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礼物》说课稿

《礼物》说课稿

甜到心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礼物》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

《礼物》说课稿(精选3篇)

《礼物》说课稿 篇1

  大家好!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剧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公仪休廉洁自律、机智过人的品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去品味人物语言,进而能联系剧本特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在自己排演课本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能比较准确地进行展示。

  情感目标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此类课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中的人物、年代又离学生较远。为了拉近距离,让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去理解、去体验、乃至产生共鸣,教学时第一课时已先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并对独幕剧的特点有所了解,而且也布置了学生收集资料,自由组合进行课本剧的排练。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先导后学,方法指引

  (三)交流分享、品读剧本      (四)拓展延伸、思想升华

  (五)展示表演  能力提升

  六、每环节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们倡导新旧知识要衔接,所以利用二人小组复习,互相复述独幕剧的特点,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课做铺垫,在学生回忆的同时重点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能力。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先导后学,方法指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我们提倡学生“不带问题不读书”,目的是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所以这里要留给学生读书的空间,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导学案的“精读感悟”部分做了修改,加上了自学方法的常规指导,梳理出了一个统领性的问题,使学生能主动探究。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4人大组合作交流。老师在导学过程中则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交流分享、品读剧本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品读剧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分为三个场景。即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的原因。

  一般来说,学生会按顺序汇报。汇报的形式可能是两人小组,也可能是四人大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评价,也可以激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同时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多种读书方式感悟剧本的特点,为后面排演课本剧做好铺垫。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就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拓展延伸、思想升华

  设计意图: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我准备在这里引导学生浏览导学案“拓展延伸”部分,并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目的是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五)展示表演  能力提升

  设计意图:由于课前就布置了学生自由排练,再加上前面的铺垫,学生肯定会非常喜爱。通过排演课本剧,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和情境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体验成功中增添自信心,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礼物》说课稿 篇2

  《礼物》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单元习作,下面是关于语文招聘考试《礼物》的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范文之《礼物》

  一、说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次主题单元习作的话题“礼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二、说教材

  《礼物》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单元习作,本主题单元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礼物的内涵:机场服务员把一束鲜花献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鼓励她重新站起来;父亲在生活极为困难,但女儿又非常需要的情况下给女儿买了一辆自行车做礼物;《奇怪的圣诞包裹》中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选择一袋故乡的泥土作为圣诞礼物;口语交际中的民间故事《千里送鹅毛》揭示了礼轻情意重的道理。每篇课文都是用独特的礼物表达了独特的心意。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也是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因而我在这堂习作课上,也试图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选择独特、有个性的习作材料。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礼物”为话题猜、听、说、结合起来愉快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四、说训练重难点

  抓住礼物的特别之处,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真情实感。

  五、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猜物激趣法。通过赠送礼物、猜礼物活动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汇报交流点拨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抓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一系列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3、当堂评定法。对当堂积极发言者当众给予表扬,尤其发言者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六、说教学过程

  (一)、互赠礼物、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从我进教室到现在,你们的一言一行让老师感受到咱们某某班同学习惯养成很好,能不能背一下课堂习惯儿歌展示一下咱们班的精神风貌。

  2、生背诵习惯儿歌

  3、老师鼓掌叫好。同学们你们不仅儿歌背得好,习惯养成做得早,好习惯会让你们受益终生,真棒!

  4、同学们,你们收到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了吗?是什么?(板书:礼物)(生猜-----赞扬的话甜甜的微笑竖起的大拇指、鼓励的掌声)

  (二)、猜“礼物”、抓细节

  1、理解“礼物”的内涵

  (1)同学们,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结合单元课文指导(指四、五名学生说说)鼓励、祝福、友情、亲情、思念。。。。。。

  (2)过渡: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

  2、猜一猜

  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同学们,老师为你们各组准备了一份礼物,准备马上送给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看看哪位同学神机妙算,能够猜出我送给你的会是什么样的礼物呢?(指导学生观察同学的表情、动作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板书:猜)

  学生纷纷猜测(每个小组的礼物各不相同)

  这么多同学都没有猜出来,我想问问大家,现在心里是什么感受?

  3、看一看

  师:眼见为实,请各小组长把礼物领回去。心动了吧?但还不能动。老师想知道你们此刻的心情?

  生:激动、兴奋、迫不及待……

  师:小心拆包装,可以吃、可以看、可以摸、可以用,小组讨论一下,老师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给你们。

  礼物一:抹布。礼物二:一首歌(大家最喜欢听的并同唱)。礼物三:一本书。礼物四:福娃(储蓄罐)。礼物五:糖果。

  各组纷纷交流老师所送礼物的意义。

  师:看到别组的礼物,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生交流略。

  师:老师送给大家的每一份礼物都代表我的一番心意。如果大家能把拆礼物前后的想法和拆后的心理活动完整地说一遍,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

  (师强调在这交流过程中,要抓住某个同学的表情或动作呢?整个班级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变化?)

  1、提出写作要求:

  (1)、抓住礼物的特别之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真情实感。

  (2)、题目自拟,看谁的题目更贴题,更漂亮。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礼物》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是幼儿园说课稿:礼物设计思路:

  开学不久,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有不少是家里的小霸王,对家人说话又吵又闹,显得很不耐烦;接送自己上放学活该当“书童”,极度缺乏感恩。《幼儿园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3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我想尝试通过《礼物》这一主题活动,在增进孩子们对冬季特征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机的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家人的精心照顾,从而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一、说教材:

  我以学前班《语言》书上册页教学内容“冬爷爷的礼物”为本主题活动的教学基础,以此深化感恩教育。

  二、说学情:

  我班一共有43个孩子,其中男生18,女生25。大多数孩子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对“冬季应穿戴厚实衣物”这一类的概念应该不难掌握。同时多数孩子感恩意识淡薄,在教学环节的转换与处置上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说重难点:

  重点: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即让孩子学会如何感恩。

  难点:依据本主题活动特点和孩子的认识水平而定,即让孩子懂得感恩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事实证明,教学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根据本主题活动的特点,采用以下教法,以增强学习效果:

  1、多媒体课件。因为本次主题活动要用到服饰的搭配、音乐、表演等较复杂的环节,运用多媒体相对综合性较强,所以该教法居于首要地位。

  2、情景教学法。把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中,更能引发孩子的兴趣。

  3、谈话、讨论、引导教学法。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发孩子的自主讨论,老师再进行切合时机的引导,让孩子通过阐述和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我国教育家关于教学方法的辩证观。而在实践上,学法指导更是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真正的衔接点。为了配合此次教学,我尝试用以下学法。

  1、讨论法。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讨论法正是与教法3的有机统一。

  2、游戏法。介于学前班孩子自控能力弱,好动的特点,活动中将插入游戏配合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活动效果。

  3、合作法。让孩子通过合作完成既定目标,培养和提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课时:一课时

  五、说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的深化明白感恩,懂得如何感恩。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冬季特征。

  3、能力培养目标:鼓励幼儿追求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六、说课前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冬季服饰(鞋帽围巾等)

  知识经验准备:故事:《灰姑娘》;游戏:我是小模特;手语:我爱我的家。

  七、说活动流程:

  开头部分:

  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故事《冬爷爷的礼物》,让孩子通过认识服饰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之一:冬天应穿戴厚实的服饰。且通过孩子的讨论,老师的引导大胆说出“毛茸茸”“暖和”“厚厚的”表述冬季服饰的词语。(10分钟)

  中间部分:

  由冬爷爷的礼物转向家人为孩子们准备每天的衣食住行,通过讨论、表述、总结得出结论:家人可是比冬爷爷还要辛苦得多哦!

  1、冬爷爷为灰姑娘准备了过冬的衣物,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呀?

  2、家人只为你们准备冬天的东西吗?每天都为你们做些什么?

  3、(亮点)家人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感谢他们?(引出“感恩”一词;用形象表示;复习手语我爱我的家,学习新手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要求孩子转过去向所有参加半日活动的家长朋友展示这两种手语。(22分钟)

  结束部分:

  幼儿自行组合,进行冬季服饰模特表演,以感谢和表达对家人的爱。(8分钟)

  八、我的困惑:

  1、由“礼物”向“感恩”转换,所设想问题是否牵强?能否达到预想效果?

  2、模特表演的场地问题。打算合并成两个大组分靠两组是否可行?

  学无止境,我真心希望此次说课和教学展示能得到在座各位的帮助和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上前进一大步。谢谢大家!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礼物》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26831118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