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饮酒》学案

《饮酒》学案

困爱之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饮酒》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饮酒》学案(精选11篇)

《饮酒》学案 篇1

  01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这首诗歌。

  2、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法:

  1、诵读品味

  2、想象联想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结庐:                               2.喧:                               

  3.君:                                    4.心远地自偏:                      

  5.悠然:                                6.辨:                               

  7.忘言:                                8.相与还: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诗歌

  【课堂练习】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                ,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               。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                    。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课后练习】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答: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答:                                                                          

  【试题链接】

  一、 (XX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                                                                 

  二、(XX年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结庐:建造房屋。庐:简陋的房屋。

  2.喧:吵闹的声音。

  3.君: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文中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4.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5.悠然:闲适的样子。

  6.辨:说明。

  7.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8.相与还:结伴而归。

  【课堂练习】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或:“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6.c

  【课后练习】

  1.示例一:“采菊”

  示例二:“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三:“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见到了悠远的南山。

  4.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我,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正因为如此才能过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的“无我之境”。

  【试题链接】

  一.(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4分)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饮酒》学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了解了一些词的知识,也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这种说法。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它是由东晋的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梁·钟嵘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那么,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处的环境对他的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陶渊明生平   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陶渊明的诗作有两类题材:    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二、通过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感情和诗的意境美。 1.散读课文2.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 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3.散读课文4.听录音范读5.跟读6.散读课文 三、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心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象联想,只要与诗句的淡然悠闲、物我合一的意境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四、艺术特色鉴赏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自然引出后面两句。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景中寓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小结: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诗文我们接触不多,同学们可以去找些来读读。

《饮酒》学案 篇3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 

  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 

  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以讨论小结本课。 

  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 

  a、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b、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饮酒》学案 篇4

  

  陶渊明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初级中学刘四珍

  一、   教学设想:

  1.      朗读作为基础;

  2.      品析欣赏作为难点;

  3.      写、说作为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形成的导向。

  二、  教学过程 :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陶渊明以歌咏田园生活为主,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归园田居》就是一首表现诗人的闲适生活田园诗,其实他29岁就踏上仕途,但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被封为彭泽县令的他,因深恶痛绝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又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的他选择了逃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当时有点愤而不平,但是当来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田园时,住进被鸟语花香包裹的小屋时,看见篱笆旁的数朵菊花时,他的心怀慢慢旷达了,于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饮酒》。

  3. 过渡:朗读、背诵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内容。由于诗歌感情充沛,语言富于音乐美,所以要通过读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面学习读。

  (一)、读----节奏、重音、情感。

  1、听录音,划节奏,再读。

  2、再听录音,圈重点。再读。

  3、齐读,读出感情。

  过渡:诗是讲究意境的,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那么读诗时,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通过画面的表面的呈现,找出它背后隐藏的画面,以及它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弦外之音。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板块二的学习:悟。讨论思考:

  1.    找出诗中描绘了那些画面;

  2.      以诗中画面为参照物,想象它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丰富的画面;(最好用描写的语言)

  3.      通过这些画面悟出作者写这些画面的弦外之音(言此意彼)是什么?或给读者什么启迪?

  二、悟(讨论)

  过渡:通过以上的朗读、想景悟情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心静自然美”的人生真谛。感受到了作者陶醉于山水的情怀。但我们回过头来一看,觉得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跃然纸上,作者开始心态似乎有点反常,虽然居住在“结庐”,但无“车马喧”的感觉,但继续再看,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原来他是“心远”的原因。  其实我们学过《陋室铭》,意境也很相似,但句式对称整齐,。我们能不能用对称的句式将本文的意境再写一写。

  三、写

  下面是一同学习作: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过渡:我们知道学诗不仅要学会读、悟,其实背诵默写也不可忽视。那么你能不能将这篇课文背诵默写?(单独背,一人上台默写。其余的用本子默写。)

  四、说

  过渡:《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大都表达了陶渊明酒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其实酒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市场,上至达观贵人,下至贫民百姓,有的人或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或借酒交友、或借酒抒发情感等。那么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故事?

  (请同学说故事)

  酒虽然闻起来香,喝起来醇,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吞噬灵魂,危机生命那么你可不可说一句有以“酒”为话题的或格言,或俗语或听到的歌词来让我们一起或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或从中吸取教训。

  请争先恐后继续按以上的句式说话。

  小结:不管是写,还是说,我感觉同学们的语言非常丰富,有刻意从书本中学来的,有无意从茶余饭后听来的。总之,只要我们留心,我们的语言就会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也是否从《饮酒》中有所感悟:吃了三餐,高兴了不要失态,忧愁了不要乱饮。因为生活给予每个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幸福的含义却相同,谁接受了生活的给予,谁就把握了生活的幸福。

  

  陶渊明

  一:读           结庐      无喧

  二:悟         

  三:写

  四、说           心静       美好 

《饮酒》学案 篇5

  谭敏

  教学目的:

  1、 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法学法设计:

  1、诵读品味 2、想象联想 3、扩写诗歌

  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任选一名诗人,每人准备一首古诗,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

  饮酒 陶渊明

  一、 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 回顾作者简介,背诵有关作品,体会诗人的心境及生活态度

  1、《桃花源记》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三、 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明确: 庐 喧 篱 的读音

  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四、 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叙述、议论]

  思考: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写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后六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神来之笔:写景]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的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

  [想象采菊老人悠然自得的神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秋日夕照图 描写]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联系:〈〈醉翁亭记〉〉“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对比:〈〈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主旨句:抒情]

  “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真”也可理解为“返朴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五、 总结扩展:

  1、 背诵诗歌,将此诗扩写为一篇散文

  2、 扩展阅读:思考:这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趣。

  归园田居 [之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归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一、 作者简介:[学生查阅资料,老师补充]

  回顾以前学过的诗句,体会孟浩然的思想情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敞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欣赏: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二、 初步感知这首诗:

  1、 题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否只是描写洞庭风光的诗歌?

  明确:重在:赠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时当朝宰相]

  这是一首干谒诗[求取,谋求,希望得以引荐或重用]

  2、 大声朗读,体会这首诗与前面欣赏的诗歌有何不同?

  前面的一首为田园风光,而这首有所不同,表达的思想与情趣不同

  3、 提问:有何不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互相交流:

  教师可做提示: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三、 赏析诗歌:

  明确: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写洞庭湖的壮阔气魄。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调动所有感官,体会岳阳楼的浩瀚气势。

  对比理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不可料,变化有鲲鹏。

  [也可联系《岳阳楼记》来理解洞庭湖的气势,但诗歌的重点在后两联。]

  后四句感怀:写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而激起的求仕心情。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圣世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

  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此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四、 再读诗歌,巩固拓展:

  1、 小组朗读,试背

  2、 扩写诗中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并与《岳阳楼记》作对比。

  [充分发挥想象力,小组交流]

  3、向学生会写一封自荐信,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生会干部的渴望,仿照本诗含而不露的艺术特色。

  作者邮箱: ,cn

《饮酒》学案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2、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3、体会诗意。 

  (二)能力训练点 

  1、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播,有感情朗读,读出诗中的意味。 

  2、了解诗歌的赏评。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 

  2、人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爱。 

  (四)美育渗透点 

  1、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知——析赏——评——行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1)、创作背景的介绍。2)、诗人的整体评价。 

  3、疑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 

  4、解决方法 

  1)、注重贯穿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 

  2)、结合陶渊明的诗歌介绍背景。 

  3)、以同类诗文拓展诗歌的赏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媒体设计 

  录音机《古筝高山流水》、投影仪《陶诗、赏诗》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诗歌。 

  2、设问、作答、引题。 

  3、背诵诗歌。 

  4、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七、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中国的传统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诗歌和散文更是两股清泉,我们应不断地汲取,让它们永久地留在血液里,终生受益。初一上学期我们学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圈。展示了山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生活,老友间的情谊,透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情趣。大家还能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助之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渊,杂英满芳甸。”)请大家把课本打开p317,今天我们来共同研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净世界。 

  二、背景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在其自传性散文中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 

  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 

  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过去进步知识分子企慕的人物),赋《归去来兮辞》其中优秀作品内容上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对后代作家影响很大,王维曾写“复值接与醉,狂歌五柳前。”自比五柳,开田园一派。 

  三、知 

  解题:本篇为《饮酒》组诗的第五首,此组词共二十首,为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 

  在古代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可增兴。 

  曹操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真言。 

  2、一读 

  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意义,体会文意, 

  3、逐步读——析——赏。 

  教师范读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点明而转折——矛盾 人境无车马喧。 

  自问自答 实——虚 意味深长。 

  学生齐读(注意问句升调,答句的意味深长) 

  归纳: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板书 心远——骨 心静——境自静 

  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说出亲切感人.中国禅宗六祖能一日诵经,风吹幡动,一曰:“旗动”二曰:“风动”慧能曰:“心动”亦点明此意。 

  学生齐读,体会诗意。 

  接着诗人顺势而下写出无限的意趣。 

  教师范读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初句点明:妙在“悠然”——无意看山。 

  “见”不是“望”“看”——景已入心。 

  触景生情,与自然化为一体,进入更高的境界。 

  体会人与自然的贴近,顾城《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作者追求的飘逸之梦。王维诗中亦云其悠闲“倚杖紫门外,临风听暮蝉”。 

  至于“菊”字,我们可从苏东坡《冬景》中可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一个“傲”字尽现其意。 

  周敦颐《爱莲说》中曾云“晋陶渊明独爱菊”物芳可明志洁足见其节操高尚,淡泊名利。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可见此句有两意: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是一种真情的召唤。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正如《挽歌》中云“死去何足惜,托体同山阿”这接近于老庄的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但诗人悟得有没有说出?——引出末句。 

  点明,真意——髓 

  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蓦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归纳,诗人悟得却不愿细析(有莫测高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此句展现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正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世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是很多人能懂得,足见其诗“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此时景情意合而为一,实乃诗之完美境界。 

  体味、讨论、齐读。 

  听《高山流水》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评: 

  1、陶自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宋 陈师道评“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3、金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启、行 

  1、学其金刚怒目一面“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2、洗其消极: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热爱自然,共享自然。 

  轻松一刻: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1、采(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6、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 

  7、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来。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12、( )( )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3、来日绮窗前,( )著花未? 14、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 

  15、( )尽已无擎雨盖,( )残犹有傲霜枝。 

  板书 

  饮 酒       陶 渊 明 

  启、行:有追求、爱自然

  评:景、情、意、理合一 

  闲适、自得--傲 

  析、赏:而 心静<==>境自静 

  心远——骨 田园<==>尘世 

  悠然——飘逸之梦 景即情 

  真意——髓 自然 

  知:背景   文意

《饮酒》学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2 

  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教学课类型 自读课 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主要教具 多媒体 

  学法指导 点拨学生讨论并赏析 

  板书设计 陶渊明诗两首—饮酒人、景、情  抒发作者不追求名利、融为一体    

  洁身自好的品格和人生态度。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指导朗读体会情感赏析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结 一 

  导入我国古代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有着高尚的品格,往往与社会的浊流产生矛盾,与官场上的黑暗相对立,于是他们大多数会选择一条路——辞官归隐。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他弃官归田后,做了许多悠然自得的诗,来表明他的心志,今天我们来学习《饮酒》诗,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意境,也认识一下作者的风格。二 

  朗读、体会这首诗是诗人悠闲生活中的佳作,他的诗风格自然淡雅,在朗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诗中有人有景有情,请大家熟读后用一段话来表述诗的内容,描绘诗的画面。另外。我们来体会一下,诗中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什么样的?学生范读、小组讨论交流三 

  描绘画面、师生点评   发言,描绘画面生活态度:远离名利、悠然自乐!四 

  赏析诗句前四句作者把房屋建造在人们聚居的地方,过去了隐居的生活。在《归园田居》中有(开荒……八九间),但是,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只是为什么呢?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接下来的四句前两句写人,生动的描绘出作者俯身看菊花的赏花的样子,又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南山,这里,(问)“悠然”两个字用的很好,可以突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态。下两句写景,傍晚的时候,落日遮山,晚霞映衬,景色非常美丽,飞鸟呀结伴飞回了树林。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最后两句,作者悟到此中的真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可辨呢?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五 

  小结(板书)这首诗,诗人是随心而写的,是触景而生的情,人在景中,景在人的活动中,人与景融为一体,悠闲的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但要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还要学习作者那种远离名利纷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指导并点拨学生讨论 

  赏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体会诗的意境小结 学习新课朗读,体会诗的情境交流赏析诗 

  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小结

《饮酒》学案 篇8

  饮酒(其五)教案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学案 篇9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通过“采菊”“见”等表示动作的词,理解诗人的生活志趣。

  教学设想:从我校学生的实情考虑,语文基础较薄弱,知识面较窄。在初中阶段学习诗歌仅仅停留于记诵层面。因此,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理解的层面之上再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层面慢慢地去感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探讨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历来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说。

  请问1:“三友”、“四君子”各指代什么物?

  (展示多媒体课件)

  问2:你们能背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吗?

  (名句展示)

  问3:透过诗句,你们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品性吗?

  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竹:坚强不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松:傲霜斗雪,正直坚贞。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乡居天地,去感悟他的爱菊情结。 学生抢答:松、竹、梅

  梅、兰、竹、菊

  预设:

  1、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

  学生回答:

  竹:正直……

  松:坚强……

  菊:清高……

  梅:顽强…… 扣住“花草树木”单元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背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

  顺藤摸瓜,增强学生的记忆。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分节奏朗读。

  (二)解读诗句。

  1、研习第一层:

  2、研习第二层

  结庐/在/人境,             采菊/东篱/下,

  而无/车马/喧。             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             山气/日夕/佳,

  心远/地/自偏。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提问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明确: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

  提问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追问:你们还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作什么吗?

  明确:很好。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提问3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提问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提问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第一 层

  (((1—4) 闹中得静之况 心远地偏 思想清高

  憎恶官场

  心情恬适

  田园可爱

  闹中得静之理  

  第二层

  (5—10) 景美情悦 赏景获趣 

  隐中藏乐  

  学生参照注释:尔:这样

  学生答 1: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学生答2: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学生答3:“花之君子”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有感情的朗读诗句,为下面感悟文本蓄势。

  理解诗句,解决重难点。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进一步理清思路,快速成诵。

  (三)反复品读,加强记诵。

  (四)拓展思考:

  (五)作业布置: 

  陶渊明身在官场,完全可以洁身自好,做一个为民谋福的清官,可他却选择隐居。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做法吗?在今天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1、查阅相关资料,摘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咏荆轲》、《读〈山海经〉》三首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风格。

  2、课外积累一些古代隐士的材料,如林逋、李愿、严光等。储备一些写作素材。 学生活动 

  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增加学生的一些积淀

《饮酒》学案 篇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2、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3、体会诗意。

  (二)能力训练点

  1、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播,有感情朗读,读出诗中的意味。

  2、了解诗歌的赏评。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

  2、人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爱。

  (四)美育渗透点

  1、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知——析赏——评——行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1)、创作背景的介绍。2)、诗人的整体评价。

  3、疑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

  4、解决方法

  1)、注重贯穿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

  2)、结合陶渊明的诗歌介绍背景。

  3)、以同类诗文拓展诗歌的赏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媒体设计

  录音机《古筝高山流水》、投影仪《陶诗、赏诗》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诗歌。

  2、设问、作答、引题。

  3、背诵诗歌。

  4、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七、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中国的传统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诗歌和散文更是两股清泉,我们应不断地汲取,让它们永久地留在血液里,终生受益。初一上学期我们学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圈。展示了山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生活,老友间的情谊,透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情趣。大家还能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助之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渊,杂英满芳甸。”)请大家把课本打开p317,今天我们来共同研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净世界。

  二、背景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在其自传性散文中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

  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

  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过去进步知识分子企慕的人物),赋《归去来兮辞》其中优秀作品内容上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对后代作家影响很大,王维曾写“复值接与醉,狂歌五柳前。”自比五柳,开田园一派。

  三、知

  解题:本篇为《饮酒》组诗的第五首,此组词共二十首,为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

  在古代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可增兴。

  曹操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真言。

  2、一读

  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意义,体会文意,

  3、逐步读——析——赏。

  教师范读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点明而转折——矛盾 人境无车马喧。

  自问自答 实——虚 意味深长。

  学生齐读(注意问句升调,答句的意味深长)

  归纳: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板书 心远——骨 心静——境自静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说出亲切感人.中国禅宗六祖能一日诵经,风吹幡动,一曰:“旗动”二曰:“风动”慧能曰:“心动”亦点明此意。

  学生齐读,体会诗意。

  接着诗人顺势而下写出无限的意趣。

  教师范读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初句点明:妙在“悠然”——无意看山。

  “见”不是“望”“看”——景已入心。

  触景生情,与自然化为一体,进入更高的境界。

  体会人与自然的贴近,顾城《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作者追求的飘逸之梦。王维诗中亦云其悠闲“倚杖紫门外,临风听暮蝉”。

  至于“菊”字,我们可从苏东坡《冬景》中可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一个“傲”字尽现其意。

  周敦颐《爱莲说》中曾云“晋陶渊明独爱菊”物芳可明志洁足见其节操高尚,淡泊名利。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可见此句有两意: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是一种真情的召唤。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正如《挽歌》中云“死去何足惜,托体同山阿”这接近于老庄的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但诗人悟得有没有说出?——引出末句。

  点明,真意——髓

  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蓦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归纳,诗人悟得却不愿细析(有莫测高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此句展现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正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世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是很多人能懂得,足见其诗“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此时景情意合而为一,实乃诗之完美境界。

  体味、讨论、齐读。

  听《高山流水》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评:

  1、陶自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宋 陈师道评“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3、金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启、行

  1、学其金刚怒目一面“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2、洗其消极: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热爱自然,共享自然。

  轻松一刻: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1、采(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6、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

  7、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来。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12、( )( )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3、来日绮窗前,( )著花未? 14、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

  15、( )尽已无擎雨盖,( )残犹有傲霜枝。

  板书

  饮

  酒 陶

  渊

  明 启、行:有追求、爱自然

  评:景、情、意、理合一

  闲适、自得--傲

  析、赏:而 心静<==>境自静

  心远——骨 田园<==>尘世

  悠然——飘逸之梦 景即情 ↓

  真意——髓 自然

  知:背景

  文意

  作者邮箱:

《饮酒》学案 篇11

  一、导入  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

  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

  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以讨论小结本课。

  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

  a、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b、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作者邮箱: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饮酒》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47302119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