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温柔眷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掌握课文中的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 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 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语。

  2. 简单介绍作者及散文的艺术特色。

  3. 分析本文“读书好”部分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归纳。

  二 教具准备

  录音机 课文朗读磁带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进入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的时候通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至理名言。不错,读书给予我们知识,而知识又富予我们内涵。而读到好的文章,就犹如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简单介绍作者:冰心)

  (二)阅读理解课文

  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 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三)正音释义

  1.笸箩:pǒ 不能读成puǒ 天罡:gāng 地煞 :shà 怒发冲冠guān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津津有味

  2.通过比较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悬念

  无病呻吟

  (四)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活动与要求

  1.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五)交流活动

  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4.提问:本文重点写的是哪个内容?(读书好)

  学生小组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小组整理后回答

  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

  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分析“多读书”、“读好书”的有关内容。

  2. 分析写作特色。

  3. 组织讨论(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课容

  1. 字、词

  2. 课文所列举的作者和作品名称

  (二)分析“多读书”、“读好书”有关内容

  1. 提问:谁来找找文中哪些话是写“多读书”的?

  2. 明确:从时间上,种类和数量上来写

  3.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活动与要求: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小结:最后一段,分析归纳了本文的要点,深入理解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体会了散文作品清晰、凝练而富有哲理的特点,相信会对同学们的读书生活有指导意义。

  (三)提高升华

  1.小结全文。学生活动要求: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指出文中总结性的语句。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

  (除关键词语外,提示学生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同学的关注。)

  (四)迁移活动

  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是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绍一篇文章。

  (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创造真我。)

  板书设计

  忆读书

  中心内容 记叙顺序

  获得美感

  多读书 : 增长知识

  知道写作

  提高修养

  读书好 时间顺序

  读好书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事物)

  2. 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作者

  1. 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女作家的名字。

  2. 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2.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一)参考问题:

  l.“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二) 问题设计如下:

  1.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 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3.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

  4.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

  (三)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4.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六、作业:

  1.课后字词抄写三遍并积累。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师生座谈:

  1. 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2. 教师启发提问: 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天内容)。

  3. 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4. 教师启发提问: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许多好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读书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 教师由学生的交流导入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2.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3. 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 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2.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3.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5.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书,怎样读书?

  四、课文阅读训练:

  (一)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 《红楼梦》 《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长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意义。

  (1)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 )故 ( )然无味 津津有( ) 一知( )解 不能自( )

  风( )雪月 气愤填( )

  官( )民反 无病呻( ) 自作( )情 心动神( )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板书设计:

  忆 读 书

  冰心

  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读书好

  可以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多读书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读好书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3

  总体构思: 

  这篇叙事文,关键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学生要独立完成各项训练并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 

  各位同学,平常你们都爱看哪些书呢?(作文书、科幻小说、童话、漫画等等)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那么,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书呢?这些书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有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样读书的。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扫除字、词障碍。 

  2、 快速默读课文。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分课文段落层次。 

  3、 重点研读。 

  问题:作者对青少年儿童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学生回到课文,反复研读,得出答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作者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自己题词来指导阅读,表明了自己的读书观。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作者观点的?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得出三个方面的认识:a读书有益 b要博览群书 c要挑好书读) 

  教师: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呢?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以问题形式展开) 

  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得出这一观点。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忆读书

  2.,(出示多媒体:冰心的照片)

  3. 冰心的资料交流

  小结: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

  4.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回忆了她一生的读书体会。

  三、学习课文

  1.检查预习,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那我我就出题考考大家,小组抢答(出示课件)

  2.默读课文,看看冰心奶奶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板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交流

  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书上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一下)

  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得快乐);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长知识);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助写作),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学做人)。

  3.要想读懂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还要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起感受她的思想,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11自然段,自由选择1-2个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小组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重点分析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4.齐读第11自然段。理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总结、概括的作用。(特殊的用法,起强调的作用)

  5、多读书:从时间上,种类和数量上来写。7岁—到老还读“万卷书”

  6、读好书:

  自由读12-13段,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理解:无病而呻   风花雪月

  结合本课所学和你以往的读书经历,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作者写给少年儿童指导读书的话语,是作者一生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读书思想的结晶。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三个词: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都能够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教学反思:

  《忆读书》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以《书》为主题的文章之一,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们开始查阅与上课有关的资料,五年级上个学期,孩子们基本养成了查阅资料的习惯,这个学期开始就给他们开辟了资料交流的一个平台。就是根据单元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课件,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评比,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还有效的运用了信息课所掌握的知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孩子们拓展知识的一个过程。

  冰心写的《忆读书》,这课的知识涵盖量比较大,涉及了四大名著,古典诗词,散文,还有外国名著,所以课前预习,同学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本篇课文所涉猎的相关书籍,这对本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冰心先生的《忆读书》向读者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及过程,该文章的特点是作者将读书的好处、方法通过具体读书的事例娓娓地表达出来,不说教。但由于该文章篇幅较长,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长篇短教的方法,让学生能真正领会冰心先生的《忆读书》。

  课上我先检查了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出示了几个有趣的小测试,文中相关的句子,涉及到书籍的作者,年代。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补充了课文中不做重点讲解但学生又要知道的知识点。然后从整体入手,我提的问题是“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 很快有学生提出冰心想说的话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话,并问学生:读书有什么好处呢?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谈。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够说出来,我想这与学习了本单元的其他课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一联系课文具体语句来谈的时候,学生对这个问题好像感到有些为难,教室里安静下来。有时候老师感到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学生那里会成为一个难题。作为老师,我在备课的时候估计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因为文章中到处都有冰心说“读书好”的句子。怎么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为了打破“僵局”,我提示学生: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学生似乎有所醒悟,开始寻找相关的“句子”,教室里响起学生翻动书页的声音。我总是想让学生能够根据相关的句子谈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过半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看来要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不能忽略学生的品词析句训练。在本课教学中,若能够把大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大问题入手,层层深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统领全篇文章。这也是我需要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运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经过,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课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他们的文学修养。可以先引导学生去读读简单的儿童版,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读原著,这就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如果能适当的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来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长期效果应更好,在我校,让“书香溢满校园”无疑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5

  黄玉芳

  总体构思:

  这篇叙事文,关键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学生要独立完成各项训练并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设置疑问

  各位同学,平常你们都爱看哪些书呢?(作文书、科幻小说、童话、漫画等等)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那么,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书呢?这些书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有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样读书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扫除字、词障碍。

  2、快速默读课文。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分课文段落层次。

  3、重点研读。

  问题:作者对青少年儿童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学生回到课文,反复研读,得出答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作者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自己题词来指导阅读,表明了自己的读书观。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作者观点的?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得出三个方面的认识:a读书有益 b要博览群书 c要挑好书读)

  教师: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呢?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以问题形式展开)

  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得出这一观点。

  作者邮箱:

  [1]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6

  《忆读书》教学反思

  〈忆读书》教学反思刚拿到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十册课本,打开目录一看,出现《书》这个主题单元,带着一种新鲜感我仔细看了看《忆读书》这篇主题课文,一遍读完不知讲了些什么内容,顿时我感到这册教材的难度,而后又认真浏览了这册教材的总体要求,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太大的把握,时时担心教学中的难度,可是就在今天我上完了《忆读书》一课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北师大版教材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这一教学特点。

  本课教学由学生自己根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提出三个问题学习课文,这一教学设计较难,学生操作起来较难。因此我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质疑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又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确,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但因为本课涉及的名著较多,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了解不深,因此我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作业,这就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是比较准确,但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注意一下,应该是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这课结束后,我还及时教育学生在以后读书的历程中,一定要把冰心奶奶给我们提出的三个要求记住,并时时得到应用,同时,我还送给他们三个词语: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让我们课堂中得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真正的应用。

  《忆读书》教学反思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文中的一些书籍学生平时较少接触,了解的东西少,所以在第二节课时就比较难上.我就将该部分的内容转为请同学讲讲自己看过的,记忆深刻的书或一篇文章.这样一变学生的热情就来了,一改刚才死气沉沉的状态纷纷举手发言,有的甚至自己站起来抢着向同学叙述自己所看到的精彩的内容.有描述樱桃小丸子的任性,有的则描述蜡笔小新的调皮淘气,有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有的则描述自己家里的可爱的小猫小狗……我看了这样的情形不禁暗暗高兴,不按已定的教案来上课那也是很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在另一个方面上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将自己所读到的文章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就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课标》中"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个目标.但课后还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他们的文学修养.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文言文较多,学生看起来较难懂,可以先引导他们去读读简单的儿童版,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读原著,这就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片段作文训练是为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做好准备的,有的同学就做得很好,能够及时的完成,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完成.从中可以看出有完成的同学是有所思考的去读书,读过之后才有所得;没有完成的同学可能是没有去看什么书或者是看了却没有思考结果是写不出来.看来,不仅要引导同学去阅读,更要教他们如何阅读,读后应做什么.

  不足之处:在课堂的导入方面相对来说较难,如第一课时的导入可以换成俗语或谜语来导入如: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请打一物)谜底为书.而第二课时则可以用同学们没积累到的有关书的名言来导入.

  《忆读书》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完了《忆读书》一课后反思如下:本篇课文体现了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特点——学生的自主意识强.

  本课教学由学生自己根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提出三个问题学习课文,这一教学设计较难,学生操作起来较难.因此我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质疑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又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确,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但因为本课涉及的名著较多,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了解不深,因此我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作业,这就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是比较准确,但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注意一下,应该是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再者要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不能忽略学生的品词析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7

  《忆读书》教学反思

  这节课,基本完成教学设计.在每节课的课初一两分钟,都是诗词欣赏时间.这节课教授的是冰心先生的散文,所以让学生学习冰心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课文《忆读书》, 虽然行文平易,但字词和文化常识较丰富,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我在设计基础知识的教学环节上,多花了些时间.而后,在梳理课文内容方面,我希望以冰心文末"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为突破口,但效果不佳,学生还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而后,我又针对本课的教学建议的提问,引导出一个新的文学概念"线索",在解释了概念之后,让学生说说本课的"线索"时,学生也较难回答得出.后来评课时,我才知道"线索"是初三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可以说,这节课暴露出自己教学上的一些问题,自己在转型中,对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对初中学生的准备不足,对初中教学法的理解不够,还没从高中重思辨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

  当然,课上,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时常让学生听名家朗读,鼓励学生模仿,并给学生表现的舞台.

  《忆读书》教学反思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文中的一些书籍学生平时较少接触,了解的东西少,所以在第二节课时就比较难上。我就将该部分的内容转为请同学讲讲自己看过的,记忆深刻的书或一篇文章。这样一变学生的热情就来了,一改刚才死气沉沉的状态纷纷举手发言,有的甚至自己站起来抢着向同学叙述自己所看到的精彩的内容。有描述樱桃小丸子的任性,有的则描述蜡笔小新的调皮淘气,有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有的则描述自己家里的可爱的小猫小狗……我看了这样的情形不禁暗暗高兴,不按已定的教案来上课那也是很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在另一个方面上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将自己所读到的文章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就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课标》中“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个目标。但课后还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他们的文学修养。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文言文较多,学生看起来较难懂,可以先引导他们去读读简单的儿童版,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读原著,这就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片段作文训练是为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做好准备的,有的同学就做得很好,能够及时的完成,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完成。从中可以看出有完成的同学是有所思考的去读书,读过之后才有所得;没有完成的同学可能是没有去看什么书或者是看了却没有思考结果是写不出来。看来,不仅要引导同学去阅读,更要教他们如何阅读,读后应做什么。

  不足之处:在课堂的导入方面相对来说较难,如第一课时的导入可以换成俗语或谜语来导入如: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请打一物)谜底为书。而第二课时则可以用同学们没积累到的有关书的名言来导入。

  新课标明确阐述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这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有所改变。在学习本课时,我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既没有严格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没有逐段进行讲解。我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读书的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阅读。这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教科书相比,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同时,新课标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各种课程中,适当开展探究、资料收集、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以发展学生各种基本能力。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在阅读上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是旧大纲所未曾提及的。因此,在讲冰心《忆读书》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搜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及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一改过去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学生被动地听记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好习惯。学生在开发利用课外资源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这次教改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在这堂课中,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上,我先让学生确定所学内容,然后让他们根据个人理解,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并说明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归纳、演绎、类化,既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本课重点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他们尝试了探究的方法,经历了研究的过程,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自己创造名言,主要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深刻的至理名言,而在于他们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不盲从。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自己只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教”一定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富有个性。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这种培养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同步发展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与语言,与人的学识、经历、个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习《忆读书》不仅要在知识上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要点,并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所指导,这才是他们终生受益的。

  今天我上完了《忆读书》一课后反思如下:本篇课文体现了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特点——学生的自主意识强。

  本课教学由学生自己根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提出三个问题学习课文,这一教学设计较难,学生操作起来较难。因此我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质疑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又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确,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但因为本课涉及的名著较多,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了解不深,因此我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作业,这就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是比较准确,但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注意一下,应该是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再者要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不能忽略学生的品词析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分析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2.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的目的是:

  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3.教学方式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可由与书相关的名人名言、俗语或谜语导入  。

  例如:

  谜语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名言: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朗读文章,遇到生字生词可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约7分钟)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问题抢答。(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

  (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设计说明: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①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三)师生座谈

  设计说明:(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课堂形式可以采用圆桌会议来布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陈述自己的见解,也有利于在开学之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亲近感)

  1.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先带头讲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2.学生之间交流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引导)

  附课堂发言实例:

  学生1:看了冰心奶奶写的《忆读书》后,我也有了自己看法。我想说一说小时候看的第一本连环画《三国演义》,刚一看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关羽、诸葛亮……。我最佩服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三气周瑜,借东风大败曹操,真是让人佩服不已,从那以后,我就经常看历史故事,对我国的历史也就略有了解。

  学生2:我也认为看书比看电视好,书里面写的优美的句子、情节,在电视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只有自己体会。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朗诵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那一段景物的描写“月光洒在那一片叶子和花上……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多美的描写呀!我觉得我的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3:就是,多读书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上小学时,妈妈经常给我买各种书籍,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小学生作文》,各种报纸杂志,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五年级时,我的作文还获得全国小学生征文比赛优秀奖呢。

  ……

  师:我以冰心先生的话来结束这节课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作业 

  1.拟定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

  2.课下准备一下,向同学介绍你看过的一本喜欢的书:,(可在口语文际课上进行交流,以学生语言组织、表述的情况及班内其他要求借阅的多少来打分)。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忆  读  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虹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本文选用时有删节)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6分)i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①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②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5、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逸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用: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  

  6、略。有见解、有新意即可给分。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3、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2、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冰心极其作品的资料。

  2、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请打一物)   (谜底: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二、整体感知  理解课文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有关“书”或“读书”的名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谈话   ——歌德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

  2、作家作品介绍:

  冰心(1900-1999)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时,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的“问题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是她最早的一批作品。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个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课文的述说来思考

  3、  在冰心看来 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用文中原句答)

  (三)分析新课:(本环节由学生讨论整理)

  1、本文的主要内容。(结尾一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好”就是读书有好处、有益处

  “多读书”就是读书的数量要多

  “读好书”就是内容上要好,比如读一些名著。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从书中看:

  ①作者认为“读书好”是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文中第三自然段所举的例子。

  ② 能扩大知识面。如读《三国演义》,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事;读外国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这也是说“读书好”。  

  ③“读书好”还表现在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④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六自然段写对她的作文帮助很多。

  “多读书”是指作者从七岁开始读,到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古今中外俱全。  

  “读好书”,作者是说她会挑选、会比较。第12段中从“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一直到段末都是说“读好书”。

  拓展:冰心一生与书相伴,有此心得指导我们读书,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  

  三、深入理解

  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来让同学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内容。

  如有关于《水浒传》中的人物名称及其绰号。(花和尚鲁智深  黑旋风李逵  智多星吴用  打虎将李忠  九纹龙史进  及时雨宋江  豹子头林冲  青面兽杨志)

  有关《红楼梦》中人物命运。

  有关《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分类。 

  四、 作业

  1、片段作文训练: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交谈,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仔细品读,你或许会有独特的读书体验,或许会产生一些感想,把你的感想或体验写下来,与人共享。要求:①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②字数200字左右。

  2、制定本学期的读书计划。

  3、用楷体字规范工整地抄写“字词积累”的词语并解释。

  附: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 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读书体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二、分析新课:(本环节由学生讨论整理)

  1、本文的主要内容。(结尾一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读好书”在冰心看来又应是如何的?

  三、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来让同学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内容。如有关于《水浒传》中的人物名称及其绰号。有关《红楼梦》中人物命运。有关《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分类。等等。

  四、让同学发问。

  作业 :片段作文训练: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交谈,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仔细品读,你或许会有独特的读书体验,或许会产生一些感想,把你的感想或体验写下来,与人共享。

  要求1、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2、字数200字左右。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1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二、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 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  新课: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 诵读活动

  1、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2、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 正音释义

  笸箩   天罡   地煞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四) 思考活动

  1、 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五) 交流活动

  1、 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六) 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七) 课外小结

  1、 请同学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2、 关于对作家冰心的介绍。(可附图、文)

  3、 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

  第二课时

  (一) 活动导引

  1、 请同学介绍作者冰心及其创作。

  2、 导入  课文:正如同学们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讴歌和颂赞的是壮美的自然、纯晶的童心、真挚的母爱。

  巴金在谈到少年时代和哥哥共读冰心作品时的感受说:"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现在我不能说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给我加添过一点生活的勇气,可是甚至在今夜对着一盏油灯,听着窗外的淅沥的雨声,我还能想起我们兄弟从书上抬起头相对微笑的情景。"

  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创作之源是什么呢?

  (二) 诵读活动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速读课文,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2、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三) 交流活动

  1、 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2、 请同学将本文结合自己上一节课后小结,概括归纳"读书好"的体会。

  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 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四) 提高升华

  1、 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指出文中总结性的语句。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

  教师辅助策略

  除关键词语外,教师可提示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同学的关注。

  (五) 迁移活动

  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是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绍一篇文章。

  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创造真我。

  板书设计 

  忆读书

  中心内容            记叙顺序

  多读书

  读书好             时间顺序

  读好书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学本文时,既不必严格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不必逐段进行讲解,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心,对作者所说的:“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2,要注意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以及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中的文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学生发言,学生讨论,教学引导。

  第一课时

  1,课前活动。(课前在课外时间完成)

  要求学生,先想想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或者文章,准备一篇《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篇)》的发言稿。

  2,导入  新课。(用时三分钟)

  由上一节课《风筝》,所谈到的与鲁迅有关书籍入手,从《呐喊》,《仿徨》,《朝花夕拾》《野草》出发,提倡学生读好书,引入介绍本文作家冰心。

  3,介绍作家冰心生平。用时五分钟)

  4,学生发言。(用时35分钟)

  四个小组学生,主动上课台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

  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教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由上一堂课,学生自由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出发,让学生与著名作家冰心交心(再次阅读本文),体会一下著名作家的读书经验。

  二,找出有关书籍。

  学生找出文中谈到的书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

  三,介绍相关书籍。(用时20分钟)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等),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5,分析课文。(用时25分钟)

  学生可以由下列几点出发,找出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例来说明。

  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结尾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读书好。本文重点。

  A,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B,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C,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D,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E,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多读书。

  3,读好书。

  六,总结课文。倡议学生课外时间多读好书。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事物)

  2. 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作者

  1. 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女作家的名字。

  2. 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2.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一)参考问题:

  l.“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二) 问题设计如下:

  1.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 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3.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

  4.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

  (三)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4.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六、作业:

  1.课后字词抄写三遍并积累。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师生座谈:

  1. 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2. 教师启发提问: 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天内容)。

  3. 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4. 教师启发提问: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许多好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读书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 教师由学生的交流导入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2.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3. 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 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2.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3.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5.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书,怎样读书?

  四、课文阅读训练:

  (一)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 《红楼梦》 《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长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意义。

  (1)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 )故 ( )然无味 津津有( ) 一知( )解 不能自( )

  风( )雪月 气愤填( )

  官( )民反 无病呻( ) 自作( )情 心动神( )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板书设计:

  忆 读 书

  冰心

  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读书好

  可以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多读书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读好书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4

  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众:喜欢)

  “大家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我喜欢读科幻的。”

  “我喜欢读侦破的。”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

  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我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我上网查到,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个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一学生又补充一些: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等。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出示多媒体)我们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学什么呢?

  生1:结合单元提示,学习本文应提取文章要点。

  生2:我认为要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

  师:那我们学习这课就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读完课文,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可以指导我读书。”

  “我也同他一样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它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读书经验的总结,给我启迪。”

  师:请同学们解释“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意思。

  “我理解‘读书好’就是读书有好处、有益处。”

  “我认为‘多读书’就是读书的数量要多。”

  “我认为‘读好书’就是内容上要好,比如读一些名著。”

  “……”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看书上的哪些内容说明了这些见解,我们的见解是否也具备了大家风范。分小组讨论,在书上勾画出内容要点。

  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从书中看,作者认为“读书好”是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文中第三自然段所举的例子。

  生2:能扩大知识面。如读《三国演义》,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事;读外国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这也是说“读书好”。

  生3:“读书好”还表现在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生4: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六自然段写对她的作文帮助很多。

  师:“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同学们也确实抓住了文章内容的要点,我们继续来探讨。

  生5:文中说的多读书是指作者从七岁开始读,到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古今中外俱全。

  生6:读好书,作者是说她会挑选、会比较。

  生7:第12段中从“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一直到段末都是说“读好书”。

  师:冰心一生与书相伴,有此心得指导我们读书,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

  生1:我和文章的作者有同感,我觉得多读书对写作确实有好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语言的熏陶,写法的借鉴,使我的文章能有新颖独到之处。

  生2:读书好,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读一些内容健康、有积极意义的书。记得在小学曾读过日本人绘制的漫画小册子,当时很流行,大家都互相传看,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以宣传武力为内容的画册,读了也是浪费时间,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这样才能受益。

  生3: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当代中学生,阅读面一定要宽,各类图书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满足于读课内的书,那样视野太狭窄了。所以我认为多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也要广。

  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对读书的体会,真是有感而发。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读书,请同学们交流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自己总结的也可以。学生们发言:

  “我搜集的是歌德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谈话。’”

  “我总结的是:‘读书易,思考难,二者缺一不可。’”

  “我搜集的名言是马克思说的:‘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我总结的是:‘读书增长人的智慧。’”

  “……”

  师:同学们,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你的智慧和心灵,用心去读、去感悟吧。心动不如行动,今天给同学们布置的作业 是制定本学期的读书计划,不要忘了记读书笔记。

  案例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初一语文开始使用新教材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明确阐述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这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有所改变。《忆读书》是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在学习本课时,我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既没有严格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没有逐段进行讲解。我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读书的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阅读。这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教科书相比,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同时,新课标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各种课程中,适当开展探究、资料收集、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以发展学生各种基本能力。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在阅读上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是旧大纲所未曾提及的。因此,在讲冰心《忆读书》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搜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及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一改过去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学生被动地听记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好习惯。学生在开发利用课外资源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这次教改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 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在这堂课中,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忆读书》作为自读课,先让学生确定所学内容,然后让他们根据个人理解,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并说明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归纳、演绎、类化,既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本课重点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他们尝试了探究的方法,经历了研究的过程,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自己创造名言,主要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深刻的至理名言,而在于他们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不盲从。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自己只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教”一定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富有个性。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这种培养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同步发展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与语言,与人的学识、经历、个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习《忆读书》不仅要在知识上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要点,并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所指导,这才是他们终生受益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整合。当今世界资讯技术突飞猛进,教学手段已由原来的单媒体向多媒体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在本课中,我制作的课件内容是不同时期的冰心照片及作品,增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初一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刚上初中,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的学科,对于初中的学习生活可能还不大能够适应,引导他们如何学习那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学习和阅读的经验,可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和阅读。此文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己阅读。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有关“读书”和有关“书”的格言。 

  设计理念: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提到: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在阶段目标中又提出了“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 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诗引入: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本诗通过比喻揭示: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激励青年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二、 课前准备: 

  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将它们拿出来交流。分小组,各小组先检查一下准备情况,然后讨论所摘录的是否符合“读书”“书”的范围。然后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 

  教师小结:其实这些名言正如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业: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3、抄写本文的字词及整理出五条有关“读书”和“书”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二、 分析新课:(本环节由学生讨论整理) 

  1、本文的主要内容。(结尾一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读好书”在冰心看来又应是如何的? 

  三、 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来让同学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内容。 

  如有关于《水浒传》中的人物名称及其绰号。 

  有关《红楼梦》中人物命运。 

  有关《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分类。等等。 

  四、让同学发问。 

  作业: 

  片段作文训练: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交谈,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仔细品读,你或许会有独特的读书体验,或许会产生一些感想,把你的感想或体验写下来,与人共享。 

  要求1、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2、字数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文中的一些书籍学生平时较少接触,了解的东西少,所以在第二节课时就比较难上。我就将该部分的内容转为请同学讲讲自己看过的,记忆深刻的书或一篇文章。这样一变学生的热情就来了,一改刚才死气沉沉的状态纷纷举手发言,有的甚至自己站起来抢着向同学叙述自己所看到的精彩的内容。有描述樱桃小丸子的任性,有的则描述蜡笔小新的调皮淘气,有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有的则描述自己家里的可爱的小猫小狗……我看了这样的情形不禁暗暗高兴,不按已定的教案来上课那也是很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在另一个方面上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将自己所读到的文章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就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课标》中“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个目标。但课后还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他们的文学修养。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文言文较多,学生看起来较难懂,可以先引导他们去读读简单的儿童版,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读原著,这就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片段作文训练是为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做好准备的,有的同学就做得很好,能够及时的完成,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完成。从中可以看出有完成的同学是有所思考的去读书,读过之后才有所得;没有完成的同学可能是没有去看什么书或者是看了却没有思考结果是写不出来。看来,不仅要引导同学去阅读,更要教他们如何阅读,读后应做什么。 

  不足之处:在课堂的导入方面相对来说较难,如第一课时的导入可以换成俗语或谜语来导入如: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请打一物)谜底为 书。而第二课时则可以用同学们没积累到的有关书的名言来导入。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6

  张村田  

  第1课  忆读书

  冰  心

  导学平台

  [课标要求]

  1、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                          

  1、 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学会读书时分层次筛选有效信息。                  

  2、 逐渐学会平时在读书中多思考,善体会。

  4、在老师的指导下,拟订自己的读书计划。

  5、将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体会与同学交流。

  [学法点悟]

  1、 不必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着重从内容上把握。

  2、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

  3、 不必深究文中提到的名著的情节,注意体会作者读书的乐趣和心得。

  4、 有必要增加一些文学常识的积累。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围绕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向青少年朋友谈了自己读书的体会。结尾用一句话概括了中心,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文章语言平易,亲切随和。全文洋溢着作者压抑不住的情感和对读书的浓厚兴趣,还表达了愿终身以书为伴的志趣,我们应当用心感悟。同学们应当怎样对待书呢?

  [疑难解析]

  质疑:本文似乎没有明显的层次感,文章的内容重点是什么?如何把握?

  解惑:解决这个问题应当首先从文末的主旨句入手,“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中,三个短语,从内容上看是由主到次,从含义上看是逐层深入,“读书好”是全文内容的重点。

  还要从作者的叙事中分析,全文重点叙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读书经历,细细品读,可从四个方面总结读书的好处:

  一、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如文中作者写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等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二、读书能扩大人的知识面。如:读中国古典小说,让作者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了解到“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了解到民族英雄怎样抗击外来侵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怎样从兴盛而转为衰亡。读外国小说,则让作者“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三、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如:读文言的《聊斋志异》,对作者用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以致老师在她的作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四、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质疑:综观全文,“多读书”是如何体现的?

  解惑: 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是古今中外俱全。

  质疑:作者怎样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读好书的?

  解惑: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爱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不爱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种“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文章”,她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语言揣摩]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这是作者开篇的第一句话,用“一… …就… …”的句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看出作者对读书有着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它紧紧的抓住了我们,激起了我们往下阅读的兴趣。

  2、“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 ”

  世间万物,同类之间都有高下优劣之分,包括物、人,当然书也不例外。这里作者是想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要有选择。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作出较为恰当的选择。

  [研究课题]

  《忆读书》中提到了几部古典作品,且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和品评,如:作者对《水浒传》,她写到“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 … 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的写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还把《西游记》和《封神榜》作了比较。你读过这几部书吗?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你读过的其它同类题材的书或文章,你能试着加以品评吗?

  自 主 探 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和短语,了解作者的读书体会,积累一些古典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拟订自己近期和远期的读书计划,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同学交流读书体会,学习选择性阅读、比较阅读。

  [基础巩固集练]

  一、 字音字义

  1、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笸箩(       )    天罡(       )    林纾(     )    

  堆砌(       )     勉强(      )

  2、 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斩首           催促          凯旋                                  

  崭新           摧毁          岂有此理                              

  聊斋            日寇           遗留

  爱卿            夺冠           派遣

  3、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悬念:                                                              

  遗事:                                                              

  人情世故:                                                          

  消遣:                                                              

  索然无味:                                                          

  无病呻吟:                                                          

  风花雪月:                                                          

  自已:                                                              

  二、选词造句(任选三个词造句)

  津津有味        分久必合         官逼民反         怒发冲冠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兴亡盛衰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三、 课外阅读建议

  现代社会,能否有效的获取信息,往往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中学时代练就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而且可以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加大课外阅读量。进行课外阅读,首选中外名著,因为它们都是经过时间和无数读者检验的。其次,优秀的时文也要予以关注,时代在发展,我们应与时俱进。阅读时,最好作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可以写感想,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也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善于汲取,敢于质疑,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读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提示:由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知她所读的书,多是文学类书籍,“文学即人学”,这类书中,往往渗透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文学作品常借助对社会现象的再现,生动深刻的揭示人性或社会发展的规律,给人以启迪。而旧时的品德教育课程,只是将传统的道德观,用概括的语言笼统的表达出来。不但不易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

  答:                                                                      

  2、怎样理解作者十二三岁时与中年以后对《红楼梦》不同的阅读体验?

  [提示: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有差异。同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变化着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由童年时只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到中年后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认识。所以,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中年以后再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答:                                                                      

  3、如何理解“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提示:从上文看,《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真是好听极了”,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的打动了“我”,对故事中的悬念,“我”急于了解,课文注释中对“悬念”的解释,表明了“我”临睡时的心情——惦记着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发展。“含泪”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感动得流泪,一是想听故事而愿望得不到满足,因极度的渴望得不到满足而流泪。]

  答:                                                                    

  4、为什么“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提示:从当时作文的文体和长期阅读的益处谈,可加入自己的体会。]

  答:                                                                    

  五、欣赏评价

  1、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吗?哪一句让你最感动?为什么?(换一首古典诗词谈也可以)附【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答:                                                                    

  2、你从几岁开始读书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其中的具体情节,你还能讲一些出来吗?现在看来,你当时为什么会喜欢它。

  答:                                                                    

  六、扩展阅读

  书

  刘湛秋

  书是我的一只美丽的小船。

  在人生的海洋里,它载着我,驶向许多奇妙的港口、岛屿,甚至是险峻的礁岩。

  无论在丽日还是有风的天气里,我和它一起,在碧波或恶浪中行进。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指点着那些像海市蜃楼一样的风光和人物,仿佛有个神奇的嘴,发出船底和波浪日夜荡出的水声,不停的给你讲生活中的哲理,幻想各种各样的现实。

  这是一只不会沉的船,风浪不会把它吞没,大火也不能把它烧光,这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船,它一直航行下去,不寻求任何栖息的港湾。

  在这只船上,我变得越来越清醒,我也变得越来越充实,而且和它一样,祈求更远更险的航行。

  (节选自《儿童文学》2002年第一期)

  [探究建议]

  1、这篇短文通篇使用比喻的手法,且以“船”的形象进行一系列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面。传达了作者的读书感悟。能否这样理解: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书中的人生哲理指导我,文学世界丰富了我的生活和思想。我将终生以书为伴。

  2、最后一段,作者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点明主旨:读书使我认识人生的意义,创造美好的生活。促使我追求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爱书吧,它将引领你创造绚丽的人生。

  作者邮箱: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篇17

  《忆读书》教学案例

  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众:喜欢)

  “大家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我喜欢读科幻的。”

  “我喜欢读侦破的。”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

  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我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我上网查到,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个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一学生又补充一些: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等。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出示多媒体)我们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学什么呢?

  生1:结合单元提示,学习本文应提取文章要点。

  生2:我认为要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

  师:那我们学习这课就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读完课文,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可以指导我读书。”

  “我也同他一样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它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读书经验的总结,给我启迪。”

  师:请同学们解释“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意思。

  “我理解‘读书好’就是读书有好处、有益处。”

  “我认为‘多读书’就是读书的数量要多。”

  “我认为‘读好书’就是内容上要好,比如读一些名著。”

  “……”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看书上的哪些内容说明了这些见解,我们的见解是否也具备了大家风范。分小组讨论,在书上勾画出内容要点。

  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从书中看,作者认为“读书好”是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文中第三自然段所举的例子。

  生2:能扩大知识面。如读《三国演义》,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事;读外国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这也是说“读书好”。

  生3:“读书好”还表现在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生4: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六自然段写对她的作文帮助很多。

  师:“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同学们也确实抓住了文章内容的要点,我们继续来探讨。

  生5:文中说的多读书是指作者从七岁开始读,到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古今中外俱全。

  生6:读好书,作者是说她会挑选、会比较。

  生7:第12段中从“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一直到段末都是说“读好书”。

  师:冰心一生与书相伴,有此心得指导我们读书,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  

  生1:我和文章的作者有同感,我觉得多读书对写作确实有好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语言的熏陶,写法的借鉴,使我的文章能有新颖独到之处。

  生2:读书好,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读一些内容健康、有积极意义的书。记得在小学曾读过日本人绘制的漫画小册子,当时很流行,大家都互相传看,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以宣传武力为内容的画册,读了也是浪费时间,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这样才能受益。

  生3: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当代中学生,阅读面一定要宽,各类图书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满足于读课内的书,那样视野太狭窄了。所以我认为多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也要广。

  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对读书的体会,真是有感而发。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读书,请同学们交流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自己总结的也可以。学生们发言:

  “我搜集的是歌德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谈话。’”

  “我总结的是:‘读书易,思考难,二者缺一不可。’”

  “我搜集的名言是马克思说的:‘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我总结的是:‘读书增长人的智慧。’”

  “……”

  师:同学们,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你的智慧和心灵,用心去读、去感悟吧。心动不如行动,今天给同学们布置的作业是制定本学期的读书计划,不要忘了记读书笔记。

  案例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初一语文开始使用新教材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明确阐述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这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有所改变。《忆读书》是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在学习本课时,我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既没有严格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没有逐段进行讲解。我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读书的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阅读。这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教科书相比,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同时,新课标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各种课程中,适当开展探究、资料收集、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以发展学生各种基本能力。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在阅读上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是旧大纲所未曾提及的。因此,在讲冰心《忆读书》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搜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及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一改过去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学生被动地听记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好习惯。学生在开发利用课外资源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这次教改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在这堂课中,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忆读书》作为自读课,先让学生确定所学内容,然后让他们根据个人理解,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并说明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归纳、演绎、类化,既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本课重点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他们尝试了探究的方法,经历了研究的过程,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自己创造名言,主要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深刻的至理名言,而在于他们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不盲从。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自己只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教”一定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富有个性。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这种培养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同步发展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与语言,与人的学识、经历、个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习《忆读书》不仅要在知识上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要点,并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所指导,这才是他们终生受益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整合。当今世界资讯技术突飞猛进,教学手段已由原来的单媒体向多媒体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在本课中,我制作的课件内容是不同时期的冰心照片及作品,增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忆读书》冰心 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12139126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