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雷锋日记二则

雷锋日记二则

甜生软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雷锋日记二则

微信扫码分享

雷锋日记二则(精选11篇)

雷锋日记二则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雷锋日记,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 )句话,是按( )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

  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

  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雷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有一次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

  5、听写新词

  三、作业 本第三题

雷锋日记二则 篇2

  教学要求

  1.理解两则日记的内容,学习雷锋同志热爱人民、关心同志的高尚品德。

  2.了解日记的格式。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日记的内容,了解日记的格式。

  教学难点 

  懂得文中两个“傻子”的意思。

  会回答这个问题:雷锋为战友做了许多事,本来很累,为什么他“感到快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新华字典》、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雷锋事迹

  (一)读课题。

  (二)教师问:同学们,你们了解雷锋同志吗?请你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们听。

  (雷锋是解放军战士,他做了许多好事,楼道的宣传画中有他在雨中帮助老大娘的画,还有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的画,说明他……)

  (三)教师补充: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这一天电视台、各单位都要表彰学雷锋的先进小组和个人,雷锋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雷锋的两则日记,知道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了解日记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一)读第一则日记

  1.小声读日记内容。

  2.紧扣“傻子”这一关键词向全文辐射,展开教学。

  (1)读“有些人说我是“傻子”,这是不对的”。

  (2)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说雷锋是“傻子”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想法。

  (3)这100元是什么钱?理解“省吃俭用”、“积存”的意思。

  教师:在当时每个战士每个月生活津贴仅有6~8元,而雷锋却把这来之不易的钱寄给了灾区人民。

  (4)投影:

  比较下列词句:

  教师:津贴费只有10块钱,是用来买生活必需品的,雷锋还在这几元钱中节省,你觉得他怎样?

  (5)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省吃俭用”、“积存”和“傻子”之间的关系。

  (6)抓住“傻子”这一关键词比较,用自己的话来说这两个“傻子”的意思。

  投影:

  教师问:这两句话中带点的“傻子”意思一样吗?

  学生:(前面有些人说的“傻子”是真傻。雷锋甘心做的“傻子”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代名词。)

  教师问:后一句为什么在“傻子”前面用上“甘心愿意”这个词呢?“甘心情愿”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的意思。

  3.体会最后两句话。

  (1)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教师:在学过的课文中,谁知道哪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傻子”呢?谁还知道哪些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无私奉献的“傻子”呢?

  (2)读最后一句话。

  “一个心眼”是什么意思?

  (“一个心眼”就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二)读了这则日记你知道雷锋是个什么人?(热爱人民。)

  三、朗读第一则日记

  四、学习第一则日记中的生字、词语

  1.重点指导两个字:

  2.比一比,口头组词。

  投影:

  了( ) 曹( ) 共( )

  辽( ) 遭( ) 洪( )

  火( ) 奇( ) 在( )

  灾( ) 寄( ) 存( )

  3.读这几个词,并抄下来:

  遭受 灾害 积存 辽宁 傻子

  省吃俭用 甘心愿意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读第二则日记,初知内容

  (一)全班小声读。

  (二)指名读。

  二、细读每句话,理解句意

  (一)抓第一句话。(到省略号这是第一句话。)

  教师:这句话比较长,你看看这个句子写谁?写的什么时候的事?雷锋为战友做了哪些事?

  让学生圈划出句中的“五床褥单”、“一床被子”、“六百多斤白菜”这几个词语。

  教师:这些数量词说明什么?删去这些词语有什么不好?他就做了这些好事吗?还有没有?

  (二)雷锋为战友做了这么多的事,本来很累,为什么他“感到很快活”?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三)雷锋同志做的这些事都是属于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都是小事,都是平凡的,细小的,谁都能做到的事。

  教师:从这些小事中反映了他的什么心?

  (关心同志,帮助同志的心。)

  (四)当战友高奎云看到自己的被子时说什么了?

  (1)这句话写的什么意思?

  (2)如果把“换”改为“补”好吗?为什么?

  投影:

  教师:下面两个句子交换一下写法,效果有什么不同?课文原句的表达有什么精妙之处?

  (五)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他是无名英雄。“无名英雄”是什么意思?

  (六)联系上下文,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一名无名英雄?

  三、读全文,思考: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总结全文,知道日记格式

  教师:今天咱们学习了雷锋的两则日记,雷锋同志还有许多好思想值得大家学习,你想知道吗?请大家在课余时间读《雷锋的故事》这本书。

  (一)指导学生看日记格式。

  (1)日记,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记什么内容呢?

  教师:日记要把自己当天最有意义的事记下来,日记内容要真实,写出真情实感。

  五、自学第二则日记中的生字,词语

  (二)(1)自己学习生字。

  (2)重点指导:“褥”“零”两个字。

  褥:这个字是什么部首?

  右边你是怎样记的?

  数一数一共有几笔?

  零:这个字部首是什么?

  下面是个什么字?最后一笔是什么?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投影:先( ) 办( ) 欠( )

  洗( ) 协( ) 炊( )

  令( ) 卒( ) 几( )

  零( ) 碎( ) 凡( )

  (三)读词语,并抄下来:

  褥单 协助 平凡 零碎事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练笔)

  一、读懂P112这段话

  (一)弄明白哪句是提示,哪句是要求。

  (二)读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提示。)

  教师:写谁?(班里的同学。)

  教师:写几件事?(一件事。)

  什么事?(关心集体、助人为乐。)

  写多少?(一两段话。)

  (三)读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

  教师:有什么要求?

  学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句子要通顺连贯。

  教师:什么是事情的经过呢?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开始怎么?有什么发展?结果如何。)

  (写请这个同学怎样做的?)

  教师:句子要通顺连贯是什么意思呢?

  (写完整话,句与句之间要连接、贯通。)

  二、互相讨论

  教师:在咱们班中有哪些关心集体 助人为乐的事?互相说一说,讨论一下。

  教师:把讨论结果说一说。(谁?什么事?)

  学生:①下雨时,李刚借伞的同学。

  ②班里的守时员每天最早到校,对工作认真负责,这也是关心集体的表现。

  ③修桌椅……

  ④小兰脚烫了,李丽每天照顾她上厕所。

  ⑤常莎是班里负责开门的同学,他病了,还把钥匙交给其他同学,他是怕同学进不了教室,这也说明他关心同学,关心集体。……

  三、练习说一段或两段话

  看书上这段话 想应该怎样开头?

  练习说话。

  四、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李美春)

雷锋日记二则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雷锋日记,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这一段共有( )句话,是按( )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

  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1、完成作业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

  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雷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有一次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

  5、听写新词

  三、作业本第三题。

雷锋日记二则 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同志甘做“傻子”的精神,懂得如何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他人的人。

  3.理解本课“傻子”的含义,批驳错误的观点。

  4.学习课文方法,练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为他人做好事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为重点;连段成篇,把几段话联在一起,写成日记为难点。

  教学思路:

  读议结合,读中悟意,以养成教育为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从平凡的、日常的、细小的工作做起。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正确认识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自觉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教具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一幅雷锋画像,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导入  课题。

  1.先请同学们思考,本学期,班里哪些同学做了好事?

  2.激发兴趣:上面大家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有的是见到的,有的是听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些做了好事,别人并不知道,或许过了很长时间别人才知道,或许别人永远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我们班哪些甘做无名英雄的同学,做了哪些好事,说出来,大家听一听(抽两三名学生说)。

  小结导入  新课:大家所说的小朋友都很好,愿意为别人做好事,反映了这些同学都有高尚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做好事,他做了哪些好事,你知道吗?(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在听时思考问题:①雷锋做了哪些好事?②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上反映了雷锋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精神?③当别人说雷锋是“傻子”时,他是怎样想的?

  2.抽两三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补充完整。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抽学生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上的错误。

  2.利用生字卡教学生字,教读后,抽两三名学说结构,组词语。而后学生做书空练习,帮助识记。

  3.学习新词。抽两三名学生读书上的词语,口头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学生练习,巩固字词。同桌二人,一人报字词,一人写,写完后交换批改,登记分数,看谁分数高。

  四、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自学课文中第一则日记。

  2.提问:①雷锋做了哪些好事?(把100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②有人说雷锋是“傻子”,他是怎样看的?(不对的。)③雷锋寄钱给灾区人民,有人说他是“傻子”,这种说法为什么不对?

  3.讨论,回答。抽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抽学生帮助补充。

  4.学生熟读课文,思考雷锋说的话。

  五、理解雷锋说的话,归纳主题思想。

  1.抽几名学生读一读雷锋说的和想的句子。

  2.雷锋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组织学生讨论,说说如何理解对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3.理解课文中“傻子”的含义,学习引号的用法。教师:这里的“傻子”带有引号,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傻子”用的是反意,引号是表示相反意思,其实不是傻子的意思。雷锋总结出了: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4.联系实际,学习引号的用法。

  5.讨论,归纳主题思想。学习雷锋同志,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六、细读课文,全面领会内容思想。

  七、组织讨论,进行思想教育。

  1.提出问题,思考:①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2.组织讨论,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

  3.组织学生评论,抽几名学生说说谁说得最好。八、作业 。

  1.抄写生字,组一个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学第二则日记。

  1.学生轻声读课文。

  2.提问:①雷锋星期日做了哪些好事?②雷锋做好事,是怎样想的?③雷锋有哪些高贵品质和精神?

  3.讨论,抽两三名学生回答提问,师生共同评议,补充完整。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提问:①雷锋星期日为战友做了许多好事,本来很累,可他为什么“感到很快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众把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些句、段,最能反映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抽几名学生回答,读一读你找的中心句、段,并口头说说这些句和段说了什么意思。)

  4.学生熟读这些句子,力争会背会写。

  三、熟读课文,理解雷锋的高尚品质。

  1.学生熟读课文,思考:这则日记说了雷锋做了哪些事,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和什么精神?

  2.指导学生讨论。归纳:反映了雷锋为别人做好事,甘做无名英雄的精神。

  3.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应该学习雷锋的什么品质、什么精神,你自己应该怎样做?

  4.组织讨论,抽学生当众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学习日记写法。

  1.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这篇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写的,与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讨论,抽两三名学生说一说。

  4.讲授,明确:课文形式运用的是日记。日记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先要写清日期(年、月、日),较详细的,还要写上天气,星期几,有的还有标题。然后就是正文,用几段连贯的话,把主要的事情交代清楚。

  5.思考: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很多,请同学们思考,学写一则日记。

  五、练习及作业 。以学雷锋做好事为主题,写一则日记。

  (陕西 潘 周焕成)

雷锋日记二则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  

  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3、知道写日记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格式,初步学会写日记。  

  4、能正确朗读课文。  

  5、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善于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  

  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雷锋是一个                    。有一次                     。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  

  5、听写新词  

  作业 本第三题。  

雷锋日记二则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 

  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3、知道写日记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格式,初步学会写日记。 

  4、能正确朗读课文。 

  5、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善于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 

  10雷锋日记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雷锋日记,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雷锋是一个 。有一次 。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 

  5、听写新词 

  作业 本第三题。 

雷锋日记二则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  

  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3、知道写日记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格式,初步学会写日记。  

  4、能正确朗读课文。  

  5、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善于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  

  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雷锋是一个                    。有一次                     。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  

  5、听写新词  

  作业 本第三题。  

雷锋日记二则 篇8

  1958年6月7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1959年8月30日

  党和领导叫怎么做,就不折不扣地按党的指示去做。这样,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有办法克服;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相反,如果脱离了领导,不听党的话,光凭个人的心愿去做事情,是很难做好的,甚至要犯错误。有些同志思想进步慢,工作成绩差,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自以为正确,不听党的话,不听群众的话,明明自己的看法不对,也不改正;明明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是正确的,也不诚恳地接受。这样,就会落后。

  党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

  听党的话,就会开放出事业的花朵!

  1959年10月25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959年11月2日

  我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以后,懂得了不少道理,心里感到特别亮堂,工作越干越有劲,只觉得有股劲永远也使不完。

  我为了群众尽了一点应当的义务,党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去年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鞍山市青年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这完全是党的培养,是毛主席思想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

  我要永远的记住: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

  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1960年6月5日

  要记住: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1960年6月×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我一定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不断进步。

  我深切地感到:当你和群众交上了知心朋友,受到群众的拥护,这便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1960年8月20日

  有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1960年10月21日

  今天吃过早饭,连首长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上山砍草搭菜窖。……劳动到了十二点,大家拿着自己从连里带来的盒饭,到达了集合地点,去吃中午饭。当时,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我走到他面前,他没有带饭来,于是我拿了自己的饭给他吃,我虽饿一点,让他吃饱,这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961年3月×日

  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1961年3月16日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

  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1961年4月×日

  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

  1961年4月28日

  现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的时期。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存在的暂时困难,坚决反对大吃大喝,力戒浪费。

  同志,你是否意识到您的一切生活在幸福之中?可能意识不到,也可能意识到了。当您能吃到一顿饱饭,穿上一套衣服,能当家作主,自由地生活,您有如何的感觉呢?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这是党和毛主席给您带来的,是革命前辈流血牺牲给您带来的。

  1961年9月11日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1961年10月3日

  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1961年10月19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1961年10月20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2年2月10日

  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1962年2月12日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1962年3月2日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1962年3月4日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1962年3月X日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1962年4月4日

  人生总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却重如泰山。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1962年4月17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62年8月6日

  我今天听一位同志对另一位同志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2004-01-08]◆

雷锋日记二则 篇9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教学重点:

  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雷锋日记,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

  (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 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听写新词。

  5、作业本第三题。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雷锋同志利用春节休假时间去火车站作好事的事迹,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了解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能理清课文第三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4、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读日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写雷锋同志作好事指导思想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雷锋同志生前的有关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

  2、读通课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小节。

  4、理解学习提示。

  教学过程:

  一、揭题,预习课文。

  围绕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通读全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这天雷锋做了哪些好事,雷锋做了这些事后是怎么想的?

  二、通读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

  1、抽读生字,读准多音字。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

  3、检查预习题3。

  4、解题:简介雷锋生平及主要事迹。

  简介日记及其主要种类。(特点、内容、格式)

  三、理解学习提示。

  1、指名读提示。

  2、出示提示前2句,抽生读,并思考:这两句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围绕思考题读、议,得出读日记要明确的3点:⑴哪一天?⑵什么事?⑶日记跟事的关系?明确这3点后,让学生在“学习提示”中圈划主要词语,并在“哪一天、什么事、关系”3个词语下,分别对应标上⑴、⑵、⑶。

  4、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5、对照上面得出第⑶小点,再结合雷锋事迹,体会“学习提示”中后两句话的意思。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边读边想学会了什么?

  2、讨论引导

  体会大年初一这个特殊日子的意义;

  联系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体会此节“总?分?总”的记叙方法;

  结合句子,理解“欢度、佳节、痛快”的意思。

  3、说说全节的主要意思,然后朗读此节。

  五、学习课文第2节。

  1、指名读,思考

  雷锋“心里觉得有件什么事没做似的”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事?

  大年初一雷锋也无心思玩,它在想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2、检查思考题,结合理解“探家、运输、需要”等词语,明确“这个时候、这些部门”的的具体所指。

  3、说说此节的主要意思,然后有感情地朗读此节。

  六、教师小结。

  几个方面:什么是日记?怎样读日记?前两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3、4节。具体要求理清第3节事情发展顺序,体会第4节雷锋“最幸福”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第3节。 

  1、默读全节,完成

  (1)用“Δ”标出描写雷锋作好事动作的词;

  (2)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检查

  事情发展顺序:雷锋到站看到老太太 帮助老太太 告别老太太。

  3、比较句子

  (1)我向副连长请了假,直奔抚顺车站。

  (2)我向副连长请了假,朝抚顺车站很快地走去。

  4、用“----”划出反映雷锋心理变化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5、朗读指导

  把握好节奏,读出激动赞扬的语气。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范读,思考

  (1)此节写雷锋做了哪些好事?用“О”圈出。

  (2) 人们是怎样夸雷锋的?用“-----”划出。

  (3)雷锋是怎样想的?用“?”划出。

  2、着重讨论

  (1)读“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指什么?“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意思?

  (2)读“我这样做……”句,雷锋把什么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他为什么这样看?说明什么?

  四、全文总结。

  1、日记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学习雷锋,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并落实在行动上。

  五、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六、指导完成“作业本”最后3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读日记的要点句段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日记应注意哪3点?

  2、对照上述3点,说说本文的内容。

  二、阅读方法迁移练习。

  读一则日记,要求学生对照上述3点说说。

  三、句段练习。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写法上的特点。

  2、仿照第1节的写法,根据下面内容提示,接下去说几句话。

  3、读课文第三节,说说事情发展顺序。

  4、依照第三节的写法,把自己近日来为别人做好事的过程写下来。(可作提示: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怎样做?人们对我怎样)

  四、作业练习。

  1、听写词语。

  2、写一则简单的记事日记。

  教学反思

  《雷锋日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读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陌生的名字了,他们对雷锋的了解并不多。如何让学生动情?这是本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时,我先出示雷锋的画象,让学生先从感受观上认识雷锋,然后再让学生讲讲你知道的雷锋。由于是农村的孩子,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非常有限,无非是从大人口中或为数不多的课外阅读中知道一点。所以我在学生交流后我又对雷锋稍做了一些介绍,最后我还用人们对雷锋的评价“傻子”雷锋自己对这种说法的看法,“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我宁愿做这样的傻子。”肃然起敬。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通过课件展示法、情境创设法、诵读感染法等多种方法结合闯关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激趣中去体会、去感悟。

  在“扫除障碍关”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集体解决等方式扫除了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障碍,如:“傻子”、“灾害”、“甘心”“省吃俭用”“漂亮话”“无名英雄”等词语,为下一关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在我们身边闪光。看!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他们吧。在“夸一夸身边小雷锋”这一环节中,开始学生很沉默,没人举手发言。我意识到这可能学生对“雷锋”对“做好事”还不太理解。所以我又让学生对这进行再一次的理解,又率先夸了班里的小雷锋。经这一提醒,学生开始活跃起来,兴奋地讲起身边的小雷锋。“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对这一句子的理解本来是课文的难点,但通过上一环,再来理解这句话,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在教学中,学生对雷锋精神能够理解,但体会得还不够深刻。在朗读上,没有细致地指导语气的缓急变化,学生读得虽然很用情、很流利,但感染力不够。今后要多下功夫,努力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更加激情,让课堂更加精彩。

雷锋日记二则 篇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雷锋同志利用春节休假时间去火车站作好事的事迹,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了解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能理清课文第三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4、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读日记的方法。

  2、难点:写雷锋同志作好事指导思想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雷锋同志生前的有关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预习课文。

  2、读通课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小节。

  4、理解学习提示。

  教学过程 :

  一、揭题,预习课文

  围绕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通读全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这天雷锋做了哪些好事,雷锋做了这些事后是怎么想的?

  二、通读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

  1、抽读生字,读准多音字。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

  3、检查预习题3。

  4、解题:简介雷锋生平及主要事迹。

  简介日记及其主要种类。(特点、内容、格式)

  三、理解学习提示。

  1、指名读提示。

  2、出示提示前2句,抽生读,并思考:这两句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围绕思考题读、议,得出读日记要明确的3点:⑴哪一天?⑵什么事?⑶日记跟事的关系?明确这3点后,让学生在“学习提示”中圈划主要词语,并在“哪一天、什么事、关系”3个词语下,分别对应标上⑴、⑵、⑶。

  4、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5、对照上面得出第⑶小点,再结合雷锋事迹,体会“学习提示”中后两句话的意思。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边读边想学会了什么?

  2、讨论引导:

  体会大年初一这个特殊日子的意义;

  联系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体会此节“总?分?总”的记叙方法;

  结合句子,理解“欢度、佳节、痛快”的意思。

  3、说说全节的主要意思,然后朗读此节。

  五、学习课文第2节。

  1、指名读,思考:

  雷锋“心里觉得有件什么事没做似的”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事?

  大年初一雷锋也无心思玩,它在想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2、检查思考题,结合理解“探家、运输、需要”等词语,明确“这个时候、这些部门”的的具体所指。

  3、说说此节的主要意思,然后有感情地朗读此节。

  六、教师小结

  几个方面:什么是日记?怎样读日记?前两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3、4节。具体要求理清第3节事情发展顺序,体会第4节雷锋“最幸福”的感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第3节

  1、默读全节,完成:

  ⑴、用“Δ”标出描写雷锋作好事动作的词;

  ⑵、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检查:

  事情发展顺序:雷锋到站看到老太太 帮助老太太 告别老太太。

  3、比较句子

  ⑴我向副连长请了假,直奔抚顺车站。

  ⑵我向副连长请了假,朝抚顺车站很快地走去。

  4、用“----”划出反映雷锋心理变化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5、朗读指导:

  把握好节奏,读出激动赞扬的语气。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范读,思考:⑴、此节写雷锋做了哪些好事?用“О”圈出。

  ⑵、人们是怎样夸雷锋的?用“-----”划出。

  ⑶、雷锋是怎样想的?用“?”划出。

  2、着重讨论:

  ⑴、读“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指什么?“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意思?

  ⑵、读“我这样做……”句,雷锋把什么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为什么这样看?说明什么?

  四、全文总结

  1、日记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学习雷锋,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并落实在行动上。

  五、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六、指导完成“作业 本”最后3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读日记的要点句段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日记应注意哪3点?

  2、对照上述3点,说说本文的内容。

  二、阅读方法迁移练习

  读一则日记,要求学生对照上述3点说说。

  三、句段练习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写法上的特点。

  2、仿照第1节的写法,根据下面内容提示,接下去说几句话。

  3、读课文第三节,说说事情发展顺序。

  4、依照第三节的写法,把自己近日来为别人做好事的过程写下来。(可作提示: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怎样做?人们对我怎样)

  四、作业 练习

  1、听写词语。

  2、写一则简单的记事日记。◆[2003年12月6日]

雷锋日记二则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最大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这则日记写的是。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雷锋日记,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 :这一段共有( )句话,是按( )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

  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做作业 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

  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雷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有一次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

  5、听写新词

  三、作业 本第三题。◆[2003年3月9日]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雷锋日记二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27446118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