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精选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l)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教学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 她真的能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

  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

  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生:喜欢.

  师:你最喜欢过的是什么节 怎样度过的

  生:我最喜欢春节,过春节是全家人一起吃饺子放鞭炮,非常热闹.

  师:是啊,春节是一个团圆热闹的节日,中国人都喜欢.

  生:我喜欢过六一儿童节,过这个节日时,爸爸妈妈会送我礼物,还会陪我一起玩.

  师: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那一天我们可以得到我们喜欢的礼物.

  生:我喜欢中秋节,那一天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还能吃月饼.

  师:嗯,中秋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老师也喜欢.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在西方,你们最重视什么节日吗

  生:圣诞节.

  师:是啊,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里的故事.(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中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子在大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冻死的故事.

  师:你概括得非常准确,凝练.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师:故事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这个小女孩非常可怜.

  生:我觉得她的命运非常悲惨.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 浏览课文,可以边读边划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寒冷饥饿没快乐没人爱",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生1: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我认为在这举家团聚的日子里,街上行人稀少,该买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谁会在今天去买小女孩的火柴

  生2:在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从这句话里边我认为她没人可怜

  生3: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小女孩在大年这天还要去卖火柴,足可见她家境的贫困,父亲的虐待,让她有家而不敢归,实在是太可怜了

  生4:他们头上只有灌进来家里和街上一样冷,这样的家,回与不回又有多大关系呢

  师:孩子们,家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感觉

  生: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每当我有忧愁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到我的家以及家人,他们总会给我勇气,勇敢地让我去面对生活的一切

  生:家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每逢我有解不开的疙瘩时,爱我的爸爸妈妈就不厌其烦给我讲道理,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

  生: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爸爸妈妈比较开明民主每当我做了错事,他们总是耐心地教育我,让我下不为例

  师:孩子们,你们是幸福的,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在家中被家人浓浓的爱所包围,以致让文中的小女孩羡慕而渴望能拥有

  (家是温暖而幸福的,唤起学生对家温馨的回忆,为后文作好铺垫)

  师:然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有家不能归,不敢归文中有一句话强调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女孩也忘不了谁能告诉我是哪一句

  生: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师:大年夜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人,毕竟还是个孩子,也毫不例外地希望在这大年夜里能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如此小小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这更让我们对她产生同情孩子们,大年夜这三个字,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整个家里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生:我们全家人先吃年夜饭,饭后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午夜钟声一响,我们就放鞭炮,那真是爆竹声声将岁除,让人幸福,甜蜜

  师:小女孩的大年夜,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我仿佛来到了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家乡,看到了形单影只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根不少,因为一整天根本没人来买她更冷更饿,原因在于街上时时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更让她不能忘记今天是大年夜多么凄惨的一幅画面呀!

  生:我心情很难受,眼前总是出现着小女孩的身影她独自一人在街头卖火柴,大雪纷飞的年夜里,任凭雪花飘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还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那样地美丽如此美丽的小女孩,却不敢回到跟街上一样冰冷而无温暖的家,与家人团聚,多让人替她难过呀!

  (紧扣可怜,将它与我们的大年夜相比,更突出小女孩的痛苦与孤独)

  师:两个孩子说得多动情,多凄美呀!你的难过,小女孩的悲惨,作者用了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齐读可怜的小女孩!

  师: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里赤着脚在风雨中卖火柴,正像同学们所说,她太可怜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结局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后两段.

  师: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疑问

  生:小女孩死前为什么嘴角带着微笑

  生:为什么作者说小女孩是幸福的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小女孩临死前看到了许多美好的景象.

  生:她是沉浸在幸福中去逝的.

  师:你知道她为什么感到幸福吗

  生:她从划亮的火柴中产生了幻觉.

  师:小女孩几次划亮了火柴 她都看到了什么

  生:五次,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师板书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女孩擦亮火柴的动画,感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师出示动画)

  师:通过观察,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女孩划亮火柴很犹豫,从这里我知道小女孩实在是无法忍受寒冷才划亮火柴的.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看到了火炉,烤鹅,奶奶非常开心.

  生:我看到当火柴熄灭时,小女孩非常失望.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也用心去体会了小女孩的心境.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你刚才的感受来朗读5-10自然段,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

  (生读书)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是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谁能读得再幸福点.

  指名读.

  师:有点幸福的意思了.

  师:多幸福呀!这一刻,小女孩没有了寒冷,她拥有了温暖,舒服.谁再来交流.

  生: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更妙的是,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从这个句子中,我知道小女孩一定饿极了,才会看到烤鹅.

  师:对呀,分析得真有道理.真是太美妙了!香喷喷的烤鹅,马上就可以吃,这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是多么幸福呀!你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来配合读一读好吗 老师读现实,你读幻想.

  (师生配合朗读)

  师:这样朗读效果怎么样

  生:这样读,可以把现实和幻想做对比,更能体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师:说得真有道理,同桌俩试着这样去读一读,感受文中的情感.

  (同桌俩朗读)

  师:还有哪感动着你

  生: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在向她眨眼.

  师:圣诞节时,有钱人家会点起漂亮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彩灯,蜡烛和礼物.孩子们在圣诞树下尽情地跳啊,玩啊,快乐极了.小女孩在火光中也看到了圣诞树,那她的心情怎样

  生:也会非常高兴,非常快乐.

  师:那你能将小女孩的快乐读出来吗 来,读给同桌听听.

  同桌练习读.

  师:在小女孩所有的幸福中,最幸福的是什么

  生:看到奶奶.

  师:读出相关的句子.

  生: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奶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疼爱她的人.想象一下,当她看到奶奶时,会是怎样心情

  生:很喜悦.

  生:非常激动.

  生:会很兴奋.

  师:那你就尝试着把小女孩的喜悦,激动和兴奋读出来.

  生练习朗读.

  师:这样的幸福,小女孩是否能得到

  生齐声:得不到.

  师:当温暖的火炉一闪而过之后,怎样

  生:只剩下一根火柴梗.

  师:当喷香的烤鹅不见了之后呢

  生: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当圣诞树上美丽的彩灯熄灭了呢

  生:一切都不见了.

  师:小女孩的快乐转瞬即逝.她依旧在风雪中寒冷着,饥饿着.所以,当奶奶出现时,她喜悦的同时,心里还充满了……

  生:担忧,或者恐惧.

  师:为什么

  生:怕奶奶不见了.

  师:是啊,为了留住奶奶,她最后一次擦亮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尤其是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是不敢的,犹豫的;而第五次是毫不犹豫的,果断的

  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非常想留住奶奶.

  师:你来读一读!

  学生练习朗读.

  师:从一根到一把,从不敢到果断,这是小女孩的不幸.她太冷,她太饿,她太缺少关爱!幻想是那样美丽,而现实又是那么无情.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师出示课件.

  师:这样的地方,对小女孩来说,存在吗 那他的意思就是说,小女孩死了.离开了这个世界.

  师:美丽而幸福的幻想,更衬托了现实的悲惨无情.那你现在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

  生:小女孩活着就只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真正地解脱.

  生:小女孩只有离开了世界,才能不痛苦.

  师:是啊,小女孩笑着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看来死比活着更幸福.作者以喜写悲,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无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为她鸣不平.

  三,总结升华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难过,很同情她.

  师:让我们为她写一首小诗好吗 (出示课件)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里

  无家可归

  她擦燃了所有的火柴

  在明亮的火焰里

  她看到了

  火柴燃尽了

  可怜的小女孩

  她死了

  死在了

  死在了

  死在了

  如果

  让我遇到了她

  我定会

  生动笔写.

  师: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诗.

  生:她看到了暖和的火炉,香甜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火柴燃尽了,可怜的小女孩死了,死在了圣诞夜的街头,死在了美好的幻境里,死在了富人的嘲弄里.如果让我遇到了她,我定会把她带回家,给她香甜的食物,给她美丽的衣服,让她过上幸福的日子.

  师:你的诗写得很好,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四,拓展延伸

  师:没有写好的同学,课后用心去写一些.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学的课文是谁写的吗

  生:安徒生.

  师:课后同学们不妨去读一读安徒生的作品,相信你学过了这篇文章,会对他的作品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寒冷,饥饿,没有快乐,没有爱

  六,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本课是一篇童话,写于1845年,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这一课极富感情,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在这一教学中,我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设置情境,促进生本对话.

  崔峦同志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调节方式,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整个课堂的品读总是伴着淡淡忧伤的旋律,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朗读和理解更能深入文本.另外,我学生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动画,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进入入课文的情境中去,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注重朗读,促进理解

  在这堂课中,我非常注重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朗读密切的结合起来,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层层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理解与同情,将朗读与感悟并行推进.

  (三),在对比中用心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几次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对比,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哪里知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因为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一次次的对比,将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推向高潮,让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感受得更加深切,除此以外,还能渗透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一意图.

  (四)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最后以诗总结课文,我觉得这种形式很新颖,既检查了这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能力,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说结尾练笔,完全是水到渠成,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目标完成得还算顺利,但由于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后面的教学时间显得过于紧凑,"卖火柴的小女孩子诗歌"的创作,时间不够充裕,大多数学生没写完,没能把这节课最后的亮点完美的展示出来,这是节堂课非常遗憾的一点.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实践出一条教学名著的道路,让自己的讲授课文的路子更宽了,这要感谢同年级的各位老师.同时,存在的不足,我将通过今后的教学逐步完善,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有趣.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2

  多角度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李怀源

  一、猜测童话故事,营造学习氛围

  师:我来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注意力、思考力、判断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半堵墙)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墙。

  师:对,看到这个的人都说墙,这不叫我们的本事。你能看到墙后面是什么?这才是你的本事。

  看不到就猜一猜,看你的思考力怎么样?

  生:后面有画,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我们来看看后面是不是有画。确实有画,但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出示:两个小孩)

  师:我们看到了——

  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师:他们在哪里?

  生:巨人的腿上

  师:知道这是哪一篇课文的插图吗?

  生:《巨人的花园》

  师:世界上有没有巨人?

  生:没有。

  生:这是一篇童话。

  师:接着猜

  (出示 小木偶 )

  师:这是哪一篇课文的插图?

  生:《木偶奇遇记》

  师:恭喜你,答错了。这是《小木偶的故事》,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童话。

  (出示:蟾蜍和拇指姑娘)

  生:睡美人。

  生:灰姑娘。

  师:大家现在聪明多了,你知道这都是童话里的人物了,所以猜到了睡美人和灰姑娘。

  (展开画面)

  生:蟾蜍和拇指姑娘。

  (出示:龟兔)

  生:龟兔赛跑。

  师:为什么是龟兔赛跑?

  生:因为上面有一只兔子和乌龟。

  师:那么龟兔就一定要赛跑吗?你得有思考力和判断力啊。

  (继续展开图)

  生:七个小矮人。

  师:你看到的是七个小矮人,没看到的是什么?

  生:公主。

  师:公主在哪里?

  生:在那个白球里。

  生:这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这图画是哪篇文章?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放大图片)

  师:小女孩在哪里?

  生:在墙角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一篇童话。

  (板书课题)

  二、阅读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复述故事。

  师:谁来说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故事?

  生:悲惨的故事。

  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从前有一个小女孩他家很穷,她爸爸就叫他去大街上卖火柴。

  生:她没有卖出去火柴,也没有饭菜,还有一些小孩去夺她的拖鞋,她就光着脚,她很冷,她开始划火柴,第一根她看见的是火炉,第二根看到了烤鸭和食物,第三根看到了奶奶,她不想让奶奶消失,她就划着了一大把的火柴,后来她死了。

  师:这里老师提醒一下,不是烤鸭,而是烤鹅,因为故事发生在丹麦,丹麦人在圣诞节的时候有一道菜就是烤鹅。小女孩不在中国,这是不同的文化。

  师:下面老师把课文发给大家,你来读一读看看这个故事和你以前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读课文)

  2.自读感悟。

  师:同学们读完了,老师很感动。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读得非常专心。和你以前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和课文上的一样。

  师:对,这就是课文上复印下来的。读了这遍课文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生:这个很感人,小女孩很可怜。

  师:我们读一遍有一遍的感受。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不懂的地方是“她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

  生:她那时很冷,她想她奶奶在一起,那个地方是天堂。

  生:“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那是她妈妈的。”她为什么穿妈妈的鞋不穿自己的?

  生:因为他没有鞋。

  生:为什么他划一下火柴能看到火炉、烤鹅、和圣诞树?

  师:为什么我们划着就看不到呢? 谁能回答?

  生:因为那是他想得到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她划着火柴就看到了。

  师:你满意这个答案吗?

  师:谁还能再回答?

  生:那是他的幻觉。

  生:她太渴望这些东西了。

  师:三个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那是她的想象。

  3.品析人物。

  师:同学们读课文一定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阅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读完这篇课文以后在你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可怜的。

  生:悲惨的。

  生:卖不到钱就会被爸爸打,爸爸很凶。

  师:可怜的、悲惨的、不敢回家的小女孩。

  师:这篇课文很多处都写到了小女孩,拿起笔来划出文中所有描写小女孩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

  (学生自读圈画)

  师:快速阅读也是一种能力,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从头至尾 按照课文顺序,每个人说一处。

  生1:“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从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那有什么用呢?”从这里读出她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很可怜,她连自己的拖鞋都没有,是一个很贫穷的女孩。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词“赤着脚”,这是一个走在冰冷的大街上,被寒冷包裹的小女孩。

  师:你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这一段给大家读读好吗?

  (生读)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贫穷、寒冷又乖巧的小女孩。

  生2:“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她那金黄的头发打着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漂亮。

  师: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她很可怜,因为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的走着。”

  师:一个寒冷、饥饿而又美丽的女孩。你从哪里读出她的美丽?

  生:雪花落在她那金黄的头发上,头发打着卷。

  师:你觉得这样的女孩是美丽的女孩吗?多数的女孩都认为这样是美丽的。可是小女孩注意这些了吗?文中有一句话。

  生齐读:“不过她没有注意这些。”

  师:文中还有一句话,“她可忘不了这个……”她忘不了什么?

  生3:“这个”指的是大年夜。

  师:为什么忘不了大年夜?

  生:因为在这个大年夜她可以闻到烤鹅的香味。

  师:大家在大年夜时,除了吃丰盛的食物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全家人聚在一起。

  师:小女孩现在想什么呢?

  生:想奶奶和家人。

  师:她也想在家里和家人团聚,团团圆圆过一个大年夜,可是她不能。这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生4:是一个内心充满渴望的小女孩。

  生5:“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她爸爸一定会打她。”在这里我看到小女孩非常可怜,她不敢回家,因为他爸爸一定会打她。

  师:为什么他爸爸一定会打她?

  生:因为她没卖掉一个火柴。爸爸因为以前也打过。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充满恐惧和害怕的小女孩。

  生6:“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很宝贵的。”她非常可怜,一双小手都冻僵了,连一根火柴也成了宝贵的。

  生7:“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嘴角带着微笑。”她很可怜,她被冻死了。

  师:从这句话里你还能看什么?

  生:她很开心,因为她终于和奶奶在一起了。

  师:我们把小女孩的句子都划下来了,读一读,想一想,我们感受到的还只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吗 ?

  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女孩。

  师:其实我们看到她贫穷、寒冷、饥饿的一面,我们同时又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我们还知道她是一个美丽、乖巧的充满着美好希望的女孩,现在我问你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生:她是一个幸福、快乐、美丽的小女孩。

  师: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她的贫穷、寒冷,她还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三、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文章写法

  师:这是我们从女孩的角度学这篇文章,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划出所有让你感觉到“冷”的句子。划出所有让你感觉到“暖”的句子,不仅仅是身体的冷和暖还有心里的。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自学)

  (一)交流关于“冷”的语句

  1.天气寒冷

  师:交流一下所有关于“冷”的句子,你来读这个句子的时候要让大家有所感觉。

  生1:“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很可怜。

  师:你为什么划出文章的第一句?

  生2:因为天气很冷,小女孩没有衣服穿,她一定很冷。

  师:你来读一读 。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从哪个词你感觉到冷?

  生:“冷极了。”“天快黑了”,因为黑天比白天冷 。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感受这里的冷。

  (齐读)生3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光着脚在街上走着。”

  生:“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感受到她很冷,又很饿。

  生4:“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更冷了。” 从这里能看出她更冷了。

  生5:“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一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可以看出她家里和外面一样冷。

  2.内心寒冷

  师:除了身体的冷,还有没有别的冷?

  生6:“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回家她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她心里恐惧觉得更冷了。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其实写了两方面内容。她没卖掉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她在大街上走了多长时间?在课文有一词。

  生:一整天。

  师:时间很长。在大街上只有她自己吗?

  生:不,有很多人 。

  师: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没人买她一根火柴呢?

  生:因为火柴没什么作用。

  生:因为那些人都看不起他。

  生:因为火柴没有蜡烛发的光亮,在家里用火柴照亮没有用。

  生:因为今天是大年夜,所用人都赶着回家去。

  师:可能有一万的理由说明这些人是合理的。但是刚才在读小女孩的时候,你们都看出了这是一个贫穷、饥饿、寒冷的女孩,你们也能看出这是一个美丽乖巧的小女孩,那些人能看到吗?

  生:不能,因为那些人瞧不起她。

  师: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不需要她的火柴,但是可以给他钱。但是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得到一个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那些人都看不起他。

  师:说明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漠,没人注意她,没人关心她,没人帮助她。我们现在从外在的冷读到了周围人的冷漠。小女孩多伤心啊。你们伤心的时候都会哭,会回家。可是小女孩没有回家,为什么?

  生: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

  生:爸爸对她凶巴巴。

  师:外人对她的冷漠,父亲对她的凶巴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什么?用上一个词带上 “冷”。

  生:冷漠、冷清、冷酷。

  师:父亲对她冷酷无情。我们此时感受的冷已经由外在的冷,到了内心的冷。外人对她的冷漠,父亲对她的冷酷,小女孩该有多伤心啊。

  (二)交流关于“暖”的语句

  师:下面我们来转换一下角度,我们交流一下所有关于“暖”的句子。

  生1:“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面前,……暖烘烘的多舒服啊!”从这可以看到小女孩觉得很暖和。

  师:大家和她一样的感受吗?我们要读出这样的“暖”,谁来试一试,让我们觉得小女孩慢慢暖了。

  (生读)

  师:小女孩身体变得暖和了。

  生2:“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坐在墙角 ……在新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我感觉她温暖了,因为她和奶奶在一起了。

  生3:“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奶奶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这里写了什么?

  生:奶奶出现了,她觉得很心里很温暖。

  师:她心灵得到了安慰。

  师:她第一根火柴看到了火炉,她感觉到了身体的温暖。第二根她看到了烤鹅,感到了心灵的安慰。第三次她看到了圣诞树,她得到了新年的礼物,心灵上的抚慰。第四次看到了奶奶,第五次跟奶奶走了。她从身体的温暖慢慢变成了心灵的温暖。下面请同学们在这五次的温暖里任意选择一次,自己读让大家感受到小女孩的温暖。

  (生自读)

  (生展示读)

  (三)变换角度,领悟写法

  师:刚才交流了许多关于“冷”的句子,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外在的冷和内心的冷,一冷冷到了我们的骨髓里。我们又交流了许多关于“暖”的句子,感受心中一股股暖流,暖到了我们的心窝里。作家安徒生为什么把“冷”“暖”交织在一起来写呢?

  (小组讨论)

  生:安徒生把“冷”和“暖”的句子放在一起是为了体现我们的暖,和小女孩的更冷。

  生:同意。

  师:你为什么同意?说说理由,小女孩没有感受到温暖吗?他说作家非常残酷,是为了让读者觉得暖,让我们感受小女孩的冷 。

  生:我认为是先写她的可怜,又写她的温暖。

  师:她因什么而可怜,因什么而温暖?

  生:她回不了家而可怜。看到奶奶而温暖。

  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坐在墙角里可怜的小女孩,她从外到内的冷,每一次她划着火柴的时候,她又感受到了内心的满足。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作家这种安排让暖中有冷,让“冷”显得更冷。冷中有暖,让“暖”更能打动我们的心。

  师:我们再换个角度,选取文中任意一自然段把“她”换成“你”读一读,选取任意一个自然段把文中的“她”换成“我”读一读。

  (生自读)

  师:请同学先换成“你”来读一下。

  生:“可怜的小女孩,你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你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你没有注意这些”。|

  师:换成“你”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冷。

  师:你很冷。

  师:换成“我”来读一读。

  生“我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我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我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冷。

  生:我很冷,也很可怜。

  师:其实大家有感受可能说不出来,换成了“我”有更切身的感受,其实在这里用“你” “我”都可以,作者为什么用“她”呢?

  生:因为这是小女孩的简称代词。

  生:因为用“她”比“你”和“我”这个词用得更好。

  师:为什么好呢?我们刚才读了那么多,她走在大街上,没有人注意他,用“你”就好像有人看到她,关注她,用“我”就……

  生:就像和人诉说。

  师:有人听你诉说吗 ?

  生:没有。

  师: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自己去动脑筋。

  四、多角度阅读,审视作品

  1.读者角度

  出示 《白雪公主》结尾:

  “白雪公主和王子结婚后,美满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幸福,他们一辈子都快快乐乐地在一起。 ”

  《拇指姑娘》结尾:

  “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鲜艳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皇后。”

  出示本文结尾: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生自由读)

  师:把三个结尾放在一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前两个是美好的,最后一个是悲惨的。

  生:三个结尾都是美好的。因为白雪公主最后和王子结婚了,她是幸福的。拇指姑娘最后做了皇后,她也是幸福的。小女孩最后和她奶奶在一起了,她也是幸福的。

  师:这个结局是幸福的还是悲惨的?

  生:我认为她跟她奶奶走了是幸福的,但是要是说她是生或是死的是悲惨的。

  师:给他掌声。

  师:其实我们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童话的结局是都美好的。它是不能用现实的角度评判的,像刚才的同学说的从生活的角度看,小女孩就是悲惨的,从童话的结局看,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在一起了到幸福中去,那就是幸福。

  师:看看其他人读安徒生童话的感受,首先是作家刘心武的。

  出示:“读安徒生的童话,我微笑过,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想哭。是的,只是想哭,却不一定真的哭起来。甚至于,也并不有泪盈眶,只是鼻酸。想到个体生命在这世界上,存活不易,理解别人很难,让别人理解更难。但是,终究还是要坚持人生跋涉,要坚持去理解,去宽容,去爱。”

  师:读了这段话里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生:人生不仅有坎坷也有幸福。

  师:度过坎坷,迎接幸福 。

  2.作者角度

  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安徒生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他选择了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

  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学生自读)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安徒生的母亲也一样可怜。

  师:其实安徒生写这篇童话也是非常偶然的,就像我们写的一篇命题作文。

  师:我们来看看安徒生是怎么样看待这个故事结局的。

  出示:“死亡在安徒生看来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引导人们走向极乐世界的桥梁,是一件幸运的事。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来说,死神的降临正是她得到上帝的召唤升入天国的时刻,而不是痛苦和悲哀。因为她和奶奶“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跟上帝在一起。”从这句话里看,安徒生是一个基督教徒,他想象人死亡是有天堂的。

  由此可见,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绝不是给节日罩上死亡的阴影,而是给生活在困难中的读者以希望和精神寄托,使他们能以欢快的态度忍耐眼下的苦难,因为正是今生的苦难才可以换取来世的极乐。读者把这个童话看作是一个最大的礼物。他们看到了未来迷狂的欢乐,也能乐观地面对今生的磨难和不幸。

  3.现实的角度

  师: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这篇童话的来龙去脉。我们也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但是我们学的毕竟是童话,我们还得回到现实中来,一个乖巧、美丽、可怜的小女孩,为什么周围的人没人注意到她,没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人给过她一个钱?为什么没有卖掉火柴,她的爸爸还要打她?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生:第一个问题是人们藐视她,人们很冷漠。不需要她,看不起她,她可有可无。

  师:她爸爸也不需要她吗 ?

  生:她没有卖掉火柴爸爸就没有钱买东西,就打她,看得出她爸爸的冷酷。

  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世态炎凉,人们对事情的冷漠,对他人的不关心。这可能就是安徒生当时周围人的态度。是什么让亲情变得这么冷酷?

  生:金钱。

  师:是这个家庭的贫穷,困苦。也许当你的家庭也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家里一样贫穷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疼爱你。因为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灵,会让人变得残酷无情。这就是现实。

  五、布置作业

  出示:后来,上帝告诉人们:其实,这个小女孩是我派往人间的一个天使。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她降临人间是要给人们带来快乐,她手中的每一根火柴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愿望,甚至能够帮助人们进入天堂,可是,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当第二年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走在冰冷的大街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请同学们写一篇童话。每一篇童话都是一个温暖的小屋,你构建的小屋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你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这个美满。

  六、总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自己读,自己理解,同学们有不同的感受。阅读我们有不同的角度,每一角度都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希望同学们以后语文学得更好。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3

  课前寄语:“去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去与作者产生心灵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享受读书的滋味。”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最感人的童话故事。还记得它的主要内容吗,谁来说说?

  张越: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一个小女孩赤着脚走在雪地里叫卖火柴,又冷又饿的她先后擦然了五次火柴,在火光中,她看见了美丽的幻象,最后冻死街头。

  师小结:你讲的很有条理。这篇童话我们将它分成了三个部分——(与生一起说)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这节课主要学习第一个部分:卖火柴。先请同学们坐端正,静静地让老师带你们走进那个风雪弥漫的大年夜,去看看,小女孩卖火柴的情景。

  (师配乐深情读第一个部分。《天鹅曲》)

  师:故事听到这,你觉得用哪个词形容小女孩,最合适?

  余新光、黄艳婷、柯亦枫:可怜  (板书:可怜)悲惨  凄凉

  师:你们将故事听到心里去了,所以感受很真切。刚才有几位同学都用到了“可怜”这个词,第三自然段也有一个句子写到了可怜,是哪个句子?

  生:“可怜的小女孩”。(师将“可怜的小女孩”板书补充完整,生反复读这句话)这是你们的感受,也是安徒生的感受。说明你们已与作者的心灵有了交融。

  师:下面咱们就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词上,(板书划着重号:可怜)一起走进小女孩的世界吧!

  师:小女孩到底有多可怜?请你在1——4自然段中选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小女孩可怜的语句,进行批注,待会交流,好吗?。

  (生自由默读并做批注)

  汇报交流

  虞菲:我选择的是第二段的第一句,“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因为在大年夜这么冷,她还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我感觉她非常非常可怜。

  师:你看,这位同学她抓住了“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这几个重点词句感受到了小女孩非常的寒冷,读出了她的可怜。(板书:寒冷)她赤着脚走,在什么季节赤着脚走?从哪一句知道的?

  全体学生: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天气?

  鲍苏阳:天气很恶劣。

  师:具体一点。

  鲍苏阳:我仿佛看到刺骨的寒风席卷大地,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雪花,天漆黑一团。

  师:能把这种恶劣的天气读出来吗?

  吴龙波读“天冷极了···”

  师评:真冷,你读到了零下5度了,谁能读到零下十度?

  万徐瑞读得很有味道。

  师评:你做到了!(面对全体)让我们一齐将这极冷的天气用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

  师(激情导读):多冷啊!凛冽的寒风无情的刮着,这是一层冷,大雪铺天盖地的下着,这又是一层冷,阴冷漆黑的夜晚又降临了!这更是——(生接:雪上加霜冷上加冷!)而小女孩却是赤着脚,走在雪地里,该有多冷啊,难怪她的一双小脚冻得——(生接: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看到小女孩冻成这样,你是什么感觉?

  万徐瑞、王璐等:心疼、  舍不得、撕心裂肺的痛

  你能读出你心中的感觉吗?(点名王璐读“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情感很到位。)

  师:文中还有表示小女孩冷极了句子,(板书:寒冷)谁找到了?

  吴龙波: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的向前走。师:又冷又饿用一个词叫——饥寒交迫。哆哆嗦嗦说明什么——冷得瑟瑟发抖,饿得发慌。

  李智: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师:蜷着腿是什么意思?(引导:蜷是虫字旁,像虫子一样弓曲着。)

  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小女孩身上的冷。那小女孩仅仅是身上冷吗?请继续谈小女孩可怜的句子。

  万徐瑞:“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而且是她妈妈的。说明她家里很贫穷,连双鞋都没有。拖鞋到底有多大呢?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与这一句相呼应的是哪一句?(他说,将来···当摇篮。)

  韩萱:我选的是这一句“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大年夜本是一个合家团圆热热闹闹快快乐乐的日子,可小女孩却是赤着脚孤零零走在大街上,还得嘶哑着嗓子卖火柴。可见小女孩的命运有多悲惨!

  汪玥:打动我的是大年夜。因为每当过年,家里都是欢声笑语,可是这个小女孩,却独自一人在街上走。她很孤独。

  师:大年夜本是全家团聚、快快乐乐在一起的日子!可这个小女孩却一个人在街上走着。还得不停地叫卖“卖火柴哟卖火柴”!这是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我们读着读着觉得她

  生齐说:真孤独!(板书:孤独)

  学生再读这两个句子。深情地

  彭羽:我找到的是这一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我从这体会到小女孩太可怜了,连她的爸爸都不疼她。

  李慧:小女孩真可怜!在街上冻了一天,饿了一天,回家还要挨爸爸的毒打!爸爸太不近人情!小女孩心里多痛苦啊!(板书:痛苦)

  师:这时候小女孩已经冷得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里了。可怜的小女孩,别卖火柴了,天已经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快回家去吧。谁替小女孩会回答我?

  韩萱(扮小女孩):我不敢回去,因为我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我的!

  师:肯定会挨打吗?请用朗读告诉我。(生再读,突出了一些关键词,读得极有感情)

  师:小女该快冻死了也不敢回家!她痛苦地知道家里等着她的不是温暖的怀抱,而是爸爸的毒打!(学生深情朗读这段话。)

  师:小女孩身上冷,心里更冷。可怜的小女孩啊,爸爸再凶,家总是家呀,别卖火柴了,快回去吧!

  王宇(扮演小女孩):不能回家!我的家里跟街上一样冷。我们头顶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李慧:我从“只有、最大、破布”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她家非常穷。裂缝只是象征性的堵住了,无情的风仍然可以吹进来。家里与街上同样冷!

  师:家里有多冷?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胡志辉:很冷,“风还是可以灌进来的”,风很大。

  余伟贤:“灌”说明风很强烈,家里很冷。

  师:平常我们说到风都用哪些动词?(刮  吹   拂  )生再一次读句子。(语感较好)

  师:嗯,浑身都觉得冷。

  师:小女孩多冷哪,宁愿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里了,也不敢回家,有家不敢回,这叫

  生发自内心地言语:无家可归。

  师:心里凉啊,凄凉!继续交流小女孩可怜的句子。

  胡锦读:“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她没注意到自己的美丽,她注意的是烤鹅的香味,她一定非常饿,想吃又吃不到,非常可怜。

  师:对一个在大年夜走了一天,饿了整整一天了的小女孩来说,闻到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她一定会有怎样的动作,一定有怎样的渴望?

  虞志韩:她一定会贪婪地闻着,渴望能吃上一口这么香的烤鹅。

  徐文俊:小女孩会被香味牢牢吸引住,她会追寻着香气趴在人家的窗户上看着别人吃,自己歪着头想像自己也在吃喷香的烤鹅。

  师:多可怜啊!你跟我想的一样,她一定会趴在窗玻璃上两眼发光的看着桌子上的烤鹅,使劲的闻着那诱人的香味,要是能吃上一口烤鹅,就一口,哪怕一小口,该有多好啊!她真的是——

  生(接):饿极了!(板书:饥饿)生深情的读第三自然段。

  师:有一句你们没找到,我找到了,“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大家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能读懂这句话背后透露的信息吗?用变换句式的方式理解也行。

  彭羽:我从这一句知道那些富人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却不在意穷人的死活。

  张越:这句的意思是,这一整天,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她一个硬币。

  师接口说:意味着谁也没给她一点点帮助,谁也不在乎她的叫卖声。

  张帅平:如果有人买了她一根火柴,给过她一点钱,回去还有一个交代,回家也不至于挨爸爸的打。可是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她实在可怜!可见那时的人情冷漠到了极点!

  师:是啊,人情为什么这么冷漠呀!

  师:出示小黑板,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这一整天,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硬币。

  师:请大家比较着读一读,看你体会到有什么不同?

  韩安琪:第一句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的,说明小女孩是很卖力的卖火柴,但那些人情冷漠的富人们却没一个人给她一点点帮助,没人在乎她的叫卖声。

  陈秀中:第二句是站在小女孩角度说的,如果用第二句,好像小女孩卖火柴时偷懒了,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卖,所以才没卖出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硬币。

  师小结:你们看,比较后我们知道,看是相似的句子,我们却品出了不同的滋味!你们真了不起!

  师: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小女孩曾经很努力的卖过火柴,但作者并没有写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那她是怎样卖火柴的,都遇见了谁。会有哪些遭遇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小女孩卖火柴的悲惨情景。拿起笔,写下你的想象。   也许她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也许她边喊边追赶着一辆马车,苦苦哀求坐在马车上的富翁买她的火柴···也许无助的她又走到一家杂货店的门口···还有可能去大商场···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幕呢?请大家选取你脑海中出现的一副画面写下来,一会我们再交流。

  (生描写画面,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咱们先写到这,没写完的你可以中午补起来交给我,我会一一拜读的。跟在小女孩身后,你都看到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师选了四个写不同场景的学生。并讲解合作读的要求:先由全体男生读“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手里还拿着一把。”接着四个被选中的学生依次读自己写的片段。最后全体女生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一个硬币。”)

  (音乐起)男女生合作读。

  全体男生(读):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葛有华(读):小女孩来到杂货店,看见店主老板叼着一只大烟斗,二郎腿翘得老高。心里很恐惧,但饥饿和寒冷驱使她走过去。她小声地哀求道:“好心的老爷,请买我一根火柴吧,我很冷,很饿!火柴对您有帮助的。”老板听了发出可怖的怪笑,小女孩不禁打了个寒颤,双脚不由得往后挪了挪。老板“笑”完,冷不丁飞起一脚踢向小女孩,瘦小的小女孩被踢得像纸片一样飞了起来···

  项婧(读):小女孩来到大商场门口,这时一位穿西装的先生挽着她的太太从商场出来。小女孩赶紧过去拉住那位先生的衣角跪下来,她还来不及开口,就被那位太太嫌恶的推倒在地,小女孩痛得爬不起来,那位狠心的先生还过来补上几脚,而后扬长而去。小女孩哭了,她的全身被她踢的青一块紫一块。

  陈秀中(读):小女孩一边嘶哑着嗓子叫卖火柴,一边寻找买主。这时,一辆豪华马车快速驶过来。她眼睛一亮,便朝马车飞快地追过去。马车终于停了,一位高贵的老爷探出头来,不屑的瞥了一眼小女孩,小女孩哭求道:“先生,行行好吧,求您买我的火柴吧!一根儿,一根儿都行!要不爸爸会打死我的!”那位老爷听得不耐烦,他瞪着眼睛凶巴巴的吼道:“哪来的小乞丐,竟敢拦我的马车,滚!”说着扬起鞭子狠狠地抽向小女孩小小的身体···

  孙清(读):她来到一个高贵的女人身边,跪了下来,双手颤抖着,捧出一把火柴,哀求道:“尊贵的小姐,买我一根火柴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你就可怜可怜我吧!”她眼里噙着泪哽咽着。这哽咽声连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感化,可那个衣着华丽的女人却一脚将她踢开,而后扬长而去。

  全体女生(接读):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是啊,多么冷漠的人情啊!刚才我们用心地体会了小女孩的可怜,你们知道吗?从上课开始到现在,文中有一个字在我心头挥之不去。知道是哪个字吗?(生:冷)

  师:1到4段有5个含冷字的句子,我们一起找找。看,作者将含冷字的句子散落在课文的各个角落,使整篇课文都透着一个冷字,字里行间冒着汩汩寒气!街上冷,家里也冷,身冷,心更冷。自然环境冷社会环境也冷,小女孩冷得无处可逃!

  那么你们觉得这个,又冷又饿且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她最渴望什么?

  马吴芊、柯悦:她最渴望温暖、食物、欢乐、幸福。

  师:于是同情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安徒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想象,随着火柴的擦燃,让小女孩出现了幻象。请浏览课文的5——10自然段,看看是哪些幻象?(板书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师:你可知道小女孩的幻象中为什么会出现温暖的火炉?

  生自由说:那是因为她实在太冷了!

  师:你可知道小女孩的幻象中为什么会出现喷香的烤鹅?

  生:那是因为她太饿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美丽的圣诞树?

  生:那是因为她渴望得到快乐。

  师:你可知道小女孩的幻象中为什么会出现慈祥的奶奶?

  生不约而同地说:那是因为她渴望有人疼爱。

  师(指板书):你们看,小女孩追求的渴望的幸福无非就是吃饱穿暖,有亲人的疼爱!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可这样的幸福她能得到吗?(生:不能)随着火柴的熄灭,火炉不见了,(擦去板书中的“火炉”)烤鹅不见了(擦去板书中的“烤鹅”),圣诞树也不见了(擦去板书中的“圣诞树”),一切都消失了(擦去板书中的 “奶奶”)。连同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生接着说)小女孩的生命(擦去板书中的“的小女孩”)!其实自始至终我们都知道,等待她的结局只有一个。什么?死!(板书:一个大大的红色的“死!”)

  师:旧年已过去,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再也感受不到光明和温暖了,童话大师安徒生就是用这样凄美的语言告诉我们小女孩的悲惨结局。

  请一起读课文11——13段。(配乐《思乡曲》

  (音乐响起)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读这两个段。

  师生入情入境地朗诵课文。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去了,随着她的奶奶去了。我们知道,其实,人们只要付出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帮助,小女孩也许就不会悲惨地死去。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一篇读后感:如果你遇到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在哀婉曲折的乐曲声中下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4

  一、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当时她冷饿到了极点,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终于擦燃了第一根火柴、第二根……她从五次点燃的火光中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飞走了,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女孩看到的幻象都是作者的想象,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和她当时的心理。作者通过这个凄婉的故事,也充分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学生特征分析

  1.  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比较熟练,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有一部分学生还能制作简单的电子制品。

  2.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对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

  3. 学生对十九世纪丹麦的社会情况了解不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方法

  1. 在教学中,我借助于制作的课件、录象,合理运用创造思维与个性教学的十大策略中定时打破、创造过程、容忍暧昧、辨认、科技综合五大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出教学训练重点。

  2、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出重点

  师: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那你们当中有没有谁知道“安徒生”呢?

  生: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

  师:你们了解他的作品吗?

  生:他的作品有《拇指姑娘》《丑小鸭》《沙丘的故事》等这些作品我都读过。《拇指姑娘》主要讲了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小得微不足道,生活环境艰苦,但她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极困难的条件下还尽量关心别人。但她具有伟大高超的理想,她向往光明和自由。她尽一切力量救活了生命垂危的燕子。最后她和燕子一道,飞到一个自由、美丽的国度里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师:师生一起通过网络查阅安徒生的资料。 ( 我们通过internet进入搜狐网站,使用它的搜索引擎,就可查到安徒生的许多资料。如《跳高者》《风车》《民歌的鸟》等,他的童话故事集中就收集了 160篇,他不亏为世界“童话之王”……(注重学法的引导,看书是一种学习方法,上网查阅资料更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述说及借助于网络查阅资料,既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回到主页面。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学生自由读全文,个个神情专注)

  师:看懂了吗?记住了吗?

  生:(齐)懂了,记住了。

  师:老师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就是说,只把这个故事的大意讲出来。概括地讲比具体地讲恐怕还难。请你们再读书,思考一下该怎么讲,想过了自己小声练习练习。(学生默读、思考,各自练习)

  (老师对学生的读有要求,听有要求说也有要求。这既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分析、归类能力的培养。)

  师:哪位同学先说?(一女生站起来)其他同学要他细听。

  生: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师:说的真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二)、理解课文,交流感受

  自读1-4自然段,细心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师:从哪里看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学生自读自悟,可以用读画、议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1):我从“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体会到小女孩很可怜,本来大年夜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小女孩却在街上卖火柴,多可怜啊!

  生(2):我从“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知道小女孩是多么的悲惨,她一个人生活在人情冷漠的社会里,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

  生(3):“我从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体会到小女孩很凄凉,爸爸不疼爱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师:大家同意她们的说法吗?(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可怜的小女孩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倍受饥寒交迫的折磨,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终于擦燃了第一根火柴。

  (三)、细读感悟,深谈体会

  1、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学习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其他学生谈感受,或提问题。(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并做以汇报。同时指导精读,要读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气,读出面对火炉喜悦舒服的感觉,读出火柴熄灭后的冷酷无情。学生在评读理解的过程中,使感情得到升华。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了,内容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

  师:谁先汇报你自学的情况?

  生(1):大家请看第五自然段的第二行:“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怎么理解?

  生(2):这两句描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这里“一把”和“一根”形成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胆怯心理。因为家中太穷,多卖一根就多挣一点钱,这里所说的不敢在这时是“不忍”“舍不得”也含有担心爸爸责备的意思。

  生(3):终于表现小女孩擦火柴的心理斗争的结果,她是实在耐不住寒冷了,尽管擦一根会少卖一个钱,可能受责备,但在这种情况下,也顾不了这些了。

  生(4):第一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么?结果怎样?

  生(5):我建议我们小组读读,大家同意吗?(看课件,理解,教师板书。)

  2、 小组自学研讨其他四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教师相应板书)教师要参与其中充当学生的角色,体现新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合作的伙伴,教学的民主性。要求是:读中有悟,悟中有题。(可联系课文前后,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多角度,深层次地谈,一生谈到这里,其他同学对此处有新的见解可直接站起来说。)

  3、小组分别按以上的方法自学其他部分。

  班上交流:有的在理解中看课件

  生(1):老师,我想谈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赶紧”、“一大把”体现了小女孩见到奶奶的急切心情。

  生(2):老师,我觉得是小女孩对人间温情的渴望更深刻。

  师 :你们回答的真棒!你们能读出来吗?

  生 (3):老师,我想提个问题,第十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你是怎样理解的?一连用了三个“没有”,更说明了什么?

  生(4):说明小女孩被寒冷、饥饿、痛苦折磨死了。

  生(5):老师,我再补充一点,说明小女孩只有死,才能摆脱这样不幸的遭遇。更说明社会的黑暗与冷酷。

  师:你们回答得真精彩。这一段怎样读好呢?

  生(6):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啊,因为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这种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要读得快些。和奶奶在一起时,要读出美好的感受。

  生(7):我想读这一部分,大家同意吗?

  师:老师给你们配乐好吗?谁想向他挑战读?

  (可采用单人、小组挑战读。体现读的指导。)

  生(8):我建议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在学生理解畅谈时,可随机出示课件中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及对应的文字。教师相对板书)

  师:我给你们提个问题好吗?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象?

  生(9):因为小女孩当时饥寒交迫所以会幻想到火炉、食物。她也想和其他人一样得到快乐,所以她幻想到。

  生(10):小女孩当时冷饿到极点,已神志不清了,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

  师:你回答得真全面。(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在感情的朗读中,使理解进一步升华,体会到小女孩在得不到别人的关心时,幻想到了疼爱她的奶奶)

  4、学习第三部分(最后2个自然段)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感受、质疑,班上交流。

  师:读到这里心里真不是滋味,小女孩的命运太凄惨了。谁能谈谈对文中最后一句话中两个“幸福”的理解?

  生(11):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在幻觉中得到的;第二个幸福表明小女孩死了,自然感觉不到寒冷、饥饿和痛苦,也就彻底幸福了。

  (四)、知识深化,扩展延伸

  师: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帮助她吗?你想怎么做?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如果可以的话,你们能为她改写命运吗?写一篇小故事来帮助她吧!(激发学生的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性。)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5

  执教:宁波市东海实验学校 张小雁   记录整理: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 陈妙恩

  师: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品读了文章的第一段。下面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注意全部听完后,再动笔写。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生:(动笔默写)

  师: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默写,请你校对。听写的词语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个别学生有错)

  师:写错的同学请说说都错哪儿了?

  生:我将“烤”写错了,多写了一横。

  生:“诞”,右边写成了“廷”。

  师:好,看仔细了,也记住了,马上订正。

  生:(快速订正)

  师:同学们,请你用上这五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好吗?来,先轻声自由说说。

  生:(自由说)

  [既是富有新意和实效的词语默写检查,也是课文内容的巧妙梳理。把五个词语连说,更是别出心裁的设计。]

  师:好,谁先来说?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幻景,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

  师:说的好,不仅能用上这五个词语,而且概括得很好。这就是课文第二段的内容。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中有关描写幻境的语句,先体会一下这些幻景给你的感受怎样,用一个词来说说。

  [由课文内容的概括,直接转入对发现目标的揭示,不停留于情节,而启发思考对幻景怎样描写的探究]

  生:(读课文)

  师:能说了吗?

  生:这些幻景是幸福的。

  生:我觉得这些幻景给人以美妙的感觉。

  生:不,应该是美好的感觉。

  生:我感受到幻景显得很温馨。

  生:好象梦幻一样的。

  师:你看用词多么丰富啊。大家感觉到实在太“美好”了。(板书:美好)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来感受这些美好的幻景吧。请看(录像;幻景中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出现时的片断)高兴时你可以笑,也可以叫。

  生:(看录像,高兴、激动)

  师:多美的幻景啊!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幸福地笑了,在这些幻景中你对哪次幻景感兴趣?

  生:我感兴趣的是烤鹅出现的幻景。

  师:为什么?

  生:因为烤鹅正冒着香气,可以填饱小女孩的肚子。

  师:说得好。

  生:我喜欢出现火炉这次幻景,因为火炉很温暖。而当时小女孩感到很冷。

  生:我还喜欢圣诞树出现的幻景,因为这是大年夜,小女孩想到了圣诞树,而且圣诞树很美。

  生:这些幻景我都感兴趣,但最让我喜欢的……

  师:印象最深的?

  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出现的这段幻景,因为奶奶是那么的慈爱,她是惟一疼爱小女孩的人。

  师:就像你们说的,看了录像中这些幻景,我们已被深深打动。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再读有关语句,读出“美好”的感受,你感兴趣的幻景可以多读几遍。

  生:(有感情地读四词幻景,师个别点拨)

  [所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然,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师:好,谁愿意先读,就读你感兴趣的那次幻景。

  生:我读烤鹅这次幻景。

  师:好,想想该怎样读?

  生:“火柴燃起来了……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应该说你读得不错,如果几个关键词能再强调些的话,就更好了。比如“更妙的是”,应该突出怎样的语气?

  生:(分别说)奇妙的,美妙的,有趣的。

  师:对呀,是奇妙的,同样像“跳”、“蹒跚”、“一直”都应该强调。好,谁再来读,就从“更妙的是”开始。

  生:“更妙的是……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好极了,你看多么诱人呀。有感情朗读就应该抓住关键的字词作出语气上的处理。

  生:我读“火炉”这次幻景,“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多么舒服啊!”

  师:真好,尤其是“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你读得真舒服啊!来,我们齐读这句。

  生:(齐读)“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你看,在小女孩的眼里,这只火炉就是这样温暖。

  生:我读奶奶这次幻景。“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很好,突出“那么温和,那么慈爱”。接着读。

  生:“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你读得真幸福啊。来,想读“美丽的圣诞树”这次幻景的同学请起立。(几乎全班同学都起立)我们齐读,想想该怎么读,准备——开始。

  生:“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师:很好,接着读。

  生:“翠绿的树枝上长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在向她眨眼。”

  师:“在向她眨眼”是美丽的,突出“眨眼”,再读一遍。

  生:“在向她眨眼。”

  [紧扣美好的幻景的具体描述的句子,加深学生的感受。朗读训练到位,教师从旁边点拨,突出“美好”。]

  生:老师我想提个问题。

  师:你说。

  生:小女孩的眼前怎么会出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这些幻景?

  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

  [学生有了读中所产生的真切感受,才会这样生疑,去探究幻景产生的原因。]

  生:是的。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透过幻景思考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这就是钻研,很多时候我们就应该多想“为什么”。这位同学,你真行,对他这个问题,大家能回答吗?读书,想一想。

  [提出问题,又趁势回复课文,再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发现交流。]

  生:因为当时小女孩又冷又饿。(师板书:寒冷、饥饿)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

  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是寒冷、饥饿、痛苦的,她想得到温暖和幸福,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师板书:痛苦)

  生: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幸福,还有快乐。(师板书:温暖、幸福、欢乐)而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能给她温暖、幸福、欢乐,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景。

  师:讲得多好。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饥饿、痛苦还有孤苦。(板书:孤苦)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幸福,(指板书)所以当她擦燃火柴以后,幻想中,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然而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结果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的?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原因的比较,很大成分上是学生自读后产生的认识。由不同的需求渴望,才分别产生不同的幻景,现实中的小女孩多么寒冷、饥饿、痛苦、缺少疼爱。]

  生:(读课文找句子)

  师:来交流一下。

  生:当火柴灭了以后,这些幻景都不见了。

  师:文中哪几句话写这样的 结果呢?

  生:“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很好,还有吗?

  生:还有“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红线”。

  师:(实物投影这三句话)来,我们读读这三句话,“她坐在那儿……”

  生:(自读后再齐读)

  师:这三句话都是写火柴灭了以后留给小女孩的结果,再读读,想一想这三句话你读懂了哪几句?

  [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教学处理,突出体现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自己能读懂哪句交流,教师尽可以引路指点。]

  生:(轻声读,思考)

  师:好,谁先说?

  生:我读懂了第二句,它是讲火柴灭了以后,烤鹅没有了,留给小女孩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不错,请注意“墙”。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讲火柴灭了以后,烤鹅不见了,留给小女孩的只有饥饿。

  师:真好,你想得更深刻了。

  [以此评价,激发学生深入发现,广泛交流。]

  生:我读懂了第一句。它告诉我们当火柴灭了以后,留给小女孩的只有一根火柴梗。

  生:也就是说,火柴灭了以后,火炉不见了,那么也就是温暖没了,留给小女孩的就只有寒冷。

  师:讲得多好呀,那么第三句呢,想想为什么要写星星?

  [指引思路,相信学生必能有所发现,广泛交流。]

  生:这颗星星其实就是小女孩的灵魂。

  生:说明小女孩快死了。

  师:具体说说。

  生: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联系下文,讲得好。

  生:这颗星星还让她想起了奶奶。

  师:小女孩想起了奶奶是因为——

  生:奶奶是惟一疼她的人。

  师:当小女孩再次擦燃火柴,这位惟一疼她的奶奶竟然出现在亮光里,于是小女孩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想想该怎么读第十节,先自己练练。

  生:(自由朗读)

  师:好,谁第一个读。

  生:“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师:注意是“叫”!这是撕心裂肺的叫呀。再来一次好吗?

  生:“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师:感人多了,接着读。

  生:“啊!……就会不见的。”

  师:不错,再请一位。

  生:“奶奶……就会不见的。”

  师:两位同学都念得好动情。朗读这段话我们还有注意“啊”、“吧”这两个语气词。想一想语气处理。

  生:是激动的。

  生:渴望的。

  生:乞求的。

  师:是的,几乎是哀求的,同时还要强调两个“就会不见的”。让老师也试试好吗?“啊!请把我带走吧!……就会不见的。”(哀求、迫切)你们再读读。

  生:(有感情地自由读。)

  师:好极了,我甚至已经看到了几双含泪的眼睛。(示意坐下)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实物投影两次擦火柴:①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②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读读这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充分运用句间比较,深入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

  (生读句,思考)

  师:来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是不敢的,后来她又敢了。

  师:她怎么敢了呢?

  生:因为她实在太冷了,她想温暖一下。

  师:很好,接着说。

  生:最后一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是没有思考过的,毫不犹豫的。

  师:讲得好。

  生: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是犹豫的,第五次擦火柴,小女孩是很干脆的。

  师:好极了,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生:我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一根”、“终于”、“赶紧”、“一整把”。

  师:还有吗?

  生:还有,“敢”字也充分反映了她开始时的犹豫、害怕、紧张的心情。

  师:对了,“敢”吗?意思就是不敢。那么小女孩一开始时为什么要犹豫,而最后又为什么如此果断呢?

  [相互比较中,学生发现源越来越丰富,感受也越来越强烈。紧紧扣字扣词地领悟语言材料蕴含的意思,文章被嚼得越来越有滋味。]

  生:小女孩犹豫,因为她怕父亲要打她。

  生:因为小女孩是卖火柴来挣钱养家的,擦了火柴就不能卖钱了,那么家里人又要挨饿了。

  生:小女孩不敢,因为她的火柴是要卖钱的,但后来她实在太冷了,所以她擦了一根来暖和暖和身子。

  师:最后竟敢擦着一整把火柴,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她要留住奶奶。

  生:因为小女孩想反正都快死了,她只想留住奶奶,她什么都不顾了,所以擦着一整把火柴。

  师:你们讲得多好!抓住了重点句、重点词,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样抓住这几个重点词,我们也要读出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谁来读?

  生:“她敢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师:不错,“吗”读得再轻些。“终于”再强调些,再请一位试试。

  生:“她敢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师:很好,读第二句。

  生:“她赶紧……要把奶奶留住。”

  师:就学着她的,强调这几个重点词,我们齐读。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此时的小女孩已经太虚弱了,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出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高大,这样美好。看这段话。(实物投影“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同学在读幻景的时候已经念到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特别注意“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一处,边读边想,也可以互相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推进发现,求得在原有基础上,有更深切的感受。]

  (生读读,想想,议议。)

  师:好,来说说,你能理解多少就说多少。

  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女孩死了。

  生:这句话说明了女孩跟着她奶奶到天堂去了。因为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天堂。

  生:小女孩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

  生:我想小女孩是很可怜的,因为她是被活活饿死、冻死的。

  [通过幻景与现实的比较,进一步发现小女孩的命运之悲惨。]

  师:是的,就像你们所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是可怜的。(板书:可怜)“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得到的,而对小女孩来讲,在当时冷酷的(板书:冷酷)现实生活中她却什么也得不到,她带着她的寒冷、饥饿、痛苦飞走了,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就是她的可怜之处。体会到了这些,想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句话呢?谁先来试读?

  生:“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好,特别是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几处的处理,大家听清了没有,他是越读越——

  生:轻。

  师:对了,我记得一开始大家在读幻景的时候,有同学读得很幸福,很激动,越读越高。现在他越读越轻,两种处理效果,哪一种更能准确地表达情感呢?来,自己再读读。

  [朗读处理的比较,信手拈来,运用娴熟,效果很好,体会更加至诚至深。]

  生:(有感情自由读。)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越读越轻)

  师:好极了,越读我们心里越难受,心情越沉重,对小女孩可怜的遭遇越同情。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小女孩就这样飞走了。如果说小女孩擦火柴出现幻景反映了小女孩的可怜,那么小女孩死后的情景则是更可怜的。这待我们下堂课再来共同讨论学习。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13740126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