平淡,但正是在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描写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他内心的不平静。

  另外,与这个语言特色相映成趣的是,作者在文中还运用了一些文言句式,音节和谐,摇曳生姿。

  对仗——“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排比一一—“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

  对句——“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

  对本文思想内容的评价

  1.从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上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从本文来看,作者借助黄鹂,真实地反映了六十年代初,文学艺术受到“左”倾错误思想束缚,不能达到极致的现状。邓小平在1979年说:“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列宁说过,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而孙犁在¨62年,就呼吁要为文学艺术发挥自己的极致创造理想的环境,谴责那种戕害文艺事业的极左政策.是何等可贵。

  2.从思想倾向的积极意义上

  思想倾向是否是有积极意义,是否给读者以健康的审美感受,是衡量艺术作品思想价值的重要尺度。《黄鹂》中的人生哲理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它给人的启发和思考,在那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渗透着积极的思想倾向。特别是文章中最后遇到黄鹂的那种“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景象,更是寄托了作者对艺术、对人生的追求:他多么希望能给艺术、给各种事物一个广阔的天地,使它们都能发挥到极致啊!虽然在被“左”倾思潮束缚的1962年.作者的这种呼唤难以得到热烈而认真的响应,但他这种乐观的预示,这种对理想的追求,无不闪烁着先知的光辉。

  反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的“致”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闲情逸致     b.错落有致     c.淋漓尽致      d.美到极致

  2.下列句子是复句的一句是(    )

  a.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平县的山村。

  b.有一次,在东海岸的长堤上,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一只回翔在天空的海鸥。

  c.这里是很安静的,甚至有些近于荒凉,它们也许会安心居住下去的。

  d.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有时清晨起来时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从林里,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3.文中叙述中年人猎杀海鸥的情节属于下列哪种叙述方式(    )

  a.顺叙      b.插叙      c.补叙       d.倒叙

  4.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孙犁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荷花淀》、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和散文集《晚华集》等。

  b.黄鹂,又名黄莺,身体黄色,嘴淡红,啼声婉转,吃林中害虫。正是因其对人类有益,作者才认为它美到极致。

  c.“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一句源自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原意为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一定要将其置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本文中的意义在于事物只有在相应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尽显其美。

  d.文章以黄鹂为线索,所写的主要对象是黄鹂。但文中又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表现主旨,启发读者进行哲理性思考。

  5.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对黄鹂迷恋的一项是(    )

  a.它们飞起来……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b.一听到它们叫唤,心里就很高兴。

  c.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d.使我看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能换成括号里的词吗?为什么?

  ①有时坐在小石凳上谛听(聆听)着,但总找不到它们的窠巢所在。

  答:                                                 。

  ②“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他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答:                                                  。

  ③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了一只回翔(飞翔)在天空的海鸥。

  答:                                                    。

  ④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着一种凄惨(凄凉)的神气。

  答:                                                    。

  7.分析下列句中的修辞手法,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并不匆匆离开,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

  b.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

  c.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d.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林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

  8.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不知对我的身心情感,起着什么性质的影响。

  a.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对自己的身心情感有不良的影响,它会消磨人的斗志。

  b.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对自己的身心情感的影响有好有坏,很难把它说清楚。

  c.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观察一下飞禽走兽,这是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对自己的身心情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d.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不应有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否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的不良的影响就不知有多大。

  9.对这篇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了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并由黄鹂转向大干世界,不仅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丽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的启迪。可见文章对人生哲理的阐发是水到渠成的升华。

  b.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江南,赞美黄鹂“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寄寓着自己的探索和憧憬,理想和追求,也是对于历史前途的乐观预示。

  c.文章启示我们不仅要执著地追求美丽极致,更要不懈地努力创造出能够容忍、发展美的环境、时代、社会,对人生,对艺术,都是如此。

  d.“黄鹂”之所以能在炮火中展翅高飞,是因为民族解放战争提供了创造、发展的广阔天地,达到了“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前几年”,“黄鹂”来而忽去,就是因为这样“自然结合”的破坏与丧失,作者热情讴歌了今天这样的能够容忍、发展美的新时代。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一)

  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睛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

  1.这几段文字与上文的作者几次追寻黄鹂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答:                                                                          

  。

  2.试阐释“景物一体”的意思。

  答:                                                                        。

  3.根据这几段文字,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悟出的哲理。

  答:                                                                   。

  (二)

  白   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长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框。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的,为什么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回答不超过25个字)

  答:                                                                      。

  3.文章第5小书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为什么?(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                                                                          

  。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

  答: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通过赞美白鹭,本文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4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2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里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参考答案

  一、1.a、b    2.c    3.b   4.b   5.d   

  6.都不能换。①“谛听”指仔细听;“聆听”没有强调仔细。②“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儿高。“兴高采烈”既写兴致也写神采,根据句意,应突出兴致。③“回翔”,含有回旋的意思,“飞翔”无此意。④“凄惨”用于写神情,“凄凉”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7. d(比喻,其他为拟人)  

  8. c(根据上下文意判断)   

  9. d

  二、(一) 1.本题旨在训练学生通过抓住关键性文字来把握文意的能力。在这几段文字的前面,作者写了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抗日战争时期,见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在病中,见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逛鸟市,却看到被玩弄的囚禁的黄鹂。写了四次经历以后,到这几段文字中,作者的追寻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黄鹂的“真正的家乡”,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而且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不仅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哲理的启迪。可见,这几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的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从上文水到渠成地升华出来的。

  2.景物一体,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比如,黄鹂的啼叫,飞翔与“春雨、宿露”“朝霞和彩虹”一体,虎与深山、驼与大漠、雁与长空、鱼与潭底一体。这里强调了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

  3.“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二) 1.c

  2.通过比较,突出了白鹭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不同意。从文中“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悠然自得的美。

  4.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

  5.c、e

《黄鹂》学案 篇2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黄鹂》学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黄鹂”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生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比较阅读,了解徐志摩诗的特点。

  【教学设想】

  徐志摩这个名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过留预习作业——“走近志摩”,让学生走近诗人,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经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从《黄鹂》入手,拓展阅读,比较《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三首诗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黄鹂》。

  (一)简述诗歌内容

  诗歌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梢,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一个怎样的群体,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不十分清楚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诗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引导题:

  1黄鹂有何特点?

  (1)“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中,“掠”“颜色”表现了黄鹂的什么特点?

  (2)“不作声”能看出黄鹂什么特点?

  (3)如何看待诗人“艳异”的感受?

  (4)两次出现“春光”“火焰”“热情”含义有何不同?本体、喻体有何不同?

  2你觉得“黄鹂”象征什么?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题:

  (1)“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在期待什么?

  (2)“怕惊了它”表现“我们”怎样的心理?

  (3)结尾中“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感受如何?

  (4)这首诗言终意犹未尽,试谈谈诗人还有哪些未尽之意。

  (四)讨论

  师生以上述问题为引导,主要理解下面三个问题。

  1黄鹂有何特点?

  抓住“掠”“颜色”“艳异”等词语可以看出,黄鹂迅捷、惹眼,这是黄鹂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充满灵性、给人带来意外惊喜;“不作声”又多了几分神秘,引人向往;前一个“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比喻黄鹂,使人感受到它充满生机、活力,热烈、冲动、张扬,引人向往。

  2你觉得黄鹂象征什么?

  《黄鹂》是一首象征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诗中两次出现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是一种理想的破灭,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

  学生展示预习作业“走近志摩”的材料。

  举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xx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练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

  诗人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

  由是观,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

  3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二、印发材料,比较徐志摩诗作三首《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像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

  钟。

  (一)思考

  1比较三首诗意象的特点。

  2谈谈这三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二)讨论

  1比较三首诗意象的特点。

  (1)《雪花的快乐》

  “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欢快、无拘无束、轻松自由)

  “认清我的方向”(目标明确)

  “飞扬,飞扬,飞扬”(坚定执著、矢志不渝)

  “她”——“有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理想的象征)

  (2)《为要寻一个明星》

  “明星”——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

  “瞎马”——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凭借物

  “荒野”“昏夜”——黑暗的环境

  骑手——诗人自比

  (3)《阔的海》

  “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表现出诗人追求光明的可怜、卑微和顽强执著。

  2谈谈这三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1)《雪花的快乐》

  这首诗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雪花的旋转、飞翔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阅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关注到,这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现实中他的灵魂也许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2)《为要寻一个明星》

  “为了寻一个明星”,这“明星”是什么?意象的隐喻是不确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与寻求者之间的严峻关系,黑绵绵的昏夜是对明星的一种严丝密缝的遮蔽,而执著的骑手却寻求它的敞亮,这中间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骑手的胯下却是匹拐腿的瞎马。想往和可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这样构成了。至于这种意象,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理想和希望有一点影子时,主人公已没有机会看到。从中我们体会到诗人追求理想过程中美丽的挣扎。

  (3)《阔的海》

  徐志摩在他为数并不算很多的诗文中多次描写过“飞翔”,“飞翔、飞翔、飞翔”,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称放弃所有这些壮观和逍遥,宣称无疑象征自由的“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而只是奢望“一分钟”的时间,“一点光”的明亮和“一线天”似“一条缝”的希望。一个“小孩”,当然是纯真、新鲜的,生命刚开始,希望刚萌生,绝对应该拥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开阔的自由与更长远的生命。而却“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这里面,满溢着诗人理想幻灭的几许沉重和悲凉。诗中,一个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希望显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怜。

  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首诗都是以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抒写自我的“灵性”,都是在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透示出了对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恼。

  三、本课小结。

《黄鹂》学案 篇4

  曾岚  

  说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开篇之作。第三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我们知道,理解分析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高二、高三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这篇文章是哲理散文的典范,讲好学好这篇文章,是成功应对日益注重文学鉴赏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考查的普通高考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高中阶段接触到的著名作家孙犁的第一篇文章,学习并理解好这篇文章将对高中学生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产生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帮助作用。

  说教法:采用启发式和目标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即结合教学大纲和高考对教学内容的要求,紧扣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训练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效果。如本堂课中对哲理的评价,对语言的鉴赏等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习题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侧重引导、启发和对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如本课对“极致”哲理的深化和拓展,对以小见大、从琐碎事得出深刻事理(或哲理)的哲理散文写作方法的深入探讨;借助课堂内涉及到的相关主题,引导学生读书与之相关的课外文学作品,借以满足高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如通过对《黄鹂》所体现出的“极致”哲理的评价,举一反三,让学生去阅读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说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迪下,通过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在活跃而又充满思辩的课堂上,感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培养语文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能力、逻辑思辩能力显著提高,语文素质明显增强。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借助黄鹂这个简单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对本文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的欣赏评价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文章在写法和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哲理的深入理解和评价;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欣赏、体味和模仿本文精彩的语言。

  教学学时:2课时(课时划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杜甫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的过程中,勾起学生对黄鹂这种鸟儿的回忆和遐想,从而引出课文标题黄鹂(板书黄鹂)。

  二、简要介绍作者孙犁(因为是初次,注解没有提到,有必要介绍)。通过介绍,让学生明白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清新、隽永是荷花淀派的行文风格,这也是荷花淀派派名的由来。明白这一点,在学习今天这篇文章时,学生就会下意识地用心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三、进入正文(初步理解):

  (1)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提两点要求,一是统计出本文总共几次提到黄鹂,二是每次提到黄鹂时分别是怎样描写黄鹂的状况和外部环境的,用笔在书上勾画整理出来。

  (2)老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争论和核对,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抽问方式采取个别和集休相结合,主要以学生思考回答为主,教师组织和引导)。

  (3)要求学生对几次描写黄鹂的地方再次精读,并要求归纳概括作者每次见到黄鹂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迅速板书,板书内容附后(见最后一页)。学生阅读完后,对照板书,按照板书示意图,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集体完成箭头后的内容。

  (4)通过对板书内容的再次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任何事物都是自己的极致”的哲理。

  (第一课时教学计划到此)

  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对本文哲理进行适度的评价。

  (1)结合课文内容和关于“极致”的注解,准确理解“极致”在本文中的准确含义。首先让学生阐述“极致”的含义,教师顺藤摸瓜。教师引导:黄鹂的“极致”在教材中讲得很明白,由此及彼,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他们的极致又是什么?(学生会说很多,如,马与草原、蜜蜂同花丛等,教师评价肯定),教师最后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结束对表象事物极致的拓展过程。(这是简单的知识迁移,评价哲理的第一步)。

  (2)抽象到理论思维,拓展“极致”哲理的深广度。教师启发:黄鹂要在优美的环境中才能达到自己的极致,动物尚且如此,那作为人类,人的极致该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听几个学生的意见。这个问题比较难,教师深入启发,举三个例子,加以启发引导。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只有同大自然和谐统一,才能得到快乐,才能充分享受人的乐趣。“天人合一”即为老子的“极致”观;二是《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千古绝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被认为是那一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极致”。三是讲讲北大、清华两所国内著名学府。众所周知,它很了不起,除开教学设备一流外,最重要的是,它那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大舞台。相传鲁迅曾为北大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人面像。五官表情由三个汉字组成,人、自、由。教师总结评价:以上是三个不同时期对人的生存生活环境的理性思考,有许多闪光点,当然也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刚才老师的引导,现在问题来了:作为高一年级,或者是高中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才是你们的“极致”,要求大家下去仔细思考,在本周以周记的形式反映给老师。(目的:这样做既练习了作文,无形之中又对学生热爱班级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周记改完后,在下次班会上讨论交流,一定会对班风建设起到巨大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二、体味、欣赏、学习、模仿本文精彩的语言

  (1)要求学生带着感情齐声朗读倒数四个自然段。教师一起跟读。朗读完毕,教师简要评价。

  (2)教师问学生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学生答“好”,教师问“好在什么地方?”,这些句式有什么特点,老师启发引导。请大家看这一段:“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乍云乍雨的天气。”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两个特点:一是反复使用“这里的”,说到这个特点,教师马上问: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支非常出名的歌曲,歌词非常好,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句式也非常接近,让学生回答是哪首。通过回忆,得出结论,教师同学生一起诵读李琼的歌《山路十八弯》歌词:“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教师与学生共同体会连续使用“这里的”妙处。二是形容词的精确运用和四字词语的语言表达效果。教师边问边讲解:密(换成浓如何)柳长堤,茂(换成别的词语怎么样)林修(换为长可以吗)竹,桑(水、稻)田苇泊。通过替换比较,加大了对同义词的辨析训练,也体会到了推敲炼字的重要。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归纳句式特点。得出结论:这些都是四字词语,整齐,朗朗上口,假如把它们换成:这里到处都是柳树,竹林,水田,芦苇荡,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啦。

  (3)动词的妙用:在书中找出”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几个词语。分析几个动词的妙用。得出结论:这当中,啸、游、走、排四个字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点睛之笔。趁热打铁,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这种用法,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板书)

  鹰(击)长空                   马(奔)辽原

  龙(腾)深渊                   蝶(戏)花丛

  三、理解本文的精巧构思,从总体上把握全文(总结)

  (1)回到文首,看副标题,病期琐事。琐,小也,事虽小,但通过小事表现的道理却不小。写文章贵在以小见大,贵在用简单的事例和现象说明深刻的哲理或表达复杂的内容。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唐涛的《琐忆》,通过几件小事勾画出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形象。海明威《老人与海》,通过写老渔夫打鱼,与鲨鱼搏斗的简单事例,揭示了“人是可以被打败的,但人战胜自然的勇气则是无敌的”生活哲理。教师要求大家下去阅读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对这篇文章作出评价。

  (2)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自然现象,要求写一篇300字左右,构思巧妙的哲理小散文。教师先给大家构思一篇,为大家参考。思路如下:前不久我买了一只草熊,就是那种外面用布包扎成各种动物,里面是草种子的一种玩具。买来之后,我天天浇水,希望早日长出草来,一个星期过去了,不见丝毫动静。我失望了,便不再管它,两个星期以后,居然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草。我顿悟:顺其自然在某些时候或某件事情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希望大家下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小事背后的闪光点。争取从一般性的东西上面发现更多的哲理。

《黄鹂》学案 篇5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黄鹂》学案 篇6

  曾岚  

  说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开篇之作。第三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我们知道,理解分析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高二、高三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这篇文章是哲理散文的典范,讲好学好这篇文章,是成功应对日益注重文学鉴赏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考查的普通高考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高中阶段接触到的著名作家孙犁的第一篇文章,学习并理解好这篇文章将对高中学生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产生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帮助作用。

  说教法:采用启发式和目标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即结合教学大纲和高考对教学内容的要求,紧扣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训练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效果。如本堂课中对哲理的评价,对语言的鉴赏等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习题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侧重引导、启发和对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如本课对“极致”哲理的深化和拓展,对以小见大、从琐碎事得出深刻事理(或哲理)的哲理散文写作方法的深入探讨;借助课堂内涉及到的相关主题,引导学生读书与之相关的课外文学作品,借以满足高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如通过对《黄鹂》所体现出的“极致”哲理的评价,举一反三,让学生去阅读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说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迪下,通过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在活跃而又充满思辩的课堂上,感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培养语文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能力、逻辑思辩能力显著提高,语文素质明显增强。

  (教案)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借助黄鹂这个简单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对本文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的欣赏评价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文章在写法和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哲理的深入理解和评价;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欣赏、体味和模仿本文精彩的语言。

  教学学时:2课时(课时划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杜甫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的过程中,勾起学生对黄鹂这种鸟儿的回忆和遐想,从而引出课文标题黄鹂(板书黄鹂)。

  二、简要介绍作者孙犁(因为是初次,注解没有提到,有必要介绍)。通过介绍,让学生明白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清新、隽永是荷花淀派的行文风格,这也是荷花淀派派名的由来。明白这一点,在学习今天这篇文章时,学生就会下意识地用心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三、进入正文(初步理解):

  (1)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提两点要求,一是统计出本文总共几次提到黄鹂,二是每次提到黄鹂时分别是怎样描写黄鹂的状况和外部环境的,用笔在书上勾画整理出来。

  (2)老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争论和核对,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抽问方式采取个别和集休相结合,主要以学生思考回答为主,教师组织和引导)。

  (3)要求学生对几次描写黄鹂的地方再次精读,并要求归纳概括作者每次见到黄鹂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迅速板书,板书内容附后(见最后一页)。学生阅读完后,对照板书,按照板书示意图,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集体完成箭头后的内容。

  (4)通过对板书内容的再次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任何事物都是自己的极致”的哲理。

  (第一课时教学计划到此)

  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对本文哲理进行适度的评价。

  (1)结合课文内容和关于“极致”的注解,准确理解“极致”在本文中的准确含义。首先让学生阐述“极致”的含义,教师顺藤摸瓜。教师引导:黄鹂的“极致”在教材中讲得很明白,由此及彼,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他们的极致又是什么?(学生会说很多,如,马与草原、蜜蜂同花丛等,教师评价肯定),教师最后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结束对表象事物极致的拓展过程。(这是简单的知识迁移,评价哲理的第一步)。

  (2)抽象到理论思维,拓展“极致”哲理的深广度。教师启发:黄鹂要在优美的环境中才能达到自己的极致,动物尚且如此,那作为人类,人的极致该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听几个学生的意见。这个问题比较难,教师深入启发,举三个例子,加以启发引导。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只有同大自然和谐统一,才能得到快乐,才能充分享受人的乐趣。“天人合一”即为老子的“极致”观;二是《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千古绝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被认为是那一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极致”。三是讲讲北大、清华两所国内著名学府。众所周知,它很了不起,除开教学设备一流外,最重要的是,它那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大舞台。相传鲁迅曾为北大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人面像。五官表情由三个汉字组成,人、自、由。教师总结评价:以上是三个不同时期对人的生存生活环境的理性思考,有许多闪光点,当然也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刚才老师的引导,现在问题来了:作为高一年级,或者是高中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才是你们的“极致”,要求大家下去仔细思考,在本周以周记的形式反映给老师。(目的:这样做既练习了作文,无形之中又对学生热爱班级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周记改完后,在下次班会上讨论交流,一定会对班风建设起到巨大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二、体味、欣赏、学习、模仿本文精彩的语言

  (1)要求学生带着感情齐声朗读倒数四个自然段。教师一起跟读。朗读完毕,教师简要评价。

  (2)教师问学生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学生答“好”,教师问“好在什么地方?”,这些句式有什么特点,老师启发引导。请大家看这一段:“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乍云乍雨的天气。”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两个特点:一是反复使用“这里的”,说到这个特点,教师马上问: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支非常出名的歌曲,歌词非常好,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句式也非常接近,让学生回答是哪首。通过回忆,得出结论,教师同学生一起诵读李琼的歌《山路十八弯》歌词:“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教师与学生共同体会连续使用“这里的”妙处。二是形容词的精确运用和四字词语的语言表达效果。教师边问边讲解:密(换成浓如何)柳长堤,茂(换成别的词语怎么样)林修(换为长可以吗)竹,桑(水、稻)田苇泊。通过替换比较,加大了对同义词的辨析训练,也体会到了推敲炼字的重要。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归纳句式特点。得出结论:这些都是四字词语,整齐,朗朗上口,假如把它们换成:这里到处都是柳树,竹林,水田,芦苇荡,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啦。

  (3)动词的妙用:在书中找出”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几个词语。分析几个动词的妙用。得出结论:这当中,啸、游、走、排四个字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点睛之笔。趁热打铁,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这种用法,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板书)

  鹰(击)长空                   马(奔)辽原

  龙(腾)深渊                   蝶(戏)花丛

  三、理解本文的精巧构思,从总体上把握全文(总结)

  (1)回到文首,看副标题,病期琐事。琐,小也,事虽小,但通过小事表现的道理却不小。写文章贵在以小见大,贵在用简单的事例和现象说明深刻的哲理或表达复杂的内容。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唐涛的《琐忆》,通过几件小事勾画出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形象。海明威《老人与海》,通过写老渔夫打鱼,与鲨鱼搏斗的简单事例,揭示了“人是可以被打败的,但人战胜自然的勇气则是无敌的”生活哲理。教师要求大家下去阅读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对这篇文章作出评价。

  (2)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自然现象,要求写一篇300字左右,构思巧妙的哲理小散文。教师先给大家构思一篇,为大家参考。思路如下:前不久我买了一只草熊,就是那种外面用布包扎成各种动物,里面是草种子的一种玩具。买来之后,我天天浇水,希望早日长出草来,一个星期过去了,不见丝毫动静。我失望了,便不再管它,两个星期以后,居然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草。我顿悟:顺其自然在某些时候或某件事情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希望大家下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小事背后的闪光点。争取从一般性的东西上面发现更多的哲理。

《黄鹂》学案 篇7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黄鹂》学案 篇8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黄鹂》学案 篇9

  《黄鹂》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2. 品味、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文中插入海鸥这一材料的用意

  教学设想

  1.事先了解常州北郊中学的校园环境,由环境导入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本文的内容并不艰深,因此,当较多地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及主要内容

  一、 导入  课文

  今天我们要研讨的课文是——黄鹂,她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黄莺,本文的作者是孙犁。

  二、引用诗句

  引导:你们学过哪些写黄鹂的诗句?

  回忆后,导入  ——在我的心里,下列诗句是写黄鹂的佳句。出示下列投影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 甫《绝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 牧《江南春绝句》

  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宋·晏 殊《破阵子》

  思考:这些诗中的黄鹂的生活状态怎样?你是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明确——生活得自由欢畅,可以从“鸣”、“争”、“啼”、“一两声”等词中感受到。

  探究:作者把生活得自由欢畅的黄鹂放到了一个怎样的背景中去写的?

  明确——美丽的春景之中,可以从“翠柳”、“暖树”、“绿映红”、“日长飞絮轻”等语句中感受到。

  总结: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读者感受到的是美,一种景物一体的和谐之美。下面我们来研究今天要学的课文,看看文中的黄鹂和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

  三、研读课文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标注出表现黄鹂的生存环境和形色神态的语句。

  1.学生自由交流。

  2.讨论、小结有关黄鹂的材料,按照“地点”——“生存环境”——“形色神态”的顺序完成表格。

  地 点 生 存 环 境 形 色 神 态

  阜 平 丛林、阳光 尖利啼叫、迅若流星、金色羽毛

  青 岛 林林深密幽静 追逐逗闹

  枪口之下 一去不返

  鸟 市 玩弄之中 焦黄羽毛、凄惨

  江 南 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 全部美丽

  3.引导:请大家他细研讨一下这五幅画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分类后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总结:我们不妨大胆地设想:假如文章只有这样五幅画面,那么,从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黄鹂生存环境不同,呈现出的形色神态也截然不同。作者写作此文要表现怎样的主旨?

  讨论得出:呼吁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直接表露这一主旨的是§22和§23段,齐读!!)

  4.引导:至此,我们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在写黄鹂时插入关于海鸥的一段材料。

  讨论得出:这是类比,因为黄鹂曾有过与海鸥完全相同的生活遭遇。

  5.引导:可是,文章并没有到23节就结束,请大家齐读§24和§25,看看对本文的主旨有没有新的认识。

  讨论后总结:呼唤为各种美的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读到这里,我们懂了,文中的黄鹂,是美的事物的象征。

  四、阅读方法指导

  到这里,我们还只是注重了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上没有考虑作品以外的因素。这种品文体情的过程,称为主观性阅读。

  投影下列资料:

  主观性阅读——只是注重了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上没有考虑作品以外的因素。(即“品文体情”)

  而读文学作品,单单品文体情是不够的,还要考虑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因素,这种知人论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实证性阅读。

  投影下列资料:

  实证性阅读——既考虑作品,又特别注重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因素的阅读。(即“知人论世”)

  1.引导: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看看这以后对文章的主旨有没有新的认识。

  投影下列材料:

  作 者 介 绍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现、当代作家。他的《荷花淀》、《嘱咐》等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也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1956年写完《铁木前传》后,他因病再也不写小说了。

  本文写于1962年,其时孙犁49岁。

  知人论世

  ●

  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环境越来越“宽松”,人对人越来越“宽容”,创作越来越“自由”,周围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却对写东西越来越感受到困难,没有意思,甚至厌倦了。

  ——孙 犁《 文 虑 》

  ● 政治斗争的形势,也有变化。上层建筑领域,进入了多事之秋,不少人跌落下来,作家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他兢兢业业,唯恐有什么过失,引来大的灾难。

  ——孙 犁《说赵树理》

  2.引导:读完这两段文字,联系文中黄鹂的遭遇,看看作者还有怎样的寄寓呢?

  讨论得出:作者还在呼唤要为一切的人才发挥出他们的极致而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读到这里,我们更应该知道,这篇文章中的黄鹂还可以看作是人才的象征、艺术的象征。

  五、总结

  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紧扣黄鹂的生活环境和形色神态间的关系,告诉人们:景物一体的和谐,是事物达到美的极致的前提。

  从美学角度看,和谐是一种极致的美——黄鹂与环境是这样,我想:昨天我所看到北郊中学的美也是如此。当然比这种自然的极致更美的是创造极致的人。

  美的事物

  象征 有了优美的环境, 一切人才才能发挥到极致。

《黄鹂》学案 篇10

  教学目标 :

  1、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重点为: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在四个概念中,分析是基础,只有完成对课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的理解之后,才可能对课文的一些问题或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即做出评价。这评价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有了对课文的看法,也就清楚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有助于丰富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阅读、鉴赏、写作以至思想水平得到发展,这种有目的的学习课文就是借鉴和吸收。

  2、 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并迁移到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教学设想:

  1、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

  2、 以情驭教,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背景: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中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课后要求学生尝试分析课文,自设自答个人认为是对课文理解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并确定一个作为代表性问题,以供下节课交流。另外,思考从词汇、句式、写法等方面你又有哪些借鉴?

  教学情景:

  [上课铃响起,老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师生互致问候。]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就是我们要学会什么?

  生:(齐答)分析评价和借鉴吸收。

  师:对,目标还很明确吗,(笑声)那好,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要分析评价作品的前提条件,这条件是什么?

  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自信地回答)

  师:不错,可要准确地把握课文,还离不开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还要了解作者的一些相关情况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本节课我们从整体把握开始,哪位同学愿意把前一节课中你所了解的整体内容给大家说说?

  [众多学生举手,择其一提问]

  生:从整体上看(顿一下),作者共五次写了与黄鹂相关的事。具体是:

  1) 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

  2) 抗战时期,见到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它“一闪而过”。

  3) 病中,在青岛,见到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

  4) 逛鸟市时,看到羽毛焦黄、神气凄惨的被玩弄的黄鹂。

  5) 江南太湖,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在这之后,作者还写了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认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鼓掌]

  师:的确让人高兴,王星同学的发言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总体内容,而且还把作者在文中的启示“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也给揭示出来。但这还仅是阅读文章的开始,在这基础之上,要进入分析评价文章阶段。接下来,根据课前的准备,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你分析课文时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看法。(并在题目后注上姓名以便交流)

  [五分钟左右之后,开始学生互评和老师简评。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略有调整。]

  生:(问):文章第一段说迷恋黄鹂,却没有具体来写黄鹂,这是为什么?

  (答):这该是为下文具体写黄鹂埋伏笔、作铺垫,同时也不设悬念的作用。

  (学生评):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这种写法比直接说更能看出文章的变化,同时也更能

  吸引读者兴趣。

  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看似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答):为了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再美好的事物也将被扼杀。

  (学生评):上文写了黄鹂被吓飞了,还不能表现它的悲惨命运,用海鸥的死来反面衬托。

  (学生评):应该是反面铺垫,说明作者对此类人的深恶痛绝。另外,用海鸥的死去,来表达自己对黄鹂不能理解朋友间的高尚友情的惋惜之情。

  (学生评):作者还借以暗示实际生活中的某种迫害。

  (老师简评):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生:(问):文中为什么说:“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所在”?

  (答):因为在这里黄鹂才能展示它的全部美丽,才能发挥它的极致。

  (学生评):这与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在江南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江南有春雨、彩虹、朝霞,这里美好的一切才是黄鹂的真正家乡。

  (学生评):这里并没有把它的全部美丽具体写出,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有断臂维纳斯那样的残缺美。(掌声不断)

  生:(问):倒数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排比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用排比句式,有助于集中而又鲜明地展示适宜黄鹂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有利作者表达那种美好的感情。

  (老师简评):这里涉及到修辞的作用。

  生:(问):作者爱黄鹂,可不什么不买下鸟市里那只可怜的黄鹂来放生,放它回自然?

  (答):一方面作者当时可能尚未找到适合黄鹂生长的地方,买下它后仍可能会死去,另一方面作者若买下黄鹂则有可能反而助长了捕鸟人的捕鸟之风,也将有更多的黄鹂受害。

  (学生评): 因为鸟市里的黄鹂,让人看不到它的极致,给人只有凄惨之感,故不买。

  (学生评): 因为笼中鸟并不是作者追求的那种自由的达到极致的鸟,它仅是一只悲惨的鸟,故不买。

  生:(问):文中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四段能否颠倒一个顺序?

  (答):不能。因为倒数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紧扣上段中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句展开的,衔接紧密,并且自然引出“极致环境中发挥极致美的黄鹂”,继而才能进一步阐述它们生活环境的美。

  生:(问):第十五段最后一句:“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中的“褒词”用得是否恰当?

  (答):恰当。在这是作者正话反说,讽刺了中年人的丑陋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中年人的厌恶的态度。

  (学生评):这“褒词”饱含作者对中年人的“瞧不起”,是含有轻蔑讽刺的味道。

  生:(问):第14段中有“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这与下文第10段中“朋友的高尚情谊,……”相照应,也表现了作者对鸟儿飞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生:(问):在第四段开头为何用了“终于”?

  (答):原因一作者对自己会生病的事早有所料。原因二让读者去想象不明说。

  生:(问):为什么说黄鹂的啼叫是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

  (答):因抗战时期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黄鹂富有生机的啼叫能激励人们寻求光明和希望。

  (学生评):补充一点,此时的黄鹂虽然“羽毛鲜丽,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但它却只能“迅若流星,忽隐忽现,一闪而过,想多看一眼也难”。这也正说明了只有江南太湖优美的环境,才是黄鹂的安居乐业之所在,即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他的极致。

  师:同学们的自问自答,以及相互点评,有理有据,可见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说思考也正是掌握文章的开始,而在思考中有问题时,我们可以……?

  生:与作者对话。

  师:(高兴地)对,通过刚才几位站板同学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你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们看,刚才大家的评价涉及到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结构和语言修辞,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分析评价,当然,那要正确评价文章的前提是什么?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现代文阅读的练习或考试中都不要忘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积累工作”,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黄鹂的文章,谁先说?最好能背   出。

  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唐朝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诗句。

  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是宋朝晏殊《破阵子》中的诗句。

  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很显然,黄鹂以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深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罗列,请同学们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诗句,抄到黑板报学习园地里,以供交流积累。乐意吗?

  生:(兴奋地大声说)乐意!

  师:根据单元要求,本节课还有一件大事还没完成,是什么事?

  生:借鉴吸收。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吃了”吸收了些什么东西?

  生:我特喜欢:“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

  句式工整,色彩明丽,很有境界。我仿写了一句:“人生的成功,是要伴着荆棘、坎坷;

  人生的辉煌,是要伴着汗水和欢乐。”

  生:我也仿了一句:“他们的成功,是要伴着汗水、拼搏;他们的腾飞,是要伴着毅力和信

  念。”

  生:我仿的是另一句:“这里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这里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 这里大漠

  长河遥远的思念,使我领略到了诗中色彩斑斓的梦,这是一种享受。”

  生:(掌声不断)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会“吃”,而且还“吃”出其中的味道:句式、内容、文采都学得非常到位。

  黄  菁:老师,我还积累了一些词汇,并把它们扩展成一小段话。

  师:(兴奋地)说来听听?

  生:天地间,风儿穿林打叶,行云流水,激昂高亢。谛听,又似十面埋伏的古战场,马嘶人

  喊。忽地又一道亮光划破云层从半空中直劈下来,几只停栖在电线杆上的鸟儿也受惊远

  飏,乌云动摇了,龟裂的大地即将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师:果然不错,充满动感。其它同学还有吗?

  生:看我的。(大家都笑了)接受着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洗礼,我们的羽翼日趋丰满,我们

  盼望着能带着梦想远飏。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高傲地遨游于天际,但只要我们努力,

  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我们的极致,生活便没有遗憾。谛听生活奏起的乐章,

  努力便是音符。

  生:(又是掌声不断)

  生:老师,我的借鉴与别人不同。

  师:是吗,那交流一下可以吗?

  生:好的。我认为文章的开头对没有见过的黄鹂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具体的

  描写,借“无论……还是……,不在……不在……”句式写出,使文章生动形象,这种

  写法很值得借鉴。还有文章中的一些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是相当有节奏感的,这都是可

  以借借鉴的。

  生:老师,我也说一下。

  师:好的,听听宇洋同学见解。

  生:我倒认为本文中揭示主旨时用的“水到渠成,点到为止,若隐若现”的写法,更是耐人

  寻味的,下周我就想用这种方法写一篇周记。

  师:说得好,我等你把周记写好,到时我很乐意成为你的读者。(笑声……)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我们的交流先到这里。在这我们小结一下:同学们的借鉴涉及到词汇的积累、句式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还有文法的学习,这一切都可称之为:借鉴吸收,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生:(点头同意)

  师:接下来我布置一下作业 ,每位同学应该经常地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下周的写作课里,我等待同学们的极致发挥。

  生:发挥极致。

  [铃声起,师生互道再见,下课。]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黄鹂》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16300118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