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困爱之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联系上下文理解“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的丰富内涵;读懂“我是唯一

  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领悟“任何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不仅要付出辛勤劳动,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文中的主人公——彼得.弗雷特,他的梦想是什么?

  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今天我们继续与彼得一起走上寻金之旅。

  二、引思

  1、彼得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你从哪知道的?(课件出示)指读。

  2、理解“不无骄傲”(非常自豪)

  3、你能读出骄傲的语气吗?

  4、画出“唯一”,与前文哪个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理解“蜂拥而至”。

  5、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读悟

  1、自读课文剩下的段落,找出彼得能找到真金的原因,用笔画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想法。

  2、交流:

  预设①勤劳:

  a、联系“全部精力”谈体会。(出示文字)

  b、是啊,一个“全部精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画面。(出示填空)

  c、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看哪,这就是彼得的花园,这儿的鲜花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开得娇艳无比,真让我们大饱眼福。你能用上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花呢?

  d、这些都是依靠彼得的辛勤劳动换来的,难怪他那么骄傲呢!齐读——

  e、彼得在淘金时同样也很勤劳,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单靠勤劳是不够的,还有什么原因?)

  预设②善于观察:

  a、雨后发现土地不同。

  b、联想到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雷奈克,善于观察发现也很重要。

  预设③勤于思考:

  理解“若有所悟”,他捂到了什么?指读。

  由雨后小草想到土壤肥沃;由土壤肥沃,想到可以种花;又由种花,想到成功。由成功还会想到什么?(体会理解省略号中包含的内容)

  会思考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

  预设④机遇:

  a、扣住“倾盆大雨”“三天三夜”大雨改变了彼得的命运。

  b、面对着这样一个上帝垂青的机会,你想说什么?“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预设⑤充满信心,坚持不懈:

  “五年以后”“终于”,联系勾践、布鲁斯等成功的原因展开论述。

  小结:同是这样的土地,大多数人仅仅关注他是否藏有金子,而忽略了别的价值。而一场大雨让彼得若有所悟,最终他寻找到了真金。同学们,你现在明白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了吗?

  说说你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拓展

  1、本文是美国西部大开发中若干例子中的一个,其实彼得不是唯一一个寻到真金的人,还有许多人获得了成功。 大家对牛仔裤很熟悉吧?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讲一个“牛仔大王”的故事。

  2、这些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真金,下面我们来看看各行各业的人对真金的理解。

  3、课后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在朗读感悟和自主探究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人物感情,领悟课文的含义,明白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的道理。

  3、在自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以及全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顺学而导,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人物感情,领悟深刻道理。

  2、难点:引导学生在获得个性感悟的基础上想象、表达,培养质疑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 同学们见过金子吗?你认为金子代表了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金子

  3、质疑课题,提出问题。谈话激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金子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课文中去找的是什么样的“金子”呢?让我们擦亮慧眼,一起走进课文!

  (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词语注解等

  (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初读感知情况:

  (1)  大家饶有兴趣地读了课文,能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个句子吗?

  出示:当彼得__________时,他_________。

  (2)  学生交流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内容梳理归纳后出示:

  当彼得(听说萨文河畔有金子)时,他(也去淘金)。

  当彼得(苦干几个月一无所获)时,他(失望透顶,准备离开)。

  当彼得(在雨后看到土地上长出绿茸茸的小草)时,他(留了下来)。

  当彼得(用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养花苗)时,他(实现了梦想)。

  (3)、小结方法:有时候,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言行前后串联起来,也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例:读好彼得的心理活动等句子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

  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1、2小题。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2、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含有“金子”一词的句子。

  2、读后交流(指名读句,相机在大屏幕上出示课文语段)

  a、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扫兴离去。

  (1)指名读,全体齐读。

  (2)读了这段话,你认为彼得一定能找到他想要的那种金子吗?说说你的理解。

  (3)满怀希望而来,却扫兴而归,(板书:满怀希望)你能把这段话中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读出来吗?(练习朗读)

  (4)继续我们的“淘金之旅”,看看文中还有哪里有“金子”。

  b、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一丁点金子。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肯吃苦,有韧劲)

  (3)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的特点的?(“埋头苦干” 、“几乎翻遍”)把你的体验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读出体验)

  (4)虽然他那么肯吃苦,但最终仍是一无所获,他终于彻底(失望了)(引读,相机板书)

  (5)失望了的彼得会怎么想?你能代他说说心里话吗?(引导学生表达阅读体验)

  (6)如果彼得就此离开,那么就没有这个精彩的故事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找“金子”。

  c、“这里没有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

  (1)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事让他灵机一动,豁然开朗的?(相机板书:若有所悟)(引读&4)

  (2)如果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可能会想:唉,这块土地里确实不会有金子了,我还是离开吧!可彼得是怎么想的?你能读出彼得当时的心情吗?(练读)

  (3)以你对彼得的了解来看,他有成功的条件吗?要成功,他必须怎么干?(引导想像彼得翻地、播种子、施肥、浇水、除草、修剪、采摘、出售……)

  a、看插图,想情节  b、谈感受,表达自己的体验

  (5)这更能证明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书上插图边写上一句赞美他的话,并读给同桌听。(学生练习写话,表达感悟)

  (6)聪明能干的彼得最后成功了吗?用你找到的最后一段文字来告诉大家!

  d、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金子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1)这是辛勤的彼得获得成功后所说的话,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谈阅读体验)

  (3)此时彼得的心情如何?(板书:不无骄傲)把你的感悟读出来!。

  三、品读感悟。

  1、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在找到“金子”的时候,一起学习了以下几个句子,再认真读一读,仔细揣摩揣摩,你发现句子中“金子”的含义了吗?(集中出示a、b、c、d四个语段)

  2、彼得没有找到的是什么?找到的又是什么?两者相比,你认为哪种更重要?

  3、再来读读彼得最后说的话,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4、看着彼得骄傲的笑容,联系他的经历,我们可以这样说:

  (出示)要想________就必须________。

  5、刚才同学们通过认真的朗读和探究,体会了“金子”深刻的含义,明白了深奥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这节课上“淘”到的属于自己的“金子”。现在你认为课题“金子”是指什么?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拓展延伸

  1、“金子”一词的含义如此丰富!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含有“金子”的句子。送给大家自己去读读悟悟。(学生自读自悟)

  (1)、人们都说他的心像闪光的“金子”.

  (2)、这次作文比赛他又得了一等奖,真是我们班的一块“金子”.

  (3)、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到课文中去找“金子”.

  2、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去追求,去奋斗,那么在学习中、生活中我们都能找到许多“金子”。

  五、作业:

  彼得通过辛勤的劳动找到了“金子”,实现了自己致富的梦想。同学们一定也有梦想,一定非常渴望实现,请用你的笔,把你美好的梦想写下来,谈谈你准备如何实现它!

  22、金子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不甘落空    埋头苦干    失望极了

  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辛勤种花

  致富了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3

  佚名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导阅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业 :

  1、 写字。

  2、 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 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 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5)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附板书:

  22、金子

  梦想――→实现

  若有所悟

  真金

  全部精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后,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金子是什么?人们常常用金子比喻什么?

  3、今天的课文跟金子有什么关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自由练读。

  3、齐读生字词。

  4、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

  三、了解课文梗概。

  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他的什么事?

  2、讨论:彼得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3、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2、交流记字方法。

  3、教师板书示范,揭示重点。

  4、学生在书上用钢笔描红。

  四、课后练习:练习朗读课文、书写写字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3、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彼得实现了梦想?

  二、学习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到三自然段,想一想萨文河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结果怎么样?

  2、交流回答。

  ①   想象一下“蜂拥而至”是怎样的场面,结果怎样?

  ②   指导朗读这一段。

  ③   彼得离去了吗?为什么?

  ④   读出彼得由不甘心到失望的感情。

  ⑤   师述:彼得也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三、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四至六自然段,思考:彼得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2、交流。

  ①   彼得发现了什么?

  ②   什么叫“若有所悟”?彼得悟到了什么?

  ③   朗读这句话。

  ④   想像彼得用全部精力培育花苗的过程。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朗读这一段。

  2、说说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

  五、拓展练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金子》教学设计说明

  《金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这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理解、感悟、想像及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根据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通过理清文章脉络,读懂课文内容,多元化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以及创设情境展开想像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一、用比较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用“金子”做题目,同时又以“金子”为线索,贯穿全文。先是写了彼得挖金子一无所获,再写在同一块土地上他通过劳动获得了真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解彼得想通过挖金子来实现梦想无望以及他用五年的辛勤劳动换来成功进行比较,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也通过前后对比,为领悟文章主旨打下理解的基础。

  二、住重点词,理解文章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 理解课文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理解第五自然段时抓住“若有所悟”这个词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若有所悟”?彼得悟到了什么?从而明白彼得善于发现与思考。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则是抓住“不无骄傲”这词让学生说说“不无骄傲”到底骄不骄傲?彼得骄傲什么?从而让学生积极回顾全文内容,在心中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再进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三、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我抓住彼得所想所说的两句话开展朗读训练,进行培养语感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训练。彼得从土地的变化想到土地肥沃,可以用来种花,想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成功,这时他的心情应该越来越兴奋越来越高兴。让学生体会并读出这种情感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最后彼得“不无骄傲”地说出的那句话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除了让学生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要想获得真金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四、抓住课文的空白之处,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像。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一个途径。这篇课文只用了

  一句话写彼得留下后用全部精力种出了美丽娇艳的鲜花,没有具体描写他为实现梦想做了哪些工作。所以在学习第六自然段的时候,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看着图上的花朵和正在擦拭汗水的彼得进行想像,想像他是如何种花卖花的。在想像的过程上,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了彼得成功是通过长期的、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另一方面,也抓住课文的空白之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五、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多元化地感悟文章内涵。

  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小学生有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他对文本意思的解读,会根据自己的的经历和自己的周围世界去做比较,因些,他得出来的理解,不能拿观点来理解。对于这篇文章,由于三年级的孩子生活阅历有限,对金钱财富的理解不那么深刻,因些,对于彼得找到的真金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悟。只要是以文本为依据,理解了文章内容,体味了作者的表达的情感所得出的感悟,应该都是可以认可的。并将这种感悟用来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那正是这一课的情感态度目标所应达到的境界了。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5

  课前谈话:

  1.每个人都有梦想,(板书:梦想)我小时侯的梦想是当一位教师,通过我的努力,我的梦想实现了吗?所以当你们叫我王老师我心里美滋滋的。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

  (相机评价:志向高远,美好的梦想,有志气! 祝你们美梦成真。)

  (正式上课)

  一、引导质疑

  1.初读了第22课《金子》,你们知道主人公彼得的“梦想”是什么吗? (寻找金子、发财致富)

  他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 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这一段。

  紧扣“不无骄傲”体会说话时的心情。(再读或齐读)

  2.引导质疑。

  读出了感情,还要读出你的思考,反复读着彼得的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矛盾:彼得明明一丁点金子都没有挖到,可是却说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教师相机板书:真金)

  二、 鉴别“真金”

  1.“真金”到底是什么?引导观察金子图片:

  孩子们,眼前看到了什么啊?(黄灿灿、熠熠发光、亮闪闪的金子)

  看着这些珍贵的金子,是不是有些冲动的想法?(评价:实话实说,你真是可爱极了!)

  小结:这熠熠闪光的金子的确能让人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你们要清楚,这些想法只是一种幻想。(如果学生都说的是正当的想法:是啊,有了金子确实能做很多想做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渴望得到金子。)

  2.(如果把幻想当成了追求的梦想,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到萨文河畔去看看。

  齐读第一自然段。

  紧扣:“蜂拥而至”(分析金子让人想不劳而获。)

  萨文河畔上就涌动着对金子的渴望,有一个成语说得非常形象——“蜂拥而至”。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蜂拥而至”的现象?(无字词典)

  从“蜂拥而至”中你读懂了什么?(人很多、迫不及待)

  指导用急切的心情读读第一句话。(你理解得很好,如果能读出你的理解就更棒了)

  他们为什么要“蜂拥而至”呢?

  (听说……无意间……都想发财致富。想不劳而获)

  那结果怎样呢?

  理解“一无所获”:什么也没有得到,两手空空。是啊,找到金子的机会太少了。在回读第一句,想想原因?(紧扣“听说 无意间 蜂拥而至”深入理解不劳而获是可笑的。)

  理解“扫兴离去”;扫兴离去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垂头丧气,经不起失败的考验。)

  3.为了找到那传说中珍贵的金子,彼得也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读完后和第一自然段比较比较,看看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交流反馈:

  紧扣“不甘心落空”――“扫兴离去”

  (相机追问:什么叫不甘心?不愿让什么落空?)

  再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句话能看出彼得不甘心落空?

  强调:他不甘心落空,默默挖掘着,埋头苦干着,翻遍了整块土地!(相机板书:坚持不懈)

  5.然而,他找到了那熠熠闪光的金子了吗?是啊,哪怕有“一丁点儿金子”也能让人看到希望啊!可是,一丁点儿都没有,直到这时彼得才失望了

  6、指、引、齐读第三自然段。

  彼得不但梦想落空,反而沦落到了怎样的地步?

  (紧扣“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体会人生的绝境:山穷水复,走投无路了。)

  小结:命运总爱捉弄人,彼得一开始的梦想是淘金致富,然而,他梦想的大门却被命运之神给无情的关上了。

  三、探寻“真金”

  1.都说苍天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难道一个勤劳的人真的不能成功吗?

  一个连面包也买不起的人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还不无骄傲地说:“我是……”

  他为什么能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听王老师读读4-6自然段,你们拿出笔,一边用心听,一边划出能反映彼得成功的原因的字词句。

  2.读后,留有时间让学生继续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反馈:

  ①紧扣“若有所悟”。

  “悟”是什么意思?(提示:竖心旁)

  彼得由什么悟到了什么?

  紧扣“发现”:这可不是一般的发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的发现?发现了什么?“绿茸茸”——希望。追问:连续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却没有浇灭彼得心中的希望,你从发现这个词中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充满希望)

  紧扣“成功”:彼得终于找到了另一条成功的道路。而他之前却认为只有找到金子才是成功的标志,对,那是执迷不悟;当他发现那充满希望的绿茸茸的小草时知道土地很肥沃,便若有所悟;通过培育鲜花创造财富,同样是成功,你比彼得还了不起,你是恍然大悟。(相机板书:善于思考)

  小结:生活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可能是一路鲜花,当命运之神关闭了你梦想的大门时,这时千万不能放弃希望,失去信心,要知道, “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再打开一扇窗。”

  ②紧扣:全部精力。

  为了培育这些美丽娇艳的鲜花,彼得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想看看这些美丽娇艳的花吗?(课件)

  看了这些花,有什么感慨?

  花儿如此娇艳,芬芳,可是透过这娇艳与芬芳,你可曾想象到彼得的付出呢?(出示图片)眼前的这幅照片,就是被淘金者所遗弃的土地,坑坑洼洼,满目疮痍,彼得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种出了这成片成片的鲜花。

  引导再读第6自然段。

  培育花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是啊,“全部精力”,学语文,应当抓住这些只言片语,仔细地掂量掂量,咀嚼咀嚼。你会发现,“全部精力”这个词其实是很重很重的!

  (出示图片)这是课文的插图,仔细地观察,这幅插图能让你明白彼得是怎样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的吗?

  相机补充:培育花苗需要平整土地,选购花苗,日夜照料,奔波销售,彼得付出了全部精力!你眼前还能浮现出哪些画面呢?

  小结:是啊!彼得不辞劳苦,辛勤耕耘,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为了实现梦想,他全力以赴。(相机板书:全力以赴。)

  若有所悟让彼得明白了成功的真谛,全部精力为彼得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苍天不付有心人!浸透汗水的成功之花才会开得如此美丽娇艳。

  四.感悟真金

  1.所以五年后——引读第7自然段。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彼得找到的无比自豪的真金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领悟到的“真金”的含义。可以是通过自己劳动种出来的鲜花,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的财富,可以是创造财富的办法,也可以是执着,永不绝望的信心、……)

  2.命运就是这样的奇妙,那些蜂拥而至的淘金者想要来萨文河畔淘出金子,耐人寻味的是:萨文河也把这些淘金者淘了淘,把那些妄图不劳而获的人全部被淘汰出去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他就是——彼得•弗雷特。是坎坷的命运让他明白了“真金”的含义。这个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他本身就是一块金子!他的身上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光芒,那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宝贵品质。那就是他身上的闪光点!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你觉得彼得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相机板书)

  这些也是彼得所拥有的真金,它们散发着无比璀璨的光芒,(板画闪光)

  你想要上面的金子,还是下面的真金?为什么?(指板书)

  彼得所拥有的真金要比那些亮闪闪的金子璀璨一千倍,一万倍。这才真正有价值的金子!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追求的真正的金子!拥有这些,你的人生将会是永远富足的!

  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王老师深有感触,也作出了一首诗:

  淘金河畔徒辛勤,

  培育花苗浸全心。

  若问美梦何成真

  ________是真金。

  你帮老师补充完整吗?

  4、课文学完了,王老师送大家几句格言一起共勉: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话想对自己或者大家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这就是你们自己的名言。

  分享交流。

  让我们记住自己给自己的格言,它会为我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它会承载我们到达成功彼岸。这些也是我们这堂课淘到的真金!

  老师相信:这些金子一定会在你的人生长河中熠熠闪光。

  14、课后老师推荐阅读《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中的《父亲的菜园》和《两颗钻石》,用心来读,你会有收获的。

  板书:               

  22、金子

  梦                                    实

  想       散乱板书真金闪光的价值       现

  (真金)

  最后板画真金的闪光处

  (随教学过程相机板书:坚持不懈 充满希望 善于思考 全力以赴)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8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验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加强学生对词句的感受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到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所谓真金,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秀的品质。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子其实就是——(生齐声答)财富,获得财富可是很多人的梦想,是许多人的愿望。我们今天继续要学习的《金子》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彼得.弗雷特如何获取财富的故事,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二、讲主要内容:

  出示词:淘金者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种花实现梦想

  (1)先请一位同学将这些词读一遍。

  (2)谁能用上这些词把这个故事说说?(评价:很好,词都用上了,内容也说出来了。谁能像他那样用上这些词再说一遍,不过,内容要说得更简洁一些。)

  三、比较两者不同,引出对真金含义的疑惑

  1.过渡:淘金者是——“扫兴离去”(指屏幕上的词,生说: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是——实现梦想。他们的结果一样吗?(不一样)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的第1、第7自然段。(出示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2.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读这两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在这两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其他学生听)

  第一自然段读完。相机理解:“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至:到。拥:聚到一起。怎样而来?像蜜蜂聚在一起,黑压压的来了,说明——淘金者多。

  读第7自然段。

  3.(指第1自然段):这一段写——(生接)淘金者;(指第7自然段):这第7自然段写——彼得.弗雷特。在这两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一处就在相应的文字下划上线)(一无所获——实现梦想;扫兴离去——不无骄傲;金子——真金)

  预:如果学生找不到“金子——真金”的区别。教师的指导语:引读:他们在河床上……,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极少数人——(生)找到金子(强调找到的是金子)对,还是有少数人找到金子,那彼得为什么说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让学生少有片刻思考。淘金者找到的是泥土里的闪闪发光的真正的金子,彼得是种花换成金子。(获得财富的方式不同)

  淘金者找到的是金子,彼得找到的是真金,金子和真金到底有什么不同?真金到底指什么?

  四、理解“真金”

  (一)下面我们就来理解真金是什么。课文的2——6自然段就是讲了彼得获得真金的过程。请大家认真读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还可以圈圈画画,想想彼得的真金在什么地方?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

  彼得已经找到他的真金,在哪儿呢?我们来找找看他的真金到底在哪儿?

  预案1:若没有学生会回答这个问题。接:不要紧,那我们一段段来找,先来看看第二、三自然段。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其他同学看看真金是这一段中体现出来的什么?(然后依次解决以下的段落。)

  (二)预案2:学生说彼得的真金是在泥土里。你从哪儿看出来呢?(学生讲他的理由)根据学生所说出示自然段。

  生:因为他发现泥土很肥沃,就种了花,花换来了金子。(师)对,彼得最后还是实现了他的梦想,获得了财富。(板书:财富)

  预3:学生说彼得的真金在花里,为什么这么说?生:因为他发现泥土很肥沃,就种了花,花换来了金子。(师)对,彼得最后还是实现了他的梦想,获得了财富。(板书:财富)

  (接上面预案2、3中的任何一种。)

  1.那么,彼得是看到什么想到通过种花获得财富的?(小草)(指看4自然段:齐读)——学习第4自然段。

  难道只有彼得买的土地会长小草吗?难道别人没有看到这些小草吗?彼得与他人有什么不同?(善于发现——板书)是啊,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是人人都有的,不是有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谁能为大家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说了彼得善于发现,他还善于什么?(动脑筋——板书)对,(善于思考)。

  (1)你从哪儿看出来他善于思考?(学生说思考的内容出示第5自然段):说“若有所悟”;说悟的内容,

  (2)师: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看看这个词的前后内容,想想看?(请两个学生)悟是明白,知道“若”是什么意思吗?(选择字义)

  (3)彼得“悟”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以下词:小草、肥沃、种花、装扮、成功

  (4)这几个词就是彼得“悟”的过程,他是因为看到了(指词)——(生)小草悟到了这块土地很(指词)——(生)肥沃;谁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这个过程?其他词之间你也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自己先说说。

  3.小结:这个悟的过程,让我们看到彼得——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是什么?——一个人的品质。对,是品质,是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4.读好第五自然段:读出“若有所悟”“欣喜”

  (三)那么除此以外,彼得还有哪些品质?,再看看课文的其他段落。

  1.第6自然段:全力实践善于思考吃苦耐劳(随学生说,板书:吃苦耐劳)

  2.生:勤劳。坚持不懈(板书:勤劳、坚持不懈)。出示2、3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来?(学生答)读好――坚持不懈、勤劳。

  学生若不能落实到词上,教师可指向学生说的句子中的词,能看出什么?(体现指导过程)

  3.小结:在淘金时我们能看出彼得是个吃苦耐劳的人,在种花时,我们也能看出彼得是个吃苦耐劳的人,看来,要获得成功,“吃苦耐劳”和“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一样是获得成功必备的品质啊。

  (四)现在,你明白金子和真金有什么不一样了吧?你明白真金是什么了吗?(指板书)(金子是财富,而真金既是财富,还是获取财富、取得成功的必备的品质)连线。

  对,彼得的真金不仅仅是指“财富”,更是让他获得成功的必备品质: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吃苦耐劳,坚持不懈。

  (五)彼得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难怪他不无骄傲的说——出示最后一段彼得的话。

  1.谁来读读彼得的话?你觉得彼得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理解:不无骄傲)

  2.指导读好这句话。你知道彼得在为自己的什么骄傲吗?(获得真金;品质)

  3.学生提品质,对,是这些品质让彼得最终实现了梦想,获得了财富。可以这么说,谁拥有这些品质,谁就拥有财富,谁就会走向成功。这些品质是如此宝贵,甚至超过金子的价值,是能创造无限财富的——真金!

  4.再读最后一句话!

  5.学到这儿,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

  五、总结:

  虽然彼得的梦想是发财致富,但在致富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创造性的劳动才会带来无限的财富,他更领悟到了对于他的一生都有帮助、极富价值的另一笔精神财富:勤劳、坚持不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等,这才是令他不无骄傲的地方,这才是彼得找到的真正的金子!

  六.补充材料:(视时间决定是否分发)

  老师这儿有一篇短文,你看了以后会不会“若有所悟”,你“悟”到了什么?

  材料中的人也和彼得一样拥有了真金——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也只有善于思考的人善于…….的人,才会拥有真金!

  板书:    22 金子  财富

  小草

  肥沃 真金 品质 善于发现 善于思考

  种花

  装扮       吃苦耐劳坚 持不懈

  成功

  因为……所以……

  许嫣娜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常州局前街小学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7

  作为一线教师,到底怎样上好平时的常态课,使课堂教学既富有实效,又能闪现出智慧与情趣的火花。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我深深地认识到:常态课的成功除了要重视课堂的教学生成外,更要重视宽泛而合理的教学预设,备课要努力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这是根本,也是关键所在。以下结合《金子》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备注:《金子》课文大意是主人公彼得去淘金但一无所获。当他绝望时却发现被开垦的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于是他想到了种花致富。最后,他成功了。]

  一、导入环节的“坡度”设计使预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效性

  【案例】

  新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了一系列词语,并这样排列。

  淘金蜂拥而至扫兴离去

  挖掘埋头苦干一无所获

  种花全部精力找到真金

  教师先指名学生逐一读词语,再让全班学生齐读这些词语。复习巩固了字词后,教师提出了如下的要求:“《金子》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提供的词语说一说吗?”听了学生的发言,教师耐心地指名学生补充说。直到学生把这件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地讲清楚。在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板书:“淘金、种花、成功。”接着,教师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环节:“下面我们继续课文,看看彼得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评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们的新课导入环节都会精心设计,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精心设计的同时,教师们更应思考一下:这个环节的设计除了能“预热”外,还能不能为新课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也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真正达到“形式”向“实质”飞跃。

  《金子》一课的导入环节,看似平淡,但其中却蕴含着教师“三备”的教育智慧。与其让学生干巴巴地说课文大意,不如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参照说。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凭空说话的难度,又避免了学生“天马行空”乱说一通的尴尬;既巩固了所学的字词,又降低坡度,促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另外,这些词语排列也是以事情发展顺序的规律排列的,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概括课文的大意,同时也暗示彼得一步一步走向付出辛劳的人生轨迹。因此,这样的导入设计,真正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实效。

  二、片断训练的设计别出心裁,实现了想象练说向想象练笔的“无痕”过渡

  【案例】

  教师为了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彼得培育花苗的不容易,课间出示了彼得种花付出努力的四个画面:1.暴风雨来临时;2.夕阳西下时:3天刚蒙蒙亮时;4.烈日当空时。出示这些画面是先逐图一一放大出现,教师同时简洁地描述彼得劳动的情景,接着把四幅图放在一个平面一齐出示。学生欣赏完美丽的画面,教师乘势布置了想象练笔的要求:“尝试选择一幅画面,想象彼得种花的情景,写一个片断。”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还不忘提示:“想到多少就写多少,哪怕只有一句,老师认为都是有价值的。”

  【评析】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能做到努力挖掘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练说。但大多时候教师都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忽视了由说过渡到写的片断训练。

  《金子》一文教师抓住文本提供的想象空间,精心设计了四幅画面,填补了语言文字的话外音、弦外意。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画面。发挥想象,从而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深处,和文本进行对话,和作者,文本中的人物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另外,有效的语文教学就应落实听说读写训练。针对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现状,教师及时地给予人文关怀——“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这可谓一颗定心丸,这种不经意的人文关怀是学生扬起自信风帆的不竭动力。

  三、找准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金钥匙,多途径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案例】

  镜头一:在“分歧”处感悟

  师:自读课文1—2自然段,找出彼得与其他淘金者的不同点。

  生:其他人离去了,彼得继续留下来。

  师:此时,彼得会怎么想?

  生:彼得会想。我一定不能灰心,我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师:彼得不灰心,这是他与其他淘金者的不同点。还有其他不同点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

  有发现一丁点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焉了。(教师引导朗读感悟)

  镜头二:在“空白”处感悟

  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练笔体会到彼得的辛劳,教师用课件再次出示前面学过的片段:“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地里长满了娇艳鲜嫩的花苗。”学生齐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了百花盛开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满院芬芳,并依次以“欣赏了娇嫩鲜艳的花.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呢”、“和彼得一起淘金离开的人,他们如果看到这个画面,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去感悟文章的意蕴。这样。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复走了几个来回,逐渐感悟到了一些东西。

  镜头三:在“点睛”处感悟

  师:结果如他所愿,五年以后,彼得成功了。(相机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上。)

  学生情不自禁地齐读了,而且读出了无比骄傲、自豪的语气。

  (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师: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读懂了这段彼得的话吗?(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化地理解)

  教师总结:这真金是勤劳……随后,让学生饱含地再齐读上述话。

  师:彼得靠自己的毅力、靠自己的聪明、靠自己的辛劳找到了自己的真金,那你如何找到自己的真金呢?(出示句式训练:我的真金在__________,只要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找到真金。)

  【评析】

  众所周知,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途径去引导学生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金子》一课,教师在预设设计时,通过了三种途径去引领学生感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感悟是动态生成的,教师的引导也总是灵活的甚至是富有创意的。教师始终是一个“穿针引线”者,通过赞许、激赏、补充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向深入,对学生没有感悟到的和生成的内容总是灵活指导,没有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如果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积累了新语言,在运用语言中生发出更规范、更丰富的语言,乐于思考和表达,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地回归了本真。

  【结语】 

  回归常态的教学,其实是一种境界,它蕴含着“大道至简”的道理。追求常态的教学意味着我们要抛弃那些表面的热闹,抛弃教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8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

  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听第二自然段录音,边听边思考老师的几个小问题: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2、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可结果却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他的希望落空了,他十分失望。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回老师要请你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自由提问:(可能会问)

  (1)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怎么理解“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同学们提得很好,我们要学会提问,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五、学习三----六自然段

  1、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这两个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己先读一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同学交流。

  2、大堂交流。

  3、看课文插图,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4、这样,经过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再齐读第七自然段。现在你懂最后两句话的意思了吗?

  六、谈启发深化感悟

  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 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 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5)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附板书:

  22、金子

  梦想――→实现

  若有所悟

  真金

  全部精力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10

  挖掘“真金”

  《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彼得成功了,他的成功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百转曲折,殊途同归

  成功的彼岸,并非一蹴而就。只要心中充满希望,踏一路荆棘,转一路曲折,艰苦的磨练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彼得为了实现梦想,挖金子不成改种鲜花,同样获得了财富。可见,条条大道通罗马,任何一条路上,都有成功者。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包括“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历经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获得思想启迪。

  “彼得满怀理想寻找金子,最后他找到金子了吗?”

  “彼得没有找到金子,‘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金子。’”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彼得自己也承认没有找到金子。”

  “他无不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彼得他最终找到金子了。”

  “同样是彼得的话,怎么会矛盾呢?请您再读课文,说说‘金子’和‘真金’有什么不同?”

  “金子是金灿灿的黄金,而真金并不是真的金子。”

  “‘金子’也许能直接挖出来,可‘真金’必须通过辛勤的种花才能获得。”

  “对,这不是真的金子,却比真的金子更珍贵,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彼得最终找到的‘真金’应该是——”

  “是辛勤劳动的成果。”

  “是财富。”

  “是拥有财富的梦想。”

  “是发财致富的法宝。”

  “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彼得找到金子了吗?” 这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苛求一致。“真金应该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目的是使学生历经思维的过程,疑中思,思中学,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从矛盾中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目标专一,全力以赴

  成功的道路,总是充满了艰辛。确定了目标,就该勇往直前。假如当初,彼得像其他的淘金者那样半途而废,也就不可能有以后更大的发现。假如他不专心于种花,也许会失败。正因为他始终胸怀理想,全力以赴,离目标才越来越近。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导向。现实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浅尝辄止,难以深入理解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尽力引领学生渐渐走进文本,层层深入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所有的淘金者中,彼得为什么是唯一获得财富的人?他与其他淘金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用心读1-2自然段,讨论”

  “其他淘金者一无所获,扫兴离去,而彼得不甘心落空,继续寻找金子。”

  “你从哪句话能看出彼得不甘心?读第二自然段”

  “‘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一块没人要的土地,说明这里有金子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彼得还是不放弃。”

  “‘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为了找到金子,坚决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哪怕土地的一个角落他都翻遍了。”

  “他不甘心落空,默默挖掘着,埋头苦干着,与其它淘金者比,彼得具有什么精神?”

  “埋头苦干的精神。”

  “吃苦耐劳的精神”

  “是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孩子们的回答似乎很圆满,文本的解读应该到词结束了吧!其实不然,彼得争取成功才迈出一小步,对彼得成功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

  “正因为他坚持不懈没有离去,才有了以后的成功。可是至此,彼得并没有发现一丁点金子。那他为什么最终会成为唯一获得财富的人呢?再用心读4-6自然段,划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

  “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彼得若有所悟……”

  “彼得由什么‘悟’到什么?再读”

  “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悟’到土地也可以用来种花。”

  “‘悟’到种花能获得财富。”

  “这可是一个大发现,彼得成功的原因是——?”

  “善于观察、发现!”

  “他聪明,他善于思考。”

  “他善于抓住机会。”

  ……

  本环节,紧紧围绕一个问题“彼得为什么是唯一获得财富的人?”来探讨彼得成功的原因,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叶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我紧紧抓住关键词“不甘心”、“若有所悟” ,通过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引领学生仔细推敲品味,层层剖析,深入思考,体会彼得成功所具有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深层次的对话,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和成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抓住机遇,调整目标

  梦想是美好的,可是当你的梦想被命运无情地阻塞时,命运之手往往会给你指引另一条道路。关键是你能否及时发现,彼得发现了,抓住机遇,调整了目标,并为之付出了‘全部精力’。这让我想到了“预设”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当我们孜孜以求“预设”中的美好教学情境时,时常会迸发出“生成”中的尴尬局面。假如适时捕捉,合理利用,也许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孩子们,彼得决心培育花苗,为此他付出了全部精力。请你想象一下彼得是如何不怕辛苦平整土地,如何精心选择花苗,如何日夜照顾鲜花,如何四处奔波销售鲜花?”

  我把“全部精力”重重地写在诎迳希醚啤叭烤α保蟮ǖ叵胂笠桓龀晒φ弑澈罂赡芑岣冻龅募栊僚α?br>“每天天还没亮,彼得就起床平整土地,一干就是一整天。”

  “为了照顾好花苗,彼得刻苦地学习种花的技术。”

  ……

  “彼得手捧着鲜花挨家挨户地推销:‘买鲜花吧?你看这花多美丽娇艳!一朵花就是一个生命,你忍心让这个生命变得枯萎吗?’”

  “一个珍惜生命的人,也许会买吧!”

  “请买鲜花吧!我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它们,为此我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我为它们浇水、施肥、除草、杀虫多么不容易,你就买下吧!”

  孩子们拼命地想唤起消费者的同情心和怜悯心销售鲜花,可是他们哪里懂得消费者千差万别的心理呀?一时的怜悯也许能博得少数人的消费,可是在市场竞争中,商品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这是孩子们所无法理解的。这突如其来的不合理,难道放任自流吗?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学应该求真务实,避免盲目的多元解读。课堂就是生活,是学生真正的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又何尝不是教育。于是我话锋一转:

  “您的辛苦,我能理解,可是先生,我并不需要呀。怎么办?”

  “小姐,你怎么会不需要呢?你可以买这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一定会给你带来好心情的!”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假如我家里已经有鲜花了呢?”

  “你可以送给你的朋友,这代表了你对他纯洁的友谊。”

  “说得太好了,还可以送给谁?”

  “还可以送给的爸爸妈妈,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送给你的老师,感谢老师的栽培。”

  ……

  其实,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引领学生挖掘“真金”的过程,这里的‘真金’也许是学生异样的思维火花,也许是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也许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感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成功的教学目标,在“挖”字上下功夫,精心地设计灵活多样的问题情境,全力以赴地指引学生深入文本对话,而又不失时机地抓住动态生成激发生命的活力……挖掘“真金”,让真金光彩熠熠、绽放价值!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11

  案例:

  一位教师在教学《金子》时问:“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一位学生正在做小动作,教师发现后让他回答这个问题。正当他无所适从时,同桌在下面小声告诉他:“随便说!怎么说都行!”

  结果,这个学生回答:“种花真累。”

  教师立即说:“哦,你觉得种花很辛苦,也有道理。老师相信你注意听讲会回答得更好!”

  分析:

  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当鲜花盛开时,他的心情应是激动万分,自豪不已,怎会觉得累呢?即使累,也已被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显然,这位学生并未听讲,甚至对课文缺少应有的认知,而教师提问的目的则是提醒他注意听讲,却忽略了答案正确与否,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作答后,教师应巧妙地加以引导:“是啊,劳动的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呢?”相信这位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情境,明白“辛勤劳动终会有所获”的真谛。

  ——源自“教师言语评价”课题研究中的思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篇12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课文,领悟课文内涵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淘金者 绝大多数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买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钱

  倾盆大雨 冲刷平整 松软 绿茸茸 若有所悟 装扮 美丽 娇艳 实现

  (“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回顾课文

  1、快速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课文题为“金子”,你能围绕课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围绕“金子”说几句话吗?

  (……)

  2、根据课文内容来把大家刚才说的整理一下。

  板书: 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   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3、大家看看课文的内容,前后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的,答案还得从课文中去找,让我们再来细细地读好课文。

  我们要逐步学会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三、阅读理解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

  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

  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

  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

  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

  (指名读,齐读)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你觉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

  从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劳?

  (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

  3、结果如何呢?

  (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失望、连……都没有、准备离开)

  4、读到这里,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

  (……)

  是啊,命运真是太残酷了,对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却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

  彼得·弗雷特开始时不甘心落空,正是因为他相信——

  (像他这样付出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实现梦想)

  而事实却敲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准备离开。

  (三)第四-七自然段

  1、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平吗?如果彼得就此离去,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故事。来,我们来读读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

  自读4-7自然段。

  2、你们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样了?

  (……)

  齐读第7段

  (1)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们觉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

  (收获鲜花——财富——实现梦想)

  (2)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非常骄傲)

  对,也就是“不无骄傲”。

  3、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唯一有所收获的人呢?再读读4-6自然段,圈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

  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

  (1)发现

  彼得发现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

  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很有根据……)

  你举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

  (有心人、聪明人)

  (2)全部精力

  彼得不但是个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劳,这点我们从上文已经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

  (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选择花苗、不分日夜照顾鲜花、四处奔波销售……)

  齐读4-6段

  4、现在你找到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的真好,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5、彼得从他的经历中明白了,生活有没有欺骗他?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

  现在你对彼得最后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再来好好第七段。

  “真金”指什么?(财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6、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彼得·弗雷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有什么梦想呢?从彼得·弗雷特的故事中,你对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了什么想法?

  阅读后有所领悟,还能举一反三,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你不仅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还是一个把书读活了的人。

  课后练习:写一写

  1、观察文中插图,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并获得成功的,把它写下来。

  2、彼得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也可借用格言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57410120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