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匆匆导学案

匆匆导学案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匆匆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匆匆导学案(通用7篇)

匆匆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3、我能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课前导航

  1、读读:我把课文读了( )遍,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认认:我要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查查:

  (1)课文中有几个还不理解的词语,我得查查工具书,然后写在下面。

  (2)查阅作者朱自清的资料。

  4、 想想: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描述时间的匆匆?

  5、 吹吹:

  读课文的时候我会有自己的体会,也会冒出一些问题。我要用吹泡泡的方法写在课文中。

  自  评:a   b   c   d

  家长评:a   b   c   d

匆匆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3.我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应珍惜时间。

  学习过程:

  一.初读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读了课题,我脑中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2.我能带着问题,带着对课题的质疑,静心读文。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二.再读 学会本课生字词

  头涔涔    泪潸潸     伶伶俐俐   徘徊   挪移    蒸融   游丝

  易错生字:                   易错读音:                   难理解的词:

  三.精读 品析课文

  默读课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

  1. 细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2.细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时光飞逝

  细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仿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3.细读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与开头什么关系?

  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链接) 明日歌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珍惜时间的古诗。

  2.我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匆匆》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          )     (             )    (          )   (            )

  2.学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或格言或警句)表达我的感受。

  3.按课文内容填空。

  a.《匆匆》是一篇  (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                    ) 。表达了作者对(                 ) 感到 (       )和 (        )  。揭示了(              )  ,但又  (                             ) 的复杂心情。

  4、文章第一段用(         )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一复返的特点。文中运用了(        )、(          )、 (        )和(           )等修辞手法。

  5.《匆匆》一文主要围绕(                                                      ) 这句话来写时间匆匆,告诉同学们 (                                   )。

  6、.照样子写句子。

  (1)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

  7、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搜集惜时的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会读书迟

  【句段集锦】

  (1)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看书的时候,日子从书本上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2)春天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雨停了,有再下的时候。

  【课文链接】

  (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针尖上一滴水滴;大海;日子显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匆匆导学案 篇3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预      习    

  一、收集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

  二、我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思考课文先写(                ),再写(                    ),接着写(                   ),最后写(                )。

  三、我会读并理解下列词语

  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徘徊

  四、我会写词语

  挪移、蒸融、游丝、伶伶俐俐

  五、大声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别喜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1、品读优美语句

  2、课文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在哪?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六、文章开头与结尾是什么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七、 提出不懂的问题   

  展示反馈

  1、听写词语

  2、背诵课文

  3、抄写喜欢的句段

  4、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5、课后还读了朱自清的哪些散文?

  八.精读 品析课文

  默读课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

  1.细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展示关键: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2.细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时光飞逝

  (1) 细读第2自然段

  展示关键: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2)细读第3自然段

  洗脸时

  刷牙时

  玩耍时····· 

  展示重点: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2仿写: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3)细读第4自然段

  展示关键: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3.细读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展示关键: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与开头什么关系

  七.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         )  (            )    (        )     (          )

  2.学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或格言或警句)表达我的感受。

匆匆导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难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190万字的作品;他晚年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朱自清)

  2、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篇散文《匆匆》。(板书课题)

  3、围绕题目质疑。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提示

  1)读第一遍课文,划生字词,标自然段。

  2)读第二遍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

  3)读第三遍课文,理思路。

  2、学生自学。

  3、分组交流自学情况(语言叙述)

  1)交流画出的生字词。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交流课文的思路

  (交流时,一号同学发言,二号、三号补充,四号同学总结。)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检查读文。

  2、叙述主要内容。

  3、说思路。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检测生词。

  2、同步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2.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导入: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从《匆匆》一文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质疑:默读课文,有什么其他问题?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简要批注,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交流。

  2.小组交流。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重点点拨: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再开的时候”

  (1、)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补充林:青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在默默地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思考:为什么“头涔涔,泪潸潸”?

  “我”算着“八千多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从“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

  3、“于是—洗手的时候……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

  (2、)联系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不注意时消逝的。

  (3、)感情朗读。

  (4、)仿写句子。

  在_____时候,时光_____溜走了。

  4、“过去的日子……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谈感受,理解重点词。

  (2、)感情朗读。

  (3、)写话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我能做,我还能做____。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____,如____,被____。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背诵课文。(课堂上)

  板书:

  匆匆

  朱自清

  时光匆匆                  过去——无奈   惋惜           热爱生命

  一去不返         现在——反思   羞愧           珍惜时间

  未来——追求   向往

  教后反思:

  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入情入境。上课伊始,我用形象的描述、低沉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奠定了整节课那种淡淡忧伤的语调。学生在这种基调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分组学习、合作交流让每个孩子得到锻炼。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语言都很美,而这篇散文尤为突出。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分组学习,之后合作交流,交流时让4号同学先发言,2、3号同学补充,1号同学总结发言。这样一来,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匆匆导学案 篇5

  导学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4.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导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学前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导学时间:二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一) 揭示课题,理解“匆匆”。

  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      

  二、精设提纲,预习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需要探究的预习目标。

  2、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目标,小组长归纳总结,准备全班交流。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预习目标:

  a你对本课生字词理解多少?

  b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c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返?

  d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你能仿写吗?

  e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f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改成的小诗: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4)诵读积累语言。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汇报。

  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 “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速度越来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

  (4)仿说。

  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

  课件:          的时候,日子                       

  (5)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以诗意语言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3、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导学过程:

  一、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感受对生命的追问:精读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3.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相关资料: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1923年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二、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

  (一)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出示汉乐府民歌的《长歌行》,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

  (三)小练笔:写读后感受。学情分析:

  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文章的语言委婉细致,意境幽雅深远。可是六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到何种程度?所以课前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去初步感知文本。

匆匆导学案 篇6

  2.《匆匆》

  学习目标

  1. 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3.我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应珍惜时间。

  学习过程:

  一、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读了课题,我脑中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2.我能带着问题,带着对课题的质疑,静心读文。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二.再读 学会本课生字词

  头涔涔 泪潸潸 伶伶俐俐 徘徊 挪移 蒸融 游丝

  1、 我能理解的词语有:

  2、 我能运用的词语是:

  三.精读 品析课文

  默读课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

  1.细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2.细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时光飞逝,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

  a (2自然段)

  b(3自然段)

  c(4自然段)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4.仿写: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5.细读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与开头什么关系?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 ) ( ) ( )

  2.学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或格言或警句)表达我的感受。

匆匆导学案 篇7

  第2课 匆匆课  型:新  授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主备人:        审  核:六年级组            执   教:

  学    案教  案一、预习检验,我来夺冠1、给带点的字注音:凝然     头涔涔    泪潸潸     徘徊    薄雾    尽管2、看拼音写词语:nuó  yí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líng  lì    chì luǒ  luǒ(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掩(     )   裸(     )   凝(     )    淹(     )   棵(     )   疑(     )    俺(     )   棵(     )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燕                    藏               4、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徘徊——                空虚——          5、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徘徊——                空虚——  二、美文美读,由我做主1、开火车朗读课文。2、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3、互相评议、挑战。4、读后交流不理解的字词。三、入情入境,心心相印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2、分段解读文本: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3、在读书中你对哪些内容挺喜欢?有收获要跟大家交流。还有些什么问题想提出来讨论?出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4)、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5)、体会“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的含义。(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四、感悟品评,魅力无穷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体会写法。3、拓展共享:收集展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诗词、故事。3、谈合作学习时的感受与收获(这一环节由展示组随机点号确定回答)4、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五、仿写练笔,随心所欲1、展示组朗读自己的读后感,互动评议、教师相机板书,梳理多元话题。2、阅读组谈学完本课的感受和收获。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3、学生书写六、你争我辩,快乐无限1、问题大比拼。填空。(1)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    你能仿照上一段话的写法也来写写吗?试试!   (2)(       )了,有再(        )的时候;(         )了,有再(         )的时候;(         ),有再(          )的时候。     也可以在充分理解些写法的基础上,自由创作一段话。2、展示成果,构建高地:展示收获(随机点每组的某号)3、激情回放,总结升华:展示组组长总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4、完成字词的自学。5、完成学案中的二、三中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导读,引入新课。二、检查字词自学情况。三、朗读,感受文字美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感悟,理解文本。第二课时一、质疑拓展,解决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交流合作体会,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二、学习本课的感受交流,共享提高。三、总结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把“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始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我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伙伴,最大限度开放了学习的内容、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由于这种良好的伙伴关系,进一步创设了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所以学习效果好。

  另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几乎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都是以读为主,学生在品词析句时,把重点的词句提出来,谈感受。从读的形式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读、评读、诵读、小组合作读等。

  学生在交流中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有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体会时间匆匆的流逝,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悟,有通过背一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内容,还有的学生结合查阅的课外资料来读,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都有事做。

  当然,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模式我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这节课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1.个别学生参与不够主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2.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表达不够明确,有的地方支离破碎。3.还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后和个别同学作以交换,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并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表示在下节语文课上会有所改变。这节课上完之后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乐趣,那种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努力学习教改新思想,大胆实践创新,让每一节课都使自己和学生愉快无比。           。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匆匆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53192120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