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颜值担当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微信扫码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通用14篇)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1

  一、同学们,这是一篇没有注上拼音的课文,请你认真地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并做好生字卡片。

  二、通过朗读,你认识了多少个生字?把你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灰(    )  阿(   )  顶(   )  披(   )  裳(   ) 蹲(   )

  迎(   ) 追(   )  姨(   )  鼓(   )  鲤(   ) 游(   )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通过留心观察,认识不少字了吧?把他们写下来,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多又正确。

  四、课文一共有6幅插图,请你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然后图文对照,再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的。

  五、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请用“——”划下来,小青蛙又是什么样子的?用“~”划下来。

  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请写下来。

  七、读了课文,下面这些词相信你能选对。

  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

  1.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        )。

  2.老师来到我家家访,我连忙(         )。

  3.那个阿姨把钱包丢了,我捡起来(         )还给她。

  八、读一读,猜一猜,背一背。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                                  

  谜底:(      )

  九、我知道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我还会把这个过程画下来呢!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2

  板块一

  1、导入:在一个美丽的小池塘里(出示挂图)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板书),他们一个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的游来游去,他们想找妈妈(板书),但是又不知道妈妈是谁,我们来跟它们一起去找妈妈好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来,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板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识字。

  1、听故事朗读。

  这群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仔细听老师讲,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这个故事好听吗?那就赶快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遇到生字宝宝就赶紧把他们圈划出来。

  3、教学生字:

  a.这些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从课文里面跑出来了,我们能认出他们吗?来,读一读吧!(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卡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标准读音。

  b.请同学们又轻又快的拿出自己的小卡片,同为的相互读一读字音,记一记字形。

  c.小老师领读: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读对了咱们就跟着他读,不对,我们就及时纠正。指名一位同学拿生字卡片领着学生读。

  d.教师重点指导:同学们记忆力真不错!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来,咱们再来试试吧!

  e.字音总算记住了,我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呢?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编故事

  板块三:在读课文,读正确流畅。

  好了,生字宝宝们该给回到课文大家庭去休息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出示小黑板)注意读准字音。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指两名学生读---相机指导---男生读---女生读

  2、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请一名声音洪亮的同学试着读一读。声音很宏亮,谁再来把字音读得更准些?再齐读

  3、你们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女同学一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老师想 来看看男同学的表现,来,齐读。

  4、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一句老师想先来读一读;同学们现自由地读一读,读完赶快停下来。谁也想来试试?你来。你来。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5、我听出来了,同学们的发音很准。上面的这四个句子其实就在咱们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中,咱们再来把这三个自然段齐读一遍。再来仔细的把这一段读一遍,要把句子读得更流畅。

  板块四: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学们真不错,不仅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也读通顺了,现在请四人小组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是什么样子?把有关的句子在书中画出来。

  2、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把课文中的句子找出来了?你是个读书认真的孩子!

  3、那小蝌蚪把谁当成了他的妈妈呢?通过读,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最开始把鲤鱼阿姨当成了它的妈妈,后来又把乌龟当成了它的妈妈。(出示鲤鱼和乌龟的头饰。)小蝌蚪和鲤鱼阿姨,和乌龟、青蛙妈妈又是怎么对话的呢?谁想戴上头饰扮演小蝌蚪,鲤鱼妈妈和乌龟、青蛙妈妈,咱们来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怎么样?

  板块五:写字

  感谢小演员们的精彩朗读,接下来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出示“有”、“条”生字卡片,读生字。

  一、要学会写字,先要观察。一边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一边书空。

  二、在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觉得要注意什么呢?“有”下面的月,撇要变成竖;“条”字上面是折文,不是反文。

  三、请大家拿出笔,摆正姿势,在书上描红,注意格式。

  四、师巡视指导。

  今天咱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回去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阐述自己的特征)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导写“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

  2、青蛙的本领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有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3、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4、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5、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4

  教学目标 :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 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5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 :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 布置:课堂作业 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 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序:

  (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 本作业 。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 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7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CAI课件、帖图、青蛙及蝌蚪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

  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

  三、学习课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4、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饿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饿心情?(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5、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8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动物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教育学生自觉保护青蛙和蝌蚪。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三幅图,与五段话中的三个重点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和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妈妈。第二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三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找到了青蛙妈妈。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反映青蛙生长过程的投影片或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有条件的布置学生到溪边寻找小蝌蚪或养小蝌蚪,观察它的形态及生长过程。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字中,“灰、腿、嘴、龟、追”这几个字韵母相同,要指导学生在对比中读准字音。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也要进行正音。

  分析字形时,要尽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能力。注意提示下面几个字:

  鼓:左右结构,右边是“支”不是“文”。

  追:里面是,不是。

  2写字教学。

  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蝌:左窄右宽,中间的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姨:笔画较多,应写紧凑些,注意右半部的笔顺是:。

  宽:写时注意宝盖儿要将草字头完全盖住,“见”的撇和竖弯钩要舒展些。

  嘴:左右结构,右上边的“此”要写得扁一些,右下边的“角”字要写得小一些,各部位间穿插适度,使字显得美观。

  鼓:左右结构,要注意左上边的第三笔横要写短一些。

  (三)词句教学

  可先让学生按顺序观察三幅图,然后默读,再仔细对照图画,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小青蛙的。然后引导学生在看、读、想、议中,理解“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这些句子说明小青蛙长得很快,身体变化非常明显。

  对于带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看图,进行理解。还可以演一演,使学生体会到小蝌蚪所在位置不同,所以用词也不同。在鲤鱼前面用“迎上去”;在乌龟后面用“追上去”;青蛙妈妈蹲在荷叶上没有动,所以用“游过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第五自然段,可以图文对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青蛙的特点。重点抓住“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出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个句子,体会“蹲着、披着、露出、鼓着”和“碧绿、雪白、大”这个词的意思。对“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这句,要抓住“蹬、跳、蹦”这三个词,让学生悟出小蝌蚪找到妈妈的高兴心情,以及他们长成小青蛙后,动作变得十分敏捷。

  学完课文后要指导学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一群蝌蚪灰色后腿鼓着

  阿姨乌龟摆动肚皮宽嘴巴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可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句子,通过比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可以启发学生把这三个句子对比着读一读,并结合看图,想一想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然后再演一演,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六)扩展活动

  1说一说青蛙是怎样保护庄稼的。

  2青蛙是捉害虫能手,我们应怎样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一)从图入手,初步了解图和文的意思。

  1先指导学生观察三幅图,同时提出问题:“这三幅图上的小蝌蚪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意,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能找到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多读几遍,基本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二)仔细看图,逐段朗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可进行板画或演示多媒体,引导学生读出小蝌蚪可爱的样子和快活的心情。

  2看图,读第二自然段。知道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和鲤鱼妈妈指出青蛙的特点,结合表演理解“迎上去”。

  指导读出小蝌蚪礼貌的询问和鲤鱼妈妈亲切回答的语气。

  3看图,读第三自然段。知道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和乌龟讲述青蛙的特点。

  指导朗读时,要读出小蝌蚪急切惊喜和乌龟慈祥和蔼的语气。

  4看图,读第四自然段。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已经长成一只小青蛙,动作十分敏捷的特点。

  5读第五自然段。使学生体会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引导读出小青蛙自豪的心情。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读写词语。

  (五)扩展活动。

  例二:

  (一)初步看图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用多种形式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看图讲故事。

  老师可配上课文插图,让学生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每幅图上写明要求用上的词语。如:第一幅图用上“大、黑灰色、甩着、游来游去”;“迎上去、四条腿、宽嘴巴”;第二幅图用上“追上去、大眼睛、绿衣裳”;第三幅图用上“披着、露着、鼓着、游过去、蹬、跳、蹦”。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以通过范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读出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的不同语气。

  (四)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读写词语。

  (六)扩展活动。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9

  设计意图:

  在看了小班孩子的美术活动《小蝌蚪》之后,我发现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还不能够很好的握笔去画小蝌蚪的尾巴,我萌发了上2研的课的想法。在设计好活动思路之后,结合我的教学设计,上网搜索了精美的荷塘图片,自己录制了青蛙妈妈和小蝌蚪的录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教学目标:

  1. 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和成功感。

  2. 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用手指压印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小蝌蚪找妈妈》、青蛙妈妈和小蝌蚪的录音、小蝌蚪的歌曲。

  2. 幼儿学具:和幼儿人数相等的手指印泥、餐巾纸、画有青蛙的a4纸张(上面画有小蝌蚪的尾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 教师播放ppt第一个画面:荷塘的图片:“今天有个小动物来我们班了,你们看——”

  2. 教师操作小青蛙手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的宝宝不见了,请小5班的宝宝们和我一起去找我的小蝌蚪宝宝好不好?”

  3. 播放ppt课件第二个画面,请幼儿一边看图片一边听青蛙妈妈和小蝌蚪的录音,感受故事情境。

  4. 播放小蝌蚪变出来的动画,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数有几只小蝌蚪,在发展幼儿的点数能力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5.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小蝌蚪是怎么变出来的吗?请你们猜一猜。”

  幼儿:“画出来的。”

  教师:“让何老师来教你们。”播放小蝌蚪指纹印画步骤的微课程。

  二、幼儿创作

  1. 教师:“青蛙妈妈找到了自己的蝌蚪宝宝,太高兴了,青蛙妈妈要请小5班的宝宝们再帮他们找蝌蚪宝宝,请你们去帮助青蛙妈妈吧。”

  2. 幼儿自选学具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小蝌蚪的歌曲)

  有的孩子开始还不敢去动手,看到别的孩子动手了,也尝试着,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很快就完成了。

  三、评价作品

  用数码相机拍摄两个幼儿作品,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孩子们感受帮助青蛙妈妈找到小蝌蚪宝宝的成功喜悦感,让孩子们给自己鼓掌。

  四、播放歌曲做《小蝌蚪》律动

  播放《小蝌蚪》歌曲,教师戴青蛙头饰带孩子们一起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律动,感受小蝌蚪慢慢长大的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10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 :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 布置:课堂作业 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 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序:

  (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 本作业 。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1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为起点,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建构,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2.“以读为主”,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训练语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开发,注意与生活建立联系,注意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

  学习目标

  1.认识“灰、腿”等9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青蛙一生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谁见过小蝌蚪?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一谈谈对蝌蚪的了解,如果学生谈出来,教师要鼓励,并且要问一问学生是从什么地方了解到的。如果学生不了解,教师可以讲解蝌蚪的特点、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你们说的小蝌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估计: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5、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那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你自己能解决吗?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再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同桌之间还可以交流交流。

  (学生在读课文时,教师要巡视指导,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出示识字卡片,指名学生读生字,并组词,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重点强调字音、或字义、或字形。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3、你们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好,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你读懂哪些问题?(轮流指名学生读课文,注意每段过后,让学生改错、或正音,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4、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不确定的,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

  二、再读课文,指导写字

  1、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再练习把这篇课文读读好吗?(采取男女生对读,轮读,比赛读,齐读,小组读等形式)

  2、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课的生字。请同学们看课后的生字表格,你发现这些生字有哪些规律,同桌互相说说,怎么写才能写好?

  (学生观察、议论)

  3、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提出生字后,教师要问其他同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教师边讲边写,再问:“老师写得怎么样?”如果学生挑出毛病,教师再写,直至学生满意。)

  4、你们也应该像老师这样,认认真真的写,好,现在大家动笔写吧!(教师巡视,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并且把写得好的,拿到前面展示。)

  三.外延伸,搜集资料

  读了《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同学们对小蝌蚪一定很感兴趣,对吧!那么就请同学们课后,再详细地查找一下小蝌蚪或青蛙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交流好吗?

  第二课时

  一.固词语,交流资料。

  1.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看形体表演猜词语”。

  (出示词语,一名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创造性表演,另一名学生猜是什么词语。“蝌蚪”“鲤鱼”“乌龟”“青蛙”“游来游去”“捕食”“摆动”“蹲着”)

  2.同学们玩的很开心,是吧!上节课老师还交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呢?谁来汇报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查阅的资料,可以是小知识、图片、儿歌、歌曲等)

  3.知道的真不少,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资料片,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边看边听边想,你想怎么学习这篇课文?(点击课件,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教师配乐朗读。)

  2.商讨学法,自主学习

  a) 同学们都听入迷了,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简单说说)

  b) 这篇课文很有趣,你们商量一下想怎么学,然后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商量后汇报,教师注意倾听,学生汇报的学习方法可能各有不同,教师注意优化学习方法,再适当的给些建议,使师生达成共识。基本把握:读句子,找词语,想问题,读出感情。)

  c)好,现在我们就按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小组可以展开讨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4-5人一组,开始自学,教师参与,随机指导。)

  3.汇报交流,点拨深化

  (注意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让按课文的次序汇报,课文的解读与问题的生成以学生为主,在学生体会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在抓住时机反问,揭示课文的重点,把握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学生能问的,教师不问,学生能读的,教师不读,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

  a)汇报第一自然段。

  点拨要点:小蝌蚪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甩着”是什么意思?换成“拖着”行吗?你能用动作体会一下吗?你读出小蝌蚪是什么心情?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吗?谁能读得更好?

  2、汇报第二自然段

  点拨要点:小蝌蚪看见了谁,怎么问的,怎么说的?小蝌蚪问鲤鱼是什么语气?谁能读出来?鲤鱼的话怎么读?同桌互扮角色读。

  3、汇报第三自然段

  点拨要点:小蝌蚪又遇见了谁,是怎么问的?乌龟怎么回答的?小蝌蚪为什么要问乌龟呢?你能学着小蝌蚪和乌龟的样子读一读吗?同桌相互读一读。我来扮演乌龟,你们来扮演小蝌蚪读一读,怎么样?

  4、汇报第四、五自然段

  点拨要点:请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已经变成什么样了?她看见了谁?小蝌蚪为什么一下子就认出妈妈了?小蝌蚪见到妈妈是什么心情?怎么读?怎么读出青蛙妈妈的话?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

  5、汇报第五自然段。

  点拨要点:小蝌蚪的尾巴怎么不见了?“已经”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你能想象一下他们跟着妈妈怎么捉害虫的?他们生活的会怎么样?谁来读一读?

  4.回归整体,领悟思想

  a)刚才同学们汇报的可真好,谁能把课文完整的读一读?(学生推荐)

  b)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如果学生不问,教师问:小蝌蚪找妈妈,问了鲤鱼,又问了乌龟,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把妈妈的特征说全面了呢?害得蝌蚪走了那么远的路?)

  c)读了这篇课文,你以后应该怎么做事呢?(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站在不同的角度说,说多说少都可以,只要说出心里的感受就表扬。)

  5.创设情境,表演体验

  1、《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很有寓意的童话故事,你们愿意不愿意表演出来呀?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练习一下,然后,老师要推荐一组到前面来表演。

  2、推荐一组同学,老师简单给学生化装,戴上头饰,学生创造性的表演。

  3、学生评议。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为起点,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建构,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所以问题的生成,阅读的方式,学习的方法,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商量的语气建构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不是放弃了教师的权利,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起主导的作用,例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组织,问题价值的取向,教学时间的调控等。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很多学习方式与内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学艺术。比如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提不出来,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什么策略来解决,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怎么办。教师在什么时候,指导学生朗读,在什么时候与学生合作,什么时候与学生讨论,这些心中必须有个基本的预测。教师还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事,那就是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不能变,变的是学生的针对问题的理解及不同的体验方式。学生针对某一课文内容的解读,首先按学生自己的方式进行(如,我读、我说、我问、我画、我演),教师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自己读议不意味着对内容的全面理解,或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导向,那么教师就要点拨,生成有价值的东西。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注意“以读为主”,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训练语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开发,注意与生活建立联系,注意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

  低年级阅读教学伴随着识字任务,识字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主张在读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形上,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与态度,识字要注意与写字相结合,要扎实的训练学生写字的基本功。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12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读通课文,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课堂实录: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谜语,猜猜看?

  师: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生:小蝌蚪(师贴小蝌蚪图)

  师:真聪明!再猜一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师:快快打开书p151,这篇课文全部都没有注音,大家想不想自己先试着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生1:可以问周围的同学或老师,

  生2:课文中有很多插图,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插图来猜一猜。(师给予充分肯定)

  生:(自由读全文)

  师: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读起来有些困难,没关系,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同学们可要仔细看,认真听。(课件显示故事情节,师范读)

  师:多有趣的故事呀!如果让你们再读一遍能比刚才读得更好吗?

  生:(信心十足地再读课文)

  师:大家快停下来,瞧,小蝌蚪们急着要和大家见面呢!(课件显示一群小蝌蚪,生字隐藏其中)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每个小蝌蚪都背着一个字宝宝,小蝌蚪想考考大家,待会儿出现哪个字就请大家从课文中把这个字所在的词语找出来,行吗?

  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学生活动:1、齐读2、小组合作读记生字3、开火车抽查4、反馈:说说自己最会记哪个字?)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字宝宝,我想现在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流利通顺,你们有信心吗?待会儿我要请最有信心的同学来展示一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瞧,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它们非常想跟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兴奋地)愿意!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蝌蚪吧!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小蝌蚪吗?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师:书上是怎样写蝌蚪的,大家找一找?(师播放课件,显示相关图片和文字,指名读)

  师:你们觉得小蝌蚪可爱吗?咱们一定要把这种可爱读出来,试一试。(生自由朗读第一节,再指名读)

  师:我也想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师范读后,生再练读,再指名读)

  师: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青蛙妈妈吧!(师指着黑板上的贴图)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师:大家真会观察!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青蛙的?(课件显示相关图片和文字,指名读)

  师:原来青蛙是这样的: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课件出示这三个短语,生齐读)

  师:假如现在你是一只大青蛙,你能用这些短语介绍一下自己吗?(同桌交流后,再指名说)

  师:快快读一读,反你们的喜欢读出来。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1:我找到了第一句,在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师:(将小蝌蚪形体变化的三幅图出示于小黑板)你们觉得应该是哪幅图呢?

  (生齐指长出后腿的那幅,师贴于黑板)

  生2:第二句是“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第三句是“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生选择对应的贴图,师贴于黑板)

  师:再看看书,仔细找找!读一读你找的这些句子。

  师:你读书非常认真,我很欣赏你!谁能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用声音告诉大家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要开放一个科学展览室,准备在我们班选一名解说员,给大家讲讲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有没有勇气试一试?

  师:谁是最勇敢的孩子,上台来给大家讲讲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师:听了他的讲解,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说得好,咱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生热烈鼓掌)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四、设置悬念,结束本课。

  师:小蝌蚪找到妈妈并不容易,中间还得到了两位好心人的帮助,他们是谁?下节课我们跟着小蝌蚪一起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13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的自然角也散发着勃勃生机。一群小蝌蚪在自然角的清水中嬉戏,当孩子们看见小蝌蚪时,注意力完全被小蝌蚪吸引了,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王老师,小蝌蚪哪里来的?”“小蝌蚪怎么这么小啊?它有眼睛、嘴巴吗?”……孩子们的议论引起了我的反思:应该把孩子们拉到我预设的活动中吗?很显然幼儿对小蝌蚪的兴趣很浓,马上打断他们,让他们来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显得很生硬。于是我调整了原有的计划,让孩子们继续观察,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小蝌蚪的脑袋是圆圆的、扁扁的,尾巴是细细的、长长的,它游的时候尾巴是弯弯的,不动的时候是直直的,顺着孩子的兴趣,我们一起学学小蝌蚪,并把小蝌蚪的特征编到了儿歌里,大家非常快乐。这时,一个孩子说:“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小青蛙的。”有些孩子马上附和,但也有人不同意,于是自然地引出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在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幼儿完全沉浸在故事氛围中,还强烈想表演这个故事。

  其实,主题课程中是有《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典故事,但教师主动引入和幼儿自发想知道而生成的课程在意义上是不同的,生成性课程让幼儿更有学习的强烈兴趣。孩子显然对小蝌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要根据预设的计划马上把孩子拉到故事中,就会造成孩子跟着老师走的现象,那么这时我们就应顺应孩子的需要,既然他们对小蝌蚪感兴趣,就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孩子观察到一定的程度个别幼儿就提出:“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的。”但也有人不同意,于是就产生了问题,这时我才引出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带着问题来听故事,效果则更加好,远远优于本来的预设活动。

  《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孩子们仍然沉浸在快乐中。在活动中我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兴奋。今后,我们要更加有心去发现和把握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点,让幼儿快乐学习。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篇14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  

  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 

  [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  

  1、 小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  

  2、 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   3、 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  

  2、 听完后汇报。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察课文插图)  

  学习生字“鲤”,怎么记?  

  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  

  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察课文插图4)  

  3、 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讨论: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  

  ⑵、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  袋---裳   甩---用]  

  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  

  4、 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五、 作业指导。  

  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   

  ---------------------------     小蝌蚪游来游去。  

  1、 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五、巩固练习。  

  1、 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  

  2、 完成课后作业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  

  2、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卡片抽读词语。  

  2、 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 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顺序可以调吗?  

  2、 讨论,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a、 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  

  b、 小蝌蚪看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  

  c、 小蝌蚪怎么说?  

  d、 “谁”怎么回答?  

  3、 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   4、 小结学法。  

  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读。  

  三、 讨论学习第三段。  

  1、 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三段。  

  2、 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3、 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四、学习四、五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⑴、 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  

  ⑵、 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⑶、 朗读这段话。  

  ⑷、 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  

  3、 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变化?  

  (尾巴变短了,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  

  4、 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  

  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5、 朗读四、五段。  

  五、 巩固练习。  

  1、 指导书写。  

  2、 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3、 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卡片认读生字。  

  2、 完成课作第2题。   

  --------------------------- 二、 朗读全文。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指导背诵4、5段。  

  1、 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  

  2、 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指名背  

  3、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段。   4、 按“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段。  

  5、 把4、5段连起来背。  

  {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传保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六、 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    板书:  

  13、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24760118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