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红尘戏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通用21篇)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 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 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 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义?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结合资料,个人汇报:

  (高146米,相当于40层大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数字,板书:数字;朗读指导:我们的综合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综合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指导朗读,你知道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

  (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镇约有四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小结:这一小节中罗列了许多数据,也把金字塔与其他事物作了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3、引读第3节。思考: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加上具体形象的描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宏伟、精巧;智慧、勤劳;奴隶、剥削)

  4、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很大,。

  三、过渡: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

  学生汇报:

  生1: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看他们——(介绍书上的方法,边读边用画图来表示;)

  生2: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生3:请看,这是我画的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

  学生汇报:

  生1:“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明白了它历史悠久,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生2:这又与 课文的开头呼应,理解了它所以“傲对碧空”!

  生3:我想对埃及人民说:你们是伟大的,令人崇敬的!

  四、课后练笔: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14、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2

  ★ 学什么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读课文,学习如何把句了写得具体生动;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 怎样学

  一、读文想象

  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

  二、扫清障碍

  把不理解的词划下来,尝试解决。

  三、日积月累

  把你认为精彩的词句划下来,并抄写一遍。

  ★ 测一测

  1、语音世界(看拼音写字)

  āi fén   shà lún yì     qì

  (  )及   (  )墓  大(  )  (  )廓  (  )立  (  )成

  2、词语广角(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    )的沙漠      (    )的埃及人

  (    )的建筑物    (    )的金字塔

  3、句子广场(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注意带点的部分,这样写的好处是 。

  (2)照样子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①这棵树真高啊!              

  ②他们之间友情深厚,          

  ③月光是那么柔和,          

  4、课文传真(按课文内容填写)

  (1)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  )的(  )形建筑物。它们(  ),(  )。这就是(  )的埃及金字塔。

  (2)现在,这些金字塔(  )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  )了。它们是埃及的(  ),也是古埃及人民(  )的结晶。

  (3)这些石块磨得(  ),石块与石块之间(  )得很(  ),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  )都插不进去。

  ★ 再提高

  你知道放眼世界吗?世界十大奇迹分别是什么?

  1、埃及金字塔 6、毛索洛斯墓庙

  2、宙斯神像 7、法洛斯灯塔

  3、罗得斯岛巨像 8、法洛斯灯塔外传:亚历山卓港

  4、马比伦空中花园 9、万里长城

  5、阿提密斯神殿 10、秦始皇陵兵马俑

  想了解得更多吗?快查找资料吧!把你了解到的与同学分享。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继续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学习处所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

  教学难点:

  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一、复习导入

  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维也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那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二、精读训练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交流(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的歌剧中心。)

  2、那为什么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是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呢?

  围绕这些问题,自由读2、3、4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美美的读上几遍,细细品味品味。

  3、交流喜欢的自然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段文字。理解“摇篮”。

  ①“摇篮”这个词给你怎样的感觉?(摇篮是婴儿舒服的港湾,是甜蜜的家园。最初的好梦是从这里开始的,最初的舒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②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读“摇篮”。

  2、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他们感觉就象在摇篮里那样温馨,那样舒适地成长,创作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名篇。是谁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对,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是维也纳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指名读“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3、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我们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来读读这一自然段。齐读。

  ★第三自然段

  1、交流喜欢的理由。

  2、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称都是城市的标志。我们唯亭公园里也有一座雕塑,是为了纪念评弹艺术家朱惠珍女士而建造的。我们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这就是为了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3、而我们在维也纳,到处——(引读课文)

  可见维也纳人民——(对音乐家的崇敬和怀念)

  4、我们的故宫看得最多的是龙,这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而在维也纳的王宫花园——(引读课文)。

  在维也纳,他们把什么作为自己城市的象征?

  5、整座城市就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6、我们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读读这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过渡:维也纳的环境与音乐如此和谐,那么维也纳的市民跟音乐又是怎样的呢?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围绕“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写了哪几个场景?哪个场景最吸引你?想想你的感受。

  2、交流:哪个场景最吸引你?谈谈你的感受。

  ①华尔兹圆舞曲

  教师哼

  读出“轻快”、“舒畅”的感觉。

  ②想象:习习的晚风吹拂你的脸庞,远处悠悠扬扬的音乐随风而来,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读出“柔美”的感觉。)

  ③一家人欢聚一堂,演奏一曲优美的音乐,你感觉如何?(其乐融融)

  ④我们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会奏一曲什么音乐?我们立正敬礼,那样的场面你觉得是怎样的?(神圣、庄严)

  3、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市民更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市民的心中。齐读。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

  五、教学第五、六、七小节

  过渡:音乐是维也纳的象征,维也纳人们也以音乐作为他们的骄傲,他们和音乐的关系是那样的密切,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1、欣赏图片。

  2、课文的5、6自然段给我们具体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和金色大厅,自由读这三小节思考:这是怎样的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3、全班交流:这是怎样的歌剧院?2、用哪些词语形容歌剧院?从哪儿看出来的?

  4、课文中哪些地方把“金色大厅”的特点描写出来了?

  5、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歌剧院,欣赏着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会有怎样的感受?

  6、那里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齐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这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的魅力。我想给大家带来的是美的享受。每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维也纳以音乐闻名,你们还知道哪些城市也有这样的美称的?“东方威尼斯”苏州

  七、作业

  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

  (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

  展开叙述,体现特点)

  我们学着这样的写法,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水乡”。

  板书设计: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歌剧院

  音乐厅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但对我们这儿的小学生来说,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训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当你面对着外国游客时,我们这些小导游会向他们介绍哪些地方呢?

  自由说,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出示图片(万里长城、秦秦兵马俑、北京故宫)。

  如果此时,我们来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会向我们介绍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题: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巨大的角锥形建筑)

  2、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样建成的?--------)

  3、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待会儿和大家交流。

  4、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一说?

  预设:(1)金字塔的位置(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来(4)金字塔的数量(5)金字塔的特点(6)金字塔的方法--------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三、再读课文,领悟方法。

  1、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除了这些知识之外,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方法?

  预设:2、生:说明方法,师:在哪个段落中?再读课文第3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预设:2、生:沉默 师:再读课文,看看你能从哪个段落中学到一些方法?生:第3段中,说明方法。再读第3段,看看从哪些句子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交流

  预设:1)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举例子、列数字  )

  a、是啊,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能不能一个一个介绍给我们呢?作者就想了个办法,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为例来给我们介绍金字塔。

  b、出示图片,欣赏胡夫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等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列数字、作比较)

  a、课件出示这句话,自由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高)

  b、作者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146米多),究竟有多高呢?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手势:一层、两层------二十层、三十层、四十层,仿佛与天相接,太高了!)

  c、如果去掉后部分,你认为如何?

  看来,作比较的用处还真大,能让我们更真切、更形象、生动地感受到金字塔的高。

  3)、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多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列数字)

  a、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石头:大、多、重)

  4)通过这些说明方法,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金字塔的气势宏伟。  这就是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5、学到怎么多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考考你会不会学以致用?

  出示幻灯片   交流

  四、细读课文,挖掘情感。

  孩子们,你的收获大吗?了解了知识,学到了方法,收获还不够大,我们还要走进这些语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它所蕴藏的情感。

  1、赶快细读课文,可以合作学习,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交流:

  预设:a、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出示课件(资料、图片)

  b、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

  体会到建造金字塔的艰辛,花费的心血与汗水。

  c、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是啊!孩子们,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有的只是埃及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这一座座人间奇迹。四五前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

  (出示图片)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着这一块块巨石,想到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   板:勤劳、智慧。

  2、说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话,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改变不了金字塔。(出示图片)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像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课前我们所谈到的(------)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永恒。

  板书设计: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勤劳

  精巧    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

  2、继续学习积累与表达,在阅读中读懂文章结构,学习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乐文化和独特的音乐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春天到了,又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载着这美好的春光,听着优美的乐曲,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一起读课题。

  师:那么维也纳究竟在哪?又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出示画面,出示第一小节内容,指名读。 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地方? 我们要把这么优美的景色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

  1、维也纳为什么能称得上是世界音乐之都呢?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

  2、交流: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课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4、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一个问题,认真仔细地读课文,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

  5、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交流感受。

  三、解决问题,重点研读 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回答,找出这小节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理解“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3)利用图片、抓重点字词引导理解,生简介音乐家。(出示图片) (抓“许多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师总结:是啊,维也纳曾是那些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5)拓展延伸:少年宫是____的摇篮。 ___是____的摇篮。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师:现在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引读第一句)

  第二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习第三小节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第二个原因是? 你知道装饰什么意思吗?(装扮)是的,维也纳用音乐装扮着自己。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了。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呢? 生:在这儿到处……铜像或大理石像。(有没有听出他读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词。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出示图片) 师:还有谁要补充的?生:为了……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图片) 师:还有吗?生:就连王宫花园……也用鲜花……作为装饰。(出示图片) 师:是啊,维也纳用音乐装饰着自己,一起来把第二小节读好。 过渡: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处充满着音乐的氛围。课文还从哪个方面来叙述?

  第三个问题(课文第四自然段):

  1)学习第四小节(女生读)

  师:你从哪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生:人们在漫步时……(两句)师;从这两句话中这里体会到了……(音乐与自然、人类巧妙地连在了一起。)齐读。

  生:维也纳的许多家庭……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维也纳人民沉浸在音乐中的画面)(出示图片) *说话练习: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合家欢乐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比如在我们中国八月十五是合家欢乐的日子,我们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师过渡:而维也纳人民呢?他们真是把音乐当作精神食粮了啊!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师:还有吗?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会议……成了一种习惯。

  师: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师过渡:是啊,在维也纳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乐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血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维也纳人民的一种习惯。我们一起拿起书读这一小节,把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迫切需要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生配乐朗读第四小节)

  第四个问题(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脏的中心吧。

  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国家歌剧院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出示图片)

  (1)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图片欣赏)歌剧院大——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歌剧院金碧辉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出示图片)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老师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2)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这么宏伟壮观的歌剧院一定会举办盛大的音乐会,让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剧院中浓浓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歌剧院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四、学习总结,布置作业

  1、维也纳何以称得上是世界音乐之都? 归纳板书,课文以总起分述的结构,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展示在我们面前。 师:难怪有人会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维也纳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之中。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2、课后作业: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学习网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学习网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6、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7、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二、『教学重点』

  1、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2、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学习网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学习网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3、“举世闻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说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8

  作者: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丁小凯    转贴自:练小教育论坛    点击数:149

  学生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评王剑忠老师执教的《埃及的金字塔》

  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丁小凯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由于课文属于说明文,通常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通常也会显得沉闷。但王老师在教学时,能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材,一扫教者疲学者累之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如浴春风,尽情的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让听课老师的眼睛也为之一亮,给人以深切感受。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课文,已经对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点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吗?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所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但王老师并没有将它们生硬的凑和起来,形成共性,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例如老师说:“上节课导游阿里带我们去坦桑尼亚的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游览了一番,今天导游阿里到了我们中国,如果让你给他当导游,你会向他介绍什么地方呢?”学生兴趣盎然地介绍了浙江杭州西湖、安徽黄山、桂林山水、北京故宫等风景名胜。王老师饱含激情的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的还真多呢!再如:老师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时,说:“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技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课程目标(阶段目标5~6年级)中也明确地指出:对于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本文《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学生如何了解、掌握呢?王老师在教学时让同学细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进而让学生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有的说,我从“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里我知道作者在介绍时用了举例的方法;有的说,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而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马上有同学补充还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细细品读中,学生还发现了假设,以及介绍时所用的设问的手法。光了解这些说明方法还不够,王老师还趁热打铁设计了一个练习,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学生在这种尝试练习中,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显得扎实有效。难怪有同学说道:“我们以后写相关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第一范文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武装头脑,采用灵活多变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

  练小教育论坛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9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金字塔图片)

  师:面对这巍然屹立、闻名世界的金字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与金字塔有关的哪些知识?

  生: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    生: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生:古埃及的象征,凝聚着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金字塔,再来瞻仰这凝聚着古埃及人民智慧结晶的金字塔。(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节)

  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还没有感受到金字塔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老师也不禁想问起:这一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到底是凭什么举世闻名的?(自由读第二、三节)

  生:练读二、三节

  师:从第二节中读懂了什么?

  生: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坟墓     生:因为它的轮廓有点象金字所以被称为金字塔

  二、读中感悟   金字塔的宏伟 精巧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不仅了解了金字塔的由来,还知道了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坟墓,古埃及各个王朝共修建了70多个金字塔,咱们一同来欣赏一下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

  (出示课件: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1、感受金字塔的宏伟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

  生:自由练读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

  生:宏伟,巨大    (学生自由说)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把宏伟、高大的金字塔通过读的方式把它展现出来呢?(先自己练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展示一下?(学生读)评价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了吗?(没有的话那么你来试试)

  师:要想读出金字塔的宏伟咱们该抓住哪些词语呢?

  生:146  40 (40层楼  例举学校的楼房的高度) 一公里    230   2、5  

  师:用你们的朗读来展示出金字塔的宏伟吧!!

  生:齐读

  (同学们真会学习,这些词语也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列数字)

  师:这么宏伟的金字塔,有人估计:、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从朗读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生:宏伟   学生自由说)

  师:是啊,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如果:、你还能想到什么?咱们也举些事例作比较

  (学生自由说)

  师:想看看你们心目中的这座宏伟的胡夫金字塔吗?生(想)(出示课件:胡夫金字塔)

  2、感受金字塔的精巧

  师:金字塔不仅仅是宏伟,还那么精巧     同学们读一读(课件出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生:自由朗读

  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自己的感想

  师:你能把它的精巧读出来吗?(指名学生试读)

  师:你认为哪些词最关键?

  生:很平整      很紧密     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同学们找的真好,但我想同学们不仅仅能找的好,我相信读的会更好!!!齐读

  生:齐读

  师:为了建造这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经常有10万多人在烈日的曝晒下干活儿。同学们这10万人中都有哪些人?(生:老人    青年    小孩)

  师:是啊,这么一个金字塔整整用了3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三十年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青年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小孩又意味着什么?

  生:对于一个老人意味着死亡,对于一个青年意味着老人、自由说

  师:是啊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吧!(出示课件影片)此时此刻面对这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试说

  三、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勤劳的埃及人民是怎样建造这人间奇迹的呢?往下读四、五两节

  生:学生自由练读四、五节

  师:同学们读的很仔细,我想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你可以画图,也可以试说,也可以采取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两段,一会咱们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开始吧(师巡视指导)

  生:小组合作交流   组内探究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汇报交流

  生:科学的方法     生:这些石头是怎么拉上来的    生:堆土坡   生:倾斜的土坡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内容可以看出埃及人民:、(勤劳    聪明)

  师:是啊,勤劳而又聪明的埃及人民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现在、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节

  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是啊,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己经有四五千年了,在这四五千年金字塔会经历哪些磨难?你能想象的到吗?

  生:自由说(风雨的侵蚀     风沙的捶打         等)

  师:咱们能把它经历的坎坷读出来吗?指名学生读(评价)

  师:咱们再来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现在、

  生:齐读

  四、小结

  师: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他们的神话,它们是埃及的象征!

  中国劳动人民也用咱们的勤劳与智慧建造了一个又个奇迹,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先辈给我们留下的煇煌的文化遗产,咱们美文欣赏课交流!

  看了一遍,感觉还不错。

  比较明显的优点是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意思,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探究能力,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的意识。

  缺陷也是明显的 ——

  1、在我看来,这一课的效率有待提高,可挖掘的空间比较大;

  2、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痕迹过重;

  3、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课堂架构缺乏高度)。

  个人观点,供参考吧。 :)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0

  埃及的金字塔专题学习网站:

  一、 说教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其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

  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二、 说教法

  1、质疑激趣法: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催化剂。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课文题目最想了解什么”这一话题,这样让学生自主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愿望。

  在教学科学建造部分时,又以“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巧妙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急于探究。

  2、直观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再现了金字塔建造的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烦琐地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力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2、合作探究法。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理解科学建造部分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阅读理解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在学生理解与感受金字塔的科学建造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将阅读理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本着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为主线的设计思路,依托文本,延伸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从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金字塔和普通的塔是不一样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课文题目后最想了解什么?学生势必回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一开始便将学生的兴趣给激发出来了,为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奠定了基础。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学生在提出了问题之后,我让学生带者自己提出来的问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朗读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样亲切的话语又一次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向了高潮。试想: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读课文,阅读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学生朗读课文结束后,我让学生汇报通过朗读,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将重点板书在黑板上。

  (三)指导朗读,感受宏伟和精巧。

  在感受金字塔的宏伟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抓住具体的语句进行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作假设。在整个感受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进行讲解,而是不断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在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特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精巧,教师还进行了补充说明:整座金字塔,没有用一根铁钉和一根木料。

  (四)感悟科学建造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读书实践活动。在学习四、五段感悟科学建造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这两段,并找出具体的句子读一读,然后以“老师还是感受不到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造的”巧妙过渡,让学生分组动手画一画,这样不仅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更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学生感受了金字塔科学建造后,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想对埃及人民说什么,并过渡到首尾段落的学习,此时,我又让学生结合金字塔的特点,再读一读首尾部分,学生感受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便很容易了。

  (六)课堂拓展延伸

  为了激发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金字塔,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也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它建造过程的艰难与埃及人民的聪明、智慧,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在出示了一段话后,我还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探究练习: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 的相关资料。(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带着小问号走进课堂,带着大问号走出课堂”,把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

  在结课时我简单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总结,更重要的是用“相信你们通过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伟更精巧的建筑”的话语,激发了学生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希望引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升华情感,希望真正实现学生“享受课堂,快乐学习”的美好愿望。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1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学习网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学习网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2

  之二

  佚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

  (从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

  (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

  (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

  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读有关句子。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

  (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五、练写片断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手法,写一个片断,介绍校内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

  3、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二、教法与学法:

  本文是说明文,学生兴趣不浓。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与传统语文课堂的讲读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学生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结构的精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也能解决课文的难点,如学生对于金字塔垒石头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我让两名学生在电脑上通过画图演示垒石的方法,(其他同学在纸上画)然后让这两名学生向其他同学解说过程,自然就解决了这点。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了。

  3、扎实训练,培养素养。

  课文是从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来说明金字塔的,结构清晰,我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重点句,通过读读、讲讲、议议,让学生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4、课外延升,促进发展。

  了解完金字塔让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信息,并说说作者运用的方法。这样使大多数学生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别人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解释:傲对碧空

  过渡:是啊,埃及金字塔凭什么傲对碧空。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阳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6、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程序让学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垒石的情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今天都带来了吗?赶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1、指名说

  2、明确要求: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先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绍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来描述的?

  3、学生自读资料

  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大多数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别人表述的能力。)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宏伟   举例子

  列数字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精巧   作比较

  (智慧的结晶)      语言描述

  建造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4

  片段:

  师:埃及有70多座金字塔,为什么只是介绍了胡夫金字塔?你认为胡夫金字塔有代表性吗?请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生:作者选择胡夫金字塔是因为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生:我认为胡夫金字塔很有代表性,因为它很高。书上说: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生:是啊,这座金字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 吨。也能说明胡夫金字塔很大。

  生:“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从这句话也能看出胡夫金字塔很大,具有代表性。

  生:“塔身的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从这句话说明金字塔宏伟而精巧,说明古埃及人民很智慧。

  生:“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从这句话我知道了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堪称埃及金字塔之最。

  师:刚才,同学们充分地研读了课文,有了不少发现,也都认为胡夫金字塔不管是规模,还是工程,都是埃及金字塔中的代表之作。那,对于作者的介绍,你还满意吗?

  生:我挺满意。作者没有把70多座金字塔一一列出,只是具体介绍了其中的胡夫金字塔,显得很简洁。

  师:这叫抓住典型。

  生:我也挺满意。作者在介绍胡夫金字塔的规模宏大时,列了许多数字,介绍得很准确。

  生:我满意。作者在介绍时,还用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金字塔更形象了。

  ……

  师:看到同学们在读书之后都各有收获,老师很高兴。……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技巧。好的问题设计,往往能使教学驾轻就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教学中,老师只是用了两个问题,就较好地完成了这一部分的教学,即“为什么只是介绍了胡夫金字塔?”“对于作者的介绍,你还满意吗?”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充分阅读文本,与文字进行了深入地对话,使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喜欢上音乐课的同学请举手,喜欢听音乐的同学请站起来。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音乐,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音乐,不知大家想不想欣赏?(播放宋祖英的一段音乐录像)猜猜看是谁唱的?知道在哪儿唱的吗?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维也纳)

  (2)提示课题。(板书)

  (3)想不想看看音乐之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下面就请欣赏。

  (4)听了音乐,看了录像,你有何感受?作者又是怎样用自己的笔赞美这迷人的城市的呢?

  (二)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己快速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边看边想,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把主要语句划下来。(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全文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小节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

  (三)学习第一段

  过渡: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那他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小声的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这座城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学生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

  过渡:波光粼粼、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三个词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假如此时你登上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你将会看到什么?

  (生交流,师指导)

  维也纳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美丽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同学们,维也纳这样美丽,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后,全体女生起立齐读。

  过渡:同学们,维也纳真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它不仅以景色优美文明于世,他的名字还始终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被誉为音乐之都,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吗?请你们自学文章的2.3.4节。

  (课件出示)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2至4自然段中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边学边想,将你学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来考考别人。

  5、(课件出示)教师将同学们的问题集中成的“问题超市”。自选问题相机指导学习。

  (四)、自主感悟,讨论交流

  A、学生自学,放舒缓的轻音乐

  B、小组交流

  C、集体交流

  1、交流第二自然段

  (1)请对这一段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谁来谈谈你的理解。

  (看音乐家图片。师:是的,维也纳曾是这些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从这儿我们可以体会到维也纳的音乐底蕴是多么深厚啊!)

  (3)“摇篮”是什么意思?(最初成长的地方)理解后练习填空

  少年宫是( )的摇篮。

  ( )是( )的摇篮。

  师:汤山小学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一座城市,有这么悠久辉煌的音乐史,有这么多世界的音乐大师,有这么多举世闻名的优美乐章,当然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2、交流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2)师:边点击,边解说: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感受这浓浓的音乐氛围。

  (3)、课件出示归纳性习题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我们可以看到 ,

  可以看到 ,

  还可以看到 … …

  师:看见了吗?维也纳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浓浓的音乐气息,他真不愧是“世界的音乐之都”

  3、交流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四小节内容。

  (1)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四人一组之间交流一下,把你印象最深的那一点说给同学们听,开始。

  (2)交流。

  (3)“更有趣的是……”你为什么会觉得有趣呢?(在我们国家,政府会议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演奏国歌,而维也纳人却演奏古典音乐)这更说明了维也纳人对音乐的喜爱,他们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你能读出有趣的味道来吗?

  指名读后,全部男生起立读。

  还有谁说?

  (4)当你漫步街头,听,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响起来了,闻一闻,晚风中飘荡着花草的芬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带着轻松、舒畅的心情来读好这句话。

  同学们读的真是太好了,你们的朗读已经让老师感受到音乐已经像他们每天吃的面包、喝的牛奶一样,一天也离不开了。

  过渡:同学们,维也纳处处洋溢着音乐,大街小巷处处充满着音乐,他是当之无愧的(生齐说)“音乐之都”,他在音乐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请大家齐读:(课件出示)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过渡:听了音乐,看了图片,读了课文,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说,请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三言两语写下来。

  (生写,若时间多就交流,不多就下节课交流,然后随机结束并介绍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下节课就让我们再一起走进维也纳,去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感受那儿的音乐之美。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6

  作者:里庄中心校  刘小丹    转贴自:里庄中心校    点击数:128

  《埃及的金字塔》教后随想

  里庄中心校  刘小丹

  关于埃及的金字塔至今仍有许多难解之谜,它一直都牵动着不光考古学家在内的世人的心,对于小孩子来讲,它更显得神秘莫测,但“神秘”不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把对金字塔的更多了解放在了学本课之前,课前我就带学生上网查了有关资料,有了准备,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思维比较活跃。我在课堂上重点抓住了“宏伟”和“精巧”。

  一、从胡夫金字塔上感受宏伟和精巧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习了几种说明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到埃及金字塔的高时,我让学生联系我们学校综合楼的高度,通过比较,学生理解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就比较容易了;再如讲到埃及金字塔工程浩大时,我联系了里庄的总人口才三万不到,而建造金字塔要十万人30年时间,学生理解工程的浩大和金字塔的雄伟就水到渠成了。

  二、从建造金字塔上深化宏伟与精巧

  虽然文中对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从运输和搭建两方面叙述得很清楚,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看明白。1、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当时生产力低下到何种程度。2、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奴隶们的悲惨处境。如果不对这两点作必要的讲解,他们对于“宏伟”和“精巧“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在对以上两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根据课文的描述用简笔画勾勒出运输和搭建的草图。

  回想这课,还有许多不足,例如,我在处理学生埃及金字塔的高大雄伟时花时过多,而讲建筑时,花时过少,导致学生对埃及人民的智慧体会不足,我想如果能让学生在读课文后再自己根据理解画图演示,要比自己画图好得多。

  也许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才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真正必由之路吧。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4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学习网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学习网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谁来读课题?齐读一遍。

  2、【出示:金字塔远景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面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适机引导:金字塔是什么时候建的?

  (为什么叫金字塔?)你想知道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板书:由来】

  (为什么要建金字塔?)你想知道金字塔这个建筑的由来;

  (金字塔是怎么建起来的?)你想知道它的建造方法;【板书:建造】

  (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什么样的,就要抓住它的特点;【板书:特点】

  金字塔在埃及的什么地方?【板书:地理位置】

  (金字塔为什么这么有名呢?)是啊,它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有什么特点呢?【板书:特点】

  (金字塔有多高啊?)多高?多大?这些都属于金字塔的特点,还想知道它的特点。【板书:特点】

  师适时板书:地理位置 由来 特点 建造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所要了解的,课文中是否介绍了这些方面呢?还会介绍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二、初读课文: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生词。谁来读一读?

  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厦、廓、曝)

  【点击变红】 正形:“砌”为什么是石字旁呢?它和双人旁的彻可不一样哦!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2、指名6人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这些方面,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什么呢?

  3、交流:有没有介绍金字塔的由来?在哪一小节?(2)

  写金字塔的特点主要是哪一小节?(3)

  建造方法是哪小节介绍的?(4、5)

  我们看最后一小节,介绍了什么?这些都是它的意义。【板书:6:意义】

  第一小节介绍了什么?介绍了它的概貌。【板书:1:概貌】

  第一小节除了介绍地理位置还介绍了什么呢?这些是它的概貌。

  三、精读第一段

  1、【出示:金字塔近景图】这就是“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好好读这两个词,感觉到了什么?(雄伟壮观、宏伟、气势非凡)

  2、“金黄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样一座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怎样由来的?

  四、精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金字塔这个建筑的由来和它名字的由来。

  2、金字塔是怎样由来的?(它们是用来埋葬法老的坟墓,就相当于我们古代皇帝的陵园,一定是建造得非常讲究。)还有吗?(因为它们外形轮廓像汉字的“金”,所以叫金字塔。)这些就是金字塔的由来。

  3、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呢?第三小节是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来介绍金字塔的【板书:举例子】,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金字塔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并写一写感受。

  交流:宏伟高大

  金字塔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板书:宏伟】(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它们的宏伟?)

  1、高: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出示句子】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书:高】学生交流,并请他读一读。

  146米,从这个数字感受到了高,【板书:列数字】再和四十层高的摩天大楼来作比较。【板书:作比较】感受就更形象真切了。还有谁想说?我们的这栋教学楼是4层,胡夫金字塔是我们教学楼的10倍,有两个中心大酒店这么高。谁来读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他的高。

  (如果第一个学生已经说得跟好了,那么他读过之后,点评一下他的读,然后再请一个人读。)

  还有什么特点?

  2、大: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板书:大】从绕一周,要走一千米感受到了金字塔占地面积之大。

  3、重: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怎么感受到的?每块就重达2.5吨,像这么重的石块有多少?

  【出示句子】230万块,你能想象出来有多少吗?我们都想象不出来,所以作者接下来又写道——你来读,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如果学生先讲到下一句师引导:如果一列火车有60个车皮的话要拉一万趟,这么多石块到底有多少块?有多重呢?出示句子齐读。比较两段话:在这句话里作者已经告诉我们石块有230万块,每块重2.5吨了,为什么还要写这样的一段话呢?哦,这样写使句子更加具体了。)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厚重,体会作者写法的妙处,指名读。

  4、多:【出示句子】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这么多高大厚重的金字塔,它们穿越千年,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真是宏伟壮观呀。

  齐读写宏伟的句子。

  交流:精巧

  金字塔除了宏伟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1、【出示句子】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契合的很紧密……插不进去。

  2、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书:精巧】

  3、“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刀片”点红】。刀片多薄多锋利啊,可见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是多么的小。当你再把“几千年”【“几千年”点红】和“刀片”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八大奇迹之一。埃及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4、激情: “几千年”啊,相当于从我国的夏王朝一直到现在,在漫长的岁月里,肆虐的风沙啃噬着它们,它们却依然砌合的那么紧密,你瞧——(一生读)

  岁月的长河吞噬了多少人类文明,保存至今也恐怕千疮百孔、甚至只是遗迹, 而它穿越千年还是那样精巧无比。——(一生读),我们一起读。

  5、【出示最后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关注一下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时间长、人力多)

  为什么这么多人,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这座金字塔?

  如果不宏伟,怎会耗费这么多的人力,如果不精巧,又怎会花费30年的时间!

  面对这些宏伟精巧的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它们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啊,怎么不举世闻名呢!这就是——(生读题)。

  6、体会写法的妙:作者在介绍金字塔特点的时候,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形象真切的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7、细心的同学读书时会发现,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金字塔的这一特点?有没有找到?

  这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哪一句是对上文的概括?后半句就是为了引起下文。

  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设计: 14、埃及的金字塔

  1、地理位置、概貌 2由来 多 举例子

  3特点 宏伟 高 列数字

  4-5建造方法 重 作比较

  6意义 大

  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1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52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

  (从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

  (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

  (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

  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读有关句子。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

  (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五、练写片断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手法,写一个片断,介绍校内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

  3、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20

  《埃及的金字塔》教后反思

  (一)

  今天,上了《埃及的金字塔》。课的开始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及文中第一节中的“角锥形、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介绍金字塔。之后,围绕第一课时学生提的四个问题(金字塔有什么用途?金字塔的外形有何独特之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展开教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相机出示了古埃及王朝法老们建造金字塔的资料。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并学习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解决金字塔如何建造这个问题时,学生从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头的方法后,我用图文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聪明。之后,我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方面的资料。可能是上课学生比较拘谨,举手的人很少。之后,我多媒体出示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神秘。这时,铃声已响了,最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下午,放心班时,我点评了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回答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不是非常正式严厉的上课,学生比较放得开,有的说:“金字塔举世闻名是因为它的外形宏伟,结构精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历史悠久,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建造工程非常浩大,凝聚了许多勤劳聪明的古埃及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有许多的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他们能说出个一、二点已经不错了,不想学生说了这么多。看来,课堂上学生虽然举手的人较少,但他们在认真地读,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认真地悟,埃及的金字塔给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想:如果这最后一个问题能在课堂上解决,那整堂课就比较完整了。但随后一想,又释然了,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能理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无所谓遗憾了。

  (二)

  关于埃及的金字塔至今仍有许多难解之谜,它一直都牵动着不光考古学家在内的世人的心,对于小孩子来讲,它更显得神秘莫测,但“神秘”不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把对金字塔的更多了解放在了学完本课之后,课堂上只抓住了“宏伟”和“精巧”。

  一、 从胡夫金字塔上感受宏伟和精巧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习了几种说明方法。

  二、 从建造金字塔上深化宏伟与精巧

  虽然文中对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从运输和搭建两方面叙述得很清楚,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看明白。

  1、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当时生产力低下到何种程度。

  2、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奴隶们的悲惨处境。如果不对这两点作必要的讲解,他们对于“宏伟”和“精巧“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在对以上两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又让他们分别根据课文的描述用简笔画勾勒出运输和搭建的草图。有几个孩子不只勾出粗线条,而且在一块大石头的前面画了密密麻麻的小人弯着腰拉绳子。由于教室外面的几十米远处就是一座30多层的大楼,有的孩子还把自己的画拿起来比了比。我问他们把这些赤手空拳的密密麻麻的小人放在大楼跟前会想到什么。学生们不仅想到了文中所说的智慧,还想到了流血、想到了面黄肌瘦、想到了死亡等。此时再回过头去读关于胡夫金字塔的那一组组数字,孩子们脸上不光只是兴奋和激动了,字里行间多了对金字塔及埃及人民的敬仰。

  (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十分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课本知识,学生既可以上网查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研究书本上没有的但自己很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不仅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制作的网站既内容丰富但又恰到好处,能很好地协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学习,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对有帮助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能力,部分学生还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想法,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在延伸学习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自由轻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之后,从疑问开始,从实际学习中解答,继而又产生出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有目的指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延伸学习的内涵。

  (四)

  听了钱老师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颇丰。她那紧凑的课堂节奏,扎实的教学,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她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每字每句都落到实处,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并渗透了说明方法的教学。

  由于自己接下来也上这一课,就学着上了。但是,上下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首先,是时间上来不及。尽管我课前有思想准备,我的课堂节奏没有这么快,而且学生没有预习,可能会有些问题。但最后上下来,第三小节根本就来不及讲。那就放到下节课吧。

  第二课时,我基本采用的钱老师的上法。学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块的多和重,并通过朗读去深入体会。在讲到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时,学生的问题比较多,像有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高吗?一个车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数字好像对不起来……耽误了一点时间。随后,把高、大、石块多、重用一个词概括起来怎么说,学生很快能说出宏伟,因为一开始就有人提到这个词。学习精巧部分,就不是那么顺利。学生读到下面一段话时,问他们从中感受到什么,有的说金字塔坚固,有的说很难建造,有的说很大……在一番引导之后,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词。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过来问他们,从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学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紧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等词句来理解。这里,重点让学生了解“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是最能形象说明金字塔的精巧的,这也是说明方法的一种——形象描述。最后,再总结一下金字塔的特点——宏伟而又精巧。

  自己觉得是很卖力地上完了课,然而,在批阅了学生的课堂作业后,却发现课堂效率是如此低。作业中出现的练习,都是课上反复强调的内容,可结果……最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最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了什么,竟填的是“宏伟”,而金字塔的特点是什么两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伟” “大、宏伟”都有,说明他们对其中的从属关系根本就没有搞清。后来,只好把作业发还,把几道题重讲一遍。这样,到后来,还是有几个人没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们的语文作业似乎总存在这样的问题:习题内容上课时都涉及过的,问问答答,都渗透在里面了。可到了作业本上,很多人都不会做了,回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个内容了,就张冠李戴一番。还有,就是自己的课堂,总感觉热闹有余,却不够扎实。看上去说的人挺多的,但能静下来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几个发言积极的,想到什么就喊出来了,其他同学也就懒得再想。如此一来,那些不动脑筋的人更不动脑筋了,有时连听到哪里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因为急于表现自己,也没有好好思考,总体也得不到提高。看来,改变这样的课堂现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篇21

  听了钱老师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颇丰。她那紧凑的课堂节奏,扎实的教学,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她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每字每句都落到实处,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并渗透了说明方法的教学。

  由于自己接下来也上这一课,就学着上了。但是,上下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首先,是时间上来不及。尽管我课前有思想准备,我的课堂节奏没有这么快,而且学生没有预习,可能会有些问题。但最后上下来,第三小节根本就来不及讲。那就放到下节课吧。

  第二课时,我基本采用的钱老师的上法。学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块的多和重,并通过朗读去深入体会。在讲到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时,学生的问题比较多,像有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高吗?一个车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数字好像对不起来……耽误了一点时间。随后,把高、大、石块多、重用一个词概括起来怎么说,学生很快能说出宏伟,因为一开始就有人提到这个词。学习精巧部分,就不是那么顺利。学生读到下面一段话时,问他们从中感受到什么,有的说金字塔坚固,有的说很难建造,有的说很大……在一番引导之后,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词。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过来问他们,从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学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紧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等词句来理解。这里,重点让学生了解“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是最能形象说明金字塔的精巧的,这也是说明方法的一种——形象描述。最后,再总结一下金字塔的特点——宏伟而又精巧。

  自己觉得是很卖力地上完了课,然而,在批阅了学生的课堂作业后,却发现课堂效率是如此低。作业中出现的练习,都是课上反复强调的内容,可结果……最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最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了什么,竟填的是“宏伟”,而金字塔的特点是什么两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伟”“大、宏伟”都有,说明他们对其中的从属关系根本就没有搞清。后来,只好把作业发还,把几道题重讲一遍。这样,到后来,还是有几个人没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们的语文作业似乎总存在这样的问题:习题内容上课时都涉及过的,问问答答,都渗透在里面了。可到了作业本上,很多人都不会做了,回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个内容了,就张冠李戴一番。还有,就是自己的课堂,总感觉热闹有余,却不够扎实。看上去说的人挺多的,但能静下来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几个发言积极的,想到什么就喊出来了,其他同学也就懒得再想。如此一来,那些不动脑筋的人更不动脑筋了,有时连听到哪里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因为急于表现自己,也没有好好思考,总体也得不到提高。看来,改变这样的课堂现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07261125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