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陌上烟雨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精选4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揭题质疑

  1、介绍搜集的资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霞客的文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引入课题。板书。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检查预习

  1、我会读

  卓尔不群  露宿  栖息  源流  抢劫  锲而不舍  勘探

  2、我会找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三、合作交流。

  1.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徐霞客是位奇人?徐霞客“奇”在哪里?

  边读边做批注。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全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徐霞客的“奇”与与众不同。并借机指导朗读。

  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

  (1)不求功名。

  (2)不畏艰险。

  (3)求真求实。

  (4)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5)锲而不舍。

  4、正是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举成就了千古奇书。同学们想想世人为什么称《徐霞客游记》为奇书?课文哪个自然段评述了这本书。(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两句话分别概述了此书“奇”在哪里,即它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四、回归课题、品读领悟。

  1、让我们再来看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现有你对阅读大地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来理解“阅读”的意思吗?看谁找的又对又多。(考察,走遍,游历,研究,横跨,实际勘探等)

  2、此时你对徐霞客这位奇人产生了怎样的感情?现在就带着这种感情,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话读一读。

  3、找生讲读一读。

  五、巩固延伸

  徐霞客,就是用双脚、用心血、甚至用生命阅读着大地这部辽阔的无字之书,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奇书,他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千古名言。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还有很多,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淡泊名利

  不避艰险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奇人       锲而不舍

  成就奇书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篇2

  编者按:直奔主题教学模式结构如下:每篇课文的教学一般都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生字(词),进一步读、认、写;在点明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阅读能整体把握课文,包括作者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优美精彩的语言。

  第二课时: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重点阅读去感受文章的美(语言美、意境美、内涵美、结构美)和作者的情;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去背文章中重点段落及课文中学生感到需要和兴趣的优美精彩的句段;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以模仿为主的多写一点东西,并立即给于评价。

  下面的教学设计是按“直奔主题”的教学要求设计的,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陈村镇仙涌小学  梁群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和积累文中的成语,增加知识储备。(词)

  2、品读表现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特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并把优美的句子背诵下来。(句)

  3、学习作者用词准确、概括的描写方法,并能运用课文语言,简单介绍徐霞客,学以致用。(段)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以致用。(篇)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用词准确、概括的描写方法,并能运用课文语言,简单介绍徐霞客,学以致用。

  2、品读表现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特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并把优美的句子背诵下来。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了解徐霞客被称为‘奇人’的4方面,并知道书奇在哪里?

  4、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徐霞客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小测,巩固旧知。

  1、读一读,填成语。

  提心(    )(    )  面(    )土(    )   议论(    )(    )

  (    )精会(    )  (    )天动(    ) 千(    )一(    )

  四(    )八(    )  云雾(    )(    )

  2、仿写句子: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

  (二)导入新课。

  1、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奔腾呼啸的长江、形状奇特的岩洞、倾斜而下的黄果树瀑布等自然景观。看了这些奇异景观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辽阔的大自然就像一卷卷美丽无比的画卷,引领我们去发现奥秘。400年前,我们祖国就有一位地理学家用他的双脚走遍大江南北,并写下了不朽的地理学巨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板书)生齐读课题。

  2、质疑激趣。

  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徐霞客为什么要阅读大地?他是怎样阅读大地的?………)

  同学们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结合课前的预习、借助工具书或与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先自言自语说,组织好语言;再与小组交流,互相学习;最后指名发言,受到启发,修改、完善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3、再读感悟。

  徐霞客被称为‘奇人’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1)学生自读自画。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4、归纳总结:徐霞客的‘奇’主要体现在不求功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

  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他的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到底奇在哪?

  5、总结归纳,抒发感受。

  1)、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你有什么想对徐霞客说的?

  2)、小结:徐霞客这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附板书设计:

  不求功名

  不畏艰险

  奇人     锲而不舍

  成就奇书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和积累文中的成语,增加知识储备。

  2、品读表现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特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并把优美的句子背诵下来。

  3、学习作者用词准确、概括的描写方法,并能运用课文语言,简单介绍徐霞客,进行习作训练。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小测,巩固旧知。

  (1)成语填空。

  (     )尔不(     )  奇人(     )(     )    (     )心(     )志

  千(     )万(     )  (     )而不(     )    求(     )求(     )

  不(     )而别          一举(     )(     )    千古(     )(      )

  (2)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                             。

  ,                             。

  (二)明确中心,直奔主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徐霞客的‘奇特之处’就在于不求功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成就奇书。

  2、作者是怎样描写徐霞客的“奇”的?请你认真默读2-5自然段,思考:

  (1)、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徐霞客的“奇”?请画出相关的词语,并写上旁注。(各个小组)

  (2)、你从课文哪些事感受到徐霞客的“奇”?这些事使你内心怎样,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机器猫组、喜羊羊组)

  3、汇报学习情况,理解重点词语。

  ★品读重点句子,汇报学习情况。

  a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千辛万苦”来体会他的‘奇’。

  b指导朗读。

  c小结第2自然段作者的描写方法。

  d汇报问题(2)。

  (三)、背诵积累,深化语言。

  1、自由背诵文中的成语及自己喜欢的句段。

  一休组:(1)背诵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不少于两句)

  机器猫组:(1)背诵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不少于三句)

  喜羊羊组:(1)背诵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不少于四句)

  2、检查背诵情况。

  (四)、小结方法,写作练笔。

  师:是啊,作者除了用词准确,高度概括,还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的品质特点。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把人物特点写出来。(师板书:具体事例)

  ①出示写作要求,进行5分钟写作训练:运用课文语言,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②交流练笔情况。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体会,可以从学习方法、作者的描写方法、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方面来谈一谈。(多媒体出示)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

  3、出示:《徐霞客游记》,建议学生课余时间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不求功名 :概括

  奇       不畏艰险      具体事例

  锲而不舍

  成就奇书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篇3

  课题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来谈谈你心中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明示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初始通读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列举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体事例。

  按内容不同给课文分层。

  品味精读

  1、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什么是“奇人”?

  3、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边读边做批注。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

  抓住“卓尔不群”“醉心”“雄心壮志”“亲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处。

  读到这里,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

  6、小结: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忙于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板书)。

  实践悟读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指名朗读前两段,说一说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

  明示目标

  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

  初始通读

  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

  生自学,交流。

  品味精读

  全班交流。

  1、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徐霞客自22岁出游,至55岁病返故里,30多年间,他走了多少路程?

  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

  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9万里,横跨16个省份。

  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不怕牺牲,排除出万难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历尽30年,行程九万里!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当时的交通条件是如何的呢?

  徐霞客的时代,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没有汽车、……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其中的艰辛是怎样的?

  此后三十多年……走笔为记。

  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谁能来读读?(第4自然段)

  一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辞而别,服侍他的仆人偷走了他仅有的行囊,面对土匪的掳掠他毫不畏惧,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毫不动摇,他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啊。

  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2、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在许多读书人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谁能来读读?(第4、5段中的相关的句子)

  徐霞客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有力地证实了徐霞客“求真求实,锲而不舍”科学研究的品质。

  3、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最后自然段)

  正因为奇人、奇举,才著就就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那《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奇”在哪里呢?(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价值,也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

  4、小结:《徐霞客游记》除遗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还有60多万字,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游记文字中的鸿篇巨制。其间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时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实践悟读

  1、这只是徐霞客旅行生活的一个小片断啊!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质疑

  导入

  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出示徐霞客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人.

  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齐读课题

  初读

  感知

  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教互学。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列举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体事例。

  按内容不同给课文

  分段。

  再读

  感悟       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什么是“奇人”?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

  读到这里,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

  人?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

  小结

  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

  这本书“奇”在哪里?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谈一谈你的体会。

  (重点抓住“卓尔不群”“醉心”“雄心壮志”“亲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处。)

  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循序渐进

  (1) 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谈体会。

  (2) 小组讨论交流。

  (抓住“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盗匪横行”,“还是坚持”“设法”“竟然”等词句体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3) 练习朗读。

  总结全文

  现在你知道课题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了吗?

  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162851262632.html