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陌上烟雨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精选8篇)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1

  语文病句辨析(一)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如: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

  广大青年表现出高涨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高涨的”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如: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改成“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如:

  我国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如: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2

  语文辨别词类复习知识点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3

  1、成分残缺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滥用介词掩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由于”。)

  ②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缺谓语,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③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于拼搏,终于夺得了冠军。(缺宾语,应在“敢于拼搏”后加“的精神”)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平等了。(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应在“平等”之前加上“与男子”之类的词语)

  ⑤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关联词语残缺,应在“时间”前加“尽管”)

  2、成分赘余

  ①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主语多余,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②我们访问了北山国营农场,慰问了烈士家属,并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谓语多余,应把“举行了”去掉)

  ③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宾语多余,“的地方”多余)

  ④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分多余,“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4

  15、《关睢》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第一篇;《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它与《关睢》一样,同属《诗经》中国风一类,这一类中主要是各地歌谣,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最高,此外还《雅》、《颂》两类。

  16、《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诸侯国史料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0xx年),终于鲁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17、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孔孟”并称。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约3.5万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出着名社会讽刺喜剧,它也是一出名幕剧。剧中安东民奥与鲍西亚是夫妻关系,鲍西亚与尼莉莎是主仆关系,尼莉莎与葛莱西安诺是夫妻关系,安东民奥与夏洛克是借债者与被借债者的关系。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5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着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9、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着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间。它们原先全是乐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摊牌咏叹的特点,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11、《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原着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12、《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秋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13、《邹忌讽齐五纳谏》先自《战国策》,这里的“讽”是讽刺的意思,“纳谏”则用暗示的方法规劝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6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7

  文言文通假字考点讲解

  1共通供,供给

  2阙通缺,侵损

  3说通悦,心服

  4知通智,聪明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篇8

  39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56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57由通犹,表示比况,相当于“就像”,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58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样子,如:施从良人之所之。

  59无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60为通谓,认为,如:为是其智弗若也。

  6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62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63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64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65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6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12558126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