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天涯浪子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微信扫码分享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精选14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1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茂密的森林,

  本来是动物的家园,

  可是燃烧的火焰

  使动物的家园被毁灭,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来是花儿的乐园,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弄得花儿妻离子散,

  这究竟是为什么?

  洁白的教室,

  本该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可是隆隆的爆炸声

  把教室给毁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

  湛蓝的天空,

  本来是鸟儿的乐园,

  可是雷鸣般的炮火声,

  把鸟儿的乐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动物

  有个森林,巨大的森林,

  不被战火烧毁!

  有个家园,快乐的家园,

  不被导弹炸毁!

  和我们一样享受生活的快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洁白的教室,

  本来是孩子们的天堂,

  可飞速前进的直升机。

  把它摧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美丽的大地,

  本来养育着全世界,

  可坚固的战壕和堡垒。

  把它占领,

  这究竟是为什么?

  逃难的孩子,

  本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可各种各样的军事武器

  让他们变成难民,

  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座座高山,

  本该是旅游圣地。

  可炮弹和硝烟

  破坏了人们恬适的心情,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不遭直升机的空袭!

  有一个家,美满的家,

  不遭炸弹的爆破!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指导教师:胡斗铃】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小学四年级⑶班 王嘉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翠绿的爬山虎,

  本来是窗前的玉帘,

  可是无情的炮弹,

  让它们无依无靠,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灿灿的太阳,

  本来是挂在天上的明灯,

  可是乌黑的硝烟,

  遮住了它的光芒,

  这究竟是为什么?

  蔚蓝色的天空,

  本来是鸟儿的天堂,

  可是轰炸机不时扔下的炸弹,

  把天堂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地狱,

  这究竟是为什么?

  色彩缤纷的草地,

  本来是昆虫的家园,

  可是漫山遍野的弹坑,

  让它们无家可归,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生灵们,

  有一个住所,安全的住所,

  不被罪恶的炮弹破坏!

  有一座花园,美丽的花园,

  不被坦克的铁蹄踏平!

  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天天快乐地玩耍,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和平就是可能的──读《儿童和平条约》有感

  这次,当我读完美文──《儿童和平条约》后,这一字一句构成的文章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竟如此强烈地牵动着我的心。

  对呀,这正是我们的心愿!世界如果没有战争,没有武器,没有破坏,没有憎恨,没有疾病……这将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星球!

  可是,当今社会,有多少不够完美的事:非典、疯牛病、艾滋病禽流感……战争,化学武器……

  就说战争,有多少无辜百姓不幸身亡。保卫国家是对的,乱杀良民是错的!谁不知道这样做主是为国家着想,可有多少生命就在一场场战争中结束。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呀,可为什么生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战争对人类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耻辱。不管是前人还是当今人士,都有责任去承担一切。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地给予我们的,我们将保卫它。大地惩罚我们的,我们将引以为戒。人类的自我破坏,我们决不容许。谁也不愿有那么一天,人类的脚印消失无踪。

  亲爱的朋友,世界是大家的,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共同学习!

  让我们每个人都放飞正义的和平鸽!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2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干苏婷

  今天,我终于上完了我的参赛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紧张、兴奋之余写下如下文字:

  这节课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品读结合、读议结合,因为它是深入语境地有效手段;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从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活动时间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我本身的情感也很到位,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预设后的生成主要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些在意料之外。有几处亮点:

  其一,开课时齐读课题3遍,就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两处关键的问题:谁和我们一样?什么是享受春天?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自学。

  其二,个性化朗读。我让学生自选一节诗来读,我不作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只是一遍遍地反问学生:你读得很气愤,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把最后这个问句读得特别重,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其三,在读中回答问题。当学生选读第5节时,我发现在自学时有一个男同学在省略号处产生了疑问,我现场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没有由我来提问,而是由这个男同学来问:“诗歌的结尾为什么有个省略号?”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想到了作者没有说完的话,那就是隐藏在文本后而后话──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此时,我板书了──“享受和平”四个字,并问学生:“开课时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能回答了吗?”结果说学生说到了,我马上板书──全世界儿童。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出又由学生解答。

  其四,激qing拓展:

  备课时,我偶然从一本《读者》杂志上发现了四幅获奖的法新社摄影作品,而且全是孩子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我配上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十分煽情。我先自己就最难写的一副图写了一节小诗:七八九岁的年龄,本该在校园里学习知识,可是这位身背泰迪熊的男孩却举着枪惊恐万状,这究竟是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现场填词。从现场的生成情况来看,和我预设的差不多:婴儿睡在货车下和非洲女孩失去父母的两幅容易写,写的人较多。伊拉克少女失去家园的有一个孩子写了,写得也较好,我事先怕写不到的,但事实有人写了,我很开心。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小节,可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发出祈盼,让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和展开想象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感情朗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重视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通过朗读,让学生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语气自然是逐句加重,语气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谴责。这样,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朗读,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承而又唇齿相依的关系。

  补充材料是拓展内容的有效手段。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对战争自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课文中所讲的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这些资料中了解到战争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安定的因素。从这些资料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战争让那么多的人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战争让那么多的亲人生离死别、国家沦丧……这样,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出现一幕幕战争的灾难。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是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在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景?沙漠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景?通过想象,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战争让本来安宁的自然世界变得喧嚣而残酷,自然也就了解了战争给自然社会带来的灾难。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对阅读课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展开想象,无疑是学习阅读课文的很好的方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反思

  在这次校内优质课评比中,我讲的是一首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在讲这篇课文时,六一儿童节正好刚过,从学生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还沉浸在快乐中。

  所以我抓住这个时机,课前精心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战争中受伤儿童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与自己幸福生活的对比,立刻激起了他们的情感波浪。感受到了充满血腥的战争打破了世界的和平,给同龄人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于是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再引导学生共同去感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内容,学生就会很容易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诗歌前四小节的叙述结构比较相似,都是先讲美丽的自然景物本来应该是怎样的美丽: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状况。在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遭受战争破坏的景象的对比中,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小节,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述的情感后,再让学生模仿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小节,并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然后通过回顾前四小节的内容,体会诗中四次提到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所表的情感,为学习诗中第五小节内容铺垫了痛恨战争的感情基础,最后与作者产生共鸣:停止战争,呼吁和平。整堂课的教学基本能够按着自己的思路顺利完成,但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诗歌情感。基于学生的特点,我还是选择了“扶、放、收”的方法,所以课堂中学生读的机会就相对少了。

  2、学生在提问题的环节中,问题内容比较浮浅,只是居于自己对字面的理解来进行提问的,不会没有深入挖掘诗歌内涵。

  3、针对这节课,我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示给学生,觉得和可惜。

  4、诗歌结尾处,学生情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5、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语言不够丰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教学中要尽力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理解词语时,教师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词语的理解可以在初读课文时以检查词语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在指名朗读纠正读音中理解,还可以根据学情在课文的阅读感悟中检查,总之,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把握。在;理解感悟课文时,一定要做到以读代讲,要引导学生抓住“本来----可是”的转折朗读,体会战争的残酷,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究竟是为什么?”,把为什么的原因具体化,而不是用“战争”两字贴标签,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做到熟读成诵。在拓展补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今天,是年组教研课我讲的是《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更是花大篇幅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让孩子们对战争进行强烈控诉以及和平的深情呼唤。在讲完之余写下我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品读结合、读议结合,学习课文。利用小组合作质疑提出问题,答案从文本中去找,在文中写出感受体会。然后填写表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活动时间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在读议这一环节,学生的读很到位,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文章前四小节通过强烈的反差,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有一个“……”,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让学生感受到,要有我们这样的环境上课,是多么不容易。祈盼世界和平常驻我家。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学生的议我做得还不到位,学生说的少了些。如果填表格这一内容去掉,直接汇报时间就会充裕了,学生说的也就多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也就能充分展开了,学生也就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品读结合、读议结合,学习课文。利用小组合作质疑提出问题,答案从文本中去找,在文中写出感受体会。然后填写表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活动时间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在读议这一环节,学生的读很到位,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文章前四小节通过强烈的反差,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有一个“……”,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让学生感受到,要有我们这样的环境上课,是多么不容易。祈盼世界和平常驻我家。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学生的议我做得还不到位,学生说的少了些。如果填表格这一内容去掉,直接汇报时间就会充裕了,学生说的也就多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也就能充分展开了,学生也就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在户外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一些我们的同龄人却不能有和平的生活,他们是谁呢?先看一段视频吧!(关于一段战争影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生交流)你思考一下,战争给人类会带来什么呢?如果发生战争,我们还能不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能不能在户外进行体育运动,能不能去享受春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争中的孩子们吧!(幻灯片两张,配音乐和图片说明“大家请看,天真可爱的孩子,本该在游乐场开开心心的玩耍,可是,弹坑斑斑的墙壁却和他做伴,这究竟是为什么?八九岁的年纪,本该在校园里学习文化知识,可是,这个失去亲人的女孩却只能独自哭泣,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感情。

  2、(播放录音和幻灯片),学生跟读再齐读生字,纠正新生字的读音。

  3、听课文诗歌朗诵,注意朗诵者的感情和新的生字词的读音。(放出相应诗歌幻灯片)

  4、展示朗读风采,请几位学生起来郎读,注意他们之间的不同感情和节奏感。

  5、让学生把全文的内容分成两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小结:前四节,都是写战争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安宁。

  小结:后面说明战争是残酷的,它使大自然不得安宁,让人类的生活不得安宁。(展示分段情况和段意)

  6、师生交流下列问题,边读边想

  ①放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并想一想,大海本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是什么情景?,[鲜明的对比],说一说: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说后再带着体会的感情齐读)

  7、再读诗歌,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读出感情,然后再一次展示朗读风采(第二,三,四节诗),然后师生交流下列问题:

  ①体会“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句话作者总共问了几次?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为什么前四节重复了这样的疑问呢?(让人感觉到诗人对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②为什么作者选取了“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这四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海陆空”,暗示是整个大自然都遭到战争的破坏)

  三、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师:可恶的战争破坏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作者呼唤的是什么呢?你呼唤的是什么呢?

  1、让我们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在呼唤什么呢?

  2、我们希望,我们祈盼……(引导反复读)希望祈盼要求苛刻吗?不,仅仅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仅仅是一张洁白的教室,多么简单的要求,读起来真让人揪心。

  3、拓展运用文本语言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4、回顾诗歌最后的一个标点——省略号,你觉得省略的是什么?(省略的是美好的、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平”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总结:是啊,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热爱和平的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2、配乐朗诵

  让我们带着作者的祈盼,带着对和平的呼唤,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4

  上完了我的教学研讨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后,在紧张、兴奋之余,我有很深的感受。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内容很简单,通过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几个场景中战争的描写,在最后一节中发出祈盼,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战火中的孩子能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节课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通过三读体会诗歌的感情,1、通读;2、品读;3、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

  1、通读。开始,我让学生把全诗读通顺读流畅,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里的内容。在读中我注重到一些生字的读音,如“弋”字,我出示了拼音“yì”,学生很快就读准了这个字的字音。我还及时纠正了学生读错的字音,所以这一遍学生能读得通顺、流利。

  2、品读。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再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描写春天美好的语句品读。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我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个性化朗读能让学生体现了个体的特点。开始我进行第一步:“享受春天”。在读中我先没有指导,只是问诗歌的内容或者其中的词语,学生理解后,我再让学生读,学生就能读出感情。如我着重让学生理解“乐园”“天下”,学生理解到那些动物的快乐,所以再读时就把快乐的感情融入其中来读,读得高兴、快乐,我从中听出了他们幸福的感情。其次当我在教学“春天幻灭”时,由于学生对战争是比较陌生的,我就出示了相关课件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景象。当一张张可怕的战争图片和“轰隆降”的炮声在教室里响起时,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件上了。我再让学生读,是什么打破了动物们的梦幻,并让学生自选有关内容来读,我不作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只是问学生:你读得很气愤,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就自然地说他很气愤。再接着我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学生的情绪被我调动了,所以读时,都用心去读,读出了气愤的感情。

  我又让学生自己交流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又将我自己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观看。很快,孩子们的眼睛就发直了,一张张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肢体不全的无辜的儿童的照片,还有一列列令人惊心的数字,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强烈的撞击,然后我选择了一组图片“战争中读书的孩子们”,就这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而那一个个确凿的数字,一个个真实的图片就此印入他们的双眸,继而定格在心,没有阳光,没有鲜花,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我这时就问:“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学生立刻回答:“和平”。这样我就顺利地进入了课文的第三部分“再享春天”的学习。这时,学生感受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使儿童受到极大的伤害,激发了孩子们的悲伤、愤怒和祈盼之情。孩子们开始朗读了,我也开始朗读了,声音和平时很不一样,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激qing。我惊喜地发现,平时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的人也读得非常有感情。甚至一学生习作里写“连平时调皮的秦晗夏同学也读得非常有感情。”由学生和教师的齐读,共同抒发了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喜爱和祈盼之情。最后,我问学生:“读完了吗?”学生都说没有,继而体会到省略号的用法。诗歌省略了什么?学生回答多种多样,但呼声最高的是:“和平!”我马上板书:“享受和平”。 读完后,我表扬了大家,夸他们真正是用心在读了。

  “那这时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我提出问题后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了。学生回答后,我出示了《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自由读。

  3、诵读。最后我让学生再读诗歌时,学生情绪高涨,读得铿锵有力。

  最后,我出示了两项作业:1、必做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选做作业:《儿童和平条约》读后感或进一步阅读了解战争的相关资料。就这样结束了这节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这个理念,始终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重视“三维”目标的评价,突出素养;注重拓展延伸。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qing,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这节课上,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四十分钟里,师生共同经历了享受春天的幸福,又遭受战争的苦涩,最后希望停止战争,重享幸福的春天。整堂课师生一起享受激qing,享受心灵的震撼,享受和平的春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5

  一、自学(5分钟)

  学习目标(我们要到那里)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朗读课文。

  自学方法(我这样到那里)

  1、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认识4个生字。

  2、联系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量学(15分钟)

  (1) 他们原先是什么样子的呢?

  (2) 谈谈现在又如何?

  (3) 把原先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作者运用这样的对比你意识到什么?

  (4) 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中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之后,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

  三、示学(15分钟)

  1、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热爱和平的我们在一起共同努力,和平就是可能的。在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四、用学(2分钟)

  1、读拼音,写词语。    

  wèi lán          xún yì       xī    yì        lǜ yīn 

  (          )   (         ) (       )  (         )

  qí pàn          bú sù zhī kè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阻挡—            欢乐—            祈盼— 

  五、测学(2分钟)

  1、诗中四次反复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这表达了作者对(     )的控诉;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世界人民对(     )的渴望。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诗中写了人们熟悉的景物,将原有的(                      )与(                       )的景象作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六、思学(1分钟)    

  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结束今天的这堂课,上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请你把它写下来。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热爱和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生活图片和文字资料。

  2、自学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弄懂意思。

  3、写有作业的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准备:

  1、自由的朗读诗歌,解决生字生词。

  多音字组词:   乐         弹          发     

  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     )的大海              (     )的教室

  (     )的沙漠              (     )的脚步

  (     )的草地              (     )的课桌

  (     )的战舰              (     )的坦克

  (     )的导弹              (     )的地雷碎片

  3、我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能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本文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        )的视角,揭示了 (       ) ,发出了(         )。诗歌的前四节序数结构形似,将(        ) 与(      )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            ),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图片: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

  2、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二、初步感知,扫清障碍。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提醒学生注意:“弋”读“yì”,不要读“ɡē”。“茵”、“频”的韵母均为前鼻音,“祈”读第二声。

  2、师:同学们,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自己查字典。

  3、教师检查。

  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海鸥、蜥蜴、甲虫

  三、细读第一部分(1—4小节),了解战争。

  1、默读课文1到4小节,全班汇报,检查。

  ⑴、说说大海原来是什么样的?

  (大海是海鸥的乐园,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⑵、谈谈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呢?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⑶、把原先和现在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⑷、从这样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3、师: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到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

  (围绕战争的罪恶回答)

  4、指导朗读:你觉得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5、师:作者在课文的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来朗读1到4小节。

  四、激情朗读第五小节,升华情感。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小节。

  2、师:从这节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的体会,读出你的情感。

  (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3、指导朗读: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发出对和平的呼唤,一起高声朗读第五小节吧!

  4、师:在1986年,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5、出示《儿童和平条约》,全班齐声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1、师: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我们希望,我们祈盼,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平”。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六、布置作业。学完了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单元内容办一张手抄报《战争与和平》。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和展开想象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1、通读。开始,我让学生把全诗读通顺读流畅,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里的内容。在读中我注重到一些生字的读音,如“弋”字,我出示了拼音“yì”,学生很快就读准了这个字的字音。我还及时纠正了学生读错的字音,所以这一遍学生能读得通顺、流利。

  2、品读。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再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描写春天美好的语句品读。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我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个性化朗读能让学生体现了个体的特点。

  我又让学生自己交流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又将我自己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观看。很快,一张张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肢体不全的无辜的儿童的照片,还有一列列令人惊心的数字,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强烈的撞击,然后我选择了一组图片“战争中读书的孩子们”,就这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而那一个个确凿的数字,一个个真实的图片就此印入他们的双眸,继而定格在心,没有阳光,没有鲜花,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我这时就问:“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学生立刻回答:“和平”。这样我就顺利地进入了课文的第三部分“再享春天”的学习。这时,学生感受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使儿童受到极大的伤害,激发了孩子们的悲伤、愤怒和祈盼之情。孩子们开始朗读了,我也开始朗读了,声音和平时很不一样,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激情,共同抒发了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喜爱和祈盼之情。最后体会到省略号的用法,诗歌省略了什么?学生回答多种多样,但呼声最高的是:“和平!”我马上板书:“享受和平”。“那这时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出示了《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自由读。

  3、诵读。最后我让学生再读诗歌时,学生情绪高涨,读得铿锵有力。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对阅读课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情朗读、拓展材料、展开想象,无疑是学习阅读课文的很好的方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

  1、板书:享受春天,同学们,春天是美好的,现在我们正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那么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温暖的、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2、是啊!春天本来是温暖的,充满着生机,春天是那么的美好,可是有一些我们的同龄人却不能和我们一样,他们是谁?是什麽使他们变成这样的?(战争)出示图片资料。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感情。

  2、检查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和拼音)重点指导“弋”“频”。

  (2)诗歌有几个小节?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展示读。(指名读)正音并评价。

  三、走进春天 ,体验美好,抒发情感。

  1、出示导学案,小组展开学习、交流。

  ①全文共有5节,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原来是怎样的?现在呢?把原先的景色与现在的放在一起,采用了什么方法?

  

  原来的美好与宁静

  遭战争破坏的景象

  

  

  

  

  ③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第五小节作者“希望” 什么?“祈盼” 什么?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反馈汇报。

  四、回到春天 ,祈盼和平,深化主题。

  1、拓展运用文本语言: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2、此时此刻,就让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热爱和平的我们,一起来呼唤和平吧!

  3、宣读《儿童和平条约》。(课件出示)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生配乐齐读。

  4、出示仿写诗歌,生自由仿写一小节。 

  仿写诗歌:  

  ————的————

  本来是——————

  可是————的————

  ————————

  这究竟是为什么?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希望   祈盼

  ↙      ↘

  制止战争    呼唤和平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8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小学 丁家才】

  〖明确教学目标,把教材用“活”〗

  语文教学要把握准学科的个性,应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重视情感熏陶,培养个性和良好品格。围绕三维目标,执教的老师努力把教材用“活“。如高锡逵老师在执教《日月潭》时,把教学过程定位在“激发情感,朗读感悟,扎实训练”的基点上,让学生的头脑里展现“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薄薄晨雾”“点点灯光”“蒙蒙细雨“的一幅幅画面,紧扣这些优美文字,让学生陶冶在日月潭的美景之中。费华疆老师执教的《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指导学生朗读前4节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对比战争前后不同场景,感受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最后指导学生仿写一段诗,既给了学生练笔的机会,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悲伤和愤怒之情。

  大多教师以教材为例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有的收集资料,有的补充材料,让教材更充实,使课堂更丰富。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益中学 胡明洁】

  〖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拓展类型单一,迁移不足〗

  把教材中的课文前后串联起来,重新进行阅读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拓展阅读,可以促进知识的类化,提高思维的概括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类化、迁移。如,四年级下册的《夜莺的歌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四篇课文都写到了战争与儿童,而又各有特色,让学生把有关内容找出来,比照着阅读,就可以发现有的课文歌颂了儿童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有的课文则歌颂了儿童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的诅咒,在此基础上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有了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此外,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多样化,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读图”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随笔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 马 玲

  今天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首儿童诗,内容很简单,通过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几个场景中战争的描写,在最后一节中发出祈盼,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战火中的孩子能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由于是本组单元中最后一篇课文,所以我想把它既作为全组课文的总结,又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端,以此带动学生继续通过阅读和互联网学习。搜索了一些战争中的儿童的相关图片后,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教室里就连通着因特网,为什么不把我收集信息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呢?同时,最直接的与社会接触给他们的必然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来到教室,孩子们三三两两围了上来,杨航又向我请求:“老师,再看看我们军训的照片吧!”昨天发在博克里的照片让军训时的苦不堪言变成了幸福的记忆,他们的幸福也更加促使我把班级的教学日记继续写下去,用“文学的耳朵”去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是我的幸福。“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又浪潮般地涌来,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我关闭画面,开始说话:“同学们,你们刚才的笑声很感染我,在这样美丽的春天,我们是多么快活,多么幸福,可是,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却有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却由于战争的原因,不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孩子们表情有些凝重了,亲情节这一段时间的读书、活动,他们的感情细腻多了。我问:“昨天因为春游突然改期,所以我没有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但是有没有同学已经读过了?”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很兴奋地把手高高举起来,我又说:“老师这会儿又被幸福包围了!这就是你们自己开始主动地去学习了啊,我们经常说求知欲很强,这就是啊!”“老师奖励,请全体昨天读过的同学起立,一起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孩子们开始朗读了,声音和平时很不一样,充满了力量。我惊喜地发现,坐在最后面的陈文豪,居然也跟着大声读了起来,而且读着读着,他情不自禁站起来了,更加投入地读着。

  读完后,我表扬了大家,夸他们真正是用心在读了,所以很感染我,尤其夸了一下陈文豪。对他,我要小心翼翼地保护他每一次热情点燃的时刻,然后能烧起一团火。“大家再快速看一遍,这一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问题?”趁热打铁,让孩子们的头脑开始动起来。巡视间,蔡欣达问我“巡弋”是什么意思,张灵逸和孙朝毅问我“沙漠上怎么还有战争”,都做了解答,初云鹏已经在向我说感受了,他说他知道了战争对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害,他要告诉那些发起战争的人,要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开始交流了,今天居然是陈麒安第一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很是高兴,刘思远、张曜云、卢紫光、李泓毅、黄媛玲、蔡欣达、卢修文等等爱发言的同学已经带起了一些人了,所以,永远要在班里树立这样的导向,让最优秀的像领头羊一样一直带着走向丰草肥美的知识原野。陈麒安把第一节很有感情地读了一遍,不用多说什么,他已经懂了,然后蔡欣达又说了对第二节的理解,刘思远又迫不及待地把全诗总结成“战争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们就好像在进行 ‘慢性自杀’”!接着对动物无比热爱的卢紫光又起来补充了他认为人类战争和动物间的争斗不同,动物是为了生存,是自然之道,而人类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为了掠夺资源,争夺利益。这个孩子现在说得很有些见地了。卢修文又站起来问了“巡弋”的意思,本来想蔡欣达会很高兴站起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没有说话,就找了几个孩子解释。最后杨航又深有感触地起立说他用四个字来总结──战争无益。

  感觉孩子们说开了,但是就战争中的儿童来说还是感性太少,于是我说:“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儿童。大家请看──”

  我在百度图片搜索中输入了“战争 儿童 ”字样,很快,孩子们的眼睛就发直了,一张张满满的照片,还有一页页的数码,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初次的撞击,然后我选择了一组图片“战争,孩子们的眼睛里不再有天堂”,点击过后,残破的庭院、惊恐的眼睛、身背大枪的士兵、被炸断肢体孩子痛苦的面容……就这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而那一个个确凿的数字,一个个真实的名字就此印入他们的双眸,继而定格在心,没有阳光,没有鲜花,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我只听见了凝重的呼吸,然后我又打开一张《巴勒斯坦儿童战争游戏》的图片,语气低沉地告诉他们:“更可怕的还是孩子们在战争中心灵的感受,巴以冲突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历史上长久以来的冲突,一直没有解决,所以硝烟不断,两个国家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互相仇视,玩的游戏都是战争游戏,那么我们试想他们长大后会怎么样呢?”

  “新的战争!”孩子们异口同声。

  “是啊,世界就是这样并不太平,让我们再一起把雷利哥哥的呼声齐读一遍,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维护和平之花吧!”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这发自一个饱偿战争之苦的中国孩子内心的呼声又一次在教室里响了起来。读完后,我让同学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他们的神情告诉我,窗外天天见到的风景在和平的环境下有了更深刻的内涵。然后我们一起又把诗中的最后一节读了一遍,因为我们虽然是小学生,但是依然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最后,我让大家自由阅读《儿童和平条约》和《园地四》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相关内容,并且让他们回去后向老师一样通过图书或者网络收集有关战争和儿童的信息,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把它们整合起来,制作成手抄报,或者网页形式,或者其它的,来表达我们的心声。

  “深圳,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优势,所以是一座国际型的都市,那么我们作为深圳的孩子,更应该放眼世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世界的和平做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

  就这样结束了这节课。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9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生对和平的呼唤,表达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成功:

  其一,开课时,让学生看课题质疑,说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出“谁和我们一样?什么是享受春天?为什么说是享受春天呢?”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入情入境地读。在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认读生字后,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营造一种震撼心灵的气氛,学生的朗读兴趣被点燃了。

  其二,以读代讲。本课诗歌生动易懂,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明白,所以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上,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三,注重学生的想像力,加深感悟。当教学第一小节中,当讲到海鸥因为战争而失去家园时,我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海上的一只海鸥,你看到自己的家园被破坏了,你心里想什么呢?”大部分同学进入沉思状态,完全走入文本,深刻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在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想像:“战争仅仅是破坏了大海、沙漠、夜空和草地吗?”请你们展开想像,还有哪里遭到灾难?仿照本诗写法,续写一节小诗。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转贴:

  战争,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虽然,我们身处和平之中,没有经历硝烟和炮火,但我们亲眼目睹了呼啸的导弹顷刻间让美丽的家园化为废墟,亲眼目睹了鲜血淋漓的儿童和失声痛哭的母亲,我们也感受到了,那些身处战争中的人们该是如何在水深火热中煎熬,那种整天都提心吊胆地日子,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啊!不太平的世界,让人们不知道后一秒钟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罪恶的子弹我们无法阻止,战争的局面我们无力扭转,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通过课堂、通过文本、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让更多的人来呼唤和平,让战争远离明天的世界!

  一、对文本的挖掘

  首先,我把第四组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几篇课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专题备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便是作为前一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情感教学的延续。在前一篇课文里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充满血腥的战争打破了世界的和平,也体验到了罪恶的战争使孩子失去了父亲的那种极其悲痛的心情。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再来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学生已不再难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诗歌前四小节的叙述结构比较相似,都是先讲美丽的自然景物本来应该是怎样的:蔚蓝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在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遭受战争破坏的景象的对比中,迸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抓住这句重复的疑问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先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中质疑:“这究竟是为什么?”再带着疑问进行探究: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让学生选择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去深入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读,用心体会。在探究读的基础上知道学生进行交流反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是怎样理解诗中的“?”,这四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探究“?”,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这个“?”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我又对这个“?”进行迁移运用,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格式来小练笔,也来质问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有文本可依,学生写起来并不难,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说,前四节,我从文本中挖掘出的是一个“?”,那么我从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挖掘出的是“……”,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我通过导语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金黄色的沙漠永远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蓝得发黑的夜空永远属于星星和月亮;(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绿茵茵的草地永远滚动着欢乐的足球……这样的处理,意在让学生拓展运用文本的语言,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评课中,金老师对这一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课文最后对教材的独到处理,令人叫绝。用一句“我祈盼,我希望”开头,把前面几节内容重新做了消化、吸收、重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二、对情感的挖掘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标。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奔流的河,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先沉醉其中,才能引领学生浸染在课堂情感的流水之中。

  这首诗歌情感强烈,富有感染力,饱含着诗人对战争的无比憎恨、对和平的无限渴望。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挖掘情感,是我实施本课教学的另一着眼点,我主要从以下的几个通道进入情感的世界。

  一是以情动情。教师丰富的情感、饱含激qing的导语,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号角。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动情之处,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看到感人的文章我常会禁不住地热泪盈眶,记得在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就课堂上哽咽了,结果引起了几个女生的唏嘘声,那是情感的传染。这堂课上,我激qing澎湃,一句句悲愤的话语,一声声深情地呼唤,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激qing中。一位听课老师这样评价道:整堂课,教师如诗般的语言让人沉浸于诗歌的遐想之中,教师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唤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的憎恨,对和平的殷殷期盼!“这究竟为了什么?”就在那一刹那,老师的眼圈微微泛红,语调低沉但却底蕴十足,这就是一位语文老师的语言功底、情感底蕴!

  二是感情朗读。读是理解诗句的基础,是启发情感的基本手段,课堂中,我首先通过激qing的导语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出感情,如我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这究竟是为什么?”,读出疑惑、悲愤、质问、控诉、抗议的语气。其次,将读、想、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品、感。如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深入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读,用心体会,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把自己的感受送入朗读,在有感情诵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三是利用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渲染情感。课前我精心选择一组有代表性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课堂初始,一幅幅残酷的画面,一张张哭泣的脸,直入学生眼球,立刻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浪。一曲《祈祷》更是揪住了学生的心,唤起了心头那一股强烈的祈盼之情: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多少祈盼在心中,让世界没有战争,让和平永远在!

  “不能只挖一个坑,要挖一口井。一个教师有多远,就能引着孩子走多远。”这是我在听一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时记下的。对比这些特级教师,我知道我现在为学生挖掘出的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坑”,但我相信通过不断挖掘,不断努力,我的“坑”定会越挖越深,最后成为一口“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10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前两篇课文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第三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了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催人泪下。这三篇课文让学生直面血腥残酷的战争,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第四篇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是本组课文情感的延续,主题的深化。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离战争很遥远,战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从内心深处发出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呼唤。

  教学环境分析

  为营造氛围,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资源,以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走进课文,走进战争年代。多媒体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帮手。

  教学方法分析

  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各种各样的读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巧妙的引读更能提升读的质量,使“悟”得到升华。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抓关键词,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春天”一词。

  2.看到“春天”这个词,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你喜欢做什么?

  3.看来同学们很会享受春天。老师也很喜欢美丽的春天。我这里有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小诗,你们想听吗?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教师朗读:

  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过渡:同学们,春天如此美好,但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像我们一样享受这美好的春天,享受这灿烂的生活。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共同寻找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勾画不理解的词语,在每小节的前面标上序号。

  2.指名逐节朗读,检查字音,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过渡: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老师刚才出示的那首小诗,就是从这首诗中截取出来的。你们想再读读吗?

  2.生读。

  3.课文中这些美丽的景象不在了,为什么呢?是什么破坏了这景象的美好?请同学们自由读诗的1—4节,读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看法。

  4.汇报交流。

  5.引读:

  是啊,巡弋的战舰和水雷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

  ——生答:海鸥的乐园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使金黄色的沙漠再也不是

  ——生答: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频频发射的导弹使蓝得发黑的夜空再也不属于

  ——生答:星星和月亮

  散落着的地雷碎片使绿茵茵的草地再也不会

  ——生答: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6.说战争。

  过渡:找到了,我们找到了答案。是战争让春天失去美好,是战争不让所有的人享受春天。其实,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远不止这些,谁能结合查找的资料说说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

  (1)生说。

  (2)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音乐起),师出示战争带给人类巨大伤害的一组数据。提问:这些鲜红的数据有没有刺痛你的眼睛?此时,你想说什么?

  (3)继续出示一组战争图片,描述(配乐):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她的身边是死去亲人的尸体;他痛苦地呻吟着,腿已被炮弹炸断;她遍体鳞伤,已经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呼唤;她握着仅有的一块干粮,双眼充满了恐惧;母亲领着三个孩子逃离家园,身后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4)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5)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因此,诗人发自内心深处大喊: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中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前四节诗,然后在小组里议一议。

  (6)汇报交流。

  7.引读:

  同学们,

  当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我们不禁要问

  ——生答: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我们大声地问——生答: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我们重重地问——生答: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我们痛心地问——生答:这究竟是为什么?

  8.全班合作诵读1—4节。(女生读每小节的前两行,男生读三、四行,全班齐读最后一行。)

  9.做小诗人,在书的空白处仿写诗句。

  (四)突破中心 升华情感

  1.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给人们带来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你们的心声,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大声说出我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他们的要求苛刻吗?不,仅仅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仅仅是一间洁白的教室,你还希望、祈盼他们拥有什么?

  生自由答。

  3.当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祈盼,实现的那一天,

  (引读)

  蔚蓝色的大海,一定是——生答: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一定是——生答: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永远属于——生答: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永远滚动着——生答:-欢乐的足球。

  4.相信有了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总有一天,这些战争中的孩子会和我们一样享受着春天。(板书:“和我们一样”)

  齐读课题。

  5.你还希望“谁”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难道仅仅是战争中的人吗?

  6.学到这里,你觉得享受春天,其实就是享受什么?(生自由回答),引导归纳:享受春天也就是——享受和平(板书)(齐读)

  7.让我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大声地、尽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五、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整首诗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充分的情感体验,那学生的朗读就是空洞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我们的教学也就是无效的。我想: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离战争很遥远,战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只有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他们才会真正从内心深处发出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呼唤,我们的教学目标才会落到实处。

  为营造氛围,我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资源,以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走进课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说战争”这一环节,以下内容是我在课堂上呈现的一组数据:

  战争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球共有200多万儿童在武装冲突中丧生,有600多万儿童受重伤,1200万儿童无家可归。伊拉克每个月约有5000名儿童死亡,是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8名儿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岁前夭折。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将使总数达130万的伊拉克儿童面临严重的饥饿、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伤亡人数高达数十万。

  当我用低沉的声音再配以哀伤的音乐读完这段文字后,一双双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对这些孩子的无比同情。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画面,并继续配乐解说: “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她的身边是死去亲人的尸体;他痛苦地呻吟着,腿已被炮弹炸断;她遍体鳞伤,已经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呼唤;她握着仅有的一块干粮,双眼充满了恐惧;母亲领着三个孩子逃离家园,身后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此时,学生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他们有太多的感情需要宣泄,所以当我请大家谈谈此时的心情时,就连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

  正是有了这样的铺垫,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读”才格外有效,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巧妙的引读更是提升了读的质量,使“悟”得到升华。最后,当全班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大声地、尽情地朗读这首诗时,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11

  教材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部分:一、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二、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学情分析:

  在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里我感觉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充满血腥的战争打破了世界的和平,也体验到了罪恶的战争使孩子失去了父亲的那种极其悲痛的心情。于是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学生已不再难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大屏幕分别出示四幅春天的画面。大海、沙漠、夜空、草发)

  师:生活在这样美丽平和的环境中,能够享受这春天,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还有不少地区,却弥漫着战争的硝烟,那里的人们饱受着战争之苦。

  (播放四幅相反的画面)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孩子们,从你们的眼中,老师看出你们很难过。是啊,在战争地区,“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老师顺势范读全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强调“享受”的享读音“xiǎng”读第三声。

  二、自由读诗,展示朗读

  1、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得流利;读准字音;并思考:课文分几个小节,每小节写了什么?

  2、检查识字情况,出示:蔚蓝 巡弋 祈盼  频频  蜥蜴  绿茵茵 不速之客

  3、找同学回答:课文有几个小节?5个。哪几个小节有相同的地方?哪儿相同?从学生的发现中提练出共同点:前4个小节都以问话“这究竟是为什么?”结尾;都运用了“本来――可是――”这个表示转折意思的关联词。

  4、训练朗读。

  ①读第一节。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读得怎么样,强调:朗读诗歌要有感情。再找同学读,强调“不速之客”的读法,要读出讨厌的情感。充分地训练学生朗读第一小节的感情基调,为下三个小节的朗读做铺垫。

  ②下面三个小节,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部分来读,指名读后师生继续给以评价,并强调: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读了有什么感受?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看到战争,心里难过,特别憎恨、讨厌战争,同情战争中的人们。

  5、小节内容,提练板书

  问:这四个小节都写了什么呀?教师板书: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师:是啊,这一切本来多么美好,可是却被战争破坏了,变得不一样,很不安宁。补充板书:战争。

  6、发散思维,仿写诗歌

  师: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要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就因为这样,人们万分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读,来责问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们吧!(学生齐读前四小节)

  作者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样四次追问,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呢?引导学生理解:这不仅仅是责问了,更是对战争的一种控诉,一种抗议,充分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憎恨、讨厌之情。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想象:战争除了破坏这些以外,还会破坏什么呢?引导学生将想像的内容运用

  “――――――――――

  本来是――――――――

  可是―――――――――

  ――――――――――”

  这样的格式说话,并写下来。然后请个别学生读读自己写的话。教师适当给以评价,以表扬为主。

  7、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的确,战争带走了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带走了孩子的笑声,有的只是灾难和死亡。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教师引读)我们希望――,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师:我们希望的仅仅是一张课桌,一间教室,可是战争使孩子连最基本的要求都得不到,请看战争中的孩子们(播放几张战争中的孩子的图片。)看后再让学生说感受,教师总结:我们都希望这些孩子吃饱、穿暖、住好,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生活,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所有美好的希望只有两个字才能实现,那就是“和平”,补充板书。

  8、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教师介绍: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不仅是我们的希望,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希望。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在这一年的9月25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请同学们齐读课后“链接语”《儿童和平条约》。

  三、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我们的呼唤会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到。我想:有了我们的关注与祝愿,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会有一天能摆脱战争,会有蔚蓝的大海,会有金黄的沙漠,会有美丽的夜空,会有绿茵茵的草地,会有平稳的课桌,也会有所有美好的东西,到那时他们会和我们一样(教师手指课题)学生齐读:享受春天。今天,我们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能享受和平,是多幸福的事,要好好珍惜,好好生活,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

  (出示文字)学生齐读:

  和我们一样 享受春天,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

  板书: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

  (维护)和平            沙漠      (制止)战争

  夜空

  草地

  课桌

  附:学生优秀课堂练习片断五篇

  (一)

  明亮的教室

  本来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把学习的乐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就是为什么?

  (二)

  湛蓝色的天空

  本来是云儿欢乐的天堂

  可是频频发射的炮弹

  把如今的天空搞得乌烟瘴气

  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

  茂密的树林

  本该是小鸟欢乐的家园

  可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把小鸟的家园给烧毁

  这究竟是为什么?

  (四)

  美丽的公园

  本来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可是雷鸣般的炮火声

  阻挡着人们悠闲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五)

  绿茵茵的草地,

  本来是花儿的乐园,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弄得花儿妻离子散,

  这究竟是为什么?

  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感情朗读、展开想象和拓展补写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感情朗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重视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通过朗读,让学生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语气自然是逐句加重,语气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谴责。这样,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朗读,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承而又唇齿相依的关系。

  展开想象是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在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景?沙漠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景?通过想象,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战争让本来安宁的自然世界变得喧嚣而残酷,自然也就了解了战争给自然社会带来的灾难。

  针对这节课,我还安排了拓展补写的练习。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以及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抓住了这个“读写结合”点,激起了孩子对战争的控诉和斥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到了作者的表达手法。在拓展补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12

  学习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

  ②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

  是啊,现在是春天,在人们眼中,春天是最美好的。大海的春天是蔚蓝的,那里有海鸥在嬉戏;沙漠的春天是金黄的,那里是蜥蜴和甲虫的乐土;春天的夜空或者星光灿烂,或者明月皎洁;春天的操场,绿草茵茵,洒满了孩子们玩闹时的欢声笑语。

  但是,在某些地方,春天的美好却遭到了无情的破坏摧毁!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想,在学习了第16课以后 ,我们就会知道了。揭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完以后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些什么?

  2、这里一共有五小节,那么哪五位同学能够读好这首诗?

  (分节朗读,注意正音)

  谁来当当评委,评点一下这五位进行朗诵表演的同学?

  3、同学们读得努力,评得也相当认真负责。相信大家也一定思考地非常透彻。现在来比一比,谁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棒,请问,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三、研读课文,指导朗读。

  1、同学们,让我们先看一看美好的春天。(出示图片:大海、海鸥、沙漠、夜空、草地、鲜花、整洁明亮的教室)

  看,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它们本应该受到每一个人的爱护、珍惜,但是,很不幸的,它们却受到了摧残。这究竟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至第4小节。

  2、读好了吗?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从这四个小节中读懂了什么?你们是怎样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的?

  3 、全班交流。

  是啊,正像同学们说的,使美好的春天遭到破坏的正是战争!(出示图片)

  看,刚才还平静美丽的一切,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 预设:伤心、厌恶战争、愤怒……)

  所以,你要伤心(愤怒、痛苦……)地问(出示:这究竟是为什么?)

  (出示星空图)记得上个学期曾经写过一篇小短文,题目是《我喜欢星星》(出示片断),他说:“今晚,我走到阳台坐在摇椅上,仰望着天空,一颗颗像宝石一样的星星挂在天上,犹如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调皮地眨着眼睛。”多么生动的语言,把星星描绘地活泼又俏皮。但是,这样可爱的星星,却被战争的导弹搅得不得安宁。(出示图片,空战)。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抱着怎样的心情?

  好,现在你正面对着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请你问问他:这究竟是问什么?(如果在这里回答不出,我可以说:“我想,感情到了最浓烈的时候,往往说不出话来,看到自己喜欢的星星遭到战火的波及,一定非常震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问一问吧!”)

  我们全班一起来问一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4、瞧,同学们一个个都仿佛成了维护和平的斗士,那么,爱好和平的同学们啊,你们觉得要怎样读课文才能读出你对和平的热爱,对战争的控诉呢?请你们自己先练一练。

  谁来?

  我听到的仿佛不是一次朗读,而是一场让人血脉沸腾的反战演说!

  5、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啊!

  同学们,看看我们四周吧!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教室的墙壁洁白、平整,我们的课桌椅漂亮、平稳。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和暖的春日里,翻阅彩色的课本。但是,还有那么多孩子在炮火中挣扎,还有那么多孩子,被春天遗忘。(出示图片:战争中的儿童)

  现在,请读一读课文的第5节吧,在五彩的插图上,这些黑色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

  善良的同学们,我想,刚才你们说出的一定不仅仅是作者的情感,你们的语言中同样包含着自己的呼唤,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希望、一起期盼(一起读第5自然段)

  四、小练笔。

  其实,受到战争危害的难道仅仅只有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吗?大家想象一下,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也会受到战争的破坏?

  请大家模仿课文中1至4节的样子,也写五句话。

  同学们,在我们在呼唤爱与和平的歌声中读一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吧!

  看,战争的罪恶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在同学们的补充下,这首反战的诗歌也越来越长!它就代表了我们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声——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课 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对话春天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正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那么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温暖的、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2、是啊!春天是温暖的,充满着生机,春天是那么的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生)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要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要留意诗句间的停顿。

  2、检查反馈:

  (1)有没有哪个生字比较难读的?重点指导“弋”“频”

  (2)选择你认为难读的一节读一读,大家认真听,他读通顺读流利了没有。

  三、走进春天 体验美好

  1、那么诗中的春天指的是哪些景象呢?请同学们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反馈:

  预设:a、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谈谈你的感受)

  (1)蔚蓝色——大海的美,乐园——想象海鸥在大海上如何地飞翔?

  (2)大海还会是谁的乐园?(鱼群,孩子们……)

  (3)随机指导朗读:感受海的一望无际,海鸥的快乐(指名读多人——齐读)

  b、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1)体会“天下”

  (2)指名读——齐读

  c、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1)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

  (2)指导朗读:读出安静、和谐的感觉

  d、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1)自由谈感受,引导: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你还想干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欢乐,美好,幸福的感受。

  3、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沙漠,看到了草地,也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景观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由、幸福,这不就是春天吗?

  4、(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同学们在这些画面中,你还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请大家选择一个画面,展开你们的想象,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丰满,写生动。

  5、学生小练笔

  四、走出春天 抒发情感

  1、多么美好的景象啊!但是,你听,到底是什么,打破了这梦幻般的春天?(播放声音)

  2、反馈:

  (1)生读句子,随机理解“不速之客”

  (2)(出示四句话)师:是…是…是…是…打破了这梦幻般的春天。(引读关键词)

  (3)体会心情,指导朗读。(生气、痛惜、愤慨……)

  3、师引读:

  a、……再也不是,生接读——海鸥的乐园(多指名读)

  (1)诗中通过“本来、可是”使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出了美好的东西消失了。

  (2)指名读——男女分读

  b、……再也不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指名读——分两大组读)

  c、……再也不属于——星星和月亮(指名读——齐读)

  d、……再也不会——滚动着欢乐的足球(齐读)

  4、(出示四个句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1)师读——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战争、无知的人们、)

  (2)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控诉、责问、愤慨)

  (3)指导读,你能把你的感情放到诗句中去读一读吗?(请四位学生读——分大组读)

  五、回到春天 祈盼和平

  1、战争使我们失去了春天,又给多少人带来了苦难!同学们,此时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呢?

  2、(出示图片)正如你们所说,我们来看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

  3、(出示第五节)学生齐读,从这个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什么?

  4、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战争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齐读)

  5、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希望、自由、快乐、和平) 板书:享受和平

  六、享受春天 深知责任

  1、此时此刻,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享受着春天的我们,是否想做些什么?

  2、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自由读——重点段落齐读

  3、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板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享受和平

  【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更是花大篇幅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孩子们对战争得强烈控诉以及和平的深情呼唤。

  在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中,我借鉴王菘舟老师的《长恨歌》的教学设计,对《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分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一、“感性美”的创设 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1、朗读中感受美

  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这是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走的大致路径。我从“感受春天”开始,让学生讲述他们眼中的春天,接着通过“寻找大自然的美景”把学生带进诗的语句中,让学生边读边谈感受,通过他们多角度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去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去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自由。

  2、联想中体验美

  “意会”是一种比言传更本质、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在诗句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加生动的画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纬度的联想:想象大海还是谁的乐园,想象星星与月亮在夜空中会干些什么,想象草地上的我们又是怎样的……插上联想的双翅,学生更深层次的挖掘了诗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美,这样的联想也为后面的创造性写话做了铺垫。

  3、想象中创造美

  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做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空白张力的主动回应。通过听音乐写画面,再一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抒写美的空间,在学生的笔下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跃然纸上,诗歌的表象更加丰满起来。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在学生的心中静静地沉淀下来,幻化成深深的情感。

  二、“美与丑”的融合 反衬战争的罪恶

  1、强烈的反差 感受战争的残酷

  当学生正沉浸在对美丽事物的遐想中时,导弹轰炸的声音、机关枪扫射的声音、房屋顷刻间倒塌的声音,一声声传入学生的耳中,穿透学生的耳背。这样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2、美与丑的对比 激发对战争的控诉

  我通过连续四个的“再也不是”的引读,将美景与战争的场面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此时此刻,痛惜、伤感、愤恨、惋惜,难过,多样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间升腾。

  “这究竟是为什么?”四次发问的同时出现,再次重重地扣击着学生的心门,这究竟是为什么的疑问,激起了学生心中的那份控诉的情感。“是战争!”“是无知的人们!”“是那些为了自己的私欲,想霸占整个世界的人。”……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多层面”的碰撞 抒发对和平的祈盼

  战争画面的呈现,又一次让学生进入表现想象之中,通过画面的想象,学生对于和平的祈盼也越发强烈。诗歌最后一节的朗读,以及课外资源《儿童和平条约》的阅读,使学生原有的这种祈盼,升华为了他们呼唤和平、保卫和平的实际行动和公民责任感。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篇14

  教学要求: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已有知识,谈话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了解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和平,还有许多地方的孩子在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发出了呼吁──我们需要和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读书就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答案就在诗歌当中。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首诗。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导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象:读了这首诗后想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战舰和水雷破坏了海鸥的乐园……

  2、学生朗读,概括内容

  请五位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同学注意听他们是不是都读通顺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三、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四、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五、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1、师: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我们的心声,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点火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让我们为战火中的孩子来祈盼吧—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六、享受春天,深知责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自由读,齐读重点段落。

  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习作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38579119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