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契合伴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精选4篇)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篇1

  师:是不是在几天前就知道有一位老师要来给你们上课?

  生:是的。

  师:那你们在心里都想了一些什么啊?

  生:这位老师是什么样的?

  师:我和你们想像中的老师一不一样?

  [有的点头,也有摇头]。

  生:我猜你是女的。

  师:哈哈,今天我是……

  生:(笑)男老师。

  师:感觉我怎么样?你再说。

  生:感觉你很高。

  师:和姚明相比,我还是矮了一点。

  生:我感到很惊喜。

  师:惊喜在哪里?呵呵,居然变成男的啦

  生:比想像中的帅多了。

  生:比想像中的还是有点矮。

  师:哈,还有吗?还想像什么啦?印象怎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还可以,知识比较渊博。

  生:不好说

  师:你呢?

  生:觉得很亲切

  师:哦,我估计你爸爸对你有点严厉,今天见到这位男老师估计和爸爸有点不一样,我们的课堂就像聊天,像聊天一样轻松。

  生:我感觉很幸福。

  生:能有这样一个老师给我们上课,我觉得很幸运。

  生:我觉得有点陌生

  师:一回生二回熟,学完这一课之后,咱们就不再陌生了。谁再来,不说白不说。(笑)

  生:如果我答错了,会不会批评我?

  师:在场的老师们说会不会啊?

  全场老师:不会!

  师:我说嘛,我们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师:最后一个机会

  生:你的眼睛好大!

  师:你的眼睛也好大。下面,请睁大你们大大的眼睛,咱们开始上课!

  上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钻石吗?

  生:见过。

  [教师板书:钻石]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的图片。

  生:漂亮。

  师:钻石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宝石,象征着尊贵和永恒

  请看老师写课题,补充课题。

  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怎样的一些问题?

  生:为什么是七颗钻石?

  生:七颗钻石怎么来的?

  生:七颗钻石是什么样子?

  生:七颗钻石到哪儿去了?

  生:会不会变成星星?

  师:我们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篇著名的文学故事。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读完了没有,接受一下检查怎么样?

  【屏幕出示】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

  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师:看这六个句子,这六个句子非常重要,这节课生字都在里面,读好了他们,文章的内容就能基本掌握了。

  师:自己读一读这六个句子。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师:一字不差,正确流利。干涸是什么意思?

  生:水一下子就干掉了。

  生:冒烟了

  师:两个字合在一起,说明这河流没有水。

  生: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你读掉了一个字——“里”。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第三句,我想请女同学来读。

  女生齐:

  师:匆匆忙忙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

  生: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生:她加了一个词。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瞬字,左边是一个目字,你们看老师的眼睛,答案就在老师的眼睛上。

  生:瞬就是眨眼的功夫。

  生:小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师:唾沫就是口水,来,试着咽一下口水。

  师:这个字连大人都容易写错,看老师写。[教师板书]

  师:唾字要先写中间的千,末字有一横特别短,注意看,是哪一横?

  师:好像唾还有一横特别长?

  第二横

  师:看得准,才能写得好。把这个词写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尤其是唾的笔顺,沫字有一横特别短要特别注意。

  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姿势,并适时提出表扬。

  师:写完的同学再读读屏幕上的六句话。

  师:再来读读这六句话——

  【屏幕出示】

  生读:

  ①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②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③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

  ④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⑥小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师:我提一个问题,你联系课文想一想,木水罐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了银水罐?

  生:是小姑娘把水给小狗喝的时候,水罐就变成了银的。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生:我觉得他很善良。

  师: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她辛苦得来的水,却拿给了小狗喝。

  师:那么,水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金水罐的呢?

  生:在她把水罐递给母亲的时候。

  师:不光是这样吧?

  【屏幕出示语段】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生读。

  师:是怎样变成了金的?

  生:小姑娘把辛苦得来的水交给了母亲。

  生:她差一个字。

  师:千万要小心,不要掉字。

  师:这是何等疼爱,让我们把这种体会融入朗读。

  生齐读。

  师:什么情况下变成钻石,又升上天空,变成星星的呢

  水罐递给……变成七颗星星

  师:这是多么神奇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变成了金的,……继而这七颗钻石又变成了星星。然而这又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而最让刘老师感动的是,小姑娘所做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咽了一口唾沫。

  他给了

  师: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眼唾沫,大家一起来咽一下唾沫。大家一起来读。

  生读。

  师:老师情不自禁地也想用自己朗读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动。

  【师伴乐朗读】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 “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怎么样,入迷了吧,感动了吧。下面,请你把自己认为感动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

  [教师提示学生放开声音读,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渐停]

  师:找到最令你感动的地方了吗?声音再大一点,自己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很投入,让老师很感动。那课文中有哪些地方又让你感动呢?

  生: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师:就这一段,谁还想读?

  生再读。

  师:我听出了小姑娘的辛苦与疲倦,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这一句。

  师:真好,小姑娘真让我们感动。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动?

  生: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师:此时的母亲既要承受疾病的折磨,又要承受干渴的痛苦,你能体会到干得怎么样了?

  生:干的快忍受不了了。

  师:那该怎么读?

  生读。

  师:你也想读一读母亲这句话,读吧。

  生读。

  师:还有哪里让你感动?

  生: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你可以读得欢喜一点。

  生读。

  师:能再欢喜一点吗?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小狗的欢喜。

  生齐读。

  师:还有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吗?

  生: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还不错,听老师读读这一段。

  师范读。

  师:听清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体齐读。

  师:好的,同学们把书放下,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神奇而感人的一幕吧。

  生齐读: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现在大家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做题目了吧?

  生1: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所以叫“七颗钻石”。

  生2:因为最后一句话有七颗钻石,钻石越升越高,变成了星星。

  生3:因为小姑娘很善良。

  同学们,小姑娘的心灵就像钻石一般闪亮。相信今后再在夜空当中看到那七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时,你一定会想起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童话故事。想起这位闪亮可爱的小姑娘。

  【播放动画】

  下课。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篇2

  14 七颗钻石 

  19 七颗钻石 

  19 七颗钻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 

  课前播放老师家乡霍山的录象

  看完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繁体的“爱”字。其中的“心”用颜色粉笔标出。

  师:你认识这个字吗?

  生:“爱”字。

  师:真了不起。为什么里面有个心呢?

  生:爱是用心来爱的。

  生:老师用心在爱着家乡。

  师:何止爱家乡呢,这个爱字包含着很深的含义。

  上课铃响。

  师:同学们,语文课快乐。

  生愣住了,过了一会儿集体说:老师,语文课快乐。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得再深情一些。

  生再读课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老师想请大家默写几个生字。

  听写:旱灾干枯丛林小狗

  听写旱灾时提示:“灾”字要注意笔顺

  听写干枯时提问:哪个词的意思和干枯差不多?

  生:干涸。

  师:有什么不同呢?

  生:干涸是河水干了,干枯师植物干了。

  听写过程中强调写字姿势。

  师:同桌互相批改,对照屏幕上的正确答案。老师拿一个同学的作业,看他的字写得认真吗?

  生:认真、漂亮。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文。

  出示:认真地默读课文: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一画: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默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生:很久以前,发生了大旱灾,小姑娘找水,没找到水,后来找到水,水罐发生了变化的故事。

  师:谁能说得简练一些。

  生:小姑娘为她妈妈找水喝的事。

  师:他精练了,那么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

  生:空水罐、水罐、银罐、金罐、钻石。

  师:板书:空 钻石

  水金

  银

  师:上一节课,我们留了哪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呢?

  生:水罐为什么发生这么多变化?

  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研究这个问题。

  在课题旁画一个问号。

  师:读第二自然段,谁来展示,其他人认真听,听完后回答,哪句话让你非常感动?

  指名读。

  师:你很了不起,读得正确、流利。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呢?

  生: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师:多么孝顺的女孩啊,她的母亲生病了,她替母亲找水。你在用心读书,还有不同的句子吗?

  生: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这句体现了小姑娘很孝顺妈妈。

  师:你在细细体会,老师有一个问题觉得很奇怪,我们这儿的水并不重要,为什么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呢?

  生:那儿在闹旱灾。

  师:你在联系上下文读书,很聪明。

  师:下面我们来目睹一下干涸的场面。

  一边播放录象,教师一边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为解说词。

  师: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水。

  师:没有水等待人的就只有——

  生:死亡。

  师:是啊,小姑娘是多么希望能找到水啊,自由读这两话。

  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哪儿也找不到水,说明她找过很多地方。

  生:走得累了,睡着了。

  师:用心读书的孩子就会有特别的发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小女孩找水的情景。

  师:小姑娘来到了小溪边,小溪干涸了,她又匆匆忙忙来到了丛林,可是树木都干枯了。所有能找的地方她都找过了,岩石刮破了她的双手,荆棘割破了她的衣服,可她却哪儿都找不到水,倒在草地上谁着了。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一个十分孝顺母亲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一个找不到水也要找下去的孩子。

  师:是啊,不光孝顺,她还是个坚持、有毅力的孩子,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比较句子

  小姑娘找不到水,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师: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句话?

  学生体会。

  师:用课文中的词说一说小姑娘发现水时的心情。

  生:喜出望外。

  师:没有想到会有水,超出自己的想象,就叫喜出望外。

  指名读。

  师:读时要突出这几个词“喜出望外”、“真想”、“赶紧”,这次我们给一个发言少的同学一个机会。

  指名读。

  师:你平时不够大胆,但今天的朗读却让老师和同学们喜出望外。老师也想读一读。

  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鼓掌)

  师:为什么这么好呢?

  生:老师读得有感情。

  生:老师读得有投入感。(场下笑)

  生:老师读出了带有黄颜色的词。(一片大笑)

  师:是关键词。

  师:老师一边读一边想像小姑娘找水时的焦急和找到水时的喜出望外。想不想也学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呢?

  生齐读。

  师:谁来告诉老师,什么原因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水呢?

  生:是小女孩的爱。

  师:对谁的爱?

  生:是对妈妈的爱。

  师:对,师对母亲的爱。

  板书:母亲

  师:后来她又把水给了谁?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由读3-5小节,过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

  生:她把水分别给了小狗和过路人。

  生:还有母亲。

  师: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把水给小狗时的情景呢?

  生: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这是什么样的小狗?

  生:欢喜的小狗。

  师:为什么欢喜呢?

  生:喝饱水就不口干了。

  师:是啊,喝了水多高兴啊,一起读,体会小狗的高兴。

  齐读。

  师:小姑娘不仅爱母亲,她还爱什么?

  生:爱小动物。

  板书:小动物

  师:是啊,这时水罐变成了银的。

  师: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妈妈怎么说的?自己读读。

  生:母亲对小姑娘很好。

  生:妈妈很爱小姑娘。

  生:妈妈不顾自己的生命,也要把水让给小姑娘喝。

  师:妈妈宁愿自己死去,也要把水留给孩子,这时银罐变成金罐,妈妈多爱自己的孩子啊,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老师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

  师:小姑娘一心把水让给别人,她难道就不渴吗?

  生:很渴。

  师: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说说你的体会。

  生: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师:把感受带到朗读中。

  指名读。

  师:老师看到一个很口渴的孩子。我们一起读读看。

  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就在小女孩忍不住的情况下,她又作出了什么举动?

  生:她把水让给了过路人。

  师: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小姑娘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一起读。

  老师引读。

  师:你体会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生:一定要帮助别人。

  师:看出小姑娘的什么?

  生:爱心。

  生:乐于助人。

  师:小姑娘的心灵就像什么?

  生:金子般美好,钻石般闪亮。

  师:喜欢这个小姑娘吗?佩服她吗?

  生:喜欢,佩服。

  师:看着这股清澈的水流,你最想说什么?

  生:是这股水流带来了快乐。

  生:是水流救活了生命。

  生:人们终于不用口渴了。

  生:这股水一定要分给所有的人。

  师:这股水流滋润了大地,拯救了万物,是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这些变化,带着感动读最后一段。

  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

  出示:写一写:

  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

  师:写完后再读一读,同桌可以交换,看看不同的感受。

  生: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我要向小姑娘学习,别人有困难时要帮助别人,要有美好、善良的心灵。

  生: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只要有爱心,世界就会更美好。

  生: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对小姑娘说:是你用你的爱使水罐发生了变化,用爱报答了所有的人。

  生: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小姑娘热心地帮助他人,既使别人得益,也使自己受益。

  师:这个大大的问号你弄明白了吗?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齐读课文最后一节,可以做些动作。

  师: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带来的《七课钻石》,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星座,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试着自己写写童话。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篇3

  一、复习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几个词语朋友,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请看前面。(课件出示词语)谁能领读?

  生领读:焦渴、水罐、匆匆茫茫。

  师:谁能用“匆匆茫茫”说一句话?

  生:天黑了,我匆匆茫茫的往家跑。

  师:下一个(词语)。

  生:反正

  师:声音很宏亮。

  生:涌出

  师:读得很准确。

  生:一瞬间

  师:“一瞬间”是什么意思?

  生:转眼之间。

  师:说的太好了!下一个。

  生:忍住。

  师:还有一个词语,看谁能把握机会?

  生:劳累。

  师:同学们的刚才表现都不错!那这节课就带着这些老朋友再次走进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好吗?(板书: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件)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和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动物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水)草木和丛林最需要的是什么?(水)人呢?(也是水)此时的水就意味着什么?(生命和希望)(板书:生命和希望)水在哪里?哪里能找到水呢?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命的母亲去找水,她找到水了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小姑娘中的水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变化呢?好,请同学们看书。

  二、整体感知

  1.理清水罐的变化。

  生:(浏览课文。)

  师:谁能说说,小女孩手中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第一次变化是空水罐变成了有水的水罐,第二次变化是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生:(补充)第三次是,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最后从金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师:谁还能说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发生了四次变化,第一次是空水罐变成了有水的水罐,第二次是木头的水罐变成了银水罐。(学生没说完整)

  师:谁还能补充?(指)那个女孩——

  生:第三次是银的水罐,变成了金的水罐。第四次是从金的水罐蹦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水(空——满)

  银的 

  金的  

  七颗钻石

  2.感知水罐的神奇。

  师:正是因为这水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

  水罐,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生:神奇。

  3.感知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

  师:板书“神奇”,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这么多变化呢?

  生:是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和小姑娘对小狗的关心。

  师:(板书:孝心、关心)还有吗?

  生:母亲对小姑娘的母爱。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同情心。

  师:(板书:母爱、同情心)还有吗?(无人发言)看来,你们都同意这些观点,是吗?那么孝心、关心、母爱、同情心,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是什么?

  生:善良。

  生:爱心。

  三、研读探究

  1.体验小女孩对妈妈的孝心

  师:(板书:爱心)是小女孩的爱心,是妈妈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那么,你从课文中,那些词和句子体会到了小女孩对母亲的孝心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生:(自学)

  师:谁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和句子中体会到的?

  生:一天夜里,一个小女孩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我从“一天夜里”看出小姑娘非常的勇敢。她自己一个人,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说明她对母亲很关心。

  师:你说的太棒了,还有吗?你还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我抓住了“哪儿“这个重点词,看出小姑娘许多地方都找遍,可是还是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睡着了。

  师:小姑娘都去过哪呢?

  生:小姑娘可能去过湖边找水,没有找到。

  生:她可能去小溪边找水,没有找到。

  生:她可能去泉边找水,没有找到。

  生:她可能去小河边,没有找到。

  师:小姑娘去过这么多地方,可是哪也找不到水。她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想不想再读读这句话?(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好呢?

  生:应该把“哪儿”读得重一些,体现她哪也找不到水。然后,躺在沙地上睡着了,睡着了很安静。

  师: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生: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她读得静悄悄的,生怕惊醒睡梦中的小姑娘,你们能像她这样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的很生动,谁还想读?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的朗读真是太棒了!这时小姑娘做了一个梦,她会梦见什么?

  生:她会梦见,天下了一场雨,水罐装满了水,她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的病也好了。

  师:很好的愿望。

  生:她从很远的地方找到了一条小河,她跑到小河里去洗澡,洗完早,她把水罐灌了一些水,回家,把水罐交给了妈妈,妈妈的病也好了。

  师:你说的太完整了,小姑娘的心中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起祝愿小姑娘梦想成真吧?你还从哪看出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

  生: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里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我抓住了“竟”这个词。说明了水罐很神奇。

  师:你抓住了“竟”这个词说明了水罐非常的神奇。如果我们把“竟”字去掉了,请同学们看句子,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出事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里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生:我觉得加上“竟”更生动了,因为水来的很神奇,不加这个“竟”字,也许水罐里的水是别人倒的呢?

  师:你想的可真好。那你能不能把水罐的神奇读出来呀?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再指一名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的感情不是很强烈,没有突出水罐的神奇。

  师: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生:读——

  师:这么神奇的罐子,老师也想读一读,想听吗?

  师:读——

  师: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生:读——

  师:你读得棒极了。你还从哪感觉到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

  生: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我从“喜出望外”这个词,感受到小姑娘特别的高兴。因为遇到了出乎意料的事,非常地高兴?

  师:为什么“喜出望外“啊?

  生:因为找到水了?

  师:找到水,意味着什么?

  生:找到水,就意味着她妈妈的病会好。

  师: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非常高兴。

  师:那么,小姑娘为什么要赶紧的跑会家去?

  生:因为她想让妈妈快点喝上水,让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

  师:如果,她不赶紧回去,妈妈会怎样?

  生:妈妈会死亡。

  师:也许会死亡。此时,小姑娘抱着水罐急急忙忙地往家跑,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着急

  师: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又惊喜又着急的语气,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能说说?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有感情,突出了“喜出望外“这个词。

  师:你能再读一读吗?

  生:读

  2.体验小女孩对小狗的关心

  师:从课文中的这些词和句子,我们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一片纯洁的孝心。也正是如此,空空的水罐,变成了装满水的水罐。那么,你又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小狗的关心,母亲的对小姑娘的爱心,以及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同情心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谁能说说,从哪些地方读读了小女孩对小狗的关心?

  生:(读“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变得欢喜起来”)我抓住“一点水”这个重点词,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水”在那个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姑娘把这“一点水”给了小狗。说明了小姑娘对小狗的关心。

  师:理解得非常好。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既然,小姑娘那么关心小动物,为什么只给了一点水呢?

  生:因为在那个时候,一点水很重要了,小狗喝了一点水变得欢喜起来,所以,小姑娘给了一点水,给小狗喝。

  师:因为这一点水,就能救活小狗的生命。还因为什么?

  生:还因为,小姑娘把剩下的水给妈妈喝,要妈妈的病快点好,所以只给了一点水。

  师:更能证明小姑娘对小狗的——(关心)

  师:小姑娘给小狗倒了一点水,小狗变得欢喜起来,那么没有喝到水之前,小狗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觉得小狗没喝到水之前,是非常可怜的小狗。

  师:用书中的词语来说说,小狗是什么样的?

  生: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狗没喝水前是哀哀的尖叫。很可怜。

  师:小狗哀哀的尖叫,在哀求什么?

  生:它想要一点水。

  师:它可能会说什么?

  生:小狗可能会说,给我一点水吧,我太渴了。

  师:还可能说什么?

  生:小姑娘,给我一点水吧!我快渴死了。

  师:真可怜。小姑娘听懂了小狗的话,于是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水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于是,木头水罐变成了——(银的了)。谁能带着小姑娘对小狗的关心,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

  师:你感觉到小狗变得欢喜起来了吗?谁还能读一读?

  生:读——

  3.体验母亲对小女孩的爱心

  师:读得真不错。那么,你又是从哪儿感受到母亲对女儿的爱?请你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母亲说:“反正我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这句话说明了母亲对女儿的母爱。

  生:母亲说:“反正我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母亲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姑娘,这也是母亲对小姑娘的母爱。

  师:真了不起,在这样的大旱灾,母亲把水留给了自己的女儿。母亲自己选择了死亡,母亲喝不到水,有可能死亡。那么,女儿接过妈妈的水,可能会活下来,多了不起的母亲啊!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妈妈,妈妈给予了你的生命,给你无私的呵护,也是关心你成长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你和妈妈之间,有没有特别让你感动的事,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有一次,我很小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去水果超市,去买樱桃。一问价钱,十五块钱一斤,我和妈妈说别买了。但是,妈妈却说,没关系,买5块钱的吧,回到家,我把樱桃都吃了,妈妈却一个没吃,现在我后悔极了。

  生:记得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得了急性阑尾炎,妈妈赶紧送我去医院,要做手术。把送进手术室的时候,我对爸爸妈妈说,我还能见到你们吗?这时,爸爸妈妈都哭了,我现在体会到,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师:在那个时候,你觉得进去就出不来了,你想特别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是吗?多么伟大的爸爸妈妈啊,他们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课文中的小姑娘也有这么一位母亲,当母亲把银水罐递给小姑娘的时候,亮亮的的水罐变成了——(金的)。你能带着对母爱的理解,把这段好好的读一读吗?

  生:读——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生:因为母亲得了重病,要死了,所以要慢些读。

  师:理解的不错。谁还能读。

  生:读——。因为母亲得了重病,所以非常轻的说话。读这句话的时候,要轻读。

  师:让我们一起齐读这句话,好吗?

  生:齐读

  4.体验小女孩对过路人同情心

  师:当她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时候,这一瞬间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那么,你又从哪里体现小姑娘的同情心呢?

  生:(读“这时,小姑娘……递给过路人”)我抓住了“咽了一口唾沫”这个重点词,她非常渴,可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师:从“咽了一口唾沫”感受到什么?

  生:(齐)想喝水。

  师:可是,她把水送给了——(素不相识的过路人)。

  师:她手捧着救命的水罐,她想的都是谁啊?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句子(出示句式)读完整。

  生:小组讨论。

  生:手捧着救命的水罐,小姑娘想到的是生病的妈妈。想到的是可怜的小狗,想到的是讨水的过路人,却唯独想到自己的生命。

  生:(重复)手捧着救命的水罐,小姑娘想到的是生病的母亲,想到的是可怜的小狗,想到的是讨水的过路人,却唯独想到自己的生命。

  5.感触小女孩阳光般的心

  师:多么善良又富有爱心的小姑娘啊!她想到了所有的人,却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你想不想对这样的小姑娘说点什么呀?(想)

  师: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然后,把心里话说给大家听。

  (学生写,教师提示写字卫生)

  师:(指名学生)你想说点什么啊?

  生:我想对小姑娘说,好人有好报。你和你妈妈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小姑娘,你的金子一般的爱心太伟大了,你生活的一定会很好,因为好心有好报。

  师:你说的太感人了。

  生:你太勇敢了,在夜里一个人为母亲找水。

  师:你想不想向小姑娘学习。希望,你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孝心的孩子。

  生:小姑娘,你能把生命的水让给陌生人,你非常有同情心的,你和你妈一定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和小姑娘说了那么所知心话,看来,这个具有阳光般心灵的女孩,作为爱的化身,已经深深地留在你们的心里。正是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同情,使水罐再一次发生变化。谁能把水罐最后一次变化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最后自然段)

  6.体会七颗星星的象征意义。

  师:正是小姑娘的一次次爱心的付出,以及母爱感动了上天,让水罐跳出了七颗钻石并涌出了巨大的水流,干旱的世界因为这水而变得富有生命和活力,水,因为爱心而丰盈,世界因水而美丽。孩子们,让我们满怀爱意,齐读课文最后自然段。

  生:齐读

  师:(课件),你们看到七颗星星了吗?那仅仅是七颗星星吗?它还代表什么?

  生:代表小姑娘的对母亲的孝心,代表了小狗的关心,母亲对她的母爱,和对过路人的同情心。

  生:(补充,基本与上相同)

  四、回归整体

  师:也就是说,这七颗星星象征着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那是关爱心、孝顺心、奉献心、助人心。一颗,两颗,三颗,他们在天空中永远给人们指名方向,带光明、希望和幸福。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童话故事啊?让我们随着悠扬的乐曲,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聆听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

  生:(配乐朗读)

  师:多么神奇的童话故事啊!希望你们在课下,你把这个故事用丰富的想象力,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下课。

  评析

  《七颗钻石》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神奇的童话故事,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教学评析

  本课是一篇神奇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地球上大旱灾,小姑娘为妈妈找水喝的经历。课文是以水罐的变化为线索,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受“爱心”是教学的重点。这篇课文有着鲜明的主题教育,我们在教学时,要把握主题教育与语文基础训练的和谐统一。

  纵贯案例一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总体设计是抓住“主题”体会表达。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那就是孝心、关心、善心、同情心,这些归结起来就是“爱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初读课文后,不用细心地分析,就能理解到这个层次。抓住文章的主旨,我想接下来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体会,这样的爱心是怎么表达出来。怎么表达的呢?无非就是让学生抓住主要的事件和描写事件的句子以及词语。要体会这些句子和词语表达的含义,以及情感色彩。教学时,要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的表达,尊重学生多元的感受,体现阅读是“对话”过程。

  2.特别关注的是语言的表达。例如,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小女孩的爱心,是妈妈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那么,你从课文中,那些词和句子体会到了小女孩对母亲的孝心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这样的引导就是让学生读进文本,体会文本,文本的主题意义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没有语句的分析,就不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语文是“咬文嚼字”的语文。例如,学生体验孩子的孝心,找到“我从‘一天夜里’看出小姑娘非常的勇敢。她自己一个人,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说明她对母亲很关心。”又如学生说: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里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我抓住了 ‘竟’这个词。说明了水罐很神奇。”还有“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我从‘喜出望外’这个词,感受到小姑娘特别的高兴。因为遇到了出乎意料的事,非常地高兴?”有了词句的透析,才能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关注了思维的想象。利用文章的空白之处,拓展想象的空间,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例如,小女孩去找水,那么都去哪里找水了,通过想象体会小女孩的勇敢和艰辛,突出她是一个特别孝心的小女孩。再如,她躺在沙地上睡着了,那么她做了一个梦,会梦见什么呢?这是让孩子体验小女孩的美好愿望,体验为妈妈找水的急切内心。这样的处理与文本的表达是相辅相成的。

  4.注重了在体验中朗读。语文是情感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什么时候,训练学生的情感朗读呢?它应该是在词句分析基础上,生成情感之后,及时的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书感动。例如,当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到小姑娘的急切回家的心情,就让学生带着又惊喜又着急的语气来朗读。这是把语言现象与情感表达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朗读训练才是有效的。

  5.注重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文本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如何透过文本也让学生受到教育,那么就要在关联之处,拓展到孩子的生活中去。例如,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师引导:真了不起,在这样的大旱灾,母亲把水留给了自己的女儿。母亲自己选择了死亡,母亲喝不到水,有可能死亡。那么,女儿接过妈妈的水,可能会活下来,多了不起的母亲啊!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妈妈,妈妈给予了你的生命,给你无私的呵护,也是关心你成长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你和妈妈之间,有没有特别让你感动的事,能说给大家听听吗?自然的结合,没有痕迹,也不造作。学生理解了文本,也理解了母爱。我们说语文也是生活中的语文,但是,我们在文本与生活建立联系的时候,千万要把握“尺度”,不是语文联系生活,越多越好。而起到辅助体会文本的作用就可以了。我们不能为了情感教育,而冲淡对文本的学习。文本始终是学习的重点。

  6.注重了读与写的结合。现在阅读教学多在内容与情感上分析,很少看到语言能力表达的训练,阅读课成了说读课。阅读教学上,在适当的环节上,让学生动一动笔不好吗?例如,教师引导:多么善良又富有爱心的小姑娘啊!她想到了所有的人,却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你想不想对这样的小姑娘说点什么呀?(想)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然后,把心里话说给大家听。也许有人认为写是多此一举的。但是,我们阅读课长期得不到写的训练,阅读教学也是值得忧虑的了。看似一个小环节,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训练意识。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

  语文教学要在平淡中见功夫。我们喜欢满怀激情的阅读教学,因为那样确实很吸引人的视觉和听觉,但激情过后是什么呢?是一味的情感熏陶吗?语文必须要落实语言的基础,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这些靠激情是做不到了。虽然有的语文课,我们看不出有许多的创意以及资源的引进,但你能着实的感受到,是在教语文。看似平淡,但有语文训练意识,那就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篇4

  师:咱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这是一节阅读活动课。什么是阅读活动课呢?就是又要阅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象的课。所以这节课会很有意思。

  下面咱们来看看怎么活动。

  (屏幕显示:活动一:进入录音棚)

  师:进入录音棚,意味着我们每位同学的身份是什么呢?

  生(齐答):我们都是播音员。

  师:对,因此读课文就要读出播音员的水平。好,我们都来到录音棚了。那么,童话应该怎么读呢?童话是写给咱们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朗读童话的时候应该怎么样?

  生1:应有感情地读,要配合人物的性格来读。

  师:童话里有人物、有故事,所以要充满感情来读。

  生2:我觉得要将故事的高潮部分读得好一些。

  师:要读出它的情景、情节。

  师:那么童话究竟应该怎么读呢?(屏幕显示:用童声来读)

  师:可以这样读(师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在很久很久以前……

  师:好,就这样读,大家自由地读。将课文读一遍。

  (学生各自快乐地大声地“用童声来读”课文)(大屏幕显示: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

  师:要读出故事味,而且还要读出文中情。读出故事味就不能用一般的读书方法来读,要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读出来,那样就不会是“念书”了,而是带着情感在讲这个故事的内容。读出文中情,就是要把一些关键词咬准。特别是要把表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字音突出出来。你看:“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这里的“竟”表示情节的突变,就要读出一种感到意外的味道来。

  下面请大家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还是各自自由地朗读体会。过会儿咱们选几个同学用童声来读。好,开始读,开始像讲故事一样地读。

  (学生欣然地朗读起来)

  师: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呢,就让我们沉浸于这个美好的故事中。我想请四位女同学来读;小女孩读小女孩的故事,挺有意思的,注意用童声来读。

  (四位女同学自告奋勇演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师:同学们已经沉浸在童话里面了。我觉得有的地方读的时候韵味还要足一点。比如(师激qing范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里要读出一点惊讶的味道,又比如最后一段(师又深情范读):“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要读得带有余味。总之,几位同学读得很不错了。看,你们都在录音棚里生活,刚才摄像师已把你们的精彩表现录下来了。好,咱们再开始第二个活动。

  (屏幕显示: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师请同学们一起说)

  师: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啦!在智慧泉里尽情地畅游吧!下面讨论四个问题。

  (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调发问。屏幕同时展现:

  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选择话题,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结构、人物、情节来思考问题。

  (生读课文,思考)

  (生分组活动,交流自己的见解)

  (师组织全班的交流活动)

  生1:我觉得不写第一段不行,因为第一段说出了故事的原因,还突出了这罐水非常珍贵。

  师:啊,你说到问题的边边上来了,还不确切,看看其他同学怎么说。

  生2:我认为不写第一段不行,因为第一段写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还有故事的时间和起因。

  师:对,“背景”这两个字很重要,点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或者说设置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生3:我也认为不写第一段不行,因为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还为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把水给别人喝作了铺垫。

  师:铺垫,说得好啊。

  师:老师给大家作的小结是什么呢?———介绍一种写作知识:在我们记叙文里,或者在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往往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里,比如说“狂风暴雨”、“大雪纷飞”、“烈日似火”等等,这时候人物做事是不是困难了一些呢?所以,第一段的这种场景就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用一种文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板书:写风写雨,笔无虚设)

  师:课文里写的是“旱”,这一笔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当然是笔无虚设了。

  师:再看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生4:我觉得不写小狗与过路人是不行的。写小狗和过路人,正是对小姑娘的侧面描写。

  师:嗯,侧面烘托。写了小狗和过路人,就有了更多的形象,就能多侧面地多角度地表现小姑娘的言行和心灵。

  生5:我认为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假设列夫·托尔斯泰不写小狗和过路人的话,光凭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打水的事,这样就很单纯。如果写了小狗和过路人那就全面一些。

  师:对,如果不写的话内容就比较单薄,写了就比较丰厚。

  生6:如果不写小狗和过路人的话,那个木头的水罐就不可能变成银的,再变成金的。

  师:对,这样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使故事产生了波澜。如果单纯地写给母亲找水的话,这个故事稍微平淡一点。出现了小狗,使故事波折一下,然后又出现一个要水的人,故事又波折一下,这就叫做———(板书:一波三折,尺水兴波)

  师:有了波澜,故事就有味道了。

  师:接着来看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生7:我认为不行。因为课文先写水罐变成银的,然后变成金的,然后又跳出了七颗钻石,我觉得这是一层一层地从侧面突出小姑娘心灵的美好。

  师:这是在烘托,同时点出了故事的发展。

  生8:我认为不写水罐的“变”是不行的。因为“水罐”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连没有生命的物体都被感动了,这就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师:对,这就表现了童话的色彩。

  生9:水罐变成银的,变成金的,然后又变出钻石,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品质正在不断地升级。

  师:对,她的思想品质在不断地升华。

  生10:而且水罐的变化课文中没有点出缘由,这就让我们产生了遐想。

  师:这让我们想象,是不是有一个神被她感动了呢?是什么样的神力使这个罐子发生变化了呢?因此这又体现了童话充满想象色彩的特点。

  生11:水罐越变越好,这就说明有好心肠就会有好报。

  师:嗯,好心有好报。而且从文章情节的发展来看,小姑娘每有一次善良的行动,水罐就变化一次,这是一种巧妙的烘托。这就叫做———(板书:美好穿插,诗意烘托)

  师:你们看,小小的文章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容!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生12:我认为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七颗钻石”,如果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那怎么行呢?

  师:你真聪明。它呼应篇首,一下子就被你看出来了。

  生13:我认为不写“七颗钻石”不行,因为水罐一直在变化。她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如果还不变化的话,就好像她做的这件事情不是很好,而且这七颗钻石也是她美好品质的一种升华,同时也点了题。

  生14:首先,写七颗钻石和前面联系更加紧密。因为小女孩心地善良,每当她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按我们的遐想来看,就有一位神仙给她一种回报,写七颗钻石不但点了题,而且使文章得到升华,也使文章有了一个高度。

  师:对,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生15:它突出了善良的伟大。

  师:对,善良的伟大,结尾好像有点象征的味道。

  生16:“七颗钻石”的出现非常重要,因为“七颗钻石”变成了大熊星座,大熊星座非常明亮,给人们带来光明、指引方向,所以非常重要。

  师:是啊,正像小姑娘美好的品格。

  生17:钻石应该说是宝石中最珍贵的一种,用钻石来表现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我认为是很恰当的,突出了童话的色彩,而且还很有诗意。

  师:对,这个同学品出了童话的色彩,还感受到了诗意,她学得非常好了!

  生18:因为童话本身就具有离奇故事情节的那种魅力,这里写七颗钻石,更体现了童话的童真,更给人一种离奇的感觉。

  师:噢,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思而向往这种美好的境界。

  师:好,从文章的结尾来看,它是写得很漂亮的,它给我们这样一种感受,叫做———(板书:结而不尽,耐人寻味)

  师:下面老师还加上一个话题,你们猜一猜?好,请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

  师:现在由你们来设计话题了。

  生19:我想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出现七颗钻石,五颗不行吗?三颗不行吗?

  师:噢,谁来答。

  生20:因为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大熊星座,也就是插图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常在夜空为人们指示方向,北斗七星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神圣,所以应是七颗星而不是三颗或者五颗。

  师:嗯,很正确,你可以得10分。

  生21:首先大熊星座就是指北斗七星,而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如果你说三颗星、五颗星,那就不是北斗七星也就不是大熊星座了。

  师:对,也是10分。

  生22:我来问一个有童话味的问题吧,有一段话说小姑娘倒在地上睡着了。我想小姑娘一定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我想问问大家她此时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师(开心地笑):噢,你把老师的秘诀给点破了。老师真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过一会再讨论好不好?她真聪明,读童话就读到想象上来了。哪个同学接着来?

  生23: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文章的题目?

  师:是啊,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呢?

  生24: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题?这是小姑娘美好心灵的结果!

  生25:这是一个文采飞扬的题目,起到了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作用。

  师:啊,你用的文学语言,多美!

  生26:为什么母亲说她自己不能喝这罐水?

  师:噢,你的同桌要回答。

  生27:母亲是善良的,小姑娘受她母亲的熏陶,心地自然也是善良的。如果母亲说:“哎呀,我全喝了,喝了就好了。”那就衬托不出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师:对,这也是背景———小姑娘的家庭背景。

  生28:在文章中小水罐是非常神奇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小水罐写得这么神奇?

  师:噢,为什么这样神奇呢?其实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哪个同学再来小结一下?

  生29:是为了烘托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师:很好,同学们畅游着智慧泉,大家的智慧就像泉水在奔涌。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屏幕显示,同时老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活动三:来到创作室

  1.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

  2.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

  师:描述什么好梦,描述什么场景,老师都不讲,你们自己决定。好,请同学们默想两分钟,开始编故事。(同学们构思)

  生1:小女孩梦见一个神仙走到她面前。因为这个神仙被她以前做的那些好事所感动,所以对小女孩说可以答应她两个要求。于是,小女孩说,现在正有一场大灾难,请让所有的人都能喝上水,而且让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地活下去。这位神仙对小女孩说:“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然后就走了,而小姑娘也醒了。

  师:这个同学理解了这篇童话的深意。好,第二位发言的是谁呢?

  生2:梦仙子把小姑娘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花有鸟,有树有草,有奔腾的小河,小姑娘突然想起了还在病床上的妈妈。小姑娘想,我的小水罐呢?我一定要给妈妈舀水。这时,梦仙子飘到她的面前,对她说:“我可以给你一罐水,但你要好好利用这罐水,如果你好好利用这罐水,它会给你一个惊喜的。”这时,小姑娘醒来了,她看到小水罐中装满了水。

  师:对,果然小姑娘很好地用了这罐水。很好,你想象的内容能和情节巧妙地接起来。

  生3:小姑娘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小河,然后流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恢复了生机,动物也恢复了生命的活力。然后,她妈妈就喝到了她变的那条河的水,她自己也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拯救了整个地球。

  师:噢,神奇的梦。

  生4:小姑娘梦见自己继续寻找水。这时飞来一只鸟。这只鸟开口说话了:“请让我喝一口水吧。”于是小姑娘就毫不犹豫地给它喝了一口水。这时候,小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喝了你一口水,当然要还你一罐水。”小姑娘就这样惊醒了。

  师:真的,这一罐水就变成了涌泉。七颗钻石从罐子里跳出来,罐子里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的水流。这水流干什么用的?就是大家喝的。小姑娘的爱心使大家都能喝上水并感受到喝水的乐趣。大家生命也得到了挽救。

  师:下面大家还要完成一个问题,我们来用一句话描述一下小姑娘。(屏幕显示:噢,你能用一句话描绘一下小姑娘吗?)

  师: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大声地读这句话)

  师:说说你心中的这个小姑娘,说说童话中的这个小姑娘。好,你说。

  生1:小姑娘的心如七颗钻石一样纯洁美丽。

  师:嗯,她有像七颗钻石一样晶莹的心。

  生2:小姑娘的心灵像那股清泉一样清澈。

  生3:小姑娘的行为就像大熊星座一样为人们指示方向。

  师:小姑娘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生4:小姑娘的心地可以感动上天,给人们免除疾苦。

  师:她是善良的化身。

  生5:小姑娘的品质是纯洁的、善良的。

  师:闪光的!

  生6:小姑娘的心灵如钻石那样璀璨;小姑娘的心灵如大熊星座那样熠熠生辉。

  师:啊,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美。

  生7:小姑娘的品格像梦一般的美、一般的神奇。

  师:对,梦幻般的神奇、美好。

  生8:小姑娘的心灵是如此美好。她那善良的心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师:啊,这是一句———大话。

  (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生9:小姑娘的心无比的善良。

  师:感动着我们。是啊,小姑娘是童话中的一个人物,就像稻草人、快乐王子一样,那么,她是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形象呢?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这样说———

  (屏幕逐句显示:

  小姑娘是一个童话形象。

  小姑娘是一个善待别人的人。

  小姑娘是一个让上苍感动的人。

  小姑娘是一个阳光女孩。

  小姑娘是一个有钻石般心灵的姑娘。)

  师:小姑娘是一个童话形象,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故事中小姑娘是一个善待别人的人,小姑娘是一个让上苍感动的人,因此有了这个美好的童话。用现在的话说,她是一个阳光女孩。她是一个有钻石般心灵的小姑娘!

  师:这一次课,咱们在一种创设的环境里面生活,当我们进入录音棚的时候,我们读起来,读起来———让我们的心情激荡。当我们畅游智慧泉的时候,我们说起来,说起来———让我们的发现闪光;当我们来到创作室的时候,我们想起来,想起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

  师:因此,我们的阅读活动课让我们沉浸在美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希望同学们的每一节课都这么快乐!下课!

  悠悠的学习心得:

  余映潮老师的这一堂课,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如板块式教学思路、阅读活动课,重视朗读,重视“童声”“童话”。余老师自己也对这一堂课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板块式思路是一种创新和挑战。

  本课所抓的主要重点是,水罐的变化、小姑娘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的环境背景和衬托的人物事物和童话赋予的美好的愿望。基本上来说,所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顾及到其中的一些很大部分的内容,这也说明了,对于这一篇公认“公开课文”来说,在文本的解读和处理上,已经达到了一致认同的程度,在短时期内,如果不加入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视野,那么,这篇课文的教学将会出现重复咀嚼停滞不前的状况。

  刚才在看着这个教学实录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昨天学习的几点内容,先放在这里,等会在说一说我暂时的构思吧。

  关于语文课程目标中对阅读目标的第一个具体要求是:

  在阅读教学中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得到综合体现。(这也就是昨天岳亚军老师所提出的,德育是盐,是我们必须的养分,可是如果只有盐,那么谁也吃不下去,但是,如果把盐放到水里在喝,觉得味道好极了。。嘻嘻,悠悠还可以接上后面一句,如果把盐放到各式各样的菜谱中,那么,就可以调试出丰富多彩的美味。~)

  在情感态度方面,还是要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加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读书、爱护图书”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等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将情感态度目标融入到阅读内容和方法中,所以在第一学段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第二学段提出“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第三学断提出“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四学断则从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都试图体现阅读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好了,课标的要求说到这里,在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也许不太懂得顾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想请各位潮老师的粉丝们以及余映潮老师多多包涵。

  看了这个教学实录,第一个感觉是,教师的教学功底很扎实,教风平易近人,朗读的指导、提问的设计、文本的解读、教学技巧、教材的处理可谓是炉火纯青。但,我总觉得,只是一堂课而已,除了是“课”“优秀的课”之外,似乎还缺少些磅礴大气和生命力。以我的文本解读习惯,当然我也不期望大家都能认同,我的解读首先着眼的第一层次是——回归文中的真实生活场面场景;第二层次——回归作者原滋原味的情感极其促发源泉,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充分感受和共鸣;第三层次——挖掘作品中生活的感悟启示理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为了这个意图所采用的文字的处理方式。

  以往的多次实践,只是我自己能达到1、2层次,学生达到第二层次。第三层次还未曾能够形成完整的东西。

  所以,如果是我,现在我也来反思这个文本。首先,余老师的这一堂课,对于作者了解的不够;第二,对于童话的阐述和理解还比较的常见;第三,对于文本的拓展延伸,似乎视野和范围还稍嫌狭窄了些。悠悠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构思,哪些老师可以尝试一下~,嘻嘻,因为悠悠还算不上的教学技艺比较成熟的老师,所以只能纸上谈兵而已。

  首先,了解列夫  托尔斯泰。这是文学大师,文学大师写童话,本身就很有味道——一个历经世事的人选择一种儿童的方式来表达,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虚构,虚构什么呢?童话大多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的,所以,可以理解为大师虚构一种美好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情感和渴盼;第二,什么是童话?就是以儿童的角度来,儿童的话语来表达来阐述。重点不再儿童如何去话,而是,儿童独特的话,和成人不同的话,表现的是一颗痛心。所以,童话,应该抓住的本质,除了想像和夸张的借助形式之外,最主要的是儿童的天真的话语、儿童的美好烂漫的自由无拘无束的思想,儿童的纯洁美丽的童心。这才是这一篇课文的实质所在。

  所以,文中的主人公是“小姑娘”(儿童)的故事,有“母亲”(爱),有小狗和过路人(童心中爱的载体),水、水罐、钻石、星座。人们在解读的时候,容易看见水罐、钻石、星座,却忘了最重要的清凉新鲜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水罐,即使是金是银是钻石也没有用。水也是爱的载体,没有水,一切焦渴而死,我们是否可以提问,没有爱,世界将会怎么样?

  所以,水——生命——爱,是一个对文本含义的解读的方向,也是提升本文的解读层次的一大路线;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就是之前变化的一直是水罐,可是最后金的水罐不在变化了,而是里面一直没有变化的水当中跳成了七颗钻石,而原本漫溢的水变成一股涌动的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水的神奇:极其缺水——水罐里突然装满了水——水罐掉在地上,竟然没有洒——突然跳出钻石,从水罐里涌出一股水流。

  第二个解读的方向:水的变化和水罐的变化的解读。和前者一样着眼于“变”字。水罐是形式,是躯壳;二水是内容,是内涵。水罐可以由木变银变金,冒出钻石,都只是形式上变得漂亮,价值得到提升而已;水从没有到有在到成水流,这个变化才是真正的有实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如果水是爱,那么水罐就是爱的方式,方式可以朴实可以华美,但对于爱的多少是没有帮助的,只有一点一点的积累爱心,才能汇聚成河,由此也可以隐约触摸到另外一条线,小姑娘的故事实际就是爱心不断积累的故事,她的爱的多少决定了水罐里水的多少。爱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从小处积累。

  第三个解读的方向:寻病解读法。作者的童话是虚构的,是想像出来的,是夸张的。那么越是想像,越是夸张,越能表现其真实的情感和愿望。所以,可以让学生说出想像的夸张的部分,这个并不难,相信谁都可以做到。难就难在,作者的构思当中,有没有不太符合情理的地方,或者说前后矛盾的地方,或者说多余的地方呢?我们来仔细看看。

  第一个疑点,余老师的学生已经提出,但,余老师未曾很好的利用。即使学生提的问题是“一切都焦渴而死,后来又提到小狗和路人”,文章写的是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既然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那么水从何处来?很显然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他设计的一个导火索。

  第二个疑点,环境的设置——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为什么强调在夜里,而不是白天?为什么要强调母亲生病?病人生病了,应该去找医生啊,可小姑娘去找的是水。“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怎么会有草地?

  第三个疑点:小姑娘的形象。水罐里装满了水之后,小姑娘想喝,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既然给妈妈还不够,那么干吗不继续找够了在回去?当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小姑娘,并没有去劝病重的母亲喝水,也没有把找到的水给母亲喝,而是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去喝。。。。。。

  这些疑问的存在,应当说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还能激发一定的创作修改的欲望。

  第四个解读方向:

  对比阅读,更深刻的了解童话的文化内涵。七颗钻石,是结局美好的童话,如果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或其他的童话对比,相信能发掘一些童话的新鲜内容。

  童话中环境背景的设置、童话人物的命运的异同、童话人物形象的异同、作者情感的异同、童话中设置的一些烘托人事、童话中合理的故事情节和一些不合理的细节。

  总之,童话的解读应该着眼于“童”,哪些是儿童的气息特征言行话语,哪些是童真的表现,哪些是童心童趣的表现。

  这些童话中的“童心、童言、童趣”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意义。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11940126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